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的使用条件是

合集下载

桩基础特点和适用范围

桩基础特点和适用范围

桩基础特点和适用范围
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工程形式,它是通过在地面下钻孔或挖掘坑洞,然后将钢筋混凝土桩或木桩等材料嵌入地下,以支撑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基础。

桩基础具有以下特点:
1. 承载能力强:桩基础的承载能力比较强,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适用于建筑物、桥梁、码头等大型工程。

2. 适应性强:桩基础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如软土、淤泥、砂砾等地质环境。

3. 抗震性好:桩基础的抗震性能较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4. 施工难度大:桩基础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和设备,施工周期较长。

桩基础适用范围广泛,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地质条件较差:当地质条件较差,土壤承载力较低时,桩基础可以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

2. 建筑物高度较大:当建筑物高度较大时,桩基础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3. 地下水位较高: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桩基础可以提供更好的防水
性能。

4. 地震频繁区域:当建筑物所处地区地震频繁时,桩基础可以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

桩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工程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震性好等特点,适用范围广泛,可以为建筑物和其他结构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第三章桩基础

第三章桩基础

( 二 ) 灌注桩
灌注桩是在现场地基中钻挖桩孔, 然后浇筑 灌注桩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而成的桩。灌注桩可选 择适当的钻具设备和施工方法而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地基土, 并可做成较大直径以提高桩 的承载力, 可避免预制桩打桩时对周围土体 的挤压影响和振动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但在成孔成桩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 法保证孔壁的稳定和提高桩体的质量。
一、按承载性状分类
结构物荷载通过桩基础传递给地基。
垂直荷载一般将由桩底土层抵抗力和桩侧与 垂直荷载 土产生的摩阻力来支承。由于地基土的分层 和其物理力学性质不同 , 桩的尺寸和设置在 土中方法不同 , 都会影响桩的受力状态。 水平荷载一般由桩和桩侧土的水平抗力来支 水平荷载 承 , 而桩承受水平荷载能力 桩承受水平荷载能力是与桩轴线方向 桩承受水平荷载能力 的倾斜度有关 。
第二节 桩和桩基础的分类
为满足结构物的要求 , 适应地基的特点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在工程实践中已 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桩基础 , 它在本身构 造上和桩土相互作用性能上都具有各自 的特点。 学习桩和桩基础 分类及其构造 , 目的是 掌握其特点以使设计和施工时更好地注 意发挥桩基础的特长。
一、按承台位置分类
以上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式的深基础 , 但桩基础由于耗用 材料少、施工快速简便 , 达到坚 实土层时, 就需要用较多、较长的桩来传 递荷载 , 且这时的桩基础沉降量较大 , 稳定性也稍差 ; 当覆盖层很薄时 , 桩的稳定性也会有问 题 , 就不一定是最佳的基础形式 , 应经 过多方面的比较才能确定优选的方案。
二、按施工方法分类
基桩的施工方法不同 , 不仅在于采用的 机具和工艺过程的不同 , 而且将影响桩 与桩周土接触边界处的状态 , 也影响桩 土间的共同作用性能。桩的施工方法种 类较多 , 但基本形式为沉桩(预制桩 ) 和 灌注桩。

桩基础的优缺点比较

桩基础的优缺点比较

桩基础的优缺点比较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强的稳定性和较大的变形能力。

它通常用于沙质土、软土、淤泥、珍珠岩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比起传统的浅基础来说,能够更好地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但桩基础也有它的缺点,比如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等。

本文将对桩基础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一、桩基础的优点1. 承载能力强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能够深入地下土层,承载力较大。

尤其是在沙土、软土、淤泥、珍珠岩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表现得更加突出。

有些岩石地层也需要使用桩基础。

通常来说,它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变形。

2. 稳定性好桩基础能够深入到更稳定的土层之中,因此有很好的稳定性。

它能够扩大地基的底面积,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使结构更加牢固。

3. 变形能力大桩基础能够对土壤施加较大的压实作用,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与此同时,桩基础的变形能力也比较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下,能够更好地保护结构的安全。

4. 作用范围广桩基础的施工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钻孔桩、灌注桩、挤密桩、混凝土灌注桩、钢筋混凝土填充管桩和预制桩等。

因此,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桩基础都有很好的适用性。

同时,桩基础可以与传统的浅基础相结合,互相补充,形成更加完备的基础系统。

二、桩基础的缺点1. 成本较高相对于传统的浅基础来说,桩基础的成本较高。

桩基础的施工过程需要更多的材料和更复杂的设备,因此需要更高的投资。

但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传统浅基础所造成的安全风险更大,因此采用桩基础也就更加经济合理。

