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第五版,无机化学期末试卷A卷

大连理工大学,第五版,无机化学期末试卷A卷
大连理工大学,第五版,无机化学期末试卷A卷

HSU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无机化学》(本科)期末试卷(A)(时间120分钟)

试卷编号: 2008772001-01

院(系) 班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1、气体液化必须在临界温度以下,根据下列气体的临界温度,判断在室温可液化的一组气体是( )

①H 2 5.1K ②NH 3 408.4K ③CH 4 190.9K ④CO 2 304.1K ⑤ O 2 154.6K

A ① ② ③

B ③ ④ ⑤

C ② ④

D ① 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子衍射和氢光谱是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

B 不准确关系是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反映它限制了经典力学适用的范围;

C 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个可用氢光谱的实验证实;

D 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是原子轨道的同义词,故它和波尔轨道也是一样的。 3、判断下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正确的是( )

A Mn 第四周期 第Ⅶ

B 族d 区 B Zn 第四周期 第ⅠB 族ds 区

C Sb 第五周期 第ⅤA 族p 区

D W 第六周期 第ⅥB 族 d 区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不合理的是( )

A n=2 l=1 m=0

B n=2 l=2 m= -1

C n=3 l=0 m=0

D n=4 l=2 m= -2

5、下列原子轨道中各有一个自旋方向相反的不成对电子,则沿x 轴方向可形成σ键的是( )

A 22x x p p -

B 224z s d -

C 22y y p p -

D 33xy xy d d - 6、下列各物质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仅含色散力的是( )

A H 2O

B Br 2(l )

C NH 3(l )

D C 2H 5OH 7、下列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某一种物质熔点低,微溶于水,易溶于CCl 4,不导电,它一定是原子晶体;

B KCl 易溶于水,而AgCl 难溶于水,其原因是KCl 是典型的离子晶体,而AgCl 由于Ag +较强的极化作用已有明显的共价性;

C NaCl 的熔化主要是克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而冰的熔点主要克服氢和氧之间的共价能力;

D NaF 的熔点比KF 高,这是由于Na +的极化力比K +强。 8、判断下列反应的Δ r H θ

m 何者与Δ f H θm

一致( )。 A C(金刚石)+2H 2(g)→ CH 4(g) B C(g)+4H(g)→ CH 4(g) C C(石墨)+2H 2(g)→ CH 4(g) D C(石墨)+4H(g)→CH 4(g) 9、下列分子呈直线形的是( )

A H 2S

B NH 3

C H 2O

D CO 2 10、有可逆反应(假设是基元反应)2A B

+2C ,

已知某温度下,正反应速率k 正=1,k 逆=0.5,下列体系处于平衡态的是( )

A 31A C mol dm -=? 3

2

B C C C mol dm -==?

B 33

21A C B C C mol dm C mol dm --==?=?, C 33

21A B C C mol dm C C mol dm --=?==?, D 33

12A B C C C mol dm C mol dm --==?=?,

1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f G 0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Δf H 0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 K 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12、已知:⑴ 22()()2()Cu s O g CuO s += K 1

⑵ 221

()()2()2Cu O s O g CuO s +

== K 2 则反应 ⑶ 221

2()() ()2

Cu s O g Cu O s +=的K 等于( )

A 12 K K +

B 12- K K

C 12 K K ?

D 1

2

K K 13、在合成硝酸工业中,吸收塔內进行的反应是:2NO 2(g) + H 2O(l)

2HNO 3(l) +

NO(g),ΔH 0为负值。为增加生成硝酸的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压并升温 B 加压并降温 C 减压并升温 D 减压并降温 14、CO 和H 2O 等物质的量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

--------------------------------------

订-------------------------------------

线----------------------------------------------------

CO(g) + H 2

O(g) CO 2(g) + H 2(g),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平衡,已知在749K 时,2.6Kc =,则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

A 61.7%

B 86.6 %

C 35.5%

D 54.5% 15、下列几种溶液性质中,不属于依数性的一种是( )

