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名师精编作业)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共27张PPT)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 1、历史原因
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 一些障碍
二、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 1、历史原因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政府 奖励发展实业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 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 “二十一条”而掀起的 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 抵制日货,提倡 级投资新式工业 国货运动。 “一战”期间,欧洲
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 资本膨胀;而民族资 本遭到萎缩
孔 祥 熙
知 识 链 接
官僚 资本 侵夺 南洋 兄弟 烟草 公司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由 华侨资本经营的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 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职 工达万余人。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 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 损的局面。官僚资本于1937年强迫低价 收买公司股票,控制股权,进行掠夺。 这是官僚资本压迫民族资本的一个典型 例子。
3、特点: (1)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春天”短暂,昙花一现(1912---1919年)。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 企业470多家,资本近1亿元,再加上原 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共达1.3亿元以 上,相当于民国以前40多年的总和。特 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势头尤其强劲,有“黄金时代” 之称。在1916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新建 企业平均每年120余家。即使在战后的 几年里,民族资本的发展仍有一定的惯 性延续。
的贬这 金值张 圆,照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虽曾采取一 券人片 些措施,推动工矿业的恢复生产。但内 抢们记 购不录 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大量财富消耗在 日得了 战场上,军费激增,赤字惊人。于是又 用不国 品携统 加紧搜刮,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另外滥 的带区 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情大货 景捆币 。大急 捆剧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重点难点】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讲授新课】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
3、表现和特点:(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表现为:(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1 •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 ) 共同探究
a偏重于轻工业方面,造成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三 、 民 族 工 业 的 短 暂 春 天
3、特点
b大部分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 布不平衡
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与封建经济 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4、结果: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 工业迅速萧条
1、原因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为支付战后赔款,扩大税源。成为促进兴 办工业浪潮的直接原因) 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2、表现
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民族资本总额增加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 ) 共同探究
a辛亥革命的鼓舞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 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 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 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技术力量薄弱
夹缝产生
千 呼 万 唤 始 出 来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解读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 在选址建厂时,张振勋饱受地痞恶霸与地 方旧势力的刁难。张振勋曾用三十万两贿赂大官 与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势力既有 僚盛宣怀等,有了大人物撑腰,厂子获得了免税 三年,专利十五年的特殊待遇。 矛盾,又有依赖性; 张振勋苦苦寻找多位外国技师,都无法得 到真正的酿酒技术。当张振勋培养 出中国酿酒师,张裕葡萄酒得了金 奖时,却被外国人要求贴上法国商 标。张多次感叹兴办实业“一波三 折,举步维艰”,但同时张又与很 多外国公使关系密切。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撤退”的重大意义在于A.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B. 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C. 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D. 促进了内地工商业的迅速发展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阶段,被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C. 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3.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折线图。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 1895至1912年,初步发展B. 1912至1919年,发展缓慢C. 1927至1936年,短暂春天D. 1949年之后,迅速消亡4.下图是根据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 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B. 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C. 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扩大D. 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5.下图(1927—1937年官民营资本),这材料主要用于研究A. 晚清时期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发展1 / 7B. 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的较快发展D. 抗战时期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6.下表所示为1872—1910年中国进口棉纱和棉布的数量。
它反映出近代中国A. 自然经济加速瓦解B. 民众的购买力低下C. 民族工业发展较快D. 外国棉布出现滞销7.下列是《益世报》所载上海海关1918年7月和1919年7月部分日货输入情况比较表,导致其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 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C. 民族资本主义快发展D. 战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D. 洋务运动的诱导9.根据下表信息可知,在1920-1936年期间,中国A. 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在同步增长B. 传统手工业阻碍机器工业的发展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解析)C. 民主共和政体稳固促进了工业发展D. 近代工业已经呈现出发展的态势10.据统计,与1913年相比,1918年法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总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总值减少了一半。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裕中纱厂生产的 “四喜”牌棉纱
商标
二、短暂的春天(1911-1919)
(一)特点: 1、时间:辛亥革命后到一战结束。 2、发展速度快,投资数量巨大。 3、集中于轻工业。 4、地域分布不均,沿海沿江多,内陆少。
(二)原因: 1、民国建立,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2、清末兴起的实业救国风潮继续扩大。
(一)特点: 1、时间:甲午战争后。 2、由沿海向内陆发展。 3、数量增加而且集中。 4、以商业资本为主,但数额依旧不大。 5、以轻工业为主。 6、技术力量薄弱。
(二)原因: 1、自然经济继续解体。 2、《马关条约》赔款使清廷出现财政危机。
(三)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进一步推进中国近代化。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思考: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政府政策。 4、政治局势。 5、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 6、实业救国的思潮。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芜湖近代发展检巡
芜湖海关旧址
芜湖租界地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
一、起步与发展(1895-1911)
材料一:1897年原无为州知州章维藩在芜湖创立了益新面粉 厂,生产第一年便获利万金,1906年从英国进口磨制面粉 机器,并曾聘请过外国工程师。其生产的“飞鹰牌”面粉 畅销长江一带,被称为全国头牌面粉。
材料二:辛亥革命前芜湖代表性民族资本列表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1)1927年,陈振国在南京盼来了蒋委员长” 指什么呢?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 这个时期工业的发展状态是怎样的呢?原因有哪些?
