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iCAP7000-Qtegra软件操作规程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2篇)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光谱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设备,在科研、生产和实验场合都经常使用。
为了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一套安全操作规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光谱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用于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光谱分析仪,防止操作错误导致的事故和损害。
一、操作前的准备1. 在使用光谱分析仪前,要先熟悉相关的操作手册和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 在操作之前,必须正确连接仪器的电源,并确保电源的稳定和可靠。
3. 预热和调零: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必要的预热和调零步骤,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 仪器有关操作时必须有专人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设置。
2. 操作者需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防止溅射物或意外事故对视觉和手部造成伤害。
3. 仪器上部的离子容器和样品盛放处,不得随意开启或取下,以防止电离辐射和化学液体泄漏。
4. 使用过程中,操作者不得将手部或其他物体靠近分析装置的光源,以免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
5. 必要时,可以将光谱分析仪的工作区域设置为限制进入的区域,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靠近或干扰。
6. 操作者不得私自变动或调整仪器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以避免发生电击或其他安全事故。
三、操作后的注意事项1. 操作结束后,要关闭光谱分析仪的电源,并拔掉电源插头。
2. 清洁操作台面和仪器表面的残留物,保持干净整洁。
3. 将仪器恢复到初始状态,整理并妥善保存仪器的部件和附件。
4. 定期维护和检修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寿命和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保养和维修。
5. 如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四、应急处理1. 如果发生仪器故障、泄漏或其他危险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通风、隔离、紧急关机等。
2.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可能避免进一步损失和伤害。
3. 及时向仪器厂家或相关安全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其指示进行后续处理。
光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iCAP7000-Qtegra软件操作规程.

iCAP 7000 Qtegra 软件操作规程1.确认实验条件准备1.1室内湿度达到22~25度,湿度为40~65%,且保持恒定。
1.2打开排风设备, 确认稳压器供电稳定,零地电压<5v1.3确认氩气供应充足,分压调至0.6M pa. 钢瓶内总压不小于1.5M pa。
开大量流吹扫仪器半小时(若仪器长是间未开,建议大流量吹扫2小时以上1.4确认冷却循环水水量充足,打开冷却循环水(确保仪器大量吹扫后开水机,查看水压,未点火之前为85psi. 点火后约为75psi。
水温是否设定在20度1.5 安装好蠕动泵管,开泵,设定雾化器流量0.5l/min. 检查进样排废情况。
2.点燃等离子体2.1 打开仪器主机左侧电源开关, 双击仪器控制软件, 打开软件控制界面板. 如下图所示.2.2 确认所有联锁正常,如下图所示, 全部亮绿灯后, 方可以点燃等离子体.2.3 点击控制面板上的, 弹出如下对话框,按实际需要设定点火后的参数. Warm up仪器预热时间, 通常设定为15~20 minutes. Spectrometer Optimization 光谱仪优化,建议勾选, Run performance Check 及 perform Detection Limit Check 为仪器性能检查, 日常测试可不勾选.若使用手动进样, 则将Use Manual Sampling 勾选上. 并设定wash time通常都设定为30s, 若测定样品比较容易残留管路, 可将值设大些, Uptake time 表示样品提升时间,根据进样管路长度设定,通常设定为30s.设置完成后,点击OK, 仪器开始自动预热,按软件提示,将样品管放出纯水中.约20min分钟后,仪器预热及光谱仪优化成功.软件提示success.如下图所示.检查log view (下图红框中的光谱仪优化后的x,y 值, 要求分别控制在±3以内.2.4 若安装了新的炬管或炬管拆下清洗后重新安装,则需在分析样品前做炬管准直.点击控制面板中的 torch alignment。