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天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之(五)天麻翻栽、收获、加工(精)

一、翻栽天麻种子发育成天麻球茎,翻挖出来的米麻和白麻称一代种。
一代种经扩大栽培后翻挖出来的种麻称二代种,二代种翻挖时已有箭麻形成。
通过一、二代种麻的翻种,找出有优势,产量高的杂交组合种进行繁殖。
杂交二代种形成的箭麻,既可作商品麻,又是进行杂交育种的种麻。
另有不断的杂交繁殖才能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栽培品种。
第三代天麻翻挖、所收天麻中的米麻、白麻与箭麻约各占一半。
白麻和米麻作最后一次栽培。
否则将因麻种退化、造成“越种越小,越种越少”的现象。
二、收获天麻生长期停止,进入休眠期,一直到开始进入下一个生长期前的这段时间,是收麻的季节,一般从当年11月至翌年4~5月份。
李世全张汉德杨森采挖天麻要小心细致,防止破损、漏拣。
箭麻、白麻、米麻分类堆放,菌材能继续使用的放在一起,腐烂的,杂茵感染严重的淘汰不用。
过多的菌材和菌材腐烂的,还可以作为培育猪苓的材料。
采挖天麻最好和继续栽培工作结合一起,挖毕就栽,可减少工作量。
三、加工1、水洗和烫蒸.采挖的箭麻,大白麻(重量50克以上),在3天内应全部加工完毕,以防发热腐烂或成糠心,降低商品价值。
先将麻用水淘洗干净,最好冲洗,不能浸泡,以防变色。
洗净后放入10%的白矾沸水中烫3~5分钟,或者在上气的蒸笼内蒸5~10分钟。
蒸烫后的天麻在暗处看通体透亮,没有黑心即可。
2、熏制和烘干:经蒸烫好后的天麻,立即拿到熏房进行熏制10~12小时,熏房要密闭,天麻放入后点燃硫磺,密闭门窗。
熏好后的天麻色黄白,能防虫蛀。
熏制结束后再放入烘房进行干制。
烘房温度不能高于60度,以40~55度为好,低于35度天麻会变黑,烘制中要时烘时停,使天麻体内水分慢慢散发,避免鼓泡,糠心或焦化。
烘到七成干时,用手把天麻压扁。
整形后一直烘至天麻体内含水率不大于9%即成。
以上仅是初/]0T,不包括做成各种片剂、升剂等药品的深加工。
四、商品天麻标准1、商品天麻性状。
干品呈长椭圆形或长扁圆形,皱缩而稍弯曲,长3~15厘米,宽15~6厘米,厚0.5~2厘米。
天麻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天麻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属兰科、天麻族、天麻亚族,为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
由于天麻种植、管理技术粗放,“望天收”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未能真正达到高产、丰产。
现将本人近几年探索、试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天麻的适生环境(1)海拔天麻在我国的十几个省市均有分布,一般在海拔300~1900米的地区,均可种植。
最适宜海拔600~1200米。
从广意上讲,只要能人工控制其温度和湿度,无论南方、北方,高山或平原均可种植。
(2)温度温度对天麻的生长影响较大,当地温达到10℃~12℃时,天麻开始萌动生长;地温达到15℃以上时,生长渐趋旺盛;20℃~25℃时,为天麻生长旺盛期;地温超过30℃时,天麻几乎停止生长,冬季休眠期地温要控制在2℃~5℃。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过人工措施,一般均可种植。
(3)湿度天麻生长期的湿度一般要求土壤50%~80%的含水量。
根据经验,挖出种植的土壤“手捏成团,松手即散”。
这样的含水量一般在60%左右,正适宜天麻生长。
含水量过大,易造成天麻腐烂或蜜环菌生长过旺侵蚀天麻,形成反消化现象,所以天麻生长“宁旱勿涝”。
(4)土壤天麻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PH 值在5~6.5之间,有条件的可选择森林里的黑囟土或绿豆粒大的河沙、黄沙、麻骨石沙等,其次为沙质土壤,杜绝使用黏土。
