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合集下载

11.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11.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一、正确使用实词我们学习词类,关键在于运用词类各自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进行遣词造句为文章服务。

弄清楚词的用法,对我们组词构句与作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地说,我们常遇到的一些病句,大多是由于未能掌握好实词的用法造成的。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在我们日常语言中数量也最多、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般的句子,大都离不开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并予以回答:名词说到底是从某种意义上给人和事物进行命名。

而动词、形容词与名词不同,它们重在反映人和事物所产生或发出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或性质状态。

1.名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这些贪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祸害人民群众。

这个句子里的“祸害”一词为名词。

名词一般不能作谓语,更不能带宾语。

所以,这个句子的错误是名词被误用为动词,必须把“祸害”这个词改为“危害”,因为“祸害”是名词,而“危害”是动词,这样原句便通顺了。

②汪老师很兴致地说:“那么,请你谈谈想法。

”这个句子里的“兴致”是名词,被误用为形容词了。

我们把原句中的“很”删除,然后在“兴致”这个词后加上“勃勃”,这样词性变了,原句也就没语病了。

2.动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那些人散布种种捏造,妄图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句子里的“捏造”是个动词,被误用为名词了。

并且,主语和谓语“散布”也不相匹配,必须把“捏造”这个动词改为名词,如“谣言”、“谬论”或“言论”才行。

②那是一个多么感动的报告啊!这个句子里的“感动”是动词,被误用为形容词了,必须把它改为形容词才行,可以改为“动人”,这样原句就通顺了。

3.形容词被误用的情况。

例如:①作家莫言身上充沛着可贵的乡土激情。

这个句子里的“充沛”是个形容词,被误用为动词了。

而且,形容词后面一般不能带宾语。

我们把“充沛”改为动词“充满”就可以带宾语了。

②我们初三(1)班被评为市优秀班级,同学们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指具有具体意义和词义的词语,可以独立存在,用于构成句子
的主要成分。

常见的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虚词是指没有具体意义和词义的词语,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作为其他
词语的辅助词或虚词,起到连接词语、构成句子结构等作用。

常见的虚词
有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的方法如下:
1.在写作或口语中,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实词和虚词。

实词用于表
达具体的人、事、物,而虚词用于表达关系、连接句子成分等。

2.实词可以独立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而虚词不能独立存在,需要和
其他词语一起使用。

3. 在使用介词时,要注意介词的用法和搭配。

例如,使用介词"on"时,可以表示在一些物体上,也可以表示在一些时间上,要根据具体语境
选择正确的意义。

4.助词的使用要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进行选择。

例如,在英语中,要根据主谓一致原则选择正确的助动词。

5.在使用连词时,要注意它们的作用和关系。

连词可以连接两个句子、词组或词汇,起到连接作用,使句子更加连贯。

6.另外,要注意虚词和实词的拼写和用法,避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总之,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是书写和表达中的基本要求,需要根据语
境和语法规则进行选择和运用。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PPT课件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PPT课件

