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工艺技术

合集下载

工艺技术-水性油墨基础知识

工艺技术-水性油墨基础知识

水性油墨的认知一、水性油墨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1、基本组成:有机颜料:15~20﹪进口丙烯酸树脂(乳液): 55﹪醇类溶剂: 5﹪专用添加剂量: 5﹪水: 10~15﹪2、技术参数:颜色:达标细度:≤17.5um粘度:15~25秒PH值:8.3~9.5规范性引用文件:GB/G17497~1998柔性版印刷品GB/T13217.3~91细度检验GB/T13217.4~91粘度检验GB/T13217.6~91着色力检验GB/T17497~1998中5、4、3、2.耐磨性检验PH值:用便携式可测稳定性检验:取度试样100毫升用玻璃棒调匀后密封置于透明器中,在室温下存放24小时后及七天后对其分层情况进行观察并分级.抗水性检验:用玻璃棒将试样调匀,取少量滴于手动展色轮橡胶辊上,然后马上将手动展色轮以匀速地由上而下将墨在检验纸上涂成印样,在室温下存放24小时以下使墨层充分干燥,然后用滴管将水滴在其上,放置30分钟后把印样直立,使水滴自然流下,观察水迹染色情况并分级.样品封存:产品取不少于200毫升,样品应取两份,一份用于密封备查,一份用于作检验.一般储存于室内的常温下,可保存期为一年.产品分类:根椐色分为红、黄、蓝、绿、紫、白、黑、无色等八类水性油墨在瓦楞纸上之印刷技术及使用技巧水性油墨应用于瓦楞纸之印刷,在国外已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国内也已有十几年了,瓦楞纸印是由铅印(凸印,)胶印(平印),柔性版水可洗印刷,发展至今之柔性版水性油墨印刷。

柔性版水性油墨也从松香—马来酸改性树脂系列(低档)发展到丙烯酸树脂系列(高档).印刷版材也从橡皮版向树脂版式过度,印刷机也从大辊筒之单色或双色机逐渐变成三色或四色之Flexo机,纲目轮也由150-200目的金属辊逐步演变成180-250目之陶瓷辊,随着印刷技术之日新月异,水性油墨的使用技巧就相当重要了,在探讨沙发油墨的使用技巧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水性油墨之特性及印刷中的各种因素的关系及影响,如版材因素,纸张因素,網目辊因素,机械因素,水墨因素及操作工人因素等。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的流程及原料?•印刷油墨是印刷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未来要视印刷的发展而定,今后的印刷仍将是现有印刷方式的延续,所以油墨基本上仍靠连结料将着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连结料作为着色料的传递介质和粘合剂仍依然不变。

但是,随着印刷高速化、自动化,联动加工作业的发展,以及环境卫生保护和节约资源能量方面的要求和限制,使油墨制造的内容不得不作相当的改变。

[关键词]连结料、有机溶剂、溶解性。

油墨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也不一样。

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

油墨应具有鲜艳的色彩,良好的印刷性能和满意的干燥速度。

此外,还应具有耐溶剂、酸、碱、水、光、热等特性。

连结料是油墨的流体部分,能使着色料——颜料在分散设备上轧细、分散均匀,在承印物上附着牢固,而且使油墨能够具有必要的光泽、干燥性能和印刷转移性能等。

对不同品种的油墨,选用合适的连结料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主要是连结料决定油墨的类型,因此有了良好的连结料,才能制得质量上乘的油墨。

植物油大都可用来制造油墨的连结料,一些动物油、矿物油、合成油等也可成为油墨连结料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种合成树脂的出现,扩大并开辟了连结料的境界。

连结料大都是按干燥类型来命名的,如氧化结膜干燥型、渗透干燥型、挥发干燥型,热固型、紫外光光固型等。

总之,不同类型的油墨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连结料。

油墨使用主要的着色料颜料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颜料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或连结料而具有一定色彩的固体粉状物质。

它不仅是油墨主要的固体组成部分,也是印到物体上可见的有色体部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墨的质量(如在色彩、稀稠粘度、理化性能、印刷适性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制造油墨要求颜料有鲜艳的色彩,较高的浓度,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其他有关性能。

一、网印油墨的分类与应用1.网印油墨的分类目前国内使用的丝网印刷油墨,其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承印材料分类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合成塑料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油墨是一种可用于印刷和涂覆的物质,由色素或颜料、树脂、溶剂和添加剂等组成。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包括材料配制、研磨、调色、调溶、成型、干燥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下面是关于油墨工艺流程技术的一份详细介绍。

