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构成原理与使用工艺技术资料
油墨基础知识

油墨基础知识油墨基础知识是指关于油墨的原理、性能、制备及应用的基本知识。
它对油墨工艺中材料的选择、准备、使用、操作、保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油墨的特性油墨是一种特殊的涂料,主要由油性和水性组成,其特性决定了彩印后的效果。
油墨具有以下特征:1. 高流动性:油墨的流动性是指油墨在某个压力下的流动性,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传输特性。
2. 高黏度:油墨的黏度是指油墨在某个温度下的黏度,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留在版上的特性。
3. 粘结力:油墨的粘结力是指油墨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力,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附着力。
4. 可溶解性:油墨的可溶解性是指油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分散性。
5. 色彩:油墨的色彩是指油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颜色,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特性。
二、油墨的分类油墨可以根据所用的溶剂不同而分为油性油墨和水性油墨两大类。
1. 油性油墨:油性油墨是由溶剂油为主的,常用的溶剂油有石油醚、苯、二甲苯、溴乙烷等,它们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和高流动性,因此,油性油墨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良好的印刷性能。
但是,油性油墨的易挥发性也使其熔融性能不佳,并且会造成环境污染。
2. 水性油墨:水性油墨是以水为溶剂的,其主要成分是颜料和乳胶树脂,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色彩表现力,而且不易挥发,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具有较差的分散性和高的黏度。
三、油墨的应用油墨的应用主要指油墨在印刷行业的应用,它主要用于印刷各种工艺品和包装材料上。
1. 包装印刷:油墨在包装印刷中主要用于纸类、塑料、玻璃瓶、铝箔等材料的印刷,其中油性油墨常用于纸类、塑料等材料的印刷,而水性油墨则常用于铝箔等材料的印刷。
2. 工艺品印刷:油墨在工艺品印刷中主要用于瓷器、木质材料、陶瓷、金属、纸张等材料的印刷,其中油性油墨常用于木质材料、陶瓷、金属等材料的印刷,而水性油墨则常用于瓷器、纸张等材料的印刷。
油墨的特性、分类和应用是油墨工艺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它们对油墨工艺中材料的选择、准备、使用、操作、保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油墨的知识与技巧

油墨的知识与技巧油墨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材料,用于印刷和绘画。
它由颜料、溶剂、添加剂和胶体等多种成分组成,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良好的附着性。
油墨的知识和技巧涉及到它的制备、应用和保养等方面。
首先是油墨的制备。
油墨通常由颜料和溶剂组成。
颜料是油墨中最重要的成分,可以提供色彩,同时也影响油墨的质量。
常见的颜料有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有机颜料以其鲜艳的颜色和良好的耐光性而受到广泛应用,而无机颜料则以其稳定性和耐候性著称。
溶剂在油墨中起到溶解颜料和维持油墨流动性的作用。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其挥发性、溶解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同时,添加剂和胶体也是油墨中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改善油墨的流动性、附着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其次是油墨的应用。
