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叶的组成 3教案 首师大版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叶的组成 3

一、本课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3、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的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

脉组成。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组成。

2、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内部结构。

本课教学难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外部特征、结构和叶的功能有密切联系。

2、通过知道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具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三、本课知识点在本单元教材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本课中会初步了解叶的结构,为后面叶的研究打下基础。

四、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

叶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识别植物的标志之一。在学生亲近自然的生活中,或从其他途径,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植物的叶的外形特性。

五、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以植物的叶为例,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六、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2、实验材料:保险刀片、芹菜叶的实验装置、一些经过处理的芹菜叶。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植物叶或搜集一些叶的图片。

七、课时安排: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3、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的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二、本课时重难点

本课时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组成。

2、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内部结构。

本课时教学难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外部特征、结构和叶的功能有密切联系。

2、通过知道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具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三、媒体准备: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2、实验材料:保险刀片、芹菜叶的实验装置、一些经过处理的芹菜叶。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植物叶或搜集一些叶的图片。

五、板书设计

叶片叶脉

表皮

单叶叶肉

复叶叶柄

托叶

六、作业设计

七、课后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 叶的组成 3教案 首师大版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叶的组成 3 一、本课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3、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的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 脉组成。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组成。 2、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内部结构。 本课教学难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外部特征、结构和叶的功能有密切联系。 2、通过知道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具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三、本课知识点在本单元教材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本课中会初步了解叶的结构,为后面叶的研究打下基础。 四、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 叶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识别植物的标志之一。在学生亲近自然的生活中,或从其他途径,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植物的叶的外形特性。 五、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以植物的叶为例,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六、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2、实验材料:保险刀片、芹菜叶的实验装置、一些经过处理的芹菜叶。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植物叶或搜集一些叶的图片。

七、课时安排: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3、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的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二、本课时重难点 本课时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组成。 2、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内部结构。 本课时教学难点: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的外部特征、结构和叶的功能有密切联系。 2、通过知道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具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三、媒体准备: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2、实验材料:保险刀片、芹菜叶的实验装置、一些经过处理的芹菜叶。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植物叶或搜集一些叶的图片。

小学科学一上1-3《观察叶》教案

3.观察叶 【教材简析】 《观察叶》这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通过前面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判断哪些是植物并种植了自己的植物,还对植物进行了观察,知道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本节课要用科学方法研究各种各样的叶,描述叶的特点,用画图的形式记录叶。 聚焦板块:通过认识多种树叶激发学生观察叶的兴趣。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了解叶的结构,发现叶的特点并用科学的词语描述叶的特点。同时通过出示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黄叶的枝条,展示叶生长、发育、衰老的生命过程,指向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最后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和记录叶的结构。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叶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了解到叶是在不断变化的,叶是有生命的。 拓展板块:通过欣赏叶画作品激发学生制作叶画的兴趣,了解叶画制作的方法,课后完成叶画作品。 【学情分析】 叶,学生是非常熟悉,对叶结构、外形也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也能描述出叶的很多特点,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但是都比较的零散。同时,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到三个星期,很多科学素养和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例如: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实验开始、结束的时间把握,实验结束要马上整理好材料静等交流等,这些科学习惯都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慢慢渗透,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能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遵守课堂常规,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叶,建立起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又存在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一盆绿萝 小组: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教师引导:秋天到了,佩奇走进我们校园,发现有很多的落叶,他一边走一边把落叶收集了起来。哇,有好多落叶啊。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PPT 出示4种树和叶子) 2.提问:这些叶都有什么特点呢?(预设: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槭树叶像手掌)

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四年级科学上册复内容 第1单元植物的身体 1.观察辣椒植株 植物的组成部分: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2.植物的叶 叶子的作用:进行光合作用,产生“食物” 叶子的组成:叶子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子上有叶脉:叶脉分为网状脉、平行脉 图1叶的结构图2网状脉图3平行脉3.植物的茎 茎的作用:茎有连接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输送水、养料和叶子制造的“食物” 茎的分类:铺垫、 观察多种植物的茎,了解茎有哪些常见的形态? 竹子的茎是空心的。茎的功能:茎有连接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4.植物的根 大豆、酢浆草等植物都有一条粗而长的主根,主根周 围生长着一些侧根,它们组成直根系;葱、玉米等植物没