解析:
唱红脸: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
于此恰
友善的或令人喜欢的角色。用
当。
故里:故乡,老家。“故里”不能进行修复。
及其: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表示后者对
于前者有从属关系(其:代指 “及”前
面的人或事物)。用于此处不当, 应
删掉“其”。
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论用兵策略,比喻不
(10年天津卷)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
独树一帜:单独的竖起一面旗帜,比喻 自成一家。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形容十 分稀少。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含褒义。
(10年四川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
当的一句是 A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 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 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高考实例
(10年湖北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
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 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 。这是一座 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 为世界文化遗产。 _____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 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 的。
A.陵墓 仅有
点缀
虽然
绝无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 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 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 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 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解析:
A.“释怀”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 在心中消除(多用于否定)。此处应改为 “难以忘怀”。
(10年山东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点击高考 (2010山东)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 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 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 特向广大作者征稿。要求:观点鲜明,不超过 8000字,逻辑清楚,格式正确。 ①来 稿一经采 用,即奉薄酬② 。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 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敬请广大作 ③ 者赐 稿。 来稿请寄ⅹⅹⅹ市ⅹⅹ路ⅹⅹ号 《ⅹⅹⅹ》 编辑部ⅹⅹⅹ敬启 邮编ⅹ④ 《ⅹⅹⅹ》编辑部 ⅹⅹⅹⅹ年ⅹ月ⅹ日
家大舍小令外人 谦辞敬辞有用法
A.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 “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 慈)、家叔、家兄等; B .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 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C .称别人家中的人 , 冠以“令”表示 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例1、加点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D)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 就行了。 B.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 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B莅临,有表尊敬之意,但“参加”与之重 复,应去掉。 D“务必”不得体,有命令之意,应删去。 G“母校”只能对校友而言,不包括“来 宾”,应为“学校”。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 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 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 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解析
“进而”用于递进关系,上述语句前后 是因果关系,应当使用“从而”。 19
方 法 点拨
例1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 组是 ( )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 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 用DNA分子制成 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中的电子元件要 小得多, 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 , 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 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A.由于 甚至 所以 B.只是 也许 可见 C.如果 甚至 而且 D.虽然 也许 然而 20
方 法 点拨
例4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 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解析
句中的介宾短语“对于 ……现象”不能 作主语,应删去“对于”。
8
摩托车驾照考试 /mtc/ 2016年摩托车 理论考试题 教练员从业资格证考试 /jly/ 客运从业资格考试 /keyun/ 货运从业资格考试 /huoyun/ 最新考试题 在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 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 高。
解析
“不是 …… 就是 ……” 是表示选择关系 的关联词语,这里,前一分句的主语是 “质量”,后一分句的主语是“成本”, 因此“不是”要移到“质量”前面。 6
方 法 点拨
二、正确使用虚词的要领
2.防止虚词滥用 虚词的功能是帮助表意,不能随便省略, 但也不能滥用,否则就多余,使表达啰嗦, 造成语病。 (1)滥用介词 不该使用介词却使用了就会造成句子成 分残缺。 7
方 法 点拨
③介宾不完整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 介词宾语。 例9 这部电影在塑造周总理的形象所提供的 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解析
在“形象”的后边应加上“方面”。 16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 ②试题的设问形式固定不变。
• 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或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如 2009年江西卷、湖北卷。
精选课件
4
• ③试题的考查侧重于对语言环境 的分析和对词义的辨析,二者要
兼顾。
• ④试题的考查不仅有词语使用是 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
更好的问题。
• ⑤试题考查的词语往往是常见于
•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 _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精选课件
8
• 【解析】 • 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 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
• ⑤另外,广大考生需要关注的是对新词语的考 查。2005年人教社已经将“新词语”列入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语言文 字应用》(选修)中。“日新月异”的新词语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规范使用新词语是 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高考设题考查新词语 也是对广大中学生规范使用新词语的检验。
精选课件
无论哪种类型,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辨析、判断用 法迥异或微殊的词语都是高考不变的考查方向。
精选课件
11
• 近义实词的辨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从意义方面辨析
• (1)辨明范围
•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 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 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 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释怀”:①
抒发情怀。②放心,无牵挂。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解析:遏制:控制,制止,对象多是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 遏止: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
发生的重大事件;此处应用“遏制”。秩序:有条理、不混
乱的情况;次序: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句中需 要维持的是“不混乱”的情况,因此应用“秩序”。“擅长” 和“善于”两者含义相同,但用法上有区别,“擅长”可不 带宾语单独作谓语中心语,而“善于”则不行;此处用“擅
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 如:沉思、深思、寻思 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 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 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4.看可数与不可数 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 有些名词可 从可数与不可数方面辨析。 如:春秋、岁月 “春秋”是可数名词, 可以说三十二个春秋; .. “岁月” 是不可数名词,不能说多少个岁月。
的意思是显露、呈现。“悄悄”主要指暗地里。“稳稳”
指安稳的样子。“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 物突然出现。“映衬”的意思是衬托,即用另
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汇集”的意思是
集中在一起。“陶醉”指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面。“沉
醉”比喻沉迷于某种事物或沉浸于某种境界中。 ①据上文 “气势恢弘”,此处应填“赫然”;②据下文“取而代之”, 此处应填“悄悄”;③据上文“几颗„„水滴”及下文“出 现一个膜”推断,应是“水滴”“扩散”成了“膜”;④据
“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如:________线上,忠
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祖国。就应选“边界”。
3.看表达侧重 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重点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辨 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如:景点、景色

汉语中的虚词和实词的使用技巧

汉语中的虚词和实词的使用技巧

虚词是汉语中一类重要的词类,虚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或者修饰的作用。

与之相对的是实词,实词则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自己的词义。

虽然虚词在语言中起到的作用较为抽象,但是正确地运用虚词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表达更加准确。

本文将探讨汉语中的虚词和实词的使用技巧。

首先,关于虚词的使用,我们需要注意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汉语中常见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介词的作用是表示位置、方向、时间等,如“在”、“向”、“到”等。

