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中药降血糖作用特点

合集下载

中药降血糖药物有哪些呢?

中药降血糖药物有哪些呢?

中药降血糖药物有哪些呢?
血糖过高是一种常见疾病,在中药领域,有很多种降糖的药,最常见的有黄芪,黄连,地黄,人参,山药等,这些中药效果都非常不错,如果能坚持长期服用的话,一定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或许有人会问,中药降血糖药物都有哪些呢?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很多单味中药具有降糖作用。

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与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其特点是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方的使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不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注重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作用。

这类中药有: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

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

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

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

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另外,紫灵芝的效果也不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市面上的紫灵芝片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真货,而是应该去一些正规的药店购买,紫灵芝片可以反复煮好几遍,这样才能将里面的营养成分完全蒸煮出来,不会造成浪费。

以上就是中药降糖的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降血糖最好的一味中药

降血糖最好的一味中药

降血糖最好的一味中药在糖尿病日益常见的今天,人们对于控制血糖的方法和药物充满了关注和探索。

在中药的宝库中,有一味中药被认为在降血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那就是——黄连。

黄连,这味古老的中药,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黄连之所以能降血糖,主要得益于其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

黄连素,也就是小檗碱,是黄连中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之一。

研究表明,小檗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是体内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对于将血糖转运进细胞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时,细胞能够更好地摄取和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其次,黄连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糖异生。

糖异生是指在身体缺乏葡萄糖时,通过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抑制糖异生可以减少体内新生成的葡萄糖,有助于控制血糖的升高。

再者,黄连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肠道菌群与血糖代谢密切相关,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黄连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改善了血糖的代谢。

在实际应用中,黄连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例如,与知母、天花粉等配伍,能够增强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更有效地降低血糖。

然而,使用黄连降血糖并非毫无禁忌。

由于其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过量使用黄连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此外,虽然黄连在降血糖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潜力,但不能单纯依靠它来替代现代的降糖药物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黄连或其他中药进行辅助治疗时,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药的疗效往往是综合性的,不仅仅取决于单一的成分,还与整体的方剂配伍、个体的体质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除了黄连,中医在降血糖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中药可供选择和应用。

但无论选择哪种中药,都需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的用药。

降血糖最有效的中草药

降血糖最有效的中草药

降血糖最有效的中草药在现代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一些中草药也被认为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那些被认为降血糖最有效的中草药。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黄连中的黄连素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此外,黄连还能够抑制糖原异生,减少葡萄糖的生成,进一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桑叶也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

这些成分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

同时,桑叶还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

葛根同样在降血糖方面表现出色。

葛根中含有葛根素,这种成分能够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而且,葛根还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黄芪也是一味备受关注的中草药。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

研究发现,黄芪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血糖代谢。

它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还有一味草药叫地骨皮。

地骨皮性寒,味甘,归肺、肝、肾经。

它能够清虚热、凉血。

现代研究表明,地骨皮的水煎剂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等有关。

除了以上几种,玄参也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

它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

玄参中的某些成分能够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中草药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的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中草药辅助治疗时,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合理选择和使用。

单味中药降糖机制概述

单味中药降糖机制概述

单味中药降糖机制概述唐秀能;韦红棉;姚梅【摘要】目的回顾了近年来单味中药(包括其活性成分及其制剂)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机制,为研究与开发治疗糖尿病新药奠定基础.方法对近几年来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资料进行整理,就其降糖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结果单味中药可以从不同途径、不同环节、通过多靶点的治疗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结论单味中药在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作用环节或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1(020)024【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单味中药;糖尿病;降糖;进展【作者】唐秀能;韦红棉;姚梅【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药剂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药剂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药剂科,广西,南宁,5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

长期持续高血糖将引起肾、眼、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损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人口迅速增加,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研发低毒高效的降糖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安全有效、疗效稳定、针对性强、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在防治糖尿病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现将多年来研究较多的单味中药降糖作用机制作如下综述。

1 保护和修复胰岛β细胞,促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董英等[1]从苦瓜中提取的苦瓜碱提多糖,能够显著降低链脲霉素糖尿病小鼠的血液葡萄糖耐量及肝糖原的含量,也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果糖胺含量,其中大分子量苦瓜碱提多糖的降糖效果较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弱链脲霉素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或改善受损β细胞的功能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单味中药治愈糖尿病名家验方

