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疗发展史

合集下载

入院病历肿瘤科肺癌范文

入院病历肿瘤科肺癌范文

入院病历肿瘤科肺癌范文病历编号:2001001患者姓名:张先生性别:男年龄:60岁住院科室:肿瘤科主诉:咳嗽、咳痰、胸闷3个月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症状。

此后咳嗽逐渐加重,开始有黄色痰,近7天来咳嗽加剧,咳痰量增加,并有咯血现象,量约10ml,咯血后症状缓解。

患者在当地卫生院口服药物无效,经PET-CT检查后转诊入院。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基础疾病,无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习惯吸烟40年,日吸15支,饮酒少量,否认接触放射线、化学品、有毒物质等危险因素。

家族史:患者的父亲、弟弟曾患高血压。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颜面潮红,消瘦。

血压140/80mmHg,心率8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

肺部听诊左肺有湿啰音,右肺呼吸音减弱。

腹部平软,肝肋下未及,质软,无压痛,脾未触及。

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3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3%;2. 活动细胞计数法:痰液中白细胞为2-5个/HPF,脱落上皮细胞大量,有少量淀粉样物质,无真菌、结核分枝杆菌发现;3.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肿瘤标志物CEA、CA19-9、CYFRA21-1分别为29.6ng/mL、38.4U/mL、33.4ng/mL;4. 进一步检查发现,PET-CT示:右上肺多发结节,肺门、纵隔有弥漫性淋巴结增大,部分有代谢活动。

多普勒超声示|:肝实质内可疑占位。

诊断:右上肺肺癌治疗及护理:1. 给予抗感染治疗,口服磺胺类药物;2. 给予支持治疗,补充氧气、营养支持等;3. 常规化验、护理观察。

讨论:本例患者口吸烟40年,是肺癌高危因素之一。

经过PET-CT检查,患者被确诊为右上肺肺癌,肿瘤标志物CEA、CA19-9、CYFRA21-1均升高,提示肿瘤程度可能较严重。

目前患者已在本科室接受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等,并定期进行化验等观察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高度怀疑2期肺癌,可直接手术而不需要活检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旳治疗策略及进展
非鳞癌
鳞癌
含铂双药
+ 贝伐珠单抗
含铂双药
含铂双药
一线化疗结束后CR/PR/SD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或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贝伐珠单抗合用
贝伐珠单抗不合用
组织学类型
疾病进展
EGFR活性突变
EGFR-TKI(一代、二代)
II期NSCLC旳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打扫术,无法手术患者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打扫术完全性切除旳II期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当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时,应该行整块胸壁切除。切缘阳性推荐再次手术,无法再次手术,推荐术后化放疗。
III期(局部晚期)NSCLC旳治疗策略
局部晚期:1、可切除旳:T3N1 经新辅助化疗后可降期旳N2 同肺叶存在卫星结节旳T4N0-12、不可切除旳:纵膈融合状淋巴结 T4N2-3 胸膜心包转移
NCCN guideline China version
IASLC/UICC/AJCC NSCLC TNM分期(2023)
T:原发肿瘤T0:无原发肿瘤证据T1: 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T2: 肿瘤最大径>3cm,≤7cm;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不涉及全肺不张。T3: 肿瘤最大径>7cm; 直接侵犯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胸壁、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侵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全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T4:任何大小肿瘤侵及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N:区域淋巴结N0:无淋巴结转移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运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肺腺癌历史

肺腺癌历史

肺腺癌历史
肺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腺体的恶性肿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然而,由于当时医学知识和技术的限制,肺腺癌的认识和治疗都相对有限。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肺腺癌的认识逐渐深入。

在20世纪早期,肺癌的分类主要基于其组织形态学特征,而肺腺癌作为其中的一种类型,开始被单独识别和描述。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随着病理学和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肺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行为。

这导致了肺腺癌的分类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

例如,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作为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在1960年代被正式提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成为了肺癌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肺腺癌的分子机制和基因突变在其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导致了肺腺癌的分类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特别是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药物的问世,为肺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进入21世纪,随着多学科综合分类的发展,肺腺癌的分类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

除了传统的组织形态学分类外,还引入了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和临床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更好地指导肺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肺腺癌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肺腺癌的认识和治疗将会越来越深入和精确,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和生活质量。

