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习题及答案
干燥习题

1.不饱和空气中水蒸汽分压越高,其湿度越________。
2. 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 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3. 测定空气中的水汽分压的实验方法是测量_______。
4. 在湿度一定时,不饱和空气的温度越低,其相对湿度越_______。
5. 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 降至t2,此时下列空气参数的大小变化是:相对湿度________,湿度________,湿球温度__________,露点__________。
6. 在101.3kPa 下,不饱和湿空气的温度为295K 、相对湿度为69%,当加热到303K 时,该空气下列参数将如何变化?(只填变化的趋势,不填变化的具体数值)相对湿度______,湿球温度______,露点______,焓______。
7. 对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_______湿球温度,露点温度______湿球温度。
8. 对不饱和空气进行加热,使温度由t 1升至t 2,此时其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露点 ,湿度 。
9. 已知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 为50℃, 湿球温度t W 为30℃, 总压为100 kN/ m 2, 若已查出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5kN/m 2, 汽化潜热为2423.7 kJ/kg, 则此湿空气的湿度H 为 。
(附:()H H r t t W W W --=09.1)10. 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各参数中哪一个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______(A)相对湿度;(B)湿球温度;(C)露点温度;(D)绝热饱和温度11.氮气与大量甲醇在填料塔内接触, 若氮气离开时与甲醇之间的热、质传递趋于平衡,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甲醇进出口温度相等, 则氮气离开时的温度等于进入系统氮气的_______ 。
(A) 干球温度(B)绝热饱和温度(C)湿球温度(D)露点温度12.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H—I图可以查得其他未知参数?⎽⎽⎽⎽⎽⎽(A)(t,t w)(B)(t d,H)(C)(P,H)(D)(I,t w)13.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________。
14固体干燥习题精讲(201204)

1 . 3 4 . 187 0 . 0309 1 . 4294 kJ /( Kg 干料 . C )
VI 1 G C C Pm 1 1 Q 补 V I 2 G C C Pm 2 Q L
• 14-6在常压绝热干燥器内干燥某湿物料,干燥过程可近似 为等焓过程,将500Kg的湿物料从最初含水量20%将至 2%(均为湿基)。t0=20℃,H0=0.01 Kg水/Kg干气的空 气经预热器升温至100℃进入干燥器,废气温度为60℃, 试计算: (1)完成上述干燥任务所需的原湿空气量(Kg/h) (2)空气经预热器获得的热量(KJ/h) (3)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该物料测得干燥速率曲线如图所 示。已知恒速干燥阶段所用时间为1h,求降速阶段需 多少时间? • (参考答案:5807 Kg 绝干气/h,478000,1.295h)
( 2 ) Gc G 2 (1 w 2 ) 0 . 126 (1 0 . 04 ) 0 . 12096 kg 干料 / S
w1 1 w1
w2 1 w2
X1
X2
0 . 42 1 0 . 421
0 . 04 1 0 . 04
0 . 724 kg 水 / kg 干料
(1 . 01 1 . 88 0 . 008 ) 93 2500 0 . 008 115 . 33 kJ / kg 干气
( 3 ) Q V ( I 1 I 0 ) 3 . 752 (115 . 33 41 . 526 ) 276 . 91 KW
• 14-10 有一连续干燥器在常压下操作,生产能力为 1000Kg/h(以干燥产品计)物料水分由12%降为3%(均为 湿基)物料温度则由15℃至28℃,绝干物料的比热为 1.3kJ/(Kg绝干料.℃),空气的初温为25℃,湿度为 0.01Kg/Kg绝干空气,经预热器后升温至70℃,干燥器出 口废气为45℃,设空气在干燥器进出口处焓值相等,干燥 系统热损失可忽略不计,试求: • (1)在H-I图上示意画出湿空气在整个过程中所经历的 状态点,并用文字说明作图过程。 • (2)新鲜空气用量(kg/h)。 • (3)为保持干燥器进出口空气的焓值不变,是否需要 另外向干燥器补充或移走热量?其值为多少?
干燥设备练习题

干燥设备练习题干燥设备练习题干燥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类设备,主要用于去除物料中的水分,提高产品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掌握干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干燥设备。
一、选择题1. 干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A. 除湿B. 除尘C. 除臭D. 除油2. 下列哪种干燥设备适用于处理湿度较高的物料?A. 流化床干燥机B. 旋转干燥机C. 真空干燥机D. 喷雾干燥机3. 干燥设备的热源可以是:A. 电B. 蒸汽C. 燃气D. 太阳能4. 下列哪种干燥设备适用于处理粉状物料?A. 流化床干燥机B. 旋转干燥机C. 真空干燥机D. 喷雾干燥机5. 干燥设备的操作温度通常在多少摄氏度左右?A. 50-100℃B. 100-200℃C. 200-300℃D. 300-400℃二、填空题1. 干燥设备的主要原理是通过________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掉。
2. 干燥设备中的________可以提供热量,促使水分蒸发。
3. 干燥设备的操作温度和湿度可以通过________进行控制。
4. 干燥设备中的________可以将湿物料与热气体进行充分接触,加快干燥速度。
5. 干燥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物料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种常见的干燥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2. 干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 干燥设备的能耗如何进行降低?请提出几点具体措施。
四、综合题某工厂需要对一批湿度较高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要求干燥后的物料湿度低于5%。
请根据以下条件,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并说明你的选择理由。