A 凝固点下降

B 沸点升高

C 渗透压

D 密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元素划分为 [1] 等五个区域(用符号表示),划分为 [2] 族,其中 [3] 个主族, [4] 个副族;划分为 [5] 周期。

2、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称为键参数,有键能、键长、键角和键的极性,其中,能说明键的强度的是. [6] 。

3、解释下列问题:

A MgO 的硬度比LiF 的大,因为: [7] ;

B 3NH 的沸点比3PH 的高,因为: [8] ;

C AgF 的溶解度比AgCl 的大,因为: [9] ;

D 2ZnCl 的熔点比2CaCl 的低,因为: [10] 。

4、盐型氢化物即是离子型氢化物。在离子型氢化物中阴离子是 [11] 离子,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盐型氢化物时,在阳极放出的气体是 [12] 。

5、巴特列脱用Xe 气和6PtF 作用,制得了Xe 的第一种化合物,该物质的化学式: [13] 。

6、反应1

22

A B C →+

,对A 来说,反应是一级反应,则速率方程式[]v k A =,若[]3

1

1min d B mol dm dt

--=??,则[]d A dt

-

= [14] ,

[]d C dt

= [15] 。

7、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⑴ 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 [16] , ⑵ 平衡常数表达式表明 [17] 。

8、已知:4CaSO 的Ksp=2.4×10-5, 3CaCO 的Ksp=4.8×10-9,将4CaSO 转化成3CaCO 的反应平衡常数是 [18] ,反应方程式: [19] ;

9、NH 4+

的共轭碱是 [20] 。

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每1-4小题各6分,第5小题8分,共32分

1

、何为钻穿效应?利用钻穿效应解释n

相同的各轨道能量次序为ns

﹤np ﹤nd ﹤nf 。 2、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汽车司机常在水箱的水中加入甘油或乙二醇。

3、为什么BF 3分子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NF 3分子是三角锥形的几何构型?(用杂化轨道理论理论说明)

4、金属导体、半导体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各是怎样的?

5、已知下列键能数据

键能/ kJ mol -1

942

272

201

155

243

试由键能数据求出标准生成热来说明3NF 在室温下较稳定而3NCl 却易爆炸。

四、计算题:(每小题各6分,共18分)

1、在273K 时,将同一初压的4.0 dm 3 N 2 和 1.0 dm 3 O 2 压缩到一个容积为2.0 dm 3 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为3.26×105 Pa ,求 (1)两种气体的初压;

(2)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3)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2、根据下表提供数据,求出反应32()()()CaCO s CaO s CO g →+能够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3、缓冲溶液的组成是1.003

/mol dm 的32NH H O ?和1.003

/mol dm 的4NH Cl ,已知:

532( 1.810b K NH H O -?=?,试计算

(1)缓冲溶液的pH 值;