有明明的主根,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细根,它们组成须根系。 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5.植物的花 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局部;花瓣组成花冠,萼片组成花萼。 具有雄蕊、雌蕊、花冠、萼片四个局部的花是完全花,如白菜、桃花等; 缺少了其中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花是不完全花,如百合花、南瓜花等。 比较不同动物的花。各种花是否都由雌蕊、雄蕊、花冠和花萼组成。 无雌蕊或无雄蕊 6.植物的果实 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果皮 种子 种子 果皮 7.植物的种子

花生、豌豆和豇豆等植物的种子都由种皮和胚组成的,子叶是胚的一部分。 种皮 胚 8.养分藏在哪里 植物体的不同部位贮存着许多营养物质,如淀粉、蔗糖、果糖、脂肪等,以备植物生长或繁殖所需。 第2单位岩石 1.各种各样的岩石 在山坡、海边和悬崖等地都可以看到岩石。除了这些地方,海底、地下也有岩石。 地球表层由一圈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60-120千米,被称为岩石圈。2.进一步认识岩石 比较岩石的硬度:用刻划的方法。(用指甲、铁钉、铜钥匙、岩石互相刻划) 用小锤敲击不同的岩石,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岩石的坚固、稳定性对工程有重要影响。 3.探究技能:分类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1、3 观察叶 - 教科版

一年级第一单元《观察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叶》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内容主要有“叶有什么特点呢?”、“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同一棵植物的叶,都一样吗?”“画一片叶”四个内容。本课重在教师指导下,1.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强,在日常的表现中很真实。但因其年龄较小,知识面较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弱。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特点,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一些直觉表现,挖掘他们的前概念;尽量使用简单,易懂,有趣的语言去表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性。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及环境目标 1.认识道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叶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怎样观察、描述叶的特点,发现叶的共同点和不同的。 【教学准备】 给学生准备: 1.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 2.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 教师准备: 课件、小组各种各样的的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老师这儿有一样物品,(一个气球 )请大家都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听一听,听到了什么?(砰砰的响声),伸出你的手摸一摸,摸到了什么?(软软的)用你的鼻子闻一闻,闻到了什么?(香味)睁开你的眼睛看一看,看到什么?(气球粉色,圆形的) 今天我很开心,遇到了热爱观察的你们,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科学课堂吧。 一、远观校园里的一棵树(2分钟) 1.走进校园里。 走进我们实验小学的校园,远远的我就看一棵树,属于木本植物(课件:播放从校外走进校园内,发现一棵树) 2.远看这棵树。 树根扎进泥土里、笔直的树干,金黄色的树冠格外引人注目。(课件在图片上标注:树根、树干、树冠) 二、学会观察方法(20分钟) 1、我走近这棵树,在地上捡了一些落叶,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叶)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叶(板书:观察叶) 2、讨论观察方法: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实验一:观察植物的身体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 打断别人的介绍。 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教学重点: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用具:观察记录表、凤仙花和其他植物图片。 学习用具: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活动观察植物的身体 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要求: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 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 4.概括。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 种器官构成。

5.学生竞赛: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小结: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 种器官构成。

实验二:观察植物的根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 2、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 3、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 2、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科学知识: 1、认识直根和须根。 2、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3、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 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 3、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 小时浇足水。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 教学过程:

蒙氏科学教案-动植物学教育-活动名称:树叶三步卡

蒙氏科学教案-动植物学教育-活动名称:树叶三步卡活动名称:树叶三步卡 教具构成:1.树叶嵌板、叶子、叶身、叶脉、叶柄、托叶的三步卡 2.不同植物的树叶 适用年龄:4岁 操作方法: 1、取工作毯,铺好,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介绍工作名称 、教师示范:展示树叶的嵌板,在嵌板上指出叶身,叶脉,叶柄,托叶,然后将每部分嵌2 板分开摆放在工作毯上。 3、将树结构的三步卡取出,先取有图有文字的卡片一一进行展示,再将第二步卡即图片卡 进行对应,最后对应文字。中间请幼儿参与工作进行对应。 4、将嵌板按照部位放入嵌板底座上,边收边复习对树叶部位的认识。 5、教师取出不同植物的树叶,请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用手触摸,感觉树叶的质感,用鼻 子闻树叶的气味,全面认识树叶。 6、任意取出一片树叶,请幼儿说一说树叶各部位分别是什么名称。 7、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变化与延伸:1.将嵌板放在纸上,用铅笔沿嵌板边缘描画轮廓,然后用蜡笔涂色。 2.将不同植物的叶子放在桌面上,上面再付一张薄纸,使用蜡笔在叶子上方拓 印树叶。

