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7.2021.7.2014:38:1214:38: 12July 20,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7月 20日星 期二下 午2时38分12秒14:38:1221.7.20
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 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 (4)产生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关键性的 特点是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备 上。
7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7.2021.7.20T uesday, July 20, 2021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过电压
线路
避雷器
被保护 设备
接地
10
•
适用规范
•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石油库设计规范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 15599-95 GB50057-94 GB50074-2002 GB50160-92 DL/T 620-1997
•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课件PPT课件

第6页/共67页
• 一辆吊车准备放下钢板,两名接应的工 人刚摸到钢板,立刻触电弹了出去,其中一 人身上衣物还起了火。所幸,两人因抢救及 时捡回了性命。 为何两人摸到钢板会触电呢? 高压电弧触 电。 当导体(这里就是吊车吊臂)与高压带 电体距离达到一定值时,发生空气电离,空 气这时成为导体,高压带电体与导体之间会 发生放电现象,这时吊车吊臂就带电了。电 流顺着吊臂一直往下传递,使钢板也有了电。 工人的手一摸,就触电了。
第17页/共67页
二 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1、 隔离带电体的防护措施 有效隔离带电体是防止人体遭受直接电
击事故的主要措施。有下列几种方式: (1)绝缘
是用绝缘物将带电体封闭起来的技术措 施。良好的绝缘既是保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 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 基本措施。
电工绝缘材料是指体积电阻在107Ω·m 以上的材料。
第10页/共67页
•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是使肌肉突然收缩,引起痉挛、疼痛、心律异常、
心房颤动等,使心脏和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其热效应和化学 效应可使人体严重病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11页/共67页
3 引起触电三种情形 (1)单相触电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单相触电 当人体接触导线时,人体承受相电压。电流经下体、大地和中性点
第28页/共67页
作用原理:是利用数值较小的接地装置电阻(低压系统一般应控制 在4Ω以下)与人体电阻并联,将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大幅度地降低至安 全范围内。
此外,因人体电阻远大于接地电阻,由于分流作用,通过人体的故障 电流将远比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要小得多,对人体的危险程度也就极大地 减少了。
第29页/共67页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吸附:可能导 致粉尘、颗粒物吸 附在设备表面,影 响设备正常运行
02
静电干扰:可能导 致电子设备、控制 系统等出现故障
03
04
静电积累:可能导 致设备内部积累静 电,影响设备性能 和寿命
05
静电电击:可能导 致人员触电、灼伤 等伤害
静电防护原理
01
静电产生:物体间的摩擦、接触和分离等
过程会产生静电
01
防止静电放电: 静电防护可以防 止静电放电对电 气设备的损害, 保障电气设备的 正常运行。
02
降低电气火灾风 险:静电防护可 以降低电气火灾 的风险,保障人 身和财产安全。
03
提高电气设备的 可靠性:静电防 护可以提高电气 设备的可靠性, 延长设备的使用 寿命。
04
保障电气设备的 安全性:静电防 护可以保障电气 设备的安全性, 防止设备因静电 放电而损坏。
电气安全对静电防护的要求
01
静电防护设备 必须满足电气
安全标准
02
静电防护设备 必须具备良好
的绝缘性能
03
静电防护设备 必须具备足够
的耐压能力
04
静电防护设备 必须具备良好
的接地性能
05
静电防护设备 必须具备良好
的防雷性能
06
静电防护设备 必须具备良好 的电磁兼容性
能
07
静电防护设备 必须具备良好 的抗干扰性能
电气安全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
国家标准:GB
2
标准:IEC 60364-1、
16895
IEC 60364-4、IEC
60364-7等
行业标准:电力行业标
3
准DL/T 5190、建筑行
第2章 电气、静电及雷电安全防护技术

(2)泄漏导走法 泄漏导走法即是将静电接地,使之与大地连接,消除 导体上的静电。这是消除静电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利用工 艺手段对空气增湿、添加抗静电剂,使带电体的电阻率下 降或规定静置时间和缓冲时间等,使所带的静电荷得以通 过接地系统导入大地。
(3)静电中和法 静电中和法是利用静电消除器产生的消除静电所必须的 离子来对异性电荷进行中和。此法已被广泛用于生产薄膜、 纸、布、粉体等行业的生产中。但是如使用方法不当或失误 会使消除静电效果减弱,甚至导致灾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掌 握静电消除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人体接地
2.人体防静电措施
工作地面导电化
安全操作
问题讨论 试举例说明生产中和生活中常见静电现 象,并说明消除静电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三节
防雷电安全技术
一、雷电现象
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或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 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激烈的放电, 到一定程度时 , 将会发生激烈的放电 , 同时出现强烈闪光 由于放电时温度可高达20000 20000℃ 空气受热急剧膨胀, 。由于放电时温度可高达20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 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电闪与雷鸣。 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电闪与雷鸣。 电闪与雷鸣
