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之苍耳子
苍耳子

苍耳子(《本经》)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野生。
全国各地均产,以山东、江苏、湖北产量最大。
原植物喜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坡、路边、田边。
喜温暖稍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苦,性温,有毒。
归肺经。
功效发汗散风祛湿、通鼻窍、止痛。
临床用名有生苍耳子、炒苍耳子。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甘,温。
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
《名医别录》:味苦。
主治膝痛,溪毒。
《本草拾遗》:叶妥,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
子炒令香,捣去刺,使腹破,浸酒,去风,补益。
又烧作灰,和腊月猎脂,封丁肿,出根。
又毡中子七枚,烧作灰,投酒中饮之,勿令知,主嗜酒。
《药性论》:亦可单用,味甘,无毒。
主肝家热,明目。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瘰沥疥癣,及瘙痒,入药炒用。
《开宝本草》:味苦、甘,温。
膝痛,溪毒。
《本草纲目》:炒香浸酒服,去风补益。
尤治皮肤风,令人肤革清净。
善通顶门连脑,盖即苍耳也。
《本草经疏》:苍耳,得土之冲气,兼禀天之春气,故味甘温,而《别录》益之以苦。
当是无毒。
叶味苦辛,微寒有小毒。
苦以燥湿,甘以和血,温则通畅。
春气发生而升,故主风寒头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也。
祛风疗湿之药。
《本草蒙筌》:味苦、甘,气温。
味苦、辛,微寒。
有小毒。
最忌猪肉、米泔。
散疥癣细疮遍身瘙痒者立效,驱风湿周痹四肢挛急者殊功。
止头痛善通顶门,追风毒任在骨髓。
杀疳虫湿,主恶肉死肌。
益气开聪明,强志暖腰膝。
亦堪久服,明目轻身。
《本草乘雅》:盖耳者听之官,肾之窍,肺之司,故苍形似耳,实中两仁似肾,壳皮坚韧,丛毛刚劲,从革作金之肺象也。
固入肺肾,以肾为主,肾藏志,志者肾之神也。
志强窍斯开,窍开耳斯聪,耳聪声斯入。
若以肺为主,设肾不司窍,虽有其声,不与耳接,非耳外声,声无所尔。
益气者,窍开气斯益,设有气无窍,亦填塞不输,何由宣布,亦可入肝,色苍故也。
苍耳子中药临床研究

对金黄 色葡萄球 菌有抑制作 用, 对 乙型链球 菌和肺炎双球 菌也有轻度抑制作 用。对红 色毛癣 茵有抗 菌作用。
关键词 : 苍 耳子 ; 中药 中图分类号 : R 2 — 0 3 文献标识码 : B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1 . 3 3 6
谷甾醇 、 卵磷脂 和脑磷脂 。
4 药理 研究
4 . 1 抑菌作用 苍耳子水 煎剂体外 实验 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有抑制 作用 , 对 乙型链 球菌 和肺炎 双球菌 也有轻 度抑制 作用 。对 红 色毛癣菌
有 抗菌作用。 4 . 2 降血糖作用 苍 耳子 甙类 物质 A A: 给正 常大 鼠腹 腔 注射 1 . 2 5一S a t g /
4 . 5 其他 作 用
2 药材特征
干燥 带总苞 的果 实呈纺锤形 或椭 圆形 , 长约 1~ 1 . 7 e m, 直
径4 7 am, r 表面黄绿色 、 棕 绿色或暗棕色 , 着生 多数 长约 2 am r 的钩 刺。一端有 2根较粗大 的尖 刺 , 分 离或相连 , 外皮坚韧 , 内 分 2室 , 各藏 1 个 小瘦果 。瘦 果略呈纺锤 形 , 一 面较平坦 , 果皮 灰黑 色 , 纸质 , 一 端具 1 刺 状突起 的柱 基 ; 种子 浅灰色 , 种 皮膜
4 . 4 对心血管 系统的作用
1 处方用 名
苍耳 子 。
苍 耳子煎 剂对 离体 蛙和豚 鼠心脏有 抑制 作用 , 减慢 心率 , 减 弱收缩 力。对兔 耳血 管有扩 张作用 , 对蛙 血管则 先扩 张 , 后 收缩。苍耳子注射 液给兔和犬静 脉注射 , 有短暂 降压作用 。苍
苍耳子不同部位毒性评价及成分分析

苍耳子不同部位毒性评价及成分分析苍耳子不同部位毒性评价及成分分析引言苍耳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但是,苍耳子的不同部位可能存在不同的毒性效应,因此对其进行毒性评价及成分分析非常必要。
本文旨在系统评价苍耳子不同部位的毒性效应,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毒性评价苍耳子不同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每个部位的毒性效应不同。
根茎作为苍耳子的主要药用部位,其毒性较低。
实验证明,根茎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应用广泛并安全可靠。
叶子作为苍耳子的次要药用部位,其毒性相对较高。
研究表明,苍耳子叶片中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如皂苷、蛋白酶抑制剂等,其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花和果实作为苍耳子的未成熟部位,尚未进行深入的毒性研究,因此对其毒性评价仍需进一步探索。
成分分析苍耳子的主要成分包括鞣酸、多糖、皂苷等。
鞣酸是苍耳子根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作用。
