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
车辆二级维护制度范本

车辆二级维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车辆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提高车辆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的二级维护管理,包括客车、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
第三条车辆二级维护应遵循预防为主、定期维护、技术先行的原则,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降低故障率。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确保车辆二级维护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章二级维护内容与周期第五条车辆二级维护内容包括:(一)发动机系统:检查、调整气门间隙、更换机油、机滤器、检查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
(二)传动系统:检查、调整离合器间隙、更换离合器油、检查变速箱、驱动轴等。
(三)制动系统:检查、调整制动间隙、更换制动油、检查制动盘、制动鼓等。
(四)转向系统:检查转向助力油、调整转向间隙、检查转向机构等。
(五)悬挂系统:检查悬挂弹簧、减振器、调整悬挂间隙等。
(六)轮胎:检查轮胎气压、磨损状况、更换轮胎等。
(七)电气系统:检查发电机、起动机、电解质、火花塞等。
(八)其他项目:检查车身、漆面、内饰、灯光等。
第六条车辆二级维护周期:(一)各类车辆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不超过14000公里或每4个月进行一次。
(二)特殊车辆(如客车、集装箱、危险品专用车)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每4个月一次。
(三)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二级维护。
第三章二级维护实施与管理第七条车辆二级维护由公司统一安排,驾驶员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和里程进行车辆维护。
第八条驾驶员在车辆二级维护过程中,应向维修人员说明车辆的运行状况和故障现象,协助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第九条维修人员应按照车辆二级维护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维护质量。
第十条车辆二级维护结束后,维修人员应向驾驶员说明维护情况,并在维护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质量检查,确保维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
第四章违规处理第十二条驾驶员未按照公司规定进行车辆二级维护的,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汽修厂二级维护管理制度人员职责

一、前言为规范汽车修理厂二级维护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特制定本制度。
以下为汽修厂二级维护管理制度中各级人员的职责:二、管理职责1. 修理厂负责人:(1)负责制定二级维护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对二级维护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3)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解决二级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定期检查二级维护工作成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 二级维护主管:(1)负责二级维护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2)组织制定二级维护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3)监督二级维护过程中的质量,确保维修质量达到标准;(4)定期对二级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技能水平;(5)收集二级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3. 二级维护班组长:(1)负责本班组二级维护工作的组织与协调;(2)制定本班组二级维护工作计划,并确保计划执行;(3)负责本班组人员的工作分配,提高工作效率;(4)监督本班组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维修质量达到标准;(5)对本班组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人员技能水平。
4. 二级维护人员:(1)按照工作计划,完成车辆二级维护任务;(2)熟悉二级维护操作流程,确保维修质量;(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车辆安全;(4)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5)积极参加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三、岗位职责1. 二级维护主管:(1)制定二级维护工作计划,明确各岗位职责;(2)组织培训,提高二级维护人员技能水平;(3)监督二级维护过程中的质量,确保维修质量达到标准;(4)定期检查二级维护工作成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 二级维护班组长:(1)组织本班组人员完成二级维护任务;(2)监督本班组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维修质量达到标准;(3)对班组人员进行考核,提高人员技能水平;(4)向上级汇报本班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二级维护人员:(1)按照工作计划,完成车辆二级维护任务;(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质量;(3)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
车辆维修和一、二级保养管理制度范本

车辆维修和一、二级保养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车辆维修和保养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车辆维修和保养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制定车辆维修和一、二级保养管理制度,以确保车辆安全、可靠地运行。
2. 车辆维修管理制度2.1 维修部门管理2.1.1 维修部门应设定专职的维修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协调车辆维修工作,并掌握维修部门的人员和设备情况。
2.1.2 维修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每辆车辆进行档案记录,包括维修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以便后续跟踪维修情况。
2.1.3 维修部门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维修项目管理2.2.1 维修部门应建立明确的维修项目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维修项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
2.2.2 维修部门应严格执行维修项目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进行维修工作,保证工作质量。
2.3 维修费用管理2.3.1 维修部门应建立车辆维修费用明细表,对每次维修进行详细的费用记录。
2.3.2 维修部门应根据财务制度,及时报销车辆维修费用,并进行费用核对,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一级保养管理制度3.1 保养周期管理3.1.1 一级保养周期应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1.2 保养周期应明确并通知车辆使用人员,确保保养工作能够按时进行。
3.2 保养内容管理3.2.1 一级保养内容应包括对车辆发动机、车身、底盘等关键部位的检查和维护。
3.2.2 一级保养内容应明确并通知车辆使用人员,确保保养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
3.3 保养记录管理3.3.1 保养部门应建立保养记录档案,对每辆车辆的保养情况进行记录。
3.3.2 保养记录应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跟踪保养情况。
4. 二级保养管理制度4.1 保养周期管理4.1.1 二级保养周期应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长,确保对车辆的更全面检查和维护。
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

