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风格家具论文

合集下载

洛可可风格对民国家具影响动因探究

洛可可风格对民国家具影响动因探究

·154·美学技术摘 要:民国家具作为社会转型,中西方文化交融时期的产物,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家具。

在诸多对其影响的流派中,洛可可风格是民国家具中融合最多、作品最协调的风格。

本文从民国家具实例来剖析洛可可风格对民国家具产生影响并协调融合的动因。

关键词:民国家具;洛可可风格;家具风格;影响动因民国家具主要指从20世纪初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所生产制作的家具。

在这短暂却动荡的30多年里,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家具作为艺术与技术的交叉,在这段时间里显示出了独特的风格特色。

洛可可风格作为民国家具中应用最多、中西融合最协调的风格,其所应用的颜色、材质、纹样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家具大相径庭。

[1]而这却在极短的时间里被用户接纳,催生出相对成熟的技术并和中国传统家具的特色相互交融、和谐共生,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1 颜色上的影响动因色彩是塑造家具产品形态特征的重要媒介,[2]中国传统家具主要以暗红色为主。

其原因有三:一是中国传统家具多使用木材为基材,且从明清以来多使用以红木、紫檀、黄花梨为代表的硬木,主要显示出的颜色则相对应多为暗红色、紫红色和黄色;二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以红为喜、以白为丧,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颜色;三是因为中国传统家具大多数采用髹漆或是打蜡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致使本就偏红的硬木家具表面更加红润,呈现暗红色。

而洛可可风格偏好的亮白色、淡粉色等鲜艳的浅色系在民国家具上开始得到了逐步的体现,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首次使用大面积的白色、牙黄色作为家具的主要颜色。

如图1所示的民国时期靠背椅,通体以白漆喷饰,并且以大面积的卷草舒花、涡卷、弧形等纹样进行装饰,是一件受洛可可风格影响较为明显的家具。

图1 民国洛可可风格金属靠背椅其转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家具用材的丰富,很多传入的西式风格的家具都是采用榉木、柚木等白木制作的,色调整体较浅;另一方面是喷涂工艺的发展给予了人们更丰富的色彩选择。

法国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风格家具研究

法国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风格家具研究
关键词:洛可可 家具设计 路易十五时期
一、洛可可风格特点
洛可可风格家具设计借鉴了贝壳、岩 石的波浪感曲线,设计了具有视觉流动感 的曲面造型,追求家具造型上的纤巧、灵 动,同时摒弃了巴洛克尊崇奢华、故作宏 伟的设计理念,形成了具有法国浓厚浪漫 主义色彩的新风格。洛可可风格家具反 对运用直线,非常注重家具装饰细节,吸 收了中国、日本的东方装饰图案。这也反 映出当时中国文化的传播之广。洛可可 风格家具多运用曲线和弯曲形进行构图 分割,装饰极尽烦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 丽多姿,大量运用中国卷草纹样,轻快、流 动、向外扩展,纹样中的人物、植物、动物 浑然一体。受荷兰影响,镶嵌细工在路易 十五时期的家具中比以前更为常见,中心 表现花、果实和田园生活的场景,并用青 铜雕饰构成洛可可式流动、柔软的曲线装 饰。
国的洛可可风格和英国的早期乔治式(中).家 具与室内装饰,2007(2).
[5]曹建东.中、法古典装饰艺术最后的辉 煌.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陈 于 书. 家 具 史. 中 国 轻 工 业 出 版 社 , 2009.
[7]康立超,王美艳.法国近代家具装饰图 案的审美特征与发展演变.艺术探索,2008(2).
[8]康海飞.欧式家具图集 1.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6.
[9]袁宣萍.17-18 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 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编辑 伍 宝
38
中。梳妆椅形体较小,是专为那个时代梳 理长发而设计的,靠背的顶端中央向下 凹,坐者可舒适地靠在靠背上,方便美发 师帮助梳理长发。观牌椅是一种特殊的 安乐椅,靠背上端装有宽软垫,供人站在 背后把胳膊放在上面观战而设计的。
2.路易十五式桌子 梳妆桌是洛可可风格家具中最具吸 引力的家具之一。梳妆桌的设计将办公 功能和梳妆功能完美地结合。梳妆桌配 有精巧的机械装置,上层桌面可向后滑动 一半,抽屉向前打开,内部分成三部分,中 间的一块装有镜子,可向上翻开,方便照 镜,左右两侧向外翻开,里面可存放香水 等化妆品。 3.路易十五式柜类 路易十五时期的柜类家具基本延续 了前一时期的种类,包括抽屉柜、墙角柜、 大衣橱和书柜等。但是路易十五时期的 柜类家具的弯腿更高挑,尺寸适当变小, 所以视觉上更加优雅。装饰手法上多采 用薄木拼贴、镶嵌、雕刻、青铜镀金等。 路 易 十 五 时 期 ,衣 橱 的 使 用 成 为 时 尚。摄政时期,衣橱的主要特点是拥有复 杂的曲线造型,这点在路易十五时期仍然 盛行。路易十五时期的衣橱还有一个特 点,即望板的中心部位呈向下突起的曲线 形状。路易十五时期,有一些衣橱的两个 抽屉之间仍有一根外露的横档,后来利用 结构的改变把这根横档隐藏起来。路易 十五时期柜类家具在颜色的选择上,各种 色彩的东方清漆受到设计师的喜爱。

