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物理学史专题训练:伽利略斜面实验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含答案(2)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含答案(2)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含答案(2)一、选择题1.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FEq=,电容QCU=,加速度Fa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3.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6.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7.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伽利略的斜面實驗
伽利略在《兩門新科學》第三天中描述他是怎麼做斜面實驗的:
取長約12脕尺(註)、寬約半脕尺、厚約三指的木板,在邊緣刻上一條一指多寬的槽,槽非常平直,經過打磨,在直槽上貼羊皮紙,盡可能使之平滑,然後讓一個非常圓的、硬的光滑黃銅球沿槽滾下,我們將木板的一頭抬高一、二脕尺,使之略成傾斜,在讓銅球滾下,用下述方法記錄銅球滾下時間。

我們不只一次重複這個實驗,使二次觀測的時間相差不超過脈搏的十分之一。

在完成這一步驟並確證其可靠性之後,就讓銅球滾下全程的1/4,並測出下降時間,我們發現它正好是滾下全程所需時間的一半。

接著我們對其他距離進行實驗,用滾下全程所需的時間和滾下一半距離、三分之二距離、四分之三距離或任何部分距離所用時間進行比較。

這樣的實驗重複了整整一百次,我們往往發現,經過的空間距離恆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例這對於各種斜度都成立。

為了測量時間,我們把一只盛水的大容器置於高處,在容器底部焊上一根口徑很細的管子,用小杯子收集每次球滾下來時由細管流出的水,不管是全程還是全程的一部份,都可以收集到。

然後用極精密的天平稱水的重量;這些水重之差和比值就給出時間之差和比值。

精密度如此之高,以致於重複許多遍,結果都沒有明顯的差別。

註:大塊文化出版的《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譯者在p26的註釋中說:脕尺(cubit),長度單位,約45~56cm 。

據此,伽利略實驗時的斜面有多長?斜角大約是多少度?。

伽利略斜面实验

伽利略斜面实验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斜面实验
1.实验原理
让小球从斜面较高的一端从静止滑下不同的距离,如全程、半程、三分之一全程等。

用量筒测量出每次小球运动过程输液器针头流出的水的体积。

由于水的体积V正比于运动时间t,如果小球下滑距离S与水的体积V的平方成正比,即间接证明了下滑距离S与运动时间t的平方成正比,即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

2.实验步骤
在水平桌面上安放好斜面轨道,用干布将表面擦拭干净,然后将轨道一端垫高约15cm。

一人将金属球放在斜轨顶端,紧贴小挡板,开始数“1”、“2”、“放”,同时释放小球。

当听到“放”时,另一人打开输液器止水夹,直至小球运动至斜面底端,与小挡板发生碰撞时,关闭止水夹。

由于一次下滑的时间较短,水的体积较小,较难准确测量。

这时,可以连续做5组,读出量筒中水的总体积。

将水的体积除以5,就可以较为精确的得到金属球在一次下滑过程中的水的流出量。

重复以上步骤3次,将处理后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按照前面的步骤,可以得到金属球在下滑四分之一斜面长度过程中水的流出量,将数据也记录在表格中。

由于相同时间内水的流出量可以认为近似相等,如果小球运动四分之一全程对应的水量是运动全程的水量的一半,即可粗略验证小球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什么是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做斜面试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做斜面试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做斜面试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做斜面试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关于物理问题,上课觉着什幺都懂了,可等到做题目时又无从下手。

以至于对于一些意志薄弱、学习方法不对的同学就很难再坚持下来。

过早的对物理没了兴趣,伤害了到高中的学习信心。

收集整理下面的这几个问题,是一些同学们的学习疑问,小编做一个统一的回复,有同样问题的同学,可以仔细看一下。

【问:什幺是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做斜面试验的目的到底是什幺?】答: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借助理想实验模型,论证了摩擦力由大到小,从有到无的过程,物体运动特点,论证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也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即物体在受力平衡时,总是维持静止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平衡。

