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中英文整理版

食品化学中英文整理版
食品化学中英文整理版

1、食品: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2、食品化学:就是从化学的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中上述成分的结构、理化结构、营养作用、安全性及可享受性,以及各种成分在食品生产、食品加工和储藏期间的变化及其对食品营养性、享受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科学,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资源、革新食品加工工艺和储运技术、科学调整膳食结构、改进食品包装、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及提高食品原料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

3、食品中物质分类:⑴营养成分;(2)抗营养成分;(3)不能消化的物质;(4)添加剂;(5)加工助剂;(6)不需要的成分;(7)过敏剂;(8)功能性成分;(9)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其它。

4、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5、食品加工助剂:就是有助于食品加工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这些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剂、澄清剂、吸附剂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在最终产品中没有任何工艺功能;不需在产品成分中标明。

6、主要的加工助剂分类:消泡剂;催化剂;漂白剂;澄清、过滤和吸附剂;干燥剂;离子交换剂;润滑剂;脱皮剂;萃取剂;酶;微生物营养物。

抗坏血酸:

7、水的作用:(1)作为食品的溶剂;(2)作为食品中的反应物和反应介质;(3)去除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有害物质;(4)作为食品的浸涨剂;(5)作为食品的传热介质;(6)是生物大分子构象的稳定剂。

9、水的性质:(1)溶剂:介电特性;(2)流动性;(3)反应物

10、结合水:存在于溶质或者其他非水成分附近,与统一体系中的自由水相比,其流动性降低,特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40℃下不会结冰。

结合水(或称束缚水)是以氢键与食品的有机成分相结合的水分,它与一般水不一样,在食品中结合水不易结冰(冰点-40度)、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也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但它对食品的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11、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静电作用力:与离子或离子基团相互作用;(2)氢键:与具有氢键键合能力的中性分子或基团相互作用;(3)范德华力:极微弱;(4)疏水作用力:与非极性分子或基团相互作用。

12、水活度:食品中水分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蒸汽压的比值,简称Aw。13、水分的分区:I区:结合水和邻近水区,即与食品中羧基、氨基等基团通过氢键或静电引力相互结合的那部分水;含量极少,在-40℃不结冰,不能作为溶剂。II区:多层水区,即食品中与酰胺基、

羧基等基团和结合水、邻近水以水—

溶质、水—水以氢键和缔合作用被相

对固定的水;

III区:自由水区,这部分水是食品中

与非水物质结合最不牢固、最容易流

动的水。

14、滞后现象:即向干燥样品中加水

后绘制的吸湿等温线与由样品中取出

一些水后绘制的吸湿等温线不完全重

合,这种不完全重合性叫做滞后现象。

滞后的程度取决于食品种类、解吸速

度、脱水程度和温度等。

15、食品水活度的控制:(1)利用浓

缩或干燥去除食品中的水分;(2)对

于那些需要保持一定水活度的物质,

也可通过包装材料来控制;(3)对于

高水分活度的食品,包装可以防止水

分散失,也应该选择密封不透水的包

装,且应配合低温储藏或罐藏;(4)

添加保湿剂。

16、低水活度的局限性:(1)溶解性;

(2)感官特性;(3)储藏时的结晶性;

(4)反应性;(5)美拉德反应;(6)

保湿剂的毒性。

17、水含量的检测:(1)热风干燥法;

(2)真空干燥法;(3)微波干燥法。

18、水含量的分析:(1)卡尔费休滴

定法;(2)光谱法:NMR、NIR

19、食品的玻璃化转变:通常是指无

定形物质的玻璃态与液态之间的转变,

发生玻璃化转变的温度称为玻璃化温

度,Tg。

20、玻璃态的特性:(1)各向同性:

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排列总的来说是无

规则的,是统计均匀的,因此,它的

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方向都是相同的;

(2)无固定熔点:玻璃态物质由固体

转变为液体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

的,它与结晶态物质不同,没有固定

的熔点;(3)亚稳性:玻璃态不是处

于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而是处于亚

稳状态;(4)变化的可逆性;(5)可

变性。

21、蛋白质的分类:(1)酶(生物催

化剂);(2)激素;(3)储存蛋白;(4)

传递蛋白;(5)结构蛋白;(6)保护

蛋白;(7)收缩蛋白;(8)抗体。

22、食用蛋白的要求:适口性、易消

化吸收、无毒、便宜易取。

23、必需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在

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的氨基酸(赖、色、亮、苏、缬、甲

硫、苯丙、异亮、精)。

24、氨基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

基本组成与结构、溶解性、酸碱性质、

立体化学、熔点、沸点、光学行为、

旋光性、疏水性等;(2)化学性质:a、

氨基参与的反应;b、羧基参与的反应;

c、氨基和羧基同时参与的反应;

d、

与印三酮反应;e、与荧光胺反应;f、

与1,2-苯二甲醛反应。

25、氨基酸的分类:(1)脂肪族:甘、

丙、缬、亮、异亮、脯;(2)芳香族:

苯丙、色、酪;(3)含硫:甲硫、胱、

半胱;(4)酸性:谷、门冬;(5)碱

性:组、赖、精;(6)极性非电荷:

丝、苏、天冬、谷氨酰胺。

26、二硫键:半胱氨酸残基之间形成

的二硫键可以稳定很多蛋白质的结构。

虽然半胱氨酸是极性的,但是由两个

半胱氨酸通过二硫键结合而成的胱氨

酸确是疏水性的。

27、蛋白质的结构:(1)一级结构:

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

顺序;(2)二级结构:多肽链中主链

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如α-螺旋,β

-折叠;(3)三级结构:蛋白质的多肽

链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盘曲或折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

空间结构;(4)四级结构:具有二条

或二条以上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

成的蛋白质,其多肽链间通过次级键

相互组合而形成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

质的四级结构。

28、蛋白功能特性:(1)持水性;(2)

乳化性;(3)起泡性;(4)凝胶性;(5)

