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画院与北宋绘画
列举一件宋代作品,说出这件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并谈谈你对这一美术作品以及宋代中国美术的认识。

列举一件宋代作品,说出这件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并谈谈你对这一美术作品以及宋代中国美术的认识。
范宽《深山行旅图轴》范宽北宋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和董源、李成并称为北宋三大家。
山水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
范宽的山水是外师造化而来,从当地的真实山水出发,汲取艺术形象,“对景造意”融会贯通,精炼概括,把山水典型化了,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峻拔深厚的艺术形象,雄阔伟美的气格;苍老沉着的笔墨。
评者以为“得山之骨”。
与关仝、李成并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代表。
《深山行旅图轴》写关陕山水,高山仰止,气象雄伟。
画面由一条明显的中轴线纵向贯通,造成一种紧凑向上的律动,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是矮小的侧峰。
近景是逶迤曲折的清溪山路,使这种向上律动所形成的紧张感得到缓解,并点出画的主题。
使画面结构趋于平衡。
范宽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颤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后用浓淡层次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着石块结组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赋予山石强韧的生命力。
树木的画法亦然,树干粗壮,盘根错节,枝桠参差,生动的表现出生长在坚硬的岩石表层,饱经风霜的老树的自然生态。
范宽的作品,着重骨法,用墨比较深重,从这件作品中即可看出。
宋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皇室贵族对美术的爱好与重视,画作开始在宋代兴起,文人士子开始购藏鉴赏书画,平民对美术品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宋代美术的最大成就,主要表现在技巧的成熟和穿凿的繁荣以及种类、题材、风格的进一步的多样化。
(一)宋画和宋瓷是中国中古时期的双葩,其艺术上的细腻体贴和精致表现,是同时期的中世纪欧洲不能梦想的,而文人画的兴起,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建筑艺术在总体特征和审美风貌上比起唐代有了明显的变化,中国古代建筑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后的元明清建筑知识在宋代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雕塑与建筑艺术
雕塑
北宋雕塑以陵墓雕塑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细节刻画。同时,佛教雕塑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 山西晋祠的圣母殿彩塑等。
建筑
北宋建筑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出现了《营造法式》等建筑著作。北宋建筑注重斗拱的运用 和屋顶曲线的优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同时,园林建筑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苏州的沧浪亭等 。
关注现实生活与人 文关怀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作品多关注 现实生活和人文关怀,对当代 艺术创作启示在于要关注社会 现实和人类命运,创作出具有 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的艺 术作品。
THANK YOU
多元文化的融合
五代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民 族融合的加深,美术也呈现出多元文 化的特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美 术风格相互交融。
五代两宋时期概述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但在这个时期里,美术仍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方和北方的美术风格 开始出现差异,南方以细腻、柔美为主,而北方则以粗犷、豪放为主。
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上承唐、五代之余绪,下开元、明、清之先河, 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风格多样,既有继承前代的传统风格,也有创新 发展的独特风格,为中国美术史增添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推动中国美术史的发展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在技法、题材和审美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 新,推动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
