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选修课校本教材_(1)
湘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湘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美术鉴赏(选修)
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第四课人间生活
第五课审美自律
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
第七课新的实验
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
美术与自我、社会
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第三课托物寄情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第五课进入历史
第六课战争与和平
第七课时代的脉搏
第八课不同的歌声
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第十课通俗的浪潮
美术与自然、环境
第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第二课地域的永恒魅力第三课异域的憧憬
第四课走进博物馆
本册综合。
中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材

三中简介:县第三中学是1987年创建的一所县属初级中学,地处县西正街,占地面积10500m2,建筑面积9800m2,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848人,教职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9 人,本科学历103人。
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县级以上教学能手27人。
我校在“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确立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和“建设一流设施的学校,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争创一流的地方名校”的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制定和落实了各类管理育人制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管理趋向民主、制度等多元化,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逐步达到精细化和人文化管理的和谐统一,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先后荣获省级“五四红旗团委”、省级“法制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省级“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校园”、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平安校园”、县级“卫生单位”、“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在县上举办的艺术节演出、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从2002—2014连续十多年全县中考中,我校升学成绩均名列前茅;近年来,学校集体、师生个人共获国家、省、市、县各种奖励248项。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先进的教育设施为手段,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保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我校创办成一所具有显著特色的地方名校。
县慨况: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榆林市最西端,毛乌素沙地南缘,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7°15'~108°22',北纬36°49'~37°53'。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
南
宋
)
《
泼
墨
仙
人
图
》
梵高(荷兰)《星月夜》
表现手法之 抽象绘画
吴冠中(当代) 《春如线》
康定斯基(俄国)《即兴之作》
中国画中的写意画与工笔画
1.写意画:生宣、水墨交融 2.工笔画:熟宣、工整精细 3.兼工带写
图 》梁
楷 ( 南 宋 ) 《 泼 墨 仙 人
之何 二家 》英
( 当 代 ) 《 四 季 美 人 图
欣赏作品,试着说出其内涵。
《墨梅图》上题《咏梅诗》一首: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 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 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 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 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 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 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 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
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画布、 泥土、石头、木料、金属、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 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思想 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思考:什么是“鉴赏”?
欣赏 ——使人赏心悦目 鉴赏 ——鉴别和欣赏
