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无线通信发展及产品演进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无需有线电缆连接的通讯技术,常见的应用有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本文将就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早期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诞生,这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真正开始融合。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移动通信技术得以长足发展,欧洲计划研发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技术,而美国同期也开始了自己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研究,这两种技术标志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崭新时代。
后来随着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包括CDMA、TDMA、3G、4G、5G等技术标准的出现,无线通信技术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无线通信技术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应用广泛,覆盖面也越来越大,如:1.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目前最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是一种使用无线电波来传输语音、文本和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分为2G、3G和4G三代,4G的传输速度更快,可以支持更加复杂的应用。
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利用地球卫星作为通信中继站,在没有交通线路、电话线路或光缆的情况下实现通讯的技术。
它可以受到山脉和森林等自然障碍物的阻挡而不降低传输速度和质量。
3.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是指在有限的区域内利用无线电波传送数据的计算机网络。
这种网络覆盖范围比有线局域网更广泛,使用更加方便。
4.物联网:物联网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体相互连接、控制和监测的技术,可以让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不同领域进行联通。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现代社会中,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成为人们工作、交流、娱乐的必需品。
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从最初的模拟信号到现在的数字信号,从GPRS、EDGE、3G到4G,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在未来,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无线电技术,当时美国的马赛•安东尼奥•玛克尼是第一位成功实现无线电通信的人。
20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通信技术的数字化转换。
196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数字通信系统,标志着通信技术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数字化通信技术的兴起为今后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范围内的数字无线电技术的组织和标准化研究逐渐展开,GSM、CDMA、TDMA等数字无线通信技术被开发和应用。
到了21世纪,无线通信技术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全球的3G标准也得以推出,为接下来的4G技术做出了积极的铺垫。
二、 4G技术改变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场景4G通信技术作为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时代下的代表,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时延、更大的容量和更广的覆盖范围。
4G技术是前一代3G技术的升级和优化,极大地改变了无线通信技术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应用。
在传统的无线通信应用中,语音通话和短信等应用是最常用的,而4G技术的普及,更好的体现在了大流量的数据传输上,如视频会议、移动电子商务、云计算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下,无论是移动端还是固定端的数据流量都呈现爆发性增长,4G技术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三、 5G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趋势呢,那就是5G,5G技术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5G技术的推广使用,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业。
5G技术的特点是速度快、时延低、容量大、连接密度大和网络切片,能够支持人与物品的互联、物品间的互联和整合、对媒体的实时传输、多源数据的接入和全面监管,这是4G技术所不能够实现的。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从早期的2G网络,到如今的5G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探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趋势。
第一部分:早期的无线通信技术早期的无线通信技术以2G网络为代表,使用了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这一技术的全球标准化推动了全球通信业务的繁荣发展。
2G网络的推出,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以及基础的互联网浏览。