溶解性;(6)粘性;(7)风味结合性:

(8)成膜性;(9)面团形成性。

29、蛋白质变性的影响:(1)溶解度

降低;(2)持水性改变;(3)生物活

性丧失;(4)毒性去除;(5)可消化

性增强;(6)固有粘性增加;(7)结

晶能力的丧失。

30、糖类的定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

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31、糖的分类:(1)单糖:只有一个

糖单位;(2)二糖:两个糖单位;(3)

寡糖:2-10个糖单位;(4)多糖:大

于10个糖单位。

32、糖类的反应:(1)异构化;(2)

氧化;(3)还原;(4)形成缩醛;(5)

褐变反应。

33、糖类的特性:(1)成环形;(2)

手性;(3)异构化;(4)对映体。

34、脂类的定义:由脂肪酸和醇作用

生成的酯,以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

类,一般不溶于水只溶于脂溶性溶剂。

35、脂肪酸的定义:一端含有一个羧

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

36、脂肪酸的分类:(1)饱和脂肪酸;

(2)单不饱和脂肪酸;(3)多不饱和

脂肪酸。

37、食品中脂类的作用:(1)提供能

量,保证人体健康;(2)影响食品风

味;(3)影响食品质构。

38、脂类的特性:(1)结晶;(2)熔

点;(3)表面活性剂(乳化剂)。

39、磷脂:含有磷酸基团的脂

质,包括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

类。

40、鞘磷脂:一组由磷酰胆碱(少数为

磷酰乙醇胺)结合神经酰胺组成的磷

脂。

41、甘三酯的反应:(1)水解;(2)

氢化;(3)氧化;(4)皂化;(5)酯

交换。

42、反式脂肪酸:反式结构的不饱和

脂肪酸,存在于部分氢化的油脂中,

有助于食品的固化。

43、必需脂肪酸:油酸、亚油酸(w-6)、

亚麻酸(w-3)。

44、油脂氧化的影响:(1)风味物质

的损失:形成一些难闻的气味,改变

食品的色泽和质构;(2)营养物质的

损失:必需脂肪酸,Vc;(3)影响健

康的风险:产生一些毒性成分,会增

加得心脏疾病的风险。

45、油脂氧化的一般情况:(1)有氧气存在;(2)自动氧化或者酶促氧化;(3)微量金属的催化(Fe、Cu等);(3)光或辐射催化。

46、油脂氧化的自由基进程:(1)起始:RH→R?+H?;(2)传递:(3)终止47、油脂氧化产物:(1)醛的生成;(2)产生讨厌的气味;(3)破坏蛋白质和维生素。

48、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1)氧气的存在;(2)温度;(3)水活度;(4)金属离子;(5)光照;(6)抗氧化剂。

49、抗氧化剂:阻止和减缓氧化速率的物质,最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化剂是单羟基或多羟基酚类环状物质。

50、PV:每千克油脂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在酸性条件下,脂肪中的过氧化物与过量的KI反应生成I2,再用Na2S2O3滴定生成的I2

51、AV: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毫克数。

52、IV:加成1克油脂所需要的I2的克数。

53、植物固醇:多酚化合物、生物碱、类胡萝卜素、黄酮、异黄酮、花青素、儿茶酚、植物甾醇。

54、植物甾醇的作用:(1)维持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2)植物生长因子的前体;(3)人体每天饮食中包含200-300mg。

55、抗氧化剂的防御体系:减少人体内自由基的形成,抑制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56、主要的抗氧化机制:(1)结构阻止:膜、螯合剂;(2)酶体系:修复酶、抗氧化酶等;(3)自由基清除剂:Vc、胡萝卜素等;(4)自由基稳定剂:谷胱甘肽、尿酸等;(5)金属离子运输和储存离子:铁传递蛋白等。

57、食品中酶的重要性:(1)在加工储藏过程中,酶促反应可能造成不需要的变质;(2)在某些时候有助于加工;(3)高度专一性,(4)相对便宜;(5)需要的浓度低;(6)若可循环利用则更有用。

58、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和连接酶。

59、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水活度、离子强度、化学成分等。60、食品加工中用到的酶类:多酚氧化酶、果胶酶、淀粉酶、解酯酶、脂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氧化酶等。

61、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起泡剂、胶凝剂、抛光剂、保湿剂、增甜剂、防腐剂、促进剂、膨松剂、络合剂、稳定剂和增稠剂。

62、防腐剂的种类:(1)有机酸:醋酸、苯甲酸、丙酸、山梨酸、柠檬酸、苯甲酸酯等;(2)固化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3)抗生素:尼生素、游霉素等;(4)SO2和亚硫酸盐;(5)其他。

63、维他命和矿物元素:除非标准中有特别表明,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不得随意添加,且要求以规定的形式添加。

64、毒素的种类:(1)固有毒物;(2)污染物。

65、食品中的毒物:(1)细菌毒素;(2)动植物毒素;(3)真菌毒素;(4)营养素;(5)农药残留;(6)食品添加剂。

66、毒素的接触途径:(1)肠胃吸收;(2)呼吸吸入;(3)皮肤接触;(4)其他67、食品感官分析包括:外形(视觉)、质构和口感(触觉和听觉)、味道(味觉和嗅觉)、气味(嗅觉)。

68、感官分析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产品研发;(2)成分、菜单和加工工艺对终产品的影响;(3)预测货架期;(4)质量控制,品质保证;(5)关键点控制。

69、褐变反应:褐变指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颜色发生变化而趋向加深的现象。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

(1)美拉德反应:Maillard反应又称为羰氨反应,指食品体系中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发生反映而使食品颜色加深的反应。(2)焦糖化反应:焦糖化作用是指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情况下将糖类物质加热到其熔点以上温度,使其发焦变黑的现象。

70、美拉德反应的作用:(1)生成不溶性褐色色素;(2)芳香性挥发物质的生成;(3)苦味物质的生成;(4)防止食品的氧化腐败,延长货架期;(5)致突变物质的生成;(6)必需氨基酸的损失。