鉴赏的内涵大于欣赏
思考:什么是“鉴赏”?
“鉴赏”和“欣赏”虽只一字之差,其意义却
大不相同。
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
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而
是通过对
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从定义
来看,很明显欣赏和鉴赏是在两个层次上,如
果将美术的赏析看成一片海,那欣赏就是浅海,
而鉴赏就是深海。用比较文学的语言来说,鉴
《格尔尼卡》1937年 毕加索(西班牙) 立体 派
(详细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目录

(详细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目录一、序言本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编写,遵循教育部有关高中美术教学的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力求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21世纪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
二、教材结构与内容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共分为四个年级,每个年级包含两个学期,共计8册教材。
具体教材结构与内容如下:第一册:美术鉴赏与批评本册主要介绍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形式鉴赏、风格鉴赏、美术史鉴赏等,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第二册:绘画本册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等绘画形式,教授绘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第三册:雕塑本册主要介绍雕塑的基本类型,如泥塑、木雕、石雕等,教授雕塑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雕塑能力。
第四册:设计本册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教授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第五册:书法与篆刻本册主要介绍书法与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篆刻等,教授书法与篆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书法与篆刻能力。
第六册:摄影本册主要介绍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包括摄影构图、曝光、冲洗等,教授摄影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摄影能力。
第七册:现代媒体艺术本册主要介绍现代媒体艺术的基本类型,如数字绘画、动画、数字摄影等,教授现代媒体艺术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媒体艺术能力。
第八册:美术作品集制作与展示本册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整理与制作个人美术作品集,并学会如何展示与评价自己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自我展示与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1.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 建议教师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学生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开展校本课程。
3. 建议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教学导案全一册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教案全一册————————————————————————————————作者:————————————————————————————————日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目录第一讲陶器 (4)第二讲瓷器 (7)第三讲青铜器 (9)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 (11)第五讲陶塑 (13)第六讲石雕 (15)第七讲彩塑 (17)第八讲古代人物画 (19)第九讲古代壁画 (22)第十讲古代山水画 (24)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 (26)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 (28)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30)第十四讲宫殿建筑 (32)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 (35)第十六讲民间美术 (37)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 (39)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42)第二十一讲现代雕塑 (44)第二十二讲近代雕塑 (47)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50)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 (67)第一讲陶器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绘画》绘画(18课时)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示与艺术特征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第六课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第七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工艺》工艺(10课时)第一课工艺的内涵第二课笔插的设计与制作第三课书籍保护的设计制作第四课鸟巢的设计与制作第五课石膏造型工艺制作第六课靠垫的设计与制作第七课扎染的设计与制作第八课腊绘的设计与制作第九课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第十课陶瓷造型工艺制作个人学习工艺评估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书法》书法(18课时)第一课汉字与书法文化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第三课楷书源流与赏析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第五课草书源流与赏析第六课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第七课点画特点分析及练习第八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第九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二)第十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三)第十一课整体临摹训练(一)第十二课整体临摹训练(二)第十三课整体临摹训练(三)第十四课创作训练(一)第十五课创作训练(二)第十六课创作训练(三)第十七课综合知识第十八课考察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电脑绘画.电脑设计(18课时)第一课万能的虚拟画笔---用电脑画画第二课电脑工作坊---做个电脑设计师第三课神奇的三维世界---建设3D立体空间第四课建设虚拟空间---亦真亦幻的游戏世界第五课让影像动起来---米老鼠的诞生第六课创作你的动画片(上)第七课创作你的动画片(下)第八课用电脑编辑电影---自己当导演第九课声光电艺术---多媒体第十课让世界都知道---网络艺术欣赏与实践第十一课媒体艺术家第十二课媒体大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篆刻》篆刻(18时)第一课印章的实用作用与艺术价值第二课篆书于印章文字第三课实用印章的发展演变(一)第四课实用印章的发展演变(二)第五课流派篆刻及风格特征(一)第六课流派篆刻及风格特征(二)第七课篆刻的工具材料与基本理念第八课篆书技法分析与训练第九课篆书临摹训练第十课刀法分析及训练第十一课白文印临摹练习第十二课朱文印临摹练习第十三课边款刻法与拓法第十四课字法与章法练习第十五课白文印创作练习第十六课朱文印创作练习第十七课自由创作第十八课观摩考察。
高中美术选修1-1全册教案

高中美术选修1-1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素描写生(5课时)第一课:素描基础(1课时)1. 教学目标- 理解素描的定义和作用;- 学会使用铅笔练线条和阴影的绘制技巧;- 能够按照模型进行简单的素描写生。
2.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铅笔掌握线条和阴影;- 熟悉素描工具的使用;- 掌握基本的透视绘画原理。
3. 教学难点- 如何在写生中把握好透视规律;- 在面对复杂的画物时,如何简化筛选。
4. 教学内容- 素描的定义和作用;- 粗略构图和细节绘制;- 阴影的表现和绘制方法;- 单物体和组合物体的写生。
5.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介绍素描的定义和作用;- 示范线条和阴影的绘制技巧,学生跟随练;- 展示模型,提供写生材料和素描工具,要求学生进行写生练;-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绘画中出现的问题;-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点。
6. 作业- 练线条和阴影的绘制;- 记录并提交本节课的写生作品。
第二课:静物写生(1课时)1. 教学目标- 熟悉静物写生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静物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能够按照静物进行简单的写生练。
2. 教学重点- 理解静物写生的重要性;- 掌握静物的构图和组合技巧;- 熟悉静物的绘制方法。
3. 教学难点- 如何在写生中把握好光影的处理;- 如何处理好静物的材质质感。
4. 教学内容- 静物写生的含义和形式;- 静物的观察和分析;- 静物的构图和组合技巧;- 静物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5.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介绍静物写生的概念和重要性;- 示范静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生跟随练;- 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静物写生练;-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绘画中出现的问题;-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点。
6. 作业- 练静物写生的构图和绘制方法;- 记录并提交本节课的写生作品。
第三课:人物写生(1课时)1. 教学目标- 熟悉人物写生的对象和形式;- 掌握人物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能够按照实际人物进行人物写生练。
美术校本课程教材

前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对美术的追求不断发展,美术学习越来越被学校和家长重视。
国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各地的美术教学实际。
为了更多地延展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接触并了解多种美术知识,掌握适量的美术操作技能,结合人民版美术教材,汉阴中学借助多种美术形式编撰了这套美术教材,作为学校美术教材的扩展与延伸。