1.材料配制:油墨的配制基本上分为水性油墨和溶剂型油墨两种。

水性油墨主要使用水性树脂和水作为溶剂,溶剂型油墨则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溶剂。

配制油墨时,需要根据印刷物的需求选取适当的树脂和溶剂,并且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研磨:在研磨过程中,将配制好的原料放入砂磨机或球磨机中进行研磨。

研磨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固体颗粒研磨成均匀的细粉,以便后续的调色和调溶工作。

3.调色:调色是根据印刷物上要求的颜色和色彩效果,将原料中的颜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油墨中,进行颜色的调配。

调色时需要注意颜料粒度、光泽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获得理想的色彩效果。

4.调溶:调溶是将颜色调配好的油墨与适量的稀释剂进行混合,使油墨的浓度和粘度达到印刷的要求。

调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稀释剂的使用量,以确保油墨的流动性和干燥速度。

5.成型:成型是将调溶好的油墨倒入印刷机或涂覆机中,进行印刷或涂覆工作。

成型时需要调整印刷机或涂覆机的工作参数,如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等,以获得良好的印刷或涂覆效果。

6.干燥:油墨成型后需要进行干燥,以便将溶剂中的水分或有机溶剂挥发掉,使油墨固化。

干燥的方法包括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紫外线干燥等。

不同类型的油墨有不同的干燥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干燥方式。

7.质量检验:最后一步是对油墨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颜色检测、粘度测试、干燥时间测试等。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印刷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油墨工艺流程技术包括材料配制、研磨、调色、调溶、成型、干燥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油墨的质量和印刷效果。

只有在良好的工艺流程控制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油墨产品。

油墨生产工艺

油墨生产工艺

油墨生产工艺油墨是由颜料和粘合剂组成的印刷材料,广泛应用于印刷、涂料、塑料、纸张等行业。

油墨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配制、混合、调整、研磨、过滤和包装等步骤。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油墨的生产工艺。

首先,原料处理是油墨生产的第一步,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颜料和粘合剂。

颜料的选择要根据油墨的使用目的和特性,一般选择颜色鲜艳、质地细腻的颜料。

粘合剂一般选用树脂类、天然胶水等材料,用来增加油墨的粘合力和附着力。

其次,配制是将选好的颜料和粘合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浆状物。

配制时要注意保持颜料和粘合剂的均匀分布,并进行充分搅拌,确保颜料充分润湿,以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混合是将配制好的浆状物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混合,以进一步增加油墨的粘稠度和墨层的光滑度。

一般辅助材料包括增稠剂、抗乳化剂等。

调整是油墨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油墨进行调整,可以改变油墨的颜色、粘稠度和干燥速度等性能,以满足不同印刷需求。

调整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入颜料、树脂和稀释剂等,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研磨是油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研磨可以将颜料和粘合剂彻底地混合在一起,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研磨方法包括三辊式、球磨、珠磨等,通过高速旋转的研磨器将油墨材料进行研磨,直到达到所需的颗粒度和粘度。

过滤是为了去除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颗粒物,保证油墨的纯净度和流动性。

常用的过滤方法包括压力过滤和中心过滤,通过过滤装置将油墨中的杂质和颗粒物过滤掉。

最后,包装是将生产好的油墨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便运输和销售。

油墨一般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氧化和污染。

常见的包装形式有塑料桶、罐装、桶装等。

综上所述,油墨的生产工艺经过原料处理、配制、混合、调整、研磨、过滤和包装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必须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油墨的质量和性能。

油墨的生产工艺在不断推陈出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油墨的生产过程也会不断改进和优化。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油墨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材料,用于印刷出各种图案和文字。

油墨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选用、配方调制、混合、研磨、过滤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选用。

油墨的主要原料包括颜料、树脂、溶剂和助剂等。

颜料是油墨的色彩来源,在选择时需考虑颜料的稳定性和色彩效果。

树脂是油墨的固化剂,起到增加油墨黏度、硬度和附着力的作用。

溶剂是油墨的稀释剂,用于调节油墨的流动性和干燥速度。

助剂是为了提高油墨的印刷性能和稳定性而添加的辅助材料。

然后是配方调制。

根据所需的印刷效果和性能要求,将选用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配方调制的目的是确保油墨具有所需的颜色、流动性和固化性能。

接下来是混合。

将选用的原料依次加入到混合槽中,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充分混合,使各种原料充分融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在混合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溶剂来稀释油墨,以获得所需的流动性。

