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战争及高技术局部战争题库20-2-10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1、 高技术战争时代的开始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海湾战争。
2、全局性是战略的首要特点。
3、战略目的既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也是战略实施的归宿点。
4、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5、战略环境是制定军事战略的客观基础6、我国的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7、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三大历史任务”,建设合谐社会不是三大历史任务8、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于1955年5月11、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12、《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13、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 14、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政工条令》15、奖励的项目中最高荣誉是 荣誉称号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17、1997年1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我军“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打的赢、不变质 18、在军事领域,计算机技术是战斗力的“倍增器”,是新武器和新军事战略产生的物质基础19、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20、一切战斗行动,都是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进行的。
21、战略的构成要素是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措施 22、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23、新中国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始于 1955年24、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 争取世界和平 25、C 4ISR 系统中C 4代表的是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26、下列属于《武经七书》内容的是 《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 27、 《孙子兵法》 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名著,标志着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
28、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31.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中的“一超”指的是( 美国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 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33.国防的主要手段军事 34.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 1949年4月23日35.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 民兵 )相结合组成36.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 第二炮兵 )组成。
军事高技术概述复习题

军爭高技术概述复习题单选:1.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新技术群。
2.军爭高技术的分类繁多,但最终都町以归纳到六人类高技术群中。
3.电子对抗是敌我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斗争。
I.航天技术主要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而测控技术构成的综介性高技术群。
5.新概念武器是指杀伤机制和工作原理与传统武器不同的一类新型武器。
6.高技术作战平台是高技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高技术战争*件卜•,军事力量的对比,越來越多地取决丁•信息武器系统所带來的无形的、难以量化的巨大潜能。
8.现代条件卜,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兵器的大量使用,战场上的信息流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人与武器之间,还渗透到武器与武器、战场与战场之中。
9.由于现代化武器系统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因而只的控制伫息流动才能抓住丄动权。
10.指挥控制自动化一]I是齐国军队努力的方向,数字化指挥控制网络必将促进自动化的进程。
II、高技术战争,是指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与Z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所进行的现代化战争。
12、高技术战争的萌芽时期,大致始于60年代末。
13、高技术战争的雏形时期,大致始于80年代初。
14、1986年4月,美国袭击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体现了高技术战争的特色。
15、海湾战争是全而、综合使用高技术兵器的局部战争。
16、海湾战争中,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于精确制导武器,使火力打击精确化。
17、海湾战争中,盟军使用了新一代作战平台,使机动和火力打击立体化。
18、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先进的C'l系统,使作战指挥自动化。
19、随着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战爭进入了以核能释放为特征的热核战争时代。
20、新技术革命首先改变了战争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促使武器装备发生了质的变化。
21、我国认为:国际军爭斗争的需要是高技术战争形成的倍增器。
22、我国认为:霸权主义引起的军备竞赛,促进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
《信息化战争》题库

“海湾战争”中被称为“沙
漠军刀”的地面作战中,多国部队仅仅用了
C 小时就达到了作战目的。
A、1 个月
B、 10 天
C、 100 小时
D、 12 小时
21.美国在 1986 年 4 月 5 日对利比亚采取 D 式的空袭作战方式, 使美军在极短时间达到作战 目的。
A、瘫痪 C、软杀
B、点穴 D、外科手术
一、单选题
1.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被人们称作“信息战争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海湾战争 D、阿富汗战争
”的战例是 C。
2.未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最终的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武器
B、参战国的国际地位
C、人
D、作战的理论与方法
3.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广阔的特征表现在 D。
A、陆地和海洋
B、海洋和空中
A、精确战
B、点穴战
C、瘫痪战
D、软杀战
82. 在各种新的作战方式中,被称为破坏结构式的是
C。
A、精确战
B、点穴战
C、瘫痪战
D、软杀战
83. 在各种新的作战方式中,被称为指挥控制式的是
C。
A、计算机病毒战
B、点穴战
C、信息战
D、软杀战
84.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空袭利比亚、出兵巴拿马等,都因为大量使用带有信息处理功能的 高尖端技术武器, 在极短的时间内, 迅速达成行动目的, 开创了被人们称为 B 的战争新样式。
41.人们通常把 A 称为“力量的倍增器” 。
A、 C4ISR系统
B、NMD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C、 GPS全球定位系统
D、 TMD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42.人类进入 21 世纪后的首场战争是 C。 A、海湾战争 C、阿富汗战争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题目

