教育故事——只管用心呵护,静待花开终有时
教育故事——只管用心呵护,静待花开终有时

只管用心呵护静待花开终有时题记——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知识的浇灌和爱的滋养,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照耀明天,温暖未来。
从小就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曾憧憬和天真无邪的孩童一起快乐学习、尽情玩耍,把自己所学知识倾情所有教给每一个学生,带领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指引孩子们一个个从懵懂无知逐步成长、进步,在知识探索的旅途中勇往直前,直到走上象牙塔,成就自我,创造美好。
然而,一切的美好憧憬在我真正走上三尺讲台后不久后发现竟与现实大相径庭。
没错,我成为了孩子们的老师,可学生却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乖巧听话,那么天真无邪,他们中有些不可思议的调皮捣蛋甚至有些无理取闹让初为人师的我措手不及。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才慢慢发现原来那些孩子都是“带刺”的花朵,需要教师的用心呵护、悉心交谈、潜心引导,他们身上原来锋芒毕露的刺就能慢慢成为自己的铠甲,也能像战士一样在成长道路上一展身手。
与杨依依同学的初次认识是在2018年学校“六一”活动现场,当时我带领我们班学生一旁候场,由于学校场地有限,人来人往的,场面是十分拥挤,正拿着一瓶水在喝水的我被一个飞快跑来的人猛烈地推了一下,顿时手中的瓶子被滑落掉在了地上,我猛然抬头看了看是谁走路这么不小心,一个浓眉大眼、皮肤稍黑却五官俊俏的面庞映入我眼帘,当时的她身着藏族服装,可能一会儿要表演藏族舞。
没等我张口,她便连声致歉,并自报家门说她叫杨依依,是三二班的,还说马上到她表演,等她演完一定赔偿一瓶,说罢便顷刻捡起地上的瓶子跑了,我高呼不用了可她已消失在人海。
这么一桩小事没放心上,然而活动开展到一半杨依依便上气不及下气的跑过来递给我一瓶新的水,说:“老师,非常抱歉,我刚才太急把您的水撞掉了,您口渴了吧。
”一个三年级的的孩子能这样大方承认错误,同时清楚自己该如何处理,并想到做到,当时就被这个学生的果敢与担当动容了。
然而,这样一个敢作敢当、俊俏可爱的小女孩却在一年后成了和我斗智斗勇的“小古怪”。
精心守候,静等花开 教育案例

静心守候,静待花开------浅谈学生的赏识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我们作为辛勤的园丁,要精心呵护每一朵花,让他们在我们精心地守候中,在我们静心地等待中含笑怒放。
——题记一、化批评为赏识。
好学生是在赏识中成长的,调皮捣蛋的孩子是在抱怨中变坏的。
赏识学生的优点,并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该批评的还得批评,不过,一定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把批评变成赏识,就能在温情、和睦、激励的氛围中起到育人的作用。
案例:有一次,一位学生因睡得太迟,上学迟到了,按照班规,他要多做一天的值日。
课下我特别叮嘱他,要早来学校完成任务。
第二天一到班级,我就告诉学生:“今天,我要表扬晓明同学。
”话音刚落,晓明睁大眼睛惊讶地看着我,好像在说“我都犯错了,怎样还能得到表扬?”,这时我面带喜色地说:“晓明同学虽然多做一天的卫生,但他毫无怨言,愿为自己的违规买单。
同学们,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过,能真正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让老师刮目相看。
从此,孩子们做值日更用心了。
这个案例说明,艺术性的批评,可把批评变成赏识,既给学生留足了面子,又起到育人的作用。
何乐而不为呢?二、交接班级小窍门。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现实中老师都会认为没照到多少阳光,几年一度的交接班使我们内心惴惴不安,祈求接到一个省心的班。
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刚上班那会儿,我接到了一个上课特“活跃”,纪律经常失控的班级。
如果对他们高压管制,只能适得其反。
考虑到这点,我就从赏识入手。
这次的赏识教育主要定位在那几个上课唧唧歪歪,管不住自己嘴的小调皮。
我抓住他们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肯定、表扬的心理,我在平时认真留意他们的言行,一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上课没迟到、卫生扫除很积极、作业哪怕只完成了一部分等现象,我都夸大其词,在班里大肆地表扬。
而且,根据他们平时好的表现,有所针对地开展“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积极发言之星”、“小小书法家”等五花八门的评比活动,孩子们高兴地忘乎所以。
育人案例——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育人案例——用心浇灌,静待花开许锡良教授曾在他的博文里提到过花苞心态,他是这样解释的:什么是花苞心态?看看千瓣莲的生长就知道了,为什么她迟迟不开花?只因为它孕育了太多太多的美丽,沉甸甸的,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啊!把这种心态应用到教育上来也如此。
所以,不要总是嫌弃孩子笨、反应慢,迟开一定有迟开的道理,一定孕育了别样的美丽。
我们不要心急,而是耐心地等待、呵护,直到花开。