然而,2G网络的带宽相对较低,速度较慢,并且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快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第二部分:3G技术的兴起随着人们对于互联网的需求日益增加,3G技术应运而生。
3G技术采用了更高的频段和更先进的调制解调器技术,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得以大幅提升。
3G技术不仅实现了互联网的快速浏览,还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如邮件、社交媒体以及视频通话等。
3G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远程办公和学习,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第三部分:4G网络的崛起4G网络是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它在提供更高速的上网体验的同时,还支持了更多的应用和服务。
4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使得高清视频流媒体成为了可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此外,4G网络还支持了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第四部分:5G技术的前景如今,人们对于5G技术的期待越来越高。
5G技术被认为是“万物互联”的基础,它将带来超高速的数据传输、低延迟的通信以及更强大的网络容量。
5G技术将极大地推动智能城市、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
此外,5G技术还将为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改变。
结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2G到5G的迅猛变革,每一代的技术都为人们带来了更便捷的通信方式和更多的应用。
未来,5G技术的推广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突破。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无线通信技术将继续引领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趋势在21世纪初,无线通信技术以其高速发展、斗转星移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新的信息社会。
与有线通信相比,无线通信技术出现了更加自由、便携的优势,也改变了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方向。
尤其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将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进展及应用趋势三个角度系统地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历史回顾无线通信技术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期。
当时人们开始探索无线电波的电磁谱现象,利用它们与当时的电信系统进行通信,这个时期的代表性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被广泛应用到航海、军事及民用通信等领域。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分散式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成为了主流的技术模式。
80年代后期,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发展成为更加便于使用的系统,漫游无电率和呼叫质量的提高使人们接受了移动通信的方便性。
此外,1991年NA-TDMA、TDMA、CDMA等数字移动通信标准相继推出,移动通信进入了数字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通信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通信体系越来越智能化。
二、技术进展无线通信技术的技术进展在世世代代的工程师不断探索中逐渐呈现出来。
在技术难关中,最快、最节俭、最可靠的通信方法被一一推陈出新,为无线通信的未来注入了无限生机。
下面我们来看看最新进展的几个方面。
1. 5G技术5G技术是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中最加火热的话题,它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的更高一层,相比4G更高速、更稳定,拥有超高的传输速度和低延迟,是连接万物互联的必备技术之一。
在5G网络中,IOT、无人驾驶、工业物联网等物联网技术将得到更好地实现。
5G技术内置有安全性和私密性,可以大大保护用户数据,并为数字广告和促销活动增加实时效果和流媒体视频内容传输的快速性。
2. IOT技术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无线通信在信息处理和传输方面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IOT技术是指在业务、数据、大数据和部署过程中满足安全和业务的相互作用模式,它将所有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从而创造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环境。
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与发展趋势引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项技术的演进和发展正在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以及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第一代无线通信技术(1G)第一代无线通信技术(1G)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以模拟信号传输为主。
这种技术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如通信质量差、容量低、信号易受干扰等。
然而,1G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有线通信的束缚,为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2G)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2G)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的,它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提供了更好的音质和更高的通信质量。
