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2节
第9章 第2节 二项式定理

5-r=3, r=2,
解得 r=2.所以 x3y2 的系数是 C25123×(-2)2=5.故选 A.]
第二节 二项式定理
1
2
3
走进教材·夯实基础 细研考点·突破题型 课时分层作业
3.若x+1x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 为( )
A.10
B.20
C.30
D.120
B [二项式系数之和 2n=64,所以 n=6,Tr+1=Cr6·x6-r·1xr=Cr6x6 -2r,当 6-2r=0,即当 r=3 时为常数项,T4=C36=20.]
(2)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即 C0n+C2n+C4n+…=C1n+C3n+C5n+…= 2n-1 .
提醒: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二项式系
数是指 C0n,C1n,…,Cnn,它只与各项的项数有关,而与 a,b 的值无 关;而项的系数是指该项中除变量外的常数部分,它不仅与各项的项
第二节 二项式定理
1
2
3
走进教材·夯实基础 细研考点·突破题型 课时分层作业
(3)法一:(1+2x-3x2)5=(1-x)5(1+3x)5,所以 x5 的系数为 C05C55 35+C15(-1)C4534+C25(-1)2C3533+C35(-1)3C2532+C45(-1)4C1531+C55(- 1)5C0530=92.
1
2
3
走进教材·夯实基础 细研考点·突破题型 课时分层作业
形如(a+b+c)n 的展开式问题 [典例 1-3] (1)将x+4x-43展开后,常数项是________. (2)x2-2x+y6的展开式中,x3y3 的系数是________.(用数字作答)
第2节 库仑定律 教学课件

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和 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荷量的大小比 b 的
小。已知 c 受到 a 和 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
示,它应是( )
A.F1 C.F3
√B.F2
D.F4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16
解析:对 c 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于 b 球的电荷量比 a 球的大,故 b 球对 c 球的库仑力较大,根据平行四边 形定则,合力的方向如图,即沿着 F2 的方向。
√D.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
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10
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而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二者不
是同一物理量,故 A 错误;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不是质子,B 错误;点
电荷是将带电物体简化为一个带电的点,带电体能不能简化为点电荷,不是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12
解析: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静电力的计算,故 A、C 错误;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故无论是在真空中还 是在介质中,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故 B 正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 引碎纸屑,纸屑带正电或不带电都可以,故 D 错误。
8
[判一判] 2.(1)探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某一因素的关系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
(√ ) (2)库仑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9
1.(对点电荷的理解)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B.质子就是元电荷 C.点电荷一定是电荷量很小的电荷
第九章第2节滑轮

L2= L1
G
F
G
F
F
O A
F
B
杠杆的支点在O上
F1
O
A
B
G
G
F2=G
当定滑轮的拉力方向不是竖直方向时, 拉力的大小是否改变?
仍然相当于一个 等臂杠杆
F1
O
F2
当动滑轮所受的拉力方向不是竖直 方向时,拉力的大小是否改变?
O
F1
F2=G
反 馈 练 习:
如右图,物重GA=200N,则 A处承受的拉力是 200 N,B处 承受的拉力是 100 N,拉力F 是 100 N(不计滑轮重和摩 擦)。左图中,若滑轮重20N, 则拉力F是 N110 , 物体上移2米,绳子自由端上 移 4 米。(摩擦力不计)
第二节 滑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固 定 滑 轮 或 悬 挂 重 物
探究:
用滑轮来提升物体有几种方法?
定 滑 轮
G
动 滑 轮
F
F
G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G=2N
拉力的 绳子自由端移 拉力的方向 物体上升的 大小F/N 动的距离S/m 距离h/m 直接提起 利用定滑轮 提起 利用动滑轮 提起
如右图,物重GA=200N, 则A处承受的拉力是 N, B处承受的拉力是 N, 拉力F是 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若滑轮重20N,则拉力F是 N, 物体上移2米,绳子自由端上移 米。 (摩擦力不计)
思 考 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 改变用力的方向
省 力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G=2N
拉力的 绳子自由端移 拉力的方向 物体上升的 大小F/N 动的距离S/m 距离h/m 直接提起 利用定滑轮 提起 利用动滑轮 提起 2N
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的知识点

