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真题之环境学导论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网考 环境学导论(专科).doc

论述题1.我国目前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30%左右,并在一些地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仅川、黔、两广四省区的农业和森林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8亿元。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酸雨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答案: 形成原因:1)纯净的雨雪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因而具有微酸性。
当大气受到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即转化成硫酸或硝酸,溶解在雨水中,使降雨的P H 值低到5 . 6 以下,形成酸雨。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雨、雪作用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降落到地面,这种雨或雪叫酸雨。
2)二氧化硫主要来至工业燃煤,我国是个燃煤大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料高温燃烧,如汽车尾气,我国是汽车大国;酸雨是无国界的,国外的区域输送。
影响因素:人为因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主要原因。
大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
自然因素:土壤性质,大气中的氨,大气颗粒物,天气形式不利影响: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质更毒害作物根系,杀死根毛,导致发育不良或死亡。
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更不容忽视,酸雨淋洗植物表面,直接伤害或通过土壤间接伤害植物。
促使森林衰亡。
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因而对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
我国四川、广西等省有10多万公顷森林也正在衰亡。
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北京芦沟桥的石狮和附近的石碑,五塔寺的金刚宝塔等均遭酸雨浸蚀而严重损坏。
简答题1.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答案: 主要原因:1.直接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2.能源浪费严重,燃烧方式落后,加重了大气污染;3.交通污染源集中于城市;城市布局、工业布局的不够合理等。
环境学导论考研试题

环境学导论考研试题一、选择题1.环境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学科B. 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C. 探索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学科D.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以下哪个层次不属于环境学研究的范畴?A. 生态系统层次B. 社会经济层次C. 分子遗传层次D. 大气环境层次3.环境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研究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B. 提出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C. 探索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D. 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4.环境学导论中,下列何者为“环境负荷”?A.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B. 生物对环境资源的需求C. 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D. 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演替过程5.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学的基本理论?A. 生物多样性B. 农业可持续发展C. 环境伦理学D. 水资源管理二、填空题1.环境学中的三个基本概念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环境、环境负荷、环境容量2.环境学研究方法中的三个层次是____层次、____层次和____层次。
答案:观察层次、实验层次、调查层次3.环境保护的原则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预防原则、污染控制原则、后果治理原则4.环境学研究的范畴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文环境5.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技术途径、政策途径、意识途径三、简答题1.请简述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环境学研究内容包括环境的定义与分类、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环境学的意义在于探索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简述环境负荷和环境容量的概念,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环境负荷是指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污染物的排放、能源的消耗等。
环境容量是指环境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量。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环境负荷不能超过环境容量,否则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学导论考研试题

环境学导论考研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A. 地球物理现象B. 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C. 大气与气候系统D. 地质构造与地貌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A. 人口过度增长B. 经济发展模式C. 自然灾害D. 科技水平提高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是()。
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环境保护优先C. 满足当代人需求D. 满足当代人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4.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农业活动D. 所有选项都是5.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重金属污染B. 有机污染物排放C. 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输入D. 微生物污染6.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不包括()。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C. 生态恢复工程D. 可持续发展教育7. 环境伦理学主要研究()。
A.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B.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C. 人类社会内部的伦理问题D. 人类文化的发展8.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C. 制定环境政策D. 所有选项都是9.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影响包括()。
A. 农业生产模式改变B. 海平面上升C. 自然灾害频发D. 所有选项都是10. 绿色GDP是指()。
A. 传统GDP加上环境成本B. 只计算环保产业的GDPC. 忽略环境因素的GDPD. 传统GDP减去环境成本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学是研究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科学。
2.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________。
4.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能够吸收地面辐射,起到________作用。
5. 环境污染防治的“三同时”原则是指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________同时进行。
川农855环境学考研名词解释

2004年1、水体富营养化(10年考7次):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和半封闭性的水体中,接纳过多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水体初级生产能力的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2、环境(高频):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周围事物的总称。
3、年龄结构(6次):是指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种年龄的个体占全部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4、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物质(或能量)。
5、水土流失(3次):指土壤在水分的冲击和浸润作用下,结构发生松散,随水流失的现象。
6、能源(2次):是指可能为人类利用,并以获取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
7、“三同时”制度(4次)(2020年已考): 是指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8、COD和BOD(3次):COD是化学需氧量的英文缩写,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质时所需要的氧气量BOD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英文缩写,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气量。
2006年2.PM10: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4.自然保护区:在不同自然地带和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将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保护起来,这个特定的区域叫自然保护区,也称之为天然博物馆或称之为自然资源仓库。
6.环境容量:是指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
7.水体:通常指地表水体,如江河、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则包括水、水中的溶解性物质、非溶解性的微小悬浮物、水生生物以及底泥等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8.城市热岛效应(考7次):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建筑物、各种活动场所、街道马路替代了自然的路面,使工业生产、机动车辆行驶和居民生活等排出的热量远高于郊区农村的现象。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生态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城市生态系统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粮食问题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能源与环境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未来的能源供应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 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海洋污染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大气的污染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 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7章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污染及控制对策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8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9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0章 环境经济学概论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及其组成1.人类的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2022年四川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四川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大气布点方法有多种,其中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______,网格布点法则多用于______地区。
2、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BOD5时,水样的稀释倍数可以根据水样的TOC值、______或______来确定。
3、在生化处理过程的设计、运转和控制过程中,保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条件是控制BOD5∶N∶P为______。
4、响度的单“宋”(sone),1sone的定义是声压级为______dB,频率为 ______Hz,且来自听者正前方的平面波的强度。
5、遥感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接收、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等过程。
6、______是指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通过数学优先筛选出来的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7、固体废物的采样方法有______、______和废渣堆采样法。
8、精密度是指______,它反映的是______误差的大小。
二、判断题9、对于空气中不同存在状态的污染物,其采样效率的评价方法都是相同的。
()10、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速率的计算公式为:排放速率等于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浓度与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乘积。
()11、用测烟望远镜法观测烟气林格曼黑度时,连续观测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12、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微米。
()13、5天培养法能测定BOD的最大值为6000mg/L。
()14、氰化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15、工业废水应在企业车间的排放口采样。
()16、受污染河流的多污带中溶解氧含量很低,但其氧化还原电位却较高。
()17、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校准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18、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同时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三、选择题19、对于大气环境监测,对于TSP、SO2的监测,满足日均浓度测定的有效监测是()。
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测试试题