条件:1. 物料种类:颗粒状2. 物料湿度:30%3. 干燥设备操作温度:100-200℃4. 干燥设备热源:蒸汽5. 干燥设备要求:能耗尽量低,干燥速度快解答:根据物料种类为颗粒状,可以选择旋转干燥机。
《中药药剂学》第五章浸提-分离与精制-浓缩与干燥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五章浸提-分离与精制-浓缩与干燥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药材浸提过程中渗透与扩散的推动力是 A.温度差B.溶媒用量C.浸提时间D.浸提压力E.浓度差2.利用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方法称为A.水蒸气蒸馏法B.临界提取法C.逆流萃取法D.溶剂一非溶剂法E.超临界提取法3.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增加浸提浓度梯度A.不断搅拌B.更换新鲜溶剂C.强制循环流动D.渗漉E.提高压力4.浸提的基本原理是A.溶剂浸润与渗透,成分溶解与浸出B.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5.浸提过程中加入酸、碱的作用是A.增加浸润与渗透作用B.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C.降低表面张力D.增加有效成分的扩散作用E.防腐6.浸提过程,溶剂通过下列哪一个途径进入药材组织中A.细胞壁破裂B.与蛋白质结合C.与极性物质结合D.药材表皮E.毛细管作用7.以下关于浸提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能提取罐可用于复方“双提法”操作B.浸渍法效率低,但成品澄明度较好 C.渗漉法效率高,适于以水、不同浓度乙醇等为溶剂进行提取D.回流法省时,成分提取率较高,但不适用于受热易破坏药材成分浸出E.水蒸气蒸馏法可在低于100℃条件下,蒸馏出沸点100℃以上的挥发油8.有关影响浸提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材粉碎度越大越利于浸提B.温度越高浸提效果越好C.浓度梯度越大浸提效果越好D.溶媒pH越高越利于浸提E.时间越长浸提效果越好9.与溶剂润湿药材表面无关的因素是A.表面活性剂B.药材性质C.浸提压力D.溶剂的性质E.药材粒度10.乙醇作为浸出溶媒其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为极性溶剂B.有利于蛋白、多糖的溶解C.40%的乙醇可以延缓酯类、苷类药物的水解D.无水乙醇可用于药材脱脂E.50%的乙醇可浸提香豆素、内酯11.下列哪一项关于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论述是不正确的A.提取速度快,效率高B.适用范围广C.适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的提取D.常采用超临界CO2提取E.所得提取物纯度高12.下列关于单渗漉法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是A.药材粉碎为细粉B.药材先湿润后装筒C.慢流流速为1 - 3 ml/min·kg,快渗漉流速为3- 5 ml/min·kg D.药材装筒松紧适宜E.药材装筒添加溶剂时要排气13.下列哪一种操作不属于水蒸气蒸馏浸提法A.水中蒸馏B.双提法C.水上蒸馏D.多效蒸馏E.通水蒸气蒸馏14.回流浸提法适用于A.多数药材D.挥发性药材C.对热不敏感的药材D.热敏药材E.单味药材15.下列溶剂中既可脱脂又可脱水的是A.酯酸乙酯B.甲醇C.氯仿D.石油醚E.丙酮16.以下哪一项微孔滤膜滤过的特点叙述不正确A.孔径均匀,孔隙率高、滤速快B.质地薄、滤过阻力小C.滤过时无介质脱落,对药液无污染D.不易堵塞E.可用于热敏性药物的除菌净化17.关于离心机分离因子α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分离因子是物料的重量与所受离心力之比值 B.分离因子是物料所受离心力与重力的乘积 C.分离因子越大,离心机分离容量越大D.分离因子越小,离心机分离能力越强E.分离因子越大,离心机分离能力越强18.不宜采用超滤的是A.中药注射剂B.中药合剂C.口服液D.除菌E.蛋白质、多糖类药物的浓缩19.关于滤过速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滤材两侧压力差越大,一般滤速越快B.滤器面积越大,滤速越快C.滤渣层越厚,滤速越慢D.料液黏度越小,滤速越快E.加助滤剂可减小滤饼毛细管半径,滤速加快20.能用于分子分离(相对分子质量截留值为孔径规格)的滤过方法是 A.砂滤棒滤过法B.减压滤过法C.微孔滤膜滤过法D.超滤膜滤过法E.垂熔漏斗滤过法21.下列关于滤过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微孔滤膜滤过在生产中主要用于精滤与过除菌B.板框压滤机可用于注射液的预滤C.板框压滤机适用于粘度高的液体作密闭滤过D.常压滤过法适用于小量药液滤过E.垂熔玻璃滤器适用于注射剂、滴眼液的精滤22.以下关于水提醇沉法操作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药液浓缩程度要适当B.水煎液浓缩后,放冷再加入乙醇C.加醇沉淀后即过滤D.醇沉浓度不同去除的杂质不同E.加醇时要慢加快搅23.下列适用于颗粒进行流动干燥的方法是 A.减压干燥B.冷冻干燥C.沸腾干燥D.鼓式干燥E.常压干燥24.喷雾干燥与沸腾干燥的最大区别是A.应用流化技术B.适用于液态物料干燥C.干燥产物可为粉状或颗粒状D.适于连续化批量生产E.耗能大,清洗设备麻烦25.下列采用升华原理的干燥方法有A.喷雾干燥B.冷冻干燥C.沸腾干燥D.真空干燥E.滚筒式干燥26.壳聚糖常用于哪种精制方法A.水醇法B.醇水法C.吸附澄清法D.离心法E.超滤法27.有关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孔吸附树脂一般是先以高浓度乙醇洗脱杂质,再以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有效成分B.大孔树脂具多孔性,比表面积大C.不同规格的大孔树脂有不同的极性D.应结合成分性质选择大孔树脂的类型、型号、洗脱剂浓度E.提取物上样前要滤过处理28.以下关于薄膜蒸发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B.不适用于以水为溶媒的料液浓缩C.连续操作,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D.能将溶剂回收反复使用E.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29.关于浓缩的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缩的基本过程就是不断地加热以使溶剂气化和不断地排除B.蒸发浓缩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C.适当降低冷凝器中二次蒸汽压力,可降低溶液沸点D.传热温度差是传热过程的推动力E.提高加热温度是提高蒸发效率的主要因素,加热蒸汽温度越高越好30.以下不属于减压浓缩装置的是A.三效浓缩器B.夹层锅C.管式蒸发器D.减压蒸馏器E.真空浓缩罐31.三效蒸发器不能采用的加料方式是A.顺流加料法B.逆流加料法C.错流加料法D.平流加料法E.紊流加料法32.适合于高热敏物料蒸发浓缩的设备是A.升膜式蒸发器B.降膜式蒸发器C.刮板式薄膜蒸发器D.离心式薄膜蒸发器E.管式蒸发器33.以下关于减压浓缩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能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B.