油墨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和绘画领域。
在印刷行业中,油墨可用于平面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不同的印刷方式。
在平面印刷中,油墨通常被涂在印版上,通过印刷机的压力和运转来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
而在绘画领域,油墨可以通过画笔、刮刀等工具直接涂抹在画布或纸张上。
对于绘画而言,掌握油墨的运用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掌握油墨的浓淡变化,可以通过控制画笔或刷子的用力和角度来调节油墨的颜色深浅;同时,掌握油墨的干湿程度,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油墨的浓度和干燥时间来创造出不同的纹理效果。
最后是油墨的保养。
由于油墨富含有机颜料,它们可能会受到光线、空气和湿气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保养可以确保油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首先,应将油墨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下,以免颜料发生变色和褪色。
同时,油墨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受到空气和湿气的污染,可以将未使用的油墨密封保存,并在使用前将其搅拌均匀。
此外,如果油墨已经变干或者颜色不均匀,可以适当添加溶剂进行调整。
总之,了解油墨的知识和技巧对于印刷和绘画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掌握油墨的制备、应用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管理油墨,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油墨是一种可用于印刷和涂覆的物质,由色素或颜料、树脂、溶剂和添加剂等组成。
油墨工艺流程技术包括材料配制、研磨、调色、调溶、成型、干燥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下面是关于油墨工艺流程技术的一份详细介绍。
1.材料配制:油墨的配制基本上分为水性油墨和溶剂型油墨两种。
水性油墨主要使用水性树脂和水作为溶剂,溶剂型油墨则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溶剂。
配制油墨时,需要根据印刷物的需求选取适当的树脂和溶剂,并且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研磨:在研磨过程中,将配制好的原料放入砂磨机或球磨机中进行研磨。
研磨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固体颗粒研磨成均匀的细粉,以便后续的调色和调溶工作。
3.调色:调色是根据印刷物上要求的颜色和色彩效果,将原料中的颜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油墨中,进行颜色的调配。
调色时需要注意颜料粒度、光泽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获得理想的色彩效果。
4.调溶:调溶是将颜色调配好的油墨与适量的稀释剂进行混合,使油墨的浓度和粘度达到印刷的要求。
调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稀释剂的使用量,以确保油墨的流动性和干燥速度。
5.成型:成型是将调溶好的油墨倒入印刷机或涂覆机中,进行印刷或涂覆工作。
成型时需要调整印刷机或涂覆机的工作参数,如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等,以获得良好的印刷或涂覆效果。