(2)将1.0 cm 3 1.00 mol/dm 3NaOH 溶液加入到50.0 cm 3该缓冲溶液中引起的pH 值变化。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 第十章:固体结构 一、判断 1、固体物质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仅依据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即可决定晶体的晶格类型。. ............................. ............................. ............................. ................................ (×) 3、自然界存在的晶体或人工制备的晶体中,所有粒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列的,没有任何缺陷。............................. ............................. ..................................(×) 4、在常温常压下,原子晶体物质的聚集状态只可能是固体................................(√) 5、某物质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这种现象叫做类质多晶现象。........(×)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p键和分子间力的是....................(C) (A) 金刚砂;(B) 碘;(C) 石墨;(D) 石英。 2、氯化钠晶体的结构为.... ............................. ......................................................(B) (A) 四面体;(B) 立方体;(C) 八面体;(D) 单斜体。 3、下列各组离子中极化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B) (A) Si4+ > Mg2+ > Al3+ > Na+;(B) Si4+ > Al3+ > Mg2+ > Na+; (C) Si4+ > Na+ > Mg2+ > Al3+;(D) Na+ > Mg2+ > Al3+ > Si4+。 4、在离子极化过程中,通常正离子的主要作用是................................................(A) (A) 使负离子极化;(B) 被负离子极化; (C) 形成正离子时放热;(D) 正离子形成时吸收了负离子形成时放出的能量。 5、下列两组物质: ① MgO、CaO、SrO、BaO ② KF、KCl、KBr、KI 每组中熔点最高的分别是............. ............................. ...........................................(D) (A) BaO 和KI;(B) CaO 和KCl;(C) SrO 和KBr;(D) MgO 和KF。 1、C 2、B 3、B 4、A 5、D 三、填空题 1、指出下列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的类型: Ba2+ __2__ e-;Mn2+ __9~17__ e-;Sn2+ _18 + 2_ e-;Cd2+ _18_ e-。 2、钾原子半径为235 pm,金属钾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试确定每个晶胞内有__2_个原子,晶胞边长为__543__pm,晶胞体积为__1.60 ×10-22_cm3,并推算金属钾的密度为__0.812__ g·cm-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 3、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用">"或"<"符号表示): NaCl __>__RbCl,CuCl__<__NaCl,MgO __>__BaO,NaCl__>__MgCl2。 4、氧化钙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粒子为_ Ca2+_和_ O2-_;粒子间作用力为_离子键_,晶体类型为__离子晶体__。 1、2;9~17;18 + 2;18。 2、2;543;1.60 ×10-22;0.812。 3、>;<;>;>。 4、Ca2+;O2-;离子键;离子晶体。 第十一章:配合物结构 一、判断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精选)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2. 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5. 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2O b.CO2 c.HCl d.NH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4 d.BF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2 b. Pt, c. SiO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2(g)+O2(g)=2H2O(1) Δr H mΘ= -572 kJ·mol-1 则H2O(l)的Δf H m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 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 a.Δr H m1Θ+Δr H m2Θ b.Δr H m1Θ-Δr H m2Θ c.Δr H m1Θ+2Δr H m2Θ d.Δr H m2Θ-Δr H m1Θ (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 H m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9)N的氢化物(NH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3:c