增大了传热温度差,蒸发效率高C.不断排除溶剂蒸汽,有利于蒸发顺利进行D.沸点降低,可利用低压蒸汽作加热源E.不适用于乙醇回收34.下列关于浓缩的叙述,错误的是A.蒸发效率与传热温度差及传热系数成正比B.提高加热蒸汽压力,有利于提高传热温度差C.薄膜蒸发因能增加药液的气化表面,故有利于提高蒸发效率 D.减压浓缩增大了传热温度差,蒸发效率提高E.生产上自然蒸发浓缩最为常用35.中药浓缩时,采用三效浓缩的主要原因是A.节省能源,提高蒸发效率B.增加蒸发面积C.有利于热敏性药物的蒸发D.操作简单E.设备体积小36.干燥的基本原理是A.除去结合水的过程B.不断加热使水分蒸发的过程C.被气化的水分连续进行内部扩散和表面气化的过程 D.物料内部水分扩散的过程E.物料内部水分全部蒸发的过程37.干燥过程处于恒速阶段时A.干燥速度与物料湿含量无关B.干燥速度与物料湿含量呈反比C.干燥速度与物料湿含量呈正比D.物料湿含量等于临界湿含量E.干燥速率取决于内部扩散38.下列对于沸腾干燥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A.适用于湿粒性物料的干燥B.热利用率高C.适用于液态物料的干燥D.干燥速度快E.热能消耗大39.下列哪一种干燥方法不适用于药剂工业生产A.自然干燥B.减压干燥C.流化干燥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40.下列宜采用振动式远红外干燥机的物料A.柴胡注射液B.止咳糖浆,C.甘草流浸膏D.保济丸E.益母草膏.41.对减压干燥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温度高B.适用热敏性物料C.避免物料与空气的接触D.干燥时间长E.干燥产品较难粉碎42.颗粒剂湿颗粒的干燥最好采用A.鼓式薄膜干爆B.沸腾干燥C.喷雾干燥D.冷冻干燥E.吸湿干燥43.以下关于喷雾干燥的叙述,错误的是A.喷雾干燥是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的一种干燥方法B.进行喷雾干燥的药液,不宜太稠厚C.喷雾时喷头将药液喷成雾状,液滴在热气流中被迅速干燥D.喷雾干燥产品为疏松粉末,溶化性较好 E.喷雾时进风温度较高,多数成分极易因受热而破坏44.冷冻干燥的特点不包括A.适于热敏性液体药物,可避免药品因高热而分解变质 B.低温减压下干燥,不易氧化C.成品多孔疏松,易溶解D.操作过程中只降温,不升温,生产成本低E.成品含水量低(1%~3%),利于长期贮存45.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A.结合水B.非结合水C.平衡水分D.自由水分E.毛细管中水分46.属于辐射干燥的干燥方法是A.减压干燥B.红外干燥C.喷雾干燥D.烘干干燥E.鼓式干燥47.下列不能提高干燥速率的方法是A.减小空气湿度B.加大热空气流动C.提高温度,加速表面水分蒸发D.加大蒸发表面积E.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速度48.有关喷雾干燥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温度高,不适于热敏性药物B.可获得硬颗粒状干燥制品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D.相对密度为1.20-1.35的中药料液均可进行喷雾干燥 E.须不易制得含水量低的极细粉二、B型题[1~4]A.0.45μm微孔滤膜B.超滤膜C.玻璃漏斗D.布氏漏斗E.板框压滤机1.溶液需无菌过滤宜选用2.注射液精滤宜选用3.常压滤过宜选用4.注射液预滤宜选用[5~8]A.内酯、香豆素类B.生物碱C.延缓酯类、苷类的水解D.极性较大的黄酮类、生物碱盐类E.挥发油、树脂类、叶绿素5.70%-9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6.50%以下的乙醇可用于提取7.水中加入1%的醋酸利于提取8.9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9~12]A.煎煮法B.回流法C.浸渍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E.渗漉法9.适用于新鲜、粘性或易膨胀药材提取10.适用于水为溶媒的提取11.采用索式提取器,属于动态浸出,可创造最大的浓度梯度12.适宜提取挥发油.[13~16]A.煎煮法B.盐析法C.吸附澄清法D.醇提水沉法E.水提醇沉13.主要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且不使其变性的是14.适用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浸提15.适用于中药水煎液中加速悬浮颗粒沉降、降低药液粘度的是16.适用于提取醇溶性成分并能有效除去树脂、油脂等脂溶性杂质的是 [17~20]A.G6玻砂漏斗B.0.45-0.80µm孔径微孔滤膜C.超滤膜D.搪瓷漏斗E.板框压滤机17.溶液需无菌过滤宜选用18.注射液精滤宜选用19.常压滤过宜选用20.加压滤过宜选用[21~24]A.沉降分离法B.离心分离法C.袋滤器分离法D.超滤法E.旋风分离器分离法21.生产中水提醇沉后的沉淀先采用22.不同大小分子量的混合物分离宜选用23.粗细不同固体粉末的分离可选用24.固体含量极少或粘性很大的料液的固液混合物分离宜选用[25~28]A.升膜式蒸发器B.降膜式蒸发器C.刮板式薄膜蒸发器D.离心式薄膜蒸发器E.管式蒸发器25.加热器的管束很长而液面较低,适用于蒸发量大,热敏性料液,不适用高粘度、易结垢的料液26.适于蒸发浓度较高,粘度较大、蒸发量较小的药液,27.药液通过有蒸汽加热的管壁而被蒸发28.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将药液刮布成均匀薄膜而进行蒸发,适用于易结垢料液 [29~32]A.冷冻干燥B.减压干燥C.常压干燥D.沸腾干燥E.微波干燥29.适用于热稳定性药物干燥的方法是30.采用升华原理干燥的方法是31.利用流化技术的干燥方法是32.兼有杀虫灭菌作用的是[33~36]A.烘干干燥B.减压干燥C.沸腾干燥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33.一般药材干燥选用34.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35.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宜选用36.高热敏性液态物料的干燥宜选用[37~40]A.平衡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D.非结合水E.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之和37.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及细胞中的水分为38.存在于物料表面及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为物料的总水分39.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物料中所含的水分称为40.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水分为[41~44]A.喷雾干燥B.烘干干燥C.冷冻干燥D.红外干燥E.鼓式干燥41.干燥后较难粉碎的干燥方法是42.适用于膜剂的干燥方法是43.主要用于口服液及注射剂安瓿的干燥方法是44.要密闭减压的干燥方法是三、X型题1.制剂药料提取液的纯化去杂,除水提醇沉法外还有A.水蒸气蒸馏法B.高速离心法C.絮凝剂或澄清剂沉淀法D.微孔滤膜或超滤膜滤过法E.超临界流体提取法2.