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2.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3. 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 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

5.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 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

④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

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

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

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

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二、水沸腾了

1. 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2. 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 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

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

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 1.3 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125℃左右。

3.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 水加热实验现象:

②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

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7. 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已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

②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酒精最少不少于 1/3;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

⑤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

⑥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

⑦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三、水结冰了

1. 凝固:0 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这一过程叫凝固(液态→固态)。

2.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0 摄氏度。

3. 水结冰时;水温降低;即水向周围放热;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可以制造更低温度

四、冰融化了

1. 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固态→液态);

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的温度慢慢升到0℃;冰开始融化。

2.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3. 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会慢慢升高。

4. 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5. 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五、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 溶解:像糖、盐这样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

2. 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和红糖等;不能溶解沙子、食用油等。

3. 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 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杯水中可以溶解的食盐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溶解的多有的则少。

5.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两杯一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为了保证公平;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水一样多;要等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份。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天平。

六、加快溶解

1.搅拌、加热、压碎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食盐溶解越快。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物体的颗粒变小可以加快溶解;比如生活中的味精;咖啡;洗衣粉等都是很小的颗粒。2.做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如在探究加热能否加快溶解时;两个杯子一个加热一个不加热;其余条件完全相同。

七、混合与分离

沙子混进食盐里;如何将它们分离?

①溶解:用水分离沙子和食盐;食盐溶解于水中;

②过滤:用滤布或滤纸通过过滤;将沙子分离出来;

③蒸发:将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水分蒸发后收集的白色颗粒就是食盐。2.怎样分离木屑和铁屑?

①磁铁:利用磁铁将铁屑吸引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

②水:浮在水面上的就是木屑;沉在水底的就是铁屑。

八、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 很多物体都在变化;但很多变化之后;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比如水结冰;水还是水。

①橡皮泥:形态发生改变;本质还是橡皮泥;

②折纸:形状发生改变;纸还是纸。

2. 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①空气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夏季轮胎、皮球不能充气太满。

②柏油路面;夏天高温下会变软。

3.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第二单元《空气》

一、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1. 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等;空气的作用: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玩具充气等。

2. 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

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

3. 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

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4. 生活中和空气有关的物品有气球、皮球、轮胎等。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2.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小结:空气占据空间。)理由:

第一次;杯底的纸团没变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导致水无法进入杯内。

第二次;杯底的纸团被完全浸湿了;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

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第三次;打气筒把空气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

又重新被空气占据。

3.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

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三、压缩空气

1. 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 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3. 发现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

被扩张的空气有回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4. 空气为什么容易被压缩呢?

原来;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很容易被压缩。在压缩过程中;

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

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小了。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大了。5.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8. 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

9. 吹气球时是什么让气球变大?空气。压一压气球;气球的形状会改变;这是为什么?空气占据空间。

10. 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11. 会产生弹力。

12. 注射器里的空气和水的变化说明: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而水占据空间不会

13.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打气筒;打篮球。洗手液瓶子。

四、空气有质量吗

1. 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简易小天平可以用来

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3. 天平一端放上充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豆子;如果平衡了;说明充气的皮球和放上去的豆子的

4. 质量是相等的。

5. 给皮球继续充气;小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增加了空气;

6. 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大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7. 给充气的皮球打入 10 筒空气;小天平另一端继续增加豆子;小天平恢复平衡的时候;

8. 打入的 10 简空气的质量等于增加的豆子的质量。

9. 把皮球里的空气放掉部分;小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把气放走了;

10. 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小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11. 把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按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石头>水>空气.

五、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1.用回形针或者绿豆等越轻越小的物品来调节称空气;结果越准确。

2 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天平、电子称等工具测量出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品的质量。

六、我们来做“热气球”

1. 加热前后;袋子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袋子体积由扁变膨胀;表面温度升高;手拿袋子力度增大;袋子表面变紧;袋子会飞起来;

然后后会掉下来。

2.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怎么解释?后来又慢慢落下来;为什么?

袋子里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袋子里空气体积缩小变重又下降。

3.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制作的。

七、风的成因

1. 模拟实验怎么做的?如下图所示

观察到的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雾流动方向是向上的。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雾从纸盒左边圆洞横向流入纸盒中;再从纸盒上面圆洞向上垂直流出;纸盒上面圆洞处的纸条会飘动。以上现象说明什么?点燃蜡烛会使空气受热;空气就会流动。

2.模拟实验中的风如何形成: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盒子;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3.大自然中的蜡烛是什么?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大自然中的蜡烛是太阳。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4.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八、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1.空气是种物质;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3.空气作用: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能

形成风;轮胎充气、风力发电也离不开空气

第三单元《天气》

一、我们关心天气

1.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 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 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5. 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6. 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二、认识气温计

1. 太阳是地球获取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 温度是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

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 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

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 气温计上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信息。

6. 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水温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7.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测量气温

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1.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②悬挂在空气中;

2.③让气温计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 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 24 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 2 到 3 时;

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四、测量降水量

1. 除了下雨;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

2. 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

3. 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

4.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要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

记录数据时要以“毫米”为单位。

5.降雨量等级标准通常分为 6 级;根据一个地方 24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进行划分:0.1~9.9 毫米为小雨;10.0~24.9 为中;25.0~49.9 为大雨;

50.0~99.9 毫米为暴雨;100.0~249.9 毫米为大暴雨;250.0

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五、观测风

1. 观测风的时候;我们主要观测它的大小和风向。

2. 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与方向。

3. 制作简易风旗时;我们要选择薄而轻的布;这样制作出的风旗才能更准确的进行测量。制作简易风向标时;

4. 要注意风向标能够灵活转动。

5.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8 个方位来描述。

6. 我们常用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

7. 气象站使用专业的风向标和风速仪进行测量风速和风量。

六、观察云

1. 云是小水滴或小冰晶浮在空气中形成的;云的多少与天气关系很大;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

2. 天空中的云主要有三种形态:大团、堆积的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纤维、羽毛状的云。

4. 天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

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

5. 我们可以用适当的符号观测记录天的云量。

七、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1. 通过分析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云量、

气温、风速、风力、降水量等方面进行描述天气。

2.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9.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八、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 未来的天气状况是可以预测的;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制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3. 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降水量;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

特殊的灾害性天气等信息。还包括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洗车指数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