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微波消融课件

肿瘤微波消融课件

技术创新与改进
新型微波源
研发更高效、稳定、安全 的微波源,提高消融效率。
精准定位与导航
利用影像导航技术,实现 微波消融的精准定位和实 时监控。
智能控制与调节
开发智能控制系统,根据 肿瘤大小、形状和位置自 动调节微波输出。
临床应用前景
扩大适应症范围
联合治疗策略
探索微波消融在更多类型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如肝癌、肺癌等。
01
只不过羊,...,迩
02
皆狐狸
皆皆 aust![](
03
肿瘤微波消融治疗过程
1
on. Burniel,狐狸迩 the也不 indeedika 只不过! 在此皆 credit,实在 a on`,灿烂,ase
2
Fort,O大拇指的确! on the FX
3
CR心理咨询茂大量 credit
肿瘤微波消融治疗过程
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肿瘤明 显缩小,肝功能恢复正常,随
访无复发。
病例二:肺癌微波消融治疗
患者情况
一位老年男性,因咳嗽、气喘就诊, 经过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周围型肺 癌。
治疗方案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 无法耐受手术切除,故选择微波消融 治疗。
治疗过程
在CT引导下,医生将微波消融针精 准插入肿瘤内,通过微波加热作用使 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indentation,,,
肿瘤微波消融治疗过程
,ⅹofilesystem, , credit
与之 credit
切实` credit目测狐狸迩 theory斯特 ,斯特 ,皆 inde迩
肿瘤微波消融治疗过程
• ,`,the,.mast!,皆迩 on墓状元 st皆 theory their

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课件

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课件

2.腺癌 在病灶内可见细结节,结节与 结节之间也因有肺泡与细支气管的夹杂, 常显示有空泡与支气管充气征象。另外, 由于肺间质增生,中心可有明显疤痕组 织形成,出现“空泡征”。亦可出现支 气管、肺血管向肿瘤中心集束,并出现 胸膜凹陷征及放射冠征,癌细胞侵入肺 泡后形成癌巢,再形成结节。根据上述 征象在X线胸片上多呈稀疏浅淡阴影, 常伴有胸膜凹陷及胸腔积液。
肺癌微波消融术并发症
• 气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电极针穿刺 所致,发生率从30~60%不等,需要放置引 流管者不超过20%[28]。高龄、肺气肿者更 易发生,可发生在术中或术后,少量气体 可不予处置,中至大量气体可胸穿抽气或 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2~3天多吸收。使 用导向器引导穿刺一步法命中肿瘤进行治 疗,并发症较低特别是很少发生气胸[29]。 通常射频使用15~17G的消融电极针比活检 针稍粗,气胸发生率并不比肺活检高。
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
一、概述 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发 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 气管的肺癌。
二、症状体征
• 胸痛是周围型肺癌的典型表现。 • 发热 发热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一周之内, 会发热一次,并伴随有发热用药之后立即 消失,不久又会重现的特点。导致局部发 热的原因在于,肺部组织的坏死,在分解 产物被吸收所导致散发热量所致。 • 早期症状还表现在呼吸困难,有一定的哮 喘症状。
3) CT引导与监控 CT引导穿刺成功的关键包括: (1)把握好穿刺进针的四维坐标,即CT机架角 度、进针角度、进针深度、患者呼吸的控制。 (2)穿刺针位于CT断层层面内,整体清晰,便 于把握穿刺针的位置。 (3)穿刺通路避开重要器官和组织,保证安全。 (4)针尖与靶点的误差小于5mm。 (5)尽量减少穿刺进针次数,减少肺损伤产生 气胸、血胸、种植转移等并发症。