军事理论复习题之一、名词解释:1、国防: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S2、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S3、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所采取的措施,通常包括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交通战备动员等。
S4、国防精神:国防精神是公民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观念、意志、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的综合。
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5、国防政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和使用武装力量,以及进行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活动的准则。
S6、后备力量:国防后备力量,是指平时进行必要的准备,战时经过动员可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包括民兵、预备役部队和没有组建民兵的单位中经过登记服预备役的人员。
S7、积极防御:又称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是指为了反攻或进攻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
积极防御既可以是战略指导思想,又可以是战役、战斗的作战原则。
8、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精神集中表现在对自己祖国山河和文明的热爱,无论祖国的发展处于顺境或逆境、光荣或屈辱,都坚定的与祖国共命运。
S9、国防意识(观念):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包括三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居安思危的观念和爱军习武的观念。
10、民族尚武精神:指人类在武力冲突中战胜敌人所需要的种种精神品质。
军事理论教程考试题库【超全】

军事理论课复习第一章一、填空题1.唐宋以后发明的火药和指南针开始应用于军事理论。
2.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3.世界各国的国防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扩张型、自卫型、___联盟型_和中立型。
4.现行《兵役法》于___2011___年12月29日颁布实施。
5.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
从内涵上,可分为__安全目标___、发展目标。
6.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确定每年_9____月第_____3_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7.中国国防性质:防御型、独立自主型、自卫型。
8.中国国防精神含:爱国主义、革命英雄、爱军尚武、国际主义四种精神。
9.2007年9月15日第七个“全国国防教育日”的宣传主题是“热爱军队、情系国防”;2008年 9月20 日是我国第八个“全国国防教育日”。
二、单选题1.2011年我国对《兵役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合法服兵役的最低年龄限制是( B)。
A、16岁B、17岁C、18岁D、20岁2.朝鲜停战谈判的最后地点在哪?(C )A、平壤B、汉城C、板门店D、上甘岭3.国防的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中立型和( B )。
A、同盟型B、联盟型C、侵略型D、结盟型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颁布于(C)。
A、1998年B、1999年C、1997年D、1996年5.我国古代军队最早可以追溯到( A )朝时期。
A、夏B、商C、周D、秦6.国防教育的对象是(C)。
A、学生B、符合征兵条件的公民C、全体公民D、全体指战员7.“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 D )。
A、皇姑屯B、长春C、旅顺D、沈阳8.在我国历史上,城池的建设最早始于( C )。
A、春秋B、夏朝C、商朝D、周朝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国家边界除传统的陆上边界、海上边界、空中边界外,(B)边界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军事高技术》题库.

《军事技术》章节一、单选题1、军事高技术的特征有:( D )。
A、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和高渗透B、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和高风险。
C、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渗透和高速度。
D、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高风险、高渗透和高速度。
2、导弹首次在战场亮相是( B )。
A、1941年12月6日B、1944年6月13日C、1945年7月16日D、越南战争3、核武器是( D )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
A、19世纪40年代中期B、20世纪40年代初期C、20世纪40年代末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
A、1964年10月16日B、1966年10月27日C、1967年6月17日D、1970年4月24日5、激光技术是( B )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A、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6、中国首颗“探月卫星”的名称是( C )。
A. 神舟5 .号 B、神舟6号 C、嫦娥一号 D、东方红5号7、1957年10月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B )。
A.中国B. 前苏联C. 美国D. 英国8、侦察监视技术是航天技术与( D )相结合的产物。
A、制导技术B、隐身技术C、电子对抗技术D、信息技术9、下列属于定向能武器的是( B )。
A、电磁炮B、激光武器C、反卫星动能拦截弹D、反导弹动能拦截弹10、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大大扩展了诸军兵种协同作战和联合作战的范围,使战争发展为( D )A、空地一体B、海空一体C、海陆空一体D、海、陆、空、天、电磁五维一体11、远程警戒雷达的探测距离是(C)A、 200-300千米B、 300-500千米 C 、500-4000千米 D、 4000千米以上12、洲际导弹的射程为(B)A、大于6000千米B、大于8000千米C、大于10000千米 D大于12000千米13、对可见光探测系统的探测效果影响最大的视觉参数是( A )。
题库:军事理论(高技术)

