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的组成及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的流程及原料?•印刷油墨是印刷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未来要视印刷的发展而定,今后的印刷仍将是现有印刷方式的延续,所以油墨基本上仍靠连结料将着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连结料作为着色料的传递介质和粘合剂仍依然不变。

但是,随着印刷高速化、自动化,联动加工作业的发展,以及环境卫生保护和节约资源能量方面的要求和限制,使油墨制造的内容不得不作相当的改变。

[关键词]连结料、有机溶剂、溶解性。

油墨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也不一样。

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

油墨应具有鲜艳的色彩,良好的印刷性能和满意的干燥速度。

此外,还应具有耐溶剂、酸、碱、水、光、热等特性。

连结料是油墨的流体部分,能使着色料——颜料在分散设备上轧细、分散均匀,在承印物上附着牢固,而且使油墨能够具有必要的光泽、干燥性能和印刷转移性能等。

对不同品种的油墨,选用合适的连结料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主要是连结料决定油墨的类型,因此有了良好的连结料,才能制得质量上乘的油墨。

植物油大都可用来制造油墨的连结料,一些动物油、矿物油、合成油等也可成为油墨连结料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种合成树脂的出现,扩大并开辟了连结料的境界。

连结料大都是按干燥类型来命名的,如氧化结膜干燥型、渗透干燥型、挥发干燥型,热固型、紫外光光固型等。

总之,不同类型的油墨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连结料。

油墨使用主要的着色料颜料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颜料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或连结料而具有一定色彩的固体粉状物质。

它不仅是油墨主要的固体组成部分,也是印到物体上可见的有色体部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墨的质量(如在色彩、稀稠粘度、理化性能、印刷适性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制造油墨要求颜料有鲜艳的色彩,较高的浓度,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其他有关性能。

一、网印油墨的分类与应用1.网印油墨的分类目前国内使用的丝网印刷油墨,其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承印材料分类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合成塑料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印刷油墨生产工艺介绍

印刷油墨生产工艺介绍

印刷油墨生产工艺介绍印刷油墨生产的基本目的是使颜料颗粒均匀分散到连结料中,它使用的设备原理相对来说较简单,但其生产却不太容易。

因为油墨的品种很多,为适应不同的印刷方法、不同的承印材料,就必须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生产。

印刷油墨可以连续性生产,也可以间歇生产,但多数是间歇生产的,只有像新闻油墨这种用量极大的油墨才采用连续生产的方式。

由于颜料颗粒是由许多细小的微粒粘在一起,形成一团团的颜料,分散颜料是用最小的能量将团块分散到印刷所允许的最低程度。

一般先用连结料初步润湿颜料团块,再将颜料团打开,使微粒粒度达最低允许程度,排出颜料团粒表面的空气,使连结料包围每一个颜料颗粒周围,这时连结料和颜料混合物成为稳定的悬浮物。

油墨生产大致可分为准备、配料、搅拌、轧研、检验及包装等工序。

(1)准备准备阶段指的是油墨所需各种原材料的制取和加工,包括将颜料和连结料加工到符合制墨所需要求,清除掉干性植物油所含的游离脂肪酸、色素及磷脂等。

植物油的精制法主要有3种:碱漂精制法、硫酸烧碱精制法及碱液漂土法。

其目的是使用氢氧化钠除去粗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和杂质及部分色印刷油墨生产技术素,再用天然漂土进一步脱除剩余的杂质和色素。

经过精制的植物油还需加热炼制,以增进油的干燥速度、光泽、结膜的硬度、耐水性和耐久性。

将植物油升温至要求温度(如亚麻油为280℃土3℃,梓油为275℃土3℃)后开始保温,当干性植物油部分聚合作用而使黏度升高到所需温度时,退火降温。

这样制得的干性树脂就可用来制墨了。

(2)配料油墨的配方是个复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可以在一个很广的范围中进行选择,而且油墨还有许多不同的因素需要加以考虑,所挑选的材料必须可以共存,并且能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所制成的油墨还需适应特殊的印刷工艺的需要,在印到承印物表面之后还需在一定的期限内保证印刷图文达到耐摩擦、耐热、耐碱、耐晒等各种要求。