2G技术的最大突破是引入了全球通用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GSM)。
这项技术的普及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无线通信成为可能,从而加速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3. 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3G)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3G)是在21世纪初出现的,它引入了高速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功能,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3G技术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无线访问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社交媒体等功能。
此外,3G 技术还支持视频通话和在线视频流媒体等高带宽应用。
4. 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4G)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4G)于2010年左右开始商用化,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
4G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移动应用的发展,如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
此外,4G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使得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应用成为可能。
5. 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5G)的发展趋势5.1 5G的基本特点5G是指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它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多的连接数量、更低的功耗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5G技术能够更好地支持物联网、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
5.2 5G的关键技术5G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频段的利用、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网络切片等。
12-无线通信发展及产品演进介绍

3G网络组网架构简图:
NodeB
RNC
核心网
基站
基站控制器
3G网络下的设备形态,硬件均是基于同一硬件平台,软件采用SDR技术 设备软件升级即可平滑演进至HSPA+ ,少量硬件改动可平滑演进至LTE 在国际上应用较早,国内的3G设备2008年开始规模招标和商用 3G基站的存量市场分布式基站为主,也有少量宏基站
2G网络组网架构简图:
BTS
BSC
核心网
基站
基站控制器
2G网络早期,基站形态是一体化大机柜,基带射频不分离; 2006年前后推出基于SDR平台的分布式基站和宏基站,基带和射频分离。
早期一体化柜基站
SDR分布式基站 SDR室内宏基站 SDR室外宏基站 SDR室外微基站
5
1.4 3G网络组网架构及设备形态
1.7 无线基站产品形态演进总结
2G:从非SDR基 站完成向SDR基 站演进
3G:主流应用 SDR分布式基站
4G:形态多样化, 8通道设备及微 基站,美化站
宏基站
8通道RRU Relay iMacro
分布式基站 - BBU+RRU
Qcell NanoCel Pad RRU l
9
目录
一
无线通信发展及产品演进
二
室分覆盖方案及信源介绍
三 5G产业发展及中兴通讯进展
2.1 室分主流基站设备-2G/3G R8881
370 mm
尺寸 重量 支持频段 支持容量 输出功率 工作带宽 峰值功耗 接口 供电方式 防护等级
370×320×170mm(H×W×D) 18kg
2110~2170MHz 4CS 80W 40M 295W
无线通信发展及产品演进
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与未来发展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
从最早的蜻蜓点水式的信号传递,到现在的5G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富有成果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详细探讨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从1G到5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波澜壮阔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使用的是1G模拟通信技术,该技术是通过频率合成方式进行通信的,具有通信安全性差、通信质量差等缺点。
后来,2G技术的出现使得通信更加便捷,2G采用的是数字化通信方式,具有通信质量好、通信安全性强等优点。
而到了21世纪初,3G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开始接受手机上网、视频传输等应用。
此后,4G技术的应用更是让人们拥有了更快的移动上网体验。
一直到现在,人们已经迎来了5G技术的到来,这种技术在通信速度、稳定性、传输能力等方面都远超其他几种通信技术。
二、未来发展趋势:物联网、人工智能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将走向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从而实现人与物之间的更加紧密连接。
其中最受期待的发展趋势就是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一种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网络互相连接的设备和对象之间的通信交互,比如智能家居产品、车联网、智慧城市等。
