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研究

合集下载

传统建筑中吉祥装饰纹样及其儒家思想内涵探讨

传统建筑中吉祥装饰纹样及其儒家思想内涵探讨

传统建筑中吉祥装饰纹样及其儒家思想内涵探讨
姚金贵;祝秀琴;李维丽;沈周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自孔孟初步构建了儒家思想体系,延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乃至往后千年,儒家思想基本上处于中国主流思想的地位.可想而知,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吉祥装饰纹样至今仍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本文首先对吉祥装饰纹样做出解释,并运用传统建筑中的吉祥装饰文雅昂进行举例,最后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吉祥装饰纹样所蕴涵的儒家思想内涵,为现代社会依然沿用传统吉祥装饰纹样这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总页数】1页(P10-10)
【作者】姚金贵;祝秀琴;李维丽;沈周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100;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100;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100;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马瑶
2.传统建筑中吉祥装饰纹样及其儒家思想内涵探讨 [J], 姚金贵;祝秀琴;李维丽;沈周
3.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探讨 [J], 蓝安天;谢红伟
4.吉祥装饰纹样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J], 胡云青
5.浅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J], 耿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初探[1]西新围的建筑文化内涵[1]

关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初探[1]西新围的建筑文化内涵[1]
了客家先民的这种心理需求,因而聚落的选址、朝向及空间构造便成了能否
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客家有句俗语:“山旺人丁.水旺财。”关西新围选在
三面环山而仅留一向出口的壶形盆地上,就是希望自己的宗族越来越兴旺,
井且这种特殊的地势给人一种心灵的归依感,起到了辟邪的作用,是风水学
中“四地神”的最好典范.盆地中央有一条南北流向九曲十八弯的小河,人
不远走他乡去闯荡天下。建立家园和回归故乡是他们永远追求的梦想,而象
征粉家族的宗祠则成为他们精神回归的离所。
其次,从供奉门神来看宗族意识.客家人比较注重对“门神”的祭拜,
所以大门的侧边都供有神台.客家有传说,人死百年之后会回家,来保佑他
的后代。而供门神的目的.就是希望门神在祖先百年回家之时,只放祖先回
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互碰搜产生的特殊文化载体。
关西新围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竣工于道光七年(1827),位干江西
省农南县郊.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面积
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翰南客家方形围屋。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是世界客家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
关西新围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中国设计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客
家人的聪明和才智。它是设计文化中的“人本观念’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机和
谐结合的设计思想的完美结合体.它除了其建筑形式有其鲜明的特点,在设
计中还体现粉深刻的建筑文化内涵。
一、关西断圈体现的民俗文化观念
1.宗族意识。首先,从内部布局来看宗族意识.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建筑
们只能看到水流来,看不见水流走,这就是离惫财源滚滚来、钱财永远不会
流失。关西新围是坐西南朝东北的。它本应坐北朝南的,不过如果那样就正

赣南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的“门榜”文化解读

赣南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的“门榜”文化解读

赣南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的“门榜”文化解读摘要:“门榜”文化是赣南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的重要特征之一。

“门榜”文字大多为昭示姓氏郡望、嘉德懿行、警策铭记等的简约格言,隐含着激唤崇祖、增强群体归属、教育后代,家族延续的文化寓意,在赣南客家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赣南客家;传统民居;“门榜”文化客家属于古代中原汉族的分支族群,为躲避西晋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而经历了5次往南部的大迁徙,迁至赣闽粤三地交界地带后逐渐定居下来,与当地居民杂处并婚姻互通,经历千余年发展变迁最终形成后来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因此,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其在与土著文化长期不断碰撞交融过程中,既继承了中原汉族人自身所保留的中原文化和唐宋时期的河洛文化,又吸收融合了当地的畲苗瑶等各族文化。

其中位于赣南部的客家人,是具有显著特征的民系之一,其不仅融入了吴、楚文化,同时长期受到居住的丘陵山地环境影响,形成极具特色的赣南客家文化,主要表现在其文化特征上与其他支系的客家人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包含民俗、人文、工艺、建筑、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饮食等方面[1,2]。

本文将主要就“门榜”在赣南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中的文化寓意进行研究解读。

1 赣南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的民俗文化“厅屋组合式”和“围屋”被认为是赣南客家民居常见的两种类型,其中“厅屋组合式”民居属于赣南民居的主要建筑形态,在赣南客家人居住的各县市均有分布,这种民居实质上源自古代中原的庭院府第式民居,说明客家人在居住观念的潜意识中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1]。

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屋”专指一幢房子,“房”则指一间房,“厅”为屋之中心,而“堂”是专指祠堂,“大屋场”是由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组合而成。

“四扇三间”是属于“厅屋组合式”民居最基本的建构单元,也是赣南地区客家人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即厅为明间,室为次间的三间房,而附房如厨房、牲舍、厕所等则在主房一侧搭建或是另建[1]。