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作者:日期: 2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课程名称:高级生物化学(总分100)适用专业年级:2006级各专业主考教师:杨婉身陈惠考试时间:2007.1.4考生姓名:专业学号考生注意:第一、二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其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选题(,每题分,共20分,在答题卡上将选择的答案用铅笔涂黑)1下列各三肽混合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pH梯度洗脱,哪一个最先被洗下来?A. Met-Asp-GIn ;B. Glu-Asp-Val ;C. Glu- Val - Asp ;D. Met-Glu-Asp2. 有一个环肽的组成是Ala,Asp,Gly,Leu2,Val,Met,下列方法中你首先选用什么方法作为你测定这一个肽的序列的第一步?A .胰蛋白酶水解B .羧肽酶水解C.溴化氰裂解 D .氨肽酶水解3. 下面关于生物大分子沉降系数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其大小与分子量有关B .其大小与分子形状有关C.与其光吸收值的大小有关 D .与其扩散系数有关4.下列关于cAMP的论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是由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的B •是由鸟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的C.可被磷酸二酯酶水解为5'-AMP D .是细胞第二信息物质5. 下列关于某一酶的几个同工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由不同的多聚复合体组成B.对同一底物具有不同的专一性C.对同一底物具有相同的Km值D.电泳迁移率往往相同6. SDS-PAGE把混合的蛋白质分开,是根据各种蛋白质的什么性质?A .蛋白质分子带电性的不同B .分子大小不同C.分子极性的不同 D .溶解度的不同27. 下列常见抑制剂中,除哪个外都是不可逆抑制剂:A .有机磷化合物B .有机汞化合物C .氰化物D .磺胺类药物8. 当要把Cys 、Ser 、Gly 和His 四种氨基酸吸附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时, 应调到什么pH 值?A . pH 4.0B . pH 6.0C . pH 8.0D . pH10.09 .在下列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中,哪一种取决于完整的肽链? A .凯氏定氮法 B .双缩脲反应 C .紫外吸收法D .茚三酮法10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是异常血红蛋白纯合子基因的临床表现。
四川大学838环境科学导论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838环境学导论主编:弘毅考研编者:jack弘毅教育出品【资料说明】《838环境学导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系四川大学优秀考研辅导团队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和高分笔记同等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
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第一眼看到川大历年试题的同学,都觉得试题“简单”。
其实,这也是很多学生选择川大的原因吧。
川大的试题不偏、不怪,80% 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
其实,“试题很基础”不等于“试题很简单”,更不等于“能得高分”。
试题很基础,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
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容易吗?大家不要被试题表象所迷惑。
很多学生考完,感觉超好,可成绩出来却不到100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把考的基础当成考的简单。
其实这很像武侠小说中的全真教,招式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剑走偏锋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内功是不会成为大师的。
我们只能说考题侧重考察基础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答出亮点,让老师给你高分,这并不容易。
2.考试题型与分值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
从最近八年看,川大的题目主要是主观题,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问答、论述,04、05、10年考过选择题,06年考过计算题,07年考过填空、选择和计算题,11年考过判断题。
可很多学生平时喜欢做选择题,不想写,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傻眼。
每个题型的分值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解释一般也就是2-5分,可一个简答题10分左右、问答题或论述题20分左右。
这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川大的专业课没有考试大纲,因此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808环境学导论(总分:150分)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本试题随同答题纸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45分)
1、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反应可将大气污染分为、
、、四种类型。
2、水俣病是由引起的;痛痛病是由引起的;POPs是指。
3、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请列举八大“公害”事件中的四种:、
、、。
4、我国自然保护区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可以划分为、、
三个区域。
5、依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
6、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水体污染分为、
、。
7、按照污染源主要污染的环境要素不同可以将污染源分为、
、、等四类。
8、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
、。
9、“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的制度。
二、名词解释(共计40分,每小题4分)
(1)环境(2)土壤污染(3)“三致”作用(4)年龄结构
(5)赤潮(6)可持续发展(7)COD和BOD (8)水土流失
(9)臭氧层破坏(10)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三、简答题(共计45分)
1、“水能是清洁能源,所以水电开发对环境没有影响”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0分)
2、简述环境的功能特性?(6分)
3、简述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分)
4、分析影响植物对SO2反应的因素?(7.5分)
5、简述重金属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8分)
6、简述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7.5分)
四、论述题(共20分)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
其会议主要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应尽的义务等问题进行多边谈判,最后终于达成了《坎昆协议》,请问坎昆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分析为什么多边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