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轮胎产业概况

合集下载

2014年汽车轮胎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轮胎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轮胎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5月目录一、轮胎产品概述 (6)1、轮胎的分类 (6)2、轮胎的性能 (7)3、轮胎的消费属性 (8)二、行业管理和行业政策 (9)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9)2、近年来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0)三、轮胎行业市场状况 (12)1、国际轮胎市场概况 (13)(1)亚洲、欧洲和北美三足鼎立,世界轮胎工业重心正逐步向亚洲区转移 (13)(2)轿车胎主导世界轮胎市场 (15)(3)轮胎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 (15)(4)研发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6)(5)世界轮胎巨头非常注重品牌建设 (16)2、国内轮胎市场概况 (17)(1)形成比较完整的轮胎行业体系 (17)(2)成为世界第一大轮胎生产国 (17)(3)成为世界第一大轮胎出口国 (17)(4)轮胎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18)(5)中国仍不是世界轮胎生产强国,未来产业升级空间巨大 (18)四、轮胎行业市场容量 (19)1、国际轮胎市场容量 (19)2、国内轮胎市场容量 (20)(1)国内子午线轮胎市场 (21)①国内半钢子午线轮胎市场容量 (22)②国内全钢子午线轮胎市场容量 (23)(2)斜交轮胎市场 (24)五、国内轮胎市场发展趋势 (24)1、轮胎子午化率继续攀升 (24)2、行业结构持续调整,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5)3、研发实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6)4、海外布局进程加快 (26)六、行业竞争状况 (27)1、行业市场化程度 (27)2、行业竞争格局 (27)七、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9)1、强制性产品认证 (29)2、产业政策 (29)3、技术和研发 (30)4、资金、规模和成本控制 (30)5、资质壁垒 (31)八、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32)九、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3)1、有利因素 (33)(1)国家政策引导行业发展 (33)(2)汽车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基础工程建设对本行业的推动作用 (33)(3)技术升级换代 (34)(4)世界轮胎产业向中国转移,为中国轮胎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34)2、不利因素 (35)(1)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35)(2)贸易壁垒 (35)(3)国内大多数企业研发能力处于起步阶段 (36)(4)品牌知名度及竞争力相对于国际大品牌尚处于弱势 (36)十、行业特点 (37)1、行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 (37)(1)行业技术水平 (37)(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37)2、行业经营模式 (38)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39)(1)周期性 (39)(2)区域性 (40)(3)季节性 (40)十一、本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 (40)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影响 (40)(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41)①天然橡胶的供给状况 (41)②全球及我国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需求状况 (42)③橡胶价格的波动情况 (42)(2)上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 (43)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影响 (43)(1)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44)(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45)①乘用车市场 (46)②商用车市场 (46)(3)汽车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影响 (47)十二、行业出口情况 (48)1、产品进口国的有关进口政策 (48)2、贸易摩擦对轮胎产品出口的影响 (48)3、进口国同类产品竞争情况 (49)十三、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50)1、日本普利司通(Bridgestone) (50)2、法国米其林(Michelin) (50)3、美国固特异(Goodyear) (50)4、德国大陆(Continental) (51)5、日本住友(Sumitomo) (51)6、意大利倍耐力(Pirelli) (51)7、韩国韩泰(HANKOOK) (52)8、台湾正新 (52)9、杭州中策 (52)10、三角轮胎 (53)11、玲珑轮胎 (53)一、轮胎产品概述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

轮胎行业报告数据分析(3篇)

轮胎行业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轮胎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通过对轮胎行业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况1. 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轮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轮胎总产量达到9.75亿条,同比增长6.2%。

其中,子午线轮胎产量占比超过90%,成为市场主流。

2. 产业链分析轮胎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轮胎制造、销售与服务三个环节。

原材料方面,橡胶、炭黑、帘子布等是轮胎生产的主要原料;制造环节涉及轮胎成型、硫化、检验等工序;销售与服务环节则包括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等。

3. 竞争格局我国轮胎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中策橡胶、三角轮胎等。

其中,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外资品牌凭借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在我国市场份额较高。

三、数据分析1. 产量分析(1)产量趋势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轮胎产量逐年上升,尤其在2010年后,增速明显加快。