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本光谱分析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设备,它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然而,由于光谱分析仪的运作原理和使用过程涉及到一些较高的技术和较复杂的操作,因此使用者在操作光谱分析仪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下面是一份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供参考使用。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二)1. 实验室背景1.1 实验室必须设有固定的光谱分析仪操作区域,并标明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
1.2 操作区域应保持整洁、干净,所有设备和试剂应有序摆放,便于实验人员操作。
1.3 实验室必须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2. 光谱分析仪的安全装置2.1 光谱分析仪必须安装有适当的安全装置,如紧急停机按钮、漏电保护装置等,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2.2 所有安全装置的操作说明和维护记录必须完整、清晰,并保存在容易查阅的地方。
3.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3.1 使用光谱分析仪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白大褂、护目镜、手套等,并保持清洁卫生。
3.2 在实验室操作光谱分析仪时,禁止饮食和吸烟,以免影响实验和引发火灾事故。
3.3 在操作光谱分析仪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工作。
4. 光谱分析仪的使用和操作4.1 光谱分析仪的使用必须在获得相关的培训和资质证书后进行。
4.2 在使用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检查,确认仪器的各项功能和安全性能正常,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操作设置。
4.3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仪器的设置参数,以免导致数据错误或仪器故障。
4.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用手直接触摸光谱分析仪的光学部件,以免破坏设备。
4.5 在对样品进行光谱分析时,必须注意避免样品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引发火灾或化学反应。
4.6 在结束使用光谱分析仪后,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关闭和清理工作,并保证设备在非使用时处于安全状态。
5. 废弃物处理5.1 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光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组分的仪器,它可以通过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由于光谱分析仪通常使用高能光源和复杂的光学系统,因此在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以确保实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下面是光谱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一、实验人员的安全要求1. 实验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了解光谱分析仪的操作原理、仪器结构和安全要求。
2. 实验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实验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手套、实验服等。
3. 实验人员需使用固定位置的实验台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操作。
4. 在进行实验前,实验人员应检查光谱分析仪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修。
二、光谱分析仪的安全操作流程1. 打开光谱分析仪之前,应先关闭电源开关,并确保电源插头已拔出。
2. 开启光谱分析仪之后,应先进行预热操作,等待光源和光学系统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光谱分析仪内部的任何元件,如反射镜、棱镜等,以免造成损坏或伤害。
4. 打开光谱分析仪的盖板或门时,应等待一段时间以使光源充分冷却,并确保电源已经断开。
5. 在更换或清洁样品时,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工具和手套,并避免直接接触样品。
6. 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如烟雾、异味、噪声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修或排除故障。
7. 实验结束后,应关闭光谱分析仪,并断开电源插头,以防止意外启动。
三、光谱分析仪的维护和保养1. 定期检查并更换光谱分析仪的滤光片、反射镜等部件,确保其工作正常。