要得到一个成功的配方,只能经过大量反复的实验。

(3)搅拌配方确定之后,将颜料、连结料以及助剂按量称好;放人特制的调和桶中,用搅拌机进行搅拌。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油墨是一种可用于印刷和涂覆的物质,由色素或颜料、树脂、溶剂和添加剂等组成。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包括材料配制、研磨、调色、调溶、成型、干燥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下面是关于油墨工艺流程技术的一份详细介绍。

1.材料配制:油墨的配制基本上分为水性油墨和溶剂型油墨两种。

水性油墨主要使用水性树脂和水作为溶剂,溶剂型油墨则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溶剂。

配制油墨时,需要根据印刷物的需求选取适当的树脂和溶剂,并且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研磨:在研磨过程中,将配制好的原料放入砂磨机或球磨机中进行研磨。

研磨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固体颗粒研磨成均匀的细粉,以便后续的调色和调溶工作。

3.调色:调色是根据印刷物上要求的颜色和色彩效果,将原料中的颜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油墨中,进行颜色的调配。

调色时需要注意颜料粒度、光泽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获得理想的色彩效果。

4.调溶:调溶是将颜色调配好的油墨与适量的稀释剂进行混合,使油墨的浓度和粘度达到印刷的要求。

调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稀释剂的使用量,以确保油墨的流动性和干燥速度。

5.成型:成型是将调溶好的油墨倒入印刷机或涂覆机中,进行印刷或涂覆工作。

成型时需要调整印刷机或涂覆机的工作参数,如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等,以获得良好的印刷或涂覆效果。

6.干燥:油墨成型后需要进行干燥,以便将溶剂中的水分或有机溶剂挥发掉,使油墨固化。

干燥的方法包括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紫外线干燥等。

不同类型的油墨有不同的干燥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干燥方式。

7.质量检验:最后一步是对油墨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颜色检测、粘度测试、干燥时间测试等。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印刷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油墨工艺流程技术包括材料配制、研磨、调色、调溶、成型、干燥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油墨的质量和印刷效果。

只有在良好的工艺流程控制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油墨产品。

油墨生产工艺

油墨生产工艺

油墨生产工艺油墨是由颜料和粘合剂组成的印刷材料,广泛应用于印刷、涂料、塑料、纸张等行业。

油墨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配制、混合、调整、研磨、过滤和包装等步骤。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油墨的生产工艺。

首先,原料处理是油墨生产的第一步,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颜料和粘合剂。

颜料的选择要根据油墨的使用目的和特性,一般选择颜色鲜艳、质地细腻的颜料。

粘合剂一般选用树脂类、天然胶水等材料,用来增加油墨的粘合力和附着力。

其次,配制是将选好的颜料和粘合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浆状物。

配制时要注意保持颜料和粘合剂的均匀分布,并进行充分搅拌,确保颜料充分润湿,以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混合是将配制好的浆状物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混合,以进一步增加油墨的粘稠度和墨层的光滑度。

一般辅助材料包括增稠剂、抗乳化剂等。

调整是油墨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油墨进行调整,可以改变油墨的颜色、粘稠度和干燥速度等性能,以满足不同印刷需求。

调整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入颜料、树脂和稀释剂等,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研磨是油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研磨可以将颜料和粘合剂彻底地混合在一起,提高油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研磨方法包括三辊式、球磨、珠磨等,通过高速旋转的研磨器将油墨材料进行研磨,直到达到所需的颗粒度和粘度。

过滤是为了去除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颗粒物,保证油墨的纯净度和流动性。

常用的过滤方法包括压力过滤和中心过滤,通过过滤装置将油墨中的杂质和颗粒物过滤掉。

最后,包装是将生产好的油墨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便运输和销售。

油墨一般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氧化和污染。

常见的包装形式有塑料桶、罐装、桶装等。

综上所述,油墨的生产工艺经过原料处理、配制、混合、调整、研磨、过滤和包装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必须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油墨的质量和性能。

