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的基本性质:电荷分正负两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电场的概念: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物理场,具有方向和大小。

3.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用N/C 表示。

4. 电场线:电场线用于描述电场的分布情况,是垂直于电场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

5. 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是描述电场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指出电场线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电场线不会相交。

二、电势与电势能1. 电势的概念:电势是描述电场能量分布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

用V表示,单位为伏特(V)。

2. 电势差:电势差是指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异,表示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所做的功。

3. 电势能:电势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发生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4. 电势能的计算:电势能等于电荷与电势差的乘积。

三、电流与电阻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I表示,单位为安培(A)。

2.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定律,它表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4. 串联与并联:电阻的串联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电流依次通过,电压分担;电阻的并联是指将多个电阻同时连接,电流分担,电压相同。

四、电功与电能1. 电功的概念:电功是指电流在电场中所做的功,表示电流通过电路所产生的能量转化。

2. 电功率: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或产生的电能,用P 表示,单位为瓦特(W)。

3. 等效电阻:等效电阻是指多个电阻与电源连接后,与之等效的单个电阻。

4. 电能损耗:电能损耗是指电流通过电阻时所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电功率计算。

五、电容与电路1. 电容的概念:电容是指导体或电介质存储电荷的能力,用C表示,单位为法拉(F)。

2. 电容的计算:电容等于电荷与电压的比值。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物理电学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概念,掌握好电学知识点对于高考取得理想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例题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某一截面的数量,常用符号为 I,单位为安培(A)。

2.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导体两端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即 I = U/R,其中 U 为电压,R 为电阻。

例题1:已知电阻R = 4 Ω,电流 I = 2 A,求通过该电阻的电压。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U = I * R = 2 A * 4 Ω = 8 V。

二、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流过所有元件,电流大小相同,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2. 并联电路:电流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流过各个元件,电流大小不同,电压相同。

例题2:如图,电池和三个电阻按照图示连接,请计算电池两端的总电压和电阻 R1、R2、R3 上的电压。

(插入示意图,电池正极连接到电阻 R1,然后连接到电阻 R2,再连接到电阻 R3,最后回到电池负极)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总电压等于电池电压,电阻上的电压等于总电压。

所以电池两端总电压为 U,R1、R2、R3 上的电压分别为U,U 和 U。

三、电功率1. 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是电流对时间的比值,即 P = I * U,单位为瓦特(W)。

2. 功率公式:P = I^2 * R 或 P = U^2 / R,其中 I 为电流,U 为电压,R 为电阻。

例题3:已知电流 I = 3 A,电阻R = 2 Ω,求电阻上的电功率。

解析:根据功率公式 P = I^2 * R,代入数值计算可得 P = 3 A^2 * 2Ω = 18 W。

四、焦耳热和电能1.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焦耳热,热量与电阻的电阻值、电流大小以及电流通过电阻的时间有关。

高考物理电学板块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板块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板块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电学板块是高考的重要部分,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电学板块主要分为电荷与电场、电势与电势能、电路基本定律、交流电路和电磁感应等多个小板块,本文将对这些小板块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的基本单位是库仑(C),正电荷与负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 电场是指周围空间中电荷所产生的力场,电场强度E的公式为E=F/q。

3. 电势能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电势能的公式为Ep=qV,其中V为电势差。

电势差的公式为V=W/q。

4. 应用高斯定理来计算电场强度,电场强度的公式为E=q/ε0*S,其中ε0为电介质常数。

二、电势与电势能1. 电势能守恒定理:在封闭的电路中,电势能的总和始终保持不变。

2.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电势差为单位电荷所做的功,单位是伏特(V)。

电场强度是电场力对电荷的作用力,单位是牛顿/库仑(N/C)。

3. 等势面与电势线:等势面是指某时刻空间点电势相等的所有位置所组成的面,与正负电荷无关。

电势线是处于电场中任何一点切线方向上的连续线段。

4. 比较不同电场中电势能高低:可通过对电势差的比较来确定。

三、电路基本定律1.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沿闭合回路的一条路径,所经过的各个电池或电源的电势差总和等于电路中各个电路元件两端的电势差总和。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所有流入某个汇流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所有从该汇流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3.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4. 物理意义:电势差和电阻分别对应于水压和水管阻力,电流对应于水流量。

