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植被区划_下_
中国植被区划

中国植被区划Ⅰ.寒温带针时林区本区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最北部,以落叶松林为典型植被,还有寒温带常绿针叶林(樟子松林)。
山谷中栽有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马铃薯、甘蓝、春大麦,而小麦、高粱、玉米和大豆只能在园内栽培。
Ⅱ.温带针时树-落叶阔叶树混交林区本区分布在东北东部,典型植被有红松林和红松-落叶阔叶树混交林及蒙古栎林。
农作物实行一年一熟耕作制,以春小麦、马铃薯、糖甜菜、亚麻等为主,其次有早熟品种的大豆,南部有玉米、高粱和粳稻。
果树只有耐寒的小苹果、秋子梨、李、杏等。
Ⅲ.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Ⅲ1北落叶阔叶林带:包括辽东半岛、黄淮海平原及华北山地。
除辽东栎、槲树林、油松林外,还有侧柏林。
农作物以冬小麦、玉米、高粱、棉花、夏甘薯、夏花生等为主,实行两年三熟制。
也有中熟粳稻。
出产苹果、梨、桃、葡萄、枣、柿等落叶果树,但葡萄需要埋土过冬。
Ⅲ2南落叶阔叶林带:包括山东半岛和淮北平原。
除栓皮栎、麻栎林外,山地还有孛孛栎林。
森林中含有亚热带的化香、漆树、盐肤木等树种。
耕作制一般一年两熟旱作,葡萄、石榴、无花果可露天越冬。
Ⅳ.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Ⅳ1过渡性常绿阔叶林带:有木包树、孛孛栎等落叶栎林,马尾松林,还有刚竹林。
主要为夏水稻、冬小麦(油菜)的一年水旱两熟制,局部有双季稻,平原有蚕桑,山谷有油桐、乌桕、茶、漆、石榴、枇杷等,局部产柑桔,品质、产量较差;Ⅳ2典型常绿阔叶林带:Ⅳ2(1)典型常绿阔叶林北亚带:酸性黄壤上有青冈栎林、栲树林、毛竹林、杉木林、柳杉林以及茂密铁芒箕地被物的马尾松林。
石灰岩土上为含榆科各种树、化香、青冈栎的落叶阔叶树-常绿阔叶树混交林和川柏木林。
耕作制度有双季稻或稻、小麦(油菜)两熟,经济林有茶、油茶、香樟、蚕桑、油桐、棕榈,是柑桔、广柑、柚子、杨梅、枇杷等常绿果树的主要产区;Ⅳ2(2)典型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在酸性红壤上为刺栲、小红栲、樟科树种、木荷、金缕梅科树种的杂木林,在石灰岩山上为含圆叶乌桕、南酸枣的榆科树种、化香、青冈栎杂木林和柏木林。
湖北网湖湿地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湖 北 网湖 湿地 保 护 区种 子植 物 区 系分析
张 帅 , 朝 晖 , 志 明2 蔡 徐
(.成 宁学 院 化 学与生命 科学 学院 , 北 成 宁 47 0 ; 1 湖 3 10 2 .成 宁学 院 园林 绿化 管理科 , 湖北 成 宁 4 7 0 ) 3 10
摘 要: 实地 调 查 了湖 北 网湖 湿 地 自然保 护 区 的植 物 种 类 , 对调 查 结 果 进 行 统 计 并 作 区 系分 析 , 为该 区 种 子 植 认 物 区系种类丰 富, 成分 复杂 , 具有 亚热 带向温带过渡的特 点. 关键词: 网湖湿地 ; 种子植 物; 区系分析 中 图 分类 号 : 9 85 Q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a) 茄科 ( o nca ) 商陆科 ( h tacca ) , e、 Sl aee 、 a P y l aee 等 中等科 oc
有 4科 , 即大戟科( u hrica) 葫芦科( uubt ee 、 E pobaee 、 C crica )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蓼科 ( o gnca) 蔷 薇科 ( oaee , 大科有 3科 , P l oaee 、 y R sca ) 较 即 唇形科( ai a) 蝶 形 花科 ( aioaee 、 Lba e 、 t Ppl nca ) 禾本 科 ( r- i Ga
第3 0卷 第 1 2期
201 0年 1 2月
成
宁
学
院
学 报
Vo. 0, o 1 13 N . 2
De . 01 e2 0
J u n l fXin i R Unv ri o r a a nn ie st o y
文章 编号 :0 6—5 4 (0 0 1 0 7 0 10 3 2 2 1 ) 2— 0 4— 2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北京冬季奥运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19:30(北京时间)开幕,2月20日闭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地形平缓易堆积,土壤肥沃,取土品质高;坡度小,剥离土层后不易产生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小,不易出现坡体滑塌现象,有利于湖岸稳定;施工难度小,成本较低。
(3)保护耕作层资源,保证粮食产量,提高农业收益;减少进入库区的有机质和氮磷含量,降低水质污染;剥离40cm土层,增加库区库容量,提高丹江口水库蓄水能力;提高库区周边坡地的土壤肥力,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库区泥沙淤积。
【答案】1. A 2. B 3. D
【1题详解】
二十四节气是典型的传统文化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年24个节气,每相邻的两个节气相差大约15天,3月21日为春分日,2月4日与3月21日相差大约45天,相差三个节气,即立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自然区划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下图示意中国大陆自然区的一级自然区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这种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层次性
12.图示一级自然区划的主要指标包括( )
①地势阶梯界线②季风非季风区界线③内外流区界线④1月均温0℃等温线
【解析】
【7题详解】
环境优良不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不会导致产业集聚,A错误;在城市外围对于城区居民影响小,利于环境保护,不是仅仅在东北方向,B错误;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城市外围地区地租价格相对较低,适宜产业集聚区布局,C正确;武汉的产业类型不是原料导向型的,所以受原料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武汉市常见植被

