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竹子年龄
不同年龄竹子的称谓

不同年龄竹子的称谓竹子,一种生长在山林里的植物,它以其坚韧的身躯和灵巧的形态而闻名。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竹子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魅力,正如人类一样。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竹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和故事。
一岁竹:嫩芽初绽一岁的竹子,正如刚出生的婴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它们的身体娇嫩而柔软,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时的竹子还没有长出高大的茎干,它们像是一群可爱的婴儿,小巧玲珑,给人一种纯真和可爱的感觉。
三岁竹:茁壮成长三岁的竹子已经长高了许多,开始展现出茁壮的气息。
它们的叶片更加茂密,呈现出一片翠绿的海洋。
茎干也开始变得粗壮,逐渐展现出竹子的特有形态。
这时的竹子就像是一位正在成长的少年,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
五岁竹:高矗云天五岁的竹子已经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它们的身体高矗云天,高耸入云。
茂密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绿色的光芒,映衬着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这时的竹子就像是一位壮年男子,身姿挺拔,气质出众,给人一种威严和稳重的感觉。
十岁竹:岁月流转十岁的竹子已经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展现出了岁月流转的美感。
它们的茎干有着深深的纹路,仿佛是岁月的见证。
叶片仍然茂密,但透露出一丝沧桑之感。
这时的竹子就像是一位中年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内心充满了智慧和沉稳。
百岁竹:岁月见证百岁的竹子已经成为了一棵古老的树,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茎干粗壮而有力,仿佛是一根根坚定的柱子。
叶片依然茂密,但透露出一种沧桑和庄重的气息。
这时的竹子就像是一位长者,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给人一种庄重和深邃的感觉。
不同年龄的竹子,各自都展现出了不同的魅力和特点。
它们像是人类一样,经历着成长和变化,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每一岁竹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品味。
让我们用真心去感受竹子的美丽和力量,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不同年龄竹子的称谓

不同年龄竹子的称谓竹子的岁月一岁的竹子,叫做竹苗。
它们娇嫩而柔弱,犹如人类的婴儿。
它们的身体纤细而柔软,绿叶婆娑,如同一张张小嘴,渴望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每当微风吹过,它们轻轻摇曳,如同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美丽。
三岁的竹子,叫做竹笋。
此时的它们已经长高了许多,开始展露出竹子的独特魅力。
它们的身姿挺拔而有力,犹如人类的少年。
每当阳光照射下来,它们的身上闪烁出晶莹的光芒,如同一颗颗宝石,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五岁的竹子,叫做青竹。
此时的它们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宽大的树冠给人一种庇护的感觉。
它们的身体高大而笔直,犹如人类的壮年。
每当风吹过,它们的竹叶沙沙作响,如同一首优美的歌曲,让人心旷神怡。
十岁的竹子,叫做老竹。
此时的它们已经岁月的痕迹,但依然挺拔而坚韧。
它们的身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犹如人类的中年。
每当雨水滋润它们的身体,它们会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清香,如同一杯深情的茶,让人陶醉其中。
百岁的竹子,叫做千年竹。
此时的它们已经经历了百年之久,成为了一座世界的丰碑。
它们的身姿依然挺拔,犹如人类的长寿者。
每当人们路过它们身边,它们会默默地为人们祈福,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千年的竹子,叫做神竹。
此时的它们已经成为了传说中的存在,被人们尊为神圣的存在。
它们的身体高大而庄严,犹如人类的智者。
每当人们需要帮助时,它们会化身为一位智者,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给予人们勇气和智慧。
岁月如梭,竹子见证着人类的成长与变化。
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传递着生命的力量和智慧。
无论是婴儿般的竹苗,还是智者般的神竹,它们都在默默地守望着这个世界,为人类带来希望和温暖。
让我们学习竹子的坚韧和智慧,与竹子一同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怎么分辨竹子的年龄