71、美拉德反应的控制:(1)反应物的性质:糖类、氨基成分、氧化剂等;(2)水活度;(3)PH;(4)添加剂:SO2。

72、酶促褐变:酶促褐变发生在水果、蔬菜等新鲜植物性食物中。水果和蔬菜在采收后,当有机械性损伤发生或处于异常环境时,果蔬中原有的氧化还原平衡被破坏,导致氧化产物积累,造成果蔬变色,这类反应的速度非常快,一般需要和空气接触,由酶催化,因此称为酶促褐变。

73、酶促褐变的控制:(1)除氧;(2)热处理;(3)PH,最适PH 5—7;(4)螯合剂;(5)还原剂;(6)酶抑制剂;(7)酶处理改变底物;(7)络合剂。

74、维生素的分类:水溶性、脂溶性。B族和Vc是水溶性;VA、VD、VE、VK 是脂溶性。

食品化学与分析期末考题(整理后)

食品化学 第二章水 1.简述食品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区别? 食品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食品中结合水与非水成分缔合强度大,其蒸汽压也比自由水低得很多,随着食品 中非水成分的不同,结合水的量也不同,要想将结合水从食品中除去,需要的能量比自由水高得多,且如果强行将结合水从食品中除去,食品的风味、质构等性质也将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⑵结合水的冰点比自由水低得多,这也是植物的种子及微生物孢子由于几乎不含自 由水,可在较低温度生存的原因之一;而多汁的果蔬,由于自由水较多,冰点相对较高,且易结冰破坏其组织; ⑶结合水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 ⑷自由水能被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所以自由水较多的食品容易腐败。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特点。 答:结合水的特点:-40℃下不以上不能结冰;不能做溶剂;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自由水的特点:-40℃下不以上能结冰;能做溶剂;能被微生物利用;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 答:(1)结合水的量与食品中有机大分子的极性基因的数量有比较固定的关系。 (2)结合水的蒸气压比自由水低得多,所以在一定温度下自由水能从食品中分离出来, 且结合水的沸点高于一般水,而冰点却低于一般水。 (3)自由水能为微生物利用,结合水则不能。 2.简述水分活性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答:水分活性与食品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AW越高,食品越不稳定,反之,AW越低,食品越稳定。这是因为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是引起食品品质变化的重要原因,降低AW值可以抑制这些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食品的稳定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与微生物密切相关,而食品中微生物的存活及繁殖生长与食品水分活度密切相关。?? ⑴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⑵很多化学反应是属于离子反应。⑶很多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都必须有水分子参加才能进行。⑷许多以酶为催化剂的酶促反应,水有时除了具有底物作用外,还能作为输送介质,并且通过水化促使酶和底物活化。 3. 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之间的联系。 水分活度比水分含量能更好的反映食品的稳定性,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⑴食品中αW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αW对微生物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菌生长需 要的αW较高,而霉菌需要的αW较低,当αW低于0.5后,所有的微生物几乎不能生长。 ⑵食品中α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关系:α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主要由于食品中水分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其反应:①水分不仅参与其反应,而且由于伴随水分的移动促使各反应的进行;②通过与极性基团及离子基团的水合作用影响它们的反应;③通过与生物大分子的水合作用和溶胀作用,使其暴露出新的作用位点;④高含量的水由于稀释作用可减慢反应。 ⑶食品中αW与脂质氧化反应的关系:食品水分对脂质氧化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 作用。当食品中水分处在单分子层水(αW=0.35左右)时,可抑制氧化作用。当食品中

食品化学复习提纲(回答问题)

二、回答问题 1)试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的安全性的关系? 水分活度是控制腐败最重要的因素。总的趋势是,水分活度越小的食物越稳定,较少出现腐败变质现象。具体来说水分活度与食物的安全性的关系可从以下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从微生物活动与食物水分活度的关系来看:各类微生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大多数细 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大多数耐盐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酵母为0.60~0.65。当水分活度低于0.60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生长。 2.从酶促反应与食物水分活度的关系来看: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综合,一方 面影响酶促反应的底物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影响酶的构象。 3.从水分活度与非酶反应的关系来看:脂质氧化作用:在水分活度较低时食品中的水与氢过氧化 物结合而使其不容易产生氧自由基而导致链氧化的结束,当水分活度大于0.4 水分活度的增 加增大了食物中氧气的溶解。加速了氧化,而当水分活度大于0.8 反应物被稀释, 4.氧化作用降低。Maillard 反应:水分活度大于0.7 时底物被稀释。水解反应:水分是水解反 应的反应物,所以随着水分活度的增大,水解反应的速度不断增大。 2)什么是糖类的吸湿性和保湿性?举例说明在食品中的作用? 糖类含有许多羟基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具有亲水功能。吸湿性是指糖在较高的空气湿度下吸收水分的性质。表示糖以氢键结合水的数量大小。保湿性指糖在较低空气湿度下保持水分的性质。表示糖与氢键结合力的大小有关,即键的强度大小。软糖果制作则需保持一定水分,即保湿性(避免遇干燥天气而干缩),应用果葡糖浆、淀粉糖浆为宜。蜜饯、面包、糕点制作为控制水分损失、保持松软,必须添加吸湿性较强的糖。 3)多糖在食品中的增稠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由于分子间的摩擦力,造成多糖具有增稠特性。多糖的黏度主要是由于多糖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产生,还受到多糖分子质量大小的影响。流变学的基本内容是弹性力学和黏性流体力学。食品的流变学性质和加工中的切断、搅拌、混合、冷却等操作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与黏度的关系极大。 4)环糊精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利用环糊精的疏水空腔生成包络物的能力,可使食品工业上许多活性成分与环糊精生成复合物,来达到稳定被包络物物化性质,减少氧化、钝化光敏性及热敏性,降低挥发性的目的,因此环糊精可以用来保护芳香物质和保持色素稳定。环糊精还可以脱除异味、去除有害成分。它可以改善食品工艺和品质此外,环糊精还可以用来乳化增泡,防潮保湿,使脱水蔬菜复原等。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和中英文对照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供求定理】。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论结构。 【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它则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的增

