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装备维修管理系统
什么是RCM概述

什么是RCM概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以确定资产预防性维修需求、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
它的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方法,确定出各故障后果的预防性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维修停机损失最小为目标优化系统的维修策略。
RCM理论的研究,6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航空界,首次应用RC M制定维修大纲的是波音747飞机。
美国航空界应用RCM制订飞机维修大纲的指导性文件从1968年的MSG-1 到1993年的MSG-3多次修订,前后共有5个版本。
70年代后期RCM引起美国军方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到80年代中期,美国陆、海、空三军分别颁布了其应用RCM的标准。
例如:1985年2月美空军颁布的MIL-STD-1843,1985年7月美陆军颁布的AMC P750—2,1986年1月美海军颁布的MIL—STD—2173等都是关于RC M应用的指导性标准或文件。
美国国防部指令和后勤保障分析标准中,也明确把RC M分析作为要求的计划预防性维修大纲的方法。
目前美军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装备(包括现役与新研装备)的预防性维修大纲都是应用RCM方法制订的。
1991年英国Alad on维修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J ohn Moubra y 在多年实践R CM的基础上出版了系统阐述RC M 的专著《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由于这本专著与以往的R CM标准、文件有较大区别,John Moubra y又把这本书称为《RCMⅡ》。
97年《RCMⅡ》第二版出版发行。
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基本内容维修是以可靠性为中心,本身就十分明白告诉我们。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一、什么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以确定设(装)备预防性维修需求、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
按国家军用标准G1378-92《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定要求与方法》,RCM定义为:“按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装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装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
它的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后果;用规X化的逻辑决断程序,确定各故障后果的预防性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最小的维修停机损失和最小的维修资源消耗为目标,优化系统的维修策略。
RCM基本观点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由设计制造赋予的特性,有效的维修只能保持而不能提高它们。
RCM特别注重装备可靠性、安全性的先天性。
如果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那么只有修改设计和提高制造水平。
因此,想通过增加维修频数来提高这一固有水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维修次数越多,不一定会使装备越可靠、越安全。
产品(项目)故障有不同的影响或后果,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故障后果的严重性是确定是否做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出发点。
在装备使用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后果不尽相同,重要的是预防有严重后果的故障。
故障后果是由产品的设计特性所决定的,是由设计制造而赋予的固有特性。
对于复杂装备,应当对会有安全性(含对环境危害)、任务性和严重经济性后果的重要产品,才做预防性维修工作。
对于采用了余度技术的产品,其故障的安全性和任务性影响一般已明显降低,因此可以从经济性方面加以权衡,确定是否需要做预防性维修工作。
产品的故障规律是不同的,应采取不同方式控制维修工作时机。
有耗损性故障规律的产品适宜定时拆修或更换,以预防功能故障或引起多重故障;对于无耗损性故障规律的产品,定时拆修或更换常常是有害无益,更适宜于通过检查、监控,视情进行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试验场地面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随着航 天试 验 任 务 的发 展 , 试 验 场地 面设 对
保持 实现 其用 户需 求功 能所 必须 的活 动 的一 种科
学方 法 。通过 R M 分 析 方法 , 定 对 哪些 设 备 C 确 采取 纠正 性维 修 策 略 , 哪些 设 备 采 取 定 期维 修 对 策略 , 哪些设 备 采 取 状 态 维 修 策 略 。而 通 过这 对 些必 须 的维修 活 动 , 保 系统 设 备 保 持 实 现其 用 确
W U ng Yi kui . FU o Ra
( .De a t n f p c up n ,t eAc d myo up n o 1 pr me t a eEq i me t h a e f oS Eq ime t mma d & Te h oo y B in 0 4 6 hn ; C n c n lg , e ig 1 1 1 ,C ia j
户需求 功 能 。
施/ 备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 验场 急需 科学 先进 设 试 的设备 维修 理论 来指 导设 备 的保 障维修 。本 文研
究 了在 试验 场 设 备 维 修 中 应 用 R M 技 术 , 设 C 将 备 的操 作 型数据 转 变 为 决 策 型 数据 , 提 出具 有 并 针对性 的对 策 , 为设备 维修 决 策提供 依据 , 高维 提 修 效率 。
维普资讯
2 007正
8月