肺腺癌治疗经验与教训

肺腺癌治疗经验与教训

肺腺癌治疗经验与教训
肺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其治疗经验与教训如下:
1.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肺腺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因
此早期发现较为困难。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
烟、家族史等,应定期进行胸部CT筛查,以便早期发现
和治愈。

治疗上,早期肺腺癌通过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疗
效,而晚期患者则需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
疗等。

2.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肺腺癌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以寻
找是否存在EGFR、ALK等基因突变。

对于存在突变的患者,靶向药物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吉非替尼、克唑替尼等。

靶向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副作用,提高生活
质量。

3.化疗和免疫治疗:对于不存在基因突变的患者,化疗是重
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腺癌中取得了
一定疗效。

常见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
利尤单抗等。

免疫治疗适用于驱动基因阴性、PD-L1阳性
的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综合治疗:肺腺癌的治疗需综合多种手段进行。

化疗、放
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结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在治
疗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5.个体化治疗:每个肺腺癌患者的情况不同,应根据个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方案、疗效和风险,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之,肺腺癌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治疗和基因检测等手段,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3)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包括恶性胸膜积液、恶性心包 积液、胸膜转移结节);对侧肺叶的转移性结节。 M1b:胸腔外远处转移。 大部分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是由肿 瘤所引起的。但如果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多 次细胞学检查未能找到癌细胞,胸腔积液(或心包 积液)又是非血性或非渗出性的,临床判断该胸腔 积液(或心包积液)与肿瘤无关,这种类型的胸腔 积液(或心包积液)不影响分期。
7
TNM分期
(1)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 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 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 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2cm。 T1b:肿瘤最大径 >2cm且≤3cm。
3
小细胞肺癌简介
一般认为小细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上皮内的 Kulchitsky细胞(嗜银细胞),属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 decarboxylation)瘤。也有人认为其起源于支气 管粘膜上皮中可向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干细胞。小细胞肺癌 是肺癌中分化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一型。多发生于肺中 央部,生长迅速,转移较早。光镜下,癌细胞小而呈短梭 形或淋巴细胞样,胞浆少,形似裸核。癌细胞密集成群排 列,由结缔组织加以分隔,有时癌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 团。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瘤细胞胞浆中含有典型的轴样神 经内分泌颗粒,但颗粒的量多少不等,并证明和5-HT及 ACTH有关。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看,瘤细胞对NSE,5-HT, CgA,另有部分病例(10%)对Sy呈阳性反应,证明小细胞癌 具有神经内分泌的功能。另外,在同一肿瘤中同时对CK和 EMA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L-myc: 有无转移,术后预后有关
P53—— 恶性程度、病期、发展
14
8.小细胞肺癌的神经内分泌属性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Kulchitsky细胞 合成、贮存、分泌——神经胺类、神经肽类
5-HT、ACTH、降钙素、抗利尿激素、 催乳素、蟾皮肽等 监测病情发展 Cushing’s 生存期短 化疗能改善旁癌综合征,但对神经系统综合征无效
2. 术后、放疗后 + 化疗 包括I期,消灭残存的癌组织, 提高长期生存率
3. III期、IV期 4. 治疗后复发或转移
22
(三)SCLC有效化疗药物
1. SCLC常用化疗药物
药名 缓解率(%) 剂量和用法
主要不良反应
IFO 50 1.2g/M2 (v)gtt, d1-5
膀胱出血
Mesna 400mg(v) tid 5
18% 20-25% 14% 10-15%
3
小细胞肺癌(SCLC)——10-25%
SCLC:生长迅速,转移快, 恶性度高,易早期转移 平均自然生存期仅3-6月 预后差
4
SCLC治疗的历史发展
60年代前: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手术 不可手术,化疗 化疗+辅助放疗,手术仍持否定 手术+化疗(后期) 化疗RR:40-50% 化疗+手术+化疗 建立多学科治疗模式 化疗RR:60-90%
5
一、SCLC有关治疗的临床、生物学特点
1. 恶性度最高,治疗需“强” 2. 发展最快,倍增时间(TD)短75.9天
90%SCLC诊断时已有胸内器官、组织 侵犯、淋巴道、远道转移, 局限期:30—40%,广泛期;60-70% 治疗要争速度,抢跑道,打主动仗, 步步紧跟