生产中可用以提高药材浸提效率的措施A.药材粉碎成适宜的粒度B.省去煎提前浸泡工序C.采用126℃热压煎提D.增加煎煮次数至5~6次E.提取过程中强制循环3.下列有关渗漉法的正确叙述是A.药粉不能太细B.装筒前药粉用溶媒湿润C.装筒时药粉应较松,使溶剂易扩散 D.药粉装完后添加溶媒,并排出空气 E.控制适当的渗漉速度4.影响浸提的因素包括A.药材的成分与粒度B.浸提的时间与温度C.溶剂的用量与pHD.药物分子量大小E.浸提的压力5.常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的浸提方法有A.煎煮法B.浸渍法C.渗漉法D.回流法E.水蒸气蒸馏法6.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是A.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调节对成分的溶解度B.CO2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C.提取物浓度高,不需浓缩D.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提取E.只能用于提取亲脂性、低分子量物质7.下列关于影响浸提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有 A.药材粒径越小越好B.提取次数越多越好C.药材先润湿有利于溶剂的浸提D.浸提温度越高越好E.浓度梯度越大越好8.适用于渗漉提取制备的有A.含贵重药的制剂B.含毒性药的制剂C.含粘性药材的制剂D.高浓度制剂E.含新鲜及易膨胀药材的制剂9.渗漉法的优点为A.浓度差大,为动态浸出B.药材充填操作简单C.提取液不必另行滤过D.节省溶剂E.有效成分浸出完全10.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A.沉降分离法B.离心分离法C.静置分离法D.滤过分离法E.旋风分离法11.常用的精制方法A.水提醇沉法B.盐析法C.大孔树脂精制法D.絮凝沉降法E.沉降分离法12.滤过方式为过筛作用的滤器有A.布氏漏斗B.板框压滤机C.垂熔玻璃漏斗D.砂滤棒E.微孔滤膜滤器13.提高蒸发浓缩效率的主要途径是A.扩大蒸发面积B.降低二次蒸汽的压力C.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D.不断向溶液供给热能E.提高总传热系数(K)值14.下列关于影响浓缩效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缩是在沸腾状态下进行的蒸发B.沸腾蒸发的效率常以蒸发器生产强度表示C.提高加热蒸气压力可提高传热温度差D.减压蒸发可提高传热温度差E.料液预热后分布成均匀的薄膜可加速蒸发15.下列关于减压浓缩操作程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抽真空,再吸入药液B.夹层通蒸汽,放出冷凝水,关阀C.使药液保持适度沸腾D.浓缩完毕,停抽真空E.开放气阀,放出浓缩液16.薄膜浓缩又包括A.升膜式蒸发B.降膜式蒸发C.刮板式薄膜蒸发D.离心式薄膜蒸发E.多效蒸发17.浓缩方法包括A.常压浓缩B.减压浓缩C.薄膜浓缩D.多效浓缩E.微波浓缩18.微波干燥适于干燥的物料是A.袋泡茶.B.中药浸膏C.中药饮片D.膜剂E.丸剂19.关于去除湿物料中水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除去结合水B.物料不同,在同一空气状态下平衡水分不同C.不能除去平衡水分D.非结合水分易于除去E.干燥过程中仅可除去自由水分20.下列关于喷雾干燥叙述正确的为A.数小时内完成水分蒸发B.获得制品为疏松的细颗粒或细粉C.适用于热敏性物料D.适用于液态物料的干燥E.干燥效率取决于雾粒直径21.下列属于用流化技术进行干燥的方法有A.喷雾干燥B.真空干燥C.冷冻干燥D.沸腾干燥E.红外干燥22.关于深层滤过的论述,正确的有:A.垂熔玻璃漏斗截留微粒属深层滤过B.深层滤过载留的微粒往往大于滤过介质空隙的平均大小C.深层滤过兼具有过筛作用,D.操作中,滤渣可在滤过介质的孔隙上形成“架桥现象”E.深层滤器初滤液被常要倒回料液中再滤,即“回滤”。
中医内科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医内科复习题库及答案1、咳血肝火犯肺证者,若咳血量较多,纯血鲜红,应选用的方剂是A、清脏汤B、泻白散C、玉女煎D、桑菊饮E、犀角地黄汤答案:E2、患者,女,39岁。
便秘20余年。
现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晕目眩,眠差,口唇色淡,舌质淡,少苔,脉细。
此证的治法是A、泻热导滞,润肠通便B、温里散寒,通便止痛C、益气润肠D、温阳通便E、养血润燥答案:E3、治疗淋证之劳淋,应首选的方剂是A、左归丸B、右归丸C、八正散D、知柏地黄丸E、无比山药丸答案:E4、陆某,女,14岁。
昨日骤然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白芍汤B、白头翁汤C、驻车丸D、葛根芩连汤E、清中汤答案:B5、治疗上肢部位的痹证,应加用的药物是A、桑寄生、杜仲、巴戟天B、土茯苓、车前子、薏苡仁C、土贝母、猫眼草、蜂房D、独活、川牛膝、木瓜E、片姜黄、羌活、桂枝答案:E6、患者,女,40岁。
全身皮肤黄染2月。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脘腹痞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
其治法A、清热利湿,利胆退黄B、疏肝理气,活血化瘀C、调和肝牌,理气助运D、温中化湿,健脾和胃E、健脾养血,利湿退黄答案:D7、治疗聚证食滞痰阻证,首选的方剂是A、逍遥散B、六磨汤C、枳实导滞丸D、大七气汤E、血府逐瘀汤答案:B8、水肿湿热壅盛证的水肿特点是A、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B、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C、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D、身发疮痍,眼睑浮肿E、初起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答案:A9、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首选的方剂是A、启膈散B、通幽汤C、沙参麦冬汤D、补气运脾汤E、玉枢丹答案:D10、治疗泄泻肾阳虚衰证,首选的方剂是A、藿香正气散B、理中丸C、参苓白术散D、四神丸E、痛泻要方答案:D11、悬饮,若出现心下痞硬,口苦,干呕者,应加用的药物是A、麻黄、杏仁、石膏B、桂枝、白术、甘草C、干姜、吴茱萸、川椒目D、黄连、半夏、瓜蒌E、通草、路路通、冬瓜皮答案:D12、粟某,女,62 岁。
干燥练习题

干燥练习题第九章干燥1.空气温度为28℃,压力为101.3kPa,水蒸气分压为PV=2.67kpa。
测试:(1)湿度;(2)饱和湿度;(3)相对湿度;(4)比热容;(5)焓;(6)湿空气比体积;(7)露点;(8)绝热饱和温度2.已知101.3kpa下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湿球温度为30℃,求:(1)湿度(2)相对湿度;(3)比热容;(4)焓;(5)湿体积;(6)露点3。
用湿空气的温湿度图重做问题1和2。
4.试利用总压为101.3kpa下的湿空气的温-湿图填充下表,并对分题6画除求解过程示意图。
分题号干球温度t/℃1234565.利用温湿度图确定湿空气的湿度、比热容、饱和湿度、露点、绝热饱和温度和湿球温度。
已知的湿空气温度为322k,相对湿度为30%,总压为101.3kpa。
6.空气干球温度为20℃,湿球温度为16℃。