食品化学试卷复习过程

食品化学试卷

《食品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利用美拉德反应会(ABCD) 产生不同氨基酸 B、产生不同的风味 C、产生金黄色光泽 D、破坏必需氨基酸 2、防止酸褐变的方法(ABCD) 加热到70℃~90℃ B、调节PH值 C、加抑制剂 D、隔绝空气 3、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中单糖与低聚糖的功能特性( D) A产生甜味 B结合有风味的物质 C亲水性 D有助于食品成型 4、当水分活度为( B )时,油脂受到保护,抗氧化性好。 A、大于0.3 B、0.3左右 C、0.2 D、0.5 5、在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存在ε-氨基酸的是(D ) A亮氨酸B异亮氨酸C苏氨酸D赖氨酸 6、油脂劣变反应的链传播过程中,不属于氢过氧化物(ROOH)的分解产物。(A) A 、R-O-R B、RCHO C、RCOR′ D、R. 7、请问牛奶在太阳下晒时会分解哪种维生素(B) A、VB1 B、VB2 C、VA D、VC 8、下列脂肪酸不属于必须脂肪酸的是(C ) A、亚油酸 B、亚麻酸 C、肉豆蔻酸 D、花生四烯酸 9、油脂劣变前后,油脂的总质量有何变化(B) 减少 B、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10、既是水溶性,又是多酚类色素的是(A ) A、花青素、黄酮素 B、花青素、血红素 C、血红素、黄酮素 D、类胡萝卜素、黄酮素

11、下列天然色素中属于多酚类衍生物的是(A ) A、花青素 B、血红素 C、红曲色素 D、虫胶色素 12、水的生性作用包括(ABCD) A、水是体内化学作用的介质 B、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C、水是维持体温的载温体, D、水是体内摩擦的滑润剂 13、在腌制肉的过程中,为了使肉颜色好看,应加入(B ) A、NaNO3 B、NaNO2 C、Nacl D、NaHCO3 14、在做面粉时,加入( )酶能使面粉变白。( A) A、脂氧合酶 B、木瓜蛋白酶 C、细菌碱性蛋白酶 D、多酚氧化酶 15、影响油脂自氧化的因素(ABCD) 油脂自身的脂肪酸组成 B、H2O对自氧化的影响 C、金属离子不促俱自氧化D、光散化剂对自氧化的影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空,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整理

1.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2.吸温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的水分含量(用每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与它的Aw之间的关系图称为吸湿等温线(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s缩写为MSI)。 分子流动性(Mm):是分子的旋转移动和平转移动性的总度量。决定食品Mm值的主要因素是水和食品中占支配地位的非水成分。 3.氨基酸等电点:偶极离子以电中性状态存在时的pH被称为等电点 4. 蛋白质一级结构:指氨基酸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序列; 二级结构:氨基酸残基周期性的(有规则的)空间排列; 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进一步折叠成紧密的三维结构。(多肽链的空间排列。) 四级结构:是指含有多于一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排列。 5.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质分子因环境因素的改变而使其构象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性。 6.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在食品加工、保藏、制备和消费期间影响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性能的那些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7.水合能力:当干蛋白质粉与相对湿度为90-95%的水蒸汽达到平衡时,每克蛋白质所结合的水的克数。 8单糖:指凡不能被水解为更小单位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果糖等。 9.低聚糖(寡糖):凡能被水解成为少数,2-6个单糖分子的糖类物质,如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10.多糖:凡能水解为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类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 11.美拉德反应:凡是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 12.淀粉的糊化:在一定温度下,淀粉粒在水中发生膨胀,形成粘稠的糊状胶体溶液,这一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13.糊化淀粉的老化:已糊化的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或室温下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甚至凝结沉淀。 14改性淀粉:为适应食品加工的需要,将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酶等处理,使淀粉原有的物理性质,如水溶性、粘度、色泽、味道、流动性等发生变化,这样经过处理的淀粉称为变(改)性淀粉。 15同质多晶现象: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可以形成不同形态晶体,但融化后生成相同液相的现象叫同质多晶现象,例如由单质碳形成石墨和金刚石两种晶体。 16脂的介晶相(液晶):油脂的液晶态可简单看作油脂处于结晶和熔融之间,也就是液体和固体之间时的状态。此时,分子排列处于有序和无序之间的一种状态,即相互作用力弱的烃链区熔化,而相互作用力大的极性基团区未熔化时的状态。脂类在水中也能形成类似于表面活性物质存在方式的液晶结构。 17油脂的塑性是与油脂的加工和使用特性紧密相关的物理属性。其定义为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表观固体脂肪所具有的抗变性的能力。 18乳化剂:能改善乳浊液各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使之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的物质。19油脂自动氧化(autoxidation):是活化的含烯底物(如不饱和油脂)与基态氧发生的游离基反应。生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继而分解产生低级醛酮、羧酸。这些物质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从而使油脂发生酸败(蛤败)。 20抗氧化剂:能推迟会自动氧化的物质发生氧化,并能减慢氧化速率的物质。

新药研发中英文对照 名词解释

新药研发 一、名词解释 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Good Supply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AP(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良好药材种植规范 AMP (Adenosine monophosphate),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GMP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环磷酸鸟苷 GLP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NDA New Drug Application 新药申请 IND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研发中的新药 NAS New active substances 新的活性物质 NOS NO nitrogen monoxide一氧化氮 CO carbon monoxide一氧化碳 Qbd Quality by design 设计决定质量 NCE New chemical entities 新化学实体 SFDA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DE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CP chinese pharmacopoei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USP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美国药典 BE bioequivalence 生物等效性 BA Bioavailability 生物利用度 ADME 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CFR Case report form 病例报告表 DMF Drug Master File 药品主文件 EDMF European Drug Master File欧盟药品主文件