装 备 指 挥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te Ac d m yo up n mma d & Te h oo y o r a h a e fEq ime tCo o n c 分 类 号 : 3 V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7 — 1 7 2 0 ) 40 2 — 3 6 30 2 (0 7 0 —1 20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_RCM_维修科学的发展趋势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维修科学的发展趋势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0016) 孙有朝 樊蔚勋 摘 要 分析了维修科学的发展历程,指出了RCM 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RCM 将成为维修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可靠性 预防维修 设备管理 维修计划 RCM 3获“民航总局自选科研课题基金”资助1 维修观念的更新众所周知,机械设备正向复杂、成套、自控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实际运行中,为了保持设备在设计中原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设备管理和维修工程已成为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
七十年代至今,是维修观念和技术迅速发展、维修由被动排除故障变为主动预防并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对维修的期望值有了较大提高,通过维修要求达到更高的设备可用度和可靠性、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产品质量、更长的设备寿命、更高的成本效益、对环境无危害等等,由此可见,可靠性和可用度已成为关键性因素。
除了提高期望值外,人们对设备工龄期与故障的很多基本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大多数复杂设备的运行工龄与设备发生故障可能性之间的联系很明显越来越少(早期的故障观点比较简单,认为设备越陈旧越可能发生故障,人们对“强化试验”的深入认识,逐渐形成了“浴盆”曲线的观点,但根据近期的研究表明,由于具体设备的状态不同,故障模型可达六种之多),同时,还发展了许多新技术(如决策支持手段、状态监测技术等),更加注重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设计,组织中的主要方法朝参与、合作、灵活的方向转变,当今的维修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不仅是要学习这些新技术,而且要能决定是否值得做,正确的选择是改善设备性能、降低维修费用的关键。
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2Maintenance )是近二十年来从众多的维修理论中脱颖而出并逐步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全新的维修方法,它是建立在设备的设计特点、运行功能、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为目的,应用可得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判别哪些子系统和零部件处于临界状态,哪些需要修复、改进或重新设计,确定维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维修要求进行评估,最终制订出实用、合理的维修计划或大纲。
什么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综述摘?要:随着RCM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从RCM的定义和基本思路出发,概述了其发展过程,并从七个方面介绍了RCM的发展动态。
最后介绍了RCM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并就RCM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RCM;故障后果;综述1引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译自英文“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简称“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维修大纲的首选方法。
按国家军用标准定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
(RCM)维修改革,使其装备保持了较高的完1999年轰炸科索沃的战斗中得到了回报。
据统计,天空袭,每天出动飞机2600架次,飞机的完好率保持在85%77天空袭,参战飞机1200余架,先后共出动38000多架次。
英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应用RCM分析技术为其设备制定维修策略,避免了“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的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使维修工作更具科学性。
实践证明:如果RCM 被正确运用到现行的维修系统中,在保证生产安全性和资产可靠性的条件下,可将日常维修工作量降低40%至70%,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由此可见,RCM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表现出来的特点已引起各国对它的重视,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
本文通过对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发展过程分析,结合97年版的《RCM Ⅱ》,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综述了RCM的发展动态。
1)只有损耗性故障才与时间有关,而随机性故障是与时间无关的,再多的定期维修也无济于事,而可靠性是设备设计后所具有的固有特性;(2)复杂设备和系统(除某些主导性损耗故障外)多属于随机性,浴盆曲线对此类产品不适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简称RCM)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以确定资产预防性维修需求、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
可靠性维修为中心(RCM)管理

