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时间的脚印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4张PPT)

3. 时间都去哪儿了?它镌刻在每一个生命里!无痕 的时间“足迹”引发了你哪些人生的思考?
时间是公平的,每一个物种在时间的长河中,都会经 历产生、生长、壮大、蓬勃、衰颓、灭亡。每一个物种不 论强大还是微小,它们在时间的长河里以自己的独特展现 曾经来过,在时间的长河面前,一切都显得渺小和卑微。
任务二:品读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谁曾于听了纺织娘歌声之后再听见蝉的夏曲呢? —《蝉与纺织娘

赏析: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它们的叫声比作乐曲,生动 地体现了叫声的悦耳动听,易于引发人们的联想。
直至立秋,谷子成熟,向着大地弯下腰身,等待一场 盛大的收割。”
— 《和草木在一起》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把谷子熟了,形象地说成是向大 地弯腰,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课后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可查找相关 资料,并记录下来。
第2课时
任务一:寻找生灵记录时间的方式
1.阅读《蝉与纺织娘》《和草木在一起》 两篇文章, 圈画出它们记录时间的方式。
2.把你查找到的生灵记录时间的方式与两文内容整合, 仿照示例,制作“时间之痕”记录卡。
自然之物 蝉与纺织娘
脚本设计要素表
标题
脚 画面 本 要 文案 素 音乐
时长
任务一:列一张图表,理清文章层次
说明文中,独立成段的句子往往起着提示或总结作 用。阅读《时间的脚印》一文,找出文中独句成段的句子 ,并联系上下文,思考其作用。
自然段
句子
1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5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7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
腐蚀( shí)
·
烘(hōng)烤
·
预习过关
2.根据拼音默写汉字。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时间的脚印》教案三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时间的脚印》教案三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时间的脚印》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

它所追踪的时间脚印不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在岩石上,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

(屏幕显示)。

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

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

(屏幕显示标题)二、识记字词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_iē)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1.打开书63页。

《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

我们一起来看正文。

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提纲如下:(屏幕显示)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又分为两层:第一层(5—_)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

我们为什么 会变老?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 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 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
铜壶滴漏
还有什么记录了时间的更替?
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 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 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 ,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
【教学重点】
1 真正理解用岩石的破坏和新生来记录时间的含义。 2 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和重要意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 浑浊 shí zhuó
山麓 lù
海枯石烂 kū
粗糙 cāo
刨刮 bào
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 了。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用北斗酌 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 出发。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唐代:佚名《金缕衣》
五、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读第31—32自然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课件
“时间漫谈”
“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石头上的故事”
“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6~21)
(22~29)
(30~31)
认真读课文, 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
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 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 引人思索和探寻。
(1~5)
第二部分
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 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 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引用高士其的话把时间拟人化, 一方面与主题照应, 另一方面, 通过引用, 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 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 吸引读者。文题“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从岩石上, 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
自由读1-5自然段,说一说: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钟表和日历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铜壶滴漏
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 时间过去了, 这个壶里的水空了, 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 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时间是什么?
时间就是一秒一秒的时光流逝。
在这一秒钟里— — 你的指甲能够长出1.2纳米;
你的头发能够长出4.5纳米; 你能够走出1.2米; 你的神经元信号能够传导1.6米~600米; 子弹能够飞出400米; 国际空间站飞行了7743米; 地球绕着太阳飞行了30公里; 太阳系绕着银河系飞行了216公里; 光飞行了300000公里……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 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爬”字生动形象 地表现了冰河缓慢移动的状态,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本文是一篇
事理说明文,文章根据大量的事
实和科学原理,对岩石
,岩

为什么能记录时间,岩石
怎样记录时间 等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
深奥的科岩学石道记理录说时得间清的楚意明义白,有声有色。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古代计时工具有哪些?
五更对应时刻如下表:
引用高士其的《时间伯伯》作为题记,把时间拟人化, 既照应题目,又引出下文。
第4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了主题?
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 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 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 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你能根据课文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岩石
小石子
沙砾、泥土
重压、胶结 新岩石
沉淀
“旅行”
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19~21段)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阅读22~29段,思考: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

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举例解释:
-在讲解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表达时间流逝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等句子,使学生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2.教学难点
-对古文中抽象的时间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将古人对时间的感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时间管理能力。通过学习《时间的脚印》,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人对时间流逝的哲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观点的能力,提高思辨性阅读水平;引导学生反思时间价值,激发其珍惜时间的意识,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哪些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时间的脚印》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陶渊明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掌握古文中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如成语、典故等,并能正确运用。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借景抒情、对比映衬等,学会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激发珍惜时间的情感。
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一、教学内容
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选自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课文《时间的脚印》的阅读理解,了解作者陶渊明通过对比时间流逝与自然变化的观察,领悟生命的短暂与珍贵;学习古文中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如借景抒情、对比映衬等;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结合实际生活,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0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及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0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及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课时安排与教学重点
本课计划安排2课时,其中第一 课时主要进行课文讲解和相关知 识点的介绍,第二课时则进行实
践活动和课堂讨论。
教学重点包括:时间管理的基本 概念和原则、时间规划的方法和 技巧、时间利用效率的提高途径
等。
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引导学生 思考、讨论和实践,确保他们能 够真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
修辞手法辨识
本课涉及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 人、排比等,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辨识 。
作用分析
分析每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帮 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效 果。
相关知识拓展延伸
地质学知识
本课涉及到地质学的相关 知识,可以进行适当的拓 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地球 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文学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陶世龙 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 元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 解读:这段文字通过描绘“海枯石烂”的场景和山崖崩落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写作风格及技巧分析
本文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种修 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抽象的 时间和自然界的变化变得具体而生动。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从岩石的形 成、变化入手引出时间的概念,进而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08 课《时间的脚印》教 案及课件
REPORTING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课文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课堂互动与探究环节 • 作业布置与指导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目录
PART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REPORTING