(5)地势在山区,大麻适宜生长在5~10度的半阴半阳坡,丘陵区适宜栽种于北坡,通过人工搭阴棚等措施,不论山地或平地,均可种植。
二、种植场地的选择:因天麻生长几乎不需要阳光,所以室内、室外、地下室、窑洞、防空洞、山洞、路边、坡边、院边、树林、竹园等一切闲散地,有一定通风条件的均可种植。
不宜种植天麻的地方有(1)黏土地(2)盐碱地(3)水洼地(4)菜地(5)有杂菌的地方和高肥地。
三、天麻的种植季节和发育规律:天麻种植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
(1)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人工授粉的杂交实生种子进行繁殖。
提高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措施

提高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措施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为了解决目前天麻人工栽培普遍存在的产量不稳、退化严重、易遭病虫危害等问题,我县食用菌研究所开展了天麻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如何提高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总结如下:1.选择适宜的栽培场地:天麻适宜生长于夏季凉爽,冬季又不十分寒冷的地区,要求土壤湿润,但又不积水,且富含腐殖质.海拔在600~2000m的阔叶树林地带,房前屋后田园均可栽培。
要求水源充足,周边无杂菌污染,三份阳七份阴。
地势过高或过低的地块和粘土地不宜选用。
2.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一般选初冬栽培,开春即可快速生长,比其他季节栽培产量高。
采用单层或双层栽培,栽培时种麻靠近有菌索的菌材。
要更换茬地避免连作,对连续栽种过2年的老麻窝,内填物要全部铲除换成新的,以减少病原。
3.选用优质健壮菌材:天麻天叶绿素,本身不能制造营养,全靠吸收利用侵入麻体的蜜环菌维持生长,故筛选培育优质蜜环菌种,研究蜜环菌材的用量及排放方式,是防止天麻退化,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选用适合蜜环菌生长的壳斗科树木,短截后在烈日下暴晒3天或用0.2%的多菌灵液杀菌消毒,待药液干后,砍好鱼鳞口,接上纯菌种子挖坑培菌。
为增加营养,可配入适量营养液,并注意浇水和排水,同时加以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栽培时选用蜜环菌索密集、生长健壮、无杂菌感染的栽麻。
4.利用有性方式繁殖种麻:利用有性繁殖是防止退化、提高产量的最好的方法。
有性繁殖的种麻生长势强,产量可达无性繁殖种麻的3~5倍。
采收果实开裂前种子与紫箕小菇萌发菌混凝土播于蜜环菌麻上,1年后即发育白麻、米麻,选个头适中、生长健壮、无病害虫、无机械损伤的作种麻。
5.取营养丰富的腐殖土作填充土:现在不少地方都用纯河沙作天麻栽培的填充料,虽利排水,但营养不够。
实践证明,山林腐殖土作菌材间封填充料产量高:也可用腐熟叶与沙5:1或木屑谷壳与沙3:1作菌材间及表面的填充料,最好不用自然土。
天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天麻无性繁殖生长情况
天麻
二、天麻发展历史
(一)用药历史:天麻入药已有2000多年, 为传统名贵的中药材,属兰科多年生共生 草本植物。它性平,味甘,有追风镇静作 用,可治头痛眩晕、神经痛、惊风抽搐、 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冠心病、心绞痛、 面肌痉挛等症状。
(二)人工种植历史:六十年代从人工采 挖野生天麻种植到九十年代有性繁殖的突 破(从宁强开花到略阳结果)
●天麻市场价格——一般6-7年为1个周期 掌握规律,预测好市场 在低谷发展,高峰时就赚大钱
●科学结论:
利用剩余时间 利用林下或空闲地种植 价格低迷时 保本,价格高时 赚钱
每斤5元的情况下,都能赚钱!