油墨的生产工艺在不断推陈出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油墨的生产过程也会不断改进和优化。

一种uv胶印油墨的生产工艺

一种uv胶印油墨的生产工艺

一种uv胶印油墨的生产工艺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UV胶印油墨作为一种新型的印刷材料逐渐被广大厂家所接受,并成为当今印刷行业中备受瞩目的一种印刷材料。

UV胶印油墨在印刷中具有印刷速度快、干燥速度快、耐磨性好等优点,在印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UV胶印油墨的生产工艺,以供读者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环氧乙烷脲、3-甲基苯甲酰氧基乙基酯、二乙烯三胺、甲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光稳定剂、反应催化剂和溶剂等。

第一步,将甲基丙烯酸树脂、环氧乙烷脲、3-甲基苯甲酰氧基乙基酯、二乙烯三胺和反应催化剂依次加入共聚反应釜中,并进行共聚反应。

该共聚反应的温度约为60-7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30-60分钟,反应完毕后可以得到一种固体颜料。

第二步,将该固体颜料和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光稳定剂、溶剂等依次加入混合反应釜中,并进行混合反应。

该混合反应的温度约为50-6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2-5小时,反应完毕后就可以得到一种UV胶印油墨。

第三步,将该UV胶印油墨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杂质和颗粒物质。

过滤方法可以采用多层滤网和微孔滤膜的组合,以确保过滤的效果。

最后,将过滤后的UV胶印油墨进行包装和存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包装和存储时要尽可能避免光线暴晒和高温环境,以保证UV胶印油墨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该UV胶印油墨生产工艺具有制备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等优点,对于印刷厂家来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印刷材料。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对UV胶印油墨的存储和使用方法,以保证印刷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uv油墨生产工艺

uv油墨生产工艺

uv油墨生产工艺UV油墨是一种用于印刷行业的颜料,它通过紫外线照射后即可干燥固化。

因此,UV油墨具备干燥快、耐刮擦、高光泽等特点,成为现代印刷领域的重要材料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下UV油墨的生产工艺。

首先,UV油墨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原料配制、调色、过滤、混合、搅拌、磨化、校正、填充、包装等多个步骤。

其中,原料的配制是整个工艺的基础。

常见的UV油墨的主要成分包括光敏单体、稀释剂、增塑剂、颜料等,这些原料经过准确的配比可以实现所需的打印效果。

接下来,调色是对原料进行颜色定制的过程。

根据客户的需求,使用各种颜料和调色剂可以配合出各种颜色和质感。

在调色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各种颜料的添加量,以确保得到所需的颜色。

过滤是对调制好的油墨进行细微颗粒物质的清除,以提高油墨的质量和稳定性。

过滤过程中,通过滤纸、滤网等进行筛选,去除不必要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混合是将调制好的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的过程,以确保油墨中各成分的均匀分布。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搅拌机或者搅拌桶进行,搅拌的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紧接着,磨化是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细磨的过程。

磨化可以将颜料进行更细的分散,提高油墨的色准度和质感。

在磨化时,通常使用三辊式研磨机进行,通过辊轴间的摩擦研磨颜料,使其细小均匀。

校正是对磨化好的油墨进行性能调整的过程。

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实际需求,对油墨的流动性、干燥性、粘度等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

填充是将校正和调整好的油墨装入密封的容器中,以备后续存储和使用。

填充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油墨进行清洁和密封,避免杂质的污染和氧气的渗入。

最后,油墨包装是将填充好的油墨进行包装和标识的过程。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桶装、瓶装、袋装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综上所述,UV油墨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配制、调色、过滤、混合、磨化、校正、填充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最终生产出的油墨质量稳定、颜色准确,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油墨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标签等领域。

油墨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料处理、颜料研磨、调漆配浆、调色调结、印刷性能测试等环节。