国家名称中英文对照

国家名称中英文对照 阿尔巴尼亚Albania 阿尔及利亚Algeria 阿富汗Afghanistan 阿根廷Argentina 阿闻酋United Arab Emirates 阿鲁巴Aruba 阿曼Oman 阿塞拜疆Azerbaijan 埃及Egypt 埃塞俄比亚Ethiopia 爱尔兰Ireland 爱沙尼亚Estonia 安道尔Andorra 安哥拉Angola 安圭拉Anguilla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 奥地利Austria 澳大利亚Australia 澳门Macau 巴巴多斯Barbados 巴布亚新几亚Papua New Guinea 巴哈马Bahamas 巴基斯坦Pakistan 巴拉圭Paraguay 巴勒斯坦Palestine 巴林Bahrain 巴拿马Panama 巴西Brazil 白俄罗斯Belarus 百慕大Bermuda 保加利亚Bulgaria 北马里亚纳Northern Marianas 贝劳Palau 贝宁Benin 比利时Belgium 冰岛Iceland 波多黎各Puerto Rico 波兰Poland

玻利维亚Bolivi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 博茨瓦纳Botswana 伯利兹Belize 不丹Bhutan 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 布隆迪Burundi 布维岛Bouvet Island 朝鲜Korea,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赤道几亚Equatorial Guinea 丹麦Denmark 德国Germany 东帝汶East Timor 多哥Togo 多米尼加国Dominican Republic 多米尼克Dominica 俄罗斯Russia 厄瓜多尔Ecuador 厄立特里亚Eritrea 法国France 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 法属波利尼西亚French Polynesia 法属圭亚那French Guiana 法属南部领土French Southern Territo-ries 梵蒂冈Vatican 菲律宾Philippines 斐济Fiji 芬兰Finland 佛得角Cape Verde 冈比亚Gambia 刚果Congo 哥伦比亚Colombia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 格林纳达Grenada 格陵兰Greenland 格鲁吉亚Georgia 古巴Cuba 瓜德罗普Guadeloupe 关岛Guam 圭亚那Guyana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 海地Haiti 国Korea,Republic of 荷兰Netherlands

2015年食品化学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试题与答案解析(考试必备)

2015年食品化学课程期末考试 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 1.结合水 2.自由水 3.毛细管水 4.水分活度 5.滞后现象 6.吸湿等温线 7.单分子层水 8.疏水相互作用 二、填空题 1. 食品中的水是以、、、等状态存在的。 2.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3. 水分子之间是通过相互缔合的。 4. 食品中的不能为微生物利用。 5. 食品中水的蒸汽压p与纯水蒸汽压p0的比值称之为,即食品中水分的有 效浓度。 6. 每个水分子最多能够与个水分子通过结合,每个水分子在维空间有 相等数目的氢键给体和受体。 7. 由联系着的水一般称为结合水,以联系着的水一般称为自 由水。 8.在一定温度下,使食品吸湿或干燥,得到的与的关系曲线称为水分等温吸湿线。 9. 温度在冰点以上,食品的影响其Aw; 温度在冰点以下,影响食品的Aw。 10. 回吸和解吸等温线不重合,把这种现象称为。 11、在一定A W时,食品的解吸过程一般比回吸过程时更高。 12、食品中水结冰时,将出现两个非常不利的后果,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单个水分子的键角为_________,接近正四面体的角度______,O-H核间距______,氢和氧的范德华半径分别为1.2A0和1.4A0。 14、单分子层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水主要性质为:①② ③④。 三、选择题 1、属于结合水特点的是()。 A具有流动性B在-40℃下不结冰 C不能作为外来溶质的溶剂D具有滞后现象 2、结合水的作用力有()。

食品化学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 一、水的结构 水是唯一的以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冰) (1)气态在气态下,水主要以单个分子的形式存在 (2)液态在液态下,水主要以缔合状态(H2O)n存在,n可变 氢键的特点;键较长且长短不一,键能较小(2-40kj/mol) a.氢键使得水具有特别高的熔点、沸点、表面张力及各种相变热; b.氢键使水分子有序排列,增强了水的介电常数;也使水固体体积增大; c.氢键的动态平衡使得水具有较低的粘度; d.水与其它物质(如糖类、蛋白类)之间形成氢键,会使水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导致固定态、游离态之分。 (3)固态在固体(冰)状态下,水以分子晶体的形式存在;晶格形成的主要形式是水分子之间的规则排列及氢键的形成。由于晶格的不同,冰有11种不同的晶型。 水冷冻时,开始形成冰时的温度低于冰点。把开始出现稳定晶核时的温度称为过冷温度; 结晶温度与水中是否溶解有其它成分有关,溶解成分将使水的结晶温度降低,大多数食品中水的结晶温度在-1.0~-2.0C?。 冻结温度随着冻结量的增加而降低,把水和其溶解物开始共同向固体转化时的温度称为低共熔点,一般食品的低共熔点为-55~-65℃。 水结晶的晶型与冷冻速度有关。 二、食品中的水 1.水与离子、离子基团相互作用

当食品中存在离子或可解离成离子或离子基团的盐类物质时,与水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因而可以固定相当数量的水。例如食品中的食盐和水之间的作用 2.水与具有氢键能力的中性基团的相互作用 许多食品成分,如蛋白质、多糖(淀粉或纤维素)、果胶等,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羰基等,这些极性基团均可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结合。因此通常在这些物质的表面总有一定数量的被结合、被相对固定的水。带极性基团的食品分子不但可以通过氢键结合并固定水分子在自己的表面,而且通过静电引力还可吸引一些水分子处于结合水的外围,这些水称为邻近水(尿素例外)。 3.结合水与体相水的主要区别 (1)结合水的量与食品中所含极性物质的量有比较固定的关系,如100g蛋白质大约可结合50g 的水,100g淀粉的持水能力在30~40g;结合水对食品品质和风味有较大的影响,当结合水被强行与食品分离时,食品质量、风味就会改变; (2)蒸汽压比体相水低得多,在一定温度下(100℃)结合水不能从食品中分离出来;(3)结合水不易结冰,由于这种性质使得植物的种子和微生物的孢子得以在很低的温度下保持其生命力;而多汁的组织在冰冻后细胞结构往往被体相水的冰晶所破坏,解冻后组织不同程度的崩溃; (4)结合水不能作为可溶性成分的溶剂,也就是说丧失了溶剂能力; (5)体相水可被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 食品的含水量,是指其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总和。 三、水分活度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水分活度决定微生物在食品中的萌芽、生长速率及死亡率。