多糖是苍耳子的另一种主要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衰老等作用。
皂苷是苍耳子叶片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此外,苍耳子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挥发油等成分。
结论苍耳子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毒性效应和化学成分。
根茎作为主要药用部位应用安全可靠,可作为中药临床的常用药材。
叶片含有较高的毒性成分,过量摄入需慎重,并在临床应用中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花和果实作为未成熟部位,其毒性评价仍需深入研究。
此外,苍耳子的各种成分为其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作用机制和在临床应用中的适宜剂量。
本文通过对苍耳子不同部位的毒性评价及成分分析,为苍耳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由于本文未综合以上研究表明,苍耳子的根茎作为主要药用部位应用安全可靠,叶片含有较高的毒性成分,过量摄入需慎重,并在临床应用中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花和果实作为未成熟部位,其毒性评价仍需深入研究。
苍耳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均27 02岁,孕周37~40+6周,平均39周。
各组年龄及孕周经 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 05)。
1 2 方法 观察组产妇静注安定10m g(不稀释),要求在5 m i n内缓慢推注完毕。
静注安定2h后加用催产素2 5U(加入5%葡萄糖500m l)静滴,安定可以每隔4h重复给药一次。
1 3 观察指标 两组均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情况:包括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剖产率、胎儿出生情况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2 结果2 1 两组产程比较 用药组产程平均为h,对照组为2 583 em/h,经统计学处理P<0 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产程中应用安定可以加快宫颈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宫口扩张情况和各产程时间比较组别宫口扩张速度第一产程(h)第二产程(h)第三产程(m i n)用药组198+0 392 58 61 055 8对照组142+0 291 49 884 767 2由表1可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宫口扩张快,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从而使总产程缩短,P<0 05。
2 2 两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 用药组剖宫产25例,剖宫产率14 2%;对照组剖宫产48例,剖宫产率为27 3%, P<0 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方式的比较(例,%)组别例数剖宫产阴道分娩用药组16929(17 2)158(93 5)对照组16953(31 4)133(78 7)两组剖宫率经统计学处理P<0 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3 1 临床上不少初产妇在临产时由于精神紧张、疲劳、恐惧等从而抑制了宫缩的作用,致使发生不协调子宫收缩。
协调性宫缩乏力容易造成胎头在盆腔内旋转异常,使产程延长,容易发生胎儿窘迫,并增加手术产机会。
3 2 安定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还可选择性使子宫颈平滑肌松驰安定又是止痛药,其止痛作用略优于 杜非 [1]安定能使宫颈平滑肌松驰,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扩张。
宣肺通窍苍耳子

宣肺通窍苍耳子作者:周贻谋来源:《家庭医学》2009年第03期苍耳子又名山苍子,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的果实。
性温而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经。
功能宣肺通鼻窍,散风止痛,除湿止痒。
适用于鼻渊(主症为鼻涕浊流不止)、头痛、不闻香臭、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肺炎杆菌等病菌有抑制作用,能抗炎镇痛,轻度降低血压,并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还可提高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与抗癌作用。
治疗鼻渊(鼻渊丸):苍耳子667克,辛夷125克,金银花、茜草、野菊花各42克。
诸药粉碎后制成小丸,每丸重2克,每次口服12丸,每天3次。