五、与天麻生长的几个相关因素
(一)环境(降雨含水50%、气温14— 30℃、土壤、光照)
(二)蜜环菌(蜜环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真菌的一属)
) 具短柄。栎属植物是夏绿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
蜜环菌子实体
萌发菌——紫萁小菇子实体
六、导致天麻低产的主要因素
1、蜜环菌老化——代数太多、营养不够 2、蒴果保存不当——失去活力,
种子严重退化——繁殖代数太多 3、树棒太小——营养不够(棒粗应达8厘米以上) 4、前期湿度太小(蜜环菌生长不良 种子接不上菌)
按株距10厘米 行距15cm摆放箭麻,顶芽向上, 栽完后盖土8—10厘米。
●授粉时间:花期上午9-11时,下午4-6时最佳 (开花后1-3天内授粉,授粉座果率在95%以上)
●授粉操作:用授粉针或牙签 轻轻挑起天麻花 雄性花药,去掉药帽后 准确地放在 雌蕊柱头区上,稍压即可。 要杂交授粉:在不同的品种间或 不同的植株间 果子成熟标准——硕果颜 色暗红、果缝明显、 果缝泛白色、果皮变软打开 后种子能散开。
天麻新法高产栽培技术

天麻新法高产栽培技术天麻高产栽培技术一、种植天麻概述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我国历来是靠采集野生天麻入药。
而现在光靠野生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因此通过不少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把野生引为家种,经化验、监定其药用价值(天麻素)跟野生一样。
天麻喜湿润、阴凉、对光照要求不严。
它可冬种,也可春种,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栽培法,可野外种又可室内种,用种量是:每平方米3斤左右。
二、关于天麻销路因为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紧俏、远销拉美东南亚。
从国内几个大城市的市价来看,总的来说:天麻畅销,价格好。
三、经济效益天麻是一种生产周期短(冬栽一年,春栽7个月),成本低,用工少,占地小,受益大,见效快的致富好门路。
每种一平方米,成本只需20元左右,一般可纯收入300元左右,总用工量只须30来个小时。
四、其它1、天麻不须任何肥料,只要蜜环菌及培养料。
2、培养料包括一百多种落叶荞、灌木、以及枯树叶,高梁杆、棉杆、茅草杆、竹子、竹根。
3、天麻无其它病虫,只须防白蚁,培养料须防杂菌侵蚀蜜环菌。
4、天麻精制加工这项工艺也易学易懂,男女老少均可栽种和加工。
5、栽种天麻产量各地不等,高的达40几倍,技术跟不止的几倍的也有。
如若不讲究科学技术,一味蛮干的产量甚至是零。
6、天麻分四种:有母麻(老麻)、箭麻(商品麻)、白麻和米麻(均属种麻)。
7、天麻栽种时间:冬栽是立冬后到封冻止,春栽在雨水后清明前这段时间均可栽种、收获,供应麻种也是在这段时间。
天庥新法栽培技术一、怎样培养菌材冬季或早春培养菌材或菌枝用温床培养可加快以应急需。
选择靠近土坎处,挖一长方形窖,深30厘米、长2米、宽15米,作为加温通气道。
通气道放一排木棒作为烧火加温处,通气道又另设一通风口。
温床整好后,可摆放好菌材和新材,烧火加温,温度持续在18--20℃,湿度保持50--70%左右。
菌材质量的检查与鉴别:在培养过程中,培菌时期的早迟,菌种质量的好坏,数量的多少,以及温度变化和湿度透气性等因素的影响,所培养的菌材质量有很大差别,甚至有的报废。
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天麻高产种植技术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气候条件1、菌: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苗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
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2、温度:天麻喜凉爽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8℃开始萌动生长,30℃就会停止生长。
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
3、湿度:天麻喜湿润,它适宜生长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一般腐殖土含水量达50%一60%,天麻生长良好。
土壤湿度过大会引起块茎腐烂。
4、光照:天麻从种到收,阳光对其影响不大,适宜室内栽培。