较快发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2)在重庆的工厂亏本原因是什么?
官僚资本压迫;战时管理体制
• 片断四 : 1945年8月,70多岁的老人露出了久违的笑 容.2年后,企业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但却到了 崩溃与破产的边缘。老人深沉地望着扬子江,唠叨着:振 国不亡于鬼子,而毁于老蒋啊。
1)解放战争时期,老人企业经营状况怎么样?
崩溃与破产
2)老人的企业为什么会破产?
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
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 战乱以及国民政府的经济掠夺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 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 政经界的显赫家族;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 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力量: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地位: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体系:没有独立完整体系
从部门看 重工业基础薄弱
从分布看 分布在沿海地区
从力量看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从时间看 时间短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一战结束不久,帝 国主义列强卷土重 来,刚刚有所发展 的民族工业很快又 萧条下去了。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清放宽设厂限制)
• 3)陈氏等民族企业的兴办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一战时期出现兴办实业的高潮
二:辉煌篇
• 1911年36岁的陈振国,刚刚接受了革命洗礼,生意非常 红火,进入了“黄金时期”。
• 1)一战期间就全国而言,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如 何? (短暂的春天 ) • 2)陈家的生意在此期间获得了大发展,哪些因素推动了 他的企业发展? •(一战影响;辛亥革命;实业救国;群众反帝) • 有人提醒,你们的企业还存在隐患,不要高兴得太早。你 替其分析一下隐患何在?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0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条件(原因): (1)鸦片战后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 (2)洋务运动的诱导 (3)外商企业的刺激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一)兴起阶段 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代表企业: a.交通便利; b.受外国侵略早, 自然经济开始解 体较早。 c.经济基础好; d.外资企业和洋 务企业主要分布 在东南沿海地区 朱其昂贻来牟机器 磨坊
二、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见本课资料)
2、不利因素: ②主观因素: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 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民族工 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主要在轻工 业领域和主要分布在沿海,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的失衡使民族工 业呈畸形发展。
本主 义 “先天不足(资金少 、规模 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 形”(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 衡、次要地位)的特点,在经 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一)兴起阶段
历史: 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注意:近代民族工业并不是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三、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一)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阶级特点):两面性
两面性:一方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启示: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动力,是革命团结的 另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妥协性 对象,但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双重压迫
反抗要求 (根本原因)
(六)新生阶段:建国后
2、三大改造时期(1953-56):消亡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矛盾。 政策:“和平赎买”(有代价的收归国有或集体所 有,区别于对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的没收) 途径: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从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等低级国家资本主形式到公私合营的高级 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结果: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经 济形式消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 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 看(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 利于社会进步
(1)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2)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沉重 打击
抗战爆 发后
(1)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 (2)国统区:实行_战__时___体__制__; 官僚资本的压榨
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 日益萎缩
(1)美国取得在华特权 陷入 抗战胜 (2)_官__僚__资__本___的挤压 绝境 利后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通
B.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力量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队伍 的壮大
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 展 【解析】选 A。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从经济上看”。
二、非选择题 6.(2010 年浙江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 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 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 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 1929 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解析】选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碍是帝国 主义的压制,其次是封建政府的剥削,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4.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 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018·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1896年初,清政府同意:“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这一措施()A.有利于民族工业产生B.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C.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D.导致了民族工业萧条答案 B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等说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而导致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B为正确答案。
2.(2018·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据统计,1912年全国有商会794所,入会人数66万人,1915年商会增至1 211所,入会人数达85万人;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洋务运动的诱导刺激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D.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答案 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12”“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等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故D为正确答案。
3.(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茅盾小说《春蚕》中写道:(一战爆发后)“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层。
”陈老爷“发”起来的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B.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C.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 A解析“(一战爆发后)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民国初期的特征是短暂春天,老陈老爷是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思想是他创办实业的动力,故A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在1927年之后,故B项错误;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D项错误。