预热后,将温度升高至70℃,并将其送至干燥器进行绝热冷却至47℃,试求:(1)干燥器出口处空气的湿度、焓和相对湿度;(2)100m3的新鲜湿空气预热到70℃时所需热量及通过干燥器时移走的水量。
7.含水率为40%的木材干燥后应降至20%(以上均为湿基),并要求从100kg生湿木材中蒸发的水分。
8.干燥器每天处理10吨盐晶体,并将其从初始含水量的10%干燥至1%(以上为湿基)。
吹牛温度为90℃,相对湿度为5%。
假定为理想干燥过程,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65℃,求:80402022湿球温度TW/℃4035湿度H/[KG.(KG干空气)-1]0.025相对湿度φ/%70焓[kJ.(KG干空气)-1]95水蒸气分压/kpa13露点TD/℃2530(1)去除水分;(2)干燥产品数量;(3)空气消耗。
9.将干球温度16℃,湿球温度14℃的空气预热到80℃,然后进入干燥器,出口气体的温度为在45℃下,干燥器将2T/h的湿物料从50%的含水量干燥至5%(均以湿基为基础)。
(1)找出理想干燥过程所需的空气和热量;(2)如果热损失为116kw,忽略物料中水分带入的热量及物料升温所需热量,空气及热消消费的变化是什么?10.连续干燥器以1.5%(湿基,下同)的含水量对物料进行干燥,其流量为9200kg/h,物料进口温度为25℃,产品出口温度为34.4℃,含水量为0.2%,比热容为1.842kj/(kg℃),空气的干球温度为26℃,湿球温度为23℃,在预热器内加热到95℃后进入干燥器,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65℃,干燥器热损失为600kj/kg水,试求:(1)产品量;(2)空气消耗量;(3)预热器所需热量。
中药药剂学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练习题

中药药剂学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练习题一、A11、错误论述渗漉法的是A、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能药材B、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C、属于动态浸出D、有效成分浸出完全E、适用于新鲜和易膨胀的药材2、在纳米数量级选择性滤过的技术为A、板框压滤机B、砂滤棒C、超滤D、微孔滤膜滤过E、大孔树脂吸附3、适于热敏性物料干燥的方法不包括A、冷冻干燥B、红外干燥C、鼓式干燥D、减压干燥E、喷雾干燥4、植物性药材所舍成分浸提过程中的渗透或扩散推动力是A、温度B、溶媒用量C、时间D、浸提压力E、浓度差5、阿胶生产时,驴皮的煎煮方法常用A、多功能提取罐B、球形煎煮罐C、渗漉D、索氏提取E、超临界提取6、渗漉时的注意事项中,哪条是错误的A、药材应粉碎成细粉B、药粉先以溶媒湿润C、装筒时药粉应均匀压平,松紧适宜D、控制渗漉速度E、药粉一般浸渍时间是24~48h7、单渗漉法一般操作过程是A、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渗漉B、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C、药材润湿→粉碎→渗漉D、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渗漉E、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渗漉8、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是A、微孔滤膜滤过B、板框过滤C、高速离心D、超滤膜滤过E、砂滤棒9、不属于薄膜浓缩设备的是A、升膜式B、半升半降膜式C、降膜式D、刮板式E、离心式10、对减压干燥的正确论述是A、干燥温度高B、适用热敏性物料C、干燥时应加强翻动D、干燥时间长E、干燥品较难粉碎11、不适用于含水量高、易黏结成团的物料的是A、减压干燥B、喷雾干燥C、红外线干燥D、沸腾干燥E、微波干燥12、渗漉法不适用于哪些物质的浸提A、贵重药料B、毒性药料C、无组织结构D、高浓度制剂E、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饮片13、以下关于减压干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又称真空干燥B、适用于含水量高的物料C、间歇式操作D、干燥的温度低,速率快E、减少药物污染或氧化变质14、提取药材中的挥发油、树脂、叶绿素等成分,采用的乙醇浓度一般为A、20%~30%B、40%~50%C、50%~70%D、70%~90%E、大于90%15、冷冻干燥的特点不包括A、高真空下干燥B、低温下干燥C、成品多孔疏松D、操作过程中不仅降温,而且升温E、又称为升华干燥16、振动式红外线干燥不适用于A、生物制品B、中药固体粉末C、湿颗粒D、水丸E、多孔性物料17、以下关于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说法有误的为A、提取分离速率快,效率高B、适用于含热敏性成分药材的提取C、适于易氧化的有效成分的提取D、工艺简单E、设备投资少18、下列关于冷冻干燥说法有误的是A、又称升华干燥B、用于制备注射用无菌粉末C、多用于抗生素、血清等生物制品的干燥D、适用于稠浸膏及热敏性或高温下易氧化物料的干燥E、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利用冰的升华性能,使物料低温脱水而干燥19、关于浸提的影响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调节浸提溶剂的pH,可利于某些有效成分的提取,如用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用碱性溶剂提取有机酸等B、延长浸提时间能提高浸提效率,浸提时间过短会导致浸提不完全C、增加溶剂用量有利于扩散的进行,但用量过大给后续的浓缩等操作带来不便D、降低温度有利于成分的溶解和扩散,可提高浸出效率E、当扩散达到平衡时,再延长浸提时间已不能改善浸提效果,反而会使高分子杂质浸出增加20、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饮片浸提的是A、煎煮法B、重浸渍法C、渗漉法D、冷浸渍法E、回流法21、关于水提醇沉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快速搅动药液,缓缓加入乙醇,以避免局部醇浓度过高造成有效成分被包裹损失B、密闭冷藏,可防止乙醇挥发C、沉淀采用乙醇(浓度与药液中的乙醇浓度相同)洗涤,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D、含醇量达65%以上大部分蛋白质杂质可沉淀除去E、药液应适当浓缩,以减少乙醇用量22、适用于对热稳定的含湿固体物料的干燥方法是A、减压干燥B、微波干燥C、烘干干燥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23、关于减压干燥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产品呈松脆的海绵状,易粉碎B、适用于含热敏性成分的液体物料的直接干燥C、减少药物污染或氧化变质D、减少了物料与空气的接触E、干燥的温度低,速率快24、生产中主要用于中药注射剂、输液等制剂的精滤的是A、反渗透B、微滤C、细滤D、纳滤E、超滤25、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是A、温度差B、浓度差C、压强差D、蒸汽压E、时间差26、用于口服液及注射剂安瓿的干燥的是A、隧道式红外干燥机B、减压干燥C、冷冻干燥D、微波干燥E、振动式远红外干燥机27、下列关于微波干燥的说法错误的是A、干燥时间短,对药物成分破坏少B