然后是研磨。

将混合好的油墨送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处理,使颜料的细微颗粒分散均匀,增强颜料的遮盖力和色彩鲜艳度。

研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研磨机的转速、时间和均质程度,可获得不同颜色和厚度的油墨。

接下来是过滤。

将研磨好的油墨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确保油墨的纯净度和质量稳定性。

过滤的方式可以采用物理过滤或化学过滤,根据油墨的性质和需求来决定。

最后是包装。

经过过滤后的油墨通过管道输送至包装设备中,采用自动化操作将油墨灌装到包装容器中,如铁桶或塑料桶等。

在灌装过程中,需要确保油墨的密封性和卫生性,以防止油墨发生变质或污染。

总的来说,油墨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只有通过严格的原料选用、配方调制、混合、研磨、过滤和包装等环节的控制,才能生产出质量稳定、色彩鲜艳的油墨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油墨塞孔工艺

油墨塞孔工艺

油墨塞孔工艺油墨塞孔工艺是一种常用于印刷行业的技术,它可以在印刷品上形成特定的图案或文字。

本文将介绍油墨塞孔工艺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其在印刷品制作中的作用。

一、油墨塞孔工艺的原理油墨塞孔工艺是利用油墨的特性,在印刷品上形成孔洞或凹陷,从而实现特定的图案或文字效果。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按照设计要求,在印刷版上制作出孔洞或凹陷的模具。

2. 在印刷过程中,将油墨涂刷或喷洒到印刷版上。

3. 在印刷时,油墨通过模具的孔洞或凹陷部分,被传输到印刷材料上,形成特定的图案或文字。

4. 完成印刷后,通过干燥或其他处理方式,使油墨固化,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持久性。

油墨塞孔工艺在印刷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 包装印刷:油墨塞孔工艺可以用于包装盒、袋装产品等的印刷,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2. 广告宣传:油墨塞孔工艺可以制作出独特的广告标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升广告效果。

3. 书刊印刷:油墨塞孔工艺可以在书刊封面或内页上制作出精美的图案,增加视觉冲击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4. 产品标识:油墨塞孔工艺可以用于制作产品的商标、标识等,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和辨识度。

三、油墨塞孔工艺在印刷品制作中的作用油墨塞孔工艺在印刷品制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美观效果:油墨塞孔工艺可以制作出独特的图案和效果,使印刷品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

2. 增加附加值:通过油墨塞孔工艺,印刷品的价值得到提升,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3. 增加信息密度:油墨塞孔工艺可以在有限的印刷空间内,展示更多的信息,提高印刷品的信息传递效率。

4. 提升品牌形象:通过运用油墨塞孔工艺,印刷品能够突出品牌的独特性和个性,提升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5. 增加防伪功能:油墨塞孔工艺可以制作出复杂的图案和特殊效果,提高印刷品的防伪性能,防止伪劣产品的流通。

油墨塞孔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印刷技术,它可以在印刷品上形成特定的图案或文字,为印刷品增添美观效果、增加附加值,并提升品牌形象。

油墨印刷工艺有哪些

油墨印刷工艺有哪些

1、实现完美的图像复制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透明的阳图底片的质量要好,即网点边缘要整齐、不透明。

彩色分色片与使用的印刷油墨用同一色标。

2、对于四色印刷,应该使用同一尺寸和稳定的铝网框,所用的网框都绷同一种类和型号的丝网。

使用染色丝网有助于消除龟纹,网版各处的张力要均匀一致,且四色印刷的4块网版的绷网张力相同。

3、研磨好的刮墨刀对于高质量的印刷至关重要,刀条的肖氏硬度大约为70。

刮墨刀应调定在75°角上,如果刮墨刀的角度调得过平,印刷图像可能会模糊不清,如果角度调得过陡,网印图像变形的危险性就大。

4、网目调图像用高黏度油墨印刷,越精细的丝网需要越浓色彩的油墨。

丝印网距也叫网版间隔,是丝网印版底面与承印物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它是丝网印刷中主要的5个变量(刮板硬度,网距、印刷速度、刮压力、油墨的适性)之一。

在丝网印刷中,印版和承印物之间的空间是保证丝网印版在印刷过程中不与承印物粘贴在一起的关键。

丝印网距及其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如果网版与承印物粘连就会造成许多问题,网距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印刷行程中,它能使丝网只在刮墨板刃口处与承印材料相接触,刮墨板一通过此区域,就有一个丝网与承印材料发生分离的剥离区,随后留下清晰的印刷品。

