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801金融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复旦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复旦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5. 计算题 6. 简答题7.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纳入中国货币供应量M1统计口径的是( )。
A.某大学活期存款B.某工商企业活期存款C.某个人持有的现金D.某银行库存现金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为: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主要指企业机关存款,储蓄存款主要指居民活期存款。
因此,选项A、B、C均应纳入M1统计口径。
至于选项D,已经被印刷但尚未流通的现金不是任何人的资产和负债,当然不能影响任何人的行为,因此,不将其包括在货币供给中也是合情合理的。
2.向下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 )。
A.预期市场收益率会上升B.预期短期债券收益率比长期债券收益率低C.预期经济将进入上升期D.预期货币政策未来将进入宽松期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可知,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收益率的平均值。
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意味着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此时人们预计市场收益率下降,经济进入衰退期。
选项A、B、C错误。
此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导向是锁短放长,力图平衡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选项D正确。
3.下列不属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措施的是( )。
A.建立长期客户关系B.抵押品C.补偿余额D.购买利率衍生品正确答案:D解析: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
很明显,选项D属于利率风险管理措施。
4.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矛盾与政策搭配,是由哪位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James MeadeB.Robert MundellC.H.JohnsonD.T.Swan正确答案:A解析: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2006-08、11-15年(回忆版)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汇编

2015年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真题一、简述题(共55分)1.(10分)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阐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10分)金融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
3.(10分)假设经济在自然失业率下运行。
如果政府希望降低通货膨胀率,有哪些政策可以实施?4.(10分)假设市场里有甲、乙两家企业。
市场的需求函数为=100Q P -,12Q q q +。
两个企业的成本函数均为20i i C q =,1,2i =。
(1)试计算反应函数和古诺均衡状态;(2)假设企业甲不得不在企业乙选择2q 之前选择2q ,且企业甲知道企业乙的反应函数。
企业甲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是多少?(3)如果企业甲可以选择在企业乙之前、同时或之后决定产出水平,那么甲会如何选择?5.(15分)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学区房的新闻报道,由下面的报道可以看出,学区房这个现象的产生,至少说明如今的义务教育并非是免费的。
高价学区房:政策变数带来风险2009年8月31日02:12来源:劳动报 作者:者邰佳 选稿:陈莹雪明天是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
如今,不少家长在孩子一两岁时就未雨绸缪,把购买学区房纳入计划。
即便比同区域同品质的非学区房贵出三四成,学区房因为其特殊属性及抗跌的投资价值依然是市场上“一房难求”的“香饽饽”。
然而,由于招生计划的可变性,学区房依然存在风险。
从择校衍生出的择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多数孩子或许并不知道父母为了他们能念上一所师资好的“名校”,为之付出的心血和财富。
卢女士的女儿现在不到 2 岁,原本对学区房还知之甚少的她近来总听周围的同事朋友讨论学区房,于是,她也不由地着急起来。
因为本市义务教育阶段采取“就近入学”的原则,楼市中有了所谓的“香饽饽”———学区房,学区房,说白了就是“名牌中小学周边能够对口入学的住宅”。
复旦金融考研(基金,专硕)复试题库含答案(祝福版)

1、按利率平价理论,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套补利率平价(CIP):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必将升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贬值。
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
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非套补利率平价(UIP):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未来将贬值。
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市场预期本币在未来将升值。
如果本币当局提高利率,则当市场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并不因之发生变动时,本币的即期汇率将升值。
反之亦然。
2、简述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1)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效率;2)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效力;3)政策纪律性4)对于通货膨胀的控制;5)对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影响。
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1)本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小国贸易依存度高,大国对外贸易多元化;2)特定的政策目标:治理通货膨胀;3)地区经济合作情况;4)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5)三元悖论: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
3、何谓均衡汇率,怎样衡量均衡汇率?自威廉姆森以来,均衡汇率都定义为与内外部均衡相一致的汇率。
内部均衡以保持充分就业为衡量标准,而外部均衡则以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衡量标准。
均衡汇率是内、外部均衡同时实现时的汇率,其中内部均衡就是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均衡区间内的增长,外部均衡一般指国际收支平衡。