治鼻窦炎:苍耳子、辛夷、白芷、藁本、菊花各10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地丁各12克,木通、川芎各6克,薄荷(后下)5克,升麻、细辛各3克,黑石膏50克。
水煎服,每天1剂。
10~15剂为1疗程。
治副鼻窦炎:苍耳子、辛夷各20克,白芷、防风、荆芥各10克,乌梅、川芎各12克,细辛3克。
水煎服,每天1剂,6天为1疗程。
间歇2~3天可续服。
治白癜风(苍耳膏):苍耳全草适量,洗净切碎煮烂,滤取汁液浓缩成膏。
每次服1汤匙,黄酒送服。
治目略耳鸣(苍耳子粥):苍耳子0.25克,捣烂,以水绞取汁,加梗米25克煮粥食。
苍耳子有毒,其毒生成分可能是苍耳苷,故内服要严格限量。
血虚头痛者不可服用。
服药期间忌食猪肉。
心悸不宁可用炙甘草汤伏新顺笔者曾诊一58岁男子,有冠心病史3年,因心悸伴短暂黑朦,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早,短阵室速。
当即收住院,给胺碘酮治疗后症状好转,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
出院时要求坚持口服胺碘酮半年。
3个月后自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遂到医院检查。
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医生考虑是胺碘酮副作朋,便立即停用。
停药1月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等症减轻,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但心悸胸闷气短加重,伴有一过性头晕黑朦,动态心电图提示病情加重。
这一波三折,令患者拒用任何西药,坚持要求中药治疗。
重构本草——苍耳子

重构本草——苍耳子
翟天纲;谢伟楠;赵锡艳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0)3
【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梳理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结合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归纳出苍耳子:功效主要为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
症靶为鼻塞流涕、皮肤瘙痒、头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苍耳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过敏等作用。
苍耳子有毒,成人中肝肾功能受损多见。
经过高温炮制后,易于去刺,可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临床使用剂量为3~15 g,需严格控制用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满意效果。
同时,中病即止,不宜长期续服,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页数】4页(P255-258)
【作者】翟天纲;谢伟楠;赵锡艳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1
【相关文献】
1.苍耳子的本草考证
2.苍耳子与苍耳的本草考证
3.重构本草——牡蛎
4.重构本草——地龙
5.重构本草——黄药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黄运新【期刊名称】《山东畜牧兽医》【年(卷),期】2015(036)012【总页数】3页(P55-57)【作者】黄运新【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泰美畜牧兽医站 5161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2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 et Widd.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主要含有挥发油、脂肪油、酚酸及其衍生物、杂环类化合物、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他类成分,毒性成分为水溶性苷类化合物中的苍术苷及其衍生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降血糖、抗过敏等作用,为鼻科常用药。
本文对苍耳子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为更加深入的研究苍耳子及其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苍耳子,又名苍耳、老苍子、苍子、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1]。
苍耳子种类繁多,苍耳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有4种2变种: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稀刺苍耳(X. sibiricum var. subinerme(Winkl.)Widde)r、蒙古苍耳(X. mongolicum Kitag.)、偏基苍耳(X. inaequilaterum DC.)、刺苍耳[2,3],但是多以蒙古苍耳果实入药[4]。
