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品行业市场分析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在食品工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个行业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味和营养的需求,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一、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近年来,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肉制品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其中亚太地区的增长尤为显著。
在中国,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升级,对高品质、多样化的肉制品需求不断上升。
从增长趋势来看,未来几年,该行业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人口增长带来的基本需求增加;二是消费者对健康、方便食品的青睐,推动了肉制品加工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三是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肉制品的采购量不断上升。
二、市场需求特点1、品质与安全成为首要关注点消费者对肉制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无添加、新鲜、卫生的产品。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2、多样化的产品需求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猪肉、牛肉、鸡肉制品,对羊肉、鸭肉、兔肉等其他肉类制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各种功能性肉制品,如低脂、低盐、高蛋白的产品也受到市场欢迎。
3、方便快捷的消费趋势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易于烹饪和食用的肉制品,如熟食、调理食品、冷冻食品等。
三、产品结构与创新1、传统肉制品的传承与发展腊肉、香肠、火腿等传统肉制品依然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制作工艺和口味上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2、深加工产品的崛起各种深加工肉制品,如肉干、肉松、肉脯等,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方便携带的特点,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3、功能性肉制品的研发为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如健身人士、老年人、儿童等,企业加大了对功能性肉制品的研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产品。
四、竞争格局1、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一些知名的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凭借其品牌优势、规模效应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2024年生鲜猪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生鲜猪肉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生鲜猪肉市场是中国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生鲜猪肉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产业现状2.1 生鲜猪肉供应中国生鲜猪肉供应主要以农村农户为主,并通过中间商流通到城市市场。
农户饲养猪只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供应的方式相对分散,不利于市场规模化。
2.2 生鲜猪肉需求中国人口众多,对猪肉的需求量大。
由于猪肉是中国餐桌上的主要肉类,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猪肉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大众消费。
2.3 生鲜猪肉价格生鲜猪肉的价格受到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关系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生鲜猪肉价格波动较大,一方面是由于供给不稳定,另一方面是受到非洲猪瘟等疫情的影响。
3. 消费者行为3.1 消费习惯中国人对猪肉的喜爱和偏好是国内生鲜猪肉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猪肉的口感、营养和烹饪方式有自己的习惯和偏好。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鲜、无污染的猪肉产品。
3.2 消费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要求变得更高。
健康、安全、绿色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猪肉产品的重要标准。
消费者对于猪肉的来源、生长环境、饲养方式等信息越来越关注。
4. 市场竞争4.1 企业竞争格局中国生鲜猪肉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数量众多,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和渠道商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知名的肉类加工企业以及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猪肉的主要渠道。
4.2 产地竞争各地区的生鲜猪肉产地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由于区域特色和优势,一些地方的生鲜猪肉更受消费者欢迎。
例如,安徽的土猪肉、湖南的恩施猪肉等,这些地方的猪肉以鲜嫩、口感好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5. 发展趋势5.1 网上销售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的养成,生鲜猪肉的网上销售逐渐增加。
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2023年冷鲜肉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冷鲜肉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冷鲜肉行业是指将生鲜肉进行加工处理,通过低温贮藏保鲜后出售的行业。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冷鲜肉行业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新宠,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前景的朝阳行业。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产业链、竞争形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环境1.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以冷冻食品行业为代表的冷链物流是整个食品行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国家政府近年来也对冷鲜肉行业提出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如大力发展冷鲜肉行业,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
2.消费者需求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逐年增长。