4.(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题)下面是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变化示意图。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实业救国兴起B.国际局势稳定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政策推动答案 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以及出口额增加、入超额减少等说明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政府政策的推动,所以D为正确选项。
5.(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报告,在国统区3 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
在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到1942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1/4。
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政局动荡答案 C解析“国统区3 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官僚资本)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全部纱锭的1/4”,说明官僚资本主义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
题目中并没有提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也没有反映政局动荡的信息,故其他三项错误。
6.(2018·江苏常州学业水平一模)《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可见,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之一是()A.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B.民族工业缺少技术优势C.战争对经济环境的破坏D.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榨答案 A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应享优例豁除”说明列强在中国拥有免税特权,这使民族工业的发展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为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为基础达标题,11~15题为能力提升题)1.1899年至1911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9 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
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B.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答案 B解析洋务运动自1895年甲午战败后就已经破产,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这一现象正是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体现,故B项正确;1899年至1911年列强并未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
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 A解析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3.(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甲午战争后,面对列强的压力和社会舆论的呼声,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植民间兴办实业的政策和法规。
如: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定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年设商部,制定奖励公司章程等等。
此举促进了民族工业()A.逐渐产生B.初步发展C.迅速发展D.较快发展答案 B解析民族工业逐渐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甲午战后,故B项正确;甲午战后民族工业是初步发展,不是迅速发展,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是初步发展,不是较快发展,故D项错误。
4.(2018·江苏南京师大附中学业水平期末测试)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答案 C解析题目给定的时间是19世纪末,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西方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列强放松经济侵略发生在“一战”期间,故正确答案为C项。
5.“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一种救国方案。
这一方案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张謇答案 D解析分析A、B、C、D四个选项可知“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是张謇。
6.(2018·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测试)下面图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工矿业发展情况。
导致这一时期工矿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C.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D.日本加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答案 C解析材料中给定的时间区间是1935年至1937年,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期,此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奖励发展实业,故正确答案为C项。
7.(2018·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时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示意图,变化得益于()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 D解析材料中给定的时间是1936年和1920年,1936年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占比大于1920年,说明1936年前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得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正确答案为D项。
8.(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杨荫溥的《民国财政史》指出:“截止1948年8月21日,国民党政府已经累计发行法币6 636 946亿元(不包括东北流通券和台币),相当于1945年8月发行额的1 192倍。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的发行B.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中国货币需求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答案 C解析材料中1948年8月21日,国民党政府已经累计发行法币相当于1945年8月发行额的1 192倍,说明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给民族工业以巨大压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通货膨胀现象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无关,故B项错误;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放弃对日索赔,没有获得大量经济赔偿,故D项错误。
9.(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维护了清政府统治B.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C.推动了政治近代化D.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答案 D解析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A 项错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推动政治近代化,故C项错误。
10.(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读图后可知近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③官僚资本的兴衰④商品经济开始出现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 D解析图中经济成分包括自然经济,其在鸦片战争之后不断下降说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①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19世纪末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一战”之后迅速萧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7)得到较快发展,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遭到沉重打击,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故②正确;图中还反映了官僚资本(1927~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兴衰,故③正确;商品经济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11.1908年,芜湖商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吴兴周出任总经理,经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注册了“黑白月亮”商标。
据此可知,明远电力创立的有利条件是()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B.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的诱导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答案 C解析由题干“1908年”和“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可知,明远电力创办于甲午战争失败后,当时的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是明远电力创办的有利的国内条件,C项正确;A项出现于一战期间;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