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咳嗽-中医(4)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咳嗽 ppt课件

ppt课件 15
治疗:散表寒、清肺热
宣
麻黄为首,辅以苏叶,防风,宣肺散 寒
清
黄芩为首 ,辅以鱼腥草和连翘,清肺解毒 桔梗,法夏化痰止咳
化 降
杏仁、紫苑肃肺止咳 ppt课件
16
陈×,男,43岁。 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受寒即咳喘,近日加重,痰 色白而黏夹黄稠,不易咳出,恶寒发热,四肢及背 冷,口干渴,舌苔薄而淡黄,脉浮滑数。 处方:麻黄10g,杏仁10g,石膏30g,半夏10g,黄 芩15g,桔梗10g,苏叶10g,甘草5g,连翘10g,蝉 蜕6g,知母10g,紫苑10g,苏子10g,射干10g。2 剂咳喘稍减,共服6剂痊愈。
ppt课件 7
诊
断
咳逆有声或伴喉痒咯痰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 证 内伤咳嗽: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其它 兼证 听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干湿 啰音 血常规、胸片等检查
ppt课件 8
鉴别诊断 肺痈
肺痨 喘证 肺胀
ppt课件 9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新病 突发 病程短 兼肺卫表证 邪实
内伤:宿病 常发 病程长 兼它脏病证 邪实正虚
ppt课件
10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2、辨寒热虚实
实证:外感:风寒、风热、风燥 内伤:痰湿、痰热、肝火 寒:恶寒、咯痰、鼻涕清稀色白 热:恶风、咯痰、鼻涕黏稠而黄
实:病势急,病程短,咳声洪亮有力
虚:病势缓,病程长,咳声低弱气怯
ppt课件 11
辩证论治 治疗原则
肺阴亏耗证
ppt课件 13
外感咳嗽
(一)风寒袭肺 1、证候: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 白 兼次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 楚, 恶寒,发热,无汗 舌脉: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分析: 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3、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治疗:散表寒、清肺热
宣
麻黄为首,辅以苏叶,防风,宣肺散 寒
清
黄芩为首 ,辅以鱼腥草和连翘,清肺解毒 桔梗,法夏化痰止咳
化 降
杏仁、紫苑肃肺止咳 ppt课件
16
陈×,男,43岁。 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受寒即咳喘,近日加重,痰 色白而黏夹黄稠,不易咳出,恶寒发热,四肢及背 冷,口干渴,舌苔薄而淡黄,脉浮滑数。 处方:麻黄10g,杏仁10g,石膏30g,半夏10g,黄 芩15g,桔梗10g,苏叶10g,甘草5g,连翘10g,蝉 蜕6g,知母10g,紫苑10g,苏子10g,射干10g。2 剂咳喘稍减,共服6剂痊愈。
ppt课件 7
诊
断
咳逆有声或伴喉痒咯痰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 证 内伤咳嗽: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其它 兼证 听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干湿 啰音 血常规、胸片等检查
ppt课件 8
鉴别诊断 肺痈
肺痨 喘证 肺胀
ppt课件 9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新病 突发 病程短 兼肺卫表证 邪实
内伤:宿病 常发 病程长 兼它脏病证 邪实正虚
ppt课件
10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2、辨寒热虚实
实证:外感:风寒、风热、风燥 内伤:痰湿、痰热、肝火 寒:恶寒、咯痰、鼻涕清稀色白 热:恶风、咯痰、鼻涕黏稠而黄
实:病势急,病程短,咳声洪亮有力
虚:病势缓,病程长,咳声低弱气怯
ppt课件 11
辩证论治 治疗原则
肺阴亏耗证
ppt课件 13
外感咳嗽
(一)风寒袭肺 1、证候: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 白 兼次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 楚, 恶寒,发热,无汗 舌脉: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分析: 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3、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中医儿科学--咳嗽(完整)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37