客家民间工艺品艺术鉴赏与探析

客家民间工艺品艺术鉴赏与探析

客家民间工艺品艺术鉴赏与探析李艳(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 客家传统手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艺术是一个民系的基本标识和发展的源泉。

客家传统工艺流传了千百年,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特别是赣南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手艺已被现代工业所取代,传统工艺的流失也引起了民俗专家的关注和痛心。

我们希望籍此引起有关部门和民间有识之士的重视,把客家工艺品融入到生活实用品的创作中去。

使民间传统工艺再次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

关键词:客家文化;民间工艺;作品;赏析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558(2008)06-0100-03古往今来,劳动人民为适应并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并以手工方式为主制作产品的一种工艺美术,称之谓“民间工艺”。

作为充满本土气息和生活文化的民间工艺品,联结着客家人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客家人正是生活在一个既定的文化环境中,实践着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接受了祖先恪守的价值观念,并且在具体的生存条件下对传统的民间工艺加以再创造,对传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念进行现时代的阐发。

因此,民间工艺的成果建构的是客家民系的“民俗”景观[1]。

客家传统手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艺术,是一个民系的基本标识和发展的源泉。

江西赣南客家民间传统手工艺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些民间手艺,伴随着农耕文明、自然经济延存数千年之久,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客家先辈们勤劳智慧的体现。

一、客家民间传统工艺蕴涵独特的艺术魅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客家传统手工艺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赣南客家先辈们凭着艰苦拼搏的精神,创造和发展了许多客家独特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刺绣、剪纸、木雕、石雕等300 多项。

中国传统园林花窗装饰艺术研究

中国传统园林花窗装饰艺术研究

二、花窗的装饰艺术
1、装饰题材
中国传统园林花窗的装饰题材丰富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花卉、山水、鸟 兽、人物等。花卉图案通常以梅、兰、竹、菊等为主,寓意着高洁、清雅;山水 图案则以名山大川、江河湖泊等自然景色为主,寓意着壮丽、雄浑;鸟兽图案则 以龙、凤、狮子、麒麟等为主,寓意着吉祥、威严;人物图案则以历史故事、神 话传说等为主,寓意着智慧、正义。这些题材的巧妙组合和运用,使得花窗的装 饰更加丰富多彩。
三、花窗的文化寓意
中国传统园林花窗不仅仅是装饰和实用的艺术品,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 花窗的设计与制作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如“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等思想观念在花窗的设计中得到了体现。同时,花窗的图案和纹样 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寓意,如龙、凤代表着吉祥和权威;牡丹代表着富贵和荣华; 石榴代表着多子和长寿;蝙蝠代表着福气和幸福等等。
三、赣南客家传统花窗装饰艺术 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赣南客家传统花窗装饰艺术这一古老 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 当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应当加强对赣南客家传统花窗装饰艺术的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文化讲座等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传 统艺术形式。
二、赣南客家传统花窗装饰艺术 的特色
赣南客家传统花窗装饰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文化内涵丰富。赣南客家传统花窗装饰艺术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 多种思想文化元素,呈现出浓郁的文化内涵。例如,一些花窗上雕刻着“福禄寿” 等吉祥语,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一些花窗上雕刻着《诗经》、 《论语》等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思想;一些花窗上雕刻着 “忍”、“让”等字样,体现了道家的处世哲学。

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研究

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研究

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研究摘要:本文以客家建筑为例,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的划分及其与中原吉祥图案的对比研究,探求客家先民赋予建筑各个环节中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赣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一、引言“图案”是外来词,最早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

图案,即图样、方案;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对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

《辞海》艺术分册对“图案”条目的解释为:“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有的器皿(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结构外,别无装饰纹样,亦属图案范畴(或称立体图案)。

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

所有图案都具有装饰性,因而一般称为装饰图案。

赣南客家吉祥装饰图案在客家人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建筑、服饰、手工艺、生活器物中,主要内容有演义传说、戏曲故事,有神明、瑞兽、花鸟、山水及书法等。

本文以客家建筑为例,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的划分及其与中原吉祥图案的对比研究,探求客家先民赋予建筑各个环节中的精神追求。

二、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划分1.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类吉祥,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是美好的预兆,《说文》谓“吉,善也”,“祥,福也,从亦羊声,一云善”。

