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及现代企业家理论
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概念的阐释

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概念的阐释企业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细胞,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里充当着微观主体的角色。
企业家为企业而存在,企业家角色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企业家是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而企业家群体所具有的特殊的精神特征、品质素质是随着企业家角色的历史发展演变而发展丰富起来的,研究企业家精神,就要先理解和把握企业家的概念。
一、企业家概念的演进“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在16世纪早期出现在法语中,指用于领导军事远征军〔武装探险、开拓殖民地冒险〕的人,后来泛指从事冒险活动的人。
最先给“企业家”一词下定义的是18世纪中叶的法国作家贝利多尔,他定义为“按不固定的价格购买劳动力和物资,而按合同价格出售产品的人”。
而最早把“企业家”这一概念用在经济学中的是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梯龙,他在1775年《商业概览》一书中将企业家定义为承担经营风险的人。
这一概念后经穆勒在英国加以大力推广,得到广泛的传播。
于是,“企业家”便成为经济学乃至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行为学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同学科对企业家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即便在经济学界,因研究的视角和出发点的不一致,得出的解释也就不尽相同;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时人们对企业家涵义的认识也各有不同。
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研究、现代企业理论〔如交易费用、代理理论等〕阶段。
现在笔者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企业家的论述,归纳企业家这一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论断表述〔见表1-1〕。
从各个经济学家对“企业家”概念的表述解释来看,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丰富的,研究的历史也较长,但是至今仍然存在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体系的问题。
有从功能或者说是职能的角度来界定的,有从素质的〔包括能力素质的、精神素质的、心理学的、身份的等〕角度加以界定的,有从人力资本价值角度来认识的,我们由此看到,企业家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个单一内涵概念,而是有着多维的、多层次丰富内涵的系统性概念,因此,绝不能只是从某一方面来理解它,否则就不能全面地完整地认识和解释这一历史和现实中形成运用的概念。
新古典企业理论

除了价格失衡外,市场还可能出现数量失衡。当市场供应数量大于需求数量时 ,企业需要减少生产;反之,企业需要增加生产。
企业行为分析
追求利润最大化
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生产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提供优质产品等方式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
产函数。
03
生产函数的参数
生产函数中的参数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以及时
间因素。这些参数可以反映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环境等因
素。
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的概念
成本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技术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必须投入的 各种成本的总和。它反映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情况。
适应市场需求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通过市场调研、营销策略等手段了解和掌握市场需 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规模等以适应市场变化。
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资源有效利用
新古典企业理论强调资源配置效率,认为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 资源有效利用。
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概念
市场竞争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争夺消费者和资源而进行的竞 争。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它促使企业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市场竞争的类型
市场竞争可以根据竞争程度和竞争方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 型,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竞争性垄断等。不 同类型的市场竞争对企业行为和市场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
市场结果
市场结果偏离帕累托最优,存在 资源分配不均、社会福利损失等
问题。
长期均衡模型
企业家理论演进研究

企业家理论演进研究内容摘要:从18世纪30年代康替龙提出企业家这一概念至今,企业家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和现代企业家理论阶段。
本文在分析不同阶段主要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两权融合的趋势,提出今后企业家理论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家理论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演进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如果把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视为现代企业家理论的开端,则科斯以前学者对企业家的理论探讨称为古典理论。
古典理论主要对企业家的一般概念、职能、企业家利润的性质与源泉进行探讨,而现代企业家理论则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合同)的组合,即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并考虑每一种契约关系决定的激励机制是否与所考察的交换环境中的信息结构相配,从而使生产有效率。
在古典企业家理论研究中,又可以根据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分为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
本文主要从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以及现代企业家理论的演进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当代企业家理论的发展方向。
古典学派(一)理查德•康替龙的企业家理论理查德•康替龙(Richarda)在1775年出版的《商业的性质概论》中提到:企业家自己的收入(利润),由于存在谷物供求变化、价格波动等不可预测的情况,是不确定的。
康替龙依此推断说,把农产品运到城市的商人、农产品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这些在交换和流动中起着中介作用的人,收入同样是不确定的,因而都属于企业家阶级。
康替龙将“企业家”这个词语引入到经济学中,认为企业家是一个“风险承担者”。
(二)让•巴蒂斯特•萨伊的企业家理论萨伊(Say,1845)在1803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指出,企业家是“将一切生产手段—劳动、各种形态的资本或土地等组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
他将企业家的利润与资本家的利润区分开来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家不仅应具备指挥和监督能力,而且还要有判断能力、恒心、商业领域的知识、组织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能力。
萨伊把企业家看做是将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第四个生产要素,认为企业家可以是自有资本的经营者,也可以是借贷资本的经营者。
新古典企业理论