冷鲜肉作为一种健康、新鲜、方便的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
同时,现代人的就餐方式,如快捷、方便、高效等也使冷鲜肉行业迎来了机遇。
3.物流运输体系成熟:快速、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已经成为把冷鲜肉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重要保障。
现今,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交通方式,其安全、快捷、方便的优势,为冷鲜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消费者需求1.方便快捷: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用餐时间比较紧张,因此他们更注重方便快捷的用餐方式。
冷鲜肉产品以其方便快捷而得到广泛欢迎。
2.健康安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
冷鲜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食品安全的保障,如生鲜保鲜、消毒处理、卫生车间等,这些都是消费者选择冷鲜肉产品的重要因素。
3.口感和品质:消费者的食品品味以及品质要求日趋提高,保持产品的口感和质量水平越来越成为冷鲜肉行业的重点工作。
三、产业链冷鲜肉行业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行业涉及到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
其产业链系如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藏冷冻→发售市场→销售端四、竞争形势随着冷鲜肉行业的兴起,市场竞争逐渐激烈。
大型企业已经成为了市场领头羊,国内知名品牌如福成五丰、雪龙、宏福等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同时,一些小型厂商和进口产品也开始走上市场。
肉、禽类罐头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肉、禽类罐头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在现代食品工业中,肉、禽类罐头制造行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从需求方面来看,消费者对于方便、快捷且营养丰富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而肉、禽类罐头凭借其易于储存、携带和食用的特点,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出差、旅行或者工作繁忙的人群来说,罐头食品能够满足他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饮食需求。
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营养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肉、禽类罐头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工艺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同时,一些高端的肉、禽类罐头产品还会注重原料的选择和品质控制,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品质的追求。
在市场供给方面,肉、禽类罐头制造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生产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出了更多口味、更多种类的肉、禽类罐头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除了传统的猪肉、鸡肉罐头,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牛肉、羊肉、鸭肉等多种肉类罐头,以及各种风味独特的禽类罐头,如咖喱鸡罐头、香菇炖鸡罐头等。
然而,肉、禽类罐头制造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严格控制质量,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将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份额造成巨大的影响。
另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国外品牌的竞争。
国外一些知名品牌在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对国内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不过,面对挑战,肉、禽类罐头制造行业也有着诸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线上销售渠道为罐头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024年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2024年,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该行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畜禽的屠宰和肉类加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促使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持续发展。
二、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业的总产值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了x%。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受益于人们对高品质、安全、营养的肉类产品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高品质肉类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如有机肉、绿色肉等。
这对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行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品质与安全:消费者更加重视肉类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因此,加强生鲜肉类监管、加强屠宰及加工环节的卫生和安全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肉类加工行业也需要适应新的技术和工艺。
如冷链物流、智能化加工设备、肉类检测技术等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多元化产品:在满足传统肉类需求的同时,饱和市场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也要求行业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
如推出更多新品种、新口味、方便携带的肉制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一直是该行业的主要成本之一,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
2.环保压力:随着社会和消费者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面临着加强污染防治的压力。
工业化屠宰场所废弃物的处理和废气处理等环保问题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3.供应链安全: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养殖、屠宰、加工、运输等。