肺癌病例分析

肺癌病例分析

肺癌病例分析
简介
肺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吸烟人群。

本文将对一位患有肺癌的病例
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方面。

病史
患者为一名男性,60岁,长期吸烟史超过30年。

近期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常感到乏力,食欲减退。

就诊时主要抱怨呼吸困难严重,全身乏力。

临床表现
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气促明显,体温正常,心率增快,胸部透听呼吸音
减弱,右下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诊断过程
1.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怀疑可能患有肺癌。

进行相关检查,
如胸部CT、纵隔CT、肺功能检查、血液检查等。

2.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右肺下叶出现肿块,且转移
至纵隔淋巴结,同时检查血液标志物显示肺癌相关标志物升高,最终确诊为晚期肺癌。

治疗方案
由于患者为晚期肺癌,手术治疗已不适用,考虑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包括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放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控制肿瘤生长,化疗则可减轻肿瘤负荷,靶向治疗可针对肿瘤的具体靶点进行干预。

预后
晚期肺癌患者预后较差,治疗主要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
治疗的进行,密切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肺癌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肿瘤,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体检,避免吸烟和其他致癌因素,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以上是对一位患有肺癌的病例进行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也提醒大家重视自身健康,预防肺癌的发生。

左肺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左肺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左肺癌根治术手术记录左肺癌根治术手术记录左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

以下是一份关于左肺癌根治术的手术记录,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病例患者为一名61岁的男性,既往有长期吸烟史。

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痛持续2个月,并在胸部X光检查中发现左肺部阴影,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左肺癌。

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无明显损害。

根据临床病理讨论和多学科专家团队会诊,决定行左肺癌根治术。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采取侧卧位,经过全程消毒垫鞍手术场。

首先进行左侧胸腔开胸手术,通过第四肋间斜肌切口进入胸腔。

检查胸腔各器官是否有远处转移,发现仅有左肺组织受到侵犯。

随后切开胸膜,观察肺与胸腔粘连情况。

术中发现患者左下肺叶肿瘤紧密粘连于胸膜,经过缓慢而谨慎的分离,成功地将肿瘤与胸膜剥离开。

接着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切取周围淋巴结组织进行术中病理检查,结果未见淋巴结转移。

随后,把肿瘤切除,保留肺尖、肺叶,并在边界范围内切除了明显的肿瘤转移组织。

术中顺利控制住出血,注重术中疼痛控制和肺功能保护。

手术结束后,为了预防并发症,快速而周密地进行术后处理:关闭伤口,进行胸腔引流,预防胸腔积液;导管固定,防止导管脱出;给予合理的静脉液体和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3天拔除胸腔引流管,胸片示肺叶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恢复期,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功能、术后感染等情况。

术后第7天,患者恢复良好,进行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残余病灶和转移病灶。

术后第10天,患者出院。

通过这次的左肺癌根治术,成功地切除了患者的肿瘤,没有发生重要并发症。

同时,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术也未发现转移病灶。

术后恢复顺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左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切除肿瘤并保留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症、病程评估和全身情况,严格操作,术中术后进行全面管理,以确保手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治疗发展史
————————————————————————————————作者:————————————————————————————————日期:
肺癌治疗发展史
癌症的英文来自拉丁文的“螃蟹”,可见最初取名便考虑了这种病症在人类中的横行霸道。

其中,又属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不过,人类在与肺癌持久的抗争中,掌握了很多种对抗癌症的方法!
肺癌到底从何而来?
其实每个人都是带”癌”生存的,比如原癌基因,别恐慌,它是个正常基因。

人体的细胞生长是动态平衡的,这种平衡的维持就需要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相互配合,这仿佛就像一辆车要平稳运行,需要“刹车”、“油门”默契配合一样。

一旦这些基因位点在刺激下发生突变,细胞无序生长,便像滚雪球一样持续积累,形成肿瘤。

抽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这些都可能会损害呼吸系统,而所有的不良后果中,最让人闻之色变的,当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了全部肺癌的85%,因此这种肺癌类型,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

“简单粗暴”很有效——手术治疗
在远古时候,便有了对癌症的描述,称之为肿块、瘤。

显然直接切除是最容易想到的治愈方法。

但是直到19世纪,麻醉技术,无菌技术……等逐渐成熟,手术才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方式。