3.给不同的树叶按照形状颜色不同进行分类。如针形叶,圆形叶,心形叶,椭 圆形叶,三角形叶,五角形叶等。 4.准备厚薄程度不同的树叶,请幼儿观察讨论树叶和薄树叶分别有什么作用。注意事项:从视嗅味触不同的方面感觉并认识树叶。 活动名称:花嵌板的嵌入 教具构成:花嵌板,花的组成三步卡,(花冠,花萼,雄蕊,雌蕊)百合花一朵。适用年龄:3.5岁以上。 教育目的: 直接:帮助幼儿认识花的平面图形,培养图像的复原能力及镶嵌能力。间接: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增强对于自然食物的兴趣。 操作方法: 1、请幼儿观察花嵌板,告知幼儿“这是花” 2、教师示范把嵌板块按顺序取出,并分别介绍各部分名称。然后从左到右放在工作毯的上 方。 3、再按照顺序将嵌板嵌入原来位置。在镶嵌时可以示范抚摸嵌板的边缘与底部的边缘相对 应。 4、将花的三步卡取出,先取有文字的卡片一一进行展示,再将第二部卡即图片卡进行对应, 最后对应文字。中间请幼儿参与工作进行对应。 5、教师取出百合花,向幼儿介绍花的名称,请幼儿观察花的形状,用鼻子闻花的气味,全 面认识花。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茎和叶》教案(2023新课标版)

4.茎和叶 【教材简析】 本课是《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第4课,本课主要介绍茎和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重点认识茎和叶在维持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的作用,了解不同环境中茎和叶的形态会有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种子在发芽之后,茎和叶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课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测植物的茎和叶分别有什么作用,并设计相应的实验验证一一将植物的茎在有颜色的水中浸泡,观察其横切面和纵切面并进行比照,了解茎具有运输的作用;通过将局部叶用黑色纸遮光,一段时间后比照遮光的叶子和其他叶子,了解叶的光合作用;通过用干燥的塑料袋套在叶上,观察其变化,了解叶的蒸腾作用。探究茎和叶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指向了“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一学习内容。 【学情分析】 在经过一年级《植物》、《动物》,三年级《动物的一生》的学习后,学生对于观察记录的方法已经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经过前3课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观察到植物在种子发芽后先生根再长茎和叶,但是对相应的功能还存在疑惑,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鼓励学生在植物的不断变化中改进观察和记录的形式,并能在持续的观察中对植物的茎和叶的作用进行合理地猜测,设计具体的验证方法并付诸实践,在持续的探究活动中不断收获成果和乐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比照植物的茎和叶在实验前后的变化,知道茎有运输作用,叶有吸收阳光制造养分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科学思维]在绘制叶在茎上的分布的样子时,描述出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分析叶这样的生长方式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基于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提出对于茎与叶功能的合理推测。 [探究实践]利用提供的相关证据,探究茎和叶的作用,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并认识到茎和叶在维持植物自身生存中的作用。 [态度责任]在实践探究中,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基于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叶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难点]通过实践研究,在持续的观察中收集证据,基于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1.提前准备浸过红墨水的凤仙花的茎;2.提前4-7天用黑色卡纸遮住凤仙花植株上的一片叶子;提前一天用塑料袋罩住的局部凤仙花的叶并密封。 [学生]1 .凤仙花、软尺、红墨水、杯子、黑色卡纸、透明塑料袋、小刀等; 2.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植物的生长变化,导入新课(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凤仙花生长的图片,学生种植的凤仙花 播放凤仙花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的图片,观察现在的凤仙花植株。 L提问:种子萌发后,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追问:其中茎和叶是什么样的?揭示课题,板书“茎和叶二 [设计意图]第一个提问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可以更多的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二个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茎和叶的变化上。 二、[探究实践],共同探讨茎和叶的作用(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凤仙花、软尺、浸在红墨水一段时间后的凤仙花的茎、遮光一周左右的植株上的叶子;叶用塑料袋密封一段时间后的植物、记录单。 (一)观察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植物的叶》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doc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 第五课《植物的叶》 一、教材分析 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但是对叶的结构认识不够,特 别是对叶的生命过程认识不够。硏究叶子是从是不是同一种叶开始,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中, 显出叶子的 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中看出, 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子的生命轨迹。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 角度进一步体会到,植物的整体具有生命特征。 二、教学背景 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 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个体具有生命体的特征”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疋有生而白y,叶从叶牙丿1姑生长,土取后袁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科学词汇:叶片、叶柄、叶脉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至啲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 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科学方法:统计、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