新。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连 环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南唐官员韩 熙载家中的一次夜宴,画面构图
两宋绘画

两宋绘画李墨纯编写两宋绘画,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风格技巧上都展现出跨时代的进步与极度的繁荣。
其题材之丰富,样式之创新,风格之多元,技巧之成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南宋邓椿《画继》所列画科基本囊括了此后甚至包涉今天中国画的所有基本科类。
而其时的绘画大舞台上也往往是:工笔、青绿重彩、水墨淡设色、白描、减笔写意等各路画风齐临登场。
在体裁样式上,巨幅壁画、高屏大障、长卷立轴、灯片、扇画、小幅册页等也为时人所喜爱。
代表皇家美术最高水平的宫廷绘画在此时形成鼎盛局面。
“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的创作意图及其一洗铅华力倡天真清新的艺术风格脱颖而出,影响了中国艺术几百年;山水画,在皴法、构图、透视、色彩铺陈上,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质感强烈,气势宏伟;及至南宋,马远、夏圭等人又创对角式构图,以写江南湖光山色,简率豪放,遐思不绝。
花鸟画则更趋严谨精致,饶有装饰趣味。
绘画作为固定的行业与社会建立了更为广泛的联系,突破了宗教美术和狭小贵族圈子的羁绊,并以绝对入世的状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雄旷清远的北宋山水画北宋时期,人们从山水画中寻求乐趣的心态十分普遍,“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成为社会时尚,反映自然美的山水画空前兴盛。
当时水墨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的李成、关陕画派的范宽。
李成善画烟林平远之景,变雄劲、深厚为清旷萧疏,现存《读碑窠石图》,表现文人旅途怀古之思。
驴背上的旅行者伫立古碑前凭吊史事,发思古之幽情,而四野古木参天,老干虬曲,荒草疏疏,气象萧凉,启人遐思;范宽的山水则体现秦陇一带突兀奇崛、森林繁茂的雄伟景象,气势逼人,如《溪山行旅图》,是一件令人心灵为之震颤的山水画作品。
那顶天立地、迎面矗立的山峰,象一尊巨大的丰碑,记载着大自然的性情,表现了它雄伟磅礴的气概。
一线飞流,倾泻而下,投入朦胧薄雾的怀抱……它绕过山岗,汇成河流,展现在我们眼前。
岩石与溪流形成刚与柔的对比,体现着天地万物的阴阳结合。
崎岖的山道上,一队驮马行旅悠悠经过,在这巨峰与密林之中,显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在这样的一件艺术品之前,我们几乎忘记了他的技法,甚至已不把它当作绘画看待,而是真正陶醉于其间的自然造化之中。
中国美术史:第二节北宋前中期的绘画

中国美术史:第二节北宋前中期的绘画第二节北宋前中期的绘画一、宋初“翰林图画院”的设立宋朝初年开始建立的“翰林图画院”,是绘画艺术继续繁荣的表现。
宋代画院对于宋代绘画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重要的绘画活动都是围绕着画院进行的。
在社会中,如晚唐五代的情况一样,绘画成为一种有了固定地位的行业,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发展。
汴梁(今开封)的相国寺庙会,大殿后,资圣门前就有与书籍并列的图画买卖;后廊有专门画像的生意。
很多记载透露出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的事实,汴梁有一个画家刘宗道擅长画“照盆孩儿”,画得很巧妙,小孩用手指水盆中自己的影子,影子也指人。
为了防止旁人模仿竞争,每一次创了新稿都是画成几百本以后,一次出售。
汴梁也有的画家由于他们长于画小儿,就叫作“杜孩儿”;由于长于画宫室建筑,就叫“赵楼台”。
汴梁有一个出名的美丽女子秦妙观,画家们画了她的像到各地去卖。
汴梁是一个文化中心,图画和雕版书都被贩往各地;而也有从外地贩到汴梁来的。
山西绛州的画家杨威,专画农村生活供应商贩,如果他知道来贩的商人是贩往汴梁,他就告诉他们到画院门前去卖,可以得到高价。
北宋有名的山水画家燕文贵原来是军人,来到汴梁时候,在街道上出售自己的作品,从而引起注意。
绘画作品的商品化是了解中古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的行列,绘画作品的商品化(不是当作珍贵的雅玩或古董),比寺庙壁画更进一步与社会群众建立联系。
直接以广泛的社会群众(包括劳动人民工商业者和统治阶级的下层,如士兵、胥吏等)为供应对象,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群众的心理和情绪。
封建统治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掠夺者。
绘画就象人民创造的一切艺术品一样,也成为他们奢侈生活的点缀,除了适应他们生活上的需要以外,也相应反映他们的心理和情绪。
在这样的动机下,北宋初沿袭了五代的旧制,并加以扩大,成立了画院。
画院作品不可避免的反映了贵族生活的趣味,而进一步发展了贵族的美术。
北宋院体画的特点美学特征是什么