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内部均衡要比外部均衡重要,因此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均衡区间内要比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更重要。
如果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均衡区间内需要一定的国际收支失衡为代价,而且这种失衡是可维持的,那这样的国际收支失衡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如果国际收支失衡影响了内部均衡的实现,那这样的国际收支失衡就是不可接受的。
由上所述,内部均衡是均衡汇率最主要的条件和判断标准,均衡汇率应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汇率条件,而不仅仅是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条件。
2022年复旦大学专业课《金融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复旦大学专业课《金融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一般来说,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会使其()。
A.货币疲软B.货币坚挺C.通货紧缩D.利率下跌2、假设一张票据面额为80000元,90天到期,月贴现率为5%。
,则该张票据的实付贴现额为()A.68000B.78000C.78800D.800003、西方学者所主张的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是()。
A.购买力B.支付便利性C.流动性D.金融资产期限4、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工具主要是()。
A.大额可转让存款单B.银行承兑汇票C.金融债券D.国库券5、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股价的()。
A.相对位置B.比例C.形态D.时间6、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A.商业信用B.消费信用C.国家信用D.补偿贸易7、看跌期权的卖方()。
A.购买了按约定价格购买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B.出售了按约定价格购买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C.购买了按约定价格出售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D.出售了按约定价格出售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8、下面的经济学家中,()不是传统货币数量说的代表人物。
A.弗里德曼B.费雪C.马歇尔D.庇古9、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10、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它表示()。
A.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B.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C.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D.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11、公司将一张面额为10000元,3个月后到期的商业票据变现,若银行年贴现率为5%,应付金额为()。
A.125B.150C.9875D.980012、目前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50%,假设2010年官方公布的CPl为3.80%,则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实际年利率为()。
A.1.30%B.-1.30%C.-1.25%D.-1.27%13、L公司刚支付了2.25元的股利,并预计股利会以5%每年的速度增长,该公司的风险水平对应的折现率为11%,该公司的股价应与以下哪个数值最接近?()A.20.45元B.21.48元C.37.50元D.39.38元14、下列关于利率平价理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4*10)1.马克思认为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为什么?2.为什么新古典增长模型会得出一个“尴尬的结论”,即长期经济将会以人口增长率增长?3.假设某行业的市场需求曲线,企业总成本曲线是(1)如果这一行业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请问该行业的市场短期供给曲线是什么?市场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各是多少?(2)如果这是一个卖方完全垄断的行业,市场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各是多少?(3)分别计算两种市场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比较两者之间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的大小,并判断说明那种市场结构更有效率。
4.假设政府与流浪者之间存在如下社会福利博弈:请分析下在这场博弈中政府和流浪汉各自有没有优势策略均衡?有没有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说明优势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的区别和联系。
二、计算题(4*15)1.下表分别表示了同一发行公司发行的两种每年付息的债券的特性,它们有相同的优先偿债权与即期利率,债券价格与即期利率无关。
(1)利用表中信息推荐购买债券A 还是B?为什么?(2)本题所描述利率曲线是否说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高于即期短期利率?为什么?(3)以下是两种国债的部分特性,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你分别推荐购买哪只国债?为什么?a. 强势经济复苏伴随着高通胀预期;b. 经济衰退伴随着低通胀预期。
3. 如果两个企业的生产函数分别为0.40.5=, =A B y k y k ,请回答以下问题:(1)两个企业的投资需求函数为多少?当市场均衡利率为5%是,两个企业的资本存量为多少?(2)由于A 企业为外资企业,当地政府给予20%的贷款利率补贴,问:A 企业面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它将把资本存量调整到多少?(3)你觉得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导致资本市场价格扭曲,资金错误配置的现象?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后果。
4.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 =‐1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 =20W ,其中S 和D 分别为劳动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人数,W 为每日工资,问:(1)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为多少?(2)假如政府希望吧均衡工资提高到6元/日,其方法是将钱直接补贴给企业,然后由企业给工人提高工资,为使职工平均工资由原来的提高到6元/日,政府需补贴给企业多少?新的就业水平为多少?企业付给职工的总补贴是多少?(3)假如政府不直接补贴给企业,而是宣布法定的最低工资为6元/日,则在这个工资水平下降需求多少劳动?失业人数为多少?三、论述题(2*25)1.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全球经济增长的自发调节机制有哪些?这些机制为什么没有有效的解决当前的失衡问题?请你谈谈对以人民币升值作为解决全球失衡问题主要途径这一观点的看法。