性温,味辛、苦,归肺、肝经,有小毒;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苍耳子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过敏、镇痛、降血糖等药理作用[5]。
苍耳子临床用药历史悠久,为历代治疗鼻渊头痛的要药[6]。
苍耳子主要化学成分为苍耳子苷、苍耳醇、苍耳酯、树脂、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和色素等。
还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酒石酸等有机酸及蛋白质和氨基酸[7],其中其毒性成分为苍术苷及其衍生物。
1.1 挥发油成分魏刚等[8]发现挥发油成分对苍耳子的药效作用影响不大。
郭亚红等[9]提取苍耳子挥发油鉴定出17个成分,其中主要以烷烃类物质为主,其次为烷醇类物质。
苍耳子《中国药典》

【别名】枱耳实(《本经》),牛虱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志》),饿虱子(《广西中药志》),苍棵子、苍耳蒺藜(《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
8~9月间果实成熟时摘下晒干;或割取全株,打下果实,除净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产。
主产山东、江西、湖北、江苏等地。
【性状】干燥带总苞的果实呈纺锤形成椭圆形,长约1~1.7厘米,直径4~7毫米。
表面黄绿色、棕绿色或暗棕色,着生多数长约2毫米的钩刺。
一端有2根较粗大的尖刺,分离或相连,外皮(总苞)坚韧,内分2室,各藏1个小瘦果。
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果皮灰黑色,纸质,一端具1刺状突起的柱基;种子浅灰色,种皮膜质,内有子叶2片,胚根位于尖端。
气微弱,味微苦、油样。
以粒大饱满色黄绿者为佳。
【化学成份】果实含苍耳子甙1.2%、树脂3.3%,以及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
干燥果实含脂肪油9.2%,其脂肪酸中亚油酸占64.20%、油酸26.8%,棕榈酸5.32%、硬脂酸3.63%。
不皂化物中有蜡醇,β-,γ-,和ε-谷甾醇,丙酮不溶脂中卵磷脂占33.2%,脑磷脂占66.8%。
种仁含水6~7%,脂肪油40%,其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64.8%、油酸26.7%、硬脂酸7.0~7.5%、棕榈酸1.5~2.0%,并含β-谷甾醇和豆甾醇。
种壳含戊聚糖15.86%,可作制糠醛的原料。
【药理作用】苍耳子有毒。
经分析,苍耳子油(曾加热到120’C)及其所含蛋白质(不溶于水且在提取过程中变性者)无明显毒性,而从脱脂部分制得的水浸剂毒性很大。
从水浸剂中分离出一种甙类,可能是苍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
水浸泡后之残渣则毒性减少或无毒性。
经高热处理后,如炒焦炭化,可破坏其毒性。
小鼠1次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93克/公斤,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对不同途径给药的中毒表现基本相同,如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不规则,死前呼吸极度困难,伴有阵发性惊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耳子[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
M2AiM舰5j6fri‘Mm P则n ex widd.的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化学成分]果实台苍耳昔(xanthokrumarLn)、苍耳醇(Knnthan01)、异苍耳醇(is。
x8nthan01)、苍耳酯(朋nthumtn);台脂肪酸类化台物,主要为亚油酸(1inohc acid)占6L 20托、油酸(01e—ic acN)占26.8%、棕桐酸(Patmit[c acid)占;.32%、硬脂酸(st印rLc acid)占3.63%、硬脂酸甘油酯(et朗nn);台糖类化物.主要为葡萄糖(81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含氨基酸类化合物,主要为亮氨酸(1eucine)、苯丙氨酸(phenytaLnnine)、甘氨酸(8Iycine)、天门氨酸<aspanM acid)、天门冬柬(asparamNe);台磷脂类化合物有卵磷脂、脑确脂;含有机酸类化合物有酒石酣(tartaric acN)、琥肉强(suc。
Mc acid)、延胡索强(fM—maric肌id)、苹果酸(malic acid);此外,尚含有蜡醇(cevtatcoh01)、谷笆酪(咖os比如1),还含二蔽羧酸苍术昔(carbo”yatrac、yloside),油菜笆酵、挥发油、倍半蔽、谷笛酵、豆笆酪。
种仁含亚油酸,还含有毒成分毒蛋白、氢酪、苍术昔。
M。
1994年郭亚红报道按中国药典(1985年版)法提取苍耳子的挥发油,得17个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镊如下:于醛(Nonanal)0.09%;2,A—葵二烯醛(2,A—Decsdienal)0.15%;反式—石竹烯(Tr8nrc8ryophyclene)O.08%6十五烷(Pentsdecan)0.18%E9—芹子燥<9—SGliene) 0.32%P。
—古艺烯(。
—8。
nunen。