引下线 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 一般以钢筋或扁钢等制成, 体。一般以钢筋或扁钢等制成,也可以利用 建筑物结构柱内的钢筋兼作。 建筑物结构柱内的钢筋兼作。 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总和。 接地装置 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总和。可以 以钢筋、扁钢和各种型钢制成, 以钢筋、扁钢和各种型钢制成,也可以利用 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兼作。 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兼作。
静电通常是指静止的电荷,它是由物体间的相互摩 擦或感应而产生的。
逸出功
1.物质本身的特性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V1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V1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是现代电工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项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电气设备时的安全性以及减少静电对于电气设备工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对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进行重新整理,具体如下:
一、电气安全技术
1.接地保护技术
接地保护是电气安全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电气设备和房屋的接地线连接到地面,可以将电气设备的电流导向地面,从而避免电击等事故的发生。
2.绝缘保护技术
绝缘保护技术是通过在电气设备表面覆盖一层绝缘材料,使电气设备的外部表面对外部世界隔绝,从而达到保护人身安全以及保护设备不受外部干扰的目的。
3.过电压保护技术
过电压保护技术是指在电气设备内部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一旦设备内部出现过电压现象,就能够自动切断电路,保护人身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静电防护技术
1.增强接地技术
与电气安全技术中的接地保护类似,静电防护技术中的增强接地技术也是通过将电气设备和房屋的接地线连接到地面,将静电导向地
面,避免静电对设备的干扰。
2.静电消除技术
静电消除技术是指在设备内部或者设备表面上增加一些静电消除装置或材料,使静电能够及时被消除,避免其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3.静电屏蔽技术
静电屏蔽技术是通过在电气设备内部或者外部增加一层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屏蔽层,避免静电对设备造成的干扰。
总的来说,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是电工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技术,采取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护人身安全以及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现代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V1

现代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V1现代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一、现代电气安全技术概述现代电气安全技术是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而推出的一系列措施。
它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多个方面。
二、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1.电气设备安装(1)电源保护:在供电系统中必须加装断路器或熔断器,并通过过流保护装置进行过载和短路保护;(2)接地保护: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小于规定值,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电气设备维护和检修(1)设备定期维护:巡检、清洁、紧固、润滑、防腐等工作要做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2)设备检查维修:对设备的接线、电缆连接,各机器部件、弹簧、触点等进行检查、清洁、维修,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防止故障发生。
3.电气设备操作规范(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操作技能;(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循操作规范,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设备的运行规程和操作手册,以便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处理得当。
三、静电防护技术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荷积累所引起的现象,它有时会引起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因此,静电防护技术也是现代电气安全的重要方面之一。
1.静电的危害(1)眼睛损伤:静电放电会产生紫外线,对人眼有很大伤害;(2)机器干扰:静电对电脑和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容易导致数据丢失;(3)人员伤害:静电足以使人体感到电击、刺痛或引起肌肉痉挛等症状。
2.静电防护技术措施(1)静电屏蔽:在静电场强的工作区域内加装针孔网值等屏蔽装置,以减少静电影响;(2)吸附辊筒:在生产线上用带电材料,如塑料等,用吸附辊筒进行吸附,减少电荷积累;(3)测量检查:通过检测工件、生产线以及工作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静电值,保证生产安全。