6.干燥:油墨成型后需要进行干燥,以便将溶剂中的水分或有机溶剂挥发掉,使油墨固化。
干燥的方法包括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紫外线干燥等。
不同类型的油墨有不同的干燥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干燥方式。
7.质量检验:最后一步是对油墨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颜色检测、粘度测试、干燥时间测试等。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印刷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油墨工艺流程技术包括材料配制、研磨、调色、调溶、成型、干燥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油墨的质量和印刷效果。
只有在良好的工艺流程控制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油墨产品。
溶剂型油墨

溶剂型油墨1. 简介溶剂型油墨是一种常用于印刷和标识的油墨类型。
它由颜料、溶剂、树脂和添加剂等组成。
溶剂型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耐久性,在多种材料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介绍溶剂型油墨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印刷应用以及环境问题等相关内容。
2. 原理溶剂型油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剂将颜料和树脂溶解,形成一种可流动的油墨混合物。
在印刷过程中,溶剂会快速挥发,使油墨干燥并附着在印刷材料上。
溶剂型油墨的颜色饱满、亮丽,且干燥时间相对较短。
3. 结构组成溶剂型油墨的结构组成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3.1 颜料颜料是溶剂型油墨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决定了油墨的颜色和效果。
常见的颜料包括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有机颜料具有较好的色彩稳定性,适用于室内和一般室外应用;而无机颜料在户外应用中具有更好的耐候性和耐光性。
3.2 溶剂溶剂是溶剂型油墨中的重要成分,它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油墨的印刷性能和干燥速度。
常见的溶剂包括酮类、酯类、芳香烃类和醇类等。
溶剂的选择应根据印刷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
3.3 树脂树脂在溶剂型油墨中起着粘合和固化的作用。
它能够将颜料牢固地粘结在印刷材料上,在干燥过程中形成坚固的膜层。
树脂的选择应考虑到其与颜料和溶剂的相容性以及印刷需求等因素。
3.4 添加剂添加剂是溶剂型油墨的辅助成分,可以调节油墨的流动性、降低粘度、提高光泽度等。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稀释剂、干燥剂、抗氧化剂和防结皮剂等。
4. 印刷应用溶剂型油墨广泛应用于各种印刷领域,包括平面印刷、丝网印刷、胶印等。
它可以印刷在多种材料上,如纸张、塑料、金属和玻璃等。
溶剂型油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久性,适用于户外广告、包装、标识、海报和车身贴膜等领域。
5. 环境问题溶剂型油墨的使用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 溶剂挥发溶剂型油墨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会在油墨印刷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它们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并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油墨的成份及印刷适性(2021精选文档)