未来物联网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例如在农业领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现对土壤温度、湿度及肥料投放量等信息的实时监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医疗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医疗设备实现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实时监测,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
另外,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相互结合,成为智慧生活和工作的基石。
人工智能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可以分析收集数据、研究用户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通信信息。
未来人们可以通过语音助手、自动翻译、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无缝的数字化世界。
三、未来发展趋势:增强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未来无线通信技术还将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让人们的视觉体验更加亲身。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发展历程1. 第一代无线通信技术(1G)第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引入的模拟蜂窝系统。
这种技术仅支持语音通信,通信质量较差且容量有限。
然而,第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奠定了无线通信的基础。
2. 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2G)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这时数字技术开始在通信领域中使用。
2G技术使通信更加可靠,并增加了数据传输的能力。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成为了2G技术的代表,它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无缝通信。
3. 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3G)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于21世纪初开始使用。
3G技术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了更多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通话和移动互联网。
这一技术的引入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
4. 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4G)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于2010年代开始使用。
4G技术提供了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容量,使得高清视频、在线游戏和实时互动应用变得更加流畅。
LTE(长期演进)和WiMAX(全球互操作性微波访问)是4G技术的主要标准。
5. 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5G)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
5G技术将实现比4G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
它将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并推动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发展。
二、未来趋势1. 物联网的普及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成为现实。
物联网允许各种设备和传感器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和交流。
这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促进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发展。
2. 跨行业合作的加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会促使各行各业之间的合作加强。
我们将看到更多的跨行业合作,以实现更高效的通信和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 边缘计算的应用边缘计算是将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放置在接近数据源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兴通讯 2016年3月
目录
一
无线通信发展及产品演进
二
室分覆盖方案及信源介绍
三 5G产业发展及中兴通讯进展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5G
LTE成为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主流方向,多种技术体制将长期并存,并最终演进到单一网络
3
1.2 从话音向数据过渡的无线网络现状
越重要的作用,也是铁塔公司可尝试拓展的新业务发展方向
微波设备的主要构成
IDU(Indoor Unit) 室内单元,主要负责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天线
ODU
馈线
ODU(Outdoor Unit) 室外单元,主要负责基带与微波信号的变频与处理
Antenna
天馈系统,主要负责射频信号的聚焦发送与接收
R8972E S2300W
支持频段 工作带宽 支持容量 输出功率 体积(升) 重量(kg)
功耗 IR光口 防护等级 供电方式
2320~2370MHz 50MHz
2*20MHz 2*60W 11L 11kg
340W(DL/UL 3:1) 2*10G或2*6G IP66
-48VDC/220VAC
2.3 室分光分布设备介绍
二
室分覆盖方案及信源介绍
三 5G产业发展及中兴通讯进展
2.1 室分主流基站设备-2G/3G R8881
370 mm
尺寸 重量 支持频段 支持容量 输出功率 工作带宽 峰值功耗 接口 供电方式 防护等级
370×320×170mm(H×W×D) 18kg
2110~2170MHz 4CS 80W 40M 295W
由于存在上面3种方式,在与POI设备进行连接时,可以根据实际现网的应用需求,灵活配 置基站设备。
对于覆盖区域小,数据率要求低的场景,仅需将基站配置为TM1,使用单台合缆POI/一套分缆 POI来进行
