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概述.共36页
RCM介绍

专业RCM软件工具
DNV ORBIT RCM是高效支持RCM 分析的软件,可帮助用户制定优化的维 护 / 维修任务包。该软件既可以进行筛 选分析,也可以进行详细评估(失效模 式和后果影响分析、风险分析和维护策 略开发)。在ORBIT RCM中,风险分 析综合考虑安全、环境、生产损失和后 续成本等方面来进行风险评价。 DNV ORBIT RCM软件的特点: 用户界面友好 可以借助MS Excel和CSV等处理大型 输入/输出数据库 全面支持RCM工作程序 筛选分析模块 详细分析模块 -失效模式和后果影响分析、风险 评估; -基于风险的维护模块; -维护策略优化; 报告模块—预先设置的报告,可自由 设定报告格式 DNV的最佳实践数据库 软件界面可中英文双语自选切换 DNV从事RCM的优势之一在于我 们从最佳实践数据库中获取的经验, 而 这些经验是从DNV RCM的全球所有技 术人员和实际项目的经验积累中取得的。
RCM工作程序
DNV的RC果影响分析 风险分析 失效原因和失效根本原因分析 基于风险维护的策略制定 与CMMS/ERP接口
DNV RCM是一种以风险为基础的能 够建立准确的且具有良好目标性的维护 优化任务包的系统技术方法。其目的在 于使装置达到最佳可靠性,避免潜在的 失效和非计划性停车。RCM所制定的维 护策略和任务包是针对所识别的失效原 因和失效根本原因的。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 的技术
DNV的RCM方法是根据设备的失效 模式所造成的风险大小来识别出维护的 关键目标,根据失效的原因来确定降低 失效原因及其根本原因发生的维护策 略,根据与其相关的风险进行适当的维 护以避免维护过度和维护不足。 DNV RCM采用失效模式和后果影响 分析和风险分析过程为每个目标进行详 细的安全、环境和商业(生产损失和成 本)的风险评价。对于中至高风险项详 细分析失效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针对 失效原因或失效很本原因的维护策略, 对低风险项则进行纠正性维护即可。 RCM的最终研究结果是一个优化的维护 包,维护策略涉及到却又不仅限于下列 方面: 基于状态的维护(包括状态监控) 基于时间的维护 纠正性维护 日常巡检 功能性测试 设计或操作更改
什么是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什么是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英文为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属于第三代维修管理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这一设备管理模式强调以设备的可靠性、设备故障后果,作为制定维修策略的主要依据。
按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首先应对设备的故障后果进行结构性评价、分析并综合出一个有关安全、运行经济性和维修费用节省的维修策略。
另外,在制定维修策略时,自觉地以故障模式的最新探索成果作为依据。
也就是说,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是综合了故障后果和故障模式的有关信息,以运行经济性为出发点的维修管理模式。
下面介绍一下这一维修体系的基本要点。
1.关于故障后果的评价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对设备故障后果进行结构性评价。
这种评价是以下面的顺序来排列其重要程度的。
1)潜在故障问题。
目前对设备无直接影响,而故障一旦发生则后果严重。
2)安全故障问题。
故障一旦发生,会造成人身或生命安全。
3)运行故障问题。
故障一旦发生,影响生产运行和修理的直接费用。
4)非运行故障问题。
此故障一般不影响生产运行,但影响修理费用。
按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策略,如果设备故障后果严重,则应采用预防维修。
否则除日常维护和润滑外,不必进行预防维修。
在评价故障后果以便制定维修策略时,每个设备的所有功能和故障模式都应加以考虑,并进行分析,制定出每一设备的维修方针。
其故障后果与维修策略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故障后果与维修策略的选择2.对于故障特性的研究预防维修是根据设备故障特征曲线或浴盆曲线,在设备进入耗损故障期之前安排进行的维修活动。
当今的设备比以往要复杂得多,而且故障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
美国民航在过去30年间,作了大量关于设备可靠性的研究,发现在设备从使用到淘汰(包括无形磨损造成的设备报废),其故障特征曲线呈六种不同形状,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式B 开始为恒定或逐渐略增的故障率,最后进入耗损期;模式C 显示了缓慢增长的故障率,但没有明显的耗损故障期;模式D 显示了新设备刚出厂时的低故障率现象,很快增长为一个恒定的故障率;模式E 在整个寿命周期都保持恒定的故障率;模式F 在开始时有较高的初期故障率,很快降低为恒定或增长极为缓慢的故障率。
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RCM)简介

