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件【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并娴熟背诵;

2、把握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3、体味诗人追求抱负,憧憬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发展诗歌朗读指导、训练,品尝诗歌;

2、学习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

3、体味诗人追求抱负,憧憬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

自现”,诗歌教学特别要注意诵读。在

诵读中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在诵读中品尝诗歌的画面美,在诵读中体悟诗

歌的情感美。

2、小组竞赛法。在“介绍”环节采用此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3、举例法。通过举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联想”和“想象”两个概念。

4、提问法。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诗歌。

5、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导入一:通过引入学生在本学期第一单元其次课中学习过的巴金的《繁星》中的片段导入新课:“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

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遗忘一切,宛然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二:面对深邃的夜空,有位同学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夜晚,天空像一块黑色的布幕,没有闪耀的星星,没有皎洁的月亮。

星星和月亮都到哪儿去了?是还没有睡醒,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呢,还是到野外玩得入迷,忘了回家?我想他们兴许是在后台化装。说不定过一会儿,黑色的天幕拉开了,星星们会出来唱歌,月亮姐姐会出来跳舞我手

托下巴,凝视这奇妙的天空。哦,对了,不久前我国放射了一颗人造卫星,

我宛然骑在人造卫星上,去查找那些漂亮的星星和月亮了。”

教师语:同学们,每当我们仰视繁星点点的夜空时,总觉得它是那样的奇妙莫测,让人弥漫遐想。浩瀚无垠的夜空中有着不少漂亮动人的传奇。

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星光闪耀的夜晚,尾随着郭沫若先生一起去巡游“天上的街市”。(板书课题)

三、介绍

1、学问接龙——我所知道的“郭沫若”

将全班学生分成 4 个小组,各小组挨次轮番说出一条关于“郭沫若”的信息,所说的信息不能与前面同学所共享的信息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对郭沫若了解更多,活泼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

2、“明星小档案”

教师用 PPT 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信息,加深学生对的了解。

四、新课教学

(一)文本感知篇

感知“音乐美”

(1)教师发展配乐示范朗读,学生子细倾听。

(2)听后用一个词语概括这首诗给你的印象,初步感知诗歌。

(3)选择诗歌中你最爱慕的一小节来示范朗读,并说一说你觉得在朗读中过程需要留意些什么?

教师配乐朗读后,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发展小节示范朗读,并说出自

己在朗读过程中留意到的问题,指导诵读技巧:

①留意停顿、轻重恰当;

②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节奏严厉、舒缓;

③把握美妙、舒适、拘束而又略带伤感的感情基调。

发展诵读指导之后,全班齐读诗歌。

(二)文本品尝篇

第一小节:“远远的街灯明白/似乎闪着不少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

似乎点着不少的街灯”

师:第一节中消失了哪些意象?

生:街灯、明星(教师板书)

师:那末,大家有没有留意到街灯和明星有哪些相像之处呢?

例如:①发光发亮;②都是远远的,给人以含糊感;③都是惟独晚上才

消失。

师:大家找到了不少的相像点,正是由于这些相像点,我们才干从一

个事物想到此外一个事物,才会由街灯想到明星,再由明星想到街灯。这

种“由一个东西想到此外一个有相像之处的东西”的思维方式就叫做“联想”。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件篇二

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惟恐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

现代诗歌教学应当教什么?怎么教?时常让我们难以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

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

的传奇,借助丰富新颖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妙生活的憧憬。这首诗弥漫了浪漫主义颜色,虚幻的景象在笔下变得生动、真实、漂亮。诗歌意境漂亮,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

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

学法:诵读法、争论法。

五.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哺育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力量。

3.引导学生体味对抱负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这首诗,体味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抱负。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晴朗的夜空,星光绚烂,时常会赐予我们不少遐思幽想。也在一样

绚烂星空下,我国现代诗人郭沫若创作出一首弥漫浪漫主义颜色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课前板书)

2.简介。

郭沫若(1892—1978),诞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是我国现代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首领。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 38 卷。

二、读出节奏美

1、范读:引导学生精确而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翻开书听范读,留意听读要求: (1)、留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2、齐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件篇三