2016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简答题(45分)1.在索罗模型中,储蓄率变化对于人均产出及其增长率的影响。
(10分)答:储蓄率在索罗模型中对人均产出及增长率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的宏观经济分析中,表现不一样,具体分析如下。
(1)如图1所示,两条s(y/k)曲线对应的储蓄率分别是s1和s2,s2>s1。
两条sδ+n水平线也对应储蓄率s1和s2。
当储蓄率较高时,在k的任何水平上每个工人有更高的资本增长率Δk/k,根据y=f(k),f′(k)>0,Δy/y和y也更高。
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当储蓄率s上升时,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人均产出及其增长率;此增长率在向稳态过渡期间仍保持较高的数值。
图1 储蓄率提高的长期影响(2)在长期内,人均资本增长率对于任何储蓄率来说都为0;在长期或稳态情况下,更高的储蓄率导致每个工人有更高的稳态资本k*,从而有更高的人均产出,而达到稳态时的增长率仍为0。
长期内,总体的实际GDP增大到稳态值后以稳定的速度增长,这时候增长速度等于人口增长率n,这是因为Y=yL,可得出ΔY/Y=Δy/y+ΔL/L,稳态时Δy/y=0,所以就有ΔY/Y=ΔL/L=n。
因此,在索罗模型中,储蓄引起暂时性经济增长,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
2.纯粹商业活动可以创造价值吗?(10分)答:纯粹的商业活动并不创造价值。
理由如下:(1)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
①具体劳动从劳动的具体形态看,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
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
②抽象劳动从劳动的抽象形态看,如果抽象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种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2017年复旦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复旦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计算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若目前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为5%,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5%,B公司的股票预期收益率与整个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为250,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标准差为20,则B公司股票必要收益率为( )。
A.15%B.12%C.11.25%D.8%正确答案:C解析:β=Cov(Ri,Rm)/σm2=250/202=0.625,根据CAPM模型,R=Rf +β(Rm一Rf)=5%+0.625×(15%一5%)=11.25%。
故选C。
2.根据杜邦分析框架,A企业去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下降,可能是由( )引起的。
A.销售利润率上升B.总资产周转率下降C.权益乘数上升D.股东权益下降正确答案:B解析:由杜邦关系式可知,ROE=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若ROE下降,可能是由于总资产周转率下降引起的。
故选B。
3.若甲公司股值从10元上升到25元,乙公司结构、竞争能力等与甲公司相同。
现在估计乙公司明年股票价值上升150%以上,请问这是什么经济学行为?( )A.心理账户B.历史相关性C.代表性启发性思维D.锚定效应正确答案:D解析:锚定效应是指在缺乏更准确信息的情况下,以往价格或者类似产品的价格更容易成为确定当前价格的参照。
故选D。
4.根据“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实际货币升值B.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物价较低C.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较快的国家。
名义货币升值D.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较慢的国家,名义货币升值正确答案:C解析: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就会存在货币高估现象。
2015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基础801真题

2015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基础801真题2015年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真题答案一、简答题(5小题,共55分)1.(10分)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阐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答:(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生产商品的劳动之所以采取私人劳动形式,是因为:第一,存在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独立营;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生产者有自身的独利益。
劳动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劳动采取价值的形式,这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的形式。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
(2)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商品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或者是不同的所有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的个别行为或私人行为,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具有个別劳动的性质。
这种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只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
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的条件下的私人劳动阻碍了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商品进入市场并被市场所接受,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使私人劳动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个部分。
如果不被市场接受,那么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不能或不能全部为社会所承认, 他的具体劳动就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让渡出去,不能转化为社会使用价值,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得不到补偿,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商品生产者会因此而破产,经济危机因此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801金融学2013年真题【点评】本年份真题包括以下3种题型:4道简答题,每道题10—15分,总计50分;3道计算题,每道题10—15分,总计50分;2道论述题,每道题25分,总计50分。