【问:在我们向太空发射卫星时,为什幺轨道越大,速率却越小?】答:发射过程中,火箭的推力在做功,但做的功都转化为势能了,而且动能也有一部分向势能转移,这就犹如我们用力向高空扔一颗石子,石子的速率也会随着高度逐渐变小。

【问: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之间的关系?】答:用电动机来举例子做说明。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是电功率,也是总功率,p总=ui;电动机输出的功率,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机械功率,p机;另外的就是机器机身发热,热功率p热=i2*r;各个功率之间关系为p总=p机+p热;电压要用p总=ui计算,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这时候欧姆定律是不成立的。

【问:多过程的物理问题如何处理?】答: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

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具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逐个进行研究。

至于过程之间的联系,则可。

伽利略斜面小球实验报告

伽利略斜面小球实验报告

伽利略斜面小球实验报告一、引言伽利略斜面小球实验是为了验证伽利略在斜面上滚动物体的运动规律而进行的一项实验。

伽利略斜面小球实验对于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和滚动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目的1. 验证伽利略在斜面上滚动物体的运动规律;2. 探究斜面角度对物体滚动速度的影响;3. 分析物体滚动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转换。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伽利略斜面小球装置;2. 直尺;3. 计时器;四、实验方法1. 将伽利略斜面小球装置放置于水平台面上;2. 调整斜面的角度,并通过直尺测量斜面角度;3. 将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并通过计时器测量小球从斜面上滑下的时间;4. 重复上述步骤,调整斜面角度并进行多次实验。

五、实验结果斜面角度()滑落时间(s)平均滑落时间(s):: :: ::10 1.62 1.5820 1.29 1.3530 1.02 1.04六、实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加,小球的滑落时间逐渐减小。

这符合伽利略关于斜面上滚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即物体滚动速度与斜面角度成正比。

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由于滚动状态下既有平动又有转动,因此具有动能和势能。

当小球沿斜面下滑时,势能逐渐减小,而动能逐渐增加。

在斜面的最底端,势能转化为动能达到最大值。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结果也验证了势能和动能的转换过程。

然而,本次实验中仅考虑了斜面角度对滑落时间的影响,未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小球的质量和摩擦力等因素也会对滑落时间产生影响,后续的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些因素的作用。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伽利略斜面小球实验,我们验证了伽利略在斜面上滚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并分析了物体滚动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转换。

实验结果表明,斜面角度对物体滚动速度具有重要影响,而后续的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实验数据的测量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和减小误差来源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也是实验的重要环节。

伽利略斜面实验得出的原理

伽利略斜面实验得出的原理

伽利略斜面实验得出的原理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指他通过研究滑动在斜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得出了一些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

具体而言,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涉及到滑动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分解与分析。

实验描述:
1.斜面设定:伽利略将斜面倾斜,使得物体沿斜面滑动。

这个斜面可以是光滑的,以减小摩擦的影响。

2.观察运动:他观察了滑动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特别是
滑动体在不同斜度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得出的原理:
1.斜面运动分解: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物体在斜面上
的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沿着斜面方向的分量和一个
垂直斜面方向的分量。

这意味着物体的运动可以分解为平行于
斜面的运动和垂直于斜面的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他还观察到,垂直斜面方向的运动
类似于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是恒定的。

这意味着物体在垂
直斜面方向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运动规律:通过对滑动体在不同斜度上的运动进行研
究,伽利略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即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
中,其垂直方向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4.独立性原理:伽利略还提出了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即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独立的,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受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的影响。

这些原理的得出为后来牛顿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我们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斜面运动提供了关键的物理学原理。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专项训练及答案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专项训练及答案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1.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中很多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离斜面底端为h高处滚下斜面,通过最低点后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小球最后会在斜面B上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仍为h.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离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②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③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离斜面底端的高度越来越小④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总结并得出了惯性定律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C.出色的天文观测家第谷通过观测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及开普勒最终得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4.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5.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6.伽俐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 )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C.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8.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牛顿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B.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C.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D.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9.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10.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斜面实验包含的实验方法

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斜面实验包含的实验方法

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斜面实验包含的实验方法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斜面实验是他最具有影响力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具体包含的实验方法如下:1. 斜面的设计与搭建:伽利略使用具有均匀度量的斜面来进行实验。