2. 施工难度大桩基础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

在某些施工场地较为狭小的情况下,施工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但是如果相应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得到了保证,桩基础的施工难度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3. 破坏层较深桩基础的工程深度较大,往往会破坏一定深度内的土层和草根等,对地下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章桩基础p资料教程

第三章桩基础p资料教程
了解各类桩基础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第三章 桩基础
第二节 桩与桩基础的分类
当确定采用桩基础后,合理地选 择桩的类型是桩基设计中很重要的 环节。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其不 同的特点,以供设计桩基时根据现 场的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桩型。
第三章 桩基础
第二节 桩与桩基础的分类
按承载性状
按使用功能
桩基础
第三章 桩基础
第二节 桩与桩基础的分类
三、按桩身材料分类
(2)混凝土桩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桩。从承载性状 可承压,抗拔和抗弯以及承受水平荷载。从经济 上取材方便,价格便宜,耐久性好。施工上混凝 土桩既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还可以采用预制与 现浇组合,适用于各种地层,成桩直径和长度可 变范围大。
第三章 桩基础
因设置过程中清除空中土体,桩周土不受 排挤作用,并可能向桩孔内移动,使土的抗 剪强度降低,桩侧摩阻力有所减小。
第三章 桩基础
第二节 桩与桩基础的分类
六、按施工方式分类
按照施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预制桩(沉桩) 、灌注桩。
第三章 桩基础
第二节 桩与桩基础的分类
(1)预制桩
(1)预制桩:是在预制构件厂或 施工现场预制,用沉桩设备在设计 位置上将其沉入土中。
特点:承载力较高,受地下水变化 影响小;制作便利,既可以现场制 作,也可以工厂化生产;可根据不 同地质条件,生产各种规格和长度 的桩;桩身质量可靠,施工质量比 灌注桩易于保证,施工速度快。
第三章 桩基础
第二节 桩与桩基础的分类
二、按使用功能分类
根据桩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 拔桩、水平受荷桩及复合受荷桩等。
图3-5 竖直桩和斜桩 a)竖直桩;b)单向斜桩;c)多向斜桩
第三章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2、桩的分类
按承载性状分:
摩擦型桩
桩侧和桩端阻力的大小以 及它们分担荷载的比例
端承型桩
2、桩的分类
软塑 可塑
软塑 密实砂土
岩石
(a)摩擦桩
(b)端承摩擦桩
(c)端承桩
(d)摩擦端承桩
2、桩的分类
按成桩方法分:
非挤土桩 根据成桩方法 和挤土效应 部分挤土桩 挤土桩
2、桩的分类
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示意图
(三)振动沉桩
—依靠偏心振动力打桩。振动器与桩顶 相连,振动力通过桩身传给地基。 适用于少粘性土、软土,不宜用于砾石 土、密实的粘性土。
(四)水冲沉桩:
高压水经射水管射水冲松桩尖下面的土 层,以减小桩下沉的阻力。 用于砂土、砂石土、坚硬土层。 要求在距设计标高1-2m时,停止水冲, 改用锤击或振动。 注意:施工不当会造成地地表土受力均匀,防止不均匀沉降, 保证打桩机施工安全,采用厚度约2~3cm厚的钢板铺 设在桩机履带板下,钢板宽度比桩机宽2m左右,保证 桩机行走和打桩的稳定性。
桩机行走时,应将桩锤放置于桩架中下部以桩锤导向 脚不伸出导杆末端为准。根据打桩机桩架下端的角度计 初调桩架的垂直度,并用线坠由桩帽中心点吊下与地上 桩位点初对中。
3种打桩顺序
考虑挤土打桩顺序
1)由中及外:从中间向四周打; 2)由近及远:从靠近现有建筑物或需保护的地下构 筑物、管线最近的桩位开始打; 3)由深及浅:先打入土深度大的桩; 4)由大及小:先打断面大的桩。
四、预应力管桩施工
(一)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 移至下一桩位 桩机就位 第1节桩就位,对中调直 打桩至设计持力层和贯入度 第n节桩起吊,对中调直 打 桩 送 桩 接 桩
④打桩

桩基工程施工条件

桩基工程施工条件

桩基工程施工条件一、环境条件1.1 地质条件施工现场地层以固体基础为主,地基基础平均埋深为100米左右,地质层主要由砂岩、砾岩、泥岩等构成,地下水位较浅,对桩基施工具有一定影响。

1.2 气候条件施工现场所在地区气候条件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夏季降雨较多,冬季降雪较多,对桩基工程施工有一定影响。