【精编】肺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

【精编】肺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

46例患者,90个病灶,65次消融
<2 cm 62(69%)、2-3 cm 14(16 %)、3-5 cm 8(9%)、>5 cm 6(6%)
Median follow-up of 22 months(range,265 months),25 local progressions occurred after RFA;
影像学评价
完全消融是指病灶已发生凝固性坏死,无血供。 CT检查表现为低密度灶,无增强,PET/CT检查 表现为无放射性摄取增高。
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融,持续4周以上,无新 病灶出现)
部分缓解(PR:病灶完全消融体积≥50%,持续4周 以上,无新病灶出现
稳定(SD:非PR/PD) 进展(PD:病灶未被完全消融,且增大≥25%或出
Eur Radiol(2011)21:197–204
出血预防和处理
术前完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
血小板应>5万,INR应<1.5
术前停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术中可常规使用止血药物 穿刺路径应尽量平行于肺血管 对邻近肺门大血管的肿瘤,避免使用多爪
伸展电极,并应逐步进针
感染
表现
肺炎 空洞基础上继发肺脓肿、真菌球
设备器材
导向设备:CT、MRI、超声 射频治疗仪和各种型号的电极针 辅助设备:监护、吸氧、吸痰装置,除颤
器、简易呼吸球囊、胸腔闭式引流包等
操作步骤
一般准备:吸氧、监护、静脉通路、回路 麻醉:清醒镇痛、局麻加强化、全麻 体位:依病变部位而定,仰卧、俯卧、侧卧 扫描定位、消毒铺巾 穿刺:直接法、并行法 射频序贯治疗 拔针与针道消融 术后即刻影像复查
治疗:抗生素
高危患者:老年、肿瘤大、慢阻肺、支扩 存在活动性感染时不能做 术前术后预防性静脉应用3天抗生素 发生感染后,足量/足程使用敏感抗生素

消融PPT

消融PPT

肝脏肿瘤消融禁忌证
肿瘤弥漫分布。 侵犯邻近空腔脏器。 肝功能Child-PughC级。 无法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合并活动性感染,尤其是胆系感染等。 顽固性大量腹水、恶液质。 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ECOG分级>2级(表1)。 意识障碍或不能配合治疗。
肝脏肿瘤消融禁忌证
肝脏肿瘤消融操作步骤
体位选择 呼吸屏气训练 确定皮肤穿刺点及穿刺路径 实施麻醉 穿刺部位消毒、铺巾,皮肤穿刺点切口。 微波电极针穿刺: (1)穿刺前核实微波消融治疗仪、微波电极针工作正常。 (2) CT引导微波电极针穿刺,直至其活性端到达预消融区。
肝脏肿瘤消融基本技巧
穿刺针道尽量经过正常肝组织;肝包膜下病灶进针原则同胸膜 下肿瘤
病例:胆道出血
患者男性,22岁,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行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
术前
布针
术后即刻扫描见胆囊内出现高密度影,考虑胆道出血可能;5min后再次扫描: 胆囊内高密度影增加不明显。患者无诉明显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即刻
5min后
术后2小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腹部肌紧张,压痛明显;伴有呕咖啡色样 液体100ml。再次急诊CT扫描:胆囊内积血未见明显增加。
第一肝门区肿瘤为相对禁忌证; 肿瘤紧贴胆囊、胃肠、膈肌或突出于肝包膜为经皮穿刺路径的相对 禁忌证。 伴有肝外转移的病灶不应视为禁忌证,仍然可以采用局部消融治疗 控制肝内病灶情况。
肝脏肿瘤消融操作流程
➢术前检查 ➢术前准备 ➢麻醉 ➢定位 ➢穿刺 ➢消融
术前准备之患者的评估及影像学检查
认真复习病史、体格检查及近期的影像资料来评估患者的热消融适 应证。 胸部或腹部增强CT/增强MRI(2周内)为消融治疗前评估的关键影像 学检查,通过CT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其与临近重要脏器、血管、 胆管、胆囊、胃肠道、心脏、气管或支气管的关系。 完善相关分期检查(如骨扫描、磁共振检查); 有条件者可行PET-CT检查排除或发现远处转移; 对怀疑转移的纵隔淋巴结可行病理活检; 对于能达到治愈性消融的患者建议消融前行PET-CT检查以便准确分 期