一旦一些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整个供应链的断裂,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四、发展建议为了应对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下为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建议:1.投入人力资源的培训和技术更新:鉴于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企业可以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023年牛羊肉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牛羊肉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牛羊肉行业是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与人们的饮食需求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牛羊肉行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将对牛羊肉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情况、竞争格局、消费特点等方面。
首先,牛羊肉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于高质量的肉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牛羊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牛羊肉的消费量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
其次,供需情况呈现一定的平衡。
在供应方面,我国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成本逐渐降低,使得牛羊肉的产量逐年增加。
同时,政府对牛羊肉行业的扶持力度也加大,为养殖户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使得供应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
在需求方面,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不断加强,对于高品质的肉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
因此,供需情况相对平衡,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供不应求的情况。
第三,牛羊肉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在市场竞争方面,牛羊肉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大型畜牧企业、中小型养殖户以及进口牛羊肉。
大型畜牧企业以其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中小型养殖户通过提供优质的饲料和环境条件,提高了牛羊肉的品质,也得到了一定的市场认可。
进口牛羊肉则通过其高品质和品牌效应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
在竞争方面,牛羊肉行业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和市场营销,以提升竞争能力。
最后,牛羊肉消费特点也需要考虑到。
首先,牛羊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受到健康饮食的追求者的青睐。
其次,牛羊肉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和民族中有着较高的消费比例,比如西北地区和回族群众。
最后,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牛羊肉行业需要注重食品安全认证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牛羊肉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扩大、供需情况平衡、竞争格局明确和消费特点明显的特点。
2023年牛肉制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牛肉制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牛肉制品是指以牛肉为原料,经过加工、调味等一系列过程制作而成的各种食品,包括牛肉干、牛肉脯、牛肉丝、牛肉酱、牛肉粉等多种品种。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不断追求和热爱,牛肉制品行业逐渐崛起,市场极具潜力。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发展趋势3个方面对牛肉制品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政府对肉制品行业实施自上而下的监管和政策指导,重点关注产品质量合规、企业规范经营等方面。
同时,随着环保、食品安全等议题的持续升温,相关法规和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完善。
这对企业在产品创新、质量控制、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消费环境: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问题日益关注,这为牛肉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然而,随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多,产品的差异化、创新、品牌化管理等方面也不断被提出。
3.技术环境:现代科技对于牛肉制品行业的发展具备很大的推动作用。
包括生产技术、包装技术、营销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够为湿热食品保鲜、防腐和方便加工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
二、竞争格局分析当前,牛肉制品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其中最大的竞争压力是来自同行企业的竞争。
牛肉制品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竞争:知名品牌厂家把自己的品牌标签建设得十分醒目、吸引消费者,形成了比较大的品牌效应,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建立自己的品牌认知度,而非品牌厂家则要想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则必须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包装精美化。
2.产品质量竞争:质量是手中掌握的最好武器,高品质的产品制作可以吸引消费者,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每一种产品的质量都会影响到每一个厂家的口碑,而顾客的口碑,又是建立厂家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最关键因素。
3.价格竞争:市场上的消费者都非常看重实惠,而牛肉制品行业的竞争也在部分围绕着这个环节展开。
其中,知名品牌厂家通常价格较高,而非品牌厂家往往通过降价、促销等手段获取对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2024年冷鲜肉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冷鲜肉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冷鲜肉是指经过冷藏或冷冻处理后的肉类产品,具有保鲜效果,成为现代消费者的重要选择之一。
本文将对冷鲜肉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竞争状况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根据行业数据,冷鲜肉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目前,全球冷鲜肉市场规模已超过X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平稳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关注度提高,以及便利性和多样性的增加。