一、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语言形象,富于美感,呈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抒发了诗人真挚的情感,表达了本单元哺育学生联想、想象力量的编写意图。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第一次学习现代诗,需通过朗读体味现代诗的根本特征。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泼,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深入品析等手段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调动个体阅历,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根本脉络,把握天街的特征及牛郎织女的形象。

四、教学重难点

调动个体阅历,借助联想和想象,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精确把握天街的特征及牛郎织女的形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星空图片,创设情境,联想想象,进入情境。

(二)朗读指导,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索: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请用一个词将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你会选择一段怎样的音乐作为配乐?(平和,舒缓的) 出示第一小节的朗读设计,学生配乐自由朗读。

学生个别朗读,教师点评指导。

学生自主设计后三个小节的朗读并练习,教师点评。

全班配乐齐读。

(三)把握想象片段,品析语言

提问:在二三四小节中想象了哪两个场景?(其次小节:漂亮的街市; 第三、四小节:牛郎织女的生活)

请学生选择最爱慕的一个场景,环绕教师供应的问题组绽开想象,任

选一个诗节改写为散文,共享沟通,教师点评。

1.环绕“漂亮的街市”小练笔追问:这个街市有怎样的特点?(漂亮、新颖)

2.环绕“牛郎织女的生活”小练笔追问:传奇中牛郎织女的生活与诗中的有何区分?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诗中牛郎织女的生活。(幸福的,美妙的,肃静的)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本节所学

作业:完成积累拓展第 3 题

(五)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美妙的街市、牛郎织女的生活

肃静祥和、幸福美满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上课课件20《天上的街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20上的街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 点拨: 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朗诵诗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夜晚,诗人仰望美丽的天空,星光闪烁,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瞧,明星如灯,缀满天幕,熠熠生辉。地面呢,街灯如星,点点成线,摇曳生姿。缥缈的空中有一个繁华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着许多人间没有的珍宝。那被浅浅天河分隔开来的牛郎和织女,正骑着牛儿在那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 二、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神话传说中的悲剧结局有所不同,这样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 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通过意象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憎恶与痛恨之情。 三、下面是三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朗读这些诗歌,说说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点拨: 本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牛郎织女这一古老传说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 牛郎织女为银河阻隔,一年只能相会一夕,从而成为夫妇(恋人)分离的象征。这里的几首诗词,都反用其意。两首唐诗以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反衬人间永难相会的寂寞、痛苦;秦观的词,则更推出新意,以“便胜却人间无数”“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诗句,歌咏了爱情的热烈、坚贞和美好。 四、诗人看到“街灯明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想象着天上有美丽的街市。仰望星空,你会有什么新奇的联想和想象?选择一个天体(如星星、月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点拨: 本题旨在激发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尝试诗歌写作,并体会诗歌这一体裁的特点。 参考答案: 示例: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在星光璀璨的浩瀚星河中 看到的是百年潮,中国梦 星光点点间 勾勒的是百年宏篇 我仰望星空 仿佛有雄鹰在傲视苍穹 或许它在追寻 在那寂寥的寒冬 我只在树下看梧桐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件【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并娴熟背诵; 2、把握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3、体味诗人追求抱负,憧憬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发展诗歌朗读指导、训练,品尝诗歌; 2、学习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 3、体味诗人追求抱负,憧憬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中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 自现”,诗歌教学特别要注意诵读。在 诵读中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在诵读中品尝诗歌的画面美,在诵读中体悟诗 歌的情感美。 2、小组竞赛法。在“介绍”环节采用此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3、举例法。通过举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联想”和“想象”两个概念。 4、提问法。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诗歌。 5、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导入一:通过引入学生在本学期第一单元其次课中学习过的巴金的《繁星》中的片段导入新课:“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 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遗忘一切,宛然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二:面对深邃的夜空,有位同学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夜晚,天空像一块黑色的布幕,没有闪耀的星星,没有皎洁的月亮。 星星和月亮都到哪儿去了?是还没有睡醒,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呢,还是到野外玩得入迷,忘了回家?我想他们兴许是在后台化装。说不定过一会儿,黑色的天幕拉开了,星星们会出来唱歌,月亮姐姐会出来跳舞我手 托下巴,凝视这奇妙的天空。哦,对了,不久前我国放射了一颗人造卫星, 我宛然骑在人造卫星上,去查找那些漂亮的星星和月亮了。” 教师语:同学们,每当我们仰视繁星点点的夜空时,总觉得它是那样的奇妙莫测,让人弥漫遐想。浩瀚无垠的夜空中有着不少漂亮动人的传奇。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天上的街市》