(3)柔性版印刷油墨:分为醇型、混合溶剂型、水型三种,是一种很稀的油墨, 主要依靠溶剂的挥发干燥来完成。
(4)凹印油墨:分为照相凹版油墨和雕刻凹版油墨,要求粘度高,有一定的凝 聚力和附着力,主要依靠氧化结膜干燥的方式。
(5)孔版油墨:要求流动性好,粘度低,粘性好,通过网孔快,转印到吸收性 承物表面能迅速干燥,在非吸收性承印表面能有很好的附着力。其干燥 方式有:挥发型、氧化型、渗透型、双组分反应型、紫外线干燥型。
三、油墨的性质:
衡量油墨性质的三要素是:颜色、身骨(指其稀稠度和流动性)、 干燥性能。
1. 色彩学性质: (1)色度:用来区分颜色的特征。 (2)明度(亮度):是人的眼睛对颜色明亮程度的感觉,反射率越高则明度 越大,反射率越低,则明度就越小。
油墨的成份及印刷适性
内容大纲
➢油墨的主要成份 ➢油墨的分类 ➢油墨的印刷适性 ➢UV油墨简介
一、油墨的主要成份:
油墨的主要成份:其主要成份是由色料、填充料、连结料等组成。
1.色料:包括颜料和染料。衡量色料性质的因素是:着色力、耐抗性(耐化学 稳定性和耐光性)、遮盖力(取决于颜料的折射率与连结料的折射率 之差)。
3、UV油墨只要在紫外线光照下(波长在200~400nm)几乎立刻发生
固化聚合反应,不同化学成发的UV油墨固化时所需要的紫外线波长
不同。UV油墨的活性成分由聚合物树脂(常规油墨的成分是硬树
脂)、参与固化反应的稀释液、对紫外线照射作出反应的光触发剂、
添加剂(诸如提高油墨耐磨擦性的石蜡)和颜料等物质组成。
用指甲刮试或用胶纸粘试,这些都是主观方法,没有量度或可 以复制的数据,但却可以用来参考,作为指引。
油墨的结构及油墨的制造

可见:为了使颜料颗粒能够很好的润湿, 颜料表面的表面能必须比分散剂的表面 能高些。在已定的分散体系中,唯一手 段是降低γSL
四、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聚集体 分散 沉聚 颜料与连结料的亲合与否取决于它们的界面能。 稳定性组合 (1)亲水性颜料与亲水性连结料之间具有很强的极性 力而相互作用 (2)亲油性颜料与亲油性连结料共同具有较低的表面 活性,极性力很弱 不稳定性组合 (3)亲油性颜料与亲水性连结料或亲水性颜料与亲油 性连结料形成高能界面
细度会影响到墨膜的光泽及油墨的流变性 能。 油墨太粗会引起堆墨、糊版等弊病,而且 油墨的着色力、色相也都会变差; 油墨太细,则流动性太大,在印刷后还会 流动,这种流动会导致网点扩大,影响印 品质量。 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油墨生产厂家都把细 度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来对待。
二、油墨细度的测定 方法:国内企业最常用的是刮板细度计法, 用刮板细度计测定颗粒研细程度及分散状况 称为油墨细度,以微米表示。 原理:刮板细度计是一个在表面有凹槽或双 凹槽的不锈钢平板,凹槽的深度由一端的最 大变化至另一端的零值。可用细度计把适当 调稀后的油墨从细度计凹槽的最深处刮到平 处,刮好后立即将细度仪表面对光倾斜 30°角现察。用放大镜看油墨中颗粒至少 15个在某一刻度范围内,其值即为该油墨 的细度。
浆状油墨
一、浆状油墨的制备 浆状印刷油墨的分散工艺 需要将色料、填充料等固体成分尽可能均匀 地分散在液体的连结料和溶剂中间,完成湿润、 粉碎和分散三项加工 1配料:对颜料和连结料制造和加工,对调墨油炼制 2、混合:颜料、填充料和连结料混合 搅拌机 捏合机 3、研磨:把二次颗粒变成一次颗粒 三辊轧墨机和分散作用机理 4、调整:加入溶剂、调墨油、催干剂等 5、检验与装桶:色相、流动性、细度
油墨的基础知识

26
1、汉沙黄(耐晒黄)
油墨
耐热性较差,在烘烤后有起霜(升华)现象;
不适于制印铁油墨,现在是胶印和凸印油墨常用的 黄色颜料。
2、联苯胺黄
油墨
颜色是绿相黄,着色力比汉沙黄强3~4倍,密度小,透明 性好,耐水、酸、碱性良好,但耐光性差; 常用于制造四色胶印套墨,印刷性能良好。
28
3、立索尔红
14
1、颜料分散度:颜料颗粒度的大小和在连接料中的 分散能力
油墨细度的测量
分散度高,颜料颗粒度小,着色力高,遮盖力大,油墨 稳定性越好;
颜料表面积应当为10 ~100㎡/g之间。因为分散度与比 表面积成正比,颜料越细、表面积越大、吸墨量越大, 与连接料亲和性越好,油墨光泽性、稳定性、遮盖力、 着色性越好。
10
二、颜料与染料的区别
油墨
色料分成颜料和染料 颜料:不溶于水、油、有机溶剂(仅使物体的表面染