北宋院体画的特点美学特征是什么院体画在宋朝最为鼎盛,宋朝前期各朝亦有一定数量的宫廷画师。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北宋院体画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北宋院体画的特点宋代院体画不仅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繁荣时期,同时为中国艺术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微宗时期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名声大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画家,为中国艺术文化遗产留下宝贵的财富,功不可没。
宋微宗不仅是位皇帝,而且还是位伟大的艺术家和鉴赏家,是宋时艺术的引路者和开拓者,并使翰林画院成为朝野上下的热点。
可惜被奸贼所害,成了敌国的战俘。
宋微宗注重画家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古代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为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宋微宗把画院全面改观,这时期的院体画叫“宣和画”,以花鸟画为主,其特征是细腻准确,幽雅含蓄,富有诗情画意,以形写神的特点。
在技法和审美取向上都与当时文人相融合。
宋代院体画有了诗意的注入,立即有了灵魂,使画面体现生命力,活灵活现,让观众百看不厌。
为了充分表达诗的意境,翰林画家们在构图和技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强调构图的完美性,叙事性的内容着眼在“事”,构图的'目的性是把情节展现清楚,就像一个人讲话一样要表达什么内容,不但要讲清楚,而且要有品味,有文化内涵。
以诗意的内容着眼在“意”,通过某种场景来传达如诗一般的意境,一幅画只有一个意境,那就是要有个中心点,表现的主题要明确,所以宋代院体画很讲究虚实、主次关系。
画面注重取舍,与立意无关的一律不要,并保留空白,留以想象。
看到宋代院体画,会感到清爽、干净,不纳闷,有韵味,这就是它耐看的特点。
宋代院体画代表人物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徐、黄二体是指徐熙和黄筌的两种不同绘画风格,当时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谈到院体画务必提到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黄家代表西蜀宫廷画院工整华丽的一派,徐家代表江南院外潇洒清逸的一派,就绘画风格而论,没有高低之分,正如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评论的“二者犹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但从总的艺术水平及皇家审美标准而言,还是有差异的。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精选可编辑ppt
65
写生蛱蝶图 宋 赵昌
精选可编辑ppt
66
写生蛱蝶图局部
精选可编辑ppt
67
写生蛱蝶赏析
纸本设色,纵27.7厘米 横91厘 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秋天野外风物的写生 画,在构图布局上,作者将景物 集中在下半部,上方留下很大的 空白,岸边长有荆棘、野菊、霜 叶和偃伏的芦苇等,错落有致;
精选可编辑ppt
38
宋代定窑孩儿枕
精选可编辑ppt
39
宋定窑黑釉鹧鹄斑纹碗
精选可编辑ppt
40
精选可编辑ppt
宋 定 窑 酱 釉 窑 变 梅 瓶
41
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 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 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
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
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
精选可编辑ppt
14
第一节
瓷器 五大名窑: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概述
精选可编辑ppt
15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 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定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 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 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 制也少能匹敌。
精选可编辑ppt
16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 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 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 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精选可编辑ppt
61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繁荣时期。作为 这一时期花鸟画的主流,是强调写生, 而且追求细节的真实。宋徽宗赵佶控制 宫廷画院的时候,要求画院的画家研究 孔雀升墩是先抬左脚还是右脚,画不同 时间的月季花要画出花蕊、叶子的不同 变化。现存的崔白的《寒雀图》、李嵩 的《花篮图》、佚名的《出水芙蓉图》 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两宋画院的美术教育

两宋画院的美术教育
舒心妍