艺术是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本教材以美术基础素描基础、透视方法、静物等表现形式,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造型基础和操作能力,把这些美术知识和实用技能合理地安排在每一学期的社团实践中。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维能力落到实处,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智能和思维发展,教材加大了操作引导元素与知识含量,保证同学们每一学期学会一种美术表现方法,并要求能熟练掌握。
此外,随着学习增长,教材逐步增加美术的认知量,提高美术表现难度,力求既满足儿童求新、求变心理,又让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学有所获。
教材在美术知识的介绍上加强了趣味性的呈现,美术操作技巧、技能的介绍。
使用本套教材时,请老师们积极致力于课堂引导,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美术文化的理解,进而产生对文化的感悟以及传统文化的认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学习是一种迷人的体验过程。
14 1126 33画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用笔的要求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
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坻一中美术选修课校本教材:《古代中国画赏析》宝坻一中美术组编前言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对中学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政治素养,可以让人形成良好的个性,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
教育部已经决定,要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学校要开好艺术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悠悠华夏,文明绵长永续,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宝藏——中国绘画。
大美嘉图,是滋润我们心灵的甘泉和雨露,浸润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人生更充实、更丰富、更完美。
美术教研组以本次校本艺术教材的编写、成印为契机,在今后的美术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本着尊重需求、尊重差异、尊重发展的原则,逐步建构融个性化和多样化、综合性和系统性于一体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形成富有宝坻一中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文化,以全面提升我校艺术教育的质量。
目录第一讲、顾恺之 (4)第二讲、吴道之………………………………………………………………………………5—6第三、四讲、张萱、周昉……………………………………………………………………6—7第五讲、韩滉…………………………………………………………………………………7—8第六讲、王维 (8)第七、八讲、荆浩、关仝……………………………………………………………………8—10第九、十讲、董源、巨然 (10)第十一讲、顾闳中……………………………………………………………………………10—12第十二讲、黄筌………………………………………………………………………………12—13第十三讲、范宽 (13)第十四讲、马远………………………………………………………………………………13—14第十五讲、张择端……………………………………………………………………………14—15第十六讲、梁楷 (15)第十七讲、赵孟頫……………………………………………………………………………15—16第十八讲、吴镇、黄公望、倪瓒、王蒙……………………………………………………16—19 第十九讲、沈周、文徵明……………………………………………………………………19—20第二十讲、唐寅………………………………………………………………………………20—21第二十一讲、徐渭……………………………………………………………………………21—22第二十二讲、仇英、陈洪绶…………………………………………………………………22—23第二十三讲、八大、石涛……………………………………………………………………23—25第二十四讲、任伯年 (25)第二十五讲、齐白石…………………………………………………………………………25—26第二十六讲、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26—27第一讲春蚕吐丝顾恺之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中国画家。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难道在顾恺之以前,中国没有画家吗?当然不是的。
只要有作品,就有画家存在。
只是古代的画家,在陶罐上、墙壁上画画。
他们画得很好,也画得很快乐,可是他们并没有把名字流传下来。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不重视画画的人,所以他们的名字都失传了。
也许,画画的人只要自己画得快乐就够了,并不在乎名字是否流传罢!总之,一直要到顾恺之,我们才有了有名字的画家,也留下了他们的作品,和很多关于他们的故事。
也许因为书读得多的关系罢,顾恺之的画就和别人不一样。
他能够把一个旧的题材重新构图,用新的方法表现,他也能够根据当时人的文章,创造新的绘画。
顾恺之大概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受推崇的画家之一。
顾恺之留下的作品中,最受重视的一件是《女史箴图卷》。
“女史”指的是在宫廷里的妇女,“箴”是规劝的格言。
“女史箴”原来是西晋时代,一个叫张华的文人写的文章,用来给宫廷里的妇女阅读,使她们知道什么是妇女们应该遵守的道德。
顾恺之看了张华的文章之后,就把文章中描写的内容,一段一段画成了画,一共有十二段。
有一段是描写汉朝的女官冯婕妤。
她陪同汉元帝到花园中玩,不料一只黑熊跑出了兽槛。
在惊险的时候,冯婕妤很勇敢地挡住黑熊,保护了汉元帝。
有一段描绘一个人在镜子前梳妆。
文字却说:人们大都只知道修饰外表,却不知道美化内在的德性。
“女史箴”是提倡道德的一卷绘画。