)o.21%3十六烷(He朋decane)0.66%;十七烷(HePtade —cane)1.61%12,6,10,14—四甲基十五烷(2?6,10,14—T曰ram破hyLpentad。
cane)O.86%92,6,lo,14—四甲基十六烷(2,6,10,144etra—methylhE朋de)3.01%6十八烷醇(0dadecan01) 1.36%;十九烷(Nonadecane)3.77%6十九烷酵(No血decan01)1.14%;二十烷(E5凹sane) 4.16%5二十一烷(Heneic。
sane)3.3%f二十烷醇(Ei凹snanoI)2.67盼d。
1998年王先酉等从苍耳子中分离纯化得苍耳子凝集紊,并证明是犊蛋白。
它对人A、B、o型血和人稿子均有凝集作用。
苍耳子凝集家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反复冻融对其活性影响甚小“j。
[台量测定3有人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vG2035数据处理系统测定其挥发油成分。
[炮制研究]苍耳子多以炮制品入药,生品少用。
传统的炮制方法为炒:取净苍耳子,量妙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深黄火色、透香气为度,取出摊凉。
但有人认为传统炮制法有诸多缺点,提出了改进的炮制工艺,其方法是先将苍耳子拣去杂质,然后将砂加入锅内妙热并加人少量植物油,温度达180一200Y时倒入苍耳子拌炒至深黄色,筛去油砂。
稍冷后倒入碾末机,漏斗内瘴擦后筛净就得苍耳子您制品。
此法采用油砂中间传热使药物受热均匀;冷却后刺脆易脱落,通过碾末机去刺达98%以上,省时、省工,对人皮肤无刺伤,药物颜色鲜艳“J。
张典瑞以水浸出物和脂肪油为指标研究了苍耳子去蓟的意义,并对带刺的苍耳子,去刺的苍耳子和苍耳子刺进行了TLc分析。
结果表明苍耳子去刺后脂肪油含量显著增高,水授出物变化不大。
刺中所含成分较少”。
1994年张典瑞,’,又以苍耳子脂肪油、水浸出物为指标对炒制法和烘制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苍耳子炮制工艺的合理性。
实验结果表明,苍耳子经炒制和烘制后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显著提高,脂肪油食羹较之生品也显著提高,但物理常数变化不大,体积质量和酸值赂高,由此可见.苍耳子加热后有利于水镕性成分的煎出和脂肪油的溶出。
但烘制品和炒制品相比较烘制品中脂肪油含羹又有显著的提高,且烘制工艺易于控温,便于操作,节省人力,减少污染,适合大规模生产。
苍耳子脂肪油藤层分析结果表明,生品、烘制品和烛制品均显示10个斑点,且位置一致,说明妙制和供制对脂肪油组分无影响。
[药理研究]一、抗菌消炎作用’体外实验中,50%苍耳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茵、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茵有抑制作用。
其丙煽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窃茵也有抑制作用。
其复方制刑加味苍耳子九可显著减少酷酸所致小鼠腹腔依文思蓝渗出量。
也可显著减少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炎症的肿胀程度。
同时还有良好镇痛作用,可显著延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出现时NL“。
另外复方苍耳子散(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英等)提取物也有一定的抑菌及杀菌作用,且抗菌谱广、抗茵作用6L“。
二、抗病毒作用姜克元等采用苍耳子醉提取物研究其抗病毒作用,表明相当于生药量o.5”8/m[的苍耳提取液1:5稀释时可完全抑制疮疹病毒的生长。
在所用药物浓度范围内,对正常细胞无毒害作Rt“?。
三、免Q调节作用据报道苍耳子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作用不明显。
M。
四、抗氯化作用苍耳于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减少脂质过氧化,降低过氧化脂质(UO)的含量,有提高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趋势*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份”5。
五、降血触作用苍耳于中所含芳类物的鼠李糖可使血糖显著降低,但不能降低四氧啼灾引起的大鼠高血糖。
其不但不能增加动物肝糖元的形成,反而促进糖原减少,如果先注射民李糖,以后再注射肾上腺素,则后者的血糖升高反应减弱和消失。
M。
1975年从苍耳子中分离得一种结品性昔——羧基苍术芳(即二稳羧酸苍术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六、抗过敏作用据报道,苍耳子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高的作用。
M。
七、对,Lt血瞥系统的影响苍耳子注射液静脉注射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压下降。
对清圈状态家兔也有降压作用。
1974年分离得到的由c、H、o、s组成的结晶性物质,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对离体脉鼠心脏出现短暂的抑制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其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李减慢,收缩力减弱。