、适用于饮片、散剂、水丸、蜜丸等干燥C、微波干燥系指湿物料中的水分子在低频电场中反复极化并剧烈运动产热,使物料由表及里均匀加热并快速被干燥的方法D、兼有杀虫及灭菌作用E、设备及生产成本均较高28、关于重渗漉的说法错误的是A、重渗漉法溶剂利用率高,浸出效率高B、重渗漉法避免了有效成分受热分解或挥发损失C、重渗漉法所占容器少,操作简单D、重渗漉法系指将多个渗漉筒串联排列,渗漉液依次通过各渗漉筒重复用作新药粉的溶剂,进行多次渗漉以提高渗漉液浓度的方法E、渗漉液中有效成分浓度高,可不必加热浓缩29、浸提过程中,作为扩散的推动力的是A、中药粒度B、浸提温度C、浸提时间D、浓度梯度E、溶剂用量30、用于浸提挥发油、树脂、叶绿素的浸提溶剂是A、20%以上的乙醇B、40%的乙醇C、50%~70%的乙醇D、70%~90%的乙醇E、浓度在90%以上的乙醇31、一般当乙醇浓度达到多少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药物成分的水解A、10%B、20%C、30%D、40%E、50%32、适用于黏性、无组织结构、新鲜及易于膨胀、芳香类药料的浸提的方法是A、煎煮法B、浸渍法C、渗漉法D、回流法E、水蒸气蒸馏法33、回流提取法的特点为A、采用超临界流体B、根据道尔顿定律C、溶剂循环使用D、适用于含热敏性成分药材的提取E、提取液受热时间短34、渗漉法和浸渍法常用的溶媒为A、水B、不同酸度水C、不同碱度水D、不同浓度乙醇E、氯仿或丙酮35、称为流化床干燥技术的是A、真空干燥B、冷冻干燥C、沸腾干燥D、微波干燥E、红外干燥36、物料在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的干燥是A、微波干燥B、沸腾干燥C、喷雾干燥D、红外干燥E、冷冻干燥37、适于对热稳定的含湿固体物料干燥的是A、烘干干燥B、减压干燥C、喷雾干燥D、冷冻干燥E、红外干燥38、下列关于冷冻干燥方法的论述,错误的是A、物料在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干燥B、又称为升华干燥C、又称为流化干燥D、适用于热敏性物料E、常用于注射用粉针剂的制备39、影响浸出效果最关键的因素是A、中药粒度B、浸提温度C、浸提时间D、浓度梯度E、浸提次数40、当药液中含醇量达到50%~70%时,浸提最多的成分是A、生物碱B、蛋白质C、鞣质D、水溶性色素E、脂溶性色素41、下列关于浸提辅助剂的陈述,错误的是A、加酸可使生物碱类成盐促进浸出B、加甘油可增加鞣质稳定性与浸出C、加表面活性剂可促进中药的润湿D、浸提辅助剂应分次加入溶剂中E、加碱可促使酸性成分浸出42、下列关于渗漉法的陈述,错误的是A、适用于贵重中药提取B、适用于毒性中药的提取C、适用于树脂类中药的提取D、可直接制备高浓度的制剂E、提取效率较其他方法高43、下列关于渗漉法的陈述,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浸提效率,中药宜粉碎成细粉B、中药粉碎后即可装入渗漉筒中C、中药装筒后,加入浸提溶剂即可收集渗漉液D、快速渗漉20g和2kg中药,所需时间无显著差异E、渗漉法提取效率比浸渍法低44、渗漉法的操作过程一般为A、粉碎→润湿→填装→排气→浸渍→渗漉B、粉碎→浸渍→排气→填装→渗漉C、粉碎→填装→润湿→排气→浸渍→渗漉D、粉碎→润湿→排气→浸渍→填装→渗漉E、粉碎→填装→排气→润湿→浸渍→渗漉45、下列关于微孔滤膜的陈述,错误的是A、膜的孔隙率高,孔径均匀B、膜的质地薄,滤过时吸收料液少C、滤过速度快且不易堵塞D、滤过时无介质脱落污染药液E、微孔滤膜由高分子组成46、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是A、垂熔漏斗滤过法B、离心分离法C、微孔滤膜滤过法D、超滤膜滤过法E、滤纸过滤法二、B1、A.酸B.碱C.水D.乙醇E.丙酮<1> 、常用于新鲜动物药材的脱脂或脱水A B C D E<2> 、提取过程中常用于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A B C D E2、A.鼓式干燥B.红外干燥C.真空干燥D.冷冻干燥E.喷雾干燥<3> 、有瞬间干燥之称的是A B C D E<4> 、常用于血清、抗生素等生物制品的干燥及制备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是A B C D E3、A.鼓式干燥B.沸腾干燥C.真空干燥D.冷冻干燥E.喷雾干燥<5> 、干燥品呈薄片状,可连续生产,适用于中药浸膏的干燥和膜剂的制备A B C D E<6> 、适用于湿粒性物料干燥,干燥时成沸腾状A B C D E4、A.95%乙醇B.90%以上乙醇C.70%~90%乙醇D.50%~60%乙醇E.50%以下的乙醇<7> 、适于浸提挥发油、树脂、叶绿素A B C D E<8> 、水提醇沉常用的醇沉浓度A B C D E5、A.95%乙醇B.90%以上乙醇C.40%以上乙醇D.50%~70%乙醇E.20%以上的乙醇<9> 、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A B C D E<10> 、延缓酯类、苷类等药物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的是A B C D E<11> 、具有防腐作用的是A B C D E6、A.中药粒度B.浸提温度C.浸提时间D.浓度梯度E.浸提压力<12> 、扩散的推动力,增大()能够提高浸出效率的是A B C D E<13> 、在加压下的渗透,可使部分细胞壁破裂,亦有利于浸出成分的扩散的是A B C D E7、A.回流冷浸法B.水蒸气蒸馏法C.冷浸渍法D.回流热浸法E.热浸渍法<14> 、由贮液罐经阀门加入乙醇,待浸出液没过药面并充满虹吸管时,则自动虹吸入蒸发锅中的是A B C D E<15> 、将饮片或粗颗粒置多能提取罐中,加规定浓度和体积的溶剂,夹层蒸汽加热,循环回流提取的是A B C D E8、A.常压浓缩B.加压浓缩C.过滤浓缩D.减压浓缩E.薄膜浓缩<16> 、适用于含热敏性成分药液的浓缩的是A B C D E<17> 、耗时较长,适于有效成分耐热,且溶剂无毒、无燃烧性的药液浓缩的是A B C D E<18> 、蒸发速率快,浸提液受热时间短,适应范围广的是A B C D E9、A.鼓式干燥B.吸湿干燥C.微波干燥D.带式干燥E.喷雾干燥<19> 、适用于含有少量水分的物料干燥的是A B C D E<20> 、中药饮片、茶剂的干燥多采用的方法是A B C D E10、A.浸渍法B.回流法C.水蒸气蒸馏法D.煎煮法E.渗漉法<21> 、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或水蒸气共同加热,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并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称为A B C D E<22> 、采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药材成分,其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循环直至有效成分提取完全的方法,称为A B C D E11、A.浸渍法B.回流法C.水蒸气蒸馏法D.蒸煮法E.渗漉法<23> 、适用于提取贵重药材、毒性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但不适用于新鲜的及容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药材的方法是A B C D E<24> 、可以同时得到药材中挥发性成分和水煎液的提取方法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渗漉法是将适度粉碎的饮片润湿后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饮片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饮片成分的方法。