无机化学知识点摘要大连理工大学第五版

第一章气体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1)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2)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地混合。 (3)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气体的密度比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小很多。 2、理想气态方程:pV=nRT,其中p、V、T分别为一定量气体的体积、压力和热力学温度。R为摩尔气体 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p以Pa、V以m3、T以K为单位,则R=8.314J·mol-1·K-1。 3、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模型,它忽略了气体本身的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真实气体,只有在 低压高温下,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小,分子间平均距离比较大,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完全微不足道,才能把它近似地看成理想气体。 4、理想气体混合物: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在同一容器中混合时,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分子本身的 体积和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每一种气体都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5、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叫做该组分气体的分压。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 分压力等于在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6、Da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7、Amage分体积定律:混合气体中组分B的分体积V B是该组分单独存在并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温度和压 力时占有的体积。 8、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 (1)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粒子,彼此间的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许多,分子体积与气体体 积相比可以略而不计。 (2)气体分子以不同的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处于永恒地无规则运动之中。 (3)除了在相互碰撞时,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很弱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 (4)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5)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9、气体的压力是由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弹性碰撞而产生的,是“分子群”对器壁碰撞作用的统计平均的结果。 压力与气体分子每次对器壁的碰撞力和碰撞速度成正比。每次的碰撞力等于分子的质量与分子运动速度的乘积。碰撞速度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分子数越多,分子运动得越快,其碰撞器壁的速度就越大。即气体的压力是由单位体积中分子的数量、分子的质量和分子的运动速度所决定的。 10、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系统的温度越高。和压力一样,物 体的温度也是大量分子(“分子群”)集体运动产生的总效应,含有统计平均的意义。对单个分子而言,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11、在一定温度下,每种气体的分子速度分布是一定的。除了少数分子的速度很大或很小以外,多数分子 的速度都接近于方均根速度V rms。当温度升高时,速度分布曲线变得更宽了,方均根速度增大,高于这一速度的分子数增加得更多。 第二章热化学 一、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完整word版)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无机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 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对于 Zn 2+ /Zn 电对,增大 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 e B 18 e 型 C 18 +2 e D 9~17 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 b 。浓度为 m mol ·L - 1 的氨水溶液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则溶液 中 OH - 的浓度( mol ·L - 1 )为 ( ) A 1 m B 1 m K b C K b m / 2 D 2 m 2 2 4、已知 K sp (Ag 3 PO 4) = 1.4 ×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 -4 -1; B 4.8×10 -5 -1; 1.1 10 mol?L mol?L C 1.2 ×10 -8 mol?L -1 ; D 8.3 ×10 -5 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 Cu 2+; B Cr 2O 7 2-、Cr 3+ ; C MnO 2 、Mn 2+ ;D SnCl 4 、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 ±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 ,以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 ,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 E A / V :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 2- C Cr 3+ D Cr 2+ 10. 下列各物质中 ,熔点最高的是 ( ) A K 2O B MgO C CaO D Na 2O 11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 ) 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下降 D. 凝固点降低 12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 13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则反应 (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14.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 10 ℃,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 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 [HAc]>[NaAc] ,则该缓冲溶液 ( ) A. 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 B. 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 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 D.无法判断 16. 在室温下, 0.0001mol .L -1 NH 3 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 A. 14 B. 10 C.4 D.8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座号: 系别:年级:专业: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A 8e B 18e型 C 18+2e D 9~17e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浓度为m mol·L-1的氨水溶液, b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的浓度(mol·L-1)为()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 (Ag 3PO 4) = 1.4×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1.1×10-4mol?L -1; B 4.8×10-5mol?L -1; C 1.2×10-8mol?L -1; D 8.3×10-5mol ?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Cu 2+; B Cr 2O 72-、Cr 3+; C MnO 2、Mn 2+; D SnCl 4、Sn 6 、 3d 轨 道 的 磁 量 子 数 可 能 是 (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2- C Cr 3+ D Cr 2+ 10. 下 列 各 物 质 中 ,熔 点 最 高 的 是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2. 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5. 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2O b.CO2 c.HCl d.NH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4 d.BF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2 b. Pt, c. SiO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2(g)+O2(g)=2H2O(1) Δr H mΘ= -572 kJ·mol-1 则H2O(l)的Δf H m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 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 a.Δr H m1Θ+Δr H m2Θ b.Δr H m1Θ-Δr H m2Θ c.Δr H m1Θ+2Δr H m2Θ d.Δr H m2Θ-Δr H m1Θ(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 H m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药学院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N原子采取杂化。 2.原子轨道以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形对称而分布的共价键叫键。 3.BeCl2分子为型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0,=0)。 4.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G(增大,减小)。 5.具有ns2np1~6电子构型的是区元素,具有(n-1)d5ns2电子构型的是族元素。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是酸,是碱。 7.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 度。 8.298K时,Mg(OH)2的K sp为1.2×10-11;Ag2CrO4的K sp为9×10-12,则溶解度较大的是 者。 9.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 是。 10.将0.115g奎宁(M=329.12克/摩)溶解在1.36g樟脑中,其凝固点为442.6K(T f=452.8K,K f=39.70)则凝固点降低为,m 为。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用“√”符号表示。每小题1分,共 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系的是:( ) A.NO和CN— B.CO和N2 C.O2和NO D.NO和O2 2.第二主族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MCO3)中最稳定的是:( )