金叶女贞
金叶女贞是木犀科女贞属半绿 小灌木,被誉为“金玉满堂” 。金叶女贞性喜光,耐阴性较 差,耐寒力中等,适应性强, 以疏松肥沃、通逶性良好的沙 壤土为最好。用于绿地广场的 组字或图案,还可以用于小庭 院装饰、金叶女贞是由加州金 边女贞与欧洲女贞杂交育成的 ,高 2 ~ 3 米,冠幅 1.5 ~ 2 米。 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 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 ~5厘米。总状花序,小花白色 。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金 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 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
木槿
木槿,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密 被黄色星状绒毛。叶菱形至三角状 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 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 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 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花单生于 枝端叶腋间,花萼钟形,长14-20毫 米,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 形;花朵色彩有纯白、淡粉红、淡 紫、紫红等,花形呈钟状,有单瓣、 复瓣、重瓣几种。外面疏被纤毛和 星状长柔毛。蒴果卵圆形,直径约 12 毫米,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 肾形,背部被黄白色长柔毛。花期 7-10月。 木槿是一种在庭园很常见 的灌木花种,中国中部各省原产, 各地均有栽培。在园林中可做花篱 式绿篱,孤植和丛植均可。木槿种 子入药,称“朝天子”。木槿是韩 国和马来西亚的国花。
美人蕉
美人蕉,别名兰蕉,是美人蕉 科美人蕉属的植物。多年生进 立草本,高1~2m,植株无毛, 有粗壮的根状茎,为姜目,美 人蕉科。花期:夏、秋季,花 语:坚实的未来,花色:白、 红、黄、杂色。原产印度,现 在中国南北各地常有栽培。分 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南北 各地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的 地区,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
月季
月季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 与攀援状。常绿或落叶灌木, 直立,茎具钩刺或无刺,也有 几乎无刺的。小枝绿色,小叶 3-5,多数羽状复叶,宽卵形或 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先 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 ,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 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 分离为耳状。花朵常簇生,稀 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 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 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 状裂片;花柱分离,伸出萼筒 口外,与雄蕊等长;每子房1胚 珠。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 米,萼片脱落。花期4--10月。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群落)模拟试卷9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群落)模拟试卷9(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B>(总题数:9,分数:18.00)1.以林型为最小分类单位的分类体系是( )。
(分数:2.00)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B.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C.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体系√D.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体系解析:2.英美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
(分数:2.00)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特征种解析:3.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 )。
(分数:2.00)A.生态环境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成D.群落动态√解析:4.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 )。
(分数:2.00)A.优势利B.特征科√C.建群种D.偶见种解析:5.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英美学派的( )相当。
(分数:2.00)A.群系B.群系√C.群丛D.群丛相解析:6.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我国的( )相当。
(分数:2.00)A.植被型组B.植被型√C.群系D.群丛解析:7.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 )。
(分数:2.00)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原苏联D.中国解析: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 )。
(分数:2.00)A.生态学原则B.植物区系学原则C.动态原则D.群落学一生态学原则√解析:9.根据森林层次和各层枝叶茂盛度可预测鸟类多样性,对于鸟类生活,植被的( )比物种组成更为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2002)(分数:2.00)A.分层结构√B.面积大小C.是否落叶D.茂盛程度解析:二、<B>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B>(总题数:8,分数:16.00)10.我国的沼泽可分为 1、 2、 3。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木本沼泽)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草本沼泽)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苔薛沼泽)解析:11.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叫做 1。
湖北省地理环境概述