这与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品种结构我国轮胎品种结构逐渐优化,高性能轮胎占比逐年提高。

其中,SUV轮胎、高性能轿车轮胎等市场需求旺盛。

2. 出口分析(1)出口趋势近年来,我国轮胎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我国轮胎出口量达到1.25亿条,同比增长6.2%。

(2)出口地区我国轮胎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

其中,亚洲市场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

3. 价格分析(1)价格走势近年来,我国轮胎价格波动较大。

受原材料成本、汇率等因素影响,轮胎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

(2)价格结构我国轮胎价格结构呈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

高端轮胎价格较高,低端轮胎价格较低,中端轮胎价格相对稳定。

4. 品牌分析(1)品牌集中度我国轮胎行业品牌集中度较高,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0%。

中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842012年7月 中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隋新美摘 要:轮胎是汽车和工程机械的重要配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基于中国轮胎2002~2011年的出口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渗透率等指标分析了中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提高我国轮胎产业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轮胎产业 国际竞争力 指数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c)-184-021 我国轮胎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轮胎是汽车和工程机械的重要配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中国轮胎生产和销售的提高,由于相对于国外的价格优势,出口旺盛。

下面简要从出口量和出口市场两方面分析一下我国轮胎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

首先从出口总量来看,2002~2011年这十年期间中国轮胎出口到全世界的轮胎数量在总体上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的出口总量已经是2002年出口总量的近三倍,这期间只有在2007~2008年出现了负增长,这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种总体的增长趋势说明了中国轮胎行业正在世界轮胎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轮胎大多为贴牌生产,知名的国内品牌较少,从长远利益看不利于产业的发展,逐步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品牌战略,才是长远之计。

其次从出口市场来看,我们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得到的2002~2011年这十年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美国、香港、德国、日本、英国、墨西哥等,其中墨西哥和英国在2002~2006年并不是主要出口市场,排名在前五名之外,从2007年开始增长明显,在2007~2011年都排名在前五名中;而很明显的是美国在这十年中始终位列榜首,稳稳占据第一名的位子,而且进口中国轮胎的数量远远高于排名第二位的国家,差不多是排名第二位国家的4~6倍。

2024年废旧轮胎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废旧轮胎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废旧轮胎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废旧轮胎是指已经磨损丧失使用价值的汽车、摩托车等车辆所使用的轮胎。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废旧轮胎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废旧轮胎市场规模进行深入分析。

2. 市场规模废旧轮胎市场规模是指废旧轮胎相关产业的总体规模。

其主要包括废旧轮胎的数量、处理方式以及市场价值等方面的指标。

2.1 废旧轮胎数量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全球废旧轮胎的数量已经超过1.5亿只。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废旧轮胎产生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数量超过4000万只。

2.2 废旧轮胎处理方式废旧轮胎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回收利用、再生利用和焚烧等。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率在50%左右,其中中国的回收利用率超过60%。

2.3 废旧轮胎市场价值废旧轮胎的市场价值主要通过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链实现。

根据市场分析,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链包括回收、加工、再生和销售等环节,其总市值已经超过1000亿人民币。

3. 市场发展趋势废旧轮胎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如下:3.1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

政府对于废旧轮胎处理的法规逐渐完善,促使废旧轮胎处理产业链的规范化和发展。

3.2 再生技术的进步再生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提高废旧轮胎再生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各种再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链的发展。

3.3 新型市场的增长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已经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如公路建设、新能源汽车、橡胶制品等。

这些新兴市场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废旧轮胎处理产业链的扩大和市场规模的增长。

4. 市场竞争格局废旧轮胎处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涉及到了众多企业的参与。

目前,全球废旧轮胎回收利用领域的主要竞争企业有国内外巨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4.1 国内外巨头企业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领域,国内外巨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和较高的市场份额。

它们通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规模效应来取得竞争优势。

回力的行业报告

回力的行业报告

回力的行业报告回力(Doublestar)是中国一家知名的轮胎制造企业,成立于1921年,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

回力是中国轮胎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全球化的市场布局。

本文将对回力的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行业报告。

一、行业发展现状。

1. 国内市场。

回力作为中国轮胎行业的领军企业,市场份额一直稳居前列。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轮胎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回力以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2. 国际市场。