小虎是我班一个特殊的孩子,自闭,情绪不稳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智力差,好动,是出名的“双差生”。
家长对其失去了信心,同学对他是敢怒不敢言,老师对他也是束手无策,失去了教育的耐心。
他上课很少能安稳地坐一节课,当你正讲到精彩处,忽然会听到他旁若无人的大声喧哗;有时你听到某处有“骚动”,一定是他乘你不注意“自主”地下座位去“拜访”别人。
且“游手好闲”,不是去翻这个同学的书包,就是去骚扰邻桌的同学,随便进出教室,常常使上课的老师没有好心情。
有些老师万般无奈,只得放任自流。
但就是对这个孩子,我从来也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把他的座位安排在最前面,以便在上课时教师能近距离观察他的表现和作业情况。
上课前,我为他摆放整理学习用具。
课堂中,尽可能地吸引他的注意力,使他积极参与学习。
明知提问他不会有答案,可我还是把许多宝贵的时间留给了他。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个孩子和我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不管心里有什么话,他都会向我诉说。
尽管我知道他每次断断续续的诉说毫无新意,但我总是他最忠实的听众。
我庆幸自己的关注树立了一位“学困生”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使他重新认识了自我。
上个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中,他的语文成绩出人意外地考了29分。
虽然这仍然是我班的最低分,但毕竟是他从12分的起点跨越至此的,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了。
我当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从此他在学习上更加积极进步了。
今年“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班里的同学一致要求不让小虎参加,因为平时他不认真上体育课,训练时推推搡搡、打打闹闹,广播操也不会做,如果让他参加,会影响比赛成绩的。
教育小故事-用心浇灌,静待花开范文(通用8篇)

教育小故事:用心浇灌,静待花开范文(通用8篇)教育小故事: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篇1 光阴似箭,回首往昔,我已在农村教育岗位上整整奋战了二十三年了,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痛苦的失意......但我仍执着于这平凡的岗位,说来你也许不信,我很喜欢这个职业,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方净土,不易迷失自己,更因与学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小张,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因为从小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带,被娇惯出了一身的坏习惯和坏毛病。
天有不测风云,小张的爸爸生病了脑瘤,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很多外债,原本比较殷实的家突然变得拮据了,他妈妈丢下了小张和他正上一年级的妹妹,借外出打工的名义,音信全无了。
面对家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故,小张的奶奶一病不起了,家里所有的大小事情全压在了小张年近七旬的爷爷身上。
刚接到小张这个班的时候,我只知道,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成绩很差,但习惯更差:抽烟、沉迷于网络游戏、夜不归宿、乱花钱、玩世不恭突然有一天,我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徐老师,你知道不,小张在班上借了很多钱,不但不还,还威胁不借钱的同学......我火冒三丈,叫你爸爸马上到学校来徐老师,可以不叫爸爸来吗?小张怯怯的说,不行,为什么不叫你爸爸来?我不想让爸爸伤心,他身体不好。
现在知道不想让他伤心了,早干什么去了?接下来就是我的一番说教,一番折腾:小张爸爸的无可奈何,小张的认错......接下来的日子里,班上没有违纪事件发生。
当我冷静下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这样做有用吗?这个孩子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吗?是不是我的方法太简单粗暴了呢?不想让爸爸伤心,说明小张心里还有爱,有爱就有希望,不行,我必须转变我的方法。
后来的日子里,我总是有意无意的让小张帮我做些小事,有时候我偷偷地观察他,发现他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坏,他看见地上有纸屑会主动去捡,看到饮水机上没水他会主动去搬水,看到教室没人打扫,他会主动留下种种迹象表明,他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信心满满,想通过爱的浇灌将他转变。
教育故事:以心教育 静待花开

教育故事:以心教育静待花开
送走了六年级,因领导安排,今年我教上了三年级。
我校是寄宿制小学,从三年级开始住宿。
并且三年级是我校人数最多的班级,孩子们基础参差不齐,有两个村的成绩是全乡倒数一、二。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犹豫。