只是最近准备做钓竿才开始留心竹子的年龄的。
跑到山中,拱(很形象啊:)进竹林。
谁不希望采到又直又硬的好材料。
可惜越是笔直,修长的竹子越是嫩竹,等你满心欢喜的带回家。
晒干。
才发现做顶篙晾衣服都不行。
像根面条。
竹子想当然是越老越硬了。
太硬我们可以把里面磨薄来改变调性。
太软就没有办法了。
大多做竿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
一副竿子就一节的材料不硬。
做不成一只理想的钓竿。
那真是茶不思饭不想啊。
那我们怎么才可以找到最老的竹子呢。
第一是远看。
老竹子因为纤维老化,大多叶子发黄,(不是要你找干枯的啊)如果找竿梢材料就要找开花的竹子。
那样才够老。
如果找到开花的,就全部砍完吧,明年它就死了。
第二近看。
竹子生长的规律大家都知道是竹笋长高才散叶的。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竹子的散枝是按什么规律长的。
我来告诉大家。
我们只说冬天采竹。
第一年的竹子只是长高。
顶上发几只嫩枝。
新手最容易看中这样的竹子,笔直漂亮。
表面没有任何损伤。
发的枝条大多有笋衣包裹,就是叶片没有打开。
根部肯定有没有烂完的笋衣二年以上的竹子。
我相信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因为叶片枝条都是一样舒展开了的。
其实区分很简单。
竹子每节的分支枝条越多=越老,因为每年都会发新枝条。
还有就是枝条是从上面往下面发的,所以枝条越接近地面竹节的竹子就越老。
(最重要的一点)第三就是手感了。
用手推一下,摇一摇,就知道竹子的弹性,恢复性。
下面就要动刀了,砍竹子最好的武器当然是蔑刀了。
又厚又重,一刀一根,痛快。
但是我是决不会用它的。
我会用类似于匕首,刺刀类型的窄刀(经常就用裁纸刀)慢慢的切竹子的根部,这种方法虽然慢,累,但是决不会采到嫩材料。
老竹子是很难切断的。
根据手感就知道竹子的好坏了。
采下后在根部(刻个记号)。
这就是你的宝贝了。
如果是在市场买的竹子,我就建议你一看。
二摇了。
看是看颜色。
颜色金黄,表面带油气,就是老竹子。
如果挂霜,就是胎毛未尽了。
摇是拿在手里摇,挥舞。
挑硬的像钢筋的。
掉在地上当当响的。
说了半天都没有说到怎么看竹子的年龄。
竹林培育

竹林培育单轴散生型有真正的地下茎(即竹鞭),鞭上有节,节上生根,每节着生一侧芽,交互排列。
侧芽或出土成竹,或形成新的地下茎,或呈休眠状态。
顶芽不出土,在地下扩展,侧芽出土成竹,地上茎(竹秆)在地上散生,故又称为散生竹。
如刚竹属、方竹属等。
合轴丛生型无真正的地下茎,由秆基的大型芽直接萌发出土成竹,竹秆在地面丛生,故又称为丛生竹。
一、单轴散生竹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散生竹生长特点地下茎横生,茎有节,独立生长。
每一节长有芽,都可能发育成为竹笋或竹鞭。
地上部分生长迅速,25~45天完成高、茎生长。
无性繁殖,生长周期短,通常为一稔植物。
无性系种群,在一个林分中遵循无性系繁殖原理。
(1)竹鞭结构竹鞭有鞭柄、鞭身、鞭梢三部分组成。
鞭柄:是子鞭和母鞭的连接部分,约12-15节,长3~7cm,实心、无芽,不生根(2)鞭稍生长发育◆鞭稍分化竹鞭在地下纵横蔓延是通过鞭梢的生长来实现的。
竹鞭上的侧芽萌发后,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细胞,产生鞭节、侧芽、鞭箨、鞭根原始体和居间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又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加大使竹鞭节间加长和增粗。
雷竹、高节竹两黄一黑毛竹三黄二黑竹子年龄主要根据竹株个体生长的年度来确定。
不同竹株有不同的年龄,所以竹林为异龄林。
号竹法:每年7--8月在新留养竹秆上用毛竹标号笔或其他颜料标写年号,如2004年春留养的新竹标“4”,有的还可写上户名,这样最容易确定竹龄,择伐时就可以实行“点根标号”按号择伐。
竹秆皮色法:毛竹秆随着年龄的变化,皮色也发生一定规律,一般幼年龄竹秆为绿色、中龄竹秆为黄绿色、老龄竹秆为黄色或古铜色。
根据这种变化,可以大致判断竹龄。
龄痕法:毛竹新竹经一年后换叶,以后每两年换一次叶,每次换叶,着叶小枝,从顶端开始枯死脱落。
每换一次竹叶,就会留下一个“枝痕”。
计算年龄时看有几个龄痕加1就是几度竹。
鞭侧芽的类型可以分为四类:弱芽、壮芽、笋芽、笋芽弱芽壮芽(1)笋芽分化 散生竹的竹笋一般在夏末秋初(8-9月)开始,地下鞭上的部分壮芽,其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形成节、节隔、笋箨、侧芽和居间分生组织,并逐步膨大,与竹鞭成20°-50°的角度向外伸长,芽尖弯曲向上,这部分鞭侧芽就是经分化形成的笋芽。
竹材年龄的鉴别与采伐方法