A.MgCO3 B.CaCO3 C.SrCO3 D.BaCO3 3.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 NO < NO— B.NO—< NO < NO+ C.NO< NO—< NO+ D.NO< NO+ < NO—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3,0,0,+1/2 B.3,2,3,1/2 C.2,1,0,-1/2 D.4,2,0,1/2 5.298K和101.3kPa下,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熵减少的是:( ) A.C(s)+ O2(g) = CO2(g) B.S(s)+ O2(g) = SO2(g) C.2Na(s)+ O2(g) = Na2O2(s) D.N2(g)+ O2(g) = 2NO(g) 6.已知NH3(g)的标准生成热,则反应N2(g)+3H2(g)=2NH3 (g)的热效应为(): A.-46.2; B.46.2 C.-92.4 D.92.4 7.a,b,c三个电子具有的量子数(n,l,m)为a:3,2,0;b:3,1,0;c:3,1,-1。 三个电子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 > b; C.a>b=>c; D. c> a>b; 8.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降低 D、凝固点降低 9.现有蔗糖(C12H22O11)、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则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aCl2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1、电子云就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 √)2、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与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 √)4、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 ×)5、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就是非极性分子:b a.H2O b.CO2 c.HCl d.NH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就是:b a.KCl b.HCl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6798373.html,l4 d.BF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就是:c a、 O2 b、 Pt, c、 SiO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2(g)+O2(g)=2H2O(1)Δr H mΘ= -572 kJ·mol-1 则H2O(l)的Δf H m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 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 a.Δr H m1Θ+Δr H m2Θ b.Δr H m1Θ-Δr H m2Θ c.Δr H m1Θ+2Δr H m2Θ d.Δr H m2Θ-Δr H m1Θ (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 H m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9)N的氢化物(NH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她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3:c a.分子量最小 b.取向力最强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 ? )2. 同 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 ?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 ? )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 )5. 原 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22625(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s2p3s3p,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A族 b(s区?A族 c(ds区?B族 d(p区?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O b(CO c(HCl d(NH 22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 d(BF 43(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 b. Pt, c. SiO d. KCl 22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Θ-12H(g),O(g),2HO(1) ΔH= -572 kJ?mol 222r m Θ则HO(l)的ΔH为:d 2fm ,,,,a(572 kJ?mol b(-572 kJ?mol ,,,,c(286 kJ?mol d(-286 kJ?mol ΘΘ(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H,反应B,C的反应热为 ΔH,则rm1rm2 Θ反应A,C的反应热ΔH为:d rm3

ΘΘΘΘa(ΔH+ΔH b(ΔH,ΔH rm1rm2rm1rm2 ΘΘΘΘc(ΔH+2ΔH d(ΔH,ΔH rm1rm2rm2rm1 Θ-1(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H= -565 kJ?mol,则反应H(g)+F(g)=2HF(g)的ΔHfm22rmΘ为:d -1-1a(565 kJ?mol b(-565 kJ?mol -1-1c(1130 kJ?mol d(-1130 kJ?mol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4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1 (9)N的氢化物(NH)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33c a(分子量最小 b(取向力最强 c(存在氢键 d(诱导力强 (10)在一定条件下,一可逆反应其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关系是:c a(它们总是相等 b(它们的和等于1 c(它们的积等于1 d(它们没有关系 Θ(11)下列反应及其平衡常数H (g),S(s)=HS(g) K; S(s), O(g),SO(g)22122ΘΘK,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是:d H(g),SO(g),O(g), HS(g)22222 ΘΘΘΘΘΘΘΘa. K,K b(K- K c(K×K. d(K?K 12121212 Θ(12)在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H为:c fm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确定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复习笔记 原子结构)

8.1 复习笔记 一、氢原子光谱与Bohr 理论 1.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是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实验基础,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每种元素的原子辐射都具有由一定频率成分构成的特征光谱,是一条条离散的谱线,称为线状光谱。 每一种元素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的频率的经验公式:,n=3,4,5,615122113.28910()s 2v n -=?-2.Bohr 理论 Bohr 理论(三点假设): (1)核外电子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轨道上运动,且不辐射能量; (2)通常,电子处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能量最低——基态;原子获得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高能量轨道上,原子处于激发态; (3)从激发态回到基态释放光能,光的频率取决于轨道间的能量差。 氢原子光谱中各能级间的能量关系式为: 21 h E E ν=-氢原子能级图如图8-1所示。

