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合集下载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蔡方鹿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种伟大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将为新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和合”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此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相辅相成,发展不仅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建立国际间日益紧密的经济文化合作关系,而且需要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稳定,政通人和,化解矛盾,解决冲突,造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服务于改革开放,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而作为中华人文精神精髓的和合文化则可为此提供一种卓越的思想和可供选择的价值评判标准。

可以说,研究、弘扬和推广中华和合文化,对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可使中华和合文化在解决人类的冲突中,走向世界,并使世界认同于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一、中华和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

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

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连用。

《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

《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外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连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

《国语。

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

《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

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

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1〕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范文5篇)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范文5篇)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访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途经苏州,夜泊枫桥,心怀感慨,挥就此诗,之后的千余年间,诗韵钟声绵延千载,寒山寺也因诗闻名中外。

现任住持秋爽法师修学勤勉、道心坚定,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寒山寺法务与佛教文化建设,弘扬佛法、培养人才、热心慈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记者在这座千年古刹中见到了秋爽法师。

诗韵寒山和合祖庭《中国社会科学报》:秋爽法师您好,寒山寺有1500多年历史、声名远播,也是苏州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千百年来,寒山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秋爽法师:寒山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建立。

1500多年来,她历经战火、屡次重建、不断新生,为佛教文化增添了些许神奇的色彩。

现存寒山寺的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历代名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1980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和香客朝拜的圣地。

1996年建成普明宝塔;2008年建成天下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更增添了佛教道场的庄严;2010年又建成了寒山子诗碑廊,并重建了“妙利宗风”石碑坊和崭新的和合大道等,寒山寺面貌焕然一新。

从1979年到2014年,寒山寺连续举办了36届除夕听钟声迎新年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

和合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理论价值

和合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理论价值

和合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理论价值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籍着丰赡内涵,累积着深厚底蕴,其中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和合”思想,不仅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和合”思想的主要内涵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由。

“和合”思想是中国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佛家等文化流派相互碰撞、互相渗透、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人文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精神质素,是独具东方智慧的哲学范畴和思维方式。

“和”“合”二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都曾出现,其中“和”的本义是吹奏类的乐器,引申为声音和谐;而“合”的原意是器皿闭合,引申为两物相合、彼此融洽。

孔子的后人子思则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将“和合”思想蕴含的和顺、和畅、和美等意义指数由人类推及整个宇宙自然。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总结前人思想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理念,使“和合”思想由人伦自然范畴走向意识形态层面。

历宋代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等理学家诠释,经明代王阳明、李贽等士大夫阐扬,至明末清初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发挥,“和合”思想日臻成熟与完备。

随着以汉民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在实体和精神上的不断生成壮大,“和合”思想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中渐次展开,在价值体系中逐步攀升,成为中华文化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标尺,成为中华民族化解自然与社会、不同族群、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歧异的重要理论资源。

“和合”思想追求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和合意味着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状态,正如《易经》所言“乾道变化,各正其道”,具体开来就是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强调差异中的一致、矛盾中的统一。

和合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台州学院

和合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台州学院

和合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台州学院1.在和合二仙的图像语言中,在一定程度上和合代表了文人的精神取向和情怀。

()答案:对2.钱钟书先生“南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表明东西方文化有着共同性。

()答案:对3.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暂难,对战争的看法是否定的。

()答案:错4.“相合歌”是集聚汉族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

()答案:对5.《寒山诗集》汇集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是体现和合文化的一部典型的文学作品。

()答案:对6.中医认为脏为阳、腑为阴,阴阳互为表里。

()答案:错7.“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天下大同”实现提出来的,它既是中国的治理之道,也是天下的治理之道。

()答案:对8.汉字以“指事”为基础,其他的象形、会意、形声和转注、假借一起形成完美的汉字造字的规则体系。

()答案:错9.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西方不存在和合文化。

()答案:错10.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生互存,一损俱损。

()答案:对11.中国人倡导一种和合、和谐、和顺、和美、和乐的行为方式和目标境界。

()答案:对12.阴阳相生意味着作为对立观念的二者,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

()答案:对13.汉代女子曲裾深衣,喇叭花样式。

()答案:对14.“形声”字形声在结构上和合的一个部分表示义类,另一个部分表示声音。

()答案:对15.“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 说得是“会意”造字法。

()答案:对16.阴阳之道包含三层含义:阴阳对立、阴阳相生及阴阳和合。

()答案:对17.和合神首要是主管男女情事的喜神,其次还有财神功能。

()答案:对18.《容膝斋图》中体现出造房子的思想,是造一个内有建筑、植物、山水融为一体的小世界。

()答案:对19.中国传统理论认为五行是世间万物基本物质的构成与相互作用。

()答案:对20.中医认为肾属木:具有生长、升发、舒畅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0001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0001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访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途经苏州,夜泊枫桥,心怀感慨,挥就此诗,之后的千余年间,诗韵钟声绵延千载,寒山寺也因诗闻名中外。