干燥习题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的内容干燥过程原理、目的及实施;湿空气性质及计算、湿度图构成及应用;水分在气-固相间的平衡;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的确定;结合水分、平衡水分和临界水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的特点。
2、熟悉的内容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干燥器的热效率及提高干燥过程经济性的途径;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计算;干燥过程的强化途径。
3、了解的内容常用干燥器的性能特点及选用原则;各种干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例7-2 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Pa ,温度为30℃,湿度为0.016kg /kg 干气,试计算:(1) 水汽的分压;(2)相对湿度;(3)露点;(4)绝热饱和温度;(5)焓;(6)将100kg/h 干空气预热至100℃时所需的热量;(7)每小时送入预热器湿空气的体积。
已知3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25kPa 。
解:(1) 水汽分压p v 由式(7-1a):vv p p p H -=622.0 即 v v p p -=3.101622.0016.0 解得 p v =2.55kPa(2)相对湿度φ所以 %60%10025.455.2%100=⨯=⨯=s v p p ϕ (3)露点t d 露点是湿空气在湿度或水汽分压不变的情况下,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故可由p S=2.55kPa ,从附录五查饱和水蒸汽表,得露点t d =21.4℃。
(4)绝热饱和温度t as 根据式(7-15),利用试差法计算绝热饱和温度。
假设t as =23.7℃,由附录五饱和水蒸汽表查得相应的水汽分压p s 为2.95kPa ,汽化热为2437.86kJ/kg 。
t as 下湿空气的饱和湿度为:0187.095.23.10195.2622.0622.0=-=-=s s as p p p H kg /kg 干气 湿空气的比热为:04.1016.088.101.188.101.1=⨯+=+=H c H kJ /(kg 干气·℃)所以绝热饱和温度为:67.23)016.00187.0(04.186.243730)(=--=--=H H c r t t as H as as ℃ 计算结果与所设的t as 接近,故t as 为 2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习题及答案(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干燥习题一.填空题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3.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
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4.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
5.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6.已知某物料含水量X=水.kg-1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c=水.kg-1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 水.kg-1绝干料,则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可除去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
7.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温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___________都要经______________。
9.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___________,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
10.固体物料的干燥是属于______________过程,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12.在对流干燥器中最常用的干燥介质是_______________,它既是__________又是______。
13.等焓干燥过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干燥系统中,预热器加入的热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若将湿空气的温度降至其露点以下,则湿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17.由干燥速率曲线可知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降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_____。
18.等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19.对高温下不太敏感的块状和散粒状的物料的干燥,通常可采用__________干燥器,当干燥液状或浆状的物料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干燥器。
20.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物料的临界含水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2. 1kg绝干空气及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具有的焓,称为湿空气的焓。
23.湿空气通过预热器预热后,其湿度___________,热焓___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24.用不饱和的湿空气来干燥物料时,要使干燥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5.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厚度增加,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会_________,而干燥所需的时间会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干燥是()过程。
A. 传质;B. 传热;C. 传热和传质。
2.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它的相对温度()。