9.2液体压强知识点归纳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1)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盛装液体的容器底有压强(2)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壁及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1)压强计使用前,U 形管液面应相平,用手轻压橡皮膜,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会出现高度差,若两侧液面几乎无变化,说明橡皮膜漏气(或压强计漏气或压强计气密性不好)(2)若压强计使用前,U 形管两侧液面不相平,说明橡皮管混入太多空气,应重新安装U 形管。
(或应拆除橡皮管重新安装,使U 形管两侧液面相平)(3)压强计是通过用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采用控制变量法)(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公式:P =ρgh2、单位:P 的单位是Pa ,ρ的单位是kg/m 3,g=9.8N/kg,h 的单位是m 。
3、公式中的h 叫深度不叫高度,h 指研究的某点到自由液面(液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的竖直距离。
如图所示: A H C C H A BH BD4、由公式可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及容器形状,底面积等因素无关。
(无直接的关系)5、此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
三、补充:如图为三个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内盛等深的水,则1、图(1)形状规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即F=G 水 图(2)形状不规则,底小口大,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即:F<G 水 图(3)形状不规则,底大口小,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即:F>G 水2、计算形状不规则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时,应先根据P =ρgh 求出压强,再根据 F =PS 计算压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共25张PPT)

相平。
3.连通器的应用 水位计
自来水供水系统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 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图中的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 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C )
A
B.
C.
D.
课堂练习
一只饮料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 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如图所示,把饮料瓶放入煤油中, 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 则( B ) A.a、b两个小孔均有煤油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出 C.煤油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D.水从a小孔流入,煤油从b小孔流出
解:因为是估算,海水密度取 1103 kg/m3,g取 10 N/kg,脚背的面积近似取 S 130 cm2 1.3 102 m2。
则7 km深处海水的压强为:
p gh
1103 kg/m3 10 N/源自g 7 103 m =7 107 Pa
脚背受的压力 F pS 7 107 N/m2 1.3 102 m2 9.1105 N
原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 去,其深度h是很大了,能对水桶产生很大的 压强。这个很大的压强就在各个方向产生很大 的压力,把桶压裂了。
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 我们在鱼市上看不到活带鱼?
课堂练习
1.压强计是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当把压强计的 金属盒放入液体内部的某一深度时,观察到的现象 是U形管两边液面高__度__差_,这个现象说明_液__体__内__部___。
2.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都相等。
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看液 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第九章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苏教版 )

泌
,能促进
的乳化.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4)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5)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
其最终被分解为
.
参考答案:(1) 8 肝脏 胆汁 脂肪 (2)小肠 (3)1 口腔 葡萄糖 (4)3 胃 氨基酸 (5)4 小肠 甘油和脂肪酸
• 蛋白质 蛋白酶 初步消化形成多肽 肽酶 • ③脂肪的消化:
氨基酸
• 脂肪 胆汁 脂肪微粒 脂肪酶 甘油 + 脂肪酸
参考教材33页图片,小组合作,总结:
1、口腔中的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 胃中的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 小肠中的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 2、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分别是什么? • 3、消化的主要器官是?为什么?
• 2、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不消化行吗?
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转 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 3、请按照消化方式进行分类。
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六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有机物 无机物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大分子物质
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 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 被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 的主要器官。 为什么?这与小肠的结 构有关。
小肠内除大部分的甘油、 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 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 物质都被毛细血管直接 吸收进入血液。
观察小肠结构
• 目的:说明小肠结构特点。 • 器材:放大镜、培养皿、镊子、剪刀、鸭小肠等。 • 指导: 1、剪开一段鸭小肠,用水洗净。把小肠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内表面向上。 2、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小肠内表面绒毛彼此松散、伸展开来。用放大镜仔细观
第九章生物进化 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第九章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一、教材分析: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证明生物是在进化的,但是,我们还无法用实验证实生物是怎样进化的,是达尔文创立的进化理论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
教材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创立、内涵、发展及物种的形成和灭绝的机理。
首先简要介绍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来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进而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形成过程——“贝格尔号”舰的环球航行,以及代表著作《物种起源》。
通过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遗传变异、繁殖过剩、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以及自然选择作用例子的介绍,向学生展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生物是进化的,人们对进化原理的认识也是在深入和发展的,达尔文以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有关生物进化的学说,教材选择为最广大学者接受的现代进化理论为例,介绍进化理论的新的认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用基因和基因频率等遗传学概念解释生物进化机理,并从基因交流角度讨论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最后通过对重大灭绝事件的归类总结,告诉学生新物种替代旧物种是生物进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事件。
由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含义。
二、课题:第九章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论点。
能说出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
能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能说出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能解释基因库并正确计算基因频率。
2、过程与方法:关注达尔文的生平和主要科学活动。
能描述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种形成和灭绝的了解,初步感悟生命延续的规律以及保护野生生物的重要性,铅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到的四个基本论点。
现代进化理论。
物种的形成和灭绝。
难点:生物的适应性。
自然选择的作用。
基因频率。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八、板书:第九章第2节生物进化理论一、达尔文于进化论的创立二、自然选择学说1、遗传和变异2、繁殖过剩3、生存斗争4、适者生存三、自然选择的作用四、现代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3、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4、隔离室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九、评价:用进化理论解释马的进化并交流.十、反思: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进化理论要作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对生物进化问题的认识演进.容量还是大了些,课件要消减容量.2013-04。
第九章 第二节 磁场