《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的句子。

《庄子》亦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说。

人们将这种美好的愿望寄予吉祥画,反映出民众渴望幸福、美好的复杂心情。

吉祥装饰艺术、立意选材都要求有美感、有喜气,出口要吉利。

诸如“四(柿)季平(瓶)安”、“吉(鸡)庆有余(鱼)”、“松鹤延年’、“五福(蝙蝠)捧寿(见图1)”等。

以上寓意题材都是选用人们生活中常见且生动美丽的动物、花草(见图2)、果实等,从而反映了客家人对五谷丰登、生活富裕、幸福长寿、四季平安、子孙满堂、婚姻美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赣南客家建筑装饰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赣南客家建筑装饰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赣南客家建筑装饰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朱琦摘要:赣南客家建筑作为我国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及建筑物的装饰方面有着独特的元素,这些在历史发展更迭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建筑装饰元素,不仅是客家建筑文化发展的见证,更是客家人生生不息、不断创新的品质象征。

兼具民族和传统色彩的客家建筑装饰元素,对于现代家具的设计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赣南客家建筑装饰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角度,试图将建筑装饰中的元素创新运用到室内家具的设计上,使得客家建筑装饰元素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得到现代化的应用,同时也为家具设计提供更多的审美元素。

关键词:赣南;客家建筑装饰元素;家具设计;应用研究客家主要生活居住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东部,在民族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赣南客家积淀形成了有别于其他两个客家居住区的深厚而富有特色的赣南客家文化,客家建筑和建筑装饰便是赣南客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建筑的形态和装饰的元素有具有地域民族特色,成为客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一支奇葩。

现代家具的设计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会应用不同的图案和其他元素来进行设计装饰,而独具审美特色的赣南客家建筑装饰元素,也为家具的设计提供了元素的吸收借鉴与应用,成为家具创新设计的一个重要路径。

一、客家建筑装饰元素应用于家具设计的重要意义家具是为了达到人们对室内整体装修设计效果需要而进行的布置,不仅仅具有服务人们起居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好的家具设计会通过形状、材料、色彩、图案装饰等等设计,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和办公条件。

而现在市场中的家具设计,无论是在形状、还是在整体审美设计上,都处于满足人们生活和办公的简单需要这一层次,缺乏更多的设计元素的融入,从而不能使家具达到满足人们审美需求这一更高层次。

家具设计的大众化,很容易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也影响到人们室内装修设计的整体效果。

要使现在家具设计的窘境得到改变,就需要吸收应用具有特色审美的设计元素。

关西新围的象征主义研究

关西新围的象征主义研究

关西新围的象征主义研究作者:王增黄琳吴江来源:《老区建设》2018年第02期[提要]象征主义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上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特征,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关西新围进行研究,从其整体布局、内部构造、装饰细节等方面诠释新围在“形的象征”“物的象征”“色的象征”三个角度所蕴藏的象征主义。

[关键词]民居建筑;客家;关西新围;象征主义[作者简介]王增(1983—),男,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研室主任,江西财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讲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与理论;黄琳(1996—),女,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与理论;吴江(1972—),男,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与理论。

(江西南昌330031)象征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认知的特殊思维方式,反映了绵延历史里人们对知识和生命的态度。

而传统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中国历代生存发展观念的体现,其象征手法的运用遍及帝都宫苑、禅院园林、寺观庙宇,乃至村落民居,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内部构造到装饰细节,无一不蕴藏着象征主义的美学韵味。

有学者指出:“美好的建筑不仅应满足人们居住或使用的实用功能,还应美化生活和环境,能够愉悦人的心情,净化人的心灵”。

[1]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人们非常重视赋予自然事物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此营造符合审美需求及心理诉求的居住空间。

赣南客家围屋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史上的辉煌成就,是客家历史与客家文化艺术的综合载体。

关西新围作为最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其象征主义艺术特征与民俗显示了客家民居建筑丰富的造型艺术以及寓意深刻的吉祥文化。

一、形的象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十分讲究形式美,象征作为构成建筑形式美的重要手法,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下,通过模拟宇宙或社会生活中某些物象的形状特征,传达着建筑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蕴含一定的文化美学观念。

关于中国传统建筑,英国著名汉学家李应瑟先生曾评论道:“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大自然’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研究
作者:王贵民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5期
摘要:本文以客家建筑为例,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的划分及其与中原吉祥图案的对比研究,探求客家先民赋予建筑各个环节中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赣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
一、引言
“图案”是外来词,最早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

图案,即图样、方案;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对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

《辞海》艺术分册对“图案”条目的解释为:“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有的器皿(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结构外,别无装饰纹样,亦属图案范畴(或称立体图案)。

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

所有图案都具有装饰性,因而一般称为装饰图案。

赣南客家吉祥装饰图案在客家人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建筑、服饰、手工艺、生活器物中,主要内容有演义传说、戏曲故事,有神明、瑞兽、花鸟、山水及书法等。

本文以客家建筑为例,通过对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的划分及其与中原吉祥图案的对比研究,探求客家先民赋予建筑各个环节中的精神追求。

二、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划分
1.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类
吉祥,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是美好的预兆,《说文》谓“吉,善也”,“祥,福也,从亦羊声,一云善”。