连词的作用是连接句子或者短语,如“而且”、“但是”、“因为”等。

助词则起到修饰句子中实词的作用,如“的”、“得”、“地”等。

在运用虚词时,我们需要注意虚词的位置是否准确,并根据虚词的作用来确定其后面的词汇。

其次,对于虚词的使用,我们需要注意虚词与实词的搭配。

虚词和实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是固定的,掌握好这种搭配关系对于语言的准确表达非常重要。

比如,“对”是一个常用的介词,它表示方向或者目标,常与动词“说”、“看”、“听”等搭配使用,例如“对他说”、“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

另外,助词的正确使用也需要特别注意。

助词可以帮助修饰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但是不同的实词后面需要加入的助词也是不同的。

例如,“一本书”、“看电影”、“好吃”的助词分别是“的”、“电影的”、“好吃的”。

了解虚词与实词的搭配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运用虚词,使语言更加地道。

最后,虚词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和搭配。

在汉语中,一部分虚词可以充当实词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其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例如,“和”可以作为连词使用,表示并列关系,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表示和谐、友善的关系。

此外,虚词的搭配也可以有一些固定的用法,例如“不仅……而且”、“因为……所以”等。

熟练掌握这些特殊的用法和搭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虚词,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且富有变化。

总之,虚词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地使用虚词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准确。

我们需要注意虚词的位置和作用,在使用虚词时要注意虚词与实词的搭配关系,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用法和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
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 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 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 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 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 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 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是美观。
装点:装饰点缀。 A
8
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 “但”“可
是”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
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即使:表假设的让步。
固然:①表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尽管:①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
②表示姑且承认某事实,下文往往有
表示转折的连A 词与它呼应。
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
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
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
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③“休戚
相关”含有褒义色彩,“息息相关”则是
中性的。句中适用对象为花卉产业效益,
故应用“息息相关”A。
15
(10年山东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
最恰当的一项是 D
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用于此
处不当。 A
12
(10年天津卷)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
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 劳动力和气候来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 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有 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 的快速_____,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 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_____ 。
A
2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现代汉语实词的正确使用; (2)现代汉语虚词的正确使用; (3)熟语(包括成语)的正确使用。
(本专题主要讲解实词和虚词的运用)
A
3
附:实词与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 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叹词、拟声词。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A
13
解析:
1、“决定”强调的是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
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确定”强调的是明确肯 定。联系语境可知,传统种花的收益取决于劳动力 和气候,故应用“决定”。
2、“即使”既可表示让步关系,也可以表示 假设关系;“虽然”只能表示让步关系,不表示假 设关系。由句中“如果”可知,应用表示假设关系 的“即使”。
3、“提升”多指提高职位、等级等,“提高”
意思是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
原来高。句中适用对象为花卉“产业”,用“提升”
更妥.
A
14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
常密切,“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
害相关。两者的区别在于:①“休戚相关”
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
相关”不含。②“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
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B.该县有关部门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
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打造成精品,以吸引
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
C.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
专题报告,对我国票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
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
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一模块:语言文字运用
第4讲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
A
1
一、考纲解读
考纲中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就是说 要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 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等。其中,不仅有
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 得更好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应从两个方
面把握词语:一是正确理解词语的语义,看 使用得是否正确;二是正确使用词语,看 表达效果是否更好。
A
4
二、考点分析
• 命题点 :“辨析” 。包括“近义词 辨析”“虚词辨析”“熟语(成语) 的辨析”等,以近义词辨析为重中之 重。
• 命题形式 :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
主观改错题,主观简答试题。特别是
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
一个明显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A
5
三、近义词的辨析
对近义词(多为实词)的辨析,要 注意辨析的角度:或词义轻重不同, 或范围大小不同,或感情色彩、语 体色彩不同,或搭配对象不同,或 语法功能不同等。
9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 常少有。
独树一帜:单独的竖起一面旗帜,比喻 自成一家。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形容十 分稀少。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含褒义。
A
10
(10年四川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
恰当的一句是 A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
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
A
6
高考实例
(10年湖北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
语,恰当的一组是 B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
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 。这是一座 _____着
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 文化遗产。 _____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 遗产中,它也是_____ 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 . 墓室 装点 尽A 管
举世无双 7
陵墓:领袖或革命烈士的坟墓,帝王或诸侯
的坟墓。
陵寝:帝王的坟墓及墓地的宫殿建筑物。
墓茔:坟茔。
墓室:坟墓中放棺椁的地方。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
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
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A
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A谈兵。
11
解析:
唱红脸: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
友善的或令人喜欢的角色。用于此恰
当。
故里:故乡,老家。“故里”不能进行修复。
及其: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表示后者对
于前者有从属关系(其:代指“及”前
面的人或事物)。用于此处不当,应
删掉“其”。
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论用兵策略,比喻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