8
哮喘性支气管炎(asthmatic bronchitis)
• 哮喘性支气管炎并不等于哮喘。我们知 道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比 较狭窄,它的周围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
• 一旦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粘膜便充 血和肿胀,导致细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的 痉挛。哮喘性支气管炎正是在感染的基础 上出现的哮喘,它的临床特点为:
• 慢性干咳或晨咳少许黏痰,痰嗜酸粒细 胞(Eos)>0.03,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 应性(AHR)的证据,最大呼气流量(PEF)变 异率正常,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大 约占慢性咳嗽的 10% 一20%。
• 给予布地奈德干粉剂 200—400 ug,每天 2次,吸人4周
完整版ppt课件
1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体征:呼吸次数稍增快,咽部充血,肺部呼 吸音粗糙,或有干、湿罗音。
完整版ppt课件
22
3、实验室检查 血象: 病原学: X线:
完整版ppt课件
23
咳嗽--鉴别诊断
1、百日咳(顿咳):以阵发性咳嗽伴吸气性 鸡鸣样吼声为典型症状,属于时行疾病,具有传 染性。
2、肺炎喘嗽:以高热、咳嗽、气促、鼻煽 等为典型症状,肺部可闻及细小水泡音。从西医 角度讲,支气管炎重症和支气管肺炎轻症,临床 表现上很难截然分开,必要时可做X线检查。在 中医诊断上,轻症肺炎可以认为属于咳嗽范畴。
2、内伤咳嗽 (1)痰热咳嗽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黄稠粘难咯+发热 、面红目赤、烦躁、口渴、鼻出血、大便干、 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说明:临床也常用麻杏甘石汤加减。咳引胸 胁痛者,加黛蛤散。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 咳嗽
最新版整理ppt
1
一 概述
咳嗽是肺部疾患中一个常见症状,多见于3 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咳嗽是 肺经本症,无论外感,内伤所致的肺失宣 肃,壅遏不宣,皆可发生咳嗽。咳和嗽在 含义上是不同的,有声无痰为咳,病在肺; 有痰无声为嗽,病在脾
最新版整理ppt
2
《病机式要》“咳嗽谓有声有痰,因肺气受 伤动乎脾湿而然也;咳谓无痰而有声,肺 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也。”然而 咳与嗽临床上往往同时出现,故称咳嗽.
半夏——体滑性燥,燥湿化痰,和胃止呕。
最新版整理ppt
34
陈皮——理气化痰,和胃健脾。气顺则痰降,气 化则痰化,健脾化湿,湿去痰消。
云苓,甘草——调脾运湿,脾能健运,痰湿 渐化,咳嗽可愈。
最新版整理ppt
35
加减:(1)夹食作咳——神曲,麦芽,山楂,运 脾消食。
(2)胸闷不适——枳壳,苏梗,宽中理气 (3)痰郁化热,咳吐黄痰,苔黄腻——黄芩,
最新版整理ppt
13
最新版整理ppt
14
三 诊断与鉴别 诊断 1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
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罗 音
3 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最新版整理ppt
15
鉴别诊断 1 顿咳 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证,
咳闭呕吐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进行性加重,入暮
瓜蒌,车前,苡仁(或用泻白散加化痰药)
(4)寒痰不化——白芥子,生姜(豁痰利气散 结,辛温散寒)制南星(苦、温)
最新版整理ppt
36
3 阴虚燥咳——感受秋燥之邪或久咳伤及肺阴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口鼻咽干(胃津伤, 燥盛则干)或咳痰带血(虚火灼伤肺络)舌红少 苔,脉细数。
最新版整理ppt
1
一 概述
咳嗽是肺部疾患中一个常见症状,多见于3 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咳嗽是 肺经本症,无论外感,内伤所致的肺失宣 肃,壅遏不宣,皆可发生咳嗽。咳和嗽在 含义上是不同的,有声无痰为咳,病在肺; 有痰无声为嗽,病在脾
最新版整理ppt
2
《病机式要》“咳嗽谓有声有痰,因肺气受 伤动乎脾湿而然也;咳谓无痰而有声,肺 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也。”然而 咳与嗽临床上往往同时出现,故称咳嗽.