首先,原料处理是油墨生产的第一步。

主要包括对各种原料的筛选、清洗和质量测试。

常用的原料有颜料、树脂、溶剂和添加剂等。

在原料处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接下来是颜料研磨环节。

颜料研磨的目的是将颜料研磨成细微的颗粒,提高颜料的分散性和色彩饱和度。

通常采用的研磨设备有三辊研磨机、球磨机等。

在颜料研磨过程中,需要根据颜料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研磨时间和研磨介质。

然后是调漆配浆环节。

调漆是指将颜料和树脂等物质进行混合,形成油墨的基础成分。

调漆的目的是调节油墨的粘度、干燥速度和润湿性等性能。

配浆是将调漆与溶剂进行混合,形成流动性的油墨浆料。

在调漆配浆过程中,需要通过试验和调整,确保油墨浆料的质量稳定。

接着是调色调结环节。

调色是将基础油墨浆料与颜料进行混合,调节油墨的色差和色彩效果。

调结是指对油墨进行加工和调整,使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印刷性能。

在调色调结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要求和客户需求,进行配方设计和测试,确保油墨的色差控制和印刷效果。

最后是印刷性能测试环节。

印刷性能测试包括粘度测试、干燥速度测试、耐擦洗性测试等。

通过对油墨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评估油墨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油墨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原料进行处理、颜料进行研磨、调漆进行配浆、调色调结、印刷性能测试等环节的控制和调整。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油墨产品。

油墨的结构及油墨的制造ppt课件

油墨的结构及油墨的制造ppt课件

细度会影响到墨膜的光泽及油墨的流变性 能。
油墨太粗会引起堆墨、糊版等弊病,而且 油墨的着色力、色相也都会变差;
油墨太细,则流动性太大,在印刷后还会 流动,这种流动会导致网点扩大,影响印 品质量。
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油墨生产厂家都把细 度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来对待。
二、油墨细度的测定
方法:国内企业最常用的是刮板细度计法, 用刮板细度计测定颗粒研细程度及分散状况 称为油墨细度,以微米表示。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亲油基团、亲水基团
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1、表面活性剂在颗粒表面的吸附
表面活性剂在颜料表面形成一面较厚的保护 壳即定向缓冲层,增加固体粒子间的排斥,保 持分散体系的稳定。
2、提高连结料的润湿能力 降低连结料的表面张力,使之小于颜料的表面 张力
理想的油墨结构:颜料在表面活性剂的吸 附作用下,形成一个保护壳,表面活性剂 又提高连结料的润湿能力,使颜料能很好 的分散在连结料中,而不会形成絮凝和沉 淀现象。
制取高质量的油墨必须保证两点:
最佳的原材料配置(配方)及最佳的 油墨结构(控制好生产工艺)。
第一节 油墨的结构及稳定性
一、油墨的结构 油墨的基本结构:多相分散体系、混合物。
油墨系统中存在着以下几种平衡关系:
(1)液—液 :与分子结构有关 相似相溶 (2)固—固:颜料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3)固—液:介质材料与颜料颗粒间的相互作
第三节 油墨的制造工艺
• 液状油墨:是简单的液体,它们的流动行为近 似牛顿流体,属于高流动的油墨,最简单的颜 料,连结料包括分散于溶剂中的树脂及添加剂。
如凹印、柔印、喷墨印刷油墨。
• 浆状油墨:油墨黏度高,含有更多的颜料,更 复杂的连结料,因为含有更多的成分,这些油 墨在墨斗中能形成更复杂的结构,导致了流动 行为的复杂性,与牛顿型有很大的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墨概述一、教学目的1 油墨的发展概况及趋势;2 油墨的基本类型及其组成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油墨发展简史及现状2 油墨组成与分类油墨作为分散相的颜料和作为连续相的连结料组成的一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