可是真正给这些孩子们上开课,我便傻眼了。
班里有6个孩子,乘法口诀都不会背,钟表不认识,第一次月考,有4个学生十几分。
怎么办?既然领导信任我,我也决不能退缩。
给这些孩子从基础开始补起吧。
每天课前,中午、下午放学后,我便把这几个孩子,叫到跟前,给他们吃“小灶”,让他们背乘法口诀。
拿出钟表,教他们认表。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这几个孩子的乘法口诀全部背会。
然后我让他们每天巩固一遍,并出一些相关的题加强实际的应用。
每次孩子们有一点儿的进步,我都非常高兴的表扬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及时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老师和他们在一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中,这六个孩子全部及格。
家长感激地对我说:“真是太感谢了您了,王老师,孩子们真是太幸运了,能遇上您这样的好老师。
”能得到家长的认可,我感觉自己很幸福,但我知道未来的路还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不怕,因为孩子们、家长们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每一个孩子,
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一样。
”遇到开放时间比较迟的花朵,让我们慢慢用心“静待花开。
”。
用心守护,静待花开的教师事迹材料

用心守护,静待花开的教师事迹材料以用心守护,静待花开的教师事迹材料为标题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用心守护着学生的成长,耐心指引他们走向未来的道路。
本文将通过讲述几位教师的事迹,展示他们用心守护学生的故事。
第一位教师是小明的班主任李老师。
小明是一个内向而孤僻的学生,他在课堂上几乎不发言,也很少与同学交流。
李老师发现了他的问题,并决定用心守护他。
每天放学后,李老师会留下来与小明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渐渐地,小明开始敞开心扉,与李老师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
李老师耐心倾听,并给予他鼓励和建议。
通过李老师的用心守护,小明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二位教师是高中物理老师王老师。
他对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
一次课堂上,他发现了班上的一个学生小李对物理学特别感兴趣。
小李在课堂上总是提出各种问题,追根溯源,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
王老师看到了小李的潜力,并决定用心守护他。
他在课后给小李推荐了一些适合他的物理学习资料,并与他分享了一些物理实验的经验。
王老师还鼓励小李参加物理竞赛,并亲自指导他的备赛工作。
小李通过王老师的用心守护,逐渐成为了物理学方面的佼佼者,并在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三位教师是小红的音乐老师刘老师。
小红是一个音乐天赋异禀的学生,但她的家庭环境不太支持她发展音乐才能。
刘老师发现了小红的音乐天赋,并决定用心守护她。
刘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给小红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鼓励她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
刘老师还通过与小红的家长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小红在刘老师的用心守护下,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并在音乐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些教师用心守护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们用耐心和关爱,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他们相信,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有一位用心守护的教师,我们就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挑战。
教育案例—用爱静待花开,用心陪伴成长

用爱静待花开,用心陪伴成长在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爱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就如岱丽萍说的:“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以真诚拥抱每位学生,用爱心谱写动人篇章。
”而对学生的用心关爱,也让我在这份工作中尝到了做班主任的甜蜜。
调皮捣蛋的张同学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张某某,他的脾气暴躁,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动手打架。