苏联: 计划维修(- ) 按计划大、中、小修(我国过去也采用)
美国: 预防维修() 事后维修() 预防维修() 改善维修(- ) 维修预防(- )
定期检修 (减少非计划停车损失→成本较高→过度维修与维
第三代维修模式
(上世纪60年代出现,上世纪80年代至今天广泛使用)
国内
1979年 民航与空军引进了
1992年 “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订要求与方法”
的社会基础
1970年
1974年 环境(社会承受能力脆弱)
一系列标准规范 严惩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 “健康安全法” 安 全 的 工 作
严重的失效事故,管理人员受到
所有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法规
我国更侧重于经济效益,缺乏西方对 的社会需求,但近年
维修与资产完整性管理
基于风险的资产管理()
2 定义
()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 一种维修的理念,一种维修的策略,一种维修的模式
功能与故障分析
依据 可靠性状况 后果与严重程度
安全
应用 逻辑判断方法 最小的维修资源消耗
维修内容
维修类型
确定维修大纲
维修间隔期 维修级别
→达到优化维修的目的
图3
图4 流程图
图5 故障后果及维修工作分析流程图(第一步)
图6 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分析流程(第二步)
3 故障与后果分类及处理原则
故障 设备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状态
功能故障 明显功能故障
潜在故障 隐蔽功能故障
故障后果:
安全性和环境后果:人员伤亡与环境污染
隐蔽性故障后果:
暂无直接影响,导致
严重的多重故障后果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基础知识.doc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基础知识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是欧美通过对设备磨损曲线和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后发展出来的一种维修体系。
RCM强调对设备的异常工况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设备状态为基准安排各种方式的计划维修,以达到最高的设备可利用率和最低的维修费用。
其维修体系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事后维修、预防性维修和预测性维修。
RCM在美国融合了更多的维修方式和诊断方法,正在发展成为RCM2 ,尤其是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发电厂和化工行业。
RCM的目标是达到总体成本的平衡点,使得可靠性投资所得到的回报为最高,他通过一组系统工作过程来达到这个目标。
RCM的指导原则为:1、RCM是面向设备功能或性能的;2、RCM是关注整个系统的;3、RCM承认设计上的限制,迫求不断改善设计;4、RCM定义缺陷为任何不如意的条件,例如:未达到某些性能或为实现某些功能;5、RCM任务必须是有效的;6、RCM任务必须是可适用的;7、RCM关注四种类型缺陷处理:事后缺陷处理、定期维修、状态监测、缺陷探测/事先维修;8、RCM是一个闭环系统。
RCM的基本观点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由设计制造赋予的特性,有效的维修只能保持而不能提高它们。
RCM特别注重装备可靠性、安全性的先天性。
如果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那么只有修改设计和提高制造水平。
因此,想通过增加维修频数来提高这一固有水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维修次数越多,不一定会使装备越可靠、越安全。
产品(项目)故障有不同的影响或后果,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故障后果的严重性是确定是否做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出发点。
在装备使用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后果不尽相同,重要的是预防有严重后果的故障。
故障后果是由产品的设计特性所决定的,是由设计制造而赋予的固有特性。
对于复杂装备,应当对会有安全性(含对环境危害)、任务性和严重经济性后果的重要产品,才做预防性维修工作。
可靠性维修为中心(RCM)管理

设备主动性维修、预先维修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管理1 引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译自英文“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它是国内外维修行业已经非常熟悉的一个用词,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科学的维修理论。
在发达国家,RCM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还在继续扩展。
主动性维修或主动维修,源于Proactive Maintenance (缩写为Promaint或PaM,也可译为“预先维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逐渐发展和应用。
2002年欧洲维修联盟(EFNMS)第16次会议曾将Promaint 作为会议主题。
但是“主动性维修”到底是什么,各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不同的理解,就是在Promaint发源地,对其概念、原理和具体技术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在分析有代表性的两种主动性维修观点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主动性维修,丰富和完善现有的RCM理论和方法。
2 两种不同的“主动性维修”(PaM)2.1 狭义的“主动性维修”1992年美国资深的液压系统设计专家E.C.Fitch,在其著作《Proactive Maintenance for Mechanical Systems》[1]中详细论述了Proactive Maintenance的概念、原理和技术。
这种维修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其重要的意义,它提出了“故障根源”(Boot Causes of Failure)的概念,给出了故障根源的种类(材料变形、超常液体污染、液体泄漏、液体化学不稳定、液体物理不稳定、液体气蚀、液体温度不稳定、严重的磨损状况等),认为通过对可能引起设备产生故障的“故障根源”进行系统化的识别,在系统的性能和材料退化之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整体维修需求,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Fitch的“主动性维修”认为,在实际的维修工作中不但要重视零部件的损伤,还应重视相关介质(如油液等)的“条件性故障”。
RCM总结