1.3 地形状况施工现场地势较平坦,无明显的地质断裂带和地表沉降现象,利于桩基工程施工。

二、人力条件2.1 施工人员桩基工程施工需要技术过硬的工程队伍,包括土建工程师、施工队长、操作工和现场管理人员等,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

2.2 安全管理施工现场需要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施工队伍配备施工现场需要配备相应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等,以及必要的施工材料和配件,确保施工进度。

三、技术条件3.1 施工工艺桩基工程施工需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包括桩基定位、挖孔、打桩等环节,施工工艺需严格执行,确保工程质量。

3.2 设备技术施工现场需要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如GPS定位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

3.3 资质要求桩基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有相应的资质和技术经验,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资质要求,并能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和质量保障。

四、管理条件4.1 施工组织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组织体系,包括施工计划、施工方案、验收标准等,明确责任分工,做好施工进度控制。

4.2 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管理能力,能够做好现场人员调配、施工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等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3 材料管理施工现场需要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体系,包括材料采购、仓储管理、使用统计等,确保施工所需的材料供应及时、充足。

五、质量保障5.1 质量控制桩基工程施工过程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质量检测、验收标准执行等,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桩基础比较详解

桩基础比较详解

2)优点: (a)、管桩的单桩承载力高,φ 400的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达到1300KN;其单 位承载力的造价比钻(冲)孔灌注桩要低。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高,管桩打入持 力层后,桩尖附近的土或岩层经过强烈的挤压,桩端承载力可比原状提高约一倍, 所以同样直径管桩比钻(冲)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高许多。 (b) 、管桩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不同建筑物的基础 。管桩常用直径为
→ 移桩机至下一个桩位 →最终验收。
2、人工挖孔灌注桩 1)适用条件: (a)、适用于地下水较少、较低。 (b)、对安全的要求较高,如有害气体,易燃气体,孔内气体稀薄等,尤其在有 地下水时需边抽边挖,因此对漏电保护等也有特殊要求。 (c)、地质条件良好,地层土体密实;不适用于较厚的砂土层和较厚的淤泥质土 层等。 (d)、桩长度较短而荷载较大。
2)优点:
(a) 、人工挖孔桩具有施工设备简单,无噪音,无振动,无废泥浆排出等公害, 施工操作方便,占用场地小,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造价低等。
(b) 、人工挖孔桩单桩承载力高,充分发挥桩端土的端承力,单桩可以承受几千 KN乃至几万KN荷载,能满足高层建筑及重型设备基础的需要,嵌入地层一定深度 ,抗震性能好。
眼验证土质情况。
(f) 、可利用多人同时进行若干根桩施工,每孔可连续作业,互不影响,可全面 展开施工,缩短工期。
3)缺点: (a) 、人工挖孔桩直径大,每m3混凝土所提供的承载力比小直径灌注桩小,因
而混凝土用量较大。 (b) 、人工消耗较大,人工开挖效率低,在扩底时往往因支护方案不当,造成扩 底部位土层坍方,人身安全隐患大。 (c) 、地下水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影响很大,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 4)施工工艺: 安装施工机具 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定桩位 →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 → →开挖成孔(分节挖土和出土)→安装护壁钢筋和护壁模板→灌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

iA桩基础

iA桩基础

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下拉荷载
Q
n g
可按下式计算:
n
Qgn nu qsnili
(8-6)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桩基础概述
(7)地震区,在可液化地基中,采用桩基穿越可液化土层并伸 入下部密实稳定土层,可消除或减轻液化对建筑物的危害。
(二)桩基础的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所设计的桩基应能满足如下要求: (1)保证与上层结构的可靠连接,在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作
用下其容许承载力和沉降能满足设计要求。 (2)桩基设计考虑厂成桩过程及桩基使用过程中各种因素的
高桩承台由于承台位置较高或设在施工水位以上,可避免 或减少墩台的水下作业,施工较为方便,且更经济。然而, 高桩承台基础刚度较小,在水平力作用下,由于承台及基桩 露出地面的一段自由长度周围没有土来共同承受水平外力, 桩身内力和位移都将大于在同样水平外力作用下的低桩承台, 在稳定性方面低桩承台也较高桩承台好。
和扩底桩。保证灌注桩承载力的关键在于施工时桩身的成形 和混凝土质量。 灌注桩有几十个品种,大体可归纳为沉管灌注桩和钻(冲、 磨、挖)孔灌注桩两大类。 同一类桩可按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以及直径的不同予以细分。 (六)按桩身设计直径的大小分类 根据桩身设计直径d的大小可将桩分为小桩、中等直径桩和 大直径桩。 (1)小桩,指d<=250 mn:的桩。 (2)中等直径桩,指250 mm<d<800 mn:的桩。 (3)大直径桩,指d>=800 mm的桩。 二、桩基础的设计要求
(2)灌注桩。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桩位处开孔,然后在孔 内加放钢筋笼(也有省去钢筋笼的),再浇灌混凝土而成。与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比较,灌注桩一般只根据使用期可能出现 的内力配置钢筋,用钢量较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的使用条件是:
①:荷载较大,地基上部土层软弱,适宜的地基持力层位置较深,采用浅基础国人工地基在技术上、经济上不合理时;
②:河床冲刷较大,河道不稳定或冲刷深度不易计算正确,位于基础或结构物下面的土层有可能被侵蚀、冲刷,如采用浅基础不能保证基础安全时;
③:当地基计算沉降过大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敏感时;
④当建筑物承受较大水平荷载,需要减少建筑物水平位移和倾斜时
⑤: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水位较高,采用其他深基础施工不便或经济上不合理是;
⑥:地震区,可液化的地基中,采用桩基础可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桩基础穿越可液化土层并伸入下部密实土层,可消除或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