除了国内市场,回力还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布局。

公司产品出口到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多家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回力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好评。

二、市场竞争格局。

1. 行业竞争对手。

中国轮胎行业竞争激烈,除了回力之外,还有很多知名轮胎制造企业,如海航集团、三角轮胎、青岛双星等。

这些企业在产品品质、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分布较为均衡。

2. 竞争策略。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回力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公司还注重售后服务和客户体验,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产品技术创新。

1. 研发投入。

回力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产品技术创新,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

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工艺改进、材料研究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2. 新产品推出。

回力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低油耗、环保的新产品,满足了不同车辆和道路条件下的需求。

公司还与多家国际知名的轮胎技术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四、未来发展展望。

国内外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国内外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世界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世界天然橡胶⽣产和需求现状1、⽣产现状。

天然橡胶是指由植物产⽣的橡胶,以区别于由化学⼯艺合成的合成橡胶。

虽然能够⽣产天然橡胶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有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前其产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9%以上。

⽬前橡胶种植业已成为热带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659万吨,产销⼤体平衡。

据国际橡研究专家预测,到2001年,世界需弹性体171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789万吨。

在1999年世界总产量的659万吨中,亚洲566.1万吨,占85.9%:⽽东南亚诸国⽣产了477.5万吨,占72.5%。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产地。

主产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

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发展顶峰时,植胶⾯积曾达220万公顷。

⾄1998年还有160万公顷,2000年有120万公顷。

1988年年产量曾达160万吨,近年仅有⼀半左右,⾯积减少、产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产成本⾼,⽆利可图,胶园纷纷更新改种油棕和热带作物,胶园劳⼒流向更有吸引⼒的产业。

近年马来西来重视了橡胶制品⼯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胶在本地消费。

从多⽅⾯分析,马来西亚在今后⼀段时间内,年产⼲胶⼤体是80万吨左右。

据泰国业内权威⼈⼠分析,泰年均产⼲胶220万吨。

由于劳⼒不⾜,施肥量少,⼤量死⽪,放任割胶,到21世纪初将降⾄年产180万吨的⽔平。

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南部已计划缩⼩植胶⾯积改种油棕、⽔果和林⽊,⽽在东北部⼤量发展橡胶,但速度缓慢。

泰近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仅占产量的9%,但⽬前泰国在千⽅百计增加本国的消费,因为轿车以每年100万辆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汽车⽣产商在泰建⼚,泰已成为世界10 ⼤轿车⽣产国之⼀。

产量下降和消费增⼤必然导致泰国出⼝原料胶的减少。

印尼的植胶⾯积最⼤,单产最低,⽽植胶条件很好,增产的潜⼒也最⼤。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国内外轮胎行业发展现状(1)国际轮胎市场现状①轮胎市场持续增长,世界轮胎工业重心正逐步向亚洲转移全球轮胎市场除2021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短暂回调外,过去几年均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据2021年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统计,2021年全球轮胎市场销售额为1,870亿美元,2021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05%。

轮胎工业属于劳动、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相比之下亚洲地区具有低成本、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且亚洲地区在轮胎产业链上的原料供应、技术开发、人员培训等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全球轮胎工业的重心和投资正向亚洲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工业转移的重点之一。

总部所在地在中国的轮胎制造商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7.46%提高到2021年的18.64%,预计未来几年亚洲地区轮胎制造业仍将保持增长。

2021年世界轮胎制造商,按总部所在地计算的销售收入分布图如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②轮胎行业集中度较高据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统计,2021年世界轮胎75强排名(根据所统计企业2021年度与轮胎制造有关的轮胎销售额进行排名)前三位的日本普利司通、法国米其林、美国固特异的销售额合计达到705.21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37.71%;排名前十位的轮胎制造商销售额合计达到1,177.31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62.96%,虽然近几年排名前十位的轮胎制造商市场份额占比有所下降,但由于轮胎行业固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预见未来轮胎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趋势将会持续,轮胎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③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轮胎市场竞争的重点受美国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期,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由此带动的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该区域正逐步成为全球轮胎市场竞争的重点。