【期刊名称】《美术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4()8
【摘要】两宋时期的画院不仅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官方绘画创作机构,而且兼备教育功能。
中国历史上,绘画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与画院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密不可分。
该文分析两宋画院的发展、审美标准和教育方式,以阐述两宋时期画院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贡献。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舒心妍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9.2;K244
【相关文献】
1.五代两宋以画院、画学为主的官方美术教育
2.五代两宋以画院、画学为主的官方美术教育(连载之二)
3.论两宋画院画家的"风俗情结"与两宋风俗画的"宫廷赞助"
4.入古出新——两宋画院、画学美术教育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五代、两宋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七章五代、两宋的美术第一章五代、两宋的美术一、五代、十国人物画及其代表画家;五代十国时江南四川战争较少所以中国第一个画院最早建立在西蜀;南唐也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周方矩、顾闳中都是南唐画院画家;曹促玄、董源、徐熙父子、西蜀画家黄筌父子等都服务于皇家画院;二、《韩熙载夜宴图》;南唐画家顾闳中作品;以多场景而又联贯一体的长卷构图自然合理的情节描绘;细致入微的人物神情成功地刻画了失意官僚韩熙载的心理矛盾及放荡不羁的生活面貌;此图有五个段落;1、听乐2、观舞3、休息4、清吹5、送别;此画把许多人物性格神态表现得十分充分生动;画面背景很少以突出人物形象;画家用屏风将画面的活动内容与情节自然而然地间隔开了是整幅画又是连环画;三、五代时期人物画;总的看来仍然继承着唐代遗风写实风格有所发展多采用工笔重彩的表现方法;同时也出现了少量水墨写意人物画;四、周文矩;江苏句容人;南唐画院翰林院待诏;擅长仕女人物画;他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张萱周昉的仕女画风格;画风更加纤丽“于繁富尤工”用笔瘦硬战掣而多曲;作品有《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画、宫中图》等;五、王齐翰《勘书图卷》;描绘一文人在校书之余闭目挑耳的动作;画法精工细致为南唐画院体风格;六、胡环《卓歇图》;描写当时契丹部落的酋长和部属们饮宴休息的场面;七、五代、十国的花鸟画及其代表画家;五代的花鸟画适应于贵族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摆脱了唐代花鸟画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向写实方向发展;在技法上有所突破创立“没骨法和勾勒法”两种学派;花鸟画道德在西蜀得到发展;唐末花鸟画家滕昌祐、刁光胤二人先后入蜀直到了促进作用;八、滕昌祐;画鹤闻名;又擅长折枝花果;九、刁光胤;善画竹石、花鸟、猫兔等题材;十、黄筌;903—965年字要叔成都人;西蜀画院宫廷画家;擅长花鸟亦能画人物山水;黄筌绘画特点;具有富丽而并不柔媚工整但并不刻板精致而不纤弱的艺术风格;作品有《珍禽图、竹鹤图》等;一、徐熙;南唐金陵人;被称“江南布衣”;郭若虚说“黄家富贵、徐家野逸”说明二家艺术风格的不同;徐熙表现技法上以墨为主,即先以墨画出物体形态后添轻淡的色彩即“没骨法”;作品《雪竹图》;竹干竹叶以不同的墨色渲染作风工整精微画法灵活多样可以看出他的画风;二、五代的山水画及其代表画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三、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自号“洪谷子”;其画长于表现黄河中游两岸的大山大水崇山峻岭;用全景式构图给人一种大自然的阔大深奥雄伟壮丽的强烈感受;作品《匡庐图》传世;著有《笔法记》一文;是古代较完整而深湛的画论;阐述他对艺术创作一系列的正确见解阐述了作者对客观现实的深广感受;其中论证概括了艺术创作的六个要点;“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它发掘了古代绘画理论对山水画的迅速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四、董源;字叔达江南仲陵人;早年学李思训之青山绿水后以水墨为主专画江南景色;用笔多细长圆润形如披麻;用墨破色渲染;作品有《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卷、溪岸图》等;五、溪岸图》;绢本;墨笔画;山石用长笔“披麻皴”;笔法圆润简朴气势雄厚;六、关仝;长安人;画山水学荆浩画树石学毕宏;笔法简劲而气势极壮;作品《关山行旅图轴》(画寒山枯木山店行旅;笔法粗壮雄健;所画之树有干无枝是其作品特点);七、卫贤;南唐画院画家;长于楼观、殿台、盘车、水磨等画初师好尹继昭后学吴道子;作品《高士图》淡设色;此图构图严谨树石皴染精致石上干笔点苔在画法上有所创造;八、宋代画院及艺术风格;宋代统一中国后不久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把五代时期散处在各地的著名画家逐渐集中起来;这样北宋画院的阵容就迅速地壮大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绘画制度和适合统治者趣味的艺术风格;宋代画院画家入院时一是通过地方官吏的推荐;二是考试录取较多的是后一种办法;