3. 发展趋势3.1 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冷鲜肉作为一种优质、方便的食品选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等)对冷鲜肉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2 渠道拓展与电商平台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冷鲜肉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轻松购买冷鲜肉产品,并享受到送货上门的便利。
此外,冷鲜肉企业也积极拓展线下渠道,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3.3 品质和安全的关注度提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冷鲜肉企业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加强与认证机构的合作,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4. 竞争状况冷鲜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肉类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品牌建设、供应链优化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提升市场份额。
5. 发展机遇与挑战5.1 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冷鲜肉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的关注,为冷鲜肉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5.2 挑战冷鲜肉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检验检疫标准和冷链物流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企业加大投入。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6. 总结冷鲜肉市场作为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机遇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食品行业市场分析目前,肉类食品7000亿的市场容量,每年10%以上的上涨空间,不仅让行业领袖设局保利、也让新进者绞尽脑汁。
江中行舟、不进则退,那些为人马首、患得患失的企业越来越难于生存,而那些审视全局、有效资源利用的企业将得以稳定发展或突破困局。
一、宏观发展态势1.产业布局不断区域集中化据统计,目前我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肉类产业化较高的华东、中南和华北地区,其中山东(19家)、河南(9家)两省,占44.4%;内蒙古肉类企业成长很快。
西北各省肉类企业成长速度缓慢。
在肉类工业投资形成资产量的分布上,明显地形成了梯次。
第一梯次即前十位的地域有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四川、吉林、江苏、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工业资产总额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额80%以上。
其中山东、河南两地突显出工业集约水平,其资产量占第一梯次的50%,占到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额的2/5 。
2.行业不集中,增长空间大我国肉制品的生产以作坊式为主,其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的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产业非常分散,而且我国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业的行业竞争并不是太激烈。
2007年,双汇集团仅占猪肉市场份额2%,雨润1%;双汇集团占大型屠宰企业份额为7%,而雨润集团为4%。
企业增长空间巨大,大多增长迅猛,拿双汇集团为例,03年突破100亿,05年突破200亿,07年更是突破300亿!3. 市场规模化生产逐步显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对效益的产生有着直接作用。
培育肉类行业的旗舰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无论是猪肉三巨头(双汇,金锣,雨润),还是禽肉三剑客(辽宁大成、山东新昌和福建圣农),牛肉双雄(长春皓月,内蒙科尔沁),都在积极引进生产线,建设新厂,扩充产能,来应对不断扩充的肉类市场。
除此以外,许多新兴企业也都跟进,四处建设基地,扩充产能。
河南众品就是其中一例。
单看08年的扩张成绩:6月,洛阳众品投产;11月,三万吨肉制品项目和衡水众品投产;12月,永城众品投产。
同时,还有两个项目处于在建之中。
当然,随着几大基地的陆续投产,规模化生产自然也带来了可观效益。
众品不仅取得了河南省内生猪屠宰第一的成绩(在省内年屠宰能力达500万头),而且可以辐射包括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山西、湖北等六省在内的大中原区域。
4.产业链纵深,行业整合度逐步加剧目前,上游养殖业的复苏推动了业整合,同时下游销售渠道的变革也逼迫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各大品牌肉制品企业也都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不断进行上下游的整合。
目前,双汇、雨润已经全面涉足养殖、屠宰、加工和零售等各个领域,还有不少企业比如众品,金锣也都在积极参与屠宰、加工和零售等部分领域,提高市场份额。
二、消费态势1.肉类消费增长迅速目前,中国肉类消费很高,几乎接近欧洲水平。
在1988至1998年的10年里,中国肉食消费水平增长了一倍,达到人均46公斤。
2006年中国人均肉食消费突破60公斤,预计2010年将突破70公斤,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70—120公斤)。
2.消费结构改变,牛羊禽类肉制品消费增加,猪肉仍占主导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牛羊禽肉作为比较高档的肉制品,已经由80年代中期的15%上升到目前的35%。
据统计,目前我国肉类结构仍处于稳步的调整中。
猪肉、禽肉、牛肉、羊肉、杂畜肉的比重依次为64:19:9:6:2,与世界肉类在品种总结构上虽仍有较大差异,但其变化过程趋势基本是同向的。
这一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3.消费行为改变,品牌低温冷鲜肉已成新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开始研究推广。
时至今日,发达国家利用科学的加工工艺和流通技术,以及完善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使市场上出售的基本上全是冷鲜肉。
中国少数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已经觉醒,如双汇、雨润、金锣、众品、爱森等众多厂家已经开设肉类连锁店,大批量生产销售冷鲜肉,冷鲜肉经济、实惠、方便,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有放心肉之称,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销售火爆,市场反映强烈,发展势头迅猛。
4.农村肉类消费与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改革开放,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肉类消费与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据统计,198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2.2倍,1991年为2倍,2001年是1.4倍。
非常明显,农村肉类消费与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
2001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量是36公斤,郊区农民消费量是26.08公斤,相差只有9.92公斤,为1.38:1 。