单味中药治愈糖尿病名家验方

麦冬丁仰宪经验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多用小块根,其味甘微苦微寒。

笔者多年来用全草入药治疗糖尿病20余例,效果满意。

李xx,55岁,1981年秋月因饮一溲一,身体日瘦月余,刻诊:望患者体瘦,面黑少华,自述:烦喝日额几壶,能食善饥,小便频数量多,舌红少苔脉滑数,化验检查,空腹血糖12.6mnol/L,尿糖+++,诊为糖尿病,证属肺胃燥热,治当清热生津止渴,用鲜麦冬全草日50g切碎煎汤代茶饮服,连服3月查血糖、尿糖均正常,为巩固疗效,又以30g/d量饮服月余,随访4年再没复发。

患者因肺胃燥热而致津液耗损,鲜麦冬全草甘寒,性主清泄,其清胃热、泻肺火、补胃阴、滋津液、清肺燥、退热邪之力胜于它的块根——麦冬。

根据临床验证,认为麦冬全草的作用要比它的块根强,望同道作以验证。

[丁仰宪.单味麦冬全草治疗糖尿病.:478]荔枝核李育才等经验在学习前人治疗本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体会,曾用一味荔枝核散治愈7例40岁以上的中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无合并症糖尿病。

处方:荔枝核烘干研末,每日3次,每服10克,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

姜X,女,60岁。

口干舌燥,渴欲饮水,食而善饥,小便频多,体倦无力,形休消瘦,喜卧嗜睡,头晕心悸,身痒多汗,舌淡苔薄有齿痕,脉沉缓。

查空腹血糖365mg%,尿糖++++,尿酮一,尿蛋白一。

投一味荔枝核散一袋(内装21包,每包10克),日3次,每次1包,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

连服4袋后,三消症状明显减轻,身痒多汗基本消失。

仍感头晕心悸,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沉滑。

查空腹血糖161mg%,尿糖++,尿酮-,尿蛋白-。

续服5剂,诸症基本消失,自觉有力,舌淡苔薄,脉滑。

查空腹血糖120mg%,尿糖-。

病已康复。

为巩固疗效,再投4袋。

日2次,每次1包。

长期追访,诸症悉除,体力倍增,能操持家务。

嘱病人要控制饮食,精神愉快,切勿烦恼郁怒。

体会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荔枝核“止渴,益人颜色,食之止烦渴”的记载。

降血糖常用中药

降血糖常用中药

降血糖常用中药文章目录*一、降血糖常用中药*二、降血糖常用西药*三、降血糖最佳的食物降血糖常用中药1、生地黄降血糖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按每公斤体重2克计算,喂服实验动物,能使血糖明显下降,也能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能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

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2、赤芍降血糖是清热、凉血、散瘀的佳品。

现代药理学证明它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3、枸杞子降血糖枸杞能补肾养肝,治肝肾阴虚、消渴等。

枸杞子提取物能促进实验动物糖尿病血糖持久下降,对糖尿性血脂升高、视力不佳有改善作用。

4、丹参降血糖有活血、行血、凉血、养血的作用,能化瘀、通络。

丹参煎剂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能持续5小时之久,且能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

丹参、花粉、葛根各15克,黄芪20克,五味子7克,忍冬藤、玄参各10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5、玉米须降血糖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性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

临床用玉米须4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与猪胰1具炖,做1日食疗之用。

6、人参降血糖人参可促进实验动物血糖降低,并可降低糖尿性血脂升高及无力症状。

临床报道人参浸膏对早期轻症糖尿病有治疗效果,使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毫克,停药后疗效仍可持续2周以上。

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对中、重症糖尿病宜与胰岛素合用,因二者有协同降血糖的作用。

人参日用量3~9克。

此外,治疗糖尿病中药依次还有黄芪、淮山药、菟丝子、茯苓、黄连、石膏、乌梅、苍术、白术、玉竹、玄参、仙鹤草、地骨皮、苍耳子、麦芽、泽泻、桔梗、黄精、冬桑叶、仙灵脾等。

降血糖常用西药1、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为中等偏强,属于磺脲类的药品按每片剂量从小到大包括优降糖、美吡达(优达灵)、克糖利、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等等,其中优降糖作用最强,美吡达作用快而短,达美康和克糖利作用时间较长,糖适平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病人,各有特色。