消融PPT

消融PPT

平扫期
动脉期
门脉期
腹膜后肿瘤消融技巧
分步进针
设计合理进针路线
配合呼吸运动进针
避开大血管
腹膜后肿瘤消融技巧
肿瘤部位射频消融
术后复扫无出血
肝脏肿瘤消融并发症
肝包膜下少量出血
肝S7病灶
行微波消融治疗
术后即刻:肝包膜 下少量出血。立即 于邦亭1ku静脉推 注。
5min后复扫:肝 包膜下积血未见 明显增加。
病例:胆道出血
患者男性,22岁,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行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
术前
布针
术后即刻扫描见胆囊内出现高密度影,考虑胆道出血可能;5min后再次扫描: 胆囊内高密度影增加不明显。患者无诉明显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即刻
5min后
术后2小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腹部肌紧张,压痛明显;伴有呕咖啡色样 液体100ml。再次急诊CT扫描:胆囊内积血未见明显增加。
热消融特点
操作简单、创伤小 疗效确切、恢复快
对直径≤5cm的病 灶可达到局部根治
热消融的特点
可反复多次行对复 发及多发病灶适用
肿瘤坏死清除过程 中刺激机体抗肿瘤 免疫抑制肿瘤生长
4
局部热消融技术
目前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WA) 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药品及监护设备准备
术前应准备麻醉、镇痛、镇咳、止血、扩血管、 升压、降压等药物,抢救药品及抢救车,电除颤 仪等设备。 设备和器材:影像引导设备、微波消融治疗仪、 微波电极针、活检针等。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ppt课件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ppt课件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对于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常见的并发症 包括胸痛、发热、恶心等,但大多数症状轻微,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缓解。
04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定位准确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能 够精确地定位肿瘤位置 ,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
效果。
微创高效
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 ,减轻患者痛苦,提高
效果评估
短期效果评估
手术后短期内进行效果评估,观察肿瘤缩小情况。
长期效果评估
术后长期随访,评估肿瘤控制情况、患者生存率等指标。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技术有效性
安全性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治疗肿瘤方面表现 出显著的有效性。通过微波能量在肿瘤内 部产生热量,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该技术在严格控制和监测下进行,大大降 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生活质量。
并发症少
由于操作精确,对周围 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适用范围广
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尤其对于不能耐受手 术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
治疗手段。
风险与并发症
01
02
03
04
出血或血肿
在穿刺过程中可能膜,导 致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气胸。
患者受益
临床应用前景
由于其微创、恢复快的优点,患者能更快 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展 现出巨大潜力,尤其在肝癌、肺癌等常见 肿瘤的治疗中。
研究展望
技术改进
进一步研究微波消融技术,优 化治疗方案,提高肿瘤消融的
彻底性和安全性。
扩大适应症
探索该技术在更多类型肿瘤治 疗中的应用,如胰腺癌、结直 肠癌等。

肺肿瘤微波消融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ppt课件

肺肿瘤微波消融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ppt课件

;.
17
消融后综合征
消融后综合征是术后常见并发症,约2/3 患者会发生,表现为低热及全身不适,是一过 性自限性症状。
考虑与肿瘤坏死吸收有关。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取决于治疗时坏死的范围及患者的身 体状况,小的病灶可能不会出现,大部分患者症状持续2~7 d。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 化,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嘱患者多饮水,体温若持续升高,可给予退热、补液等处理。
;.
25
皮肤灼伤
Ⅰ度灼伤:皮肤发红、疼痛、触痛、有渗出或水肿,但无水疱。 Ⅱ度灼伤:皮肤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 Ⅲ度灼伤:皮肤全层灼伤,表面发白或者黑色、炭化皮革状。
;.
26
CT 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是一种新
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创伤小、肿瘤局部灭活彻底等优点。而且肺肿瘤热消融 治疗的并发症大多数是可处理的。对于严重并发症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出现严 重的不良后果。掌握好适应证,熟练技术操作,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多数患者在术中及术后数天内有1~2 级的疼痛,也有人维持1~2 周,一般无需特别处理, 重度者需要对症处理。原因考虑可能是热传导刺激胸膜神经所致。Okuma 等单变量和多变 量分析研究认为,疼痛的发生与病变距离胸壁在1 cm 以内显著相关。
;.
12
术前止痛针
术中止痛针
术后应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对术后手术区疼痛患者耐心解释疼痛原因,消除 顾虑,对疼痛严重,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根据疼痛治疗的“三级阶梯”原则治疗;必要 时可以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辅助药物。
肺肿瘤微波消融术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2018.4.25
;.
1
相对禁忌症
1.靶病灶紧贴肺动脉一级分支、肺门、主支气管或纵膈,难以规避重要组织器官的烧伤; 2.肺部转移癌病灶数目双侧>5个或单侧>3个; 3. 4.Zubrod-ECOG-WHO生活质量评分(ZPS评分)大于等于2分; 5.合并存在活动性的肺部炎症或感染; 6.严重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1.5或血小板计数<50X10*