其中颜料赋予油墨以颜色,连结料则提供油墨必要的转移传递性能和干燥性能。

色彩性能,流动性能,干燥性能是油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性能。

油墨中除了主剂之外,还有作为助剂的各种添加剂,用以改善油墨的性能印刷适性油墨的分类可以按照印刷版式分为平版、凸版、凹版、孔版油墨等;或按干燥形式分为渗透干燥型、挥发干燥型、氧化结膜型、光固干燥型等;同时也可以按用途分类。

三、重点与难点掌握油墨的基本类型及其组成特点。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板书及多媒体讲授(0.5学时)五、作业油墨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第九章油墨的组成及特性一、教学目的1 颜料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其对油墨性质的影响;2 各种颜料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性能;3 特殊颜料和填充料的用途及其作用;4 连结料的种类与用途;5 常用连结料组分的结构与性能;6 常用连结料的组成、性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7 常用辅助剂的种类与功能。

二、教学内容(一)颜料1 概述颜料是一种呈细微粉末状的固体有色物质,可以呈现球状、片状等不规则形态。

一般颜料粒子的直径在几百纳米到几十微米(10-7~10-5m)的范围内。

颜料可以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但不溶于介质,且不与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颜料是有色体,它既赋予油墨颜色,同时,它的分散、聚集又直接影响油墨的流动性、油墨的化学稳定性及油墨的干燥性。

1)颜料的分类颜料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方法:按化合物特性可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在有机颜料中,又可以按分子聚集状态不同分为色淀颜料、色原颜料和颜料型染料。

按分子结构不同分为偶氮颜料、酞菁颜料等。

按色彩特性分类。

可分为彩色颜料(如黄、品红、青等)和消色颜料(如黑、白、灰)等。

2)颜料的理化性能颜料的分散度:颜料的分散度是指颜料颗粒的大小,分散度越高,颜料粒径越小。

通常,颜料分散度高,着色力、遮盖力随之提高。

颜料的分散度越高,油墨的稳定性越好。

着色力:着色力是某一颜料与其它颜料混合后该颜料呈现自身颜色强弱的能力。

颜料的着色力取决于它本身的光学特性及颜料的晶型构造,同时受分散程度的影响。

遮盖力(透明度):遮盖力是指颜料遮盖底层的能力。

遮盖力与透明度是对颜料同一性质的相反的描述。

油墨是否有遮盖力取决于颜料折射率与连结料折射率之比。

遮盖力以g/m2表示,即产生一定覆盖遮色效果所需颜料量。

吸油量:颜料吸油量是对颜料与油脂结合能力的一种描述。

吸油量等于将颜料制成浆状体所需加入的油脂重量与颜料重量之比,以g/100g颜料表示。

吸油量直接影响油墨的性能。

密度:颜料的密度对油墨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颜料密度也可以用“视比容”来描述。

视比容是指每克重颜料所占的体积,用g/cm3表示。

颜料的视比容越大,其密度越小,在连结料中不易沉淀,油墨的稳定性好。

而视比容小的颜料制成的油墨吸墨性差,传递不良,易糊版;较稀薄的油墨易沉淀、结块等。

所以,用来配制油墨的颜料,视比容越大越好。

耐抗性:印刷品将使用于各种环境之中。

对于一些特定环境,如高温、日晒、酸、碱、有机溶剂等,颜料必须抵抗外界作用,尽量不产生物理及化学变化,以保证原有色彩。

因此,要求颜料具有相应的抵抗能力,称之为耐抗性。

2 无机颜料无机颜料一般指由单质元素、金属氧化物、无机盐、络合物等组成的颜料。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色彩鲜艳,遮盖力强,视比容小,耐抗性好,廉价。

1)白色颜料钛白(TiO2):用于油墨中的钛白有金红石和锐钛型二种,皆为四方晶型。

钛白的白度很高,颗粒细小,折射率很高,具有很高的光扩散性;当它分散在介质中,能表现出很高的遮盖力;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性。