设备主动性维修、预先维修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管理1 引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译自英文“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它是国内外维修行业已经非常熟悉的一个用词,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科学的维修理论。
在发达国家,RCM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还在继续扩展。
主动性维修或主动维修,源于Proactive Maintenance (缩写为Promaint或PaM,也可译为“预先维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逐渐发展和应用。
2002年欧洲维修联盟(EFNMS)第16次会议曾将Promaint 作为会议主题。
但是“主动性维修”到底是什么,各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不同的理解,就是在Promaint发源地,对其概念、原理和具体技术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在分析有代表性的两种主动性维修观点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主动性维修,丰富和完善现有的RCM理论和方法。
2 两种不同的“主动性维修”(PaM)2.1 狭义的“主动性维修”1992年美国资深的液压系统设计专家E.C.Fitch,在其著作《Proactive Maintenance for Mechanical Systems》[1]中详细论述了Proactive Maintenance的概念、原理和技术。
这种维修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其重要的意义,它提出了“故障根源”(Boot Causes of Failure)的概念,给出了故障根源的种类(材料变形、超常液体污染、液体泄漏、液体化学不稳定、液体物理不稳定、液体气蚀、液体温度不稳定、严重的磨损状况等),认为通过对可能引起设备产生故障的“故障根源”进行系统化的识别,在系统的性能和材料退化之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整体维修需求,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Fitch的“主动性维修”认为,在实际的维修工作中不但要重视零部件的损伤,还应重视相关介质(如油液等)的“条件性故障”。
RCM总结

RCM培训学习总结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用以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需求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也是发达国家军队及工业部门制定军用装备和设备预防性维修大纲、优化维修制度的首选方法。
美军通过在80年代推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维修改革,使其装备保持了较高的完好率。
美军所作的工作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回报。
英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应用RCM分析技术为其设备制定维修策略,避免了“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的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使维修工作更具科学性。
实践证明:如果RCM被正确运用到现行的维修装(设)备中,在保证生产安全性和资产可靠性的条件下,可将日常维修工作量降低40%至70%,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RCM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表现出来的优势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这些国家普遍开展了RCM的应用研究。
本文对RCM当前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RCM在国外的推广应用与维修改革二、RCM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前景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军事科研部门开始跟踪研究RCM理论和应用。
1992年国防科工委颁布了由军械工程学院为主编单位编制的我国第一部RCM国家军用标准GJB1378《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定要求与方法》,该标准在海军、空军及二炮部队主战装备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促进了现役装备维修改革和新装备形成战斗能力。
空军对某型飞机采用RCM后,改革了维修规程,取消了50h的定检规定,寿命由350h延长到800h以上。
由于技术、管理和认识上的原因,RCM在通用装备上的推广应用一直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还没有做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工作,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
为适用新时期军事斗争形式,加快武器雷达装备维修改革的步伐,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武器雷达局决定自2002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对各类主战武器雷达装备全面实施RCM分析,形成基于具体装备的预防性维修大纲。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对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该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预防性维修大纲;故障后果1 引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用以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需求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也是发达国家军队及工业部门制定军用装备和设备预防性维修大纲、优化维修制度的首选方法。
美军通过在80年代推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维修改革,使其装备保持了较高的完好率。