二十二、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读出意境。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人向往理想世界的感情。 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学、探、测”教学模式。 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那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古老又美丽凄凉的故事呢?(请一到两位同学试讲,教师作关键情节的补充)是啊,故事中有情人难成眷属,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感慨和遐想。然而在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中,牛郎和织女过上了别样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他们美好的生活。 (板书课题:《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三、自主导学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后来又创作第二部诗集《星空》,历史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等。在文革中,他受到迫害,被迫宣布要把自己的著作“全部焚毁”,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2.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抨击现实,憧憬未来成了诗人这个时期创作的主旋律。就是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第一次发表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后来收入《星空》集中。 3、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感情。 过渡:诗人满怀着激情为我们创造出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确,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没有了感情就没有了诗。 请各自朗读一遍,然后说说诗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为我们描绘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 (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憧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整体朗读 一首美妙的诗歌从作者的心灵流淌出来,我们要想很好地感受诗歌的美妙韵律,就要将这首诗歌的意境读出来。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①请同学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节奏:诗的停顿或声调延长处用“|”划开;重音:朗读时,往往要把句中的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主要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 附:朗读节奏参考: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自主阅读,区分联想和想象,并学会运用(教学难点) 3.感悟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开创美好未来的决心(教学重点) 课前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画圆,谁能来帮我?推荐一个人吧。 学生上来帮忙 画得真好!有些东西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却最能体现功底。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那你看到的是什么? 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刚刚同学们丰富的幻想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果然是多姿多彩的。知道我想考你们什么吗? 想像力 只是想像吗?刚才你从这个图形想到了(),是为什么? 有相似之处

这个思维过程被称之为联想 现在能够区分联想和想像吗? 想像是要加工出新事物 2.说到联想和想像,我们语文书上有一首诗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征。有人知道吗? 出示: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3.接触过这位诗人吗? 结合文下注解 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赏析诗歌 (一)朗读体会 1.听读欣赏 播放视频,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诗歌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优美、想像丰富(如果出现在这里就区分联想和想像) 2.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给我们听一听? 其他同学评价,你愿意试试吗? 读得好,那就聘请你做朗读指导老师,大家一起读,你来点评提出意见或肯定 (二)了解内容 1.看来大家已经进入诗的意境当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街灯、明星、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

[2.这些景象是如何出现在作者笔下的?借助联想和想像(区分)] (三)进入情境 1.多么令人神往的世界,想去看看吗?你们不妨默读课文,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张开想像的翅膀,去那天际遨游一翻。最好,前后几个人一起,这样就可以交流看到的景象了。 同学讨论 2.看同学们如此兴致勃勃,谁来做我们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介绍。 同学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 3.可是我所了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是这样的呀 请人回忆神话故事,那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4.可作者塑造的世界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美丽、富裕、自由、幸福 (四)理解主题 1.他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2.很多时候,要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必须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1年,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吗? 那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课前发给大家一篇诗作《死水》,那时与郭沫若同时期的诗人闻一多的作品。他以“死水”比喻当时中国的现状,读一读,体会体会。 同学朗读诗歌 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 黑暗、腐朽、丑恶、令人绝望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天上的街市》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天上的街市》优质课堂 教学设计 20天上的街市【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 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 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 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 表现了诗人对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 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地通过对比认识 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 有新的意义。 《天上的街市》一诗最初发表于1921年3月出版的《创造季刊》。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当时许多人感到绝望无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鼓励人们执着地追求光明和理想,于是写下了《天上的街市》一诗。 【教学目标】1.朗读吟咏,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品读想象,再现诗歌的图画美。 3.美读品析,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吟诵诗歌,导入新课1.齐诵 《迢迢牵牛星》课件出示: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 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首诗里藏着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牛郎 织女的故事。织女整日忙碌,“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面容憔悴,“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都是因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想象丰富,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相思离别之情。牛郎织女的故 事是这样的凄美,他们被银河阻隔,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才能在鹊桥相会 一次。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美丽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看看诗人 郭沫若笔下的牛郎织女是怎样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诵诗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回顾牛郎织女的故事,启发学生思维,激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朗读吟咏,口中有诗师:这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我们要大声朗读,沉吟其中,读出诗歌的韵律之美。 1.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好韵脚(1)师指导学法。 师:先将文下注释中的生字读音注释在书上,再画出韵脚,也就是本 诗中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朗读时韵脚要读得饱满响亮。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引导交流。