半夏——体滑性燥,燥湿化痰,和胃止呕。
最新版整理ppt
34
陈皮——理气化痰,和胃健脾。气顺则痰降,气 化则痰化,健脾化湿,湿去痰消。
云苓,甘草——调脾运湿,脾能健运,痰湿 渐化,咳嗽可愈。
最新版整理ppt
35
加减:(1)夹食作咳——神曲,麦芽,山楂,运 脾消食。
(2)胸闷不适——枳壳,苏梗,宽中理气 (3)痰郁化热,咳吐黄痰,苔黄腻——黄芩,
最新版整理ppt
13
最新版整理ppt
14
三 诊断与鉴别 诊断 1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
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罗 音
3 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最新版整理ppt
15
鉴别诊断 1 顿咳 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证,
咳闭呕吐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进行性加重,入暮
瓜蒌,车前,苡仁(或用泻白散加化痰药)
(4)寒痰不化——白芥子,生姜(豁痰利气散 结,辛温散寒)制南星(苦、温)
最新版整理ppt
36
3 阴虚燥咳——感受秋燥之邪或久咳伤及肺阴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口鼻咽干(胃津伤, 燥盛则干)或咳痰带血(虚火灼伤肺络)舌红少 苔,脉细数。
咳嗽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4.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 内伤两大类
5.清·叶桂系统阐明了咳嗽的治疗原则
PPT课件
4
三、范围
1.重点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如急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 2.其他疾病如肺痈、肺痿、风温、肺痨等兼见 咳嗽者,可与本篇互参。
PPT课件
5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六 淫
口鼻
外 邪 皮毛
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外感咳嗽,如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应
适当休息。 四、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尤其应当注
意起居饮食的调护,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 咸,嗜酒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尤当戒除。 五、缓解期应坚持 “缓 PPT课件 则治本”的原则,补25
【结语】
一、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指肺失 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
证机概要: 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主方:清金化痰汤。
常用药: 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 杏仁、贝母、瓜蒌PP、T课件海蛤壳、竹沥半夏、射干—22—
3、肝火犯肺证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 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 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 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2 0 2 3 最新整 理收集 do
s o m e thing
PPT课件
1
【概述】
一、概念 :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 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 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 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PPT课件
2
咳嗽是一个症状,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 是病理性的。所的肺系疾病均可以有咳嗽的症 状,但是只有当咳嗽为主要表现时,我们可诊 断咳嗽。
中医知识咳嗽PPT课件

• 外感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
•
痰热郁肺----肺炎,支扩并感染
• 内伤咳嗽 痰湿郁肺----慢支肺气肿
•
肝火犯肺----胸膜炎,肺炎
•
肺阴亏耗----支气管扩张
三、源 流
• 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 《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肺为
咳” • 《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
• 加减:津伤较甚者配麦冬、玉竹滋养 肺阴;热重者酌加石膏、知母清肺泄 热;痰中挟血配白茅根清热止血。
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
•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
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 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 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 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 。