论洛可可家具风格

论洛可可家具风格

论洛可可家具风格摘要;以洛可可风格的起源、定义、形成因素为切入点,通过对洛可可家具风格的赏析,进一步总结洛可可家具的特点和巨大影响。

关键词:洛可可、风格、家具、特点、影响起源洛可可风格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了巴洛克风格。

由于这种新兴风格成长在法王“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可称为“路易十五风格”。

洛可可(Rococo)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壳”(Coquille)的复合文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的特征。

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内陈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

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形成因素一.法国统治者穷奢极欲、宫廷女权高涨。

二.巴洛克艺术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

三.18世纪的欧洲普遍受到东方艺术的强烈冲击,东方风格成为罗可可艺术的组成部分定义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rocaille,意为贝壳形。

洛可可艺术是18世纪初在法国形成的,之后传到了英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其他国家,成为18世纪欧洲的建筑、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的主流设计风格。

“洛可可”(Rococo)一词,是从法语“Rocaille(花园石贝装饰物,状似贝壳的装饰)”一词演变而来,原意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又称“路易十五式”。

常用不对称手法,和C、S曲线形。

特点是细腻柔媚,轻快典雅。

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法国洛可可家具概论

法国洛可可家具概论

法国洛可可家具姓名***年级班级***学号*****理工大学二零一一年五月摘要洛可可家具从其装饰形式的新思想出发,把截为弧形发展到平面的拱形。

圆角、斜棱和富于想像力的细线纹饰使得家具显得不笨重。

各个部分摆脱了历来遵循的结构划分而结合成装饰生动的整体。

呆板的栏杆柱式桌腿演变成了“牝鹿腿”。

面板上镶嵌了镀金的铜件以及用不同颜色的上等木料加工而成的雕饰,如槭木、桃花心木、乌檀木和花梨木等等。

伴随着路易十五时代的终结,这种有史以来最华丽、最风行的家具风格才告结束。

关键词:洛可可;家具;华丽;ABSTRACTRococo furniture from its decorate forms of new ideas for the intercepts, starting to flat arch arc. Rounded, oblique arris and visionary decorative thread appears not make furniture cumbersome. Parts of the structure of from always follow divided and combining the whole into decorative vivid. Inflexible baluster pillar type table leg evolved into "leg" drinking-places where the deer. Panel embedded gold-plated copper piece and use different color classy wood processing and into the role of, such as birdseye maple, mahogany, ebony and hua limu uzziah, etc. The end of ShiWuShi generation with Louis, the greatest luxuriant, the most popular then ended the furniture style.Key Words:Rococo,furniture,luxuriant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1)1. 洛可可椅类家具 (2)2. 洛可可桌类家具 (5)3.洛可可柜类家具 (7)结语 (8)法国洛可可家具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浅析罗可可时期的家具工艺

浅析罗可可时期的家具工艺

浅析罗可可时期的家具工艺罗可可时期是欧洲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之一,这个时期的科技发展与经济的繁荣为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变革奠定了基础。

宗教束缚的被打破以及自由、民主、科学、人权等价值观念的确立,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但是,封建制度的僵而不死使得艺术设计领域中宫廷手工艺仍占有相当的比重。