湖北省省级层面的生态型 限制开发地区
秦巴山地、幕阜山地生态功能区
清江流域上、中游生态功 能区
湖北省省级层面农业型限制开发地区
江汉平原农产品
主产区
湖北省省级层面的禁止开发地区
呈点状分布,极为分散。 分为经营性禁止开发区 和非经营性禁止开发区
秦巴山地生物多壤、水 源涵养生态 区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限制开发区)中涉及湖北省部分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禁止开发区名录-------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1.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 2.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 2010年人口普查,武汉市常住人口最多,已逼近1000万大关,神农架林 区常住人口最少,不足8万人。 • 全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如下: • 地区 人口数(人) • 武汉市 9785392 • 黄石市 2429318 • 十堰市 3340843 • 宜昌市 4059686 • 襄阳市 5500307 • 鄂州市 1048672 • 荆门市 2873687 • 孝感市 4814542 • 荆州市 5691707 • 黄冈市 6162072 • 咸宁市 2462583 • 随州市 2162222 • 恩施自治州3290294 • 仙桃市 1175085 • 潜江市 946277 • 天门市 1418913 • 神农架林区76140
湖北省灯光指数
湖北省区域发展的“脊
湖北省城镇空间布局
沿汉石高速公路城市带
长江中游城市带
湖北省生态空间布局
湖北省区域内的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地区
包括范围:武汉十三区、孝感市孝 南区、咸宁咸安区、大冶市、黄石 四区、鄂州三区、黄冈黄州区、团 风县。
湖北省区域内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地区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划分

常用园林植物 乔木:雪松、油松、樟子松、白皮松、华 山松、刺柏、圆柏、云杉、银杏、毛白杨、 悬铃木、垂柳、紫叶李、国槐、栾树、榆 树 灌木:大叶女贞、沙地柏、黄杨、紫叶小 檗、金银木、月季、连翘、黄刺玫、榆叶 梅、紫荆、紫薇、棣棠 花卉地被:麦冬、二月兰、野牛草、鸡冠 花、玉簪、鸢尾、三色堇、美女樱、葱兰
乔木
油松 悬铃木
银杏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 本区域包括淮河、秦 岭到南岭之间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向西直到青藏 高原边缘的山地。我国亚热带是世界上南北两半 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面积最广大的湿润亚热带, 这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这里气候温热多雨。无霜期长达240——300天, 7110℃年积温为4500——7500℃,年平均气温 为14——21℃,最热月七月均温为28——29℃, 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集中在5——9月, 但不像华北地区那样特别集中。 主要城市:四川(除西北角)、湖北、湖南、浙 江、福建、江苏南京、上海、江西、广州、广西 桂林、贵州、重庆、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
该区域植被特点: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 和竹林,在山地上部和石灰岩山地为落叶阔叶-常绿 阔叶混交林。
乔木: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为 主;还有藤黄科、蕃荔枝科、桃金娘科、大 戟科、桑科、橄榄科、棕榈科、红树科等。 次生植被,东部以马尾松为主;西部以云南 松、思茅松为主。
马尾松
摈 榔
棕榈
6.温带草原区域
包括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 部分。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属于 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主要城市: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大庆 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呼伦贝 尔市、吉林省松原市、宁夏、甘肃兰州
中国植被区划 最后

中国植被区划学院:林学院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姓名:***学号:**********中国植被区划一、几个定义植被:一定地区中植物群落的总体。
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植被受纬度(热量条件)影响所呈现的南北向分布规律。
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植被受经度(水分条件)影响所呈现的东西向分布规律。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植被受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影响所呈现的垂直分布规律。
植被区划:在一定地段上依据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的特征等划分出高、中、低各级植被组合单位。
二、中国的植被类型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树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地带;温带草原地带;温带荒漠地带3、植被区域基本特征I.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我国称寒温性针叶林,系指主要分布于寒温带及中、低纬度山地的针叶林。
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它们在欧洲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分布最为普遍,构成一条非常明显的针叶林带。
它们的北方界线就是整个森林带的最北界线。
针叶林分布区的气候比夏绿阔叶林更具有大陆性的特点,夏季温凉,冬季严寒,最温暖的七月平均气温10℃~19℃,最冷月份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为3℃,在我国东北地区达-20℃,在西伯利亚甚至降至-52℃,一年中温度超过10℃以上的只有1—4个月。
而严寒月份连续2—3个月,在雪被不多的地方,经常有很厚的冻土层。
一般说来,植物生长期是很短的。
年降水量为300—600毫米。
针叶林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外貌非常特殊,很容易和其他森林类型区别。
由于组成的优势种不同,外貌也有差异。
一般来说,由云杉属(Picea)和冷杉属(Abies)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可以见到圆锥形和尖塔形树冠;由松属(Pinus)组成的针叶林,树冠呈近圆形;由落叶松属(Larix)组成的针叶林,树冠塔形而稀疏,因其冬季落叶,极易与云杉林和冷杉林相区别。
由于云杉和冷杉是较耐阴的树种,所以云杉林和冷杉林比较郁闭,林内比较阴暗,有时候称它们为“阴暗针叶林”;松树和落叶松比较喜阳,组成的针叶林也较稀疏,林内较明亮,因此把这类森林称为“明亮针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