A. 愈低、B. 愈高;C. 不变3.当空气的t=t w=t d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φ()。
A. =100% ;B. >100% ;C. <100%4.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焓增大,而()。
A. H,φ都升高;B. H不变φ降低;C. H,φ都降低5.作为干燥介质的热空气,一般应是()的空气。
A. 饱和;B. 不饱和;C. 过饱和6.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能除去的水分为(),不能除去水分为()。
A. 结合水分;B. 非结合水分;C. 平衡水分;D. 自由水分。
7.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
A. 干球温度;B. 湿球温度;C. 露点8.影响恒速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物料的性质;B. 物料的含水量;C. 空气的状态9.影响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空气的状态;B.空气的流速和流向;C. 物料性质与形状。
10.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A. 湿球温度;B. 绝热饱和温度;C. 露点11.在干燥流程中,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其温度(),相对湿度()。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12.物料中非结合水分的特点之一是其产生的水蒸汽压()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13.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空气一水蒸汽系统,当空气流速较大时,其绝热饱和温度()湿球温度。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近似等于14.对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湿球温度()干球温度。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15.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厚度增加,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 C(),而干燥所需的时间()。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16.若离开干燥器的空气温度(t)降低而湿度(H)提高,则干燥器的热效率会(),而空气消耗量会()。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计算题1. 今有一干燥器,湿物料处理量为800kg/h。
要求物料干燥后含水量由30%减至4%(均为湿基)。
干燥介质为空气,初温15℃,相对湿度为50%,经预热器加热至120℃进入干燥器,出干燥器时降温至45℃,相对湿度为80%。
试求:(a)水分蒸发量W;(b)空气消耗量L、单位空气消耗量l;(c)如鼓风机装在进口处,求鼓风机之风量V。
2. 【例7-4】采用常压气流干燥器干燥某种湿物料。
在干燥器内,湿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吹送物料的同时并对物料进行干燥。
已知的操作条件均标于本例附图1中。
试求:(1)新鲜空气消耗量;(2)单位时间内预热器消耗的热量,忽略预热器的热损失;(3)干燥器的热效率。
3. 有一间歇操作干燥器,有一批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如图7-15所示。
若将该物料由含水量w1=27%干燥到w2=5%(均为湿基),湿物料的质量为200kg,干燥表面积为kg干物料,装卸时间τ′=1h,试确定每批物料的干燥周期。
2.在常压连续干燥器中,将某物料从含水量10%干燥至%(均为湿基),绝干物料比热为(kg.℃),干燥器的生产能力为3600kg 绝干物料/h ,物料进、出干燥器的温度分别为20℃和70℃。
热空气进入干燥器的温度为130℃,湿度为水/kg 绝干空气,离开时温度为80℃。
热损失忽略不计,试确定干空气的消耗量及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
干气水干气联立方程,解得衡算可得:又根据物料衡算,热量干料干料干气水解:’‘kg kg H hkg L I I L I I G H H L W kg kJ Cw x Cs I kg kJ Cw x Cs I HH H I kg kJ I hkg x x G W x x C /01992.0/25572)()()(/46.12770)187.4005.08.1(/30.4520)187.4111.08.1(4.26408.80249080)88.101.1(/97.144005.02490130)005.088.101.1(/6.381)(005.0111.0)1.01/(1.02122122222'1111'212121==-=--==⨯⨯+=+==⨯⨯+=+=+=+⨯+==⨯+⨯⨯+==-===-=θθθθ3.在常压连续干燥器中,将某物料从含水量5%干燥至%(均为湿基),绝干物料比热为(kg.℃),干燥器的生产能力为7200kg 湿物料/h ,空气进入预热器的干、湿球温度分别为25℃和20℃。
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00℃,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60℃,湿物料进入干燥器时温度为25℃,离开干燥器为35℃,干燥器的热损失为580kJ/kg 汽化水分。
试求产品量、空气消耗量和干燥器热效率。
h kg G W G W G /0.6854002.01/05.01720011121122湿料)()()()()解:(=--=-=-%3.53/3/29348/024.0/3.346580/013.0/31.346/260286.60249088.101.1/81.135013.024********.088.101.1249088.101.1/79.6635187.4002.0359.1/01.5325187.405263.0259.1/31.346002.005263.06840/6840005.0172001/013.02025002.005263.0005.01/05.02012122112212222201012111121110000011=--===-=+-⨯=-=-=+=+⨯+==⨯+⨯⨯+=+⨯+==⨯⨯+⨯==⨯⨯+⨯=+==-=-==-=-====-==-=)()()(干气解得:)()’’(干气)()()(干气)()(干料’干料对干燥器热量衡算:)()(干气)()(干气时图查(近似))()(‘t t t t hkg L kg kJ H I I L Q I I G hkJ Q hkg H H H W L HH t H I kg kJ H t H I kg kJ I kg kJ Cw X Cs I h kg X X G W h kg W G G kg kg H C t C t I H X X L C L C C W ηθθ5.采用废气循环干燥流程干燥某物料,温度 为20℃、相对湿度 为70%的新鲜空气与干燥器出来的温度 为50℃、相对湿度 为80%的部分废气混合后进入预热器,循环的废气量为离开干燥器废空气量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