18世纪家具的主流风格是罗可可风格,这股时尚之风就首先孕育与法国的贵族阶层中。

1715年路易十四的去世标志着恢宏壮丽的巴洛克风格即将为一种纤细、娇柔、妩媚、轻快同时又具有女性气质、东方情调的风格所代替。

罗可可家具排除了巴洛克家具造型与装饰中追求豪华、故作宏伟的成分,致力用曲折多变的波浪形来表现轻快的运动感与精巧的装饰效果,以非对称的形式来传达浪漫的精神追求,强调实用中的轻便与舒适。

从这个意义上看,罗可可家具虽然未能完全脱离古典主义的束缚,但毕竟在繁琐沉重的古典家具向轻便灵活的近代家具转变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效果,罗可可风格都标志了西方家具设计史上的一大高峰。

法国罗可可家具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摄政式”与“路易十五式”。

路易十四死后的摄政式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8年,但在家具设计上却完成了从巴洛克辉煌风格到罗可可轻柔风格的转变。

新建的贵族以精致小巧见长,家具体量也随之缩小,轻便而易于搬动,种类趋于多样化。

在造型上轻柔流畅的曲线形式代替了过去严谨僵硬的风格。

装饰手法上广泛运用雕刻、贴木、镶嵌、贴金、模塑等技术。

装饰题材则以涡卷、蚌壳、缎带等最为流行。

材料上,木质细腻、纹理优美的胡桃木、花梨木、桃花心木等代替了深沉的黑檀,镀金的铜饰被广泛运用于抽屉、镶板或边角的加固与装饰。

家具种类上,五屉衣柜最为流行。

(上图为红漆描金鎏金铜饰大理石面抽屉柜)“摄政风格”的设计以轻巧的曲线造型和精美的铜制饰件著称,豪华而别致的设计使得家具更像是一件雕塑作品。

(右图为雕花贴金箔大理石面小案)路易十五时期是法国家具、装饰品制造业最为辉煌的时代。

洛可可风格中的中国元素

洛可可风格中的中国元素

洛可可风格中的中国元素欧洲风靡洛可可风格与中国家具传入有一定的关系。

在中国家具未西传之前,欧洲家具大多是直线型:直线靠背、直线脚饰。

当柔软舒展、线条柔美的中国明式家具传入后,欧洲人立刻被这种特殊外型的家具所迷惑。

于是,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迅速采纳了中国家具的“三弯腿”、弧形扶手、弧形靠背等曲线设计。

中国家具柔软弧形的设计替代了他们家具中的直线装饰,这其中有一个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历经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社会的一切充满了开放的气息,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都跨入了新的时代。

在艺术装饰领域,人们已经对古典主义的希腊、罗马式风格产生了厌倦,不满过于严谨、过于庞大的装饰体系。

艺术装饰与其他人文领域一样,崇尚女性美,认为唯有女性美才是最生动最美好的,于是向往优雅柔丽、纤细秀美的设计思潮,中国家具等艺术设计正符合了他们的欲望。

当时中国艺术风情正到处弥漫,中国工艺的诸多特点令人耳目一新,如中国家具,极尽雕刻1之能事,注重细节装饰,注重柔软舒适的设计;中国清朝瓷器优雅柔美的图案、精雅流畅的外型,还有中国家具表面上漆、涂绘、镀金,工艺十分精细复杂,这一切都刺激了欧洲的艺术设计艺术创作的灵感,洛可可风格吸纳了中国艺术元素,摒弃了古典主义的直线与宗教的严肃,并且倾向于自然界生命短暂的唯美,采用了包括岩石纹样与贝壳样式的流行主题,S型不对称的漩涡装饰等。

可以说欧洲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中国艺术有很大的关系,洛可可很多的工艺设计都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因此,在欧洲,洛可可风格有时又被称作“中国装饰”。

洛可可风格在家具、室内装饰上,讲究把这些元素组合一体,形成缠绕舒展连绵不尽的图案,连为一体,流畅自然,产生极端奢华的审美享受。

但缺陷是往往在视觉上给人眼花缭乱、过度奢华的感觉。

那时的欧洲,都认为法国巴黎聚集了最典型的洛可可艺术情调,而创造这个艺术情调的灵魂人物就是蓬巴杜夫人——路易十五的情人,她推动了塞夫勒皇家瓷器的建立,采纳了大量的中国瓷器的装饰风格。

西方古典家具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发论文(5篇模版)

西方古典家具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发论文(5篇模版)