对于覆盖区域大,数据率要求较低的场景,需要将基站配置为TM2,使用两台合缆POI/两套分缆 POI,将基站两个端口的信号分别覆盖至所需区域
一体化分布式基站
一体化传统宏基站
6
1.5 4G网络扁平化组网架构
与2G/3G相比,4G网络的特点是无RNC,RNC的一部分功能上移核心网,一部分下移基站 侧,因此组网架构更扁平化,网络效率更高
基于统一硬件平台,eNodeB 硬件系统按照基带,射频分离的分布式基站的架构设计,分 BBU,RRU两个功能模块,射频模块拉远灵活部署
2G/3G RRU
TX/RX RX
POI 下行单元
POI 上行单元
需要在基站网管上,将RRU的TRX端口上的RX关闭,同时将RX端口设置为主接收口。 对于利旧早期的宏机柜设备和新的分布式设备,连接方法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走线不同,宏基 站需要在机柜的走线槽走线,分布式RRU可以直接连线。
2.6 2G/3G设备上下行合缆接入POI
2G网络组网架构简图:
BTS
BSC
核心网
基站
基站控制器
2G网络早期,基站形态是一体化大机柜,基带射频不分离; 2006年前后推出基于SDR平台的分布式基站和宏基站,基带和射频分离。
早期一体化柜基站
SDR分布式基站 SDR室内宏基站 SDR室外宏基站 SDR室外微基站
5
1.4 3G网络组网架构及设备形态
TX/RX
2G/3G RRU
POI
RX
2G/3G RRU采用上下行合缆接入POI设备:直接将RRU TX/RX端口连接至合览POI,RX端口关 闭
对于利旧早期的宏机柜设备和新的分布式设备,连接方法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走线不同,宏 基站需要在机柜的走线槽走线,分布式RRU可以直接连线
2.7 4G设备接入POI的几种形式
传统室分
12台 偏低 不支持 复杂 不支持
中兴通讯光分布
描述
6台
有效减少信源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偏高
与传统设计方案对比,平层的天线口功率得到提升,覆 盖效果更佳
支持
支持LTE MIMO传输,提高下载速率
简易
一次性完成方案设计,整体施工,节省工时,效率更高
支持
实时监控功能,易于排查故障,便于整体维护
2.9 POI覆盖应用案例——天津某大型购物公园
88mm IP65 IP67
常规 25~35L 20~25Kg 350mm 室内
小体积
中兴通讯多系统合路平台小型POI,充分考虑室分覆盖环境特征,将POI体积缩小,厚度减薄, 增加了POI安装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也增加了POI的可靠性。
2.5 2G/3G RRU上下行分缆接入POI
以下图示为无需分集接收场景下的连接情况
3.1 5G的挑战
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快速的增长,5G系统必须是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 及高安全性的网络,面临以下各种挑战:
更高的速率 (平均 ,峰值)
更低时延
海量终端
超密集 超高容量需求
高速移动
10~100倍的用户速率
5倍的时延缩减 10~100倍终端连接数 1000倍的传输容量 10倍的终端节电
案来保证在两个覆盖区域内的终端数量会比
TX/RX2
较相近,因此可以避免基站产生接收分集告 警。
POI2
若是对于极端情况,则需要通过网管关闭基 站其中一个TRX端口,仅使用其中一个端口。
2.7 双收双发设备上下行分缆接入POI
TX/RX1
上行POI
RRU
TX/RX2
下行POI
双收双发RRU采用上下行分缆接入POI设备: 对于2TRX端口的设备,TX/RX1接入上行POI,TX/RX2接入下行POI。 该方案能够较好的实现4G MIMO,应用广泛。
中兴通讯室外覆盖主要是超高带宽、超大容量8通道设备R8978、室内主要采用2*60W超大功率设备R8972E,以及smallcell 基站,如下图
大容量超宽带
立体覆盖
大容量BBU 60MHz超宽带 超高效率 FAD三频合一 超大功率 (3U高,槽位多) (8通道) (8通道) (2通道) (2通道)
2*1.25G或2*2.5G -48V DC /220V AC
IP65
体积小,重量轻,支持灵活的安装方式,可近天面安装,减少馈线损耗
2.2 室分主流基站设备-4G双通道R8972E
E频段两通道RRU,支持TDS/TDL 双模应用,更大的发射功率;作为室内 覆盖信源,适用于更大覆盖需求的室内 DAS场景
天津某大型主题购物公园是津城唯一地中海风格的 shopping mall。项目用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总建筑 面积约26.6万平方米,包含地上六层,地下两层(含一 层车场)。 此公园拥有国内城市跨度最长的飞天扶梯,津城最大的 地下停车场,首度引进全新的欧陆风情内装设计。
本期工程建设双路天馈 分布系统1套,对平层、 电梯、地下进行覆盖, 总覆盖面积约26万平米。
应用案例
深圳铁塔公司IP微波项目
项目需求主要是配合铁塔建设解决基站末 端传输问题,计划采取线路租赁的方式进行 运营 项目规模通过招标方式采购400跳微波设备 中兴通讯中标该项目,并且已经完成部分 站点的安装调测
目录
一
无线通信发展及产品演进
二
室分覆盖方案及信源介绍
三 5G产业发展及中兴通讯进展
Relay (拓展覆盖)
Micro (补盲/补热)
NanoCell (室内热点)
客户 价值
B8300
R8978 S2600W
容量 最大
业界最高规格: 3U高,12个槽位
功率最高 D频段S333:
8*25W
R8978 M1920A
最具效率 业界最高:
整机效率 >40%
R8984 M192026
三频RRU D频段2*60W 兼顾容量和
用户数和语音收入 增长接近天花板
容量需求和网络质 量的矛盾凸显
2G用户向3G用户转 换逐渐加速
3G
UMTS-TDS -CDMA
语音向数据的过渡 用户习惯的培养 承上启下的作用
4G
LTE
更大带宽,更好的用 户感知
承载数据业务更高效 益的网络
4
1.3 2G网络组网架构及基站形态
室内覆盖天线3348副, 多系统合路器(POI) 47套。采用串并结合、 双路的建设方式,选 用7进2出POI,高品质 无源器件标准建设。
2.10 铁塔上的基站传输配套——微波通信设备
微波传输系统已广泛应用于2G3G4G网络,主要应用场景:
偏远农村、山区
密集城区
应急通信
微波做为“光缆、网线”的替代工具,在运营商快速开站、抢占4G市场中发
OMC LMT
MME / S-GW
MME / S-GW
S1-MME
S1-U
BBU
IR
RRU
X2
eNodeB
eNodeB
Iu-ant
ANT
7
1.6 4G基站形态呈现多样化
业界来看,4G基站形态呈现多样化,满足各种场景的覆盖需求: 1、多通道: 8通道、2通道、单通道 2、多频段:兼容2G和3G 3、高带宽、大容量 4、种类多样:微基站、美化站、RRU天线一体化基站
2.8 西藏铁塔办公楼—国内首个铁塔光分布站点
共享共建、单设备解决六大信号覆盖 快速施工、布线美观,降低用户抵触情绪 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尽在掌握之中
联通 WCDMA
电信 CDMA2000
移动 GSM 900
联通 FDD 1.8G
电信 FDD 1.8G
移动 TDD 2.3G
对比项目
信源数量 天线功率 LTE MIMO 设计施工 监控功能
覆盖
R8972E S23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