• 后方用青黛、蛤壳清肝化痰。二方相 合,使火气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 逆自平。
• 加减:还可酌加山栀、丹皮清肝泻火;苏 子、竹茹、枇杷叶化痰降气。
• 胸闷气逆,加枳壳、旋复花利肺降逆,胸 痛配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
• 痰粘难咯,酌加海浮石、贝母清热化痰;
• 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 加沙参、麦冬、天花粉、柯子养阴生津敛 肺。
“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说“五脏 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 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 于肺,均能导致咳嗽。
• 2、分类:繁 简:以脏腑命名;十 咳之称。
• 《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
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 3、对咳嗽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
可兼有咳嗽。 • 喘证—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
翼煽动,不能平卧。 • 哮病—喉中哮鸣有声为特征。
中医ppt课件咳嗽

治疗,取穴天突、膻中、足三里等。经过三个月调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中医治疗咳嗽的优势与局限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咳嗽是身体整体状况的一种表现, 治疗咳嗽的同时也注重调理身体其他方面。
个性化治疗
中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性强。
中医治疗咳嗽的优势与局限
典型病例二:风热咳嗽的治疗
总结词
中医治疗风热咳嗽,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为原则,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女性,35岁,因感冒后咳嗽不 止就诊。症见咳嗽声重,痰黄稠厚,伴有发 热、咽痛、口干等症状。诊断为风热咳嗽。 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原则,采用中 药汤剂如桑菊饮加减,以及针灸治疗,取穴 曲池、合谷、大椎等,经过一周治疗,患者 症状明显改善。
• 副作用小:中医治疗咳嗽多采用天然中草药,相比西药副 作用较小。
中医治疗咳嗽的优势与局限
疗效慢
中医治疗咳嗽通常需要较长时间 才能见效,患者需要耐心等待。
标准不统一
由于中医治疗咳嗽缺乏统一的标 准和规范,治疗效果可能因医生
水平差异而有所不同。
缺乏科学依据
部分中医治疗咳嗽的方法缺乏科 学验证,其有效性有待进一看
KEEP VIEW
REPORTING
2023-2026
ONE
KEEP VIEW
中医ppt课件咳嗽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 • 中医治疗咳嗽的方法 •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历史与现状 • 中医治疗咳嗽的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
咳嗽的定义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中医治疗咳嗽的优势与局限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咳嗽是身体整体状况的一种表现, 治疗咳嗽的同时也注重调理身体其他方面。
个性化治疗
中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性强。
中医治疗咳嗽的优势与局限
典型病例二:风热咳嗽的治疗
总结词
中医治疗风热咳嗽,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为原则,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女性,35岁,因感冒后咳嗽不 止就诊。症见咳嗽声重,痰黄稠厚,伴有发 热、咽痛、口干等症状。诊断为风热咳嗽。 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原则,采用中 药汤剂如桑菊饮加减,以及针灸治疗,取穴 曲池、合谷、大椎等,经过一周治疗,患者 症状明显改善。
• 副作用小:中医治疗咳嗽多采用天然中草药,相比西药副 作用较小。
中医治疗咳嗽的优势与局限
疗效慢
中医治疗咳嗽通常需要较长时间 才能见效,患者需要耐心等待。
标准不统一
由于中医治疗咳嗽缺乏统一的标 准和规范,治疗效果可能因医生
水平差异而有所不同。
缺乏科学依据
部分中医治疗咳嗽的方法缺乏科 学验证,其有效性有待进一看
KEEP VIEW
REPORTING
2023-2026
ONE
KEEP VIEW
中医ppt课件咳嗽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 • 中医治疗咳嗽的方法 •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历史与现状 • 中医治疗咳嗽的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
咳嗽的定义
咳嗽中医护理常规(PPT)

咳嗽中医护理常规(ppt)
目录
• 咳嗽的中医理论 • 咳嗽的中医护理原则 • 咳嗽的中医护理方法 • 咳嗽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 咳嗽的中医护理案例分享
01
咳嗽的中医理论
咳嗽的病因
01
02
03
外感咳嗽
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如气 候异常、空气污染等,导 致肺气失宣,引起咳嗽。
内伤咳嗽
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 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 调,影响肺的正常宣发和 肃降,引发咳嗽。