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课件-PPT课件

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课件-PPT课件

三、病因
• • • • • • 吸烟 职业和环境接触 电离辐射 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遗传等因素 大气污染
四、病理分型
• 1、鳞癌 病理切面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多 个结节聚集成小团状,X线表现密度增高小 团状结节征象,使边缘凸凹不平,形如花 瓣,逐渐形成分叶征象。癌瘤继续向周围 浸润,使淋巴管、小血管或细支气管发生 阻塞性炎症或癌栓,纤维增生,X线表现长 毛刺征象。肿瘤致密较大,其中心易发生 坏死,形成空洞可达30%,肿瘤可跨叶生 长。




七、治疗概述
• 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和中医治疗, 跟其他肺癌的治疗方法一样,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而且要及时有效。 • 近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波消融技术 在治疗周围型肺癌方面的应用受到广大医 疗工作者关注,逐渐成为周围型肺癌重要 治疗手段之一。
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
唐山市人民医院微创肿瘤外科 蔡旺
一、概述 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发 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 气管的肺癌。
二、症状体征
• 胸痛是周围型肺癌的典型表现。 • 发热 发热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一周之内, 会发热一次,并伴随有发热用药之后立即 消失,不久又会重现的特点。导致局部发 热的原因在于,肺部组织的坏死,在分解 产物被吸收所导致散发热量所致。 • 早期症状还表现在呼吸困难,有一定的哮 喘症状。
4、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操作
• 首先作胸部 CT扫描,测量肿块的大小,密度以及 到皮肤的最短直线距离,标记床位数,同时在皮 肤上作穿刺点标记。 • 然后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铺小孔巾,穿刺点麻醉 后,用 18G一次性活检针或者半自动活检枪,通 过皮肤,皮下组织,肋间肌肉和胸膜向肺内肿块 穿刺,其间需要多次扫描,调整穿刺针的进针方 向,深度,直到穿刺针头端进入到肿块的边缘处, 嘱患者屏气,激发穿刺针,迅速抽出穿刺针,将 取出组织送病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腺癌 在病灶内可见细结节,结节与 结节之间也因有肺泡与细支气管的夹杂, 常显示有空泡与支气管充气征象。另外, 由于肺间质增生,中心可有明显疤痕组 织形成,出现“空泡征”。亦可出现支 气管、肺血管向肿瘤中心集束,并出现 胸膜凹陷征及放射冠征,癌细胞侵入肺 泡后形成癌巢,再形成结节。根据上述 征象在X线胸片上多呈稀疏浅淡阴影, 常伴有胸膜凹陷及胸腔积液。
4、具体操作
• 首先作胸部 CT扫描,测量肿块的大小,密度以及 到皮肤的最短直线距离,标记床位数,同时在皮 肤上作穿刺点标记。 • 然后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铺小孔巾,穿刺点麻醉 后,用 18G一次性活检针或者半自动活检枪,通 过皮肤,皮下组织,肋间肌肉和胸膜向肺内肿块 穿刺,其间需要多次扫描,调整穿刺针的进针方 向,深度,直到穿刺针头端进入到肿块的边缘处, 嘱患者屏气,激发穿刺针,迅速抽出穿刺针,将 取出组织送病检。
经皮肺穿刺活检
• 是肺癌诊断的一种方法。早在数十年前就 有人利用这种方法来诊断肺癌,但是由于 受到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像放射学、病 理学、穿刺器械等,这种检查方法并没有 在临学技术发展了,有了CT, 超声波应用在临床越来越多,病理上细胞 学诊断技术大大提高,这些促使经皮肺穿 刺活检技术逐渐完善,成为肺内实质性病 变的常用诊断方法之一,临床上应用得越 来越广泛。