宁画院以画学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止亦犹科举取士取其文才角出者为优;九、北宋花鸟画及其代表画家;十、黄居密;字伯鸾成都人黄筌之子;作品有《山鹧棘雀图》;一、赵昌;字昌之四川广汉剑南人;善画花果尤长于折枝花卉的描绘;其艺术成就来自其辛勤的写生;自号“写生赵昌”;作品《四喜图、蛱蝶图》两幅;从画中可看出其笔法灵活秀美简洁明快略施彩色而使景物清晰自然;二、易元吉;字庆一;他画猿獐花鸟是没有能比得上的;三、崔白;字子西;濠梁人;他能画道释人物;鬼神特别长于花鸟以鹅败荷芦雁等题材最为拿手;其绘画特点是;清新淡雅灵活在突破黄家绘画风格上起了很大作用;四、崔悫;崔白的弟弟字子中;亦善画;作品《竹鸥图、双喜梅》等;五、吴元瑜;字公器;开封人师崔白;神宗时为吴王府的殿直将军;六、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他19岁做了宋朝皇帝在位25年;不但擅长于花竹翎毛也能画山水人物风格;精工细致缜密富丽;作品《芙蓉锦鸡图》赵佶的书法被称“廋金体”;七、南宋的花鸟花及其画家;专画花鸟或者以人物山水擅长而又兼画花鸟者就在半数以上;南宋花鸟画家有名的如李安忠、李迪、阎中、吴炳、林椿、毛松、法常等;他们的画法有双钩有没骨有点彩有重彩有淡彩有写意有工笔等;各呈所能;影响较大的有李迪、法常、林椿;八、李迪;河阳人;李迪式画花鸟竹石颇有生意;作品《雪树寒禽图、枫鹰芦雉图、狸奴蜻蜓图、雏鸡图、木芙蓉图》等;作品生动而富有神韵;用笔严谨无束;在画风上采用工笔与粗话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格调是南宋花鸟画风改变的代表人物;九、林椿;钱塘人;工花鸟;作品《绿橘图》笔法细致色彩艳丽是写生妙作;还有《果熟来禽图》等作品;十、法常;号牧溪;南宋理宗度宗时为杭州长庆寺僧;画松竹梅兰不具形似;另外画荷鹭芦雁亦有较高水平;作品《写生蔬果图卷、法学写生卷、观音图、猿图、鹤图、罗汉图、松树八哥图》等;一、两宋山水画及其代表画家;山水画到了宋代更加发达积体渐备两宋杰出的画家不以古人成法为满足都能专心研究师法造化;在表现方法上北宋南宋又有区别;北宋重视大山大水全景构图采取远取其势、近取其持的创作方法;南宋山水构图奇巧多表现山川秀丽的一角之景;二、北宋山水画及其代表作家;三、李成;字咸熙;也称“李营邱”;以山水著称以世;他的山水画被称“古今第一”;擅长描绘寒林暮霭、烟云变幻的平远景致;他的画挺劲秀润;在表现上黑色层次较多适于表现咫尺千里远景象;李成画特点;画册上有亭馆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他笔法秀润;其作品《晴峦萧寺图、读碑窠石图》等;四、范宽;原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人;他的山水画初师荆浩李成;他学习古人也摆脱古人;重视写实以求创新;范宽山水画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善为山传神;能得山之骨;用墨深重多用雨点皴;“山顶好作密林、水陆作突兀大石”是绘画特点;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等最为突出;五、《溪山行旅图》;气势磅礴、章法奇特;浑厚壮阔的关中景色如逼在目前使观者心神为之一振;六、《雪景寒林图》;描写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画幅纵193.5厘米横宽160.3厘米为水墨雪景;画鹤绘群山积雪山顶枯树寒柯山石高峻雄气敦厚有冒雪出云之势凛凛寒气之感;七、郭忠恕;字恕先洛阳人;擅长界画;其作品有《明皇避暑图、雪霁江行图》等;八、燕文贵;画有《七夕夜市图》他山水比较有创造性善写四时景色被称“燕家景致”;九、米芾;字元章又称海岳外史;太原人;善画烟雨景色;他的山水画不求形似独创风格以水墨点成山树如烟似雨自成一派即“米氏云山”;十、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立于不败之地表现不同季节和不同气候的特点;强调山水林木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整体效果强调创造优美的意境;在创作方法上主张“兼收众览”;同时师法自然;主张“饱游饫看”敢于独创;作品《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幽谷图、窠石平远图、秋山行旅图》;其风格是在秀润旷中又有故能雄伟浑厚等特色;对山石树木的描绘“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著作《林泉高致集》;一、《林泉高致集》;作者郭熙;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取其势、近看之取其质”;不同季节应呈现不同意境;又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总之《林泉高致集》对古代山水画创作的各方面都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并作了较为透彻的论述它是北宋以来山水画兴盛发展和众多画家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古代珍贵的画论之一;一、王诜;字晋卿太原人;擅长画枯树寒林也能作金碧山水;作品《渔村小雪图卷》;钩皴深重完全是李成画派;二、王希孟;作品《千里江山图》;画法精密细致;色彩厚重耀眼夺目;三、南宋山水画及代表画家;南宋山水画更致力于优美意境的创造笔墨简练有力构图大胆奇巧取其一角之景描写秀丽江南风光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画家李嵩《西湖图》夏圭《西湖柳艇图、钱塘观潮图》陈清波《西湖春晓图》;四、李唐;字晞古河阳人;擅长于人物、山水、又长于画牛;作品《采薇图、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图》;