锌钡白:锌钡白是硫酸钡和硫化锌的混合物,分子式为BaS04·ZnS。

锌钡白颗粒细软,遮盖力仅为二氧化钛的1/4左右。

但它的耐碱性较好,毒性小,与醇酸树脂拼混性较好。

其应用范围远不如二氧化钛。

2)黑色颜料炭黑是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裂解的产物。

按照来源可分为灯黑、炉黑、槽黑、热裂解黑等。

炭黑的性质:炭黑的原生颗粒极为细小,且颗粒越小,着色力越强。

炭黑具有很高的比表面能,所以,通常是以聚集体的形式出现;炭黑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空隙,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炭黑表面的酸度不同,pH值较低的炭黑,吸附油墨中干燥剂能力很强,使油墨中干燥剂的含量相对下降,产生抗干性,且酸性越强,抗干作用越强。

应用:色素炭黑;专用炭黑;溶剂型油墨用炭黑。

3)彩色颜料黄色一铅铬黄:是系列黄色颜料的统称,是铬酸铅(PbCrO4)、硫酸铅PbSO4,氧化铅Pb0的混合物。

这类颜料色相丰富,遮盖力强,着色力较强,耐化学溶剂性强,价廉。

但密度大,且含有有毒元素,是一种低质颜料,在某些廉价的黄墨中仍有使用。

蓝色一铁蓝:化学名称为亚铁氰化铁[KFe·Fe(CN)6·H20]。

着色力强,颗粒细小,色彩鲜艳,但不耐酸碱。

在油墨中应用较多,但也有逐渐被酞菁蓝取代的趋势。

3 有机颜料1)结构特点及分类有机颜料和染料都是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由萘、蒽、氮萘、氨蒽等碳环或杂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衍生而成。

它们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光谱中的某些部分,并将吸收区域从紫外线区域移到可见光部分,使化合物成为有色体。

有机颜料一般可以分为色原(toner)和色淀两大类,前者是以金属盐或酸类将水溶性染料制成不溶性的有机颜料的统称;后者则是利用铝钡白等无机载体将有机染料沉淀而成的颜料(英文名Lake)。

2) 有机颜料的应用与无机颜料相比,有机颜料具有色相齐全、色泽鲜艳、密度小、着色力强,一般比较透明等特性,是制造红色油墨、透明黄墨不可缺少的原料,但价格较高,还有一些如还原颜料成本高,价格贵,只能作高级颜料使用。

另外,有些有机颜料(例如碱性色淀颜料)耐光性较差。

汉沙黄(Hansa Yellow):又名耐晒黄,属于单偶氮颜料系列。

汉沙黄在烘烤后有起霜(升华)现象,不适于制印铁油墨,现在是胶印和凸印油墨常用的黄色颜料。

联苯胺黄(AAA):又名二芳胺黄或联苯胺黄HC,颜料索引号12(21090),它属于不溶性双偶氮黄色颜料系列,颜色是绿相黄,着色力比汉沙黄强3~4倍,密度小,透明性好,耐水、酸、碱性良好,常用于制造四色胶印套墨,印刷性能良好。

洋红:又名宝红6B或罗平红。

它是有较高着色力的鲜艳的蓝相红色颜料,树脂化的钙盐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耐酸碱和耐醇稍差,色相好,耐光性强,耐热性好。

立索尔红(lithol red):色相范围广,着色力强,耐渗性一般,价格便宜,流动性好,但不耐光,常用于胶印及其它油墨的制造。

金光红C:又名来克红,也是色淀性的偶氮颜料,它树脂化后透明度提高,耐渗性较好,流动性好,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印刷油墨,但耐光性较差。