竹材年龄的鉴别与采伐方法
夏家超
【期刊名称】《专业户》
【年(卷),期】2004(000)011
【摘要】一、竹材生长年龄的鉴别竹材的生长年龄对于它的强度和使用价值有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生的竹材,表皮呈嫩青色,竹节下附有白粉;二年生的竹材,表皮呈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夏家超
【作者单位】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4443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5
【相关文献】
1.竹材生长年龄的鉴别与采伐方法 [J], 夏家超
2.牙齿切片鉴别兽类年龄方法的改进 [J], 朱静;杨丽;唐妮;韩联宪;蒋斌
3.林产品造林成本和采伐收益调查方法浅析——以湖北省通山县2016年杉木造林成本和采伐收益调查方法为范例 [J], 吉鹏飞;涂传建;王晓丹
4.自走式轻型竹材采伐机的设计与分析 [J], 杨春梅;张振宇;马岩
5.浅谈晋岚绒山羊年龄鉴别方法 [J], 张永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年龄竹子的称谓

不同年龄竹子的称谓竹子的年龄称谓竹子,是一种生长在山林中的植物,它们以其高耸的身姿和翠绿的色彩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竹子的生长速度惊人,不同年龄的竹子有着不同的称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竹笋出土时,年龄还很小,我们称之为“竹笋”。
竹笋短小而嫩绿,它们从地下伸出的柔嫩身躯,仿佛是大自然的新生命。
尽管年幼,但它们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能够迅速地生长,展示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笋逐渐长大,生长出细长的竹枝,这时候我们称之为“竹枝”。
竹枝修长而柔韧,它们像是天空中的飞翔者,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竹枝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它们一点点地成长,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当竹枝继续成长,逐渐变粗,形成竹干的时候,我们将其称为“竹干”。
竹干高大而挺拔,它们犹如大地上的守护者,给人以安全感。
竹干的岁月沉淀出了丰富的故事,它们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时光的流转。
竹干随着岁月的积累,逐渐老去,这时候我们称之为“老竹”。
老竹树形独特,犹如智者的形象。
它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获得了岁月的智慧,散发着成熟和稳重的气息。
老竹的每一个节,都是它们奋斗的见证,它们以自己的坚忍和智慧,向世人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当竹子年迈,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我们称之为“竹老”。
竹老已然枯瘦,但仍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
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承载着世间的一切。
竹老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他们的身影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竹子的年龄称谓,见证了它们的成长和变化。
无论是年幼的竹笋,还是年老的竹老,每一段岁月都是它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竹子的生命力和韧性,给人以启示和勇气。
让我们珍惜每一段岁月,像竹子一样,不断成长,不断奋斗,追逐自己的梦想。
印度如何鉴别竹子年龄

印度如何鉴别竹子年龄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竹藤通讯》
【年(卷),期】2004(2)1
【摘要】在印度南部,工人在砍竹时有独到的鉴定方法。
一般通过观察竹子外观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别。
竹杆的颜色、表皮的质地、基部竹节是否有绒毛或鞭,芽、枝和节上的鞘部都能提供有关竹子年龄的信息。
【总页数】1页(P43-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14.2
【相关文献】
1.大熊猫粪便中竹子咬节长短与年龄和种群数量关系 [J], 魏荣平;张贵权;王鹏彦;李德生;曹家林
2.热带地区印度南瓜露天直立竹子网型搭架栽培技术 [J], 云天海;廖道龙;胡艳平;朱白婢;黄文枫;叶炜桢
3.印度尼西亚计划开发竹子作为可再生能源 [J], 廖望
4.印度竹子计划 [J],
5.最高的竹子──印度麻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辨别立竹的年龄