色,油墨大多使用这种) 染料:溶于水、油、有机溶剂(使物体全部染色)
颜料
染料
11
三、颜料的分类 1、按化合物特性分类
无机颜料 + 有机颜料 2、按色彩特性分类
彩色颜料 + 消色颜料
无机颜料
有机颜料
适用于各种印刷油墨,而且价格比其它高级颜料低, 所以使用量很大。
33
第四节、特殊颜料
一、金属颜料 1、铝粉 :即银粉 2、铜粉:即金粉
二、发光颜料 1、夜光颜料 2、萤光颜料:
34
特殊颜料
料 荧 光 颜
铜 粉
油墨
夜 光 颜 料
铝 粉
35
第五节、填充料
1、填充料的作用与用途
POLU油墨培训资料-技术部(完整)

Page 7
3、油墨的干燥方式
3.1请按油墨供应商提供的烘烤参数制定油墨的烘烤条件。或与油墨供应商协商按现 有干燥设备来开发适合使用的油墨。
3.2定期对烘烤、干燥设备进行温度检测,检验所设定温度与实际炉温是否一致或在 工差范围内。避免因干燥不彻底而造成的生产不良。
3.3定期对烘烤、干燥设备进行清洁。因油墨在烘烤时,会有挥发性气体释放,长期 不清洁,会造成烘烤的二次污染。
一、油墨构成原理
油墨的主要构成部件: 四个组成成分
1、树脂:主体连接料,是一种“固态液体”,即非结晶态,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承印物表面产生附着 力的主要成分。并直接决定了油墨干燥成膜后各种耐化学和物料耐性测试的性能。高端油墨生产厂家会采用 高分子聚合树脂(自己建有树脂聚合反应釜,根据所研发的油墨特征进行所需要的树脂聚合)
4、 助剂:助剂是为了提高油墨的各种印刷适性而添加的各种辅助剂。主要有消泡剂、抗油剂、流平剂、稀 释剂、光敏剂、固化剂、分散剂等。
Page 3
二、油墨分类介绍
油墨分类介绍
1、按干燥方式分类 挥发型:常温自然干燥,如:PVC、PC类型油墨 烘烤型:恒温烤箱或隧道炉,如:PET、金属、玻璃类型油墨
1.7电脑配色: 1.7.1测量色样或标准色卡(如果是潘通专色直接从配色软件调用光学数据) 1.7.2测量印刷材料,以前用过的或存在的印刷材料直接调用数据 1.7.3选用油墨系列用来计算配方,按各种不同条件过滤配方,选用一个计算的合格配方 1.7.4按配方油墨种类数量加入调配小样,调好后用展色机展出色样,用分光密度仪测量 1.7.5测出小样的数据可能会有色差(一般第一次色差在CMC 2:1de△=1~3.5左右),再用配色软件修正配方 1.7.6计算的修正配方再加入调配好测量,一般经1~3次修正后的色差在0.5~1.5左右,大多数情况下己经可以了 (1个月熟 练操作配色软件的配色工大约平均0.8小时配一个专色) ,电脑配色有着人工不可企及的速度与精度,可靠性高,能为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限8-12小时。 2.8开始印刷油墨前请确认:印刷设备调试完成、丝印网版确认完成、印刷胶刮确认完成、承印物已除尘或静电、首件测试确认完
成,并已形成了书面的SOP。 2.9油墨印刷完成后请放置5分钟后再去进行烘烤,因油墨具有自流平性能,可以避免出现针孔、沙眼。如使用全自动丝印机进行印
2.4在网版上的油墨以每印刷1小时左右再添加同等量的调配好的新油墨的方式进行混合。如需在网版上直接添加稀释剂,必须定时 定量添加。
2.5调配完小份油墨后的原油(包括固化剂、稀释剂)请立即密封存放,避免裸露空气中溶剂挥发或固化剂吸潮。 2.6油墨使用的丝印环境控制:根据不同产品要求可在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百万级无尘车间中进行印刷。温度控制:25 ±3
油墨构成原理和使用工艺技术资料
1
培训目录
一、油墨构成原理 二、油墨分类介绍 三、油墨生产管控流程图 四、油墨管控要求 五、油墨使用工艺 六、丝印异常及解决方案 七、丝印异常与设备关联 八、保护油墨使用说明
2
一油墨、的主油要构墨成部构件:成原理
四个组成成分
1、树脂:主体连接料,是一种“固态液体”,即非结晶态,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承印物表面产生附着力的主要成分。 并直接决定了油墨干燥成膜后各种耐化学和物料耐性测试的性能。高端油墨生产厂家会采用高分子聚合树脂(自己建有 树脂聚合反应釜,根据所研发的油墨特征进行所需要的树脂聚合)
4、 助剂:助剂是为了提高油墨的各种印刷适性而添加的各种辅助剂。主要有消泡剂、抗油剂、流平剂、稀释剂、光敏 剂、固化剂、分散剂等。
3
二、油墨分类介绍
油墨分类介绍
1、按干燥方式分类
挥发型:常温自然干燥,如:PVC、PC类型油墨
