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夏秋冬.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19世纪60、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两条途径 官僚、地主、商人 、买办、华侨等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投资资本额;主要分布的部门
一 、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产 生
特点
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 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三 、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进 一 步 发 展
特点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程度有 限。 3、在一些主要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 在资金、技术、原材料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4、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观察右图, 请你说出三 者之间的关 系,并分析 民族资本主 义两面性的 原因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企 业
反对 依赖
压制 技术
外国 资本 反殖 反封 封建 制度
规模小 数量少
软弱 妥协
依赖
反对
束缚
压迫
有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是 欧风美雨的产物”。你同意这些 观点吗?
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发挥想象力,设想 “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厦门的纺织手工业者, 你会发现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在鸦片战争前 后有什么变化?”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观察下面两幅图,请 你归纳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在进一步发展 时期的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 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 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 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 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 比1919年增加180%。1919 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 加168%。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何具有双重性特点 如何评价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何具有双重性特点如何评价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关键词:民族资产阶级;双重性特点;历史作用民族资产阶级,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群体。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
因为: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排挤,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有矛盾,有反帝、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具有革命性的一面,这就决定了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很大的软弱性,经济上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上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勇气,容易妥协。
因此,无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必须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民族资产阶级这一特点和性格,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与它产生的背景及其经济基础有极大关系。
19世纪70年代前后,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具体说,它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一部分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到1894年,民族资本企业总数为170家,投资额800余万元。
民族资产阶级,主要是投资商办企业(也包括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的一部分私人资本)的一部分官僚、地主、买办、商人和一些手工工场主出身的资本家。
据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统计,他们可分为5类人:买办及买办商人、官僚地主、一般商人、华侨商人、手工工场主。
他们分别拥有的企业数目及其占总数的百分比是:29家,35.80%;25家,30.86%;15家,18.52%;6家,7.41%;6家,7.41%。
由于他们转化的程度不同,与自己的前身势必存在着拖泥带水、藕断丝连的种种关系。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多集中在轻工业部门,资本少,规模小。
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始终未能成为主潮流,但它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屡屡涉及到这一方面的史实,虽然角度有所变化,但主体的考查内容却是始终不变的。
本文试从“艰难的萌芽”、“苦难的童年”、“短暂的春天”、“渐趋衰落的历程”、“时代的强音”等角度,回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过程,探究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考点扫描】一、千呼万唤难出来——艰难的萌芽(明朝中后期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然而,这种新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得非常缓慢,始终没有达到使封建生产关系解体的程度。
其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以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具有保守性、封闭性特点,造成国内商品市场、原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都很狭窄。
第二,统治者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鼓励土地买卖,严厉的抑商政策迫使商人改变投资方向,而高额的地租则诱使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使手工业的发展缺乏资金,难以扩大再生产。
第三,政府长期推行的闭关政策阻碍了对外经济和科技交流,重农抑商政策、重重关卡、苛捐杂税也严重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使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
二、小荷仅露尖尖角——苦难的童年(19世纪中后期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终于产生。
但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与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继承的关系。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西方各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这种入侵在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这就从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与洋务运动的诱导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地位和作用1.特点
(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多重压迫。
(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6)从发展历程看,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2.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第1 页共1 页。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中国的经济领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其中包括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和理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本文将从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出发,探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近代中国社会背景近代中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束缚下,国内经济衰落,社会动荡不安。
中国的传统经济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中国开始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经济体系,寻找发展的出路。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随着对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学习,中国开始尝试引入资本主义经济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实业家和商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轻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实业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积极投资于轻工业领域,如纺织、造纸、制糖等。
他们采取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方式,逐渐建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
这些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外贸易,为中国提供了外汇收入。
2. 重工业的兴起: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中国的实业家开始将目光投向重工业领域,如钢铁、煤炭、机械等。
他们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工业设备和技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与外国资本合作,建立了一批大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这些企业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 金融业的发展:为了支持实业的发展,中国的实业家开始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建立了一些民族资本主义的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提供了融资、信贷和资金储备等服务,为实业的扩张提供了支持,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与国家利益的结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的结合紧密相连。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作者:王晶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11期【摘要】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开阔了眼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曲折发展。
【关键词】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地位;作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时代特征,笔者现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特点、地位和作用来进行阐述。
首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鸦片战争以后,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以及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了。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