初中语文统编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一等奖创新教案

初中语文统编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一 等奖创新教案 天上的街市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学习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并了解现代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并学习这首诗歌中运用的想象和联想的手法。 4.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美好的情怀。 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1 教学而流程: 一、开篇激趣,导入课题。 古诗有古诗的特点,新诗也有新诗的魅力,它是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 二、预习课文,基础积累。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 — 1978),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 (二)背景介绍。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1921—1923年期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和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1921年10月24日,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这首诗。 (三)文学常识。 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现实存在的,想象可以是虚构的。联想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真实存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而想象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可能存在的,构想出来的事物。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是由街灯的亮联想到明星也是亮,是联想。“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街市本来就是作者杜撰的,是在感性的基础上,又说街市上的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创造了新形象,所以是想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指导朗读。 1.学生听录音朗读,并归纳朗读技巧。 师问: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生答:轻柔,恬美,舒缓,略带一些忧郁。 2.学生试读,教师点评。 3.老师范读,学生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4.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节奏),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 明确: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二)理解主旨。 1.学生按照节奏划分,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歌主旨。 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点评。 3.教师评价后归纳。 明确: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 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 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作者: 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 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 ① 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结:跟着郭沫若,我们领略了别样的星空风光图,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骑着牛儿的牛郎织女、似流星的灯笼,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 读出自己。

四川省渠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新人教版

天上的街市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3、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重点难点】 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课型方法】新授课启发式讨论式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3、夜空,是那样神秘,又是那样亲切。远眺夜空,总会勾起人们无尽的幽思遐想。诗人郭沫若不仅用眼睛眺望夜空,而且以自己的心灵感受夜空。《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所看到的。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心中所向往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二、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 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等。《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2、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缥piāo 缈miǎo 理解下列各词的意义: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这样。 珍奇:贵重稀奇。 闲游:悠闲散步。 陈列:把东西摆出来供人观看。 三、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虽然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却又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对此传说进行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诠释,诗内想象的内容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 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 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作者: 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 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 ①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20 天上的街市 (2)(人教部编版)

导学案 20天上的街市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3、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知识链接 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 意象:意象即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之“意”与外在之“象”的结合体。 学法指导 理解中心,要找出诗歌的意象以及寄托作者情感或主旨的诗句;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

来的。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文学常识】 《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___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天上的街市》写于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_中。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天上的街市》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里有什么不同?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诗人郭沫若仰望星空,写下美好篇章,想一想,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把天上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课堂检测 1.说说“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中“闲游”二字的妙处。 2.《天上的街市》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3、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请你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文学常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 一、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2、体会本诗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 3、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4、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及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3、品味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德育目标】 领会本诗在优美的意境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明确今日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人人都应自觉爱护我们生活的家园,保护环境、美化生活,建设祖国。 二、教学方法 1、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有歌有舞有诗有画,轻松活泼的学习诗歌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项基本要求。新大纲规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实现这个重要目标。 2、诵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的教学尤其注重朗读。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实际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朗读,在停顿、轻重、节奏、情绪等的处理上着重指导强调。朗读可由教师表情范读、学生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分男女朗读等,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诗中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从而理解诗的内在思想意义。本文为现代诗,语言朴素易懂,更适合学生在反复诵读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 (12)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目标要求: 1、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2、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教学方法: 以诵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背景画面和音乐)看到这幅画面,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灿烂星空总是能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天上的街市》。 (出现课题及作者,教师同时板书。) 二.诵读 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2.点一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点评。师问:为何要这样处理。

3.师配乐范读: 4.交流怎样读好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把握诗的感情基调,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处理好抑扬顿挫的节奏,努力读出自己的理解,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 5.全班齐读 三.探究: (一)走近文本——梳理内容,感悟主旨。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的活动。比如:在的时候,诗人看到了,又想到了。 2.在诗人的想象中,天上的生活是怎样的? 3.你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吗?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这一传说作了怎样的改动?(从中寄托了怎样的理想?) 如果学生需要,可适当介绍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第一次发表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后来收入《星空》集中。 (二)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的美: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2023年版3)