风热咳嗽案例
总结词
风热咳嗽多因外感风热所致,表现为咳嗽痰黄、口干咽痛。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痰黄稠厚,伴有发热 、口干咽痛等症状。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如刮痧肺经、曲池 等穴位,以及饮用菊花茶,三天后症状得到控制。
燥热咳嗽案例
总结词
燥热咳嗽多因秋燥所致,表现为干咳无痰、咽喉干燥。
虚实夹杂
咳嗽可由虚实夹杂所致, 如肺虚痰热、肺脾两虚等。
咳嗽的病机
肺失宣发
肺主宣发,若肺气失宣, 则气机不畅,导致咳嗽。
肺失肃降
肺主肃降,若肺气失降, 则痰浊内生,引起咳嗽。
痰湿内生
痰湿内生是咳嗽的重要病 机之一,痰湿阻塞气道, 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导致 咳嗽。
咳嗽的分类
风寒咳嗽
多由外感风寒所致,表 现为咳嗽、痰稀白、咽
避免过敏原
避免接触烟雾、花粉等过敏原 物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保健方法
中药调理
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服用中 药汤剂或中成药,以调理身体
、缓解咳嗽症状。
穴位按摩
按摩合谷、太渊、肺俞等穴位 ,可舒缓咳嗽、气喘等症状。
食疗
选用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 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蜂 蜜等,辅助治疗咳嗽。
目录
• 咳嗽的中医理论 • 咳嗽的中医护理原则 • 咳嗽的中医护理方法 • 咳嗽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 咳嗽的中医护理案例分享
01
咳嗽的中医理论
咳嗽的病因
01
02
03
外感咳嗽
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如气 候异常、空气污染等,导 致肺气失宣,引起咳嗽。
内伤咳嗽
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 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 调,影响肺的正常宣发和 肃降,引发咳嗽。
风热咳嗽案例
总结词
风热咳嗽多因外感风热所致,表现为咳嗽痰黄、口干咽痛。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痰黄稠厚,伴有发热 、口干咽痛等症状。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如刮痧肺经、曲池 等穴位,以及饮用菊花茶,三天后症状得到控制。
燥热咳嗽案例
总结词
燥热咳嗽多因秋燥所致,表现为干咳无痰、咽喉干燥。
虚实夹杂
咳嗽可由虚实夹杂所致, 如肺虚痰热、肺脾两虚等。
咳嗽的病机
肺失宣发
肺主宣发,若肺气失宣, 则气机不畅,导致咳嗽。
肺失肃降
肺主肃降,若肺气失降, 则痰浊内生,引起咳嗽。
痰湿内生
痰湿内生是咳嗽的重要病 机之一,痰湿阻塞气道, 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导致 咳嗽。
咳嗽的分类
风寒咳嗽
多由外感风寒所致,表 现为咳嗽、痰稀白、咽
避免过敏原
避免接触烟雾、花粉等过敏原 物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保健方法
中药调理
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服用中 药汤剂或中成药,以调理身体
、缓解咳嗽症状。
穴位按摩
按摩合谷、太渊、肺俞等穴位 ,可舒缓咳嗽、气喘等症状。
食疗
选用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 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蜂 蜜等,辅助治疗咳嗽。
中医内科学咳嗽ppt课件 (4)

38
完整版ppt课件
3.肝火犯肺
主症:气逆作咳阵发,面红目赤,胸痛,随情绪 波动
兼症: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口 干口苦,胸胁胀痛。
舌象:舌质红,舌苔薄黄少津。 脉象:弦数。 病机:肝失条达,化火侮肺,肺失肃降。 审证要点:咳嗽气逆,胸胁引痛,性急易怒。 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
5
完整版ppt课件
二.病因与病机
病因:1.外感六淫,尤以风、寒、燥、 热为主。
2.内邪干肺
6
完整版ppt课件
病位:肺,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病性: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 —风寒、风热、燥邪
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 “火”,痰 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
7
完整版ppt课件
36
完整版ppt课件
清金化痰汤
清金化痰用芩栀,桑皮二母麦冬 施,
蒌桔陈苓甘草入,肺热痰稠可服 之。
37
完整版ppt课件
加减:
痰热甚者,可加竹沥水、天竺黄、竹茹清热化痰 痰黄如脓或腥臭,酌加鱼腥草、金养麦根、薏苡
仁、冬瓜子清热化痰解毒; 胸满咳逆,痰盛,便秘配葶苈子、大黄泻肺逐痰; 痰热伤津,酌加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三.诊断要点
1. 症状: 咳嗽,或伴有咳痰。 2. 病史: 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伴其他
脏腑失调的症状。 3. 体查: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有干湿啰音 4.血常规化验,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8
完整版ppt课件
四.鉴别诊断
质红,苔薄,脉濡数— 鲜荷叶、鲜藿香、六一散疏风 解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声粗亢浑浊嘶哑 外感风寒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 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