VS
详细描述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企业都是价格接 受者,无法对价格产生影响。由于市场上 有大量的销售者,每个企业都无法通过自 己的销售行为改变市场价格。因此,企业 只能根据市场价格生产产品,并尽量降低 成本以提高利润。
垄断市场
总结词
垄断市场是指由一个或少数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供给的市场结构,企业具有定价权,可以决定市场价格。
新古典企业理论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新古典企业理论概述 • 市场与企业 • 生产者行为 • 消费者行为 • 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 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扩展与应用
01
新古典企业理论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新古典企业理论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以价格机制为主要调 节手段的企业理论。
背景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 的作用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新古典企业理论逐渐形成, 成为经济学中研究企业行为的重要理论框架。
生产函数
描述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最大产出之间 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曲线
表示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者可以生产的商品最大数量之 间的关系曲线。
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成本最小化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
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收入与成本之差的最大化。
主要观点与理论框架
主要观点
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均衡。
理论框架
新古典企业理论以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和企业行为为核心,解释了企业的性 质、目标、组织结构、管理策略等问题。该理论主张市场自由化,强调竞争 和效率的重要性。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及现代企业家理论(ppt36页)

4.团队生产理论
企业的团队生产性质
所谓团队生产必须包含这样三个要素:
• 第一,生产必须要有多种资源的投入; • 第二,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并非都归某一个人所有,而是
多个所有者; • 第三,一个产品是由若干个集体成员合作生产出来的,并且
产品不是每一个参与合作者各自分产出的之和,在生产过程 中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率。
成 本
价 格
SAC
P1
SMC
LMC
成价 本格
P LAC
P1
LMC LAC
B A
O
q0
产量
O
产量
(a)
(b)
长期内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3.评价
积极方面
在一般意义上强调技术的作用 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收益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 因素 企业的最优产出如何随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在理解企业最优产出的选择、产业的整体行动、企 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缺陷
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 没有涉及企业的内部组织问题 未令人满意地确定企业 的边界
二、现代企业理论
1
科斯的企业理论
2
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3
张五常的企业理论
4
团队生产理论
5
巴泽尔的企业理论
1.科斯的企业理论
企业为什么存在
奈特(Knight)试图从不确定性去解释这一问题。不确定 性的存在意味着人们不得不预测未来的需要。因此出现了 一个特殊阶层,即企业家阶层,他们向他人支付有保证的 工资,并以此控制他人的行动。 科斯的论证,恰恰正好是从反对他老师的观点的地方开始 。
2.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
产业经济学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异同蒋叶武09级经济学一班学号06摘要:为了更好的理解企业的来源与发展,本文简明扼要的述说新古典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以及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比较分析这两种理论的区别,先通过对他们的描述,然后,写出他们的特点,最后在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得出他们对于经济学界的作用。
最后通过比较后得出现代企业理论更能解释企业的存在与规模。
但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可以说现代企业理论是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发展,而新古典企业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
关键词:新古典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理论、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契约人1新古典企业理论1.1 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概述新古典企业理论主要从技术的角度对企业的研究,在新古典企业理论中,消费者被理解为效用函数,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
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的行为的分析是在下述两个前提条件下展开的:(1)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2)厂商被看做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新古典企业理论通过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行为的分析企业的最优规模,对于短期来说,当厂商的边际成本MC与边际收益MR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Q就是该厂商最优的生产规模。
对于长期来说,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留存下来的每个厂商都选用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效率最高的规模,用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并且只能赚取正常利润,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的假定前提下,市场机制能够使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
1.2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特点与缺点新古典企业理论不把企业看作是一种组织,而是把它看作为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集。
它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出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还研究了与此相应的起源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产业经济学企业