李唐山水初师李思训但更多的是取法于荆浩同时也受范宽影响;其作品古朴苍劲山石作斧劈皴;积墨深厚是其平日本色;有时画树全用焦墨;故有“点漆”之喻;在构图上写峰峦径路林桥野物;都能阴郁苍茫写深山万壑;气势磅礴;既是冈峦郁盘峭壁悬崖又是苍松叠翠;他的山水画对祖国的河山作了无限的赞美;五、刘松年;钱塘人;其笔意皴法都取法李唐;风格在强劲中显出清丽细润工整不苟的独特风格;作品《四景山水》;六、马远;字遥你号钦山;先世河中人;山水人物花鸟都很精致;当时被认为是“院中独步”;马远山水多作劈皴、水墨苍劲虽不作层层渲染但强调浓淡层次的变化所以能远近分明与同的夏圭号称“马夏”;马远在笔墨运用上喜用焦墨作树石以大斧劈皴带水墨浑染画山石;质感很强;山石峭拔方硬树木瘦插如屈铁;特点是形成了一种气势纵横雄奇简练的风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其作品《踏歌图、寒江独钓图、水图、梅石溪凫图》等;马远的画较坚浑朴造型险奇画树多加叶;七、夏圭;字禹玉钱塘人;多用秃笔点笔画山石水墨渲染浑融一体;浓淡干湿变化丰富;被称谓带水斧劈皴或拖泥带水皴用以表现风雪烟雨的江湖景色十分得体富有苍茫淋漓浑厚秀润的效果;善作长卷山水;作品《长江万里图、江山清远图、溪山无尽图》;八、两宋的人物画及代表画家;宋代的人物画不权注意到形象结构的正确合理而且力求深化人物的内容刻画;白描人物画法在宋代也开始兴起;李公麟道德扫除粉黛其画具有高雅清淡的特点;九、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工人物佛像是北宋杰出的人物画家;他对传统绘画信得过大量临摹尤工人物;重视写生敢于独创;在画法上以白描著称把原来用于“勾粉本”的画法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创作形式;作品《临韦偃牧放图、五马图、维摩诘像、九歌图、免胄图》等;十、武宗元;字总之河南白坡人;擅长壁画;画法师吴道子;总领“玉清昭应宫”道教画创作;其作品《朝元仙仗图》人物都有着明显的个性特点;整个画面和谐统一而又有丰富的变化;一、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善画讪桥径郭舟船车轿;作品《清明上河图》;画面描绘是从城市郊野开始;表现了不同职业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的特征;是一幅内容非常丰富并有高度历史真实性的艺术巨作;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巧妙地运用了组织高潮和虚实结合的方法使画面富有变化又能引人入胜表现和突出了主题;二、辽、金、西夏绘画及画家;胡?;耶律倍;陈升等;三、胡?;契丹人;所画用笔清劲;凡画驼马尾人衣毛毳以狼豪缚笔去疏宣使能纤健;作品《卓歇图>四、耶律倍;字图欲契丹人;善画辽国人物;其作品骨法劲快不良不驽;作品《射骑图、猎雪骑、千鹿图》等;五、张瑀;金人;作品《文姬归汉图》;作者用笔简练;人物真实生动充分表现出长途旅行的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宋、辽、金、西夏的美术(960-1279年)第十讲两宋画院与北宋绘画五代末期,后周的禁军统帅赵匡胤夺取政权,于公元960年建立了宋朝,建都汴梁,是为北宋。
北宋赵氏政权的建立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说是“基本”,就因为北宋初期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使辽长期威胁着宋王朝的统治,还有,西夏在陕甘一带强大起来,辽和西夏两个政权长期虎视着宋王朝,形成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北宋面对强敌,软弱无力,只能采取屈膝求和换取苟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另一方面,北宋在中原的农业、城市手工业、商业逐渐繁荣,科技迸步。
市民文艺发展,绘画成为一种手工业,使美术走向平民化,加之文人士大夫对美术的爱好,文人画的时兴和上层文人的参与,以及宫廷贵族对美术的需求,出现了宋代院画的隆盛,其绘画表现领域进一步扩大。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北宋前期主要沿袭五代画风。
北宋政权对道教的利用,使道、释壁画仍保持相当规模。
道、释画家主要承袭吴道子画派(如王瓘、孙梦卿、武宗元等)。
武宗元(?—1050)的《朝元仙仗图》作为为壁画粉本小样,可以看出当时人物画的水平。
宗教壁画中更多的重视生活素材和展示热闹场面是这一时期宗教美术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应该说画家们萌生了一种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倾向。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局部宋代绘画大略可分四个阶段:1、宋初一百年间保持五代传统。
2、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100)崔白、郭熙、李公麟的出现在宋代美术中展示了新变化。
3、徽宗赵佶、高宗赵构、孝宗赵睿(1101—1189)在位时期,画院创作空前活跃,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
花鸟画、山水画、风俗画、历史画都有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张择端、李唐等重要画家。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赵佶《听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4、南宋后期(光、宁、理宗1190—1279)马远、夏珪、梁楷等活跃时期。
梁楷《八高僧故事图》局部北宋前期山水画主要刻划北方的雄山大川,峻岭巨壑。