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cb/t18344—2017,《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的要求,健全制度。
第一条、凡公司所属车辆的二级维护实行强制性。
必须按技术准时完成。
第二条、公司负责编制车辆二级维护计划。
第三条、凡公司所属车辆的二级维护,必须到具有资质的、技术力量较强的汽车大修厂完成。
第四条、驾驶员完成二级维护上线检测合格后,应将二级维护合格证和上线检测报告单(复印件)交回公司安全科登记造册、存档。
第五条、驾驶员应自觉执行二级维护制度,按期参加维护工作,不得脱保。
如驾驶员致使车辆退保,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引起民事、经济纠纷,驾驶员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条、公司安技科应尽职尽责,按时通知各车辆做好二级维护前的准备工作;监督其进厂、维护质量、竣工情况,以及上线检测,并做好登记、存档工作。
第七条、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二):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cb/t18344—2017,《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的要求,健全制度。
第一条、凡公司所属车辆的二级维护实行强制性。
必须按技术准时完成。
第二条、公司负责编制车辆二级维护计划。
第三条、凡公司所属车辆的二级维护,必须到具有资质的、技术力量较强的汽车大修厂完成。
第四条、驾驶员完成二级维护上线检测合格后,应将二级维护合格证和上线检测报告单(复印件)交回公司安全科登记造册、存档。
第五条、驾驶员应自觉执行二级维护制度,按期参加维护工作,不得脱保。
如驾驶员致使车辆退保,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引起民事、经济纠纷,驾驶员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条、公司安技科应尽职尽责,按时通知各车辆做好二级维护前的准备工作;监督其进厂、维护质量、竣工情况,以及上线检测,并做好登记、存档工作。
第七条、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二)》规定的服务质量要求。
2、250公里以上班线配备车内vcd或放像设施。
250公里以下班线需提供读物和清洁袋3、车厢外部每天清洗,内部每趟次清扫,头套每2天更换、窗帘每月一清洗每年一更换,卧铺车卧具每趟次换洗。
汽修厂二级维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汽修厂二级维护管理工作,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汽修厂所有进行二级维护的车辆,包括但不限于乘用车、商用车等。
三、二级维护的定义二级维护是指对车辆进行定期的检查、调整和必要的更换,以恢复车辆的技术性能,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四、二级维护周期1. 二级维护周期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技术要求确定,一般为每行驶5000公里或6个月进行一次。
2. 特殊情况或车辆使用环境恶劣时,应缩短维护周期。
五、二级维护内容1. 外部检查:- 检查车身外观,包括漆面、保险杠、轮胎等,确保无损伤、老化或松动。
- 检查灯光、信号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 检查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风扇、冷却液等,确保其散热效果良好。
2. 发动机系统:- 检查发动机油液,包括机油、冷却液、制动液等,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 检查发动机怠速,调整怠速空燃比,确保发动机工作稳定。
- 检查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必要时进行更换。
3. 传动系统:- 检查传动带张紧度,调整传动带张紧力。
- 检查离合器工作状态,调整离合器间隙。
- 检查变速器油液,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4. 制动系统:- 检查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盘、制动鼓、刹车片等,确保其磨损在规定范围内。
- 检查制动液,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 检查制动助力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5. 悬挂系统:- 检查悬挂系统,包括减振器、弹簧等,确保其性能良好。
- 检查轮胎气压,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6. 电气系统:- 检查电气线路,确保其无破损、老化或松动。
- 检查蓄电池,确保其充电状态良好。
- 检查灯光、喇叭等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六、二级维护流程1. 预约:客户通过电话、网络或其他方式预约二级维护服务。
2. 接待:工作人员接待客户,了解车辆使用情况和维护需求。
3. 检查:维修技师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4. 维修:根据检查结果,对车辆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公司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

公司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车辆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车辆,包括出租车、巡游车、货车等各类车辆。
所有与车辆维护管理有关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二、二级维护管理内容1. 二级维护周期公司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的周期为每5000公里或500小时,以先到者为准。
2. 二级维护工作内容(1)更换机油和机油滤芯;(2)更换空气滤芯;(3)更换燃油滤芯;(4)检查并清洗燃油系统;(5)检查冷却系统并清洗;(6)检查并清洗制动系统;(7)检查并更换方向盘机油;(8)检查并更换变速箱油;(9)检查并清洗空调滤芯。
3. 二级维护工作流程(1)车辆二级维护由公司指定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2)维修人员按照车辆维护手册的要求,对车辆进行仔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3)维修人员在维修后必须在车辆维修手册上签字确认,并注明维修时间和维修内容;(4)维修完成后,车辆管理员必须对维修情况进行验收,确认车辆可以正常运行后,才能将车辆投入使用。
4. 二级维护记录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车辆维护记录系统,记录每台车辆的维护情况,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车辆管理员有责任对维护记录进行管理和保存,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5. 二级维护质量检查公司必须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检查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维修人员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培训。
6. 二级维护费用管理公司必须建立合理的二级维护费用管理制度,确保维修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维修费用必须按照标准收费,不得私自变动或增加。
7. 二级维护安全管理在进行维护工作时,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维修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维修人员必须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具,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8. 二级维护管理责任公司必须明确车辆管理员和维修人员的管理责任,确保二级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范文