高桩承台
1、适用范围
1.1 高桩承台概念:承台底面在河床面以上水中的承台。

1.2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高桩承台
承台底面埋设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土层上,并能排干水时,可按明挖地基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法进行;承台底面埋设在软弱的土层上,在能排干水的情况下,可采用夯填10cm~30cm厚砂砾或碎石垫层使符合设计标高后立即浇注承台混凝土;在浅水区建筑承台时,可设围堰防水、排水,其施工方法可按明挖地基的围堰工程建筑基础方法进行。

3、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水文的确定
高桩承台一般采用套箱施工,而套箱的结构与桩顶水深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在施工准备中,要对施工期间河流汛期洪水高峰或潮汛水位进行调查、统计与预测,并根据可能的最高水位确定套箱的最小高度。

3.1.2套箱形式的选择
常用的套箱形式有模板式套箱、整体式钢套箱。

在水不深的情况下,可考虑用模板式套箱;在水深、风浪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整体式钢套箱。

3.1.3套箱的设计
钢套箱主要是由底板、边板、扁担梁等组成。

因此,套箱的设计也应从底板、边板、扁担梁考虑。

3.1.3.1底板
用厚4~5mm的钢板,底板上横桥向应焊加劲肋,一般采用<275×75×6角钢,其间距为310mm;顺桥向应焊以钢横梁,一般采用155a工字钢,间距为2200mm。

每根横梁的两端各有两根吊杆, 将底部吊于边板上。

为便于
边板的拆装,底板与边板之间均留有lcm的空隙。

待套箱就位后,以木条将空隙堵塞。

3.1.3.2边板
边板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外侧焊以加强筋。

边板一般采用厚度5mm以上钢板,加强筋一般采用<100×100×10角钢,间距320mm。

各块边板之间采用ф22螺栓连接,并垫以2mm厚的橡皮,防止漏水。

在边板外周设吊杆,将底板吊于边板上。

边板外周有三层钢箍,上层箍与施工平台焊接,中层箍由拉杆螺栓对拉,下层箍简支于底板横梁的角钢上。

3.1.3.3扁担梁
扁担梁是安装在钢套箱内,用于起吊、定位及承受套箱全部质量。

扁担梁采用钢板焊成箱形截面,并通过钢塞传递到支撑桩。

两侧扁担梁之间设有杆件联结的平面联结系。

为了防止桩顶可能不在一个平面上,而导致钢套箱发生倾斜扭曲变形,一般在一侧扁担梁上铰接一辅助扁担梁,并通过钢楔子调节,使各桩顶平均受力,套箱不致变形。

3.1.4 套箱吊放设计
3.1.
4.1用驳船起吊
沉桩完毕后,用潜水工先在桩上搭好一平面尺寸比承台稍大的钢木平台,其高度恰位于承台底面处,然后把岸上制好的套箱,用两只有龙门架式起重设备的驳船,吊运到桩位,并沉放在钢木平台上。

低桩承台
低桩承台施工常规方法一般采用单、双壁钢围堰下沉到标高后进行砼封底施工,而针对蚌埠朝阳路淮河公路大桥主墩河床表层地质为硬性粘土,而承台底座落在砂层和亚砂土透水层中,若使围堰下沉到设计标高就显得复杂且困难。

结合岸上堤防用高压旋喷桩不仅止水、而且可支护的原理,大胆应用到深水中,使围堰与高压旋喷桩有机地结合,不仅解决了围堰下沉穿过较厚坚硬性粘土层的难度,同时也克服了承台开挖到砂层、亚砂土层中止水、支护的难题。

本文着重介绍高压旋喷桩垂直帷幕止水、支护在深水低桩承台施工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