或风热
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
肺燥阴虚
时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 夜卧咳嗽加剧,持续不 已,少气或伴气喘者
久咳致喘 的虚寒证
阴虚或气虚
病势缓而病程长者
咳而声低气怯者
痰湿或痰热 虚
3.辨寒热虚实
寒证:
多有“冷、淡、清、稀、青、白、迟”的特点;
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 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治疗
1.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治痰 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 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
2.喻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 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咳嗽-中医(4)
病案一
王XX,男,65岁,形体肥胖,嗜烟,以反复咳嗽 咯痰四年,加重两周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四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症状 反复,未作系统治疗,痰量逐渐增多,尤以晨起咳甚。 两周前因受凉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增 多,曾在门诊求治,服用宣肺解表的中药,外感症状 缓解,仍发热,咳嗽,咯痰,痰多黄稠难咯出,胸满 气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外邪袭肺
六 淫
口鼻
肺
外
卫
邪 皮毛
邪壅气道
肺失宣肃----气逆而咳 肺不布津----津聚为痰
外 感 咳 嗽
邪束卫表----寒热身痛----外感表证
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较为多见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肺与脾 肺与肝 肺与肾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
嗜烟辛辣 嗜酒肥甘
肺胃火 痰
脾湿
寒(饮)
阳虚 气虚
久 咳
肺脏本虚
久病、体虚 肺脾两虚
肺肾两虚
病因病机
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与肝、脾 密切相关,日久及肾。
外感咳嗽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 。 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
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热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 痰。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转化。 病久延及肾,肾不纳气,导致咳喘,后期累及于心, 肺脾肾俱虚,可转化为肺胀。
(邪实)
内 伤
阴虚火旺灼津为痰
咳
久病劳损 肺肾 阳虚水泛为痰 禀赋不足 两虚
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痰
阻 气 逆
嗽
----肃降无权
(正虚)
病因病机图
风寒 风热 风燥
饮食不节
侵袭肺系
脾失健运 痰湿阻肺
久蕴化热,痰热郁肺
情志不畅 气郁化火 木火刑金
久病体虚
肺气虚,气不化津,津聚成痰
肺阴虚,阴虚火旺,灼津成痰
?中医诊断(病名、证候)、病因病机、治法及方药
概述 证候特征 病因病机 诊断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转归预后 预防调摄 临证备要
病因病机
1.《素问·咳论》认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 从其合也”。
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2.《医学心悟》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
病程较短;内伤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常伴脏腑功能 失调的证候,起病慢、病程长。
病因病机
外感 内伤
病因病机
1.外邪袭肺
六 淫
口鼻
肺
外
卫
邪 皮毛
邪壅气道
肺失宣肃----气逆而咳 肺不布津----津聚为痰
外 感 咳 嗽
邪束卫表----寒热身痛----外感表证
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较为多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因病机
热证:
多有“热、渴、稠、秘、红、黄、数”的特点;
实证:
外感咳嗽——风寒、风热、风燥—实; 内伤咳嗽——痰湿、痰热、肝火—邪实;
虚证:
内伤咳嗽——阴津亏耗—虚或虚中挟实。
4.辨痰的色、质、量、味
①少痰或无痰者
——燥热、阴虚。
②痰多者
——痰湿、痰热、虚寒。
③痰白而稀薄者
——风、寒。
④痰黄而稠者
1.辨外感内伤
病史新久 起病缓急 病程 兼症
病性 治法
外
感
内
伤
多为新病
久病或反复发作
急
缓
短
长
常伴肺卫表证:恶寒、 身无表证,可伴他脏
发热、头痛
见证
邪实
虚实夹杂
疏邪宣肺,忌收敛
调理脏腑,忌辛散
洪亮有力者
实
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 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
风热或 痰热伤津
咳 程2加声 短. 重辨高 者亢,的咳,或有嗽病伴关的势咽因急痛时而素间病。、节律、性质、声音、伴外随或寒风症内热状热及
诊断