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时期,对发展民族工业做出贡献的著名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和荣氏兄弟等。
但那时的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列强一战期间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的空隙中进一步发展的。
大战结束后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首先要明确一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观意愿上是进行掠夺、侵占,所以说带来的东西肯定是有害的一面大于有利的一方面。
即弊大于利有害的有国家体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民族尊严严重缺失,领土不完整国家丧失主权,金银、历史文物等财富大量流失,中国经济受到强烈打击,原材料大量被掠夺、进一步加重了百姓负担,国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利的方面有:传统的封建强权统治受到削弱,国门被动打开西方新思想、新技术流传进入中国,国家生产技术得到革新。
为中国后续打破腐朽帝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造成了客观上的有利条件2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近代中国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决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是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
国内外的某些言论曾引起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
因此,认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化地给予解答,而应该将理论和历史事实相结合,进行全面、辩证的阐述和深入、具体的剖析。
本文着重分析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以及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的主要方式与特点。
过去一般泛用广义的帝国主义概念,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本文采用更为确切的资本—帝国主义概念。
一、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 转自铁血社区/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我国历史的影响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也随之崛起。
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指由本国企业家和本国资本家掌握的资本主义,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创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另民族资本主义也使得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3. 对我国社会结构的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崛起,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曾经的工人阶级不断壮大,成为了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资源重新配置,加剧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4. 对我国政治生态的影响在政治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促进了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进步,使得政府更加重视民生和经济发展。
另民族资本主义也加速了我国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为我国政治生态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5. 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
传统的文化产业与现代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催生了新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性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也影响了我国的文化发展。
相信随着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6. 民族资本主义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挑战尽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财富的集中度增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这种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使得少数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和资源,而大多数人仍然处于贫困中,导致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公正。
这种情况也对我国社会稳定以及社会和谐产生了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②生态环境被破坏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5.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12.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上海轮船招商的经营广告,其上面的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该“广告”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有()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答案】②①③。
【同步训练】
1.子虚搜集了下列图片:《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埠后前来上海的外国商船》《魏源与<海国图志>》《汉阳铁厂》《1863年洪盛碾米厂》。请你为他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课题()
A.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加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15.阅读下列Βιβλιοθήκη 料:材料一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时间
出口棉花(万公担)
1871年~1873年[来源:学科网]
0.8486
1891年~1893年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洋务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11.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轮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②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③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④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
13.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吕轮船公司。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3.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生产技术提高,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生产。
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2)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四,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16.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是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态。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进一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
【体验高考】
1.(2010·全国卷)表一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千两)
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简析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的关系
一、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关系
根据我国学术界通行的理解和表述,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7.观察下列两幅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B.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具有不平衡性
C.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D.民族工业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8.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1840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右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C.是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4.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6.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国内运输,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A.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部分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所占比例(%)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41
华侨商人
7.41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9.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的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
1.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
2.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解析】从表格可知,清政府的田赋收入呈下降趋势,而厘金(清代至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故名厘金)和关税却呈上升趋势,显然政府的财政越来越倚重于商品流通。
【答案】D。
2.(2010·上海卷)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一场吸收外国先进技术、追求国家富强的近代化运动。以下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举措: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②创办轮船招商局,③设立京同文馆。根据要求,完成填表(将编号填入适当位置)。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轻,给予机户,按稠匹计工资。”《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类别
求富举措
求强举措
育人举措
编号
【解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用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30余所,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二是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三是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等。
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分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三县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70~90年代中国棉织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