四、电气安全和静电防护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气安全和静电防护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电气安全和静电防护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6第六章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

触 电 事 故 的 规 律 性
二、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化工生产场所绝大多数是易燃、易爆、易导 电和极具腐蚀性的工作环境,安全用电的危险性 非常大,要务必给予高毒重视。同时要采取有效 的技术保护措施,以防事故发生。按照目前工业 中预防触电事故的常规技术措施有六个方面:
1 .隔离带电体措施
气体——空气、N2、CO2。 液体——变压器油、开关油、电 容器油、电缆油、12烷基苯、硅油、 聚二丁烯等。 固体——绝缘漆胶、漆布、漆管、 绝缘云母制品、聚四氟乙烯、陶瓷、 玻璃等。 装置尺寸要合乎要求; 确保安装距离; 屏护装置要接地; 标志要明显; 高压电气要安装信号和联锁装置
(8)验电笔
分高压和低压两种类型。是用来检测设备是否带
电的检验工具。当设备断开电源、接入携带型接地线 前,均应用试电笔验明设备是否有电。
试电笔使用注意事项:
试 电 笔
电笔应该配置与额定电压等级一致的试电笔,使用前 现在带电设备上验电,证明笔是良好的; 使用中应在设备进出线两侧分别验电,验后还需将电 笔在带电设备上符合其性能是否良好(验电3步骤); 在无高压电笔的情况下,可用合格的绝缘杆代替电笔 验电,但只能靠近,不得基础,用有无火花断定设备 是否带电; 使用中必须戴绝缘手套, 半年电笔要测试是否良好;
①电流强度影响
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感知越强列→心室颤 动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致命性越强。(具体见 表6-1)一般视电流强度分成三级: 感知电流——有发麻刺痛感,成年男性1.1mA; 成年女性0.7mA。没有伤害; 摆脱电流——会造成肌肉收缩,发生痉挛,不 能自行摆脱。成年男性16mA;成年女性10mA。 没有伤害;一旦超限,神经中枢麻醉,导致停 止呼吸,摆脱及时可恢复呼吸; 致命电流——引发心室颤动→心力衰竭→血液 循环中止→大脑缺氧死亡。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1)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1)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是一本介绍电气安全和静电防护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书籍。
一、电气安全
1.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是指在电能的使用和生产过程中,避免电击、电伤、电烧和火灾等各种事故的安全保护措施。
基础知识包括电气基础知识、电气设备安全等。
2.电气设备安全
电气设备安全的主要原则是:选择、安装、检测和维护安全、可靠的电气设备。
选择电气设备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进行选择。
3.电气事故预防
电气事故预防是保证电气工作安全的重要举措。
主要措施包括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程等。
二、静电防护技术
1.静电的基本概念
静电是指一种由静态电荷引起的电场现象。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摩擦、分离、接触等物理现象造成的。
2.静电的危害
静电具有很强的危害性,静电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
静电还会对一些敏感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3.静电的防护
静电防护是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静电危害的重要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静电接地、静电消除、静电屏蔽等。
4.静电检测
静电检测是通过检测静电电位、静电场等参数,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在电气安全和静电防护方面,需要遵守安全规定和标准,认真执行预防措施,防范静电危害,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提高电气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带电。
流速,m3/min 100 200 300 400
泵内静电,μA 0.023 0.030 0.085 0.090
管线内静电,μA 0.028 0.068 0.100 0.220
管线材质影响。如高分子塑料管与钢管比较,前者带静电高8倍。
管线内表面光洁度和使用时间等条件也对带静电倾向影响很大。
4 预防雷电危害的技术措施(略) 5 预防雷电危害的管理措施(略)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二、防静电
• 静电的产生 • 石油静电的产生 • 静电的安全防护 • 适用规范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静电的产生
• 静电现象 • 静电的产生 • 物质夺取自由电子,需要能量。 • 如果物质间进行摩擦,产生电子转
• (2)从二维空间入侵变为三维空间入侵。 • (3)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
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 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 (4)产生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关键性的 特点是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备 上。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管线长度与带电量成正比,如管线设有过滤分离器、过滤网等,带电 量有时会增加10~200倍。因此泵或过滤器等出口侧的管线采取加大 管径和增设缓冲罐等措施,都是必要的。
泵转速的影响。
油温的影响。石油的导电率随油温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相反的理论。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混入微粒子、空气和水的影响。当石油类中混入铁锈等微 粒子以胶状分散时会增大带电量;当空气和其他气体泡混 入石油类中时,在流动开始瞬间,试验证明与正常流动比 产生约100倍的静电;水的混入因情况不同而不同,一般 也会增加静电。