—条有大小彳、同叶片一些落叶一提醒学生在课

前收集一些落生长的树枝条枝条 叶 教学流程 统计收集到的树叶-观察比较树叶一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个性设计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 落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 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统计一下自己捡了几 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你是怎么分的?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2、讨论: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 是同一种叶? 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 一种叶? 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呢? (学生汇报时要注意让他们出示他们说到 的的树叶)

小学科学_《植物的身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植物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植物的身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是由《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叶》(一)、《植物的叶》(二)、《植物的茎》五课组成,主要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观察植物指认植物身体的六大组成部分,懂得观察植物的方法,做好并养成记观察笔记的好习惯,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植物世界;通过查资料等方式广泛了解 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知,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 地完成认知。 3、科学知识: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组探究交流活动,使学生明白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难点:理解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这六部分,从而认识其他不同种类的植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谁的家里养花呀,都养了哪些花? 2、师:如果我换成另外一种问法:同学们谁的家里养植物呀,都养了哪些植物?你们还会回答吗?这两种问法有什么不同吗? 3、师:通过刚才的提问,同学们知道了花是植物的一部分,那么植物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课题:植物的身体 二、探究学习

(一)激发兴趣、引起探究 1、师:同学们,自然界的植物种类有30万种以上,有的植物我们比较常见,能叫上它们的名字,还有些植物我们都不认识,大家想不想看看大自然中的植物?(出示课件:大自然中以及书本上的植物仙人掌、铁树、三色堇、王莲、肾蕨、橡皮树、蝴蝶兰、菟丝子、猪笼草、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香蕉等,还有一些奇花异草……) 2、师:同学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观察指导 1、师:大自然中这些枝繁叶茂、色彩缤纷、姿态各异的植物给同学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默默地美化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它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吗? 2、师:老师现在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植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出示小组观察用到的植物:辣椒、大葱、石榴、菠菜、香菜……) 3、师:一会这些植物会发给每个组,在观察前,我们要先思考一下: 出示课件:我们应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观察时使用哪些工具? 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填写表格: 4、师提示:使用小剪刀要注意安全,详细观察辣椒时建议戴上一次性手套,避免触碰到眼睛和口腔。 5、师:现在开始观察,每组自己指定一位同学负责记录。 6、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和动手时都非常认真,现在哪一组同学先来汇报一下你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2.通过练习制作徒手切片,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的表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练习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图,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 1.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完全叶的组成中,叶片是主要的部分。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射入;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片与外界能够有调节地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这有利于光线照射在海绵组织上;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只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就行,而制成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高要求,重点应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 教学过程设计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菠菜叶,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首

先说出叶片的形态特点(正反两面的颜色深浅不同,有网状叶脉),然后让学生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这时可以看到在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启发学生思考:这层透明的薄膜是叶片的什么部分?如果把叶片向背面对折,撕开,是否也能看到一层薄膜?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深绿色部分是叶肉,在叶肉中还穿插着许多粗细不同的叶脉。 为了使学生看清楚叶脉在叶中的分布,教师可以将自制的叶脉标本发给学生,同时把一个叶脉标本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上可以见到一个放大的叶脉标本。启发学生思考:叶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片的三个组成部分。 (1)表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叶片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实践中学习。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制作菠菜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也可以用蚕豆叶、槐树叶),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有哪些特点。 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叶片的表皮细胞图,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叶片表皮细胞的特点。 ①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是什么颜色的? ②无色透明的表皮对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什么好处? ③表皮细胞是什么形状的?细胞之间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④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对叶片有什么意义? 在表皮细胞壁的外面,还有一层透光不透水的角质层,这在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上是无法看到的,但是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这一点。为什么雨后的莲叶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是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的内部,就是因为叶片的表皮上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 ⑤根据观察,可以发现在表皮细胞之间还分布着许多小孔,叫做气孔。气孔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⑥两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可以控制气孔的开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教案

植物的叶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1、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二、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捡一些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课件:家乡四季美景 师:我们的家乡美吗? 师:你认为哪儿美呢? 预设:天空小河大树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叶子的秘密,也就是植物的叶。 板书课题:5植物的叶 2、体验探究: 一、分一分,摆一摆: 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树叶,现在把捡到的树叶放在桌上,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我们来比一比谁反应速度最快,小手最快。听好要求摆一摆,出示问题:1师:我捡了几片落叶? 生活动:数一数,摆一摆,汇报数量。 师:你们的速度都很快,都是好孩子,按要求准备了这么多树叶,老师真高兴。师:现在老师想看看,谁的观察力最强,谁是细心的孩子。 2师:按自己的方式分一分,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预设:按形状分,有几种。按大小分,有几种。按颜色分,有几种。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独立动手分树叶。 生活动:汇报 师相机板书:形状、大小、颜色 师:同学们都认真地思考了,但是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我们分类的依据不同。 师用实物投影分别展示三种分类方法。 师:下面我们验证一下,哪种方法分出的是同一种叶。 生活动:发现以形状为标准,形状是否相同就决定了这些叶是不是同一种树叶。师小结:给叶子分类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得到同一种叶,就一定要根据叶的形状来分类。 3师: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20.天坛里的声科学》精品教案