20、天上的街市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句式特点,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3.体会诗人的情思,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为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美丽梦想而努力。 4.鼓励学生创作小诗,表达出自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对比阅读发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仰望星空,为您读诗 1.教师出示“星空”图,配乐诗朗诵 我坐在璀璨的星空里/望着那划过的流星/我坐在璀璨的星空里/望着那悬挂的弯月/每一颗星辰都是一颗宝石/在铺满星辰的天空/洒落了一地的宝石/我拾起一颗/放在手中静静地观赏/却不敢将它据为己有/我是黑夜的孩子/上帝送给了我这一片灿烂的星空/还有这满地的宝石——《璀璨的星空》(节选) 2.导入新课,走进新课 今天,我们走近诗歌《天上的街市》,一起去仰首星空,观赏奇景,驰骋想象, 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思。 二、自由读诗 1.初读诗歌,标注诗歌的重点读音,划出诗歌的节奏,注意诗歌的停连。 2.齐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画面之美。 三、听读感悟 1.教师朗读。 2.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说一说诗歌描写出了天上的街市的哪些特点? 四、跳读诗歌,理解“想象链”

1.设置讨论问题:对于“天上的街市”的特点,作者是通过写哪些事物表现出来的呢? 2.同桌相互交流,抽一组同学板书到黑板上 3.问题追问:这一系列“事物”作者是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它们联系起来的? 划出“想象链”,板书“联想想象”、“虚实结合” 五、对比阅读,理解主旨 1.设置讨论问题:诗人由眼前的街灯联想到明星,想象到天上的街市,想象到“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局是这样的吗?请大家仿写诗歌第三节。 2.学生仿写练习 你看,那天河, 定然是o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只能够。 3.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对比阅读,分析作者的用意。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4.小组交流讨论,探讨诗歌主旨 5.出示写作背景,出示名言警句,帮助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 6.感情朗读,试着背诵 六、尝试练笔,指导写作 1.诗人看到“街灯明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想象着天上有美丽的街市。 请你根据提供的意象,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写作方法指导 诗歌有意象,诗歌有联想或想象,诗歌要分行排列,诗歌要有自己的情怀七、课堂小结,主题教育板书设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 浙师大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朱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4、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训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5、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领会诗歌中的感情和作者表达的思想;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星空》;课文音频朗读。 2、学生:预习诗文;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查阅诗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教学方法:诵读法、主问题导学法。 课时:1课时 一、激趣,创设情境导入 (多媒体投影星空图片,配乐让学生感受星空的绚丽。) 师:同学们,看着这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看画联想) 学生回答,师生点评。 教师小结引入: 是啊,夜晚的天空,群星璀璨,是多么神秘、多么神奇,令我们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向往。 二、诵读,初步感知诗歌 1、(出示课件:配乐朗诵)首次接触诗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名家的朗诵,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着这首诗,朗诵并标注重音和节奏。 3、(出示课件:标注了重音和节奏的诗歌)自读感知诗歌: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提示,练习朗读诗歌。 三、品读,把握诗歌内容 1、诗人从夜色中眺望远远的街灯,他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