四、交流电路1. 电感:指电流通过导线时所产生的磁场而产生的感应电势。

2. 电容:指将电荷存储在磁场或电场中的电介质器件。

3. 交流电动势的峰值(即最大振幅):指正弦交流电信号中的最大值。

4. 交流电路中电阻的几何平均值:ZO=√(R1*R2),其中R1和R2为电路中的电阻。

高考物理电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中,电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在考试中,电学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电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下面是高考物理电学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静电场静电场是描述电荷间作用的力场,其重要特征是具有电势和电场强度。

在静电场中,电荷受到的作用力是由电场强度和电荷的电量决定的。

在高考物理中对于静电场的理解和运用将会涉及到电势能、电势差、电势能的计算等内容。

2.电场与场强电场是指所有电荷在空间中形成的力场,导致空间中的电子和其他带电粒子受到作用力。

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作用力,是电场的基本物理量。

在高考物理中,对于电场中强度的理解和运用将会涉及到电场的数学描述、库仑定律、静电力等概念。

3.电荷守恒定律任何一个封闭系统总电荷的代数和不变,即在系统内电荷的增加或减少总是伴随着其他电荷的减少或增加。

在高考物理中,对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将会涉及到电荷、元电荷、带电体电荷量的计算等内容。

4.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能够锁存电荷的装置,由导体和介质(绝缘体) 组成。

它能储存电荷,并且对电荷的流动有阻碍作用,因此可以在电路中实现对电流的控制和调节。

在高考物理中,对于电容器的理解和运用将会涉及到电场、电容的概念、平行板电容器的计算、等效电容量等内容。

5.电流与欧姆定律电流是指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与电荷和电势差有关。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流动方向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方向。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高考物理中,对于电流的理解和运用将会涉及到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的计算等内容。

6.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引起电子流动的现象,其重要特征是电磁感应电动势、朗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在高考物理中,对于电磁感应的理解和运用将会涉及到感应电路的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导体切割磁力线的物理模型等。

以上是高考物理电学必考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是高考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物理高考知识点电学

物理高考知识点电学

物理高考知识点电学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压等电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在高考物理中,电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电学知识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物理高考知识点中的一些重要电学内容。

一、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电学研究的基础概念,我们知道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可以通过电场来描述。

电场是一个具有方向的物理量,它是由电荷产生的。

电场强度描述了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

二、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用I表示。

电流的方向被约定为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即从正电荷到负电荷的方向。

电流可以通过导线中的电子流动来实现。

而导体对电流运动的阻碍称为电阻,用R表示。

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即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三、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电势能在电荷上的体现,用V表示。

电压的存在使得电荷可以在电路中做功。

电压差也称为电势差,用ΔV表示,表示两点之间的电压差异。

电势差可以通过电场强度的积分来计算。

四、电流的分布和阻法定律电流在分支电路中会按照分支电源的大小分流。

根据洛仑兹定理,电流的总和等于各个分支电流的代数和。

阻法定律是描述分压电路中电压分布的定律,它说明在电阻相连的电路中,电阻上的电压与电阻大小成正比。

五、电容和电容器电容是储存电荷的能力,它是由导体的两块带电板和介质组成。

电容的大小由电容器的几何尺寸和介质特性决定。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

根据电容的定义,电容器上的电压与电荷的关系是线性的。

六、欧姆定律和柯尔效应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它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柯尔效应是描述导体在电场中受热的现象,它说明导体在电流通过时会发热。