剥离是指网框在印刷行程中逐渐产生的向上的分离运动,发生于刮墨行程的起始点和印刷周期内刮墨板处于运动的状态下,移动网版直到与每一个垫片相接触,使用不同的垫片调整出不同的网距,也可使用校准楔调整网距,其准确性和通用性较好。

使用机械网距仪。

将网距仪悬在网版的上方,并使仪器在丝网表面时的读数为0,然后向下压,直到网版与承印物接触,从仪器上读取这一点上的数值,再减去丝网和模版的厚度,便是这一点的网距。

只要使用得当,用网距仪测定的数据是非常准确的,而且重复性好。

它的缺点是必须重新调定每一个读数,仪器只限于在网版四周移动,使用起来不方便,在一些印刷机上难以使用。

目前,丝网印刷技术基金会(SPTF)已推出一种新式测网距的仪器,是一种更为有效、可靠的电子测试仪器,在网版的任何位置上都能快速、准确地测定网距,操作简便。

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是一项主要应用于制造业的先进技术,能够实现精细的图案和文字印刷。

该工艺通过光化学的原理,结合蚀刻和涂油墨的过程,实现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和定制。

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制造、半导体行业、纳米技术领域等领域。

它不仅提供了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方式,还具有环保、节能等优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概述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接着,将以解释说明的形式深入探讨该工艺在不同方面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最后,本文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并展望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的未来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包括其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应用领域。

通过对该工艺的解释说明,提供对读者的深入理解。

同时,本文将探讨该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为相关行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2.1 光化学蚀刻技术简介:光化学蚀刻技术是一种基于光敏物质的可控制造过程,常常用于制作微米和纳米尺度结构。

通过光敏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后,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的溶解或改变。

这一技术在微电子、生物医药、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涂油墨工艺概述:涂油墨是指将某种特定配方的颜料或色浆均匀地涂覆到基材表面上,以形成所需图案或提供特定功能。

涂油墨工艺在印刷、包装、电子显示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工艺原理和流程说明:光化学蚀刻涂油墨工艺结合了光化学蚀刻技术和涂油墨工艺,实现了精确控制和高质量的图案形成。