铁皮石斛降血糖功效研究

铁皮石斛降血糖功效研究

铁皮石斛降血糖功效研究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

据古医书功记载,其功效卓著,以茎人药。

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医用价值为治疗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

本文通过查询文献以及结合铁皮石斛现代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着重分析其降血糖的药理作用,为糖尿病治疗提供基础。

标签:铁皮石斛;降血糖;药理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球糖尿病的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止至2013全球糖尿病在20-79岁成人中的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达3.82亿,估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5.92亿人患糖尿病。

而2013年全球糖耐量异常的数据统计显示,糖耐量异常(IGT)的患病率为6.9%,共有3.16亿人,预计到2035年将有4.71亿人患糖耐量异常。

这充分显示糖尿病的病情已经不容小视,研究其降血糖的药物及作用机理已经成为热门的课题。

1 作用---降血糖糖尿病在中医上称为“消渴”,两者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1]。

早在2000多年前的顾医书《黄帝内经》上就有记载,将“消渴”作为一种病名提出,其症状多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尿多有甜味等为主要表现,这与西医上的糖尿病症状高度吻合。

历代医书记载,治疗消渴症有很多中草药,以铁皮石斛功效最佳。

铁皮石斛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2]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在古代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古书《道藏》称其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对其评价极高。

后因价格昂贵,只用于皇室家族。

实验研究1.1对正常实验小鼠的影响:铁皮石斛单味中药对正常实验性小鼠无降血糖作用以及对其血清胰岛素水平也基本上没有大的波动[3]1.2对链霉素诱发的糖尿病(STZ-DM)小鼠的影响:铁皮石斛单味中药对链霉素诱发的糖尿病(STZ-DM)小鼠的血糖升高,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3,8]以使其血清胰岛素升高,胰高血糖素降低;其机制主要为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具有胰内降糖作用机制[4]。

降血糖最好的中药

降血糖最好的中药

降血糖最好的中药文章目录*一、降血糖最好的中药1. 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枸杞2. 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地黄3. 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赤芍4.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黄芪5. 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黄连6. 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人参*二、降血糖的食物有哪些*三、快速降血糖的方法降血糖最好的中药1、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枸杞中医认为糖尿病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枸杞具滋补肝肾之阴,因此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研究发现,枸杞提取物对糖尿病动物有显着而持久的降糖作用,能够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修复受损伤的胰岛细胞,使糖耐量增强。

每日用枸杞子、五味子、黄精、玄参各25克,煎汁代茶饮,还能改善消渴症状。

2、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地黄地黄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药理学证明地黄还有降血糖、抗凝血、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

实验动物证明,地黄能使血糖明显下降,也能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能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

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3、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赤芍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证明赤芍还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4、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黄芪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

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5、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黄连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

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6、降血糖最好的中药之人参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犬均有降低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人参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高血糖且停药后其效尚能维持1~2周。

临床研究表明,人参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改善一般症状如乏力、口渴、虚弱等,且能降低血糖及尿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12102310076);河南省国际合作项目(编号:104300510011);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编号:0910SGYS3527);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编号:2012IRTSTHN011)。

单味中药降血糖作用特点分析*Analysis o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in Reducing Blood Sugar吕景娣Lv Jingdi ,苗艳艳Miao Yanyan ,苗明三Miao Mingsan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China 450046摘要:目的:探索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特点,为降血糖新药的筛选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分析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单味中药发挥疗效的活性部位及其作用特点。

结果: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和途径表现为具有多向性、多层面、多靶点的药理特点,有着化学合成药物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因而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论:单味中药有降血糖的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功效中2种功效的中药可能是未来降血糖中药研究的重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in reducing blood sugar ,so as to provide guid-ing basis for screening new medicines of reducing blood sugar.Methods :Related literatures o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treated by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were analyzed ;active sites of exerting therapeutic effect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were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Results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and approach of Chinese medicine presented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eiotropy ,multi -aspects and multi target spots o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which had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chemical synthetic drugs ;Chinese medicine had notable effec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s had irreplaceabl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and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and was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Conclusion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has effect on reducing blood sugar.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two of the followingfunctions of activating blood flow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clearing heat and detoxicating and tonifying might be the key research focus on Chinese medicine with the function of reducing blood sugar in the future.关键词:单味中药;丹参;牡丹皮;益母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糖尿病;降血糖Key words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saliua przewalskii maxim ;paeonia suffruticosa ;herba leonuri ;activating blood flow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clearing heat and detoxicating ;tonifying ;diabetes ;reducing blood sugar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 :R285.6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 :A文章编号Article ID :1674-8999(2012)10-1314-05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患。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应用的化学合成药物多降血糖迅速但易引起耐受性,且其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大,而糖尿病患者多需终身用药,易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