第一部分:填空题1.是指以当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为基础,处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综合国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
2.高技术分为信息技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6大技术群。
3.人们把应用于军事领域或从军事领域直接产生的高技术称为。
4.军事高技术的分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
5.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当代军事高技术的核心。
6.、网络化将成为高技术发展的主导趋势。
7.异军突起的技术将对新军事变革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8.军事生物技术、技术、军用能源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事海洋技术等也都将在未来的10至20年内获得空前的发展。
9.武器讲为武器装备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10.《21世纪陆军的战略性技术》的研究报告强调,未来夺取21世纪战场上的优势,是关键。
11.进入21世纪,世界新军事变革进一步加速,军队建设呈现出从机械化向转型的特点。
12.精确制导武器真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大规模的使用时在年海湾战争中。
13.指以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成像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的技术。
14.精确制导技术指以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成像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的技术。
15.精确制导技术是在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用于支持精确制导武器的远距离高精度作战、夜间作战、全天候作战、复杂战场环境下作战。
16.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按照不同控制导引方式可概括为、、寻的式、卫星定位和复合式等五种制导方式。
17.是引导指令由弹上制导系统按照预先拟定的飞行方案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制导系统与目标、指挥站不发生任何联系的制导。
18.自主式制导是按照预先拟定的飞行方案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制导系统与目标、指挥站不发生任何联系的制导。
19.是由设在导弹以外的地面、水面或空中制导站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制导技术。
《军事高技术》题库分解

《军事技术》章节一、单选题1、军事高技术的特征有:( D )。
A、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和高渗透B、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和高风险。
C、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渗透和高速度。
D、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高风险、高渗透和高速度。
2、导弹首次在战场亮相是( B )。
A、1941年12月6日B、1944年6月13日C、1945年7月16日D、越南战争3、核武器是( D )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
A、19世纪40年代中期B、20世纪40年代初期C、20世纪40年代末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
A、1964年10月16日B、1966年10月27日C、1967年6月17日D、1970年4月24日5、激光技术是( B )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A、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70年代6、中国首颗“探月卫星”的名称是( C )。
A. 神舟5 .号 B、神舟6号 C、嫦娥一号 D、东方红5号7、1957年10月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B )。
A.中国B. 前苏联C. 美国D. 英国8、侦察监视技术是航天技术与( D )相结合的产物。
A、制导技术B、隐身技术C、电子对抗技术D、信息技术9、下列属于定向能武器的是( B )。
A、电磁炮B、激光武器C、反卫星动能拦截弹D、反导弹动能拦截弹10、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大大扩展了诸军兵种协同作战和联合作战的范围,使战争发展为( D )A、空地一体B、海空一体C、海陆空一体D、海、陆、空、天、电磁五维一体11、远程警戒雷达的探测距离是(C)A、 200-300千米B、 300-500千米 C 、500-4000千米 D、 4000千米以上12、洲际导弹的射程为(B)A、大于6000千米B、大于8000千米C、大于10000千米 D大于12000千米13、对可见光探测系统的探测效果影响最大的视觉参数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术战争及高技术局部战争题库20-2-10
问题:
[多选]化学毒剂按分散方式可分为()。
A.A、热分散型
B.B、爆炸分散型
C.C、布洒分散型
D.D、光分散型
问题:
[判断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推动着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知识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社会变革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也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
A.正确
B.错误
(卡牌游戏 /)
问题:
[判断题]一般而论,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比传统武器装备提高10~1000倍甚至更高。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历次高技术战争实践证明,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攻击兵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武器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出综合化、隐身化、无人化和高成本化等特征。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航天飞机是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并可在机场跑道上起降的航天器。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网络中心战就是通过物理域、心理域和认知域的网络化提高部队的体系对抗能力。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