烘烤型:恒温烤箱或隧道炉,如:PET、金属、玻璃类型油墨
UV型: UV紫外光干燥,如:UV保护油墨、UV磨砂油墨等
调配好的小份油墨以高转速(2000-2500转)为主,时间5分钟。
B离心式搅拌机
此搅拌方式采用自转与公转的模式对油墨进行密封搅拌,并伴有脱泡功能,故
此方式特别适合调配好的小份油墨的搅拌,油墨搅拌完成后不会产生气泡,均
匀度非常好,无需进行静置,即可马上使用。
6
2、油墨的调配使用
2.1原油搅拌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取小份油墨进行调配使用。取小份油墨时请按网版大小和印刷时间来确定小份油墨的取用量,避 免浪费。
刷,无法进行放置,则需采用适合全自动印刷的油墨。 2.10为提高生产效率,油墨的烘烤工艺可采用前工序表干,最后一道工序全干的方式。但需注意:最后1次白色的烘烤需要全干,
避免白色盖黑保或灰保后变色;IR油与镜面银需要全干请按油墨供应商提供的烘烤参数制定油墨的烘烤条件。或与油墨供应商协商按现有干 燥设备来开发适合使用的油墨。
2、填料:主要是着色料,即显示油墨颜色和遮盖力的粉体。根据不同粉体的分散度、着色力、遮盖力、吸油性及比重 不同,直接影响油墨的密度、黏度。同时,填料的物理性能也决定着油墨的耐光、耐温、耐水、耐醇等性能。
3、溶剂:溶剂的作用是溶解树脂,制成连结料。印刷后,通过干燥挥发逸出墨膜。不同的树脂需选择相匹配的溶剂来 进行溶解,溶剂也可以用来进行调节油墨的黏度。
溶剂型:采用有机溶剂来进行树脂溶解。
水基型:采用纯水来进行树脂溶解。
4
四、油墨管控要求
管控项目
管控方案
应用原理
油墨颜色
以色差仪或对色灯箱为工具,采用LAB数据值或目视为标准。 产品表面装饰颜色
油墨附着力
3M胶,百格刀
油墨在承印物表面的牢固度
油墨遮盖力 油墨平整性
OD测试仪或LED光源 目视油墨干膜的油墨表面
2、按油墨调配分类
单液型:单组份,使用无时间限制,可重复循环使用。
多液型:双组份或三组份,有使用时间限制,一般使用时限为4小时。
3、按油墨性能分类
装饰型:只有颜色、附着力、耐性要求,起到表面装饰作用
功能型:具有绝缘、导电、波段透过等特定功能,如:绝缘黑色、导电银浆、IR 油墨等。
4、按溶剂类型分类
所以在取用油墨前必须采用充分搅拌的方式对原油进行完全的混合均匀。 搅拌方式有2种:
A螺杆式搅拌机
此搅拌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种油墨的黏度、特性,制定严格的搅拌转速、时间,
因螺杆在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故搅拌完成后的原油需要静置10-15分钟
后再使用。原则上原油的搅拌以低转速(1500转以下)为主,时间15-20分钟;
油墨电阻值
功能性要求,采用方阻仪测试电阻值
产品的导电性能
油墨透过率 油墨表面张力
功能性要求,采用光波透过仪测试, 功能性要求,采用水滴角仪器或达因笔测试
IR、K键的功能实现 全贴、框贴OCA的良率体现
5
五、油墨使用工艺
1、搅拌
油墨使用前的充分搅拌是开始丝印前辅料准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骤。 因1瓶油墨中的成份由多种化学物质或元素组成,在储存过程中,各种物质成分因比重不一致会存在分层或分离现象,
3.2定期对烘烤、干燥设备进行温度检测,检验所设定温度与实际炉温是否一致或在工差 范围内。避免因干燥不彻底而造成的生产不良。
3.3定期对烘烤、干燥设备进行清洁。因油墨在烘烤时,会有挥发性气体释放,长期不清 洁,会造成烘烤的二次污染。
油墨的遮光性能,针孔、沙眼、气泡 油墨膜层表面的平滑度
油墨细度
刮板细度仪
油墨的过网性能
油墨黏度 油墨光泽
黏度计,同一温度下的实测数据,生产厂家黏度都会走高 光泽度测试仪,同一干膜厚度下实测数据
油墨印刷的适应性能 油墨膜面的表面亮、哑度
油墨绝缘值
功能性要求,加载电压后的绝缘值,绝缘测试仪
产品的抗静电干扰性能
2.2配套添加的固化剂、稀释剂需严格按比例来添加。尤其是稀释剂,由其来调整油墨的黏度,直接决定了油墨的印刷适应性,最 适宜印刷的黏度标准为6000-9000MPa.S
2.3印刷时间按能印刷1小时为标准,因丝印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其溶剂会慢慢进行挥发,如油量多,印刷时间过长,会造成因溶剂挥 发而造成的油墨下网性能差,比较容易形成锯齿、漏光、沙眼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