七、磁场和电磁感应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这是由安培定律决定的。

根据左手定则,我们可以确定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

电磁感应是指磁场发生变化时在导线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和电场、电流和电路以及电磁感应等现象。

在高考中,电学是物理科目中的一个考点,考察学生对电学基本概念、电路原理以及电磁感应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物理中的电学知识点。

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是电荷在空间产生的力场。

电场强度E表示单位正电荷所受的力F,E=F/q。

3. 电场力:电荷在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F=qE。

4.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电势能与电荷的位置有关。

5. 电势差:两点间的电势差ΔV等于单位正电荷从一点到另一点所做的功,ΔV=W/q。

6. 势能差: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单位正电荷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电势能差,ΔU=qΔV。

二、电流与电路1.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随时间的变化率,I=ΔQ/Δt。

2. 电流密度:单位横截面积内通过的电流量,J=I/A。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R=ρL/A,其中ρ为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A为导体横截面积。

4.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U=IR。

5. 等效电阻:电路中有多个电阻时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来代替。

6. 高考常考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三、电功与功率1. 电功: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W=UIt=I²Rt=U²t/R。

2.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P=W/Δt=UI=I²R=U²/R。

四、磁场与电磁感应1. 磁场:磁铁产生磁场,磁场是物体周围的力场。

2. 磁感应强度:磁场对单位长度磁铁的力,B=F/L。

3. 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F=qvBsinθ,其中v为粒子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θ为v和B的夹角。

4. 安培环路定理:磁通量ΦB等于穿过一个封闭曲面的磁感应强度B乘以曲面的面积S,ΦB=BS。

5. 电磁感应现象:导体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高三电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电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电学的知识点总结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场中的电势以及电磁感应等现象。

在高三学习电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三电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电荷及电场知识点1. 电荷的基本性质:电荷的两种性质、电荷量的守恒性原理等。

2.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其距离的关系。

3. 电场的概念:电场强度的定义、性质及其计算方法。

4. 电场的叠加原理:由多个点电荷组成的电场的叠加。

二、电势及电势能知识点1. 电势的基本概念:电势的定义、性质及单位。

2. 电势差:电势差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电势能的概念: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三、电流及电阻知识点1. 电路中的电流:电流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测量仪器。

2. 欧姆定律: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元件的特性及计算方法。

4. 等效电阻:将复杂电阻网络简化为一个等效电阻的方法。

四、电功率及电能知识点1. 电功和功率:电功的定义、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描述电路中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概念。

3. 电能的转化和消耗:电能的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以及电能的消耗原因。

五、电容及电感知识点1. 电容的基本概念:电容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并联电容和串联电容:电容器中并联和串联的特性及计算方法。

3. 电感的基本概念:电感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4. 电感的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描述电感的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及特性。

六、电磁感应及交流电知识点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

2. 楞次定律:描述感应电流产生的方向。

3. Lenz定律:描述感应电流产生的方向与其引起的磁场变化方向相反。

4.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特点、频率、有效值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以上是高三电学的知识点总结,通过系统学习以上内容,我们可以获得对电学的深入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必考知识点电学

高考必考知识点电学

高考必考知识点电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 电学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等与电相关的现象和规律。

在高考中,电学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电荷、电场、电流等方面介绍高考必考的电学知识点。

一、电荷电荷是物体带有的一种基本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之间有吸引和排斥的作用,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吸引,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在电荷的概念基础上,高考中常考的电学知识点有:1.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孤立系统中,总电荷量守恒。

即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2. 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作用。

库仑定律的公式为F=K*q1*q2/r^2,其中F为电力,K为库仑常量,q1和q2为电荷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二、电场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场。

任何一个电荷都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电场,其他电荷在这个电场中会受到电力作用。

高考中常考的电场相关知识点有:1.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E定义为单位正电荷所受的力。