图8-1 能级间能量差为 H 2212 11 (E R n n ?=-式中,R H 为Rydberg 常数,其值为2.179×10-18 J 。 当时,,即氢原子的电离能。 121n n ==∞或182.17910J E -?=?二、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1.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具有粒子和光的特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的波长为: h h mv p λ==式中,m 为实物粒子的质量;v 为粒子的运动速度;p 为动量。

2.不确定原理 Heisenberg 不确定原理: 2h x p π ???≥ 式中,Δx 为微观粒子位置的测量偏差;Δp 为微观粒子的动量偏差。 微观粒子的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规律。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大量微粒运动表现出来的性质,即具有统计意义的概率波。 三、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1.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 式中,ψ为量子力学中描述核外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数学函数式,即原子轨道;E 为轨道能量(动能与势能总和);V 为势能;m 为微粒质量;h 为普朗克常数;x ,y ,z 为微粒的空间坐标。 2.量子数 主量子数n :n =1,2,3…正整数,它决定电子离核的远近和能级。 角量子数l :l =0,1,2,3…,(n -1),以s ,p ,d ,f 对应的能级表示亚层,它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n 确定后,l 可取n 个数值。 磁量子数m :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不同取向。在给定角量子数l 的条件下, m =0,±1,±2,±3…,±l ,一种取向相当于一个轨道,共可取2l +1个数值。m 值反映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

内蒙古民族大学无机化学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B卷)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 专业: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3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1、在标准状态下, 1.0 dm3氢气的质量应为 A、0.089 g B、0.11 g C、9.0 g D、11.2 g 答案:A 2、扩散速率三倍于水蒸气的气体是 A、He B、H2 C、CO2 D、CH4 答案:B 3、欲配制pH = 13.00 的溶液10.0 dm3, 所需NaOH 固体的质量是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 A、40 g B、4.0 g C、4.0×10-11 g D、4.0×10-12 g 答案:A 4、有一种称“墨海”的带盖砚台,其结构如图所示,当在砚台中加入墨汁,在外圈加入清水,并盖严,经过足够的时间,开盖看到的情况是 A、砚中墨汁干枯,外圈水成淡墨 B、砚中墨汁变淡,外圈水成淡墨,且二者浓度相同 C、砚中墨汁变淡,外圈水干枯 D、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液体与其蒸气处于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B、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等于各纯组分液体的蒸气压之和 C、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某一液体组分的蒸气分压等于它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之积 D、蒸气压的大小与容器体积的大小有关 答案:C

6、已知:2H 2(g) + S 2(g)2H 2S(g) K p 1 2Br 2(g) + 2H 2S(g)4HBr(g) + S 2(g) K p 2 H 2(g) + Br 2(g)2HBr(g) K p 3 则K p 3 等于 A 、(K p 1 / K p 2 )1/2 B 、(K p 2·K p 1)1/2 C 、K p 2 /K p 1 D 、K p 2·K p 1 答案:B 7、氢硫酸电离常数K 1 = 1 ? 10-7,K 2 = 1 ? 10-13,在0.1 mol ·dm -3 H 2S 水溶液中溶液的pH 值是 A 、10-2 B 、 2 C 、 3 D 、4 答案:D 8、用0.20 mol ·dm -3 HAc 和0.20 mol ·dm -3 NaAc 溶液直接混合(不加水),配制1.0 dm 3 pH = 5.00的缓冲溶液,需取0.20 mol ·dm -3 HAc 溶液为 (p K a (HAc) = 4.75) A 、6.4 ? 102 cm 3 B 、6.5 ? 102 cm 3 C 、3.5 ? 102 cm 3 D 、3.6 ? 102 cm 3 答案:D 9、钒的电势图为 1.000.360.25() () () ()V V V V V V IV V III V II ++- 已知: ?(Zn 2+/Zn) = -0.76 V , ?(Sn 4+/Sn 2+) = +0.15 V ?(Fe 3+/Fe 2+) = +0.77 V , ?(S/H 2S) = +0.14 V 欲将V(V) 还原到V(IV),在下列还原剂中应选用 A 、FeSO 4 B 、Zn C 、SnCl 2 D 、H 2S 答案:A 10、对于下面两个反应方程式,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2Fe 3+ + Sn 2+Sn 4+ + 2Fe 2+ Fe 3+ + 21Sn 2+21Sn 4+ + Fe 2+ A 、两式的 E , m r G ?,K C 都相等 B 、两式的 E , m r G ?,K C 不等 C 、两式的 m r G ?相等, E ,K C 不等 D 、两式的 E 相等, m r G ?,K C 不等 答案:D 11、铅蓄电池在充电时,阳极反应是 A 、PbSO 4 + H 2O = PbO 2 + 4H + + SO -24+ 2e - B 、Pb + SO - 24 = PbSO 4 + 2e - C 、PbSO 4 + 2e - = Pb + SO - 24 D 、PbO 2 + 4H + + SO -24 + 2e - = PbSO 4 + 2H 2 O 答案:A 12、已知金属 M 的下列标准电极电势数据:

无机化学期末试卷

无机化学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设计出来的某反应,若△rGmθ>0,表示这个反应无论如何是无法进行的。 2.某物质的φ越高,说明他的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越弱。 3.简单阴离子的电子构型都是稀有气体型。 4.主量子数越大,电子离核越远.所以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靠近原子 核。 5.氢电极的电极电势等于零。 6.所有副族自上而下,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 7.某元素原子难得到电子,不一定就容易失去电子。 8.一切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9.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越高,其氧化能力越强。 10.同种原子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就越大,化学键也越牢固。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水分子中,氧原子以( )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氢原子形成两个()键,其 分子几何构型为()。 2.{Fe(CN)6}3-是()自旋的配离子,Fe3+采取()杂化轨道成键,配离子 的几何构型为()。 3.离域π键用πb a表示,其中a表示(),b表示()。 4.氢卤酸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酸性最弱的是(),稳定性最差的是(), 氢氟酸应装在()瓶中。 5.实验室中配制FeSO 4溶液时,常加入几根铁钉,其目的是防止(),配制FeCl 3 溶液时,常加入稀盐酸,其目的是防止()。 6.某反应的△rH mθ,△rSmθ都是大于零的常数,根据()式判断,升高温度 时,△rGmθ值要(),从而反应自动进行的趋势要()。 7.化合物里含有O 22-,O 2 -的实例是()、(),配合物【Cr(H2O)4Cl2】Cl?2 H2O的系统命名为()。 8.Fe,Fe2+,Fe3+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极化力最强的是(),还原 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9.元素周期表中价电子层构型为(n-1)d5ns2的元素是()属第()周期第 ()族,该族有()种元素,位于()区。 10.状态函数的重要特征是()只与()有关,而与()无关。化学热力 学符号Q,W,H,G,U,S中是状态函数的有(),其中()可测得绝对值,而()只可测得相对值。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变△fGmθ等于零 A.Br2(g) B.Br-(aq) C.Br2(l) D.Br2(aq) 2.某温度时反应H2(g)+Br2(g)=2HBr(g),其中Kθ=4×10-2;如果方程式写为 HBr2(g)=1/2H2(g)+1/2Br2(g),则Kθ等于 A.25 B.2×10-1 C.5 D.4×10-2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复习题