直到今天,若能早期就得到诊断,手术切除原发病灶仍是有效方法。

不过,不是所有患者都有手术机会。

超过50%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肺癌晚期,出现全身多发转移,这时已经完全错过了手术治疗时机。

据国际抗癌联盟统计,目前只有不到40%的患者有机会和条件接受手术治疗,超过60%的肺癌患者由于晚期病情或身体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另寻出路。

这一现实逼迫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求其他替代治疗。

大面积扫射——化疗和传统放疗
二战期间的毒气、生物武器等等,偶然间也给了医学界一种新思路——化疗。

化疗是化学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合成代谢,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患者,化疗是容易实现的治疗方式之一。

但是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将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一同杀灭,因此,强烈的副作用在所难免。

放疗是用放射线来杀伤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大多数疗效确切,能够显著巩固化疗或手术的疗效,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比化疗来说,放疗定位准确,正常组织损伤小。

但是局部治疗也有局限性,因为照射范围小,不能保证照射区域的完整。

所以放疗经常配合手术、化疗一起实施,这种综合治疗方案,需要医生对病人情况准确得评估判断才能有效。

一击必中——靶向治疗
放化疗的方法像是“蒙着眼睛打靶”,命中率低。

而靶向药物的出现,则大大提高了治疗的精确度及有效性。

靶向治疗的前提是要找到正确靶点,一旦明确了致癌的分子靶点,人体内的癌细胞就好像是带有标志的目标,更容易被狙击手找到,
一枪毙命。

比如融合基因EML4-ALK就是偶然发现的一个新靶点,更重要的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这个融合位点的出现率高达3%—5%。

攻克此位点,将会给肺癌靶向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

美好前景促使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专门针对此靶点的ALK 抑制剂。

不过,因为分子靶点众多,有的在癌细胞上,有的在其信号传导通路上,研究者需要先明确这个靶点和“癌”的关系,然后才能寻求最合适的方法抑制它。

就好像要攻克一个大部队,除了直面敌军,切断食物供给、通讯线路都是有效的办法。

治疗最终的目的是打击癌细胞,又让正常的细胞不受伤害。

这种个体化的靶向治疗方案,也正在将肺癌治疗带入一个新时代。

医生在处方前,先对病人进行基因筛选,针对ALK等相关基因靶点突变阳性的患者,选择临床批准使用的相关药物,便可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晚期肺癌的热点,非小细胞肺癌的任何阶段患者,只要明确了致癌靶点,靶向治疗都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因为它比较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少,毒性和不良反应之小也都是放化疗所无可比拟的。

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疗,我们需要更好的基因筛选方法,更多的肺癌致病基因和靶向药物有待继续发现。

精确制导导弹——现代高端放疗
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学及机械技术各个方面的发展,放射治疗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伽马刀率先出现,成为治疗肺癌的利器,尤其对于手术和化疗都无可奈何的肺癌转移症有着相当不错的疗效。

随后,TOMO和RapidArc瑞普达放疗系统的出现,又将放疗技术提上了另一个巅峰。

他们精确无比的治疗精度,可以治疗包括颅脑部肿瘤以及胰腺癌等极其复杂的癌症,这些在以往都被认做真正的绝症的病种,也被这些高端放疗技术开始征服。

肺癌很容易出来脑转移或其他脏器转移,对于这些转移症,手术是根本无法治疗的,化疗或靶向治疗都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而高端放疗则把它们列入可治疗的范畴之内,最起码也能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而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

科幻激光枪——未来的高端放疗
科学还在发展,放疗这种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的医术也自然会得到发展,目前已经有科学家在试验中子机和质子机,它们的原理通俗一点说就是将一条能量射
线直接打入人体内,在不需要射线发挥作用的部位,它就不会有用,在癌细胞存在的地方,射线就会进行能量放射,并且精确度保证不伤害到任何正常组织。

但目前这种技术在我们看来还属于带有科幻色彩的,虽然中子和质子技术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实验当中,但其成本高昂得令人咋舌,不过相信在未来,这种技术很快便会真正进入到实际的医疗领域。

与肺癌抗争的路很长,走得也很艰难,说短时间内完全消灭它,显然太过狂妄。

但是通过这些行动和努力,至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得到更多拯救健康,延长生命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