《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的句子。

《庄子》亦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说。

人们将这种美好的愿望寄予吉祥画,反映出民众渴望幸福、美好的复杂心情。

吉祥装饰艺术、立意选材都要求有美感、有喜气,出口要吉利。

诸如“四(柿)季平(瓶)安”、“吉(鸡)庆有余(鱼)”、“松鹤延年’、“五福(蝙蝠)捧寿(见图1)”等。

以上寓意题材都是选用人们生活中常见且生动美丽的动物、花草(见图2)、果实等,从而反映了客家人对五谷丰登、生活富裕、幸福长寿、四季平安、子孙满堂、婚姻美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2.神话故事、历史名人类
在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吉祥装饰图案中,像“八仙庆寿”、“福禄寿三星”、“天仙”之类的题材比较多。

这些吉祥装饰图案都是反映人们对生活安康、延年益寿和征服自然、祛灾免难的祈
求。

另外,装饰题材的类型比较多,归纳起来有自然现象、历史人物(见图3)、动物、植物、器物、神话故事等。

在民居入口多会摆放石刻的狮子,用来镇宅守门护家。

狮子形态的表现还出现在石柱间,庭院围栏间,影壁、照壁间,每一个院落都有狮子,四只狮子就取四时平安或事事如意之意,“狮”与“四”、“事”方言中发音相近。

3.文字符号、几何图形类
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中国的文字本身集音、形、义于一体,因此,文字既是形的组合又是义的表达。

楹联是客家民居中中国文字运用装饰非常独特的一种。

如:寿字(见图4)、百寿字、双喜、百喜、福字、百福字、楹联……
几何图形是指将某些非生命的事物形象加以几何化的抽象处理,使之形成规范简洁的符号形式,并赋予吉祥的涵义。

几何形具有稳定性、约定性特征。

三、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与中原地区传统吉祥图案的异同
1.相同点
赣南客家是由中原汉地南迁而来的,因此本身在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等上就受到了故地风俗文化的深刻影响。

由于长期过着“迁徙”、“寄居”、“离散”、“逃亡”的生活,为了寄托对故地的眷恋之情,以图寓意就成了一种最好的表现形式。

在儒家思想、伦理观念、耕读思想、堪舆文化影响下所演变而来的吉祥图案在赣南客家建筑、服饰、手工艺、生活器物上都有体现。

同时,客家的吉祥图案与中国传统民间吉祥图案的题材相吻合,说明了客家人对中原汉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可。

2.不同点
(1)材料、造型上的不同。

赣南客家的吉祥图案所使用的媒材以木、石、砖、瓦、竹、麻为主,特别是在民居建造中,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多以木头和石条和烧制的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加工而成,一方面是受制于当地技术和资源所限,另一方面是受“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影响,在建筑上的吉祥装饰上多采用木块、石头加工制成各种吉祥物物象,如:石门当、石狮、墙面装饰上的砖雕,等等。

而在中原汉地,随着冶炼技术和加工技艺的进步,在材料的选择上就更加丰富,如:青铜鼎、铜铸门当、铜狮等。

此外,客地的吉祥图案在造型上和中原地区的比较起来更加古朴、自然,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物我归一的造物观、物尽其用的伦理观,这和所处生产、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2)客家的装饰绘画复杂,色彩浓厚。

客家民居建筑、服饰、手工艺、生活器物发展至明清,改土石棉木瓷等为主材,便为装饰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首先是油漆的使用既利于木材防腐,又便于施采用色。

客家居地多山、潮湿,颜色易褪,加之客民性格中亢健一面日益突出,意识观念中又受崇天敬祖的影响较深,所以图案绘画上喜用大红大绿一类的浓重色彩,山水花鸟交错,古圣先贤的武功胜迹,乃至远古神话传说等复杂绘画亦成一时之尚。

(3)客家吉祥图案更贴近生活,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客家民系的生活方式从总体上说与整个汉民族是一致的,体现的都是农耕民族的特点,但由于客家人大都生活在江南亚热带温湿山区,以从事种植与经营手工业为主要生活来源,这里气候温和,但潮湿多雨,这就造成了客家与汉族其他民系在生活方式上的同中有异。

具体反映到民居建筑、服饰、手工艺、生活器物上的吉祥图案中就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丰富,在图形表现上就更单纯、生动、富有人情味。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吉祥图案艺术的发展演变,与其迁徙的历史一样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但与中原汉地有所不同的是,客家人吉祥图案更贴近自然,更务实、朴素,比如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神话故事、文字符号等都是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关的。

因此,赣南客家的吉祥图案装饰上充分地体现了客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物我归一的造物观、物尽其用的伦理观。

参考文献:
[1]陈勤建,尹笑非.中国吉祥艺术[M].江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27-29.
[2]万陆.客家学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144-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