20.天坛里的声科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天坛建筑中的声科学知识;会做回声的实验。 2.初步具有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及讲述调查结果的表达能力。 3.对天坛里的声科学具有探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科学成就而自豪。 教学重点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及讲述调查结果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对天坛里的声科学具有探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科学成就而自豪。 一、教学引入 教师: 你们知道天坛的位置吗? 讲述: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具有奇妙的传声特征,显示了中国古代在建筑声学方面的杰出成就。1998年11月,天坛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研究探索 1.观察1 回音壁是什么样的? 人们发现,一个人对着回音壁的围墙说话,其他人将耳朵贴在围墙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那个人的说话声。 2.讨论1 围墙为什么能传声? 学生讨论。 3.观察2 三音石在什么地方? 三音是位于回音壁圆心处的一块石头,因为人站在这块石头上拍一下手,就可以连续听到三次拍手的回音而得名。 4.观察3 圜丘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 5.思考 如果你站在圜丘上的平台中央说话或拍手,就会听到很响的回音。这是为什么? 三、阅读 回音壁是一座圆形的围墙。当人面对着墙壁讲话时,声音会在墙上反射。如前面示意图中那样:声音从某处沿围墙反射传到1,又从1反射传到2,再依次传到3、4……由于墙壁表面比较光华和坚硬,声音在反射的过程中损失的比较小,所以听起来还比较清楚,好像从近处传来的一样。 三音石正好位于回音壁的的圆心处。在三音石上发出的声音会均匀地传到围墙的各个部分,并被围墙反射回来,所以在三音石上可以听到很响的回音。反射后的回音,经过圆心又继续传播,当它们碰到围墙后又被反射回来。一般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二、三次的回音。 圜丘上的响声也是回音造成的现象。由于距离近,声音传播的时间快,几次的回音叠加在一起,耳朵来不及分辨先后到达的回音,所以听起来就觉得声音特别响。有机会去天坛公园时,可以亲自体验一下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传声特征。 四、讨论 在什么环境中能产生回音? 学生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讨论。 五、调查 回音能做什么? 板书设计 20.天坛里的声科学 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传声特征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2020-10-23

目录 第一单元声音 (2) 第1课《听听声音》 (2)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9)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2)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15) 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18)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1) 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23) 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26) 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26) 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30) 第3课测量肺活量 (35) 第4课一天的食物 (39) 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 (43) 第6课营养要均衡 (48) 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52) 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56)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61) 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61) 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65) 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69) 第4课《弹测力计》 (73)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77)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1) 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85) 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90) 2020年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93)

第一单元声音 第1课《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教学流程】

2020年秋新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

新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位置和运动 (2) 第2课运动的方式 (4) 第3课运动的快慢 (8) 第4课运动和力 (10) 第5课运动物体的能量 (12) 第6课声音的产生 (16) 第7课声音的传播 (18) 第8课声音的高低强弱 (22) 第9课怎样听到声音 (27) 第10课噪声污染 (30) 第11课电在我家 (33) 第12课让灯泡亮起来 (36) 第13课导体和绝缘体 (39) 第14课安全用电 (41) 第15 课认识岩石 (43) 第16 矿物 (46) 第17课金属的来历 (48) 第18课保护矿产资源 (51) 第19课太阳与影子 (53) 第20课地球的形状 (57) 第21课海陆分布 (59) 第22课美丽的月球 (62) 第23课科学擂台(一) (64) 第24课科学擂台(二) (67) 2020年秋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 (72)

第1课位置和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需要依靠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确定。2.能说出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需要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 科学探究 1.能从生活中各种运动与静止的现象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2.能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获取有关物体位置与运动状态的科学事实。 3.能运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 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孩子荡秋千、人们乘坐热气球观光的图片或影音,公共汽车行驶、飞机在空中加油、地球同步卫星、航天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等影音。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应用与拓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孩子荡秋千、人们乘坐热气球观光的图片或影音。 2.引导:荡秋千和乘坐热气球的情景大家可能都体验或见到过,你能判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