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范文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范一、总则为加强车辆二级维护管理,保障车辆状态良好、安全可靠地运行,提高车辆使用寿命,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车辆,指本单位所有的机动车辆。
二、管理责任1.本单位负责人为车辆二级维护的最终责任人,负责制定车辆二级维护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定期组织车辆维护管理评估,对车辆维护质量负责。
2.车辆管理部门负责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编制车辆保养计划、发放维护工作任务、监督维护工作的执行情况等。
3.驾驶员是车辆维护的直接执行人,负责车辆的日常保养和二级维护工作。
三、保养计划1.车辆管理部门根据车辆使用寿命、工作特点和生产要求,制定车辆二级维护保养计划,明确保养期限、内容和工作流程等。
2.保养计划应具体明确每一辆车的保养要求、保养周期和保养项目,确保按计划进行维护。
四、维护项目1.机油更换:根据车辆使用寿命和工作特点,每5000公里或3个月,更换机油,并更换机油滤清器。
2.轮胎检查及充气:每次保养时,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和胎压情况,必要时进行轮胎更换和充气。
3.底盘检查:每次保养时,检查底盘各部位的固定螺栓和连接件,确保没有松动和异响。
4.刹车系统检查:每次保养时,检查刹车片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并检查制动液和制动管路的泄露情况。
5.灯光检查:每次保养时,检查车辆的灯光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进行更换。
6.电瓶检查:每月检查电瓶电量和接线是否松动,确保电瓶正常工作。
五、维护流程1.车辆保养计划在车辆管理部门进行编制,并发放给驾驶员。
2.驾驶员按计划进行车辆保养,并填写保养记录。
3.驾驶员将保养记录交给车辆管理部门,并将车辆交给维修员进行二级维护。
4.维修员根据保养记录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并在维护记录上签字确认。
5.车辆管理部门负责核对维护记录的真实性,并对维护质量进行评估。
六、维护记录对每一辆车进行二级维护后,需填写车辆维护记录,包括保养内容、实施情况和时间等,并需加盖维修部门的公章。
物流公司二级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物流公司车辆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车辆使用寿命,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二级维护工作的实施、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车辆维护工作质量,降低故障率,提高运输效率。
第二章维护内容与标准第四条二级维护包括以下内容:1. 车辆外部检查:检查车身、灯具、轮胎、备胎、油液等是否完好,有无异常。
2. 车辆内部检查:检查仪表盘、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是否正常。
3. 润滑系统检查:检查机油、齿轮油、刹车油等油液是否充足、清洁,更换必要的油液。
4. 轮胎检查:检查轮胎花纹、气压、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轮胎。
5. 检查冷却系统:检查水箱、冷却风扇、节温器等是否正常,必要时更换冷却液。
6. 检查燃油系统:检查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管路等是否正常。
7. 检查电气系统:检查发电机、蓄电池、点火系统、照明系统等是否正常。
第五条二级维护标准:1. 车辆外部检查:确保车身、灯具、轮胎、备胎、油液等完好无损。
2. 车辆内部检查:确保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运行正常。
3. 润滑系统:更换机油、齿轮油、刹车油等,确保油液清洁、充足。
4. 轮胎:更换磨损严重或气压异常的轮胎。
5. 冷却系统:更换冷却液,确保冷却系统正常工作。
6. 燃油系统:确保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管路等正常。
7. 电气系统:确保发电机、蓄电池、点火系统、照明系统等正常。
第三章维护流程第六条二级维护流程:1. 车辆入场:驾驶员填写车辆信息,交由维修人员接收。
2. 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驾驶员。
3. 驾驶员确认车辆存在问题后,维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
4. 维修完成后,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检查,确认维修质量。
5. 驾驶员签字确认后,车辆出厂。
第四章维护责任与监督第七条维护责任:1. 维修人员负责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确保维修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二级维护管理制度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6年1号令)已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畅通,保证驾驶人员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持车辆车况良好,加强车辆二级维护管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1.公司每一台车子每年不少于一次二级维护,然后根据车辆年份和公里数再自行进行二级维护。
2.在办理车辆二级维护可以到具有一级或二级维护资质的维修企业,维护内容包括发动机、离合器、转向、制动等检查及调整,维护合格后由维修企业开具车辆出厂合格证等相关资料,并及时带齐所需证件资料到运管所报备登记。
3.未办理车辆二级维护或维护过期的车辆,不得上路运营,办理好车辆二级维护后方可继续上路营运。
4.车辆二级维护周期确定后,应将车辆二级维护周期列入车辆技术管理制度中,并应严格按照确定的周期组织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在车辆技术档案中做好维护记录,保存竣工出厂合格证等相关资料,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成都福安物流有限公司
2016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