美军所作的工作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回报。
英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应用RCM分析技术为其设备制定维修策略,避免了“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的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使维修工作更具科学性。
实践证明:如果RCM被正确运用到现行的维修装(设)备中,在保证生产安全性和资产可靠性的条件下,可将日常维修工作量降低40%至70%,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RCM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表现出来的优势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这些国家普遍开展了RCM的应用研究。
本文对RCM当前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2 RCM在国外的推广应用与维修改革70年代中期,RCM引起美国军方的重视,美国防部明确命令在全军推广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1978年,美国国防部委托联合航空公司在MSG-2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维修大纲制订的方法。
诺兰(Nowlan,F.S.)与希普(Heap,H.F.)合著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在此背景下出版。
书中正式推出了一种新的逻辑决断法--RCM法。
它克服了MSG-1/2中的不足,明确阐述了逻辑决断的基本原理,对维修工作进行了明确区分,提出了更具体的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学兵 殷国富
摘要 提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装备维修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模块。通过管理系统的维修决策可实现装备维修计划的优 化, 保证维修质量和减少维修费用。
关键词 可靠性 装备维修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TJ07 TP391 文献标识码 B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认为, 一切维修活动, 归根到底 障后果的严重性是确定要不要做预防性维修的出发点。对装备
注的, 更应是设备科长的职责。
7.参 与 制 订 设 备 管 理 制 度 与 工 作 计 划
在日常工作中, 设备科长要采取各种手段, 排除设备因故障
企业 的 设 备 管 理 规 章 制 度 、设 备 管 理 经 济 技 术 考 核 指 标 和
产生的停机或效能降低。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起码要做好两项 企 业 设 备 管 理 工 作 规 划 、年 度 计 划 等 项 , 固 然 应 由 企 业 决 策 部
门和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也就是充分发挥设备管理的 定。( 3)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在仍处于深化改革的阶段。对于
团队作用、集体力量。日本 TPM 管理模式, 讲求全员管理, 即上 设备管理工作, 既要积极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教训, 又要认真借
至企业负责人( 包括一把手) , 下至设备操作工人, 都要承担本岗 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因此,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要不
的经济技术分析。设备科长是这项工作的主持者或重要的参与 60%以上。
者。在经济技术分析时, 要论证投资效益, 要用全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科长应按照设备维修理论和企业设备运行特征, 合理
的观念指导工作, 不能只追求购置费低而忽视对设备运行维持 确定其修理模式, 即以故障为基准的事后维修, 或以运行时间为
费的分析与估算。因为维持费在设备一生耗用资金中占有很大 基准的计划检修, 或以状态为基准的预防维修。同时, 还应明确
在设备管理工 作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找 出 差 距 。 企 业 制 订 考 核 指 标 长首先应当热爱这项工作, 有长期努力工作的打算。( 2) 设备工
和工作计划, 就是针对存在缺陷,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断提 程是一门学科, 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但同时, 这项工作又是为企
高管理水平。
业经营活动服务的。因此, 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会在资金、人员、场
1.系 统 网 络 结 构
和状态预测, 并将结果存入综合数据库。对于需要进行维修的装
系 统 采 用 C/S 结 构 , 以 部 队 局 域 网 为 基 础 , 由 数 据 库 、装 备 备, 调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维修决策, 决策结果送业务管理进
管理维修分析和业务应用三层结构组成。
行实施。通过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 帮助运行与维修人员对数据
修对象进行分析, 做出优化处理后, 提出维修建议供业务处理层
装备基本信 息 管 理 模 块 : 建 立 装 备 台 账 , 对 装 备 的 使 用 、故
使用。
障 、维 修 等 信 息 的 录 入 修 改 、查 询 、打 印 报 表 等 。
业务应用, 指装备管理部门制定和下达维修计划, 装备使用
维修资源信息管理模块: 包括维修人员管理、维修备件管
数据库由三 部 分 组 成 : 基 础 数 据 库 、维 修 知 识 库 、维 修 模 型 库中的知识数据进行修改, 实现维修决策自适应。其业务流程见
库。基础数据库包括维修资源信息和维修对象信息。维修资源信 图 1。
息由维修人力、维修工 具 、维 修 信 息 、维 修 备 件 、维 修 时 间 组 成 。
3.功 能 模 块
维修对象信息有装备的历史信息和现状信息。
系统以装备管理信息、维修资源信息等数据为基础, 在维修
维修知识库存放装备所有部件的故障案例集, 案例集集中 数据库、知识库、模 型 库 的 支 持 下 , 对 装 备 进 行 可 靠 性 的 维 修 分