院外培育天麻种子,箭麻出土后,太阳光直接辐射会灼伤茎秆,需搭棚遮荫避光防风。
5、风:氧气对天麻及蜜环菌生长繁育极为重要。
室内及地下室栽培必须留通风口,以保证空气流通,种植天麻的土质要疏松,利于通气渗水。
6、土质:土壤质地不同对天麻生长影响很大,天麻及蜜环菌适宜在较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粘重的土壤排水性差易积水,影响透气,导致块茎死亡,沙性过大的土壤,保水性能差,易引起土壤缺水,同样影响块茎和蜜环菌生长。
土壤pH以5.5—6.0,在微酸性土壤中栽培为宜。
高产条件1、场地选择太阳直接辐射较差的地方是种植天麻的最佳场地。
室内、室外、地下室三种不同的环境下均可进行种植,可人工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
有性繁殖的麻种,一穴产的麻种可分栽10—15穴,在山上种植省工、省料。
高寒区,海拔1000m以上要选择阳坡种植。
海拔500m以上选择半阴半阳坡种植。
500m以下最好选择阴坡种植。
2、最佳播期播期原则主要考虑温度,应选在天麻种已进入休眠而蜜环菌可以继续萌发生长的阶段:在商南地区即日平均气温已降到10℃以下,5℃以上为最佳播期。
天麻要高产抓三要点

2023-11-05contents •选地整地•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种植•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收获与加工目录01选地整地选择气候温和、湿度适中、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干旱。
气候条件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有利于天麻生长。
土壤质地根据天麻品种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一般选择在800-1800米之间。
海拔高度选择适宜种植地点在种植前将地面杂草清除,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清理杂草对土地进行深翻,使土壤松软,有利于天麻根系的生长。
翻耕土地在翻耕土地后,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为天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施基肥根据种植方式和排水情况,将土地起成畦状,有利于天麻的生长和管理。
起畦整地方法及要求02选择优良品种03杂交天麻杂交天麻是利用不同品种天麻进行杂交选育而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等优点。
品种类型及特点01野生天麻野生天麻主要分布在中国,具有适应性强、药用价值高的特点,但产量较低。
02栽培天麻栽培天麻经过人工驯化和培育,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药用价值较稳定等优点。
优良品种的选用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品种的天麻药用价值有所不同,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品种。
根据生产规模选择不同品种的天麻产量有所不同,应根据生产规模选择适合规模生产的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天麻生长环境有所不同,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品种。
03科学种植种植密度根据天麻品种、种源和土壤肥力,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种植方式采用水平种植方式,将天麻种块间隔一定距离平铺在畦面上,有利于菌棒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合理密植肥料种类根据天麻生长需求,配制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复合肥料,以满足天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施肥时间在天麻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萌发期、现蕾期等,进行适时施肥,以满足天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配方施肥精细管理温度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避免高温或低温对天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天麻要高产 抓好四要点