工艺原理:首先,通过在基材表面涂覆一层光敏性聚合物薄膜,使其能够对特定波长的光起反应。

然后,使用光刻技术将设计好的图案投影到光敏薄膜上,并通过光曝露来使其在受光区域发生化学反应。

接着,利用相应的溶剂或蚀刻液进行显影,溶解掉未曝露部分的聚合物。

最后,在剩余的聚合物表面上涂覆油墨并进行固化,形成所需图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前处理:(酸处理,研磨)
目的: 通常是以酸处理将基板/铜板表面之氧化物及油污去除掉,及再加刷 磨把板面加以粗化成凹凸狀,增加油墨与基板之密著性。
研磨方法: 一般机械性研磨采用针辘/尼龙擦轮 Nylon Brush,不织布刷轮Buff, 铝粉喷砂Jet Scrubbing /火山灰磨板Pumice Scrubbing等。另一方 面,前处理方法也有化学研磨Chemical Treatment之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PCB 印刷线路板使用油墨分类:
油墨原料
油墨用途分类 防蚀刻油墨 防焊油墨 文字油墨 绝缘介质油墨
图形转移方法分 类
丝网印刷法
固化方法分类 热固化型
UV紫外光固化型
感光显像法
UV紫外光固化型
UV紫外光固化 + 熱固化型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PPT文档演模板
油墨工艺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油墨工艺技术
PCB 印刷线路板之用途:
目前不少电器用品中(包括电视机,录音机,个人电脑,手提电话等), 主要电子部份都采用PCB印刷线路板。
Solder Mask 防焊油墨之用途:
防焊油墨使用於印刷线路板上,目的是永久性保护印刷线路板上之线 路,防止线路氧化、因不小心擦花导致开路或短路问题。
其他
反应性稀释剂, 有机溶剂
重合感光起始剂, 硬化加促剂,树脂 增粘剂,有机溶
剂,稀释剂
油墨工艺技术
防焊油墨之制造流程:
原料计量/调配
混合
研磨
黏度调整
检查/测试
过滤
PPT文档演模板
包装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填充剂使用之目的及种类:
目的:
主要是油墨上强化剂之使用,增加油墨之特性如耐热性及铅笔硬度之 测试。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油墨涂布:
涂布方法方面,一般业界以丝网印刷及帘幕涂布为主,亦有以喷墨涂 布方法涂布。目前喷涂方法涂布开始普遍。
丝网印刷法: 以36~51T (即90~125 mesh) 的网纱,并以20~25角度斜拉网,网 浆厚度约25微米 (约需覆盖3~5次),刮刀角度10~15,刮刀压力 6kg/cm2,刮刀行速10cm/sec。一般采用10mm厚刮刀,刮刀硬度 为65~75度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油墨涂布:
帘幕涂布法: 帘幕型造器夹缝宽0.5mm,进板速度90m/min,油墨黏度60~90秒 (以Din Cup No.4 测量),湿膜油墨重量约1两种,因未有一定规格,需以 每部机器实验生产参数。
酸处理,机械研磨 (针辘,不织布刷轮,喷砂/火山灰磨板)
丝网印刷法,帘幕涂布法,喷涂法, 滚轮涂布法
预烤 (立式烤箱,隧道式烤箱) 75oC,40~60分钟
图形转移 (紫外线照射) 300~700mJ/cm2 1.0wt% Na2CO3 30oC,60~90秒
(立式烤箱,隧道式烤箱) 150oC,60~90分钟
感光显像型 热固化型 紫外线固化型
热固化型
绝缘介质油墨
感光显像型 热固化型
丝网印刷法 喷墨涂布法 帘幕涂布法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防焊油墨主要成份:
主体(展色剂)
防焊油墨
填充剂 着色剂
添加剂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树脂 稀释剂
无机填充剂 有机填充剂
颜料 染色物
硬化剂 黏度调整剂 (有机溶剂)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防焊油墨涂布方法分类及其特长:
生产性 涂布效能 导通孔显影性 导通孔塞孔能力 线路间气泡问题 细线路上油墨厚度
丝网印刷 一般 优 一般 良 一般 一般
帘幕涂布 优 良 优 差 优 差
喷墨涂布 良 差 优 差 良 一般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种类: BaSO4, SiO2, Talc(云母)
主要成份:
Barium Sulfate Silica Talc
: BaSO4 : SiO2(可使油墨表面粗化) : 3MgO.4SiO2.H2O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感光防焊油墨标准工艺流程:
前处理 油墨印刷
预烤 曝光 显影 後固化
【注意事项】
油墨厚度: 标准油墨厚度:10 – 25 微米 (线路面油墨,固化後测量) 适当油墨厚度:15 – 25 微米 (线路面油墨,固化後测量)
油墨厚度太薄 (10微米以下): ❖ 耐热性、耐酸碱性、耐镀金性及铅笔硬度等降低,油墨容易出现
剥落。 ❖ 基材上容易发生长胖 (Halation) 及背光渍 (Back Side Exposure)
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注意事项】
油墨厚度太厚 (25微米以上): ❖ 侧蚀扩大。 ❖ 溶剂难以在预烘工序时挥发,容易出现黏曝光底片及曝光後出现菲
林压痕 ❖ 耐热性、耐酸碱性、耐镀金性等降低
黏度稀释: ❖ 如使用丝网印刷法,油墨加入溶剂稀释后,线路边角位油墨厚度将
会偏薄,尽可能避免。
❖ 帘幕涂布法及喷墨涂布法,则因为操作方法,必须把油墨稀释,请 根据每种油墨的技术资料册,使用该适当的溶剂种类及份量。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静置时间:
15 – 30 分钟
目的: 不论使用何种方法涂布,多少总有气泡留在线路之间,为免油墨涂层穿 破或不平均,在预烘前需静置15-30分钟,让气泡穿破及油墨整平。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前处理:(酸处理,研磨)
機械刷磨
化學微蝕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注意事项】
前处理加工於研磨後,若水洗不足时板面上残留物化学药物时,油墨 与铜板间之密著性便会降低;同时,油墨之耐热性、耐酸碱性及耐镀 金性等也会因而降低。
PPT文档演模板
其他
油墨工艺技术
油墨用途分类 (1):
防焊油墨 文字油墨
感光显像型 熱固化型 紫外线固化型 紫外线 + 热固化型
感光显像型 热固化型 紫外线固化型
丝网印刷法 (BGA基板 用,含有後UV固化型)
喷墨涂布法 帘幕涂布法
PPT文档演模板
Nov, 2002
油墨工艺技术
油墨用途分类 (2):
防蚀刻油墨 防镀金油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