RCM培训学习总结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用以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需求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也是发达国家军队及工业部门制定军用装备和设备预防性维修大纲、优化维修制度的首选方法。
美军通过在80年代推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维修改革,使其装备保持了较高的完好率。
美军所作的工作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回报。
英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应用RCM分析技术为其设备制定维修策略,避免了“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的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使维修工作更具科学性。
实践证明:如果RCM被正确运用到现行的维修装(设)备中,在保证生产安全性和资产可靠性的条件下,可将日常维修工作量降低40%至70%,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RCM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表现出来的优势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这些国家普遍开展了RCM的应用研究。
本文对RCM当前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RCM在国外的推广应用与维修改革二、RCM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前景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军事科研部门开始跟踪研究RCM理论和应用。
1992年国防科工委颁布了由军械工程学院为主编单位编制的我国第一部RCM国家军用标准GJB1378《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定要求与方法》,该标准在海军、空军及二炮部队主战装备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促进了现役装备维修改革和新装备形成战斗能力。
空军对某型飞机采用RCM后,改革了维修规程,取消了50h的定检规定,寿命由350h延长到800h以上。
由于技术、管理和认识上的原因,RCM在通用装备上的推广应用一直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还没有做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工作,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
为适用新时期军事斗争形式,加快武器雷达装备维修改革的步伐,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武器雷达局决定自2002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对各类主战武器雷达装备全面实施RCM分析,形成基于具体装备的预防性维修大纲。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是为了确保系统在几个不同的方面持续尽全力进行运转。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专注于构建安全化、最小化的维护。
如果得以正确推行,这将提升机器的可靠性和正常运行时间、成本效益,并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维修中所涉及的安全和风险。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是一种完整的维护方法,我们把它视为确保机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主要方法。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是通过对机器进行关键评估的某个特定程序来完成的,然后,为适当的、规划的维护任务制定计划。
然后,根据定期评估,运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的步骤,而一旦有必要,我们需要进行变更。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步骤:
运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时,以下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提出来的:
1、机器的功能是什么?(一级和二级)
2、这些功能为何发生故障了呢?
3、是什么导致了功能故障?
4、故障期间,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机器没有发挥其主要功能的完全的故障,或者仅仅是功能变慢)
5、功能故障是否严重,达到了什么程度?
6、为防止功能故障,我们能做什么?
7、如果功能故障预防并不成功,那么,我们必须要做什么?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通常用于确保机器的成本效益,以及衡量机器故障的严重程度。
这意味着如果机器的某个部件发生了故障,即便该部件并不重要,
也会发生故障。
机器的主要功能处于优先重点的地位,要尽可能地保留,以帮助确保机器始终完成其能主要任务。
可靠性维护

--产品的故障规律是不同的,应采取不同方式控制维修工作时机。有耗损性故障规律的产品适宜定时拆修或更换,以预防功能故障或引起多重故障;对于无耗损性故障规律的产品,定时拆修或更换常常是有害无益,更适宜于通过检查、监控,视情进行维修。
--对产品(项目)采用不同的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其消耗资源、费用、难度与深度是不相同的,可加以排序。 对不同产品(项目),应根据需要选择适用而有效的工作类型,从而在保证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节省维修资源与费用。
60年代初,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航空机件的故障率曲线有六种基本形式,符合典型的“浴盆曲线”的仅占4%,且具有明显耗损期的情况也并不普遍,没有耗损期的机件约占89%。通过分析他们得到两个重要结论,即:对于复杂装备,除非具有某种支配性故障模式,否则定时翻修无助于提高其可靠性;对许多项目,没有一种预防性维修方式是十分有效的。在其后近10年的维修改革探索中,通过应用可靠性大纲、针对性维修、按需要检查和更换等一系列试验和总结,形成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新的维修理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1968年,美国空运协会颁发了体现这种理论的飞机维修大纲制订文件MSG-1《手册:维修的鉴定与大纲的制订》(RCM的最初版本),该文件由领导制订波音747飞机初始维修大纲的维修指导小组(Maintenance Steering Group-MSG)起草的,在波音747飞机上运用后获得了成功。按照RCM理论制订的波音747飞机初始维修大纲,在达到20000h以前的大的结构检查仅用6.6万工时;而按照传统维修思想,对于较小且不复杂的DC-8飞机,在同一周期内需用400万工时。对于任何用户这种大幅度的减少维修工时、费用,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重要的这是在不降低装备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