这与画家们生活区域和环境有关,他们都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秦岭、华山、太行自然成为他们描绘的主要对象。
李成、范宽、关仝等都是有重要贡献的画家,李成的寒林平远、范宽的高山峻岭都各具特色。
如李成《寒林平野》、《窠石读碑》,范宽《临流独坐》、《谿山行旅》、《雪景寒林》等,从不同方面表现关陇一带大自然开阔、雄伟的气象及画家真切的感受。
画家许道宁、燕文贵亦享有很高声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范宽《谿山行旅》范宽《雪景寒林》郭熙郭熙是北宋优秀山水画家及绘画理论家。
河阳(今温县)人,神宗时被召入画院任待诏。
擅山水,当时宫廷衙署中屏幛壁面多出郭熙手,并兼长影塑。
郭熙不仅在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以至晻雾之间、千态万状,而且重视气韵与意境的创造。
《早春图》细致地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甦的细微变化,《幽谷图》深山中的寒泉和老健的枯树,给人以强烈印象。
他的传世作品还有《关山春雪》、《窠石平远》、《寒林图》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林泉高致》是中古时期山水画理论重要著作,不仅阐述了表现山川自然的规律,掌握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的细致特征;而且强调画家观察表现的特点——“山形面面看”,“山形步步移”,“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
经过酝酿构思反映富有感情和理想的意境。
郭熙还强调画家的丰富修养和严肃的创作态度。
——“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
并且须注重山水画中细部与整体的关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郭熙《雪山兰若图》文人画文人画,是文人士大夫所作,能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文人画深厚的蕴含着文化与人格素养,以及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
文人画发端于唐,形成于北宋熙宁元丰之际,活跃于元、明、清,在美术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文人画和书法、琴、棋共同成为传统士人的文艺修养之一。
重视文化修养,重视人品,重视主观意趣的表达,进一步注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式的追求。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宋代的著名文人画家有燕肃、宋迪、王诜、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杨朴之、郑所南、赵孟坚等。
李公麟(1049—1106)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中的卓越代表。
字伯时,安徽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登进士第,哲宗元祐年间先后任中书门下删定官、御史台检法和朝奉郎等。
晚年退休,归隐家乡龙眠山庄,自号龙眠居士。
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精书画。
李公麟登仕至逝世之际,正是北宋政局发生激烈变化之时,但他与新党的王安石和旧党的苏轼、王诜、米芾等都有较密切的交往。
画过王安石像(《定林萧散图》),也创作了描绘王诜、苏轼等等聚会的《西园雅集图》。
他“仕官居京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从仕三十余年,未尝一日忘山林”,由此约略可见他并未卷入党争的漩涡。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李公麟绘画上表现范围的广阔是历史上文人画家少有的。
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古画。
画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藏获、台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美恶……尊卑贵贱,咸有区别”。
他注重对描绘对象的观察研究,画骐骥院御马,每过太仆廨舍,对御马“必终日纵观。
至不暇与客语”。
注重吸取前人之长而加以创造,“集众所善以为已有。
更自立意,专为一家。
若不蹈袭前人,而实阳法其要”。
注重内容生动突出的表现,“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
他的成就可从下列作品中反映出来。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马图》描绘皇家驷监和左骐骥院的五匹骏马及牵马的奚官或圉人。
骏马或静止或缓步徐行,都能感到战马的神骏;人物形象对不同民族身分和神情上的特征,表现的洗练精确而细致。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临韦偃牧放图》体现了临摹古代绘画的高超水平。
李公麟长于画马,据文献记载曾临韩干《天马图》,又多次绘御马,表现出在一个孱弱的政权下,对尚武精神的提倡和政权安危的关心。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免胄图)表现唐朝名将郭子仪在回纥侵扰中以单骑退兵的历史故事,塑造了在铺天盖地箭拔弩张的回纥兵阵前,从容镇定身着儒服的郭子仪形象。