如何辨别立竹的年龄范飞云竹类植物具有禾本科植物的共同特征,然而它在营养器官的外部形态,花和果实等生殖器官的结构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独自形成一特殊类群。
竹类植物在形态上的可分为秆、地下茎、枝、叶和箨、花和花序、果实和种子等。
竹材根据其生长和外部形态又大致分为两个大类,即丛生竹、散生竹。
1.竹子的各部位介绍1.1竹子的地下部分竹子的地下部分叫地下茎。
地下茎是竹类孕笋成竹、扩大自身数量和生长范围的主要结构。
来自于同一地下茎系统的一个竹丛或一片竹林,本质上是同一个“个体”,我们可以把地下茎看成是该“个体”的主茎,竹秆则是主茎的分枝。
1.1.1合轴型(或称“粗型”):地下茎仅由秆柄和秆基两部分构成,秆基上的芽直接萌笋成竹。
它们一般不能在地下作长距离蔓延生长,新竹以细短的秆柄与母竹相连,如龙竹。
但有的种类,秆柄可延长生长形成假鞭,顶芽在远离母竹的地点出土成竹,竹秆成散生状,称为合轴散生竹类。
1.1.2单轴型(或称“细型”):此种竹类的地下茎包括细长的竹鞭、较短的秆柄和秆基3部分。
秆基上的芽不直接出土成竹,而是先形成具有顶芽和侧芽、节上长不定根,并能在地下不断延伸的竹鞭。
其竹鞭的顶芽一般不出土成竹,其侧芽有的可直接出土成竹,有的又形成新的竹鞭。
因此地面的竹秆之间距离较长,呈散生状态,并能逐步发展成林。
具有此种繁殖特性的竹类称为单轴散生竹类。
1.1.3复轴型:兼有合轴型和单轴型地下茎特性的竹类称为复轴混生竹类。
1.2竹子的地上部分1.2.1竹秆:秆是竹类植物最重要的部分,从上而下分为秆茎、秆基、秆柄3个部分。
1.2.2秆茎:为竹秆的地上部分,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间中空。
节具二环,下为箨环,是秆箨脱落后留下的环痕;上为秆环,是居间分生组织停止生长后留下的环痕,常隆起成脊;二环之间的部分称为节内,其中具一木质横隔称节隔,其外着生芽或枝。
不同竹种之间其节和节内及节间的形状和长度等常有显著区别。
竹类植物节间的形状和长度变化较大,一般为圆筒形,呈绿色,但有的略呈方形,有的呈龟甲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鉴别竹子年龄?
1、竹子是在出土后三个月就成形的,在一年内都属于新竹,竹竿上会有薄薄的蜡质粉末。
2、第二年蜡质脱落,开始会有淡淡的藓苔附著。
3、第三年藓苔便布满竹竿表面。
4、到了第四年,藓苔颜色会变得更深。
撑绿竹:秆高一般12-15米,径粗10厘米,竹壁厚0.7-1厘米,节间长25-44厘米。
叶长13—30厘米,宽2.7—4.3厘米,单枝叶5—7片,长绿,老时为黄色。
夏秋6月下旬至9月中旬出笋。
主干长约十二米,直挺,胸径大的可达9厘米,单株主材可用重可达17千克,竹材为造纸之优质原料。
幼竹(笋)细嫩可为餐桌之佳肴。
慈竹:节间长达60cm,贴生长2mm的灰褐色脱落性小刺毛,箨环明显,在秆基数节者其上下各有宽5—8mm的一圈紧贴白色绒毛。
丝鞘革质,背部密集贴生棕黑色刺毛,先端稍呈山字形;箨耳不明显,狭小,呈皱折状,鞘口具长12mm细毛;箨舌高4—5mm,中央凸起成弓形,边缘具流苏状纤毛;箨叶直立或外翻,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圆形,腹面密被白色小刺毛,背面之中部亦疏生小刺毛。
平竹:生于海拔1600—2000米之中山地带。
在丰都县分布比较广,主干高6—18米,直径约25毫米,茎环及箨环均甚隆起。
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的斑点
和条纹;箨耳及其穟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枝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质薄,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l—2厘米,次脉6—8对。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陕西秦岭等地,生长于丘陵及平原,竹材坚韧,专用劈篾,编结竹器。
百夹竹:多为野生,分布于溪边山谷,适应性非常强,既耐水湿,也耐干旱贫瘠。
竿高4—8m,径5cm,竿环显著突隆起,二环先端细尖。
小枝常仅有叶片1枚,叶片先端常反转呈钩状。
箨鞘淡黄绿色,具淡色条纹,浓被白粉,基部具丛状密生的刺毛;箨叶三角形,直立,基部二侧延伸成独特的大箨耳紧抱竹竿;箨舌短,先端凸或截平。
笋期4月下旬。
班竹:散生竹。
是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秆高7-13m,径3-10cm。
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
为著名观赏竹。
金竹:秆高6~10m,径5~8cm,分枝以下仅具箨环。
秆及枝呈金黄色,有的秆节间(非沟槽处)常具1~2条甚狭长之纵长绿色环。
箨鞘呈黄并具绿纵纹及不规则的淡棕色斑点,无毛;无箨耳及鞘口遂毛;箨舌显著,先端截平,边缘具粗须毛;箨叶细长呈带状,其基部宽为箨舌之2/3,反转,下垂,微皱,绿色,边缘肉红色。
笋期7~8月仍有少量发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