我们仔细看一下,可以发现,画中的线条的确像“春蚕吐丝”一样,在空中循环婉转,非常均匀而优美。
顾恺之画的女性,身材非常修长,裙子的下摆比较宽,使每一个人物的造型都很稳定。
这些画里的人,和我们在前面的壁画中见到的人物不一样。
女史箴中的人物大都是宫廷贵族,衣服都很宽大华丽,身上有许多装饰用的飘带,给人一种高贵端庄的感觉。
顾恺之另外一张以文章为依据的作品,就是《洛神赋图》。
“洛神赋”原来是曹操的儿子——曹植的一篇文章,描写他在洛水河边,看到美丽女神的景象。
“洛神赋”写得非常美,把人们幻想中的女神,用文字形容得十分令人向往。
顾恺之就以这篇中国的文字名著为依据,用绘画来表现了。
慢慢展开这张画,可以看到曹植和他的侍从站在洛水岸边,远处河面上的女神正凌波而来。
女神驾着六龙拉动的车子,四周有旗帜飘扬。
最后是曹植乘坐华丽的大船,在洛水上寻找洛神。
这篇有名的文学名著,由顾恺之用具体而形象化的方法画了出来,使文学上的想像,转变成美术绘画上的形象。
顾恺之启发我们:当我们阅读一首诗或一篇文学作品之后,也可以把文字中的感受用绘画表达出来。
顾恺之好像对画女性的角色特别有兴趣,“女史箴”和“列女传”都是以女性的美为主题,不仅希望描绘女性外在形体的美、表情上的美,更希望能借此传达出女性内在品德上的美。
因此,他的绘画可以说是以有教养的女性为题材的。
古代的中国人常常用绘画来歌颂有道德,有功勋的人。
他们相信:为这些有品德的圣贤,有功业的帝王、将军画像,可以借着这些人像,影响一般的人,使一般的人看了这些图画,不知不觉地效法圣贤的行为,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顾恺之生存的时代,恰好就是这种观念流行的时代。
所以,他的《女史箴图》、《列女传图》,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你相信常常看一个伟人的画像,也会影响你的行为吗?在生活中,有没有你特别佩服的人?:中国人把自己佩服的人称为“偶像”。
你愿意为你的“偶像”画一张像吗?或者,你愿意用顾恺之的方法,把一篇你喜欢的故事改画成绘画吗?第二讲吴带当风人们说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光辉的一页。
吴道子,生活于盛唐时期,约生于7世纪90年代,卒于785年以后,是古代最富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
曾学习著名书法家张旭,贺知章的草书,后改学画。
吴道子原本是唐玄宗时代,一个替寺庙画壁画的画工。
他在长安、洛阳所画的壁画,一共有三百多幅。
吴道子因为画得好,名声传进了宫廷,就被皇帝召进宫,让他做了官,要他替宫廷画一些历史画。
吴道子因为原本是民间画家,所以表现的技法比较自由,不像宫廷画家那么小心翼翼。
他在寺庙墙壁上画的,多半是有教育意义的宗教画。
画中人物都用线条勾勒,线条非常生动有力。
在很大的壁画上,几尺长的线条,好像被风吹动,在空中飞扬一般。
所以,一般人称吴道子画的线条是“吴带当风”。
“吴带当风”和“春蚕吐丝”的差别在哪里呢?“春蚕吐丝”表现比较均匀、缓慢的节奏;可是,“吴带当风”似乎具有狂风暴雨的速度,气势很大。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现在看到的摹本,但是,也可以看到画面上都是飞动的线条。
每一根线条都有几次转折变化,的确像被风翻动的衣带。
其实,在敦煌壁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具有吴道子风格的作品。
例如,一○三窟的“维摩居士”,完全用白描线条勾画。
一层一层的衣纹,全是流畅的线条。
这都是“吴带当风”的影响罢。
第三、四讲丰满唐风胖美女在唐代最盛行。
这个时期的人们认为妇女以胖为美,越胖越美。
仕女画中的美女个个都有肥硕丰满而健康的体形。
张萱,盛唐画家,曾为画直,实即宫廷画家。
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题材,常以宫廷游宴为题作画,题材有贵公子,鞍马,宫苑等。
张萱的有另一件名作《捣练图》。
现在保存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一卷,就是宋代大画家宋徽宗赵佶的临本。
《《捣练图》是描写宫廷妇女整理丝布的情形。
卷首的部分是四个妇女,手中拿着木杵,正在一个大槽中捣丝。
她们的服装非常华丽,衣裙上都用金线勾描出很细致的花纹。
头发梳成高髻,插着很多镶了珠宝的饰物。
中段是两个妇女对坐,正在缫丝或缝纫。
旁边有一个女仆,用扇子煽火炉。
炉中有燃烧的木炭,火势很旺。
由炉火带出了第三段的画面:两个妇女拉着一匹线布;中央一个妇女,手上拿着熨斗,熨斗中装了烧红的炭,正在利用熨斗的热,熨平丝布。
旁边有一个侍仆背对画面。
另有一个无事可做的小孩子,在丝布上钻来钻去。
这幅《捣练图》,表达了唐代宫廷仕女的家庭生活。
十几个人物,分成三段,活泼地传达了工作的程序,也描绘了唐代宫廷仕女的服装,颜色雅致,图样精细。
像《捣练图》这样的宫廷仕女图,用的颜料非常讲究,多半是用矿石磨成粉做成的。
这种颜料,经过了一千年,色泽还是非常艳丽,并不褪色。
张萱之后,唐代另一位画仕女图出名的画家是周昉。
周昉的年代要比张萱晚一些。
经过了安史之乱,唐朝已由初唐、盛唐、转入中唐,国势也衰微了。
周昉有名的《簪花仕女图》,描写的是宫廷妇女悠闲的生活。
图画开始一段,画的是两名妇女相对而立。
其中一名,手中拿着指尘,正在逗弄一只小狗。
她们的头发梳得很高,这是唐朝流行的发式。
头发上还戴了一朵很大的花。
她们的衣服是很薄的丝绸,半透明的外衣下,还可以看见底下衣裙的花纹。
这都表现了唐代画家高超的技巧。
第二段是一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在庭园中间逛,手中拈着一朵红花。
她的前面有一只鹤,后面跟着一名手持纨扇的宫女。
最后一段是两名妇女和一只小狗,走到花朵盛开的庭园中游玩。
另外还有一名妇女,手中拈着一只蝴蝶。
这一幅《簪花仕女图》是最典型的唐代宫廷仕女绘画。
这幅画,色彩十分艳丽,画面中充满宫廷的宝贵和悠闲气氛。
许多人觉得这张画中的仕女很像电影中看到的日本女人。
其实,那是日本受到唐朝仕女服装和化妆术的影响,后来一直保留下来的缘故。
改变的,反倒是中国妇女自己了。
例如画中妇女的眉毛,画法很特别,叫做“蛾眉”。
这种化妆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地影响了日本女性。
这一类宫廷仕女图,在唐代形成一种绘画风尚,自然也影响到了民间。
我们在敦煌发现的帛画上,也看到一些仕女画,风格技法和周昉《簪花仕女图》中所画的仕女,非常相似。
第五讲韩滉爱牛唐代有很多画马的画家,画牛的画家却不多。
韩滉画的《五牛图》是其中有名的一幅。
画马和画牛很不一样。
马的个性刚烈,速度很快,反应也比较灵敏,所以画马的画家,多半喜欢捕捉马的矫健特性,表现马的奔跑或嘶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