O
Q*
产量
❖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MC MR
PD
S
MC
P
E Pe
d=MR=Pe e
D
S
O
O
Qe
Q
行业均衡
qe
q
厂商均衡
❖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 内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固定成本)是固定不 变的。他只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即可变成本)的 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量(即生产规模)。
❖日本“人本主义”企业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和 历史背景。一方面,它深受中国儒家文化民本主义思想 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的岛 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面临着必须在废墟上白手起家 的严峻现实。人本主义企业观将人视为企业经济活动中 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源,正是抓住了问题的要 害,找到了日本经济发展最为可靠的立足点,从而为战 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开辟了正确的航道。
❖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 企业的性质:企业是以财货、服务的提供为主要功能 的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被置于一个管理组织之下的社会 性存在。第一,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在;第二, 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第三,企业是由人 与资源共同构成的;第四,企业作为人与资源的集合体处 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 • 企业的本质特征只能是从事技术性转换。掌握并运用 特定的生产技术,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 日本经营学界认为,企业之所以生存的原因有二:一 是该企业所从事的技术性转换比其他企业或非企业的组织 方式(如行政命令)有更高的效率,二是该企业所提供的财 货或服务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队生产是制这样一种生产: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产出 不是每种合作资源的分产出之和,由一个追加的因素创造 了组织问题;队生产所使用的所有资源不属于同一个人。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经济学派,是为研究经济学的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和政策主张的一系列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主流经济学是指一定时期和地理范围内,在各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学说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某种理论或学说。
其主导地位或者表现为它在经济学术界得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和赞同,或者是作为官方做出经济决策和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石,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目前最为活跃的经济学派是新自由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二者对政府干预的看法截然相反。
而国内比较流行的奥地利学派,并不处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位置。
当前,现代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如下: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形成的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
2.基本观点(1)“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2)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3)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引起的成本既等于别的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 ,也等于市场机制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静态均 衡就实现了。 – 企业边界的扩张与收缩
路漫漫其悠远
2.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 对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 契约人的行为特征
• 有限理性 • 机会主义
• 缺陷
– 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 – 没有涉及企业的内部组织问题 – 未令人满意地确定企业 的边界
路漫漫其悠远
二、现代企业理论
1
科斯的企业理论
2
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3
张五常的企业理论
4
团队生产理论
5
巴泽尔的企业理论
路漫漫其悠远
1.科斯的企业理论
• 企业为什么存在
– 奈特(Knight)试图从不确定性去解释这一问题。不确 定性的存在意味着人们不得不预测未来的需要。因此出 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即企业家阶层,他们向他人支付有 保证的工资,并以此控制他人的行动。
–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 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 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 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 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路漫漫其悠远
成 本
价 格
SAC
P1
SMC
LMC
成价 本格
P LAC
P1
LMC LAC
路漫漫其悠远
P D
S
E Pe
MC MR MC
P
d=MR=Pe e
S
D
O
Qe
Q
O
qe
(a)
(b)
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路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其悠远
2.企业的规模决定
• 长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确定
–所谓长期是指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 规模的扩大再生产的时期,即厂商能够根据其准备 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花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 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
• 需要指出的是,纵向一体化虽然消除了市场交易中存在的机会主义 行为,但却会增加企业内部所特有的机会主义行为。
路漫漫其悠远
3.张五常的企业理论
• 进一步分析了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 张五常认为,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还应该包括信息 成本、度量成本、谈判成本。 • 信息成本是指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商品的每一个 零部件的信息 的成本。 • 度量成本是指直接度量商品中投入所有者的交易 活动的成本。 • 谈判成本是指在达成价格协议时,区分各种投入 所有者的贡献 的成本。
• 其中, x1,…,xn 表示生产某种产品所需各种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Q表示任一数量的各种生产 要素投入品组合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 出来的该产品的产量。
路漫漫其悠远
1.企业的生产函数
• 在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的分析是在下述两 个前提条件下展开的:
– 厂商(Firm)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 信息、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 (即所谓“经济人”假定);
– 科斯的论证,恰恰正好是从反对他老师的观点的地方开 始。
“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企业的出现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
路漫漫其悠远
1.科斯的企业理论
路漫漫其悠远
1.科斯的企业理论
• 企业的规模决定
– 奈特认为,垄断收益的激励会使企业具有无限扩大 规模的倾向,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存在着一些 使企业效率下降的力量,前者会被后者抵消,所以 企业规模才没有无限扩大。
– 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 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 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 ,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路漫漫其悠远
1.企业的生产函数
• 假定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企业的总成本是 :
• 在目标产出Q给定条件下,通过求解下列问题 使总成本最小化:
路漫漫其悠远
1.企业的生产函数
• 若假定企业所处的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 则利润:
• 当MR=MC时, 有最大值 。在完全竞争的市 场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
路漫漫其悠远
2.企业的规模决定
• 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确定
– 所谓短期是指这样的一段时期,在这时期内厂商的 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只 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即可变成本)的使用量来调 整其产销量(即生产规模)。从整个行业看,在短 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 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 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 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出新 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 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
• 资产专用性 • 市场上的不确定性 • 交易发生的频率
– 企业产生 的理由
• 专用性资产交易的内部化 • 企业以权威组织生产,使得决策具有连续性,减少不确定性 • 交易频率很低的交易实现内部化
路漫漫其悠远
2.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 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
–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扩大是与专业化与规模经济相 适应的,无法解释纵向一体化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 及现代企业家理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4
主要内容
一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
二
现代企业理论
三
委托代理理论
路漫漫其悠远
一、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
1
企业的生产函数
2
企业的规模决定
路漫漫其悠远
3
评价
1.企业的生产函数
•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生 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描述在生产技术状 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 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一般记为: Q=f(x1,…,xn)
– 资产专用性对纵向一体化的解释 – 威廉姆森的纵向一体化实际上也探讨了企业的规模决定
• 资产专用性是决定企业规模边界的重要变量 • 当交易涉及的资产专用性较低时,采取市场方式控制成本会低于企
业的治理成本。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上升,企业 的应变优势逐步显现,企业的有效边界就会进一步扩大;当资产专 用性达到某一点时,就构成了交易在市场和企业之间分配的分界线 。
B A
O
q0
产量
O
(a)
产量
(b)
长期内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路漫漫其悠远
3.评价
• 积极方面
– 在一般意义上强调技术的作用 – 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收益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
定因素 – 企业的最优产出如何随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动而变
动,在理解企业最优产出的选择、产业的整体行动 、企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