2. 定期对光学系统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及其他杂质的沉积影响测量精度。
3. 光谱分析仪需要放置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积水、灰尘等进入仪器内部。
4. 长时间不使用光谱分析仪时,应关闭电源并清洁仪器,确保其保存安全和正常工作。
四、应急处理和事故报告1. 如发生光谱分析仪着火、爆炸等事故,应立即按规定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一、引言光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的光谱特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等领域。
为了正确操作光谱分析仪,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仪器准备1. 确保光谱分析仪处于工作状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检测器,并正确安装到仪器中。
3. 预热仪器至适当温度,使其稳定在工作状态下。
三、样品准备1. 样品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样品,并确保样品纯度和稳定性。
2. 样品处理: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如溶解、稀释等。
3. 样品装载:将样品装载到合适的样品池中,确保样品与光线之间的正常传输。
四、操作步骤1. 打开软件:启动光谱分析仪软件,并确保与仪器的连接正常。
2. 设置实验条件: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光源的波长、光强度、扫描速度等参数。
3. 背景扫描:进行背景扫描,以消除仪器本底带来的干扰。
4. 样品扫描:将预处理好的样品装载至样品池中,点击开始扫描按钮,记录扫描得到的光谱数据。
5. 数据处理:根据需要,对扫描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如峰位分析、峰面积计算等。
6. 实验记录: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和损坏。
2. 注意光谱分析仪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过高过低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建议在室内稳定环境下进行操作。
3. 避免样品交叉污染,每次测量前应清洁样品池,并确保待测样品没有残留。
4. 注意光源和检测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电源并进行清洁保养,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
六、结语通过本操作规程,我们可以正确使用光谱分析仪,对物质的光谱特性进行准确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规程对广大用户使用光谱分析仪有所帮助。
icp光谱仪正确的操作步骤

icp光谱仪正确的操作步骤icp光谱仪正确的操作步骤icp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在多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应用。
用户在使用icp光谱仪时对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需要掌握的,如果步骤错误就会造成icp光谱仪无法正常使用。
今天简单介绍一下icp光谱仪正确操作步骤。
1 开机顺序实验室总电源→氩气→冷却水→抽风机→仪器主机→进样泵→电脑→smart analyzer vision工作站2 方法编辑点击smart analyzer vision工作站左边工具箱中的method按钮进入方法编辑窗口,点击new method,输入方法名,ok↓确定。
点击在工具栏上的方法项目下单或前后方向按钮编辑测量方法:方法信息(method infos):选择方法类型、单位、测量次数、数据保存方式、设定相关系数的大小要求、输入样品名称、设定预冲洗时间,可输入有关注释内容。
分析元素和波长(line selection):在元素周期表中双击要检测的元素,设定分析线的类型和波长,如果是reference line方式,还可编辑扣背景公式。
测量条件(measure condition):设定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参数,矩管位置的设置,测量时间一般为standard。
分析线的定义(line definition):做定量分析时,必须先做分析线的定义。
在测量一个标样后,定义谱线的峰高、背景、积分范围等相关参数。
或调入已保存的光谱图定义以上参数。
标准样品表(standards):点击system/global database/global standards,设置标准样品的相关信息,再点击add,将标准样品信息加入到方法中。
回归(regression):在此查看回归曲线的相关参数,改变回归曲线的类型和计算处理;有标准系列、干扰元素、数学设置等相关参数。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了克服仪器参数漂移影响,重新测量一个高浓度和低浓度的标样,对标准系列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ICP原子发射光谱仪操作规程

ICP 原子发射光谱仪操作规程
1. 开机:
(使ICP 水压开关打开,特别注意水箱后面与水管相连的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手柄与水管同一方向为开)
2. 将ICP 电源开关合上。
3.
将ICP 电源合上,打开排风扇开关→打开氩气瓶氩气,使输出压力控制在→打开ICP
载气(观察毛细管是否进样)如进样正常→将等离子气打开到600-700L/h 之间→暂时关闭载气→(可以点火)
输出功率打到
示KV ,Ia ,Ig (如太高或太低可以根据不同样品调节输出功率)。
4.
量STDHIGH
STDLOW 存→→将毛细管放入试样容量瓶中→在分析测量下测样。
根据情况可打印结果等(换样或换标时一定要将毛细管放纯水中,以便把上一样品或标样洗下去)。
5. 测完此类样品,如在其它方法下需要测量,可选择其它方法→再寻峰→衰减→测标→测样等如上操作。
6. 关机:从右到左将输出功率调节到0→按高压关(小园红灯亮)→关ICP 电源开关→关氩气瓶氩气→5分钟关稳压电源开关→10关。
7. 整理完毕现场后,方可离开。
8. ICP 原子发射光谱仪由专人定期维护,并建立维护和保养记录。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操作流程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原子发射光谱仪器是一种分析仪器,用于确定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AP 7000 Qtegra 软件操作规程1.确认实验条件准备1.1室内湿度达到22~25度,湿度为40~65%,且保持恒定。
1.2打开排风设备, 确认稳压器供电稳定,零地电压<5v1.3确认氩气供应充足,分压调至0.6Mpa. 钢瓶内总压不小于1.5Mpa。
开大量流吹扫仪器半小时(若仪器长是间未开,建议大流量吹扫2小时以上)1.4确认冷却循环水水量充足,打开冷却循环水(确保仪器大量吹扫后开水机),查看水压,未点火之前为85psi. 点火后约为75psi。
水温是否设定在20度1.5 安装好蠕动泵管,开泵,设定雾化器流量0.5l/min. 检查进样排废情况。
2.点燃等离子体2.1 打开仪器主机左侧电源开关, 双击仪器控制软件, 打开软件控制界面板. 如下图所示.2.2 确认所有联锁正常,如下图所示, 全部亮绿灯后, 方可以点燃等离子体.2.3 点击控制面板上的, 弹出如下对话框,按实际需要设定点火后的参数. Warm up仪器预热时间, 通常设定为15~20 minutes. Spectrometer Optimization 光谱仪优化,建议勾选, Run performance Check 及 perform Detection Limit Check 为仪器性能检查, 日常测试可不勾选.若使用手动进样, 则将Use Manual Sampling 勾选上. 并设定wash time通常都设定为30s, 若测定样品比较容易残留管路, 可将值设大些, Uptake time 表示样品提升时间,根据进样管路长度设定,通常设定为30s.设置完成后,点击OK, 仪器开始自动预热,按软件提示,将样品管放出纯水中.约20min分钟后,仪器预热及光谱仪优化成功.软件提示success.如下图所示.检查log view (下图红框)中的光谱仪优化后的x,y 值, 要求分别控制在±3以内.2.4 若安装了新的炬管或炬管拆下清洗后重新安装,则需在分析样品前做炬管准直.点击控制面板中的 torch alignment。
按要求吸喷1ppm 的Zn(loaded Blank)溶液。
通过检查log view 确认炬管准直是否成功.3.方法编辑3.1 建立新的方法文件名.点击侧边栏中的labBooks, 在Name 中键入本次实验名称, Location 为保存路径. 若需建立一个全新方法,则选择”Creat LabBook From a Blank Template” ,在“Evalution”中选择“eQuant”为常规定量方法编辑模式. 也可以选择之前已做过的方法作为模板,则可省去选择元素及方法参数的设置.点击”C reat a new LabBook From a exting LabBook”, 从LabBook里选择需要作为方法模板的LabBook名. 点击“Create L abBook”以创建新的实验方法。
3.2 设置实验参数3.2.1 “Analytes”中选择待测元素,单击左键选择推荐波长数(图1),也可根据需要点击右键选择其它波长数(图2)。
图1 图23.2.2 在“measure Modes”里, 设置采样参数,一般保持默认即可.如果需要拍摄全谱,则Capture Full Frame 选择YES,同时需要在sample list里将full Frames 的复选框勾上,才能正常拍摄全谱。
如下图所示。
3.3.3 在“Acqusition parametes”选择analysis mode, 一般设为”N ormal”,也可选择”S peed”或“sprint”如下图, Flush Pump Speed 设为70~100, Pump Stablization Time 设为5. Left Bkg 和 Right Bkg 设为Fixed, 则软件会自动扣除背景且将其应用到后面的所有标准及样品中,若选择“N one”或”A uto ”,则软件扣除背景后,可根据背景实际情况调整扣背景的位置。
注意:若方法中有待测的新元素且从未做过自动寻峰或选择该元素的新的谱线,为使检测器能准确识别待测物的光谱,点击下图中红色框中的自动寻峰按纽,仪器对所选择的元素波长进行自动寻峰,可在Logview 中查看自动寻峰的结果。
3.3.4 “Standards”中设置校准溶液的浓度,点击New, 选择Elemental Standard, 如下图。
Standard name 中输入标准物质名,勾上“Create standard from analyte list ”复选框,软件自动将已经选中的波长导入。
3.3.4在下面的界面中输入校准溶液的浓度含量及单位。
3.3.5 若选用内标,则在内标元素行的Internal Standard列下拉选择 use asInternal Standard, 被选中作为内标的元素行为被用绿色标识。