这种不战而屈敌之兵,是中华民族传统军事思想的精髓。
联系作者还曾画过《昭君出塞》、《蔡琰还汉》、《李广射胡儿马》等历史画,可见他对当时宋、辽、西夏关系紧张下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维摩诘像》,维摩诘的形象是士大夫形象的写照,自顾恺之以来,成为宗教绘画的常用题材。
那种“隐几忘言之状,清羸示病之容”,那种淡泊、宁静,人格独立,才华深潜的文人形象,曾是古代士人的楷模。
李公麟曾画过不少佛教题材作品,皆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如《华严经变相图》的丰富构图,《观自在菩萨像》等,注重内心的刻划,是他绘画艺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局部《圣贤图》(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今存石刻本),代表李公麟关注儒家经史及人物画的水平。
《龙眠山庄图》(传)以长卷形式描绘庄园十六处,其山石林泉之美和主客间悠然自在,流露出画家对林泉高致的向往。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李公麟对作品主题的挖掘和内容的表现有深刻的见解,画《归去来辞》集中刻划体现陶渊明高洁情操的“临清流而赋诗”的意态;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意,着重揭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患情怀。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李公麟发展了白描,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描构成朴素优美的艺术形象。
白描具有单纯洗练朴素自然的效果,对白描成为独具一格的传统绘画样式的形成和提高,李公麟有着重大贡献。
它同西方绘画的素描一样,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小景山水小景山水自五代末开始发展。
一些画家着意描绘富有抒情诗意的小景,点缀以山鸟鸣禽,是继全景式风景和窠石巨木的壮美山水后又一创造,颇受贵族士大夫喜爱。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远在唐代张志和的《渔父图》,即具有类似小景山水的意味,宋初画僧惠崇的小景画特富诗意,苏轼赞其《春江晚景》“竹外桃源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莴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黄庭坚亦对其《烟雨归雁》称赞不已。
传世《湖山春晓图卷》用桃红柳绿、禽鸟飞鸣、泛舟垂钓等形象刻划江南水村的春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贵族赵令穰的小景清丽幽雅,景色不出京洛之间。
“湖庄清夏”用柳树湖水写出水乡隐居之和平恬静与幽情美趣。
梁师闵《芦汀密雪》,赵士雪《湘乡小景》虽以禽鸟为主,仍具有小景性质。
贵族王诜(1037—?)是继承郭熙而后,具有幽美抒情风格的重要山水画家,也是著名的诗人、收藏家,他的山水着重表现情境,如“烟江远壑”,“柳暖渔浦、桃溪苇村”等,“皆词人墨卿难状之景”;传世《渔村小雪图》用水墨描绘初冬雪霁的渔村郊野,水中渔民拉网,岸头寒林蟠曲,隐士正兴致勃勃地踏雪郊游。
在描绘阳光空气、远江空阔及和平宁静的气氛渲染上颇为成功。
《烟江叠嶂》把山景与江景对衬加以描绘,抒写作者胸怀,构思造意上受到当时和后世的称赞。
《瀛山图》为青绿着色,写梦中所见仙山,追求典雅的装饰风格。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苏轼的文人画理论苏轼的绘画思想通过著述、诗文、题识有大量阐述,在美术史上有较大影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以文学知名于世,精于书法,亦能画枯木竹石,熙丰之世因党争受打击而遭贬谪。
政治上倾向稳健,性情豪爽鲠直,仕宦期中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苏轼思想以儒家为主导,渗杂佛道。
在文艺思想上也表现了融会性。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苏轼论画,重视构成艺术形象的主观方面,以在绘画中表现一种超脱世俗的带诗味的情怀思绪,强调艺术形象的内心根据,认为单纯技巧的修养还不能构成艺术的最高境界。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
”(《欧阳少师合赋所蓄石屏》)“枯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画,写向君家雪白壁。
”(《郭修正家醉画竹石壁上》)“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众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祍无间言。
”(凤翔八观第二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他虽然也称赞吴道子、崔白、郭熙的艺术成就,但更推崇王维。
他在历史上较早地提出“士人画”,把它与“画工”“俗士”分别开来。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
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糟枥蒭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
汉杰,真士人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