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

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教案5篇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教案5篇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教案5篇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建立初步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萝卜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大家能否经得起我的考验,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题目要求。

(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师:如果2只鸟看成一份,有2份,我们可以说是()个()呢?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数一数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师:你是怎么数的?哦!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

你们认识它们吗?(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根据学生描述老师在黑板上粘贴萝卜)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边说边圈)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谁来圈一圈。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也是3个2根。

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

(6是2的3倍。

)自主说一说、圈一圈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胡萝卜2根1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2、进一步理解“倍”。

要求: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在小组交流。

3、教师出示课件: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7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实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纯熟掌握估算方法,进步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才能;能正确进展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敏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场计时。

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习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搜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1.在观察公园道路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道路图,并会运用方向描绘行走道路。

2.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运用生活经历帮助考虑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道路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绘行走道路。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老师出示动画“做一做怎么走”。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道路?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师:认识道路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如今,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公交道路图”二、教学公交道路图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道路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的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局部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小组合作才能。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42÷6=72÷9=2、最大能填几?〔〕×4<25 〔〕×7<60 〔〕×4<10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一〕学前准备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途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老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忆刚刚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忆的内容板书:〔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稳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三年级语文教案非常有意义的。

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大致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CAI课件学生准备:收集作者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积累词语1、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2、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立春早春初春春日开春新春春风春光春色春汛春雨春花春草春耕春游春雷春潮报春春节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和日丽春花怒放3、过渡:多美的词语!多美的春天!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古诗《春日》,这是是南宋诗人朱熹的名作。

(二)学习古诗,享受春天1、板书课题,一齐读课文题目。

2、解题。

(在春天里、春天的日子)3、作者简介:学生自由交流作者资料。

4、自由地、大声地读全诗。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将学生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两侧)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将所找词句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教师点拨如下:(1)胜日——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1、口算:48+00﹢2532—00×93×02、出示:0÷5=?设置悬念3、引入课题板书:有0的除法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

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

”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

”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

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

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

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

12×20=12×3=11×5=11×30=24×10=24×2=你能说一说24×2=48的各部分名称吗?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啊?(4月22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老师来告诉你们,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出示世界地球日图标)。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_¤_活动。

说到环境保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对,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每年这天我们平湖二小的红领巾小队都会到街头去清扫垃圾和卫生死角。

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课件出示: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师:从这句话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一共捡到多少件垃圾?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2、引出新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捡了多少件?(学生各自汇报估算结果和方法)估一估,23×12约是多少?怎样才能知道谁估算的钱数最接近准确数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计算出23×12的得数,1、自主探索算法: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3×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教案与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小故事导入新课放寒假时小红去了一个度假村。

一天她去度假村旁的森林公园玩,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她该向东、西、南、北哪个方向走呢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

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

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回教室填写例1.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对话大意,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能够在情景中恰当运用句型“I’m…”来介绍自己的姓名;运用句型“I’m from…”来介绍自己的出生地。

3.能够在语境中理解新词boy, and, girl, new, friend, today, from的意思,并能正确发音。

4.基本了解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际情景,角色表演,熟悉词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情怀教学重点能够在情景中恰当运用句型“I’m…”来介绍自己的姓名;运用句型:“I’m from…”来介绍自己的出生地。

教学难点能够将本课时的重点句型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光盘、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Step one: Warm upT: Welcome back to school.S: Thank you.T: How are you?S: V ery well, thanks.T: Nice to meet you.S: Nice to meet you, too.Step two: Presentation1.教师首先利用课件展示三年级上册所认识的书中的小朋友的图片,如Chen Jie, Mike, John, Sarah等。

然后利用课件来引出两位新朋友,并让学生猜他们是谁,来自哪个国家等等,让学生迅速走进对话情景,吸引学生的眼球。

T: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a boy and a girl. Who are they?教师可以借助指班上的学生,来帮助理解girl, boy, friend的意思,并强化练习girl, boy, friend。

2.在学生带着疑问的时候,教师戴着Amy的人物头饰,并同时利用课件展示Amy的图片以及英国的国旗,并说:I’m Amy. I’m from the UK. 借助国旗帮助学生认识英国的米字旗以及写法,注意UK两个字母都要大写。

借助情景帮助学生理解“I’m from…”的意思及用法。

3.教师出示张鹏的图片,找一名学生模仿教师上台戴上张鹏的人物头饰,示范句型“I’m…I’m from…”4.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英国、美国、中国、加拿大的国旗,帮助学生认识这几个国家的国旗以及书写。

5.播放Let’s talk光盘,学生跟读,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

并分组进行对话表演,找几组上台表演,评比出最佳表演小组。

Step there: Exercise&extension1.教师拿出英国国旗,并说:I’m Miss White. I’m from the UK. What about you? 帮助学生理解What about you?的意思。

2.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分发四个国旗,并模仿书中的对话练习句型,熟悉国旗。

Step four: Homework听Let’s talk版块录音,将对话读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Let’s learn&let’s chant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单词:UK,Canada,USA,China。

2.跟唱Let’s chant,通过这个版块巩固所学单词。

3.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句子:Hi, I’m Amy. I’m from the UK.4.认识四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国旗。