2023年轮胎拆装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轮胎拆装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轮胎拆装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轮胎拆装机行业是汽车维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产品是用于轮胎更换和维修的机械设备。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轮胎拆装机行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以下是对轮胎拆装机行业市场现状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轮胎拆装机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全球范围内市场规模超过数十亿美元。

随着世界各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轮胎拆装机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从2015年到2020年,全球轮胎拆装机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

二、市场竞争格局轮胎拆装机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有众多的竞争对手。

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博世、海尔、爱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此外,一些本土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加大投入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三、市场驱动因素1.汽车保有量增加: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推动了轮胎拆装机市场的需求增长。

2.消费者对车辆维修服务的需求增加:人们对车辆安全和性能的要求提高,导致车主越来越重视汽车维修和保养,进而推动了轮胎拆装机市场的发展。

3.技术创新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轮胎拆装机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设备,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快速维修服务的需求。

四、市场挑战和机遇1.技术门槛高:轮胎拆装机行业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技术门槛较高,对企业的要求也较高。

2.价格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多个品牌的竞争,价格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市场机遇: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轮胎拆装机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机遇和潜力。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为轮胎拆装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总体来说,轮胎拆装机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轮胎产业概况1.全球轮胎产业情况2015年8月28日,美国《轮胎商业》公布了2015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

2015年全球轮胎市场在经历上两年度“滞长”后进入下降通道,销售额下降3.8%;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但涨幅收窄。

全球企业排名变化不大,轮胎兼并较少发生。

轮胎项目投资在连续多年增长后出现下降,且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

现橡胶及原油价格处于历史低位,轮胎销售价格呈下降趋势。

预测2015年世界轮胎销售额继续下降6%~8%。

大多数轮胎制造商弱化销售额,着眼于提高营业利润。

①全球轮胎产业之首——普利司通普利司通连继续7年折桂。

2015年排名的最大特点是次序变化不大,前17位几乎是2014年的翻版,第18位才出现变化,即韩国耐克森从去年的22位上升至18位。

普利司通以260.45亿美元销售额连续7年居世界之首,这得益于另两个参股公司的贡献,一是参股土耳其萨巴奇轮胎公司(持有43%的股份),二是参股芬兰诺基亚轮胎(持有19%的股份)。

米其林以246.685亿美元排名第2;固特异以163.550亿美元位列第3;第4位为德国大陆,销售额为118.750亿美元。

上述4家企业成为轮胎销售额“百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意大利倍耐力公司位居第5,日本住友第6,韩泰轮胎第7,日本优科豪马第8;第9、10位为中国轮胎企业,正新国际以44.41亿美元位居第9、中策橡胶集团排名第10(销售额为41.18亿美元)。

新加坡佳通、美国固铂轮胎、韩国锦湖、日本东洋分列11、12、13、14位。

中国三角集团、印度MRF、阿波罗轮胎、韩国耐克森、芬兰诺基亚、中国玲珑轮胎分列15、16、17、18、19、20位。

在前75强排名中,中国大陆企业占29家、台湾企业5家,印度10家,美国5家,日本4家,韩国3家,意大利2家,俄罗斯3家,土耳其2家,印尼、泰国、德国、芬兰、新加坡、阿根廷、白俄罗斯、捷克、法国、伊朗、加拿大及越南各一家。

参与排名的新面孔有6家,分别是中国山东中一、浦林成山、潍坊跃龙、黄海轮胎,加拿大Camso公司、俄罗斯Altai轮胎工业。

退出75强排名的企业有中国山东德瑞宝(破产)、山东金宇、新疆昆轮、天津联合轮胎,印尼佳通、荷兰Magna轮胎集团。

②轮胎销售额下降成主流2014年全球轮胎行业销售额为1799亿美元,下降3.8%,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第3年下降,且降幅有扩大趋势,预示世界轮胎行业销售额进入下降通道。

在75强中,销售额下降的企业有50家,增长的企业有17家,其中前10强中9家销售额下降,前20强中有17家销售额下降,销售额下降成主流。

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3家总销售额较上年度下降4.9%,占全球轮胎总销售额的37.2%,在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下降0.5个百分点。