西方古典家具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发论文(5篇模版)第一篇:西方古典家具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发论文摘要:文章以古罗马时期和洛可可风格两种性别倾向明显的家具风格为例,对比分析了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的历史背景,并从造型要素、形式美法则和装饰方法等方面探究了其性别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意涵。

结合目前我国家具设计的现状和趋势,提出可以通过借鉴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特征来实现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的个性化,为现代家具设计的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设计纵观西方家具发展史,一些特定时期如古罗马、哥特式风格、仿罗马式、洛可可风格和新古典风格时期等的西方古典家具,在造型上能够显著体现出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征。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造型特征的意涵,本文以古罗马和洛可可时期为例对其历史背景、造型要素和装饰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探析,从而为借鉴西方古典家具性别化特征来实现我国家具的个性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1造型性别化形成的历史背景1.1古罗马时期罗马是意大利半岛中部西岸的一个小镇,经过长期的发展,从一个闭塞之地逐渐崛起成为地区间的强大国家。

古罗马(公元前6世纪-5世纪)时期重视军事力量,崇尚暴力和杀戮,具有英勇无畏、崇尚荣耀的特质[1]。

在这种精神力量下其建筑和家具造型也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

尤其是铜质家具和石材家具具有坚厚凝重的特点,显示了一种男性化的风格,表现了罗马帝国尚武好战精神。

1.2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家具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公元17-18世纪),路易十五皇帝当政,受宫中女宠影响,这时期的家具在造型上呈现明显的女性化特征,放映了他们的爱好与情趣。

家具整体尺寸较小,容易搬动,适合在较小的闺房中使用,造型纤细、弯曲尖腿是腿部造型的唯一形式,整体轻巧,丰满柔润,宛如妇女体态(图2)[2]。

2造型性别化的表现形式2.1造型要素2.1.1点线面在点线面方面造型性别化特征表现是由方、圆或曲、直来产生的。

如方形的点相对于圆形的点,曲线相对于直线,平面相对于曲面,皆是前者具有男性化倾向,而后者更具女性化特征。

浅谈洛可可风格家具

浅谈洛可可风格家具

洛可可风格家具摘要:洛可可(Rococo)名词解释: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 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 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

来自法国的洛可可风格不仅在法国古典家具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最被现代人所推崇的一种风格。

关键词:洛可可、风格、古典家具、路易十五、法国、室内装饰、设计、岩石、豪华奢丽、蚌壳、秀气高雅、艳丽、轻盈、精致、细腻、曲线、弧线、不对称、C形、S形、色彩、豪华奢丽、线条、韵律感、量感、空间感、雕刻一概括洛可可风格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了巴洛克风格。

由于这种新兴风格成长在法王“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可称为“路易十五风格”。

洛可可是法文“岩石”和“蚌壳”的复合文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的特征。

由此引申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或样式。

它反映出上流贵族的审美理想和趣味,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主流艺术样式.路易十四时代的官方古典主义以庄严、华丽、沉重的外貌、深刻的思想为其特征;而洛可可及其传统以艳丽、轻盈、精致、细腻和表面上的感官刺激为追求。

表现在建筑艺术上是造型的比例关系偏重于高耸和纤细,以不对称代替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与方向多变的曲线和弧线,排斥了以往那种端庄和严肃的表现手法。

在室内常用大镜子作装饰。

在装饰纹样中,大量运用花环和花束、弓箭和箭壶以及各种贝壳图案。

色彩明快,爱用白色和金色组合色调。

在室内装饰和家具配置上,造型的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造型优雅和安逸等特点。

二洛可可家具风格特点:1 女性的柔美洛可可风格带有女性的柔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你可以看到那种秀气和高雅,那种融于家具当中的韵律美。

而路易十六时期历经了历史的变革,所以摒弃了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时期的繁杂,把家具的曲线变成了直线,只留下了凹槽的设计。

而到了新古典时期,则连凹槽也省去了,留下的就是直线条。

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法国古典家具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然而洛可可风格仍然是最能代表法国古典家具的一种风格,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认可和推崇,也是体现人身份和品位的一种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室内设计基础论文
论文题目洛可可风格家具
系别艺术系
专业装潢艺术设计
学生姓名颜洋
学号2010050637年级2010级06班任课教师赵璐璐
成绩
洛可可风格家具
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学生:颜洋学号:2010050637
【摘要】洛可可式家具风格,是在巴洛克家具造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家具形式。