人力资源术语及名词解释 (英汉对照版本)

人力资源术语及名词解释(英汉对照版本)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人力资源经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r) 高级管理人员:(executive) 职业:(profession) 道德标准:(ethics) 操作工:(operative employees) 专家:(specialist) 人力资源认证协会:(the Human Resource Certification Institute,HRCI) 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政策:(policy)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目标:(mission) 股东:(shareholders) 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 管理多样性:(managing diversity) 工作:(job) 职位:(posting)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工作说明:(job description) 工作规范:(job specification) 工作分析计划表:(job analysis schedule,JAS) 职位分析问卷调查法:(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MPDQ) 行政秘书:(executive secretary) 地区服务经理助理:(assistant district service manager) 人力资源计划:(Human Resource Planning,HRP)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 长期趋势:(long term trend) 要求预测:(requirement forecast) 供给预测:(availability forecast) 管理人力储备:(management inventory) 裁减:(downsizing)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HRIS) 招聘:(recruitment) 员工申请表:(employee requisition) 招聘方法:(recruitment methods) 内部提升:(Promotion From Within ,PFW) 工作公告:(job posting) 广告:(advertising) 职业介绍所:(employment agency) 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s) 实习:(internship) 1

国家名中英文对照表.doc

1 世界各国家名中英对照一览:目前共有2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联合国会员国共有192个。各大洲的国家分布是不均衡的,非洲的国家和地区最多,达57个,其次是美洲(52个),以下依次为亚洲(48个)、欧洲(46个)、大洋洲(29个)。 国家中英文对照表: A 阿富汗 Afghanstan 阿尔巴尼亚 Albana 阿尔及利亚 Algera 安道尔 Andorra 安哥拉 Angola 安提瓜和巴布达 Antgua and Barbuda 阿根廷 Argentna 亚美尼亚 Armena 澳大利亚 Australa 奥地利 Austra 阿塞摆疆 Azerbajan B 巴哈马Bahawmas 巴林 Bahran 孟加拉 Bangladesh 巴巴多斯 Barbados 白俄罗斯 Belarus 比利时 Belgum / Xtra page 伯利兹 Belze 贝宁 Benn 不丹 Bhutan 玻利维亚 Bolv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a and Herzegovna 博茨瓦纳 Botsana 巴西 Brazl 文莱 Brune 保加利亚 Bulgara 布基纳法索 Burna Faso 布隆迪 Burund

C 柬埔寨 Camboda 喀麦隆 Cameroon 加拿大 Canada 佛得角 Cape Verde 中非 Central Afrcan Republc 乍得 Chad 智利 Chle 中国 Chna 哥伦比亚 Colomba 科摩罗 Comoros 刚果(金) Congo (Congo-nshasa) 刚果 Congo 哥斯达黎加 Costa Rca 科特迪瓦 Cote d'vore 克罗地亚 Croata 古巴 Cuba 塞浦路斯 Cyprus 捷克 Czech / 前捷克斯洛伐克 Former Czechoslovaa D 丹麦 Denwmar 吉布提 Djbout 多米尼克 Domnca 多米尼加 Domncan Republc E 东帝汶 East Tmor 厄瓜多尔 Ecuador 埃及 Egypt 赤道几内亚 Equatoral Gunea 厄立特里亚 Ertrea 爱沙尼亚 Estona 埃塞俄比亚 Ethopa 欧洲联盟 European Unon (EU) F 斐济 Fj 芬兰 Fnland 法国 France G 加蓬 Gabon 冈比亚 Gamba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