前10强的行业集中度为63%,与上年持平,行业集中度在连续多年下降后趋于稳定。

2014年是轮胎行业并购重组行为较少的一年,对2015年度轮胎75强排名少有影响。

但是2016度年排名将因中国化工集团收购意大利倍耐力而备受关注。

根据协议,中国化工集团将与倍耐力共同组建一家新公司,并使中国化工集团最终成为倍耐力的最大控股股东。

一旦交易完成,倍耐力将成为201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对象。

这将对今后世界轮胎排名产生较大影响,中国化工集团与倍耐力新组建的轮胎公司有望进入前15位。

销售额下降10%以上的企业有23家,销售额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仅6家,分别是中国潍坊跃龙、中国赛轮金宇、美国CTP运输产品公司、中国山东中一、中国山东八一、中国四川海大轮胎和美国CTP运输产品公司,主要集中在我国。

世界轮胎“20亿美元俱乐部”成员依旧为17家,“10亿美元俱乐部”成员由33家下降至27家。

销售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轮胎价格走低,造成轮胎公司销售额负增长。

2015年轮胎价格依然向下,预计2015年轮胎销售额下降幅度可能在6%~8%范围。

③经济效益仍向好2014年全球轮胎75强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仍保持增长,大多创历史新高,但增幅有收窄趋势。

申报利润的20家企业中,营业利润下降的企业有3家,只有帝坦公司1家亏损,平均营业利润率由上年12.5%下降至12.3%。

诺基亚轮胎营业利润率最高,达22.2%。

20家公司中净利润下降的企业有5家。

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为7.4%,比上年增长2.52个百分点。

诺基亚轮胎以18.8%净利润率列第一位,固特异及正新国际净利润率保持两位数增长,而上年度两位数增长的公司有7家。

多数企业净利润相对上年度有所增长,其中有3家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增幅较大,最大的是固特异,达307.5%,增幅第2的东洋轮胎达169.4%,第3位佳通轮胎达124.4%。

员工人均销售额为240000美元,相对上年度有所下降。

诺基亚轮胎以431835美元列第一,第2、3、4、5位依次是耐克森轮胎、固铂轮胎、东洋轮胎及帝坦公司,分别为405105、385632、343396、291615美元。

利润向好主要原因是橡胶等原材料价格较低。

基于此,大多数轮胎公司都弱化轮胎销售额,着力于利润改善。

从2015年上半年情况分析,2015年全球轮胎行业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进一步看好。

④投资放缓向亚洲转移近年来,世界轮胎行业投资一直很旺盛,并保持稳定增长,但2014年轮胎投资首次放缓。

《轮胎商业》统计数字为60亿美元,比近10年平均值70亿美元低。

投资中2/3发生在亚洲,项目投资出现向亚洲,尤其是向中国及泰国转移的趋势。

过去的一年中,新上项目有12个,至少新增6600万条半钢胎、900万条载重胎及500万条其他种类轮胎。

此外,主要轮胎公司还宣布关闭3个工厂,分别是阿波罗关闭南非Durban工厂,米其林关闭匈牙利Budapest工厂及法国Joue-les-tores工厂。

从投资额度看,日本优科豪马以10亿美元居第一;其次是固特异、建大橡胶和阿波罗,分别为6.35、5.0、4.25亿美元。

轮胎投资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为7.2%,比上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

按资本支出/销售收入率排名,耐克森轮胎以14.9%居首,第2、3位分别是印度JK轮胎(13.3%)及印尼佳通轮胎(13.2%)。

按2014年度财务预算资本支出排名,普利司通及德国大陆居前两位,分别是28.15亿美元及27.16亿美元,但其财务预算资本/销售额之比低于行业平均数。

按研发费用排名,德国大陆及普利司通居前两位,分别是28.28亿美元及2.88亿美元。

按研发费用/销售额排名,德国大陆以6.2%居首,米其林、耐克森及倍耐力以3.4%次之。

20家轮胎公司中有19家的研发费用/销售额比例较上年度增长,下降的只有固铂1家。

增幅超过20%的企业有正新轮胎、锦湖轮胎、帝坦公司及印度JK轮胎。

说明世界轮胎公司比以前更加注重科研开发,这值得中国轮胎工业借鉴和思考。

注:NR表示该企业新进入排名,与上年度没有可比性。

2.中国国内轮胎产业情况概述目前,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企业在中国建有20多家工厂,主攻中国轮胎中高端市场,尽管工厂数量较少,世界轮胎巨头仍占据了中国乘用胎市场70%左右的市场份额,载重胎30%左右的市场份额。