1、已知A 、B 两种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01.325k P a ,而A 的体积分数为40%, 则B 的分压为 60.792 k P a 。 2、原电池反应:Z n +C u 2+(0.01m o l ·L -1)==== Z n 2+(0.01m o l ·L -1)+ C u , 其电池符号为 (-)Z n |Z n 2+ (1 ||C u 2+(2|C u (+) 其正极反应为C u 2++2e -=C u ; 负极反应为 Z n -2e -=Z n 2+ 。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72O Cr + 3S O 32-+ 8 H +=== 2C r 3++ 3S O 42-+ 4H 2O 3 S + 4 H N O 3==== 3S O 2 + 4 N O + 2 H 2O 4、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5,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5 ,有 1 个未 成对电子,原子中填有电子的能级组有 四 个。 5、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色散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 诱导力, 色散力,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诱导力,取向力,色散力(选填色散力、诱导力、 取向力) 6、氢氧化二羟·四水合铝(Ⅲ)的化学式为 [A l (O H )2(H 2O )4]O H ;[C r C l ·(N H 3)5]C l 2命名为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铬 ; 7、对于配位数为4的配离子,当形成外轨型配离子时,杂化方式为S P 3 , 空间构型为 正四面体;当形成内轨型配离子时,杂化方式为 d S P 2 ,空间 构型为 平面正四方形 。 1、判断下列反应的θm f H ?,哪一个与其θm r H ?一致。( D ) A 、N 2(g ) + 3H 2(g ) = 2 N H 3(g ) B 、 C a O (s ) + C O 2(g ) = C a C O 3(s ) C 、 C (s ,金刚石) + O 2(g ) = C O 2(g ) D 、1/2H 2(g ) + 1/2B r 2(g ) = H B r (g ) 2、反应:4N H 3 (g )+ 5O 2 (g )?4N O (g ) + 6H 2O (l ); θm r H ? = -1170K J ·m o l -1 下列哪一条件有利于使N H 3和O 2取得较高转化率? ( A ) A 、低温、高压 B 、高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低压 3、等浓度、等体积的H C l 溶液和N H 3·H 2O 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有关 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 c (N H 4+)>c (C l -)>c (O H -)>c (H +) B c (N H 4+)>c ( C l -)> c (H +)>c (O H -) C c (C l -)>c (N H 4+)>c (H +)>c (O H -) D c (N H 4+)>c (C l -)> c (O H -)> c (H +) 4、利用标准电极电势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C ) A 氧化性强的物质与氧化性弱的物质起反应; B 还原性强的物质与还原性弱的物质起反应。 C E θ较大的电对的氧化型物种与E θ较小电对的还原型物种起反 应; D 氧化型物种与还原型物种反应; 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子亲和能最小的是:( D ) A n s 2n p 3 B n s 2n p 4 C n s 2n p 5 D n s 2n p 6 6、4S 1表示四个量子数分别为( B )的电子 A n = 4,l =1, m = 0, m s = +1/2; B n =4,l =0,m =1 , m s = +1/2; C n = 4 ,l = 0,m = 0, m s = -1/2; D n =4 ,l =0,m = 0 ,m s = -1/2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 座号: :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 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 卡”得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得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B减小 C 不变D无法判断 2、Cu2+离子得外层电子构型为() A8 B 18型C18+2 D 9~17型 3、设氨水得解离平衡常数为。浓度为mol·L-1得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得浓度(mol·L-1)为() AB C D 2 4、已知(Ag3PO4)=1、4×10-16,其溶解度为

( ) A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1、2×10-8mol?L—1; D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得就是() ACu、Cu2+;B Cr2O72—、Cr3+; CMnO2、Mn2+;D SnCl4、Sn 6、3d轨道得磁量子数可能就是() A 1,2,3 B 0,1,2C0,±1 D 0,±1,±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得就是() ABeCl2B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得就是( ) AHF BAg CKF D CO2 9、已知:Cr2O72— +1、36 Cr3+ -0、41Cr2+—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得就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得就是( ) A K2O B MgO C CaO DNa2O 11稀溶液依数性得本质就是() A、渗透压B、沸点升高C、蒸汽压下降D、凝固点降低 12要降低反应得活化能,可以采取得手段就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移去产物 D、使用催化剂 13如果一个反应得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A、能自发进行B、就是吸热反应C、就是放热反应D、处于平衡状态 14、反应A+ B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就是() A、对反应没有影响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