现任住持秋爽法师修学勤勉、道心坚定,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寒山寺法务与佛教文化建设,弘扬佛法、培养人才、热心慈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记者在这座千年古刹中见到了秋爽法师。

诗韵寒山和合祖庭《中国社会科学报》:秋爽法师您好,寒山寺有1500 多年历史、声名远播,也是苏州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千百年来,寒山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秋爽法师:寒山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建立。

1500 多年来,她历经战火、屡次重建、不断新生,为佛教文化增添了些许神奇的色彩。

现存寒山寺的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历代名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1980 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和香客朝拜的圣地。

1996 年建成普明宝塔;2008 年建成天下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更增添了佛教道场的庄严;2010 年又建成了寒山子诗碑廊,并重建了“妙利宗风”石碑坊和崭新的和合大道等,寒山寺面貌焕然一新。

从1979年到2014 年,寒山寺连续举办了36 届除夕听钟声迎新年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

作为承担重要文化传承使命的文化机构,寒山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成立了寒山书院、文化研究院、禅意书画院、佛教图书馆、慈善中心、弘法部、青年佛学社、寒山寺佛学网、和合安养院、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等,培养僧才,弘法利生,济贫帮困,发展文化。

论和合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论和合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

论和合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其要旨在于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的融通与和谐,这种和谐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对于调节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标签:和合文化;素质教育;理性与实践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最高理念,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价值理想之所以产生的精神源泉。

和合范畴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国语·郑语》中有:“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契”是人名,“五教”是指父教、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可见“和合”最初的意思是指协调人伦关系,是治理国家的方式,因为家庭伦理关系和谐就能使百姓安身立命。

两千多年来,和合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已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思想精粹,并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无论是民族外交、立身处世,还是宗教伦理、文学艺术,无一不以和合为指导原则和价值取向。

纵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从人际关系、人格塑造方面来看,和合文化包含三个层面的要义。

(一)推崇自我身心的和谐人有贵贱贫富之差,物有美恶多少之别,在外界的种种诱惑与刺激之下,传统文化强调应保持内心世界的平衡,使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思和欲望有适当的限度,行为要合乎礼仪。

人皆有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能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那么要实现内心世界的和谐,就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即确立道德人格。

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是指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最高的人格标准在儒家为“圣人”,在道家为“真人”,无论是圣人还是真人都体现着道德上的完美无缺,这对一般人来讲是难以实现的。

于是儒家学派在指导人们进行人格修养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道德偶像——君子。

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

一、子文化建设模板起草提炼框架●和合文化一、简要概述: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精神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精髓。

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和合“;二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即“社会和合“;三指人身心的自我和谐,即“自我和合“。

企业和合文化是以人为本与合作理念出发,在企业追求利润的同时,要追求企业员工的利益目标与企业目标协同全面发展,追求与同行业竞争者实现良性公平竞争,要追求引导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时刻不忘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和合文化建立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和合愿景(目标):和谐发展、安全高效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实践,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职工根本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安全有效和谐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合作多赢为支撑,将大方公司建成安全放心、质量优良、效益良好的现代化一流企业。

三、和合使命(宗旨):创造价值、建设贵州以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创造个人价值和企业社会价值,创造一流现代化企业,为建设贵州做出应有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填砖加瓦。

四、和合精神:相互尊重、敬业奉献、合作创新、诚信至上和合精神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讲求和合,兼容的文化传统,铸就中国人理性宽容、和谐共存的精神品格。

五、和合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团结合作、和气生财、合作制胜和合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以人为本、团结合作、和气生财、合作制胜等和合理念渗入企业制度文化、员工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在企业内培养和谐、诚信的企业精神,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企业。

