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技术测量-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换性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0632004

课程英文名称: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0 实验:4 上机:0

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互换性性测量技术是武器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选修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作为机械产品质量技术保证的测量和检验技术。在培养计划中,本课程是联系设计类课程和机械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度的承上下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利用现代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解决较复杂的测量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现代测量方法和技术,能初步解决较复杂测量问题;

2、具有运用所学标准、规范等有关技术的能力;

3、了解最新的国家标准内容。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的一般知识,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中所运用的国家标准;

2、基本理论和方法:设计机器和仪器,不但要进行总体设计、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强度和刚度计算之外,还必须进行精度设计。对加工的零件进行测量式检验,确定完全的零件是否符合设计时所规定的精度要求。学习选择公差、配合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正确标注方法,了解公差标准、基准概念、基本术语。

3、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及各级公差的应用;各种配合的性质、特点和应用条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关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辅助教学实验,确保高质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选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选修课程有工程制图、金属材料热处理、工程力学、金工实习等。本课程将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孔、轴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安排习题课。

2、课后作业尽量安排在课堂解决,内容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等方面内容。

3、每个学生要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实验,通过实验环节,学生掌握基本零件精度的测量方法,获得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

1、考试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成绩汇总。

(七)参考书目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张玉、刘平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杨好学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邵晓蓉、曲恩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孙京平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及其他武器类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联系设计类课程和机械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也是从基础理论课及其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互换性、标准化及检测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精度设计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绪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1)互换性概述

2)标准化与测量技术简介

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重点:互换性的概念,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难点:互换性的概念

第2部分孔、轴结合的极限配合

总学时(单位:学时):12 ,讲课:12,实验:2,上机:0

具体内容:

1)基本术语和定义

2)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3)极限与配合的选择

4)一般公差

重点:

1)关于尺寸、偏差的基本术语、定义及其计算

2)公差带图。

难点:

1)基本术语和定义;

2)国家标准关于孔、轴基本偏差系列和标准公差等级的规定;

3)通用规则、特殊规则。

习题:

1)尺寸、偏差的计算;

2)关于配合的计算。

实验:

孔、轴测量。

第3部分形状和位置公差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6,实验:2,上机:0

具体内容:

1)概述

2)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3)形状公差带

4)位置公差带

5)公差原则

7)形位公差的选择

重点:

形位公差的标准、公差原则

难点:

1)形状公差带

2)位置公差带

3)形位公差的标注

4)公差的原则

习题:

形位公差的标注

实验:

直线度测量

第4部分表面粗糙度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实验:,上机:0

具体内容:

1)基本概念

2)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及其选用

3)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4)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简述

重点

1)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2)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3) 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简述

难点: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习题:

解释标注粗糙度代号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