复习:在电学中,电流方向是人们规定的,同理,人们也规定了磁场的方向。
(1)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静止时小磁针北极所指(受力)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确定磁场方向的方法是:将一小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放入磁场中需测定的位置,当小磁针在该位置静止时,小磁针N级的指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场方向的判定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7.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法、自学讲练结合
8.教与学
教师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国是最早发现磁现象、应用磁场的国家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航海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磁已更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今天我们来研究磁场。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有关磁的几个问题
磁场是一种物质存在,存在于何处?
(1)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演示实验:磁体对小磁针的作用;电流对小磁针的作用。
推理分析: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电流是大量运动电荷形成的,所以运动电荷周围空间也有磁场。静止电荷周围空间没有磁场。
小结: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的空间。
(3)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设问:怎样知道磁场的存在?
(2)磁感线特点
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内部从S指向N);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且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
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强弱。
9.反馈
1.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磁场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2.磁感线是形象描述磁场的方法(模型法)。
3.会用磁感线画出各种磁场的分布情况。
10.板书设计
1.课题
第九章第二节磁场
2.课型
新授课
3.辅助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液体1.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2.知道生活中的液体表面张力现象,知道液体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
3.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了解毛细现象。
4.知道什么是液晶,了解液晶的特性及应用。
一、液体的微观结构1.分子距离: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间距离□01小得多,比固体分子之间距离略大。
2.流动性:液体没有固定的□02形状,具有□03流动性。
3.分子力: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04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比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大。
二、液体的表面张力1.表面层(1)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
(2)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01稀疏,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因此,在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表面张力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画一条线,线两侧的液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效果是□02使液体表面绷紧,所以叫做液体的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收缩的趋势。
三、浸润和不浸润1.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01表面上。
这种现象叫做浸润。
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02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着在固体上。
这种现象叫做不浸润。
3.附着层中分子的特点:附着层中的分子同时受到固体分子和液体□03内部分子的作用力。
四、毛细现象1.浸润液体在细管中□01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02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2.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后,形成□03凹形液面,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后形成□04凸形液面。
3.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05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06越小,高度差越大。
五、液晶1.介于□01晶体和□02液体之间的中间态叫做液晶态,把处于液晶态的物质叫做□03液晶。
2.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04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物理性质的□05各向异性。
判一判(1)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
()(3)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
()(4)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是因为分子在液体里的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
()提示:(1)×(2)×(3)√(4)√课堂任务对液体微观结构的认识1.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中的分子跟固体一样是密集在一起的,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暂时形成的,边界和大小随时改变,有时瓦解,有时又重新形成。
液体由大量这种暂时形成的小区域构成,这种小区域杂乱无章地分布着。
2.液体的宏观特性(1)各向同性:液体由大量暂时形成的杂乱无章分布的小区域构成,所以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2)一定体积: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子密集在一起,分子间距接近于r0,相互间的束缚作用强,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所以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
(3)流动性:液体分子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液体分子可以在液体中移动,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4)扩散特点:液体中扩散现象是由液体分子运动产生的,分子在液体里的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得多,所以液体的扩散要比固体的扩散快。
例1(多选)关于液体和固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规范解答]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像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那样强,所以B正确,A错误。
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体分子可以在液体中移动,也正是因为液体分子在液体里移动比固体容易,所以其扩散也比固体的扩散快,C、D都正确。