1、核心理念:相互尊重、互相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2、基本理念:(1)协作理念: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以和谋利(2)平衡理念: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3)包容理念: 求同存异、多元和合、互济双赢(4)民主理念: 共同决定、荣辱与共、共生共荣,(5)处事理念;以义为先、以礼为要、以信为重(6)生存理念:共生共存、和谐相处、无为而治(7)人才理念:留住人才、开发人才、善用人才(8)创新理念: 科学客观、述而有作、守正出新(9)学习理念: 勤学善学、学无止境、学以致用(10)社会理念: 惠人达己、和谐相处、勇于承担七、创建模式(1+3+5)1、总纲:以责任文化为建设总纲领。

和合文化的传承

和合文化的传承

和合文化的传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和积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访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天宝年间,诗人继途经,夜泊枫桥,心怀感慨,挥就此诗,之后的千余年间,诗韵钟声绵延千载,寒山寺也因诗闻名中外。

现任住持秋爽法师修学勤勉、道心坚定,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寒山寺法务与佛教文化建设,弘扬佛法、培养人才、热心慈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记者在这座千年古刹中见到了秋爽法师。

诗韵寒山和合祖庭《中国社会科学报》:秋爽法师您好,寒山寺有1500多年历史、声名远播,也是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千百年来,寒山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秋爽法师:寒山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建立。

1500多年来,她历经战火、屡次重建、不断新生,为佛教文化增添了些许神奇的色彩。

现存寒山寺的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列着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历代名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继诗碑最为著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1980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成为吸引国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和香客朝拜的圣地。

1996年建成普明宝塔;2008年建成天下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更增添了佛教道场的庄严;2010年又建成了寒山子诗碑廊,并重建了“妙利宗风”石碑坊和崭新的和合大道等,寒山寺面貌焕然一新。

从1979年到2014年,寒山寺连续举办了36届除夕听钟声迎新年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外游客,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

作为承担重要文化传承使命的文化机构,寒山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成立了寒山书院、文化研究院、禅意书画院、佛教图书馆、慈善中心、弘法部、青年佛学社、寒山寺佛学网、和合安养院、和合文化基金会等,培养僧才,弘法利生,济贫帮困,发展文化。

2010年,寒山寺在科技学院设立“寒山教育奖”,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和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寒山艺术会社移址寒山寺,与寒山寺禅意书画院合署办公;2012年又发行了《和合祖庭》报,这些都对寒山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在,寒山寺已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重要文化符号。

您也特别注重寒山寺的文化建设和弘扬,注重“文化建寺、文化兴寺”,推动建立了一系列文化研究和传播机构。

在您看来,寒山寺传承了怎样的文化?秋爽法师:作为历史文化名寺,寒山寺的文化是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其主体文化是佛教文化,核心则是和合文化,寒山、拾得“和合二圣”是和合文化的人格化身,千百年来守护和供奉寒山、拾得的寒山寺已成为和合祖庭。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易额“寒山寺”源于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子。

广孝《寒山寺重兴记》中记载:“寒山子者,来此缚茆以居,修持多行甚勤。

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自此,寒山被尊为寺院祖师。

寒山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与拾得被民间称为“和合之神”、“和合二仙”,被雍正敕封为“和合二圣”。

“和合二圣”发祥于天台山,却成就于寒山寺。

在寒山寺大雄宝殿后有一座“寒拾殿”,其建筑体量与大雄宝殿相近,这是全国独有的,殿中供奉着寒山、拾得木雕金身塑像,雕塑后壁镶嵌有石刻千手观音菩萨像,显示了寒山、拾得在寒山寺的崇高地位。

寒山子无名无姓,正统的经传史籍均没有其身世和经历记载,除了留存的三百多首诗外,现存的资料都带有传说性和神秘性。

一些学者认为,寒山子生活于唐代,是人。

在他身上,儒释道文化融于一体,其经历大致是先学儒,约六十多岁时由儒入道,最后由道归佛时已七十多岁。

寒山的诗作中不仅常有经史子集的典故,又有《涅槃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和《楞严经》中的许多佛经典故,还涉及《庄子》、《列子》等容。

静修弘道忠于本职《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讲求“因缘和合”,寒山寺也特别注重和合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这是为什么?秋爽法师:作为公认的“和合祖庭”,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和合圣地。

和合精神在寒山寺有深厚的基础,寒山寺文化也具有和合文化鲜明的特征,可以说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代表。

寒山寺还成功举办了八届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寒山寺文化论坛,在国外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和合文化及其涵?秋爽法师:和合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

从文化起源上看,和合文化起源很早,从甲骨文、金文就可见其发端。

先时期,《国语·语》中有西周史伯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之说;《论语·子路》中有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说;《老子》中有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说;《孟子·公丑下》中有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说;《荀子·天论》中有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之说。