1. 咳逆有声或伴喉痒咯痰。 2. 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内
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伴其他脏 腑失调的症状。 3. 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有干湿罗音。 4. 血常规化验,痰培养,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哮病、喘证
2.肺胀 病史长,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
甚至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肺痨
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症。X线胸部 检查常能确定病灶所在。 4.肺癌
常以咳嗽或咯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的吸烟者, 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迅速,呈恶液质,肺部X线 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热。
⑤痰白而粘者
肾阴虚,肺失濡润,虚火灼津 肾阳虚,气化不利,水饮内停
实证
肺 失 宣 降 ,
咳嗽 肺 气 上 逆
虚实 夹杂
咳嗽病因病机示意图
外感
六
肺 淫
卫外失司
诸 邪
(口鼻皮毛)
肺气上逆 肺失宣降
冲击 声门
复迁 感延 外反 邪复
上津 干失 内布 阻化
咳嗽
迁 五延 脏不 六愈 腑伤
及
情志不遂 肝 火
火(热)
阴虚
内伤
3.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风--辛平解之;寒--辛温散之; 暑--微辛微凉,苦降甘淡;湿--理肺治胃;火(温热)-甘寒
概述
范围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见的咳嗽,均可参照 本病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咳嗽为其证候特征。 咳嗽、咯痰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外感咳嗽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
痰
阻 气
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
逆
(邪实)
内 伤
阴虚火旺灼津为痰
咳
久病劳损 肺肾 阳虚水泛为痰 禀赋不足 两虚
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痰
阻 气 逆
嗽
----肃降无权
(正虚)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
痰
阻 气
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
逆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 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
或风热
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
肺燥阴虚
时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 夜卧咳嗽加剧,持续不 已,少气或伴气喘者
久咳致喘 的虚寒证
阴虚或气虚
病势缓而病程长者
咳而声低气怯者
痰湿或痰热 虚
3.辨寒热虚实
寒证:
多有“冷、淡、清、稀、青、白、迟”的特点;
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 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治疗
1.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治痰 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 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
2.喻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 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咳嗽-中医(4)
病案一
王XX,男,65岁,形体肥胖,嗜烟,以反复咳嗽 咯痰四年,加重两周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四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症状 反复,未作系统治疗,痰量逐渐增多,尤以晨起咳甚。 两周前因受凉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增 多,曾在门诊求治,服用宣肺解表的中药,外感症状 缓解,仍发热,咳嗽,咯痰,痰多黄稠难咯出,胸满 气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外邪袭肺
六 淫
口鼻
肺
外
卫
邪 皮毛
邪壅气道
肺失宣肃----气逆而咳 肺不布津----津聚为痰
外 感 咳 嗽
邪束卫表----寒热身痛----外感表证
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较为多见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肺与脾 肺与肝 肺与肾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
嗜烟辛辣 嗜酒肥甘
肺胃火 痰
脾湿
寒(饮)
阳虚 气虚
久 咳
肺脏本虚
久病、体虚 肺脾两虚
肺肾两虚
病因病机
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与肝、脾 密切相关,日久及肾。
外感咳嗽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 。 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