他首先选择一块平整且没有明显不平的木板,然后使用锯子或其他工具将其削成斜坡的形状。

斜坡的一侧是水平地,另一侧则是一个倾斜的平面,通常使用角度均匀的三角板。

确保斜面的倾斜度较小,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力。

2. 实验装置的准备:实验装置包括一个斜面和一些重物,比如小球。

伽利略通常使用不同大小和材质的金属小球进行实验,以便观察它们的运动规律。

此外,还需要一个支撑装置来固定斜面,并确保它的稳定性。

3. 实验的进行:将小球放置在斜面的顶部,并稍微推动一下,使其开始滚动下坡。

在实验中,伽利略观察小球在斜坡上滚动的过程,并记录下滚动的时间、距离和速度等数据。

伽利略重复这个过程,使用不同大小和材质的小球,以验证他的理论。

4. 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在每次实验中,伽利略都要记录下小球在不同位置的时间和速度。

他使用一个水平的倾斜计来测量斜面的倾角,并使用一个钟表来测量滚动时间。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伽利略发现了重要的规律。

5. 结果的总结与验证:通过观察实验数据,伽利略发现小球滚下斜面时加速度是恒定的,并且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这条规律被称为“自由落体规律”,即所有物体在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落时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与所在位置的高度有关。

6. 实验结果的应用:伽利略的实验结果对后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发现成为物理学的基石之一,为后来牛顿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此外,伽利略的实验方法也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斜面实验包含了斜面的设计与搭建、实验装置的准备、实验的进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结果的总结与验证以及实验结果的应用等多个步骤。

这些方法不仅帮助伽利略发现了重要的规律,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物理学史专题训练:伽利略斜面实验
1.伽利略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如图是伽利略采用“冲淡”重力的方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所做的铜球沿斜面运动实验的示意图。

若某同学重做此实验,让小球从长度为l、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的转动,摩擦阻力恒定,下列叙述正确是: A.l一定时,θ角越大,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小
B.l一定时,θ角越大,小球运动时的惯性越大
C.θ角一定时,小球从顶端运动到底端所需时间与l成正比
D.θ角一定时,小球从顶端运动到底端时的动能与l成正比
答案:D
2.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某一点由静止开始滚下,然后滚上一对接的斜面B.无论斜面B比斜面A陡些或缓些,小球最后总会在斜面上的某点速度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这一事实表明,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有一量是守恒的,这个量叫做:
A.能量
B.矢量
C.标量
D.质量
答案:A
3.关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没有以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B.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该实验成功
D.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答案:D
4.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图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
A实验检验,数学推理
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
C提出假设,实验检验
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
答案:C
5.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伽利略、牛顿
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亚里士多德、牛顿
答案:B
6.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你认为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
B.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D.实验和牛顿的理想斜面实验是相同的
答案:B
7.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

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测定了铜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进而得出了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加的结论
B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比自由落体下落的加速度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时间容易测量
C若斜面长度一定,铜球从顶端滚动到底端所需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D若斜面倾角一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答案:B
8.伽俐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俐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方向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
答案:C
9.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这些方法对我们学好物理有很大帮助。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电路中,可以用几个合适的小电阻串联来代替一个大电阻,这利用了等效法
C.在研究带电体时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把带电体当做点电荷,这利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D.在研究电场时,常用人为假设的电场线来描述真实的电场,这用的是微元法
答案:D
10.我们除了学习物理知识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中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答案:A
1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A.用水钟计时
B.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t2的比值的大小
D.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 C D
12.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C.伽利略运用逻辑推理得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较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较快的原因归之于空气阻力对不同物体的影响不同
答案:A C D
13.爱因斯坦对于伽利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
(1)(多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1)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其中的甲、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地外推得到的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
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理想实验是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2)所示(图中两斜面底部均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一些事实和推论.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c.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d.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①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
②在上述的步骤中,属于可靠的事实有______,属于理想化的推论有_____.(以上三个空格填写序号即可)
答案:(1)A C (2)bacd b a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