之后,经两汉经学、晋玄学、唐代佛学至宋明理学,再到近代思想的反思和革新,和合文化绵延不断,形成了一系列的和合文化理念。

“和合”的概念还可以从中华民族形成的视角审视。

中华民族的形成是由多个部族“和合”而成,炎帝、黄帝、西夏、东夷、姬、等众多的部族在互动、磨合的过程中,领悟到部族间的和合、联姻、融合是本部族发展与壮大的根本,于是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和合为一,炎黄二帝亦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民族也从此有了炎黄子之称。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共一家的大家庭。

因此,不管从文化上还是从民族的形成过程看,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和合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在中国应当具有比较好的大众基础,现实中是否是这样?秋爽法师:和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特别是在中国,已经被大众广为接受。

在江南地区,老百姓将“寒山、拾得”视作喜神、爱神。

每当结婚、过节都要在厅堂挂上“和合二圣”的画像,顶礼膜拜,祈祷夫妻百年好合,家庭和睦,国泰民安。

作为和合圣地,和合文化更是随处可见,例如火车站前就有一条“和合街”,远近闻名的观前街附近也有一个和合小区,就连会议中心、太湖论坛等也都新设了“和合厅”。

据初步调查,全国有和合村、和合镇、和合乡等地名30多处,分布在、、、、、、广西、、、、等地。

这些地名,大多由来已久,有美好的传说。

比如,新密市大隗镇有一个村叫和合村,传说炎黄二帝由于父母分配疆土不公,经常出现矛盾,这时蚩尤乘机挑起战乱,后经过“和合二仙”在和合村议和寨调解,兄弟言和,团结一致,共同打败了蚩尤,和合村因此得名。

和合文化可谓是炎黄子的根、炎黄子的家园。

近年来,一些企业以“和合”作为企业文化,通过开展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和合文化有什么特征?秋爽法师:和合文化是动态包容的文化。

我特别赞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立文在《和合与对话》中的说法:“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因此,和合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拔济众生离苦得乐《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自产生以来,关于其教义是主“出世”还是“入世”的观点就众说纷纭。

不少人往往觉得“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

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秋爽法师:《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云:“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

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

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也就是说,佛不是天使、天神,而是在人间成就的。

我认同这样的观点,所以“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这一说法不完全恰当,因为某种程度上,二者都是出世的;某种程度上,二者又都是入世的。

以佛法中“慈悲”观念为例,“慈悲”偏重思想和理念,出世成分多一些,而人们常说的“慈善”则多指向行动,入世成分多一些,所以我们应当既心怀慈悲,又致力于慈善。

《中国社会科学报》:慈悲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

细究这一概念,是否应当是“慈”与“悲”二重含义的融合统一?秋爽法师:慈悲是佛教的重要教义,是佛教的基本精神。

慈是带来利益与安乐,悲是除去不利与苦难。

《大智度论》卷二十云:“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

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

”卷二十七又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十地经论》卷二云:“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

”所以慈是关爱护念众生,给他们以快乐和幸福;悲是免除众生的痛苦,随时愿意救其离苦;简曰:“慈为与乐,悲为拔苦”,慈悲是救济众生,离苦得乐。

慈,以与乐故,要关爱护念众生,常求乐事以利益众生,以种种方便令其快乐,如《解脱道论》卷八言:“如父母唯有一子,情所爱念,见子起慈,起饶益心。

如是于一切众生,慈心饶益心,此谓慈。

”悲,以拔苦为主,见众生于六道中受种种身心之苦,而心生怜悯,视众生之苦如同己受,而积极地给予救助,免除其痛苦。

当然,也有不同的解说认为慈是拔苦,悲是与乐,如《大般涅槃经》云:“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大慈乃是除去不利众生之事,拔除其痛苦,大悲则是为对众生有利之事,令其快乐。

净土宗昙鸾法师持此观念,说“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

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总之,慈悲以“拔济众生,离苦得乐”为本质,见有情众生受苦,而心起怜悯,拔众生之苦,令得安乐,从而保护众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是您心怀慈悲、也是您多年来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原因吗?据了解,寒山寺目前也与多个社会福利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还在高校设立了奖学金。

秋爽法师:慈善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

孔颖达疏《左传》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业”;“慈为爱之深也”。

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道:“慈,爱也”。

“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说文解字》解释为“善,吉”,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

所以说,慈善就是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而在佛教里主要表现为慈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