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热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 痰。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转化。 病久延及肾,肾不纳气,导致咳喘,后期累及于心, 肺脾肾俱虚,可转化为肺胀。
(邪实)
内 伤
阴虚火旺灼津为痰
咳
久病劳损 肺肾 阳虚水泛为痰 禀赋不足 两虚
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痰
阻 气 逆
嗽
----肃降无权
(正虚)
病因病机图
风寒 风热 风燥
饮食不节
侵袭肺系
脾失健运 痰湿阻肺
久蕴化热,痰热郁肺
情志不畅 气郁化火 木火刑金
久病体虚
肺气虚,气不化津,津聚成痰
肺阴虚,阴虚火旺,灼津成痰
?中医诊断(病名、证候)、病因病机、治法及方药
概述 证候特征 病因病机 诊断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转归预后 预防调摄 临证备要
病因病机
1.《素问·咳论》认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 从其合也”。
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2.《医学心悟》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
病程较短;内伤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常伴脏腑功能 失调的证候,起病慢、病程长。
病因病机
外感 内伤
病因病机
1.外邪袭肺
六 淫
口鼻
肺
外
卫
邪 皮毛
邪壅气道
肺失宣肃----气逆而咳 肺不布津----津聚为痰
外 感 咳 嗽
邪束卫表----寒热身痛----外感表证
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较为多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因病机
热证:
多有“热、渴、稠、秘、红、黄、数”的特点;
实证:
外感咳嗽——风寒、风热、风燥—实; 内伤咳嗽——痰湿、痰热、肝火—邪实;
虚证:
内伤咳嗽——阴津亏耗—虚或虚中挟实。
4.辨痰的色、质、量、味
①少痰或无痰者
——燥热、阴虚。
②痰多者
——痰湿、痰热、虚寒。
③痰白而稀薄者
——风、寒。
④痰黄而稠者
1.辨外感内伤
病史新久 起病缓急 病程 兼症
病性 治法
外
感
内
伤
多为新病
久病或反复发作
急
缓
短
长
常伴肺卫表证:恶寒、 身无表证,可伴他脏
发热、头痛
见证
邪实
虚实夹杂
疏邪宣肺,忌收敛
调理脏腑,忌辛散
洪亮有力者
实
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 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
风热或 痰热伤津
咳 程2加声 短. 重辨高 者亢,的咳,或有嗽病伴关的势咽因急痛时而素间病。、节律、性质、声音、伴外随或寒风症内热状热及
诊断
1. 咳逆有声或伴喉痒咯痰。 2. 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内
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伴其他脏 腑失调的症状。 3. 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有干湿罗音。 4. 血常规化验,痰培养,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哮病、喘证
2.肺胀 病史长,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
甚至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肺痨
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症。X线胸部 检查常能确定病灶所在。 4.肺癌
常以咳嗽或咯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的吸烟者, 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迅速,呈恶液质,肺部X线 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热。
⑤痰白而粘者
肾阴虚,肺失濡润,虚火灼津 肾阳虚,气化不利,水饮内停
实证
肺 失 宣 降 ,
咳嗽 肺 气 上 逆
虚实 夹杂
咳嗽病因病机示意图
外感
六
肺 淫
卫外失司
诸 邪
(口鼻皮毛)
肺气上逆 肺失宣降
冲击 声门
复迁 感延 外反 邪复
上津 干失 内布 阻化
咳嗽
迁 五延 脏不 六愈 腑伤
及
情志不遂 肝 火
火(热)
阴虚
内伤
3.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风--辛平解之;寒--辛温散之; 暑--微辛微凉,苦降甘淡;湿--理肺治胃;火(温热)-甘寒
概述
范围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见的咳嗽,均可参照 本病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咳嗽为其证候特征。 咳嗽、咯痰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外感咳嗽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
痰
阻 气
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
逆
(邪实)
内 伤
阴虚火旺灼津为痰
咳
久病劳损 肺肾 阳虚水泛为痰 禀赋不足 两虚
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痰
阻 气 逆
嗽
----肃降无权
(正虚)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
痰
阻 气
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
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