八下课文时间的脚印原文

八下课文时间的脚印原文

八下课文时间的脚印原文引言时间是如此神奇,它如同一只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的脚印,悄悄地行走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无法触摸到它,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时间的脚印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

本文将探讨时间的脚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时间的流逝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用时间来衡量日子的长短,分秒的流逝几乎无法察觉。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时间的流逝都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要合理安排每一刻。

时间的无常时间如同沙漏,不可逆转地向前流淌。

一旦时间过去,就无法回到过去重新来过。

时间的流逝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不要抱怨时间过得太快或太慢,而是要善于抓住时间的脚步,充分利用它。

时间的重要意义时间是金钱我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体现了时间的宝贵。

在现代社会,时间就是资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利用时间来创造价值。

时间的脚印将我们的一生串联起来,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时间是成长的催化剂时间对于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时间的脚印,让我们从一个无知无畏的孩童变成了成熟的人。

时间的流逝让我们学会了思考、总结和成长,它是我们一生中最好的老师。

时间是生活的记录者时间的脚印见证生活的点滴。

时间随笔记录着我们的成长、梦想和回忆,它给予我们深思和感悟。

通过记录时间,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设定目标和计划合理利用时间的第一步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有明确的规划,设定合理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来达成这些目标。

只有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时间才能成为我们有力的助手。

避免拖延和浪费拖延和浪费时间是我们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

我们应该时刻警惕拖延的陷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被琐事、娱乐或社交网络浪费太多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事半功倍。

细分任务和制定优先级在面对繁杂的任务时,我们常常不知从何下手。

这时,我们可以将大任务细分为小任务,逐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户潘奶奶家住村中间小十字路口,三间两楼的新砌砖瓦房,非常干净。儿子、媳妇外出打工,两老人留守,夕阳落山了,尚未回家。我们几个坐在房前柴堆上等待。路上、田坎上、房屋小巷, 农人背着背篼,装着猪菜或蔬菜,朝自家走去;摩托车上,小伙子带着村姑,于稻田边、树林下逍遥;一位老农拉着牛车,车上装着饲料,慢悠悠推开柴门,卸下饲料,又拉着牛去寨子边溪水里,让牯 子泡入水中,冲洗汗水与疲劳;溪水上方水潭,几个村童光屁股郎当,从石头上跳下水,又钻出来飞身上石头,朝下复跳;三五农妇从田间地头归来,捋起裤脚,双脚伸入碧波,笑声应和水流,荡漾着 村庄诗话;入户小巷一柿子树旁边精致砖瓦房,窗户正对树枝,一漂亮村姑面对镜子挥动木梳,嘴里哼着:“月亮出来亮堂堂,阿妹望月好梳妆;听见林内阳雀叫,抓肝搔肺思念郎。”“月亮出来照山 沟,两颗心绪挂两头,金钩挂在银钩上,郎心挂在妹心头”……曲曲颤音飘飞,轻吟着地老天荒歌谣;对门百余米处,一家正在砌一幢四间砖房,做活路的男人收工,在水管边洗手;水泥路上,几辆小 车驶过,有的进了砖房,有的进了乡村式别墅楼;水库方向,一辆农用车驶来,车上巨大塑料桶内装满数百尾斤重、几斤重大鱼,朝城里驶去;一位小巧玲珑豆蔻姑娘手拍着篮球,从村小学操场朝家而 去,嫩嫩脸蛋映和着笑容,构成乡村绝美姑娘味;巨伞般樟树下,一位美貌、苗条、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少妇与一位提竹篮的老大娘清谈,谈儿女读书,谈新砌的房屋,谈刚买的车辆,谈从城里回返的新 奇;两位一高一矮、二十七八岁、容颜光艳、穿着苗服的村妇牵着小孩,嘴里哼着山歌:“秧鸡脚高穿短裙,鹧鸪脚矮穿花衣;虽然穿着不一样,总爱同在水边啼。”“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大山 中;有腿有心陪花坐,无脚无心难相逢。”“世间只有常青树,人间未见常红花;果熟当摘你就摘,莫叫猴子去守瓜。”……山歌伴随嬉笑,往村委会花园那边消失,留下缕缕香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