它排除了巴洛克家具造型装饰中追求豪华、故作宏伟的成分,吸收并夸大了曲面多变的流动感,强调非对称性与女性化的线条美。

以复杂的波浪曲线模仿了贝壳、岩石的外形,致力于追求运动中的纤巧和华丽,强调了适用中的轻便与舒适。

它故意破坏了形式美中的对称与均衡的艺术规律,形成了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新风格。

【关键词】洛可可、非对称性、曲线美、用材
一、洛可可风格的起源
洛可可(Rococo)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一开始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时期,由于国家对工商业与文化实行奖励政策,还有法国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爆发,这些客观形式的转变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文学艺术也随之蓬勃与兴盛。

经历了男性理性时代的法国人开始渴望柔和暧昧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洛可可艺术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并取代了巴洛克艺术风格。

洛可可一字是从法国字rocaille演变而来,原意是由贝壳或小石头制成的装饰物,如此小巧之物用现代流行的说法,即为“细节”。

还有一意即为贝壳工艺,指用贝壳、石子等做假山,或以旋涡纹、花饰为主的装饰形象,后来引申为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

洛可可风格虽保有巴洛克风格之综合特性,但却缺乏巴洛克风格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尤其强调精美柔软的气氛并大量使用光线。

家具之中,贝形、卷曲形以及上述之花状纹、带状纹等均甚流行。

二、洛可可风格家具的特点
洛可可风格宛如中国的明式家具,以流畅的线条和唯美的造型著称。

细腻柔媚,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漩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

如果巴洛克艺术是男性化艺术象征,那么洛可可艺术则是典型的女性化艺术。

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不仅是洛可可艺术的保护人和倡导者,又是洛可可艺术的象征性人物,她引领了整个法国的艺术潮流,在她的推波助澜下,洛可可艺术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因此洛可可艺术又称蓬巴杜风格。

洛可可家具是对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响应,强调生活的舒适性和愉悦感。

三、洛可可风格家具的色彩
法式家具在色彩上以素净、单纯与质朴见长。

偏爱明亮色系,以米黄、白、原色。

以青白色为基调。

模仿西欧上流社会妇女的苍白肤色,以示高贵。

在青白色的基调上饰以雕刻或石膏浮塑饰件,同时涂以金色的自由曲线或贴金、彩绘,而在表面用高级硝基漆罩光。

洛可可式的彩漆家具也很具特色,其中以黑漆和白漆为多,并饰以华丽的贴金浮雕和镶铜装饰,具有异常纤秀典雅的艺术效果。

四、洛可可风格家具的材质
在摄政式和路易十五时期的风格家具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材料是木材、清漆、龟壳和青铜。

五、洛可可风格家具在各国的体现
英国洛可可时期主要是齐宾代尔式家具。

齐宾代尔是以家具设计师、木材雕刻家和家具制造者而闻名。

他的作品体现了洛可可风格的基本要素,在造型能力和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他一生中所设计和制作的家具,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很庞大,其家具的特点是形态稳建匀称,局部雕刻装饰,前期多用优雅轻快的曲线,后期则多用直线。

其中最著名的是“齐宾代尔式”座椅。

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十五的洛可可风格传入意大利。

意大利威尼斯的室内装饰和家具开始追求华丽的效果,促使法国路易十五的家具风格在威尼斯迅速发展。

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的造型和法国路易十五式家具一脉相传。

但由于意大利的物质条件极差,缺乏珍贵木材,为了取得奢华效果,只能用劣等材料进行伪装。

于是出现了用当地出产的石膏填补家具的接缝并平涂表面的方法,这为贴金和彩绘创造了有利条件。

受到中国的影响,威尼斯的蜡克家具也很发达。

家具装饰采用黑漆地上饰以浓厚的中国装饰画,或采用浅绿色等浅色调作地,再饰以花卉、风景画面,这种蜡克漆装饰的家具多为上流社会使用。

一般市民阶层的家具在威尼斯则多用清漆涂饰。

漆涂饰工艺较为简单,在家具表面涂上底色,再绘以装饰画面,然后再罩以清漆。

参考文献:
[1]袁宝林,远小近,欧洲美术从洛可可到浪漫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康海飞,家具设计资料图集,上海科技出版社
[3]张琦曼,郑曙旸,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