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课外古诗词十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 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 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走近作者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 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 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 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 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 在《南唐二主词》中。
走近作者
《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 写,就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 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 其是在萧瑟的秋夜。
走近作者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 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 鄞(y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 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 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 行新法的前奏。
品味名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句寓论于景,用“不
情感提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 。”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 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 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 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 寻味。

李 煜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艺术提升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 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 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下片押 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 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 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 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 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八下课外古诗词涌读

八下课外古诗词涌读

八下课外古诗词涌读1. 《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 《送友人》作者: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4. 《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 《行路难》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古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古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古诗我国是诗歌华彩飞扬的文明古国,诗歌的历史悠久,溢彩流芳。

八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古诗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所有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八下课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赤壁》杜牧(八下课内)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过零丁洋》文天祥(八下课内)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水调歌头》苏轼(八下课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八下课内)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饮酒(其五)》陶渊明(八下课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行路难(其一)》李白(八下课内)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下课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八下课内)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己亥杂诗》龚自珍(八下课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赠丛弟(其二)》刘桢(八下课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八下课外)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八下课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终南别业》王维(八下课外)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八下课外)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八下课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无题》李商隐(八下课外)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欢》李煜(八下课外)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登飞来峰》王安石(八下课外)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幕遮》范仲淹(八下课外)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八年级语文课外关于朋友送别的诗句1、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词目录:12.《诗经》两首一、XXX二、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式微/《诗经》四、子衿/《诗经》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XXX六、望洞庭湖赠XXX/XXX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XXX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主题思想】24.唐诗二首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XXX八、卖炭翁/XXX课外古诗词诵读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十、送友人/XXX十1、XXX院居住作/XXX十二、XXX/XXX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理解性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表达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蒹葭》【原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部编本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本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歌赏析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 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我和你都是离 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 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 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赏析
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 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 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 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 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 得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阙辅三秦, 城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参考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 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 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 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参考译文
诗歌赏析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 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 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 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
词语解释
⑴子衿(jīn),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郑,今河南新郑一带。 (2)悠悠:深思的样子。 (3)宁(nìng):岂,难道。 (4)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5)佩:指佩玉的绶带。 (6)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 见的样子。 (7)城阙:城门两旁的高台。

八下10首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下10首课外古诗词赏析

赠从弟(其二)刘祯(汉代)一、理解意思: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高的山上,苍翠的青松傲然挺立,迎着山谷中瑟瑟的秋风,毫不动摇。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风声是多么的猛烈啊,而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啊。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任凭满天冰霜凄凄惨惨,而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难道是松柏没有遭受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就有耐寒的本性。

二、表达的思想感情:勉励从弟面对困难,坚韧不拔,坚持理想,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不从于流俗,也有自勉的意思。

三、思考题:1、展现首联的画面。

2、这首诗运用哪些技巧来写松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对比、反衬,把青松与寒风放在一起对比,以寒风的凛冽反衬出青松的坚韧不拔,2.标题《赠从弟》与诗的内容“松”是否有联系,为什么?有。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借此表达希望从弟能向松柏那样坚韧不拔,坚持理想,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不从于流俗,也有自勉的意思。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朝诗人)一、理解意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长安城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拱卫,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被迷蒙的风烟所遮。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与你握手作别时,你我情意浓浓,心心相印,我们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的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万里,也都像近邻一般。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没有必要在分手的路口,哭哭啼啼,泪沾衣巾。

二、表达的思想感情:抒发了离别的情怀,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

三、思考题:1、展现首联的画面。

2、赏析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句的意思是……。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真挚情意,又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态度值得称道。

3、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十首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十首

---------------------------------------------------------------最新资料推荐------------------------------------------------------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十首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十首)【1】赠从弟(其二)(汉末)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1/ 6请别在分手的岔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3】《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4】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ho)道,晚家南山陲(chu)。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只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回家。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包括《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湖春行》等。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桃花源记》的全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课外古诗词十首
【1】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1.本诗的作者是著名的诗人。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中松树的形象。

3.首联中的“亭亭”和颔联中的“一何”各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以及所蕴含的主旨。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的作者是初年著名的诗人。

2.分析本诗的主旨。

3.体会“风烟望五津”句中“望”的深层含义。

4.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进行赏析。

【3】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本诗的作者是著名的诗人。

2.分析本诗的主旨。

3.赏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悠悠”和“怆然”两个词语。

4.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4】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本诗的作者是代著名的诗人。

2.分析本诗的主旨。

3.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所展现的画面。

4.赏析“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一句中“偶然”一词。

【5】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本诗的作者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这首诗题“饯别”,但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试描绘激起诗人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的万里秋空图。

4.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中“俱”和“览”的表达作用。

5.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千古名句。

6.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理解。

【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本诗的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

2.描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色。

3.本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析诗句中“近却无”、“绝胜”好在哪里?
5.这首绝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7】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1.本诗的作者是时期著名的诗人。

2.分析本诗的主旨。

3.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的理解。

4.分析“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5.最后两句运用传说,有何用意呢?
【8】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本词的作者是著名的诗人。

2.分析本诗的主旨。

3.简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

4.赏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中“锁”字的好处。

5.谈谈你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的理解。

【9】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本词的作者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2.分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所运用的手法及作用。

3.谈谈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

4.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10】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本词的作者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2.分析本诗的主旨。

3.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下列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①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②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4.说说你对“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中“除非”的理解。

5.赏析“碧云天,黄叶地”所写之景。

6.如何理解“明月高楼休独倚”所表达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