他上课也不专心,时常在课堂上起哄,惹全班人哈哈大笑,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作业不能按时交,书写潦草,成绩处于班级偏下水平,经常有各科老师向我告状,对他更多的是责骂,甚至有的学科老师说已经对他束手无策了,此后没有再管着他了,他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他也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后来我找他到办公室谈话,对他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刚开始他只是表面上答应了我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
但没过一两天又回到了原状。
有一次上课铃声响了,刚好是我的语文课,只见他急匆匆地跑回教室,不幸在转角的地方摔倒了,当其他的同学在哄堂大笑的时候,我看到张某某已经哭了起来,并发出:“老师,我的手不能动了......”只见他的手已经扭曲了,他骨折了。
我赶紧把这件事情告知了学校,并打电话通知了孩子的家长。
当我送他去医院的路上,他一边哭一边跟着我说好疼。
刚当上班主任还不到一年的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当时看着他流泪,我内心也是惊慌的,但我知道我不能。
到了医院,医生说要先拍片子。
站在我身旁的张某某已经疼得快忍不住了,重复地跟我说:“老师,我想打麻醉,我想打麻醉......”看到这场景,我眼睛也湿润了,但我不能让他看见,只是强装镇定地安慰他:“再忍一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用爱浇灌每朵鲜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面对这样的一位学生,作为他的班主任老师,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他并关爱他。
通过跟他家长的沟通交流我才了解到张某某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把他交给了家里的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导致了他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
用爱浇灌静待花开教育故事

用爱浇灌静待花开教育故事《用爱浇灌,静待花开》教育啊,就像是种花儿一样,得慢慢来,得用爱去浇灌,然后静静地等着花开。
想起我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教育故事,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呢!记得那时候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好家伙,那可真是一群“小皮猴”。
上课说话的、做小动作的、走神发呆的,啥情况都有。
我这心里啊,就跟那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这可咋整呢?但是我这人有个倔脾气,还就不信邪了。
我开始尝试各种方法,和这些小家伙们斗智斗勇。
有个叫小浩的孩子,特别调皮捣蛋。
一天上课,我正讲得津津有味呢,他就在下面搞小动作。
我那个气啊,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不能发火。
于是我慢慢地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敲了敲他的桌子,笑眯眯地说:“小浩呀,你是不是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太简单了,都不屑一听啦?”全班同学都笑了,小浩自己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嘿,这招还真管用,从那以后,他上课老实多了。
还有一个小姑娘,学习挺努力,但就是成绩上不去。
我观察了好久,发现她其实是方法不对。
于是我找了个时间,和她像朋友一样地聊聊天,给她一些学习上的建议。
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
后来啊,她的成绩还真慢慢提高了呢!我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像是一朵小花,他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有些花需要多一些阳光,有些花需要多一些水分,而我们老师,就是那个要根据他们的需求去给予爱和关怀的园丁。
在教育的这条道路上,急不得,躁不得。
我们得有耐心,得用心去感受孩子们的世界,用爱去温暖他们,然后静静地等待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花朵。
可能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会很辛苦,但当你看到那些曾经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们变得懂事有礼貌,看到那些成绩落后的孩子取得进步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教育,就是一场爱的修行。
我们用爱浇灌,用心呵护,然后静静地坐在一旁,等待着花开的那一天。
那一天,一定是最美、最让人陶醉的。
让我们一起,在教育这条充满爱的道路上,慢慢走,好好走,等待着那些美丽的花朵依次绽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管用心呵护静待花开终有时