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以上,达到52%。
5.肉类消费市场的南北差异由于个人收入和肉类价格高低的差异,据统计,南方禽肉消费支出是北方的1.9倍;而牛羊肉的消费支出,北方明显多于南方,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4省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牛羊肉支出是南方平均水平的5倍。
东南沿海崇尚猪肉制品,西北高原喜好牛羊风味。
6.肉类衍生品大受欢迎目前,几种新的肉类衍生产品一经上市,便大受欢迎。
肉干系列、乡巴佬系列、休闲软包装(牛肉、鱼肉、鸡副、鸭副、兔肉等)系列,速冻调理肉制品系列等等发展迅速,逐渐造就了几个全国性品牌,如老四川、棒棒娃、绿盛、牛头牌,乡巴佬,龙凤,海霸王等等未有品牌。
三、竞争态势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进入门槛相对容易国内肉制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肉类企业50强在生产能力和销售量上已占据行业集中度的68%以上,这为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产业竞争平台。
同时,中国7000亿的市场容量,目前注册的几千家的肉制品企业,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到10%以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还没有一家垄断性企业,企业进入门槛相对容易,谁都还有机会成为中国肉类行业的明星和巨人。
2.品牌竞争扩大,细分领域领导品牌优势明显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提升企业形象的杠杆,推动地域经济的支持力量。
目前,我国肉类市场品牌竞争有以下两个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竞争范围更加广泛;二是细分领域领导品牌优势明显。
比较典型的是,在肉制品行业中的双汇雨润两大品牌各就其位,分别取得了各细分目标群体的青睐,抢占了肉类制品的各细分市场。
从销售量和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双汇各种肉类制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销售量、销售额等都比第二品牌高出数十个百分点而遥遥领先,双汇已经成为中国肉类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导品牌。
雨润的综合市场占有率、销售额位居老二,其中在低温肉制品单一品类市场的占有率、销售量、销售额从1998年以来一直是第一位,低温肉制品单一品类领域里的王者地位无人能撼。
3.各主流企业均实施“产业聚焦,全国扩张”业务扩张战略以双汇和雨润为例,两家公司在公司开创时和相当长的成长期间内,无不选择了主业突出的产业聚焦战略。
这个战略保证了企业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一个主业上,在确保主业真正成为行业第一品牌以及市场地位极其稳固的前提下,依靠主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相关产业又反哺主业,支持主业进行市场竞争。
在产业战略上,双汇把肉类制品作为自己的核心产业,一切相关产业都只能是为主业的发展服务,而不是让相关产业或者主业单独的面对市场。
而雨润更是把低温冷鲜肉作为重中之重,企业根本拿不出多余的资金用于其他产业的发展,甚至前期连低温肉制品的原材料,也是由全国规模较大的屠宰厂家供应而不是自己建厂生产。
在产业的布局上,两者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全国性市场布局的战略选择。
这样的抉择,首先,因为中国是一个地理分布极广的庞大市场,各区域消费者对肉类的需求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单一厂和单一口味的产品断然无法满足全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在各中心区域的中心城市设厂,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再次,充分考虑到国情,中国的生猪养殖是以千家万户的散养养殖为主的,在生猪主产区设立屠宰加工厂,可以解决高昂的运输成本,并保证原料的品质。
4.市场管理日趋规范,竞争格局日趋完善随着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利用,我国肉类行业正在逐步与国际水平、国际市场接轨。
但我国肉类产业结构总体起步较低,大量产品品种以内需型为主,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肉类产品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随着一系列规范化制度的出台,肉类食品行业必须提高加工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安全优质的要求,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四、品类态势1.产品结构优化,牛羊禽类肉制品企业发展迅速肉类产品结构向多元化、高档次发展,城乡市场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随着肉类消费品种的改善升级,畜牧业和肉类产品的结构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目前,猪肉、禽肉、牛肉、羊肉、杂畜肉的比重依次为64:19:9:6:2,预测,这一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与猪肉行业比较,牛羊禽类行业刚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产业离散度高,尚未形成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中国的牛羊禽类行业因其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显示出很强的投资吸引力。
2.多种形态并存,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迅速我国肉类工业仍以初加工产品居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肉产品结构“四多四少”:白条肉、冷冻肉多,分割肉、冷却肉、小包装肉品少;生肉制品多,熟肉制品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冷鲜肉及生鲜调理品、低温肉制品、品牌性工业化散切肉食、速冻调理肉制品、休闲类肉制品等产品形态将高速增长,高温火腿肠及高温软包装罐头、热鲜肉将持续下降。
第一大类:高温火腿肠市场集中度很高经过10年的激烈市场竞争,基本形成了双汇、雨润、金锣三足鼎立。
美好偏居西南,难以出川。
火腿肠属朝阳行业、夕阳产品,利润率极低,不适合投入。
未来3 年火腿肠行业将得到彻底整合:双汇处绝对市场优势,雨润以商超为主渠道,流通上基本消失;金锣持续下滑,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中小型火腿肠生产企业和区域品牌纷纷停产或半停产。
第二大类:低温肉制品方兴未艾低温肉制品产品具有鲜嫩、脆软、可口、风味极佳的特点。
低温肉制品因其加工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营养损失少,产品风味特殊,色泽鲜亮,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
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雨润、双汇为主体的竞争格局,金锣、得利斯也在低温产品上积极努力,从销售地域上突破,力争成为全国性大品牌。
近3 年来,以喜旺、伯尼亚、龙大、美好、鹏程、诚信等为代表的区域强势品牌发展迅猛。
未来3 年将会形成3-4 家全国性品牌产品,地域优势依然存在。
我们相信随着人们认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温肉制品的市场会逐渐缩小,低温肉制品将会对肉制品市场形成更大的冲击,并从根本上改变肉类产品结构和人们的消费习惯,低温肉制品将会成为中国肉制品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三大类:冷却肉和生鲜调理发展迅速经过5 年的竞争,猪肉基本形成了双汇、雨润、金锣三家全国性品牌,同时以顺鑫农业鹏程食品、四川高金、北大荒肉业等为代表的区域性强势品牌发展迅速,河南众品、北京千喜鹤、新希望力图布局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