电场强度的公式为E=F/q,其中F为电荷所受的力,q为电荷量。

2. 静电场:当电场中的电荷静止不动时,称为静电场。

静电场中的电力作用服从叠加定律,即多个电荷共同作用在一个电荷上时,各自产生的电场强度按照矢量相加的原则。

三、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是电荷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高考中关于电流常考的知识点有:1.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I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强度的公式为I=ΔQ/Δt,其中ΔQ为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Δt为通过这段时间。

2. 安培定律:安培定律规定,闭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安培定律的公式为I=U/R,其中I为电流强度,U 为电压,R为电阻。

除了电荷、电场和电流,高考中的电学知识还包括电阻、电功率、电能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电学知识,并进行实际问题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备战高考并提高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电学知识点
一、高考物理电场基本规律
1、电荷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2、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二、高考物理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

但电势之差与参
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

φA>φB○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4、电势差UAB(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

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3)特点:
○1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

若UAB>0,则UBA<0。

○2单位:伏○3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4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5、静电平衡状态(1)定义: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态(2)特点○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4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6、电场力做功WAB(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2)表达式:WAB=UABq—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WAB=Eqd—d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匀强电场(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AB=-△Ep=EpA-EPB结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7、等势面:
(1)定义: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2)特点:
○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3两等势面不相交○4等势面的密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疏弱密强。

○5画等势面时,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

(3)判断电场线上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靠近场源(场强大)的两间的电势差大于远离场源(场强小)相等距离两点
间的电势差。

三、高考物理电场力的性质
1、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E(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与电荷的带电量q的比值,就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2)定义式:E与F、q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3)电场强度是矢量:大小: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方向: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与E的方向相反。

(4)单位:N/C,V/m1N/C=1V/m(5)其他的电场强度公式○1点电荷的场强公式:——Q场源电荷○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d沿电场方向两点间距离(6)场强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电场线(1)意义: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理性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起于正(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2不封闭,不相交,不相切○3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且电势降低最快。

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场强大小,可以判断电势高低。

○4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静电平衡导体,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3)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四、应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平衡问题,加速问题,偏转问题)1、基本粒子不计重力,但不是不计质量,如质子,电子,α粒子,氕,氘,氚带电微粒、带电油滴、带电小球一般情况下都要计算重力。

2、平衡问题:电场力与重力的平衡问题。

mg=Eq3、加速问题(1)由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运动(不计重力),只受电场力Eq,粒子的加速度为a=Eq/m,若两板间距离为d,则(2)由动能定理解释,可见加速的末速度与两板间的距离d无关,只与两板间的电压有关,但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不一样,d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3、偏转问题——类平抛运动在垂直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速度为v0匀速直线运动。

在平行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若不计重力,则在竖直方向粒子的加速度带电粒子做类平抛的水平距离,若能飞出电场水平距离为L,若不能飞出电场则水平距离为x带电粒子飞行的
时间:t=x/v0=L/v0——————○1粒子要能飞出电场则:y&le;d/2————————○2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3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4粒子出电场的速度偏角:——————○5由○1○2○3○4○5可得:飞行时间:t=L/vO竖直分速度:
侧向偏移量:偏向角:
飞行时间:t=L/vO侧向偏移量:y’=偏向角:
在这种情况下,一束粒子中各种不同的粒子的运动轨迹相同。

即不同粒子的侧移量,偏向角都相同,但它们飞越偏转电场的时间不同,此时间与加速电压、粒子电量、质量有关。

如果在上述例子中粒子的重力不能忽略时,只要将加速度a重新求出即可,具体计算过程相同五、电容器及其应用1、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电过程S-A:电源的电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放电过程S-B: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容(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2)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 的比值就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3)定义式:——是定义式不是决定式——是电容的决定式(平行板电容器)
(4)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pF=10-6μF=10-12F
(5)特点
○1电容器的带电量Q是指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

○2电容器的电容C与Q和U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3在有关电容器问题的讨论中,经常要用到以下三个公式和○3的结论联合使用进行判断○4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的电压不变。

电容器充电完毕,再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