天麻要高产抓好四要点一、培育优质菌材一要选用优质、健壮的蜜环菌。
其应具有“三高三新”的特征:成活率高、发芽率高、产量高;新菌材、新麻种、新方法。
二要选择和制造培养菌材的段木。
以麻栎、栓皮栎、小板栗、锥栎等亮头科树种为好;直径以6cm~15cm为宜,直径大于10cm的应劈开;每隔4~5寸用刀斧砍一小口。
三要讲究培养方法。
即采用堆培、坑培和半坑培等方法,接种量应适当多些。
同时在培养期间,要经常检查、浇水和通气。
培养温度保持在15℃左右,菌材含水量在80%左右,2~4个月便可成熟。
四要选取良好的菌材。
优质菌材的特征是:①木质较硬,不易腐烂;②菌丝体生长旺盛,尖端有白色生长点,菌丝分布均匀;③菌材新鲜,未腐烂。
菌体素变黑的菌材不能用于栽培。
二、选择麻种与场地用于栽培的麻种最好是白麻,个体要完整,没有损伤,单个以20g~50g为宜。
麻米也可以作种,用种少,繁殖快,但收获较晚。
用于作种的天麻应贮藏在地下室或凉爽的地方,地温不能高于15℃,否则会萌动。
运输时既要防止撞伤,又要严防强光暴晒。
理想的场地是要温暖湿润,不要阴冷干燥,一般是林间空隙荒地、沙质土缓坡地,也可充分利用室内、窑洞、庭院、房前屋后、木本与藤木植物隐蔽地等栽培。
每分地挖6穴,每穴种3层,可产干品17kg~20kg,也可利用小穴、短棒、细材等新方法来种植。
三、确定适播期天麻栽培技术较栽培平菇、金针菇、木耳要难掌握,但同栽花菇相比,技术上、工艺上要容易得多,一般人都能学会。
天麻播种后,关键是管好湿度、温度。
所需的沙子、树枝、木棒、树叶都是易得到的材料。
栽培方式多种多样,盆、箱、筐、床架、地面均可。
无性栽培在每年的11月至来年5月;有性栽培在每年的4~6月,全国各地均可栽培,男女老少均可上阵。
无性栽培1平方米天麻,需投入树棒15kg,沙子、锯沫末20kg,蜜环菌2~3瓶、米麻0.3kg、白麻0.75kg。
6个月后,每平方米产成品麻和小麻约15kg,价值4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气候条件1、菌: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苗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
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2、温度:天麻喜凉爽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8℃开始萌动生长,30℃就会停止生长。
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
3、湿度:天麻喜湿润,它适宜生长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一般腐殖土含水量达50%一60%,天麻生长良好。
土壤湿度过大会引起块茎腐烂。
4、光照:天麻从种到收,阳光对其影响不大,适宜室内栽培。
院外培育天麻种子,箭麻出土后,太阳光直接辐射会灼伤茎秆,需搭棚遮荫避光防风。
5、风:氧气对天麻及蜜环菌生长繁育极为重要。
室内及地下室栽培必须留通风口,以保证空气流通,种植天麻的土质要疏松,利于通气渗水。
6、土质:土壤质地不同对天麻生长影响很大,天麻及蜜环菌适宜在较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粘重的土壤排水性差易积水,影响透气,导致块茎死亡,沙性过大的土壤,保水性能差,易引起土壤缺水,同样影响块茎和蜜环菌生长。
土壤pH以5.5—6.0,在微酸性土壤中栽培为宜。
高产条件1、场地选择太阳直接辐射较差的地方是种植天麻的最佳场地。
室内、室外、地下室三种不同的环境下均可进行种植,可人工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
有性繁殖的麻种,一穴产的麻种可分栽10—15穴,在山上种植省工、省料。
高寒区,海拔1000m以上要选择阳坡种植。
海拔500m 以上选择半阴半阳坡种植。
500m以下最好选择阴坡种植。
2、最佳播期播期原则主要考虑温度,应选在天麻种已进入休眠而蜜环菌可以继续萌发生长的阶段:在商南地区即日平均气温已降到10℃以下,5℃以上为最佳播期。
天麻有性繁殖最佳播期:浅山区(海拔800m以下)在3—4月;高寒山区(海拔800m以上)在4—5月。
无性繁殖最佳播期,浅山区在11月,高寒山区在3月,超过3月底海拔1500m以下地区不能种植。