想? (明确:由人间远远近近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联想到天上璀璨的明星,联想到它们好像是无数的明星洒落到了人间,而遥望星空,那缀满天际的明星又多么像是人间地上的街灯!) 引导学生明确体会什么是联想? 让学生找出景物之间的相似点。从而体会。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的双方要有类似的地方,有一定的联系,才能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2、由这天上的街灯,诗人发挥了他大胆的想象力,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牛郎织女) 这又叫什么呢?还是联想吗? (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 3、天上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明确:街市繁华富贵、牛郎织女自由来往、闲游,人们的生活是自由、美满、幸福、光明的。 四、深层解析,理解作者情感 (出示课件:关于诗人改编民间传说的思索)抛出主问题:了解了诗歌内容后,同学们觉得牛郎织女的生活到了这首诗歌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诗人又为什么这样改编神话传说呢? 材料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1、指导学生解答第一问:先用词语概括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再选读诗歌内容佐证。 2、指导学生解答第二问:明确改编意图,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材料二: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好像一张明镜,宇宙万物的印象都涵映着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波翻浪涌起来,宇宙万物的印象都活动着在里面。 ——郭沫若材料三: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 教学目的: 1、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特点,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赏析语歌的语言 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教学方法: 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 讲: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 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 析:赏析诗歌的语言 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几张 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 2、(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 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及介绍 二、读诗歌 1、(出示课件:Flash动画、录音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 2、(出示课件)学生个人朗读比赛 3、奖励优胜者一首音乐,现场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出示课件,节奏、重音划分) 三、讲诗意 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2、(出示课件)教师归纳:“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 四、悟主旨 1、思考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②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 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示课件)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五、析语言 1、(出示课件: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 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2、(出示课件)例句:一朵(颗)流星 六、练手法 1、(出示课件)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本文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 2、(出示课件)想象练习:(三题任选一题) 3、(出示课件)联想练习:看雕塑 七、小结 1、本课内容:①激情朗诵 ②领悟主旨 ③赏析语言 ④联想和想象 2、课外练习:写一首诗《人间的集市》,描述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说课稿第【1】篇〗 尊敬的代老师、杨校长、各位成员和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天上的街市》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前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编和6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虚度的故事或景象曲折的反映现实或变化现实生活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的是通过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假丑恶,向往真善美。《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教学,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留意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2.学习理解作品,意向体会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3.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看问题不够全面,阅读停留于表面,不能结合时代背景深层的理解学生的学习状现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喜欢想象,

但常常出现想象力等于想象物体脱节的现象。 说教法: 诗歌教学要有丰富的想象和理想,从精炼的词句中解读出丰富的内涵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 1.诵读法:诗歌教学尤其注重朗读 2.启发式教学法:由于本诗是新诗,通俗易懂,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突破本课难点——联想和想象。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法引导孩子们进行诗歌创作。 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指导诱导。”本节课我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学习。 说教学过程: (一)本课安排的是一课时,用牛郎织女的故事的微视频,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题。接着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检测学生们的预习情况。 (二)初读课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诗歌:个人读、齐读、pk读、自由读,注意把握节奏、语调、语速。 (三)走进文本,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简单概括每小节的四幅画面,理解联想和想象,小组合作根据老师提示的图画仿写、改编、自创诗歌。 课堂小结 说板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 计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诗人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现代诗的写法和风格,学习赏析现代诗歌的方法。 2.理解并学习诗歌中运用的想象和联想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诗歌的韵味。 2.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赏析,掌握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②理解

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2.难点: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个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彼此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只有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才能在鹊桥相会一次,这是多么痛苦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能在天河中自由地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1921年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的诗篇中,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天上的街市》。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1921至1923年期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和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孜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 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的方法,并且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握诗歌的意象; 2.学习理解联想与想象在诗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体会诗中所蕴含着的作者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选择,激发兴趣。 1.说说选择的依据。 2.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不仅古诗词里篇目众多,现代诗歌中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一首《天上的街市》。(板书课题) 二、简单介绍现代诗歌 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第一首现代诗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代诗歌要关注的方面。 结构:小节/段 明确:意象写法情感

简单来讲,现代诗就是诗人选取一定意象,借助写作手法,传递个性化的情感的诗行,不拘泥于形式的工整和韵律的和谐。 三、“读”领风骚,取“法”乎上 过渡: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天上的街市》。 1.首先,老师范读,同学们听读,划出诗中的意象, 明确: 街灯明星 街市珍奇天河牛郎织女 流星灯笼 2.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关注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同时运用一二单元学到的朗读方法,尽可能读准字音,读对节奏,也就是停顿。 指导,明晰:读音有问题随时处理,词语和短语不能断开,要放在一起读,单个的提示的字,可以独立。 3.读得不错。接下来我们分成四个组,每组读一个小节。同学们看看这些意象连在一起,给咱们呈现出怎样的一个天上街市?或者说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街市?可以用诗中的词语来表述,也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说说。 明确: 美丽的街市陈列着奇珍异宝的街市横跨天河的街市悠游自在的街市 4.那你在诗中看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街市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幸福美好悠然闲适自由快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