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明显的疗效,而中药成分多样性和作用的多靶点性也受到国内外医药研究者的青睐。

本文对具有降糖活性的中药及其降糖作用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为降糖中药的筛选提供新的思路。

1活血化瘀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1.1活血化瘀与糖尿病瘀血是糖尿病的病理产物,也是导致消渴的重要因素之一。

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蒸腾气化受阻,发为消渴。

瘀血上阻于肺,致肺通调水道失常,中阻于脾胃,脾失运化,下阻于肾,肾失开阖之功。

久之则肾阴亏虚,虚火内生,上移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发为消渴,从而导致了三多一少为常见表现的糖尿病。

随着对糖尿病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活血化瘀已成为糖尿病的治疗大法,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从“瘀”论治糖尿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2活血化瘀药防治糖尿病的特点见表1。

2清热解毒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2.1清热解毒与糖尿病临床上糖尿病患者都伴随不同程度的燥热症状。

热毒·4131·内盛,蕴结化火。

上可灼肺津,表现为口渴多饮;中可消胃液,表现为多食易饥;下可耗肾阴,表现为尿频量多。

热毒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和重要的病理基础,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形成密切相关。

历代医家也都十分重视清热解毒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2.2清热解毒药防治糖尿病的特点见表2。

3补益类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3.1补益法与糖尿病补益法通过补养气血、阴阳达到扶佐正气、消除虚弱,包括健脾、益气、滋阴、温阳等方面。

脾又主运化水湿,运化失职,津不上承则口渴善饮,水津下流故见尿多。

大量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多为神倦乏力、身重困倦、形体肥胖、舌体胖大、舌质黯红或有瘀点。

消渴日久,病入下焦,累及肾脏,糖尿病日久不仅伤阴而且耗气,气阴两虚在临床糖尿病患者中大量出现。

糖尿病并非单一的病机,常会累及他脏,导致多个脏器同时出现问题,多种并发症随之而来。

3.2补益药防治糖尿病的特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既有降糖功效又可以归类为活血化瘀类中药的还有肉桂、水蛭、血竭等。

其作用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复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来降血糖,如当归、雷公藤等;降血脂改善微循环来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如山楂叶、牡丹皮、丹参等;增加自由基清除力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灯盏细辛、刺蒺藜等;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三七、银杏叶等。

表1活血化瘀类中药分析表中药性味功能和化学成分降血糖作用及特点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祛瘀之功效。

主要化学成分为:酮类、苷类、酚酸类、菲醌类、二帖醌类等丹参酮提高外周血中SDF-1水平,上调CXCR4的表达,诱导EPCs从骨髓进入外周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丹参水提物能提高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的SOD、GSH-Px、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调节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其主要化学成分有:酚类、单萜类、多糖类等丹皮多糖降低大鼠血糖、血浆ET及TXB2水平,升高血浆6-K-PGF1a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血小板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栓的形成,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降低CN大鼠尿Cr、BUN、FBG、GHB的水平,改善肾小球高过滤状态。

起到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1]益母草味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

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

主要化学成分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等生物碱类、酚酸类等成分益母草水煎液能降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纤维蛋白原,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白及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

主要化学成分:多糖类等白及多糖通过刺激炎症细胞浸润、促进上皮组织形成、增加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加羟脯氨酸含量等机制促进糖尿病溃疡面创面愈合[3]灯盏细辛味辛、微苦、温,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之功效。

主要化学成分为:灯盏花素等黄酮类、萜类等灯盏花素能减少糖尿病大鼠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抑制肾组织PKC活性;抑制肾组织的氧化应激;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肾小球微循环,增加血清SOD活力和NO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保护肾组织[4]刺蒺藜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之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