题记——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知识的浇灌和爱的滋养,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照耀明天,温暖未来。
从小就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曾憧憬和天真无邪的孩童一起快乐学习、尽情玩耍,把自己所学知识倾情所有教给每一个学生,带领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指引孩子们一个个从懵懂无知逐步成长、进步,在知识探索的旅途中勇往直前,直到走上象牙塔,成就自我,创造美好。
然而,一切的美好憧憬在我真正走上三尺讲台后不久后发现竟与现实大相径庭。
没错,我成为了孩子们的老师,可学生却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乖巧听话,那么天真无邪,他们中有些不可思议的调皮捣蛋甚至有些无理取闹让初为人师的我措手不及。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才慢慢发现原来那些孩子都是“带刺”的花朵,需要教师的用心呵护、悉心交谈、潜心引导,他们身上原来锋芒毕露的刺就能慢慢成为自己的铠甲,也能像战士一样在成长道路上一展身手。
与杨依依同学的初次认识是在2018年学校“六一”活动现场,当时我带领我们班学生一旁候场,由于学校场地有限,人来人往的,场面是十分拥挤,正拿着一瓶水在喝水的我被一个飞快跑来的人猛烈地推了一下,顿时手中的瓶子被滑落掉在了地上,我猛然抬头看了看是谁走路这么不小心,
一个浓眉大眼、皮肤稍黑却五官俊俏的面庞映入我眼帘,当时的她身着藏族服装,可能一会儿要表演藏族舞。
没等我张口,她便连声致歉,并自报家门说她叫杨依依,是三二班的,还说马上到她表演,等她演完一定赔偿一瓶,说罢便顷刻捡起地上的瓶子跑了,我高呼不用了可她已消失在人海。
这么一桩小事没放心上,然而活动开展到一半杨依依便上气不及下气的跑过来递给我一瓶新的水,说:“老师,非常抱歉,我刚才太急把您的水撞掉了,您口渴了吧。
”一个三年级的的孩子能这样大方承认错误,同时清楚自己该如何处理,并想到做到,当时就被这个学生的果敢与担当动容了。
然而,这样一个敢作敢当、俊俏可爱的小女孩却在一年后成了和我斗智斗勇的“小古怪”。
2019年我被调整到四二班当班主任兼数学教师,由于对杨依依有个不错的初次印象,在课上课下我都特别留意她。
然而,在一段时间的接触过程中,杨依依表现得不太尽人意。
上课经常趴着或无精打采的走神,一到下课便精神抖擞的带领班上一群学生直往商店跑,一会儿工夫便买来不少零食分给同学,一开始以为杨依依同学家境不错,人也大方,愿意和同学分享,便没有多想。
直到有一天同班的一个女同学向我告状说杨依依威胁她要带哥哥来打她,那个女同学习成绩较好,性格也挺温和,去威胁这样的同学有些不可思议,我便第一次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第一时间找杨依依去
谈心,我两交谈过程中,她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即便偶尔回答两句都是在抱怨别人的错误,说别人如何如何对她不友好。
后来,隐约从杨依依同村的学生口中得知杨依依的爸爸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便离家去很远的城市打工,丢下年幼的她不闻不问,即便过年过节都很少回来,她便由年迈的外公外婆一手抚养长大,就在今年杨依依的爸爸被查出吸毒便被关一直关押在戒毒所。
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花一样的少年竟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真是可惜,并决心要找到杨依依的心结所在,引导她改变现状。
于是,我决定对杨依依的母亲进行一次电话交流。
杨依依目前的电话一直未能拨通,直到我打了第6次,她妈妈才从颤颤巍巍的接了,好像刚刚从睡梦中醒来一般,但当时是下午三点,我有些诧异但尽量保持淡定的语气像她妈妈说明了情况,结果她妈妈回了一句:“老师,我现在一人在外打拼生活,每个月按时给孩子寄去生活费,有时孩子说钱不够还时不时多要一些,为了供养她我只能不停赚钱,孩子在学校如何我真的顾不上了,只要她没病没灾,学习不好也算了吧。
”
杨依依母亲这样的回答让我缄口不言,对这位母亲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无奈感到可怜,同时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和学习完全不顾的不负责行为感到可悲。
但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每个孩子来到学校,能成为我的学生我
就又义务对她在学校的行为和学习情况负责到底,我不能坐以待毙,我决定去她外公外婆家家访。
就在我决定家访的前三天,杨依依又惹事了。
她把同伴一个同学的电话手表按了紧急按键后扔到了垃圾桶里,弄丢电话手表的家长的手机一直发出警报却一直联系不上孩子,急匆匆与我打来电话,与我核实孩子安全后才放心。
杨依依这次的行为比上次更加严重了,我有将她喊道办公室谈心,她依然沉默不语,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很有必要提前家访。
依依外婆家在离学校挺远的一座山村里,离学校步行差不多一个多小时,走完乡村公路,到她外婆家还有一段算不上路的路,也就是穿过一片森林,可能因为那儿只有他们一家人单门独户的杵在那,走的人少,并没有形成一条清晰的路。
到了她家,大门紧闭着,我轻轻敲门一直没人答应,我估摸着家里没人,但来一趟不容易想着不能轻言放弃便打算坐在门口等一等。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背着一个小背笼朝门口走了过来,我猜想是依依的外婆,便迎上前介绍自己,外婆看见我很是诧异,连忙问:“老师,这么远的路你是走过来的吗?是有什么急事吗?依依怎么了?”看得出外婆很关心依依,我看到了一丝希望。