和往年考试题目对比,题型变化很小,本年度专业课题目比以往都简单,计算题绿皮书几乎都可找到答案,简答题、论述题都是复旦常考题型。
一、简答题:【题目】1. 为什么说固定资产的更新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10’)【解题】(1)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的对称。
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
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虽然受到磨损,但仍然长期保持固定的物质形态。
它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磨损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经过商品销售,这部分转移过来的价值又变为货币形式收回,以备更新它本身的物质形态。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表现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一方面,大量的商品销不出去,甚至成批地毁掉,成千上万的企业倒闭,失业暴增,物价暴跌。
另一方面,失业工人激增,在业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整个社会经济映入了瘫痪和混乱的状态,使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
周期性经济危机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是周期的起点和终点,其特征是商品销售困难,物价暴跌,生产下跌,失业工人增加,银根紧缩,竞争空前激烈,大批企业倒闭等。
萧条是周期中的停滞,其特征是:生产停止下降,价格停止下跌,失业人数不再增加,信用关系呆滞,社会游资充斥等。
复苏是周期中恢复阶段,其特征是:生产逐渐扩大,社会需来逐渐增加,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开始,就业人数增加,社会购买力逐渐提高,信用关系逐渐扩展等,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高涨是下一次危机的准备阶段,其特征是,生产迅速扩大,投资大量增加,市场繁荣,信贷异常活跃等。
(3)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要求按照社会需要的比例把社会总劳动和经济资源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去。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各个部门和企业并不完全了解社会需要,每个资本家都从获取更多利润出发,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中,使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
当比例失调达到相当程度,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遇到严从破坏时,就必然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尽管经济危机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一切经济危机的实质都是商品生产的过剩。
不过,这种过剩只是对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过剩,而决不是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的过剩,因此它只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实际上,在危机期间,劳动人民所得到的消费品比任何时期都缺乏。
(4)固定资产的更新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资本家一方面对剩余价值有无限的贪欲,另一方面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致于被消灭,就必然要不断增加积累,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扩大生产的规模。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存在着一种不顾市场限制而盲目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
伴随着生产的不断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产生大量相对过剩人口,使失业人口增多 资本家加强剥削,必然使实际工资下降,使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状况进一步恶化。
这就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造成大量商品过剩,于是经济危机就必然爆发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只有以这一基本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生产扩大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十分尖锐,社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才发生危机。
在经济危机中,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商品销毁,从而使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得到缓和,社会再生产比例得到大体平衡,使资本主义经济又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又尖锐起来,社会再生产比例又严重失调,于是新的经济危机又开始装来。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就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一方面,固定资本更新为资本主义生产摆脱危机提供物质条件。
更新固定资本,采用先进技术,将推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增加就业人数,增加社会购买力,从而推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扩大,使社会经济摆脱萧条而转入复苏的高涨。
另一方面,固定资本更新又为下一月斯新的经济危机创造物质前提。
固定资本的更新,社会生产的迅速扩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必将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牙盾,加深社会再生产比例失调 导致新的经济危机。
但固定资本更新只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不是它的原因,经济危机的原因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固定资本更新也正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条件下才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分析】政经:解释固定资本,经济危机的原因、特征、阶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尽管这是简答题,没必要答得如此详细,但逻辑线一定要清晰。
此外,要有答题方法,不要仅仅回答“固定资产的更新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否则几句话就搞定了,之前的“解释固定资本,经济危机的原因、特征、阶段”是不可缺少的。
【题目】2 比较商业银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和开放经济下一国货币帐户的平衡。