中国已成为世界轮胎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稍具规模的轮胎企业达到500多家,但主攻中低端市场。

我国轮胎生产企业分为国有、合资/独资、民营三种。

第一种是中策、三角、玲珑、风神、双星、双钱、成山、前进、华南等大型国有企业。

以全钢胎、工程胎、中低档半钢为主。

尤其卡车胎,中国以其较高的性价比赢得全球市场,目前中国全钢胎产能约占世界的80%。

第二种是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三大跨国轮胎巨头,以及佳通、正新、库珀、建大等合资企业。

这些企业在我国相继设立了合资或独资公司,产品以乘用胎为主,占据绝大多数配套及替换市场份额。

第三种是永泰、恒丰、永盛、兴源、金宇、好友、华盛、恒宇、德瑞宝、奥戈瑞、盛泰等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东营和寿光等地)。

这些企业多从工程胎、农用胎、载重胎等角度切入,发掘了上述大公司尚未完全满足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有长足发展,且继续大幅扩张。

3.国内轮胎贴牌生产情况国内轮胎贴牌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

山东300多家轮胎企业,年生产各类轮胎近4亿条,但相当一部分是贴牌生产,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自主品牌少之又少。

在广饶,轮胎企业贴牌率为50%左右,永泰化工、盛泰集团、玲珑轮胎都曾贴牌生产。

如山东永盛集团有数以百计的贴牌轮胎,“普利司通”轿车轮胎也在此工厂贴牌加工;山东金宇轮胎公司贴牌有:九丰,长荣,倍力通,拜朗等。

其他企业贴牌情况暂时没有资料。

4.山东大王轮胎产业园(基地)情况山东大王经济开发区位于广饶县大王镇境内,2010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控制规划面积9.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86平方公里。

该经济开发区由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高标准规划了机械电子、橡胶轮胎、精细化工等主题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为造纸印刷、汽车配件、橡胶轮胎、精细化工等。

目前已建设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汽车摩擦材料研发制造出口基地、全国重点子午胎生产聚集地、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及石油化工基地和无内胎钢制车轮生产基地。

国内轮胎企业总数为516家,山东省拥有约300家。

山东占据了50%的中国产量,之后是江苏和浙江,前三甲占据了中国轮胎产量的72.5%。

中国轮胎产能的动态分布几何热力图如下:在轮胎界,有句话叫做“世界轮胎看中国,中国轮胎看山东,山东轮胎看东营,东营轮胎看大王。

”可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在轮胎界的地位。

在广饶,规模以上橡胶轮胎企业就超42家之多,小轮胎企业更是多达上百家。

2013年全县子午胎生产能力超过1.5亿条,约占全国的25%以上、全省的50%以上;全县橡胶轮胎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15亿元,实现利税132亿元,利润113亿元,与2012年同比分别增长27.3%、28.4%、25.3%;其中,实现出口33.78亿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89.6%,同比增长15%,占全省轮胎出口总额的39.2%。

①发展历程70年代是小作坊时期,90年代初是规模化成产期,2000年后是专业化生产期。

②主要企业a.兴源轮胎兴源轮胎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1994年,集团旗下十个子公司和一处三星级宾馆,是以轮胎制造为主导产业,集热电联产、国际贸易、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餐饮娱乐、新产品研发为一体,多元化经营的大型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

现有职工5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680余人,拥有总资产58亿元。

目前,集团已形成年产58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20万套全钢工程子午胎、2万条全钢巨型工程子午胎、12万套斜交工程胎(一期)、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年产汽量3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主要有“华鲁(HILO)”、“国宝”、“安耐特”、“强威”、“AMBERSTONE”五大主导品牌,集团公司及产品已通过ISO/TS16949、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CCC认证,美国DOT认证,欧洲ECE认证,巴西INMETRO认证,印度BIS认证,肯尼亚ITS认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