3、有性繁殖天麻有性繁殖的增产技术是通过“四新”的种植管理达到“四高”的增产效果。
“四新”,一是菌种新,老菌柴传菌慢、菌丝老化、杂菌污染;二是菌材新,避免营养不足;三是麻种新,避免因种子退化而减产;四是种植方法新,新场、净沙土、小穴、短棒、细材。
“四高”,一是萌发率高,用有性繁殖的天麻种子配上优质的萌发菌播种,萌发率比传统种植萌发率提高一百倍以上;--是成活率高,用萌发菌和蜜环菌种植成活率比传统方法提高80%;三是管理技术水平要高,用新方法种植管理方便;四是产量高,用有性繁殖的种麻,60—70cm一窝,每窝下种250g,产量可达15kg左右,比传统的种法产量可提高20倍以上。
4、调节气候天麻栽培增产的关键问题是人为地控制调节气候使天麻高产。
人工保湿、控温、避太阳光直接辐射、防雨淋、创造通风排水条件是高产的关键技术。
夏季必须搭遮荫棚,特别是在低海拔、易热区要先搭荫棚后播种,使温度保持在8—30℃,土壤湿度保持在50%—60%。
播种后40天内要采取遮雨措施,保证种子萌发。
冬季要增温保湿延长生长时间,提高产量。
要采用杂交育种或异花授粉培育种子,采用50%辛硫磷防虫,保证成活旺长。
种植技术1、备料天麻有性繁殖每穴需蜜环苗100g,萌发菌1包(400—500g),天麻人工授粉成熟朔果8—10个,长3—6cm、粗50cm阔叶杂木(栎类即柞树棒最好)10根,干栎(柞)树叶1kg,长3—6cm的细树枝1kg,净沙100kg左右。
2、育种每年10月挖天麻时,选顶芽饱满、无虫蛀、无病斑,150g以上大箭麻,选好后埋于沙中过冬眠期。
也可到小满前后在山上挖出苔野箭麻。
培育种子要经过培土育麻、抽苔、开花授粉、打顶摘果。
主要是授粉,杂交或异花授粉最好,天麻花是从下向上依次开放,开一朵授粉一朵。
授粉后17—19天朔果成熟,成熟的朔果上面有6条突起的黑线,用手摸感觉微软,眼观透明即可采收,果成熟一个采摘一个。
天麻种子寿命短,应当天摘当天种。
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播种,将果晾2—3小时,用牛皮纸袋包好放于4℃冰箱恒温贮藏。
另外可将种子拌入萌发菌内保存,最长不超过5天就要播种。
3、播种造穴穴大小为60x70cm,平地;材料最好用砖,其它亦可,但必须通风、保湿、沥水。
山上开穴,要注重保水沥水。
坡度5—10度,最好顺坡开,15度以上最好横开穴,但切记要开排气孔。
菌种拌种将萌发菌叶用手慢慢撕碎,把成熟的天麻朔果8—10个,分3次掰开贴紧树叶均匀将种子拌入菌叶中(最好2人操作,一人撕菌叶,一人播种子),搅拌次数不少于3遍。
原材料的处理把准备好的干树叶头一天浸泡在清水中,将新鲜树棒砍成鱼鳞口,深度以砍到木质部为宜,把指头粗细的长2cm的1kg树枝,在种前同时浸泡于0.2%的硝酸铵水中10分钟。
穴种先铺5cm厚的沙,在沙土上均匀铺放泡好的湿树叶250g,将1/2拌有种子的萌发菌均匀撒于树叶上,然后放新棒5根,间距8cm,棒两头留8cm空,再放1/2的蜜环菌(放鱼鳞口处),再放上泡好的细树枝,然后填上沙,以遮住菌棒为好,第二层种法同上。
种好后用5—6cm厚的沙封项。
在山上种时,种好后将顶部覆土踏实,以防种后穴顶部下陷积水,种后上面用编织袋盖好,或先培菌柴(床),再用萌发菌、种子种植也可。
4、收获加工天麻收获最佳期是在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如果4月以后天麻出土采挖,天麻质量就会下降。
加工收获的箭麻不宜久放,应及时加工,蒸煮:在5kg水中放100g明矾,待水开矾化后放入天麻。
分级煮:150g以上煮15分钟;80g以上煮7—10分钟;80g以下煮5—8分钟,不能过熟,否则会影响折干率和药效。
天麻煮好后用硫磺熏20—30分钟,再晾干或烘干熏后色白净,质量好,可防虫。
5、天麻的生长周期人工栽培条件下,天麻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约需3年时间。
其生长过程基本是样的:11月至翌年2月播下箭麻,6月下旬天麻种子成熟,一周内应予播种。
请注意,在生产上,天麻种子与麻种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箭麻长出地上茎秆后,其上生有穗状花序,授粉后形成蒴果中的极微小的种子;后者是指米麻或麻米,即小天麻。
天麻种子播种后15天左右萌动,当年11月份即可长成麻种。
麻种经约8--12个月膨大、生长、次年10-11月即成为箭麻。
第三年春夏季节,箭麻抽薹、开花,经授粉后再形成种子,至此,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但是,实际生产中,大多数麻农(或药农)只是购买麻种进行播种,这样做的结果,即成为一年一个生长周期。
如此表达,严格来说是不对的,不过作为实际生产上约定俗成的说法,也是可以的。
但是,近来社会上流传的“100 天一个生长周期”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广大生产者应根据天麻的生物学特性加以辨别。