水 的作用:①保持体温恒定②作为溶剂③天然润滑剂④优良增塑剂 水的三种模型:①混合型②填隙式③连续结构模型 冰是有水分子在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疏松”的刚性建构,冰有11种结晶型。主要有四种:六方形,不规则树形,粗糙球状,易消失的球晶, 蛋白质的构象与稳定性将受到共同离子的种类与数量的影响。 把疏水性物质加入到水中由于极性的差异发生了体系熵的减少,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此过程称为疏水水合。结合水指存在于溶质或其他非水组分附近的、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一部分锥,具有与同一体系中体相水显著不同的性质,分为①化合水②邻近水③多层水 体相水称为游离水指食品中除了结合水以外的那部分水,分为不移动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流动水。 结合水与体相水的区别:①结合水的量与食品中有机大分子的极性基团的数量有比较固定的比例关系②结合水的蒸汽压比体相水低得多,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结合水不能从食品中分离③结合水不易结冰④结合水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⑤体相水能被微生物利用,大部分结合水不能。 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Aw=P/P0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关系:水分活度决定微生物在食品中萌发的时间、生长速率及死亡率,不同微生物对水分的活度不同,细菌对低水分活度最敏感,酵母菌次之,霉菌的敏感性最差。当水分活度低于某种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水分活度时微生物就不能生长。食品的变质以细菌为主;水分活度低于0.91时就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低水分活度提高食品稳定性的机理:①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②很多化学反应属于离子反应③很多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都必须有水分子参加才能进行,水分活度低反应就慢④许多酶为催化剂的酶促反应,水除了起着一种反应物的作用外,还能作为底物向酶扩散输送介质,通过水化促使酶和底物活化⑤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都要求有一定限度的Aw:细菌0.99-0.94,霉菌0.94-0.8,耐盐细菌0.75,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酵母味0.65-0.6,低于0.6时多数无法生长。 冷冻与食品稳定性:低温下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可提高食品储存期,不利后果:①水变为冰体积增大9%会造成机械损伤计液流失,酶与底物接住导致不良影响。②冷冻浓缩效应。有正反两方面影响:降低温度,减慢反应速度,溶质浓度增加,加快反应速度。冷冻有速冻和慢冻。 碳水化合物: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纤维素。蔗糖是糖甜度的基准物,相对分子大,溶解度越小,甜度小。 糖的吸润性是指在较高的空气湿度下,糖吸收水分的性质,糖的保湿性是指在较低空气湿度下,糖保持水分的性质。 糖的抗氧化性是氧在糖中的含量比在水中含量低的缘故。 水解反应:低聚糖或双糖在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成单糖,旋光方向发生变化。 酵母菌 发酵性: 醋酸杆菌 产酸机理 功能性低聚糖:①改善人体内的微生态环境②高品质的低聚糖很难被人体消化道唾液酶和小肠消化酶水解③类似于水溶性植物纤维,能降低血脂,改善脂质代谢④难消化低聚糖属非胰岛素依赖型,不易使血糖升高,可供糖尿病人使用⑤低聚糖对牙齿无不良影响。 淀粉的糊化:由于水分子的穿透,以及更多、更长的淀粉链段分离,增加了淀粉分子结构的无序性,减少了结晶区域的数目和大小,最终使淀粉分子分散而呈糊状,体系的黏度增加,双折射现象消失,最后得到半透明的粘稠体系的过程。 淀粉的老化:表示淀粉由分散态向不溶的微晶态、聚集态的不可逆转变。 即是直链淀粉分子的重新定位过程。

(整理)食品化学知识点1

名词解释 单糖构型:通常所谓的单糖构型是指分子中离羰基碳最远的那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如果在投影式中此碳原子上的—OH具有与D(+)-甘油醛C2—OH相同的取向,则称D型糖,反之则为L型糖 α异头物β异头物:异头碳的羟基与最末的手性碳原子的羟基具有相同取向的异构体称α异头物,具有相反取向的称β异头物 转化糖:蔗糖水溶液在氢离子或转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与果糖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轮纹:所有的淀粉颗粒显示出一个裂口,称为淀粉的脐点。它是成核中心,淀粉颗粒围绕着脐点生长。大多数淀粉颗粒在中心脐点的周围显示多少有点独特的层状结构,是淀粉的生长环,称为轮纹 膨润与糊化:β-淀粉在水中经加热后,一部分胶束被溶解而形成空隙,于是水分子浸入内部,与余下的部分淀粉分子进行结合,胶束逐渐被溶解,空隙逐渐扩大,淀粉粒因吸水,体积膨胀数十倍,生淀粉的胶束即行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膨润现象。继续加热胶束则全部崩溃,淀粉分子形成单分子,并为水包围,而成为溶液状态,由于淀粉分子是链状或分枝状,彼此牵扯,结果形成具有粘性的糊状溶液。这种现象称为糊化。 必需脂肪酸:人体及哺乳动物能制造多种脂肪酸,但不能向脂肪酸引入超过Δ9的双键,因而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因为这两种脂肪酸对人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由膳食提供,因此被称为必需

脂肪 油脂的烟点、闪点和着火点:油脂的烟点、闪点和着火点是油脂在接触空气加热时的热稳定性指标。烟点是指在不通风的情况下观察到试样发烟时的温度。闪点是试样挥发的物质能被点燃但不能维持燃烧的温度。着火点是试样挥发的物质能被点燃并能维持燃烧不少于5 s 的温度。 同质多晶现象: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可以有不同的结晶结构,但融化后生成相同的液相(如石墨和金刚石),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多晶现象。 油脂的氢化:由于天然来源的固体脂很有限,可采用改性的办法将液体油转变为固体或半固体脂。酰基甘油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在高温和Ni、Pt等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度降低,从而把在室温下呈液态的油变成固态的脂,这种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蛋白质熔化温度:当蛋白质溶液被逐渐地加热并超过临界温度时,蛋白质将发生从天然状态至变性状态的剧烈转变,转变中点的温度被称为熔化温度Tm或变性温度Td,此时天然和变性状态蛋白质的浓度之比为l。 盐析效应:当盐浓度更高时,由于离子的水化作用争夺了水,导致蛋白质“脱水”,从而降低其溶解度,这叫做盐析效应。 蛋白质胶凝作用:将发生变性的无规聚集反应和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大于蛋白质—溶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聚集反应,定义为凝结作用。凝结反应可形成粗糙的凝块。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有

中英文对照名解整理

生理学名词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绪论 1. 机体的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 homeostasis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 反射(reflex)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4. 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 旁分泌调节( paracrine regulation ):指激素等化学物质经组织液扩散,改变临 近细胞活动的调节方式。 6.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7.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8. 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 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9. 前馈(feed-forward) :指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它能使输出变量在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就能得到纠正。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0. 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指物质依靠电化学驱动力或渗透压梯度进行不 需要消耗生物能的跨膜转运过程。 11.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指没有生物学转动机制参与的、简单的物理扩散。 12. 经载体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依靠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 (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称为经载体易化扩散。 13. 经通道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ion channel ) :离子或水依靠膜上通道蛋白的介导,顺电化学驱动力或依靠渗透压差的跨膜转运称为经通道易化扩散。 14.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 gated ion channel) :受膜电位调控离子通道的开闭。 15. 离子通道( ion channel ): 是一类贯穿脂质双分子层的、中央带有亲水性孔道的并能选择性地允许离子通过的膜蛋白。 16. 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 gated ion channel) :由化学物质(激素、递质 等)控制离子通道的开闭,又称配体门控通道。 17. 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 gated ion channel) :由机械因素控制离子通道的开闭。 18. 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或(和)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19. 继发性主动转运(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 :顺着原发性主动转运行程 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某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 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称为联合转运。 20. 同向转运(symport):有些载体可同时转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都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的转运机制。 21. 反向转运( antiport ):有些载体可同时转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转运机制。 22. 出胞( exocytosis ):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至细胞外的过程称为出胞。