耐晒桃红色淀:又名桃红色原,属于坚牢色淀,桃红色原为鲜艳的品红色,着色力强,耐光性尚好,用于制造四色胶印油墨,是一种高级颜料,价格较贵。

酸性湖蓝色淀:是在氢氧化铝载体上制成的酸性色淀,以钡盐为沉淀剂。

酞菁蓝:又名铜酞菁,稳定酞菁蓝(β型)。

酞菁颜料具有鲜艳的色泽,着色力极高,化学稳定性优异,耐光性好,在200℃高温下不变色,适用于各种印刷油墨,而且价格比其它高级颜料低,所以使用量很大。

射光蓝浆(膏):是醇溶蓝经磺化制得的内盐色淀,加入调墨油制成深蓝色的基墨,用于调整黑色油墨中的棕黄色调,提高黑度。

还原颜料一硫靛红:它是由还原染料氧化后制成的不溶性颜料。

硫靛桃红就是一种各项牢度极好的高级颜料,耐光、耐热、耐各种溶剂,适于制造印刷油墨。

4 特殊颜料1)金属颜料铝粉:铝粉即银料。

铝粉颗粒表面有一层透明的氧化铝膜,使之比较稳定。

铜粉:铜粉是铜与其它金属合金的粉末,即金粉。

不同的合金有不同的色相。

超细级金粉可用于制造胶印和铅印油墨,特细级金粉适用于凹版及柔性凸版油墨。

2)发光颜料夜光颜料(磷光颜料):这种颜料能在夜间发光,实际上是高纯度硫化锌晶体经过高温处理,具有特殊的晶格构造,并掺入铜、钴等激发剂制成的。

由于硫化锌粉的颗粒较粗,只能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在表盘或纸张上。

萤光颜料:有一些物质当受到不可见光的照射时,能够吸收它的能量放出可见光波,称为萤光物质。

目前纺织业已采用将萤光染料用树脂处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不溶性的颜料,只要2%左右,即可制成萤光油墨。

目前使用的萤光颜料透明性好,但遮盖和着色力较差。

5 填充料1)填充料的作用与用途填充料是一种着色力很低的白色颜料,但不用于制作白色油墨,而用于与其它彩色颜料的调色添加物。

用填充料可以调整油墨固体—液体比例,同时冲淡油墨颜色,也可以取代一些高成本颜料,降低油墨成本。

2)填充料种类及品种碳酸钙(CaC03):碳酸钙来源于矿石(称天然碳酸钙,这种碳酸钙颗粒粗硬,密度较大)和化学沉淀(称沉淀碳酸钙,这种碳酸钙颗粒细而匀,化学纯度高,杂质少)。

油墨中使用的是后者。

硫酸钡(BaS04):天然硫酸钡又称重晶石,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耐光、耐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价格低廉,是用于油墨中的一种良好的填料。

硫酸钡在油墨中,可以调节油墨的流动性能,具有一定的防脏作用。

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密度小,透明,结构软,印刷性能良好。

氢氧化铝经改性可用于以树脂为连结料的油墨中,氢氧化铝也可以作为色淀颜料的载体。

铝钡白:铝钡白是氢氧化铝与硫酸钡的混合物。

分子式为:3BaS04·A1(OH)3,性能介于二者之间。

高岭土:高岭土即水合硅酸铝。

一种天然的细粒状的粘土矿物,含有微量的钙、镁、钾等元素。

主要用于雕刻凹版油墨。

(二)连接料及助剂1 概述1)连结料的用途和类型油墨连结料,又称凡立水(Vehicle),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在油墨中作为分散介质使用。

是一种具有一定粘度和流动度的液体,但不一定都是油质的。

连结料的类型按照油墨的干燥形式可以分为挥发干燥型连结料,渗透干燥型连结料和氧化结膜干燥型连结料等;按照构成连结料的介质材料不同可分为干性油型连结料、矿物油型连结料和溶剂型连结料。

每一种类型的连结料都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每种成分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一般说来,连结料主要由植物油、矿物油,有机溶剂,各种天然和合成树脂及少量蜡质构成。

2)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a.酸值。

酸值对于植物油而言是指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通常,连结料或树脂酸值太大时,制成的油墨在胶印时易于亲水乳化,同时还会导致有些颜料制成油墨后,粘度增大,甚至胶化;如果酸值过小,则表现为对颜料润湿性差,油墨流动性能不良,光泽差等弊病。

b.碘值。

碘值是对油脂不饱和程度的描述。

用每克油脂所消耗的碘的mg数[(I2)mg/g]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