质破坏、热性质破坏和机械性质破坏 1、电性质破坏: 2、热性质破坏: 3、机械性质破坏: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 当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后,雷灾出现的特
点与以往有极大的不同,可以概括为:
• (1)受灾面大大扩大,从电力、建筑这两个传统
领域扩展到几乎所有行业,特点是与高新技术关 系最密切的领域,如航天航空、国防、邮电通信、 计算机、电子工业、石油化工、金融证券等;
过电压
线路
避雷器
被保护 设备
接地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
适用规范
•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石油库设计规范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 15599-95 GB50057-94 GB50074-2002 GB50160-92 DL/T 620-1997
• 我国的雷电活动,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全球分布是赤
道附近最活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极地最少。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 雷电危害按雷电形式可分成直击雷、感应雷
和雷电波侵入三种。 1、直击雷破坏 2、感应雷破坏
A、静电感应雷: B、电磁感应雷 3、雷电波引入的破坏: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 雷电危害按雷电出现的物理效应可分成电性
• 积雨云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
成的云。
•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
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 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 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 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 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 闪电的形状最常见的是枝状,此外还有球状、片状、带状。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15599-95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和石油产品在生产、 运输、贮存、销售、使用过程中避免或减少 石油设备雷电危害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设备的雷电安全保护。
• 2 引用标准(略) • 3 预防雷电危害的基本原则(略)
闪电的形式有云天闪电、云间闪电、云地闪电。云间闪电 时云间的摩擦就形成了雷声。
• 在气象学中,常用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日数、年平均地
面落雷密度,来表征某个地方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
•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
(<15天)、中雷区(15-40天)、多雷区(41-90天)、 强雷区(>90天)。eg:宜昌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42天
• 静电的积累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电阻率与泄漏半衰期的关系
电阻率Ω·cm
1017 1016 1015 1014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半衰期s
12000 1200 120
12 1.2 0.12 12 0.0012 0.00012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石油静电的产生
移。但两个物质表面接触后,只要 把他们迅速拉开,也足以产生静电。
• 静电产生的基本、重要的因素应当
认为是,物质相互密切接触和迅速 剥离。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 产生静电的内因
物质逸出功(电子脱离物质表面所需要 作的功)不同。 物质电阻率不同。
• 产生静电的外因
紧密接触(25×10-8 cm)与迅速分离。 附着带电、感应起电、极化起电、流动 带电、喷出带电、飞沫带电;
hx=被保护物高度m
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m
hx
h/2
r=1.5hP
rx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 避雷器 分为阀型、管型和氧化锌避雷器
接在被保护设备引入端,上端接带电部分、下端接地。
正常时,避雷器内部间隙保持绝缘,过电压时间隙放电接地,截断冲 击波,使引入被保护设备的电压为避雷器“残压”,雷电过后,避雷 器恢复绝缘状态。
•防雷措施
• 防雷装置:
▲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
避雷线、 ▲避雷器等。
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反击)
避雷针:保护范围确定
ha h
r—地面保护半径m
h—避雷针高度m
θ
P—高度影响系数;h≤30m取1,30~
120m取5.5/√h,>120取h=120m
rx=避雷针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 术讲义
2020/11/28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一、防雷
• 雷电的产生与雷电的放电 • 防雷措施 • 适用规范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讲义
雷电的产生与雷电的放电
•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 一
般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
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 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