点击其他元素行的Internal Standard列,可为每个元素分别设置是否需要内标校正。
一个质量数既可以采用单个内标校正,也可以选择相邻两个内标同时校正(即内插法)3.3.6 质量控制(若适用) Qtegra 工具中的 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视图可实行完全的质量控制 (QC) 方法。
若要使用质量控制功能,需先勾选上图的use Quality control,以激活该功能。
如下图。
并设定各项QC的警告限和失败限,同时设定QC失败后仪器执行的操作,通常空白执行清洗,质控样执行重测或重做校准曲线。
最常用的质量控制为ICB,CCB,ICV,CCV,LCS,QCS及IST等,详细含义见下表说明。
3.3.7在“Manual Sample Control”界面中设置样品提升时间和冲洗时间。
一般默认为30s. 若选择的是带自动进样器设置,则此项为设定自动进样器提升样品时间和清洗时间(自动进样器推荐为45~60s)。
3.3.7 在“Sample List”中输入测试样品的信息,Repeats 设置重复采样次数,一般设为2或3,Evaluate 勾选,如果取消勾选,则不会参与结果计算。
“Sample Type”中设置样品类型,若为校准溶液空白则选择“BLK”,若为校液则选择“STD”,若为样品则选择“UNKNOWN”;“Dilution Factor”为样品稀释倍数;“Amount”为称样量;“Final Quantity”为定容体积;“Special Blank”中可以选择制备空白。
右击样品列表某一行,可以像EXCEL一样执行插入,粘贴,复制等操作。
如下图如果需要增加样品行,则点击任务栏中的Add Rows, 输入欲增加的行数。
也可以通过任务栏中的按纽插入或增加样品行。
增加行数后,可通过拖动全选,选择“Fill down”或“Increment fill”的方式快速为样品行命名。
如果激活了质量控制,还须对QC质量控制样品进行设置. Sample type 为QC,standard 设置成用于校验的样品标准(可以是曲线标准也可以是其他源标准), QC action 设定QC类型。
QC restart 设定下个样品(next sample)后重启QC校验。
3.3.8 样品列设置完成后,点击任务栏中的,保存参数。
3.3.9开始采集数据,点击任务栏中的运行图标,仪器将自动将该方法加入到下方schedule中进行排队。
点击schedule栏中的行图标,采样正式开始,根据仪器提示将样品针放入正确的溶液中。
采样过程中,可通过点击或随时暂停或停止采样。
4. 数据结果评。
4.1测试完成后,在“Content”中出现“Evaluation Results”栏。
4.2 Concentrations:在该栏中显示测试结果。
点击某个样品前的+号,展开显示各主运行的平均值、标准偏差 (SD) 和相对标准偏差 (RSD) 以及各主运行的结果,重点观察重复测定的RSD(5%以内),若某次测定值偏差较大,右击并选择快捷菜单中的Include entry (包含项)或 Exclude entry (排除项)可在计算中添加或删除项,在快捷菜单中单击项的 Jump to raw data (跳至原始数据)打开显示相应强度值的Intensities (强度)视图。
这样您可对值进行验证。
双击某个元素的曲线缩略图,打开曲线详细信息图,即可得到如下详细信息图,包括线性、BEC、IDL等。
如下图所示:内标校正内标 (IS) 参考值由sample list第一个空样本中的内标分析物的平均强度定义,若没有空样本,则由第一个标准定义。
Concentrations(浓度)视图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为所有样品打开/ 关闭内标的使用。
若要针对某个样品进行校正,右键单击该样品平均溶度的单元格,打开快捷方式,选择内标元素或None。
其他溶度结果评估操作:按钮可用于重新计算、打开/ 关闭数学干扰校正、以及打开/ 关闭内标的使用。
单击打开/ 关闭空白样本校正。
4.3 Intensities :Qtegra 中 LabBook 的评估结果 Intensities (强度)视图显示原始强度,各条目以黑体显示,则一个主运行中至少有一个是模拟信号数据。
如果条目显示为蓝色,则表示它们为手动编辑。
重点观注强度重复测定的RSD,操作类似溶度值评估。
双击某元素的单次强度定值,即可打开子阵列图,通过子阵列图判断以下信息:1.待测谱线处是否存在光谱干扰,2. 分析峰是否被中心积分区域所覆盖 3. 是否存在过度扣除背景(会导致负的计算结果)。
点击谱峰下面的方格,可调整积分及扣除背景的位置,并在右方可实时观察到强度的变化。
修正结束,点击确认修正。
4.3 数据结果导出。
4.3.1点击Query 选项,在rows栏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导入强度或溶度等各项信息,在column中,先择result, 可选择需要导出的元素,在sample list中可选择采样时间,user name(用户),label(样品名),dilution factor(稀释因子)以及amount(质量)和final quantity(定容体积等)等信息。
点击,可看到结果。
如下图所示:4.3.2 在结果列表的工具栏中,单击或打开Export data (导出数据)对话框,从下拉菜单 Exporter (导出器)中选择导出格式(一般选EXCEL)。
输入导出文件的Path (路径),编辑导出文件的 Filename(文件夹)导出结果。
4.3.3 使用report 模板。
点击侧边栏中的Reports旁的小三角,打开模板快捷方式,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模板, 得到数据报告,4.3.4 直接保存报告,在 Report Preview (报告预览)工具栏中,展开 Save As (另存为)按钮显示菜单项,按需求保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