[完美答案]BCD[变式训练1](多选)以下关于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晶体的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做是粘滞性极大的液体B.液体的物理性质一般表现为各向同性C.液体的密度总是小于固体的密度D.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答案AB解析由液体的微观结构知A、B正确。
有些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例如汞的密度就大于铁、铜等固体的密度,故C错误。
金属汞在常温下就是液体,故D错误。
课堂任务液体的表面张力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1.表面张力的形成(1)分子分布: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
(2)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里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好像绷紧的膜。
(4)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
如图所示。
2.表面张力的作用(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
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上的水银滴呈球形。
(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跟边界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
例2液体表面的各部分之间存在表面张力,是因为()A.表面层中的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表面层中的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因此各分子都稳定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C.表面层中的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因此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强D.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表面层中的分子,使其表面收缩,这种分子间吸引力的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表面张力[规范解答]根据表面层的特点,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间距大于内部分子间距,分子已离开了平衡位置,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液面有收缩的趋势,故选A。
[完美答案] A解答液体表面张力问题的技巧解答液体的表面张力问题,应熟练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表面特性、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效果,以及与表面张力大小相关的因素等。
[变式训练2](多选)下面有关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伸张B.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C.有些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这是由于有表面张力的缘故D.用滴管滴液滴,滴的液滴总是球形,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答案BCD解析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收缩,B正确,A错误;由于表面张力,液面被压弯并收缩,使小昆虫浮在液面上,C正确;由于表面张力使液滴收缩成球形,D正确。
课堂任务浸润、不浸润及毛细现象1.对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理解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做附着层。
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稀疏,在附着层里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现象。
相反,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当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相互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产生浸润现象。
液体能否浸润固体,取决于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而不单纯由液体或固体单方面性质决定。
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铅、锌等。
液体的宏观特性及现象都是由它的微观结构决定的。
因此,在解决有关液体问题时,要从液体的微观结构特点着手分析。
2.毛细现象的解释当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时(如图甲),附着层里的排斥力使附着层沿管壁上升,这部分液体上升引起液面弯曲,呈凹形弯月面,使液体表面变大。
与此同时,由于表面层的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管内液体也随之上升。
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伸作用与管内升高的液体重力相等时,达到平衡,液体停止上升,稳定在一定的高度。
当不浸润液体与毛细管内壁接触时,引起液体附着层收缩,而表面张力也使液面收缩,从而使液面弯曲,对液面起压低下降的作用,而且毛细管内径越小,压低降下的高度也越大,当液面弯曲下压的力与被压低的液柱的重力相等时,管内液面不再下降(如图乙所示)。
毛细现象是浸润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结果;浸润时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指向液体外,不浸润时产生的附加压强指向液体内。
例3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的原因是()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强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弱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规范解答]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部分分子进入液体内部,从而使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C正确,A、D错误。
虽然附着层分子稀疏,分子间的吸引强,这是附着层分子稀疏后的一个结果,并不是引起附着层分子稀疏的原因,因此B错误。
[完美答案] C[变式训练3](多选)把极细的玻璃管分别插入水中与水银中,如图所示,正确表示毛细现象的是()答案AC解析因为水能浸润玻璃,所以A正确,B错误。
水银不能浸润玻璃,C正确。
课堂任务液晶1.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
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容易具有液晶态。
2.液晶在目前最主要的应用方面是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
这是利用了液晶的多种光学效应。
在某些液晶中掺入少量多色性染料,染料分子会与液晶分子结合而定向排列,从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
3.改变液晶光学性质的两种方法:一是外加电压,使液晶由透明态变为不透明态;二是改变温度,使液晶颜色改变。
例4(多选)关于液晶的分子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整齐B.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且稳定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规范解答]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故A正确;液晶分子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故B正确,C错误;液晶的物理性质不稳定,例如有一种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浑浊状态,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故D错误。
[完美答案]AB判断液晶的技巧(1)液晶是既有流动性和连续性,又具有各向异性的流体。
(2)向外型液晶在外加电压下会由透明变为不透明,但液晶本身不会发光。
[变式训练4](多选)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液晶是一种晶体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D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A错误;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