过程与方法:借助国旗图片和国家标志性建筑物练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重点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单词:UK,Canada,USA,China。

2.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句子:I’m Amy,I’m from the UK. 教学难点1.Canada单词的发音。

2.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句子:I’m Amy,I’m from the UK. 教学准备建筑图片、教学光盘、国家国旗。

教学过程Step one: Warm up1.找几组学生上台表演Let’s talk版块对话。

2.接力问答。

如:S1:I’m Zhang Bing.I’m from Wuhan.What about you?S2:I’m li Hong.I’m from Suizhou.What about you?S3:I’m Lin Ping.I’m from Jingzhou.What about you?S4:…Step two: Presentation:1.教师展示英国的米字旗,并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学生回答“UK”。

教师在展示国旗的同时,展示英国的标志性建筑“大本钟”,可以简单地介绍。

并重复练习句子:.I’m from the UK。

2.教师展示自由女神像图片,并让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猜出来的小组可以举起相应的国旗,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最多。

教师可以穿插文化简介,然后教授单词USA,并重复练习句子:USA,USA, I’m from the USA。

3.教师将中国和加拿大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国旗展示出来,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连线,并教授单词Canada, China,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单词的发音,注意观察口型,最后重复练习句子:Canada, Canada, I\'m from Canada. China, China, I’m from China。

4.同桌练习单词,一人指国旗或者标志性建筑,一人快速反应出相应的单词。

5.师生练习句子。

教师随机展示国旗或者标志性建筑,学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运用所学句型抢答:I’m from…6.播放Let’s learn版块光盘,学生跟读,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并注意单词Canada以及China的发音。

Step there: Exercise&extension播放Let’s chant版块的光盘,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课时的学习内容,然后边听录音边跟唱。

在跟唱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边唱边举起相应的国旗,在唱歌中结合图片记忆巩固单词。

Step four: Homework将所学新单词抄写在四线三格里,并将Let’s learn版块录音读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Part A Let’s learn & Let’s chantUK, Canada, USA, ChinaI’m from the UK/USA.I’m from Canada/China.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Let’s spell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元音字母a在单词中的发音。

2.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书上Let’s spell版块练习。

3.能够听、说、认读例词。

4.能根据字母a的发音规律来拼读、拼写类似的单词。

过程与方法:听音、跟读、自读、感悟、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自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学重点1.能够掌握元音字母a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能根据字母a的发音规律来拼读、拼写类似的单词。

教学难点1.能根据例词发掘元音字母a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能根据字母a的发音规律来拼读、拼写类似的单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挂图、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Step one: Warm up1.教师出示各个国家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快速说出单词并造句。

2.让学生两人一组边听边唱复习上节课Let’s chant版块,学生跟着边听Let’s chant边举起相应的国旗。

3.教师将带有字母“a”的卡片贴在教室的不同位置,并与学生展开对话,如:T:What’s this?S: It’s an “a”.Step two: Presentation: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小猫,并介绍:This is a cat.T:Can you spell it? S:c-a-t, cat.教师用不同颜色将字母a标出来,并着重朗读a的读音。

2.教师举起自己的包,并自问自答:What’s this? Oh, it’s my bag.然后一边书写单词一边让学生注意教师发音,并用不同颜色将字母a 标出来,并着重朗读a的读音。

3.教师利用教学挂图展示父亲的图片,并介绍This is my dad.教师教读单词dad。

请学生多读几遍,并着重朗读a的读音。

4.教师举起自己的手,出示“hnd”让学生写出缺少的元音字母a,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刚刚所学字母a的发音尝试拼读单词,对于发音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

5. 让学生仍旧以小组的形式练习拼读单词,并讨论总结字母a 的发音。

小组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字母a在两个辅音之间发//,发音时,在这几个单词中,字母a 的发音是所有音素中口型最大的一个音素,把你的下巴尽可能地下拉发音。

教师出示更多类似的单词,帮助学生巩固对这一类单词的认识。

出示:Canada,panda,apple,and,at.6.播放Listen, repeat and chant部分的教学光盘,学生一边听一边跟读,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唱最好。

Step there: Exercise&extension1.教师播放Read, listen and circle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听力练习,之后学生汇报自己的完成情况;教师核对答案,然后让学生朗读单词,对于发音错误的学生予以纠正。

2.教师播放Listen and write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听音拼写。

师生核对答案,最后让学生自由拼读单词。

Step four: Homework1.将本课时所学知识读给家长听。

2.搜集含有字母a的单词。

板书设计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Part A Let’s spellcat bag dad handPart B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询问别人的国籍以及回答,并在实际情景中自然运用。

2.能够在情景对话中理解she, student的意思。

3.进一步认识国旗以及各国代表性动物,加深对国家名称的记忆。

4.简单了解各国文化。

过程与方法:看图辨别词义,总结特点,巧思妙记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了解不同的国家教学重点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来询问和回答国籍。

教学难点单词Australia的发音。

教学准备人物头饰、教学光盘、教学挂图、国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one: Warm up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各国的国旗或者标志性建筑,学生开火车回答相应的国家名称。

Step two: Presentation1.教师拿出中国国旗,并说I’m from China.Where are you from? 拿出另一面国旗,并点名学生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