了教材、专家和维修人员的知识和经验, 涵盖了装备系统和部件 析决策, 确定维修类型、维修级别、维修时机等, 制定出维修计划
2.支 持 日 常 维 修 工 作
修的适应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决断准则, 确定是否进行预防性
对装备维修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及时发现故障, 对装备维修
维修工作, 并确定工作的内容、维修级别、时机等, 以达到以下目 提供有力的维修支持。
标:
3.对 装 备 故 障 进 行 维 修 决 策
1.优 化 年 度 维 修 计 划
不仅确保满足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 而且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 还应根据企业设备构成的特点, 以及所处地域的社会环境, 恰当
与维修性, 为以后管理与维修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选购 地安排设备的大修。所谓设备大修, 一般指对设备生产线或单机
设备也是一项投资活动。因此, 企业在选购设备之前应进行严细 进 行 停 产 、 解 体 检 修 。 其 修 理 工 作 量 应 占 全 部 解 体 修 理 量 的
库、维修模型库。对装备进行状态评价时, 调用数据库中的实时
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来保持和恢复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与安全 数据和知识数据, 评价结果一方面存入数据库, 另一方面用来判
性。
断装备的状态。通过状态判断, 对于需要进行故障诊断和状态预
二 、系 统 总 体 框 架 和 功 能 分 析
测的装备, 调用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及知识数据进行故障诊断
度分析模型、状态 评 价 模 型 、状 态 预 测 模 型 、维 修 决 策 及 优 化 模
系统管理模块: 添加和删除用户, 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 对
型等。
用户使用权限进行设置, 以实现功能菜单的增减, 达到权限设置
装备管理维修分析指对维修资源和维修对象的管理, 对维 的目的。对数据进行备份与恢复, 进行运行日志管理。
不论是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或是按规划对设备实施更新, 检查工作, 可以减少 60%故障停机。
摆在设备科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如何选购适用的新设
6.恰 当 安 排 设 备 大 检 修
备 。选 购 设 备 是 设 备 前 期 管 理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选 购 合 适 的 设 备
众所周知, 保持设备的精度与性能仅靠维护工作是不够的,
位 应 负 的 设 备 管 理 、维 护 、检 修 等 项 工 作 的 责 任 。
断更新现有观念, 与时俱进, 不断创造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新经
要发挥 团 队 作 用 , 应 注 意 完 善 以 下 工 作 :( 1) 要 明 确 各 工 作 验, 达到新水平。
W07.08- 04
岗位的职责, 分工准确, 落实到人, 各负其责。其目的是增强职工 — —— —— —— —— —— —— ——
单位、维修单位等传递和接收装备信息, 并对维修结果进行录入 理、维修工具管理、维修资料管理、采购管理。实现以上信息的录
分析。
入 修 改 、查 询 、打 印 报 表 等 。
2.业 务 流 程 分 析
维修策略决策模块: 本模块是系统的核心, 能实现以可靠性
维修管理系统首先录入装备、维修资源档案, 建立维修知识 为中心的维修管理的分析决策过程。包括知识库、模型库的建立
所 有 可 能 的 故 障 案 例 。 决 策 时 从 案 例 事 实 表 中 找 到 故 障 现 象 文件书, 以供各级单位执行。实现对管理层、业务执行层等多层
时, 便可从结果表中找到对应的故障排除方法。维修模型库里 次管理需要, 且能实现装备全寿命周期信息的集成、查询分析及
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用于数据模式识别的统计分析模型、重要 报表等。根据系统目标的应用需求, 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Hale Waihona Puke 是为了保持和恢复装备的固有可靠性。也就是根据装备及其机 来说, 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但后果不尽相同。所以, 重要的是预防
件的可靠性状况, 以最少的维修资源消耗, 运用逻辑决断分析法 故障的严重后果; 装备的故障规律不同, 应采取不同方式控制维
来确定所需的维修内容、维修类型、维修间隔期和维修级别。制 修工作时机。对于有故障规律的设备适合定时拆修或更换, 以预
的比重。
修理工作是企业自主完成, 或依靠社会专业单位进行。由此引
5.保 证 设 备 正 常 运 行
申, 设备科长应对设备工程许多环节的工作, 进行可能依靠社会
所谓设备正常运行, 即设备按其设计性能、满足生产工艺流 机构完成工作的必要考察与联系。例如: 设备采购招标、设备修
程所进行的持续、高效、稳定工作的状态。这是企业经营者所关 理委托、设备转让代理、设备事故或报废鉴定等。
!!!!!!!!!!!!!!!!!!!!!!!!!!!!!!!!!!!!!!!!!!!!!!!
设备 科 长 要 较 好 地 完 成 这 项 工 作 , 除 应 具 备 的 学 识 和 经 验 心员工的工作, 适 时 安 排 相 关 的 培 训 、交 流 活 动 , 不 断 提 高 他 们
外 , 还 应 掌 握 以 下 3 方 面 的 情 况 :( 1) 了 解 国 家 推 行 的 新 方 针 、 的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
订出预防性维修大纲, 从而达到优化维修的目的。
防功能故障或引起多重故障; 对于无故障规律的设备, 定时拆修
一 、系 统 设 计 目 标
或更换常常是有害无益, 适合于通过检查、监控、视情进行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装备维修管理系统通过对装备重要产品 从而制定出年度维修计划, 并进行优化。
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即以故障模式和故障影响分析为基础, 以维
的责任感;( 2) 出现 问 题 或 失 误 , 要 共 同 分 析 、解 决 , 不 推 诿 ;( 3)
作 者 通 联 :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武 圣 东 里 41 楼 3 门 403 号
发扬民主, 相信群众的创造力和辨别力, 允许员工对工作提出建 1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