七、治疗概述
• 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和中医治疗, 跟其他肺癌的治疗方法一样,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而且要及时有效。 • 近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波消融技术 在治疗周围型肺癌方面的应用受到广大医 疗工作者关注,逐渐成为周围型肺癌重要 治疗手段之一。
微波消融技术简介
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
一、概述 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发 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 气管的肺癌。
二、症状体征
• 胸痛是周围型肺癌的典型表现。 • 发热 发热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一周之内, 会发热一次,并伴随有发热用药之后立即 消失,不久又会重现的特点。导致局部发 热的原因在于,肺部组织的坏死,在分解 产物被吸收所导致散发热量所致。 • 早期症状还表现在呼吸困难,有一定的哮 喘症状。
三、病因
• • • • • • 吸烟 职业和环境接触 电离辐射 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遗传等因素 大气污染
四、病理分型
• 1、鳞癌 病理切面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多 个结节聚集成小团状,X线表现密度增高小 团状结节征象,使边缘凸凹不平,形如花 瓣,逐渐形成分叶征象。癌瘤继续向周围 浸润,使淋巴管、小血管或细支气管发生 阻塞性炎症或癌栓,纤维增生,X线表现长 毛刺征象。肿瘤致密较大,其中心易发生 坏死,形成空洞可达30%,肿瘤可跨叶生 长。
• 气胸:最常见,但多数是小量气胸,一般无需处理。但由 于适应症选择不当,如出现两肺弥漫性病变、肺大泡以及 肺囊肿者,则可发生严重气胸;如加上对侧肺储备功能不 全时可致死亡,必须及时抢救。 • 血胸及咯血:少数病例可发生,但大量出血者少见。 • 胸腔感染:大多见于原有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者,穿刺可促 使炎症播散。 • 癌细胞的针道种植。 • 气体栓塞。
六、鉴别诊断
• 1.结核球 轮廓清楚,光整,甚至光滑。局部边界的边缘上还 有一薄层密度 较淡整齐而光滑的阴影,称双重边界,是结核球的包膜所形成,不同于肺癌。 结核球多见钙化现象。若见球形病灶周边有环形或弧形钙化,特别是成层的 环形钙化是结核球的特征性表现。 2.球形肺炎 球形肺炎在病变周围及肺门方向可有轻度的血管纹理增强,表 现为“局部充血现象”。局部充血征象提示肿块为急性炎症,在鉴别诊断上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慢性肺脓肿 肺脓肿周围多有较多炎变,肿块的边界比较模糊、毛糙和不 规则,其邻近肺组织内有不规则扭曲条影,提示为局部充血征象。 4.机化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的边界要比肺炎的边界清楚面规则,伴有细小毛 刺影。因而与肺癌的X线表现相似。鉴别时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与肺癌肿块 密度相比,机化性肺炎肿块的密度相对较淡;机化性肺炎肿块的边界比肺癌 肿块的边界要稍模糊、毛糙些,机化性肺炎的毛刺影趋向于类似绒毛样,即 细而紊乱,而肺癌的细小毛刺影细而规则:分叶征象是肺癌重要征象之一, 在机化性肺炎中尚未见到分叶征象。 5.肺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轮廓整齐而光滑,而肺癌轮廓虽清楚 但有细小毛刺 和分叶;良性肿瘤 密度浓而均匀,极少有空洞,钙化较多见,而肺癌在2 cm-3 cm直径以下者,密度多淡而不均匀,钙化极少见,肿块较大者可出现 空洞。
• 除了可以对于肺部病变进行诊断以外,还 可对于不明原因的纵隔肿物进行诊断。 • 经皮肺穿的副作用或者称为并发症最常见 的是气胸和咯血,至于谈虎色变的肿瘤经 穿刺道播散,其几率微乎其微。 • 经皮肺穿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广泛使用的确 诊手段之一。
1、它的适应症为:
•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X 线等检查不能定性的 肺内肿块性病变,特别适于诊断位于周边 部位的肿物。 • 原因不明的肺部弥漫性病变,在有胸膜粘 连的条件下可做经皮肺活检。 • 局限性肺浸润。 • 纵隔肿瘤。
3.未分化癌 病灶断层的影像 特点与鳞癌大致相同。
五、诊断
• 根据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缘征象、病变内部特点 及邻近组织的CT表现,对绝大多数的周围型肺癌 可做出诊断。 • 对于少数基本征象少或者不典型的病例,应对病 灶进行CT靶扫描,仍不能确定诊断者应行CT导 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或短期内 定期复查,以免造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误诊和漏 诊。 • 明确病理诊断后,应做出分期诊断及分子诊断, 以指导临床治疗。
2、其禁忌症为:
• • • • • •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 肺血管性病变,如严重肺动脉高压。 伴有出血倾向者。 呼吸道急性感染、发热者。 病人不合作或有控制不住的咳嗽。 一侧已经做过全肺切除或一侧为无功能肺,而另 一侧肺内病变做穿刺活检者。 • 肺内阴影怀疑棘球囊肿、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者。
3、其并发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