八、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苍耳子煎剂给小鼠潮胃,对二氧化硫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苍耳子注射液静脉注射能明显增加麻醉兔及狗的呼吸煽度及频率。
都能兴奋清醒状态下兔的呼吸。
苍耳子酐剂注射于蛙有呼吸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抑制。
p—谷团醉有镇咳祛痰作用。
九、莫他作用苍耳子浸剂对离体免肠有兴奋作用“。
[毒性成分研究1苍耳于全株有毒,苍子仁脱脂部分的水浸剂毒性很大。
从水浸剂中分离出一种昔类物质为AA:,动物实验可使血糖急剧下降致惊厩后死亡。
A八2有暂时而明显的降白细胞作用。
其浸剂58/k8绘小鼠潮服,半小时后出现活动减少,继而呼吸不规则,反射消失,多尿,随后出现剧烈的强宣性惊原而死亡。
小民腹腔注射的LBs。
为o.938/k8。
毒性研究认为苍耳子含有毒蛋白、毒昔等,是一种细胞原浆毒.能损害肝、肾等实质性器官,能使肝脏发生退行性坏死,使肾脏发生曲管上皮浑浊,管腔内形成蛋白管型,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并继发脑组织水肿而引起死亡,同时可引起消化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M。
有报道苍耳子所致肝损害时,肝组织镜下呈弥漫性改变,肝窦明显扩张,肝细胞大部分变性坏死以小叶中央区员星,肝细胞索离散,脑浆内出现多数脂肪点滴。
有人误食苍耳子引起中毒性肝炎,肾哀或并发阿斯综合征,其中5例表现出肝肿大、肝区痛、谷丙转氨酶(ALT)升高、黄疽,严重考出现胶水、消化道出血,尸解可见中毒性肝炎、肝坏死等病理性改变。
苍耳于外敷时其毒性物苍耳昔也可致接触性皮炎。
临床上由于误食误用苍耳子致肝肾功能衰竭、昏迷、心肌损害、多器官功能衰竭、接触性皮炎的病例均有报道。
所以临床上应用苍耳于一定要慎星,切忌生用或过量使gt“.1M。
另有报道说,苍耳子种仁有毒,有毒成分报告不一。
据研究从水浸液中分得一种毒蛋白具有相当毒性。
从种仁中分离出一种熔点为175一l 76℃(分解)的结晶p中毒症状与种仁完全相同,结晶具有昔的反应,水解得一黄色昔性物质(含葡萄糖和鼠李糖)暂定为AA:,具有毒性。
从果仁分得的氢酮(hy4r。
qulnone),其毒性症状与水没液不RL’M。
本品中二菇羧酸苍术昔经水解后形成的钾盐有强烈的抑制腺啄吟核昔酸通过线粒体膜的迁移作用,是一种很毒的低血糖剂,小鼠iP的LDs。
为10.7。
8/k8。
本品中经实验证明有抗炎作用的二菇逐酸苍术昔其ip、sc和po的LD5。
分别为2.9mB/k8、5.3mB/k8和350mB/k8rH。
苍耳子水煎醉提取液经一次性酒胃予昆明种小鼠常用量96的138倍,仅为临床参考“M。
[配伍研究]苍耳子与辛夷、白签同用(苍耳子散)可增强其通窍止痛之功效。
与防风、白签、羌活、蓖本等辛温解表药同用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
苍耳子与祛风除湿药、祛风止痒药均可辨证应用。
有报道苍耳于与熊胆、辛夷、黄苹不同量的组方有明显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的作用。
临床上有人用苍耳子、辛夷配伍治疗过敏性鼻炎、痞痒症、支气管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肾炎蛋白尿有良效,且苍耳子用量颇大(至308),lM。
有关苍耳于配伍引起毒性变化方面的研究报道还很少见到。
[复方及闭剂]苍耳子散;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艾为细末每服食后用葱、东青调下利真窍。
治真渊,流黄浊真涕,闭塞不通。
(《济生方》)苍耳瞥;鲜苍耳斤切碎煮烂滤过取汁浓缩成真,每服一匙黄酒送下,治白驳风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快》)治密方:苍耳子,苍术浮萍苦参黄萃香附各158,水煎服用于癣病之广泛发者部全录》)二苍九:苍术一斤,苍耳子三两各为未如梧子大,日三服每服:三月。
(《洞天奥旨》)近代研究加味苍耳子九,复方苍耳于散分别有消炎、抗茵作用[临床应用研究1一、应用研究(一)治疗鼻炎有人用苍耳于、辛夷花、白艾、薄荷1Jl博、黄苗、龙骨、木通制成加味苍耳子九,随机将96例慢性算炎思者分为治疗组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昧苍耳于九,每日3次,每次68,对照组ngR鼻炎九,每日3次,每次3B,每4—7天复查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加味苍耳于九治疗慢性奥炎的疗效和算炎九接近而稍忧于算炎九。
有人用苍耳子、辛夷花、薄荷、白正、银花、连翘、绵茵陈、桔梗、蔓荆子、石苞蒲、甘草制成加味苍耳于散剂,让31例慢性算炎思考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15天为一疗程,临床治愈23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用加味苍耳于散治疗过敏性真炎80例,临床治愈6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
还有人采用玉屏风散、苍耳子散和补中益气汤化裁组成御风健算场治疗过敏性真炎168例,每日1剂水煎服,6剂为一疗程,临床治愈59例,显效89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