病害防治天麻栽培中常见病害有两种,霉菌和腐烂病。
1、霉菌霉菌危害对密环菌和天麻有很大危害,当天麻连作及透水透气不良时,块茎会出现紫褐色病斑。
防治措施①栽培地应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不要选熟地、粘土或涝渣积水地;②培育菌材或栽天麻时发现是杂菌感染的菌材,应去掉不用,保持菌材纯净;③栽种天麻与培养密环苗时,菌材间的间隙要用沙土填实(填不满的地方,留出空隙,下雨会积水,易生杂菌);④栽种时加大菌种(菌材)用量,促使密环菌旺盛生长,从而抑制杂菌生长。
2、腐烂病种麻受到虫害、机械损伤或在不良高温高湿环境,易被杂菌感染而引起腐烂。
防治措施①选择完整、无破伤、色鲜的白头麻或水麻作种源,采挖和运输时不要碰伤和日晒;②注意调节温、湿度,提供密环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以抑制杂菌的生长;③栽种天麻的培养料最好进行堆积、消毒、晾晒,把内部的虫、蛹及菌杀死,减少危害。
种植注意事项蜜环菌生产可常年进行。
一般在天麻播种前90天引购优质蜜环菌试管母种,经扩繁移植培养成蜜环菌材,其工艺流程:母种经(1级种)→原种(2级种)→原种(3级种)→蜜环菌材(天麻生长营养基)。
再引种天麻种伴栽种植。
也可提前40天引购优质蜜环菌栽培种,直接培育菌材,因蜜环菌植物扔培育可全开放操作,无技术难度。
栽培天麻把好“三关”,天麻是名贵保健滋补中药材,市场容量大,价格高,不少农民朋友想从事天麻生产。
但天麻生产技术要求严格,最重要的是把好以下“三关”:1、温度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天麻的生长、产量和质量。
天麻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抑制;而当温度低于15℃时,天麻的块茎生长速度又会减慢并停止;低于5℃时,天麻的块茎将受冻害而腐烂。
因此温度控制是天麻栽培成功的关键。
2、湿度种植天麻要求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在生长旺季时湿度少于60%不利于天麻生长,大于80%又容易引起块茎腐烂。
因此要格外注意。
3、光照人工栽培天麻大多在室内、防空洞、地下室、温室内进行。
天麻从栽种到收获都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当阳光照射时应搭棚降温,以确保天麻块茎能正常生长。
由此可见,人工栽培天麻一定要分析当地有无适合天麻生长的条件,切勿盲目引种。
因地制宜,科学种植,掌握天麻的生长习性,加强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种植天麻成功率低的原因剖析1、盲目引种种植天麻要求相当严格的技术规程和环境条件。
不少引种者不管自己地处纬度和海拔高度,自然环境条件如何,是否掌握了全套技术,就大批盲目引种是造成大批失败的原因之一。
2、播种季节不当天麻性喜凉爽自然环境,适宜的育种时间为3-4月份。
但由于目前多数繁殖设备简陋,缺少加温催剑设施,致使细小的天麻种子根本得不到萌发菌的及时充实而萌发,形不成原球茎。
3、选择密环菌种不严天麻是和密环菌结合的特殊产物,没有优良旺盛的密环菌,种植天麻只是句空话。
密环菌品种较多,有密环菌、黄绿密环菌、假密环菌、细线菌、粗丝密环菌和扁状宽带密环菌等。
大多数引种者对菌种认识不足,死菌活菌难以辩认,菌种品种真假优劣更弄不清楚,不论菌种生命力强弱死活,只管多施一些,力求增产,结果第二年采收时颗粒不见损失惨重。
4、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天麻一生必须靠密环菌供给营养方可生长发育,麻种与密环菌必须及时结合,产生良性循环,是天麻成功关键所在,密环菌虽不是天麻的粮食,但它是天麻运送粮草的一支精锐部队。
大多引种者忽视了先培菌材后种麻,天麻结成大圪塔的这个关键环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步到位,麻种、密环菌种、新材一次性种植法,导致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后,而密环菌由于时间短还不能接入新材,原球茎因得不到及时的营养供应而全部饿死,造成采挖时只见密环菌索缠满杆,不见长有天麻娃的空窝现象。
5、播种时干湿度把握不准天麻种子十分细小,生命力极弱,寿命也很短,对播种时沙和树叶干湿度要求十分严格,过干或过湿均可在短时间内使麻种致死,不少种植者对这一点不够重视,干湿度把握不好,造成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