国家名中英文对照最终版

亚洲Asia (48个国家) 新加坡Singapore [9si?ɡ?'pC:] 马尔代夫Maldives ['mC::ldaivz] 巴林Bahrain [ba:'rein] 孟加拉国Bangladesh [,ba:?gl?'deF] 巴勒斯坦Palestine['p?listain] 韩国South Korea [,sauθ k?'ri?n] 黎巴嫩Lebanon ['leb?n?n] 日本Japan [dV?'p?n] 印度IndiaIndia ['indi?] 斯里兰卡Sri Lanka [,sri:'l??k?] 以色列Israel ['izrei?l] 菲律宾Philippines ['filipi:nz; fili'pi:nz] 越南V ietnam [,vjet'n?m] 朝鲜North Korea [,nC:θ k?'ri?n] 尼泊尔Nepal [ni'pC::l; -'pɑ:l] 巴基斯坦Pakistan ['p?kist?n] 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台湾(地区)Taiwan)泰国Thailand ['tail?nd; -l?nd]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ind?u'ni:zj?,-V?] 科威特Kuwait [k?'weit] 亚美尼亚Armenia [ɑ:'mi:nj?] 叙利亚Syria ['si:ri?; 'si-] 阿塞拜疆Azerbaijan ['a:z?bai'dV a:n] 土耳其Turkey ['t?:ki] 格鲁吉亚Georgia ['dVC:dVj?] 柬埔寨Cambodia ['k?mb?udi?] 卡塔尔Qatar ['kɑ:t?] 马来西亚Malaysia [m?'leiV?; m?'leizi?] 东帝汶East Timor ['ti:mC:; 'tai-; ti'mC:] 缅甸Burma Burma ['b?:m?] 文莱Brunei ['bru:nai] 约旦Jordan ['dVC:d?n]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 [uz,beki'stɑ:n] 伊拉克Iraq [i'rɑ:k; i'r?k] 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 [t?'dV ik?stɑ:n; t?,dVikji'stɑ:n] 不丹Bhutan [bu:'t?n] 阿富汗Afghanistan [?f'ɡ?nist?n] 伊朗Iran [i'rɑ:n; i'r?n] 也门Y emen ['jem?n]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 Emirates ['?r?b] [e'mi?r?ts] 老挝Laos [laus; 'lɑ:?us] 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 [ki?'ɡizst?n] 阿曼Oman [?u'mɑ:n]

食品化学期末考试整理

第二章:水 1.解释水为什么会有异常的物理性质。 在水分子形成的配位结构中,由于同时存在2个氢键的给体和受体,可形成四个氢键,能够在三维空间形成较稳定的氢键网络结构。 (了解宏观上水的结构模型。 ?(1)混合模型: 混合模型强调了分子间氢键的概念,认为分子间氢键短暂地浓集于成簇的水分子之间,成簇的水分子与其它更密集的水分子处于动态平衡. ?(2)填隙式模型 水保留一种似冰或笼形物结构,而个别水分子填充在笼形物的间隙中。 ?(3)连续模型 分子间氢键均匀分布在整个水样中,原存在于冰中的许多键在冰融化时简单地扭曲而不是断裂。此模型认为存在着一个由水分子构成的连续网,当然具有动态本质。) 2.食品中水的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水在食品中所处状态的不同,与非水组分结合强弱的不同,可把固态食品中的 水大体上划分为三种类型:束缚水、毛细管水、截流水 ?束缚水:不能做溶剂,与非水组分结合的牢固,蒸发能力弱,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不能用做介质进行生物化学反反应。 毛细管水:可做溶剂、在—40℃之前可结冰,易蒸发,可在毛细管内流动,微生物可繁殖、可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是发生食品腐败变质的适宜环境。 截流水:属于自由水,在被截留的区域内可以流动,不能流出体外,但单个的水分子可通过生物膜或大分子的网络向外蒸发。在高水分食品中,截留水有时可达到总水量的90%以上。截留水与食品的风味、硬度和韧性有密切关系,应防止流失。 3.水分活度的定义。冰点以下及以上的水分活度有何区别? 1)水分活度(Aw)能反应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缔合的强度。 Aw ≈p/p.=ERH/100 式中,p为某种食品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水蒸气分压;p。为在同一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ERH为食品样品周围的空气平衡相对湿度。 2)①定义不同:冰点以下食品的水分活度的定义: Aw = Pff / P。(scw) = Pice / P。(scw) Pff :部分冻结食品中水的分压P。(scw) :纯过冷水的蒸汽压(是在温度降低至-15℃测定的)Pice :纯冰的蒸汽压 ②Aw的含义不同 ?在冰点以上温度,Aw是试样成分和温度的函数,试样成分起着主要作用; ?在冰点以下温度,Aw与试样成分无关,仅取决于温度。 ③当温度充分变化至形成冰或熔化冰时,从食品稳定性考虑,Aw的意义也发生变化。 ④低于食品冰点温度时的AW不能用来预测冰点温度以上的同一种食品的AW。 4.水分吸着等温线(MSI)。滞后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定义:在恒温下,食品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曲线。 ?同一食品它的回吸等温线与解吸等温线并不完全重合,在中低水分含量部分张开了 一细长的眼孔,这种水分吸着等温线与解吸等温线之间的不一致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产生原因:①解吸过程中一些水分与非水溶液成分作用而无法放出水分。 ②不规则形状产生毛细管现象的部位,欲填满或抽空水分需不同的蒸汽压。 ③解吸作用时,因组织改变,当再吸水时无法紧密结合水,由此可导致回吸相同水分含量时处于较高的a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