于是将实情一一告诉了外婆,外婆听后直摇头,抱怨孩子不争气,孩子父母又都不管,又怨自己年纪大了管不住孩子。
又从外
婆口中得知从小依依父母就把依依留给外公外婆就外出打工了,虽然一直寄来钱财但陪伴的时间特别少,随着依依年龄的增长一直怨恨父母只负责生她而不负责养,可能她父母也离开孩子太久的原因,春节回来一趟也像陌生人一样,根本看不出来父母子女该有的感情,加上依依父母感情不和,他爸爸又染上毒品,依依更是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斗志,认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再努力学习也没用,长大了也只会成为父母这样的人。
听到这样的情况,看着外婆背篓里刚刚捡来的准备去街上卖的几朵蘑菇,一阵阵心酸充斥着内心,但同时又有了一丝惊喜,因为我总算找到了依依的心结所在。
回到学校,我第一时间找到了依依,把去她外婆家家访的事情告诉了她,她一脸愕然,又表示怀疑,于是我拿出手机把在她外婆家拍的照片和视频翻给她看,并将外婆带给她的一包坚果交到她手里,顿时她热泪盈眶,哭成了泪人。
从中我看到了外婆和依依的感情之深,也清楚的发现外婆是她的软肋,可以从外婆作为切入来开导依依。
随着依依情绪稍微平复,我将外婆得知她在学校惹事不好好学习的事情后很难过的事告诉了她,她便把头深深埋了下去。
此刻,我明白她在忏悔、反思、自责,所以我车热打铁地说:“外婆希望你好好学习走出贫困,走出和你爸妈不一样的人生。
”“妈妈不关,爸爸又吸毒别关起来了,我再努力也没用,即使我学习好我也只会被人看不起,被社会看
不起。
”依依爆发了,咆哮般的喊出这句“真心话”。
原来她的问题就在这里,她不专心学习,她吊儿郎当、她欺负同学、她惹是生非都是因为她自卑自己没有父母疼爱,又有个吸毒的父亲。
我深深感受到了她的无奈与孤独,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任何,我一把把她紧紧的抱在怀里,告诉她:“正因为你处于这样的逆境,正因为你的环境比别人差,靠不了父母,所以你更要奋发图强。
”引导她母亲不是不关心她,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陪不了她,告诉她每个人都会犯错,父亲确实是犯错了,但只要在禁毒所能把毒戒了,依然会是很爱她的父亲,特别提醒她还有一个很爱很爱她的外婆。
那天,整个校园静悄悄,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我和依依相拥而泣。
趁热打铁,我不时的向她传递出我相信他,爱她的信号,让她帮忙发作业,并在班上告诫孩子们要多包容,与同学和睦相处,为她融入集体创设条件。
她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的说到“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们了!”同学们纷纷回头表示:俐频同学,我们再给你一次机会,愿意和你友好相处!这一刻,她笑了,那种不同于平时嬉皮笑脸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
第二天,我有些担心她,便早早在教师门口观察她的动态,发现一向喜欢趴在座位上的她挺直腰背,看似在认真听讲。
但我心里还是有些嘀咕,怕她坚持不来多久,又会惹出
事来。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的数学课,我在故意在课间就去教师,观察依依的情况,她沉默不语在坐在座位上好像有所思,课间确实没有趴在课桌,虽然时不时还有走神,但也算有了一定的进步。
趁热打铁,我不时的向她传递出我相信他,爱她的信号,让她帮忙发作业,并在班上告诫孩子们要多包容,与同学和睦相处,为她融入集体创设条件。
她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的说到“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们了!”同学们纷纷回头表示:俐频同学,我们再给你一次机会,愿意和你友好相处!这一刻,她笑了,那种不同于平时嬉皮笑脸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
接下来的一周,她果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一下课就主动来背书;体育课上和同学愉快玩耍;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
这一切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但也没忘记,路上碰到鼓励她两句;看见她的红领巾歪了,帮她理一理;降温了,提醒她多加件衣服......我能感受到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在发生明显的改变,我也将她的改变告之她远在国外打工的父亲,让他及时鼓励孩子。
六一儿童节她也如愿的得到了我送出的小礼物。
一学期结束了,她仍在坚持着。
也许今后她还会错误不断,但我想她这次也是真心的想要改变自己;想要融入集体;想要得到关爱……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再次让我深刻的感受到,育人实际上育的是心,过度狰狞的怒
容、家长挥舞的鞭子也许会立竿见影的起到镇压,但也许正是这些,让孩子越来越偏离轨迹!只有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点亮一盏明灯,一路引领前行,一路用心守护……才是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