【解题】(1)一国开放经济下的货币账户的结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资产负债储备( R ) 基础货币( B ) 基础货币(B) 银行存款(H) 国库券 ( D1) 国库券对私人部门的贷款(D2)(2)货币账户的平衡A.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当一国的储备( R)因某种原因增加时,央行可以采取的方法:冲销方法,减少政府国库券的持有,即降低 (D1),不改变央行基础货币; 非冲销方法,不改变 (D1),增加基础货币发行量, 来平衡资产负债表。
B.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商业银行的资产可以因央行基础货币(B)供给的增加而增加;其负债则因私人存款的增加而增加.央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而引起的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平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商业银行货币再创造的过程.实际创造的货币增量:ΔH = k ΔB,其中k为商业银行向央行所存入的准备金的倒数。
(3)开放经济下一国货币账户的平衡当一国贸易顺差时,外汇收入增加,储备增加央行采取冲销政策时:意味着国内信贷收缩基础货币供给不变,但政府支出,私人部门的支出减少。
央行不采取冲销政策时:意味着国内信贷增加基础货币相应增加,私人支出增加,银行存款乘数增加。
【分析】国经:开放经济概述。
阐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开放经济下货币账户由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构成。
以上部分如果能结合中国实际加入中国目前外汇管理、货币政策的困境,或者进一步比较中美两国间position的差异,那更会讨复旦阅卷人喜欢,能结合现实,复旦老师最喜欢这套了。
【题目】3.计算一个捕鱼的个人最优捕鱼量,帕雷托最优,政府如何征税。
【分析】有关公共品的帕雷托最优问题,以及市场失灵的绿皮书上有类似练习题。
【题目】4库兹涅茨假说:一国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成倒U型,即一国经济起飞阶段其收入不平等性可能增加,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收入不平等缩小。
你所能想到的解释这一假说的经济学机制。
(10’)【解题】(1)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 库兹涅茨在 1955 年一篇经典论文中指出 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 后期不平等缩小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
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些发展理论在快速发展的低收入国家中是成立的。
即 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入分配将趋向不平等展经济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结构分析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经济不平衡理论等。
(2)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最初是由刘易斯提出的。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非资本主义部门以农业部门作为代表;另一个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为代表。
经济发展过程也就是一个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过程,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非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农业部门。
在一个二元经济鲜明剩余劳动丰富的国家里收入分配是向资本家阶级倾斜的,这样就必然会导致劳动者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
(3)经济不平衡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根据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通常称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如果其中一个或几个地区经济增长,地区间收入和利润率差别开始拉大于是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者就会纷纷地从落后停滞的地区流入正在蓬勃发展的地区资金也会竞相从落后地区流入发展迅速的地区,落后地区收入水平、投资水平更低,形成了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
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结构的迅速转变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
随着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但劳动力转移也导致了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别和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
【分析】宏观:袁志刚的教材有提到,但是没有做详尽分析,可以用刘易斯拐点理论解释。
这里也提醒考生多结合中国实际来思考问题,在复旦上课时老师经常会提出这类问题,让学生用经济理论来解释。
所以考生平时要多思考问题考试时才会才思如泉涌。
【题目】5本杰明·格雷厄姆认为股票市场上,价格不是反映价值,而是市场投资者作用的结果。
有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和持“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有关,你同意这种说法么?【解题】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市场是有效的,有关资产信息都会反映到资产价格上,因此,其价格与其基本价值相符,任何投资者都不可能在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当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充分反映所有信息,市场必定是有效率的,而当有新的信息出现时,金融产品的价格是会快速高效调整的。
理性的交易者能够正确评估证券的价值,如果还存在很多非理性交易者,那么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相互抵消,则对市场的有效性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方向是相同的,这时候由于套利的存在,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很快也会得到纠正,从而使市场能够恢复效率。
如果人们秉持“有效市场假说”,那么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就会被市场准确解释,也就不会出现长期高估或低估的问题,基于这个逻辑,大量金融创新产品被创造出来,但是事实上这类产品确实出现了长期高估或低估,高估的资产价格泡沫最终要破灭的,于是金融危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将美国金融危机归结为人们持“有效市场假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分析】这属于开放性问题,关键是要阐述明白自己的理由,另外,理由必须是基于经济理论的,所依据的理论也必须要阐述清楚,同时要关注时事才可能回答好这类问题,建议考生考研时买份《证券时报》之类的报纸休息时多看看,不至于信息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