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分析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分析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分析近年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监管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治理结构等相关信息的行为。

信息披露的监管分析主要包括监管目标、监管机制、监管效果等方面。

监管目标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核心。

监管目标主要包括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稳定和提高信息质量。

保护投资者权益是信息披露的重要目标,因为信息披露是投资者判断企业价值和风险的重要依据。

如果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全面,投资者将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导致投资者资产受损。

维护市场稳定也是监管的目标之一,信息披露能够减少不对称信息带来的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

提高信息质量是信息披露监管的根本目标,通过监管能够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提升市场的信息效率。

监管机制是信息披露监管的基础。

监管机制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自律规则和市场监管三个层面。

法律法规是信息披露监管的基本依据,各国各地区的证券法规对信息披露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信息。

自律规则是资本市场参与者自行制定的行为准则,自律机构负责监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并进行评级、惩戒等措施。

市场监管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保障信息披露的公平和透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分析主要包括监管目标、监管机制和监管效果三个方面。

信息披露监管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稳定和提高信息质量;监管机制包括法律法规、自律规则和市场监管三个层面;监管效果主要包括信息披露质量、市场反应和投资者满意度等方面。

通过有效的监管,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市场信心,促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

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

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证券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资金流动、融资功能和风险管理的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操纵和违规行为的存在,投资者面临着诸多风险。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券市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

一、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之一。

根据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发布财务报告、年度报告和业绩预告等信息,并及时公告重大事项。

同时,证券交易所和监管机构也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规定披露财务、治理和业务信息,以确保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内幕交易禁止制度内幕交易是指基于未公开的信息进行的交易行为,其会导致市场不公平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损。

为了杜绝内幕交易行为,证券市场建立了严格的内幕交易禁止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内幕信息的范围和便利人的义务,并明确了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市场操纵监管市场操纵是指通过虚假信息、恶意操作等手段,操纵证券市场价格和交易量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为了保护投资者免受市场操纵的影响,监管机构会对市场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此外,证券交易所还会对异常交易进行警示和处罚,保护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四、投资者救济机制投资者救济机制是指设立专门机构或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来协助受损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

这些机制提供了投资者索赔渠道,帮助投资者追回受损的资金,并惩罚违法行为。

投资者救济机制的设立能够增加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投资者教育与培训投资者教育与培训是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通过举办投资者教育活动、发布投资者警示和指导材料等方式,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证券市场的运作规则和投资风险。

在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中,上述措施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内幕交易禁止制度、市场操纵监管、投资者救济机制和投资者教育与培训,证券市场不断提升其透明度、公平性和健康发展的能力,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证券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分析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问题

分析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问题

分析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问题公司治理是保障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信息披露不仅是公司信用建立的基石,也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信息披露的意义信息披露的作用在于增加企业透明度,利于投资者识别股价合理,促使投资者认真研究公司业务及发展,从而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同时,信息披露的作用在于使监管机构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有效防范公司的内部问题,提供完整的监管基础,保障公开、公正的市场交易环境。

二、信息披露的规定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由公司法、证券法、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和监管机构等制定和发布。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向出资人、债权人、职工和政府等提供经营、财务等有关情况的报告。

证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范围、披露方式、披露时间等具体要求。

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财务风险等内容。

上市规则则在信息披露内容、范围、披露时间、披露方式等领域上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监管机构则会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监管和评价。

三、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中,信息披露并非尽善尽美。

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或不准确将会对公司治理和投资者权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信息披露存在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由于少数公司为了避免揭示负面信息和低效地揭示自己的财务状况。

因此他们采取隐瞒或虚假揭示的手段。

在罕见的情况下,公司可能将事实扭曲、隐瞒或造假,行驶我们进行投资决策的危险。

即使不是故意违反披露规则,也可能由于管理人员的无意识偏差导致信息不准确或缺乏完整性。

2.信息披露时效性差信息披露应该是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并应该提供有关经营、财务等方面的主要情况。

但是,在现实中,一些公司经常违反信息披露时效性的要求,而导致持续的期望管理和市场波动。

这种行为会让投资者与公司失去信任,有悖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投资者保护相互影响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投资者保护相互影响分析
会计信息才能有用或有助于决策 。

( 二) 会计信 息通 过治理功 能保 护投资看 会计信息对公司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 能够在很 大程度上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 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高低 , 将会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资者的投资意 向, 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越高,


上市公司 的会计 信息披 露
度上影响着市场的 良性竞争 , 这是 因为 , 上市公司的会充分利用信 参考 文献 : 息的不对称性 , 得 到很多 内部消息, 这时候如果有些内部人 员由于 【 I ] 杨 晓丹 . 我 国 上 市 公 司会 计 信 息 披 露 质 量探 讨 . 经济 师 不遵守规定而做 出一些违背道德 的行为 , 这将 会使投资者 的利益 2 o 0 4 ( 2 ) 受到很大损失 , 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充足度是形成股票市场有效 [ 2 】 黄娟 . 浅析 我 国上市 公 司会 计信 息披 露 的行政监 管. 消 费导 性 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 这就使投资者有 了可供参 考的价值 , 比如 , 刊2 0 I O ( 5 ) 对于在 会计信 息中反映出来 的一 些公司经营情 况 , 可 以在很大程 度上帮助投资者对这些上市 公司作 出正确 的判 断, 更加方便投资 作者 简介 : 者 的资本投入 , 使投资者 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上 的保护 , 将会 孙 晓 星 女 1 9 8 O 年1 2 月, 籍贯 : 山 东临沂 , 职 称会 计师 , 研 究 方 非常有利于证 券市场的健康 发展和公平竞争 ; 相反 , 如果会计信息 向 : 财 务会 计 。
专家经过 多年 的研 究总结 , 终于在这方面有了非常重大的改革步 业进行投资 , 使企业得到更多地 资金 , 将会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伐, 使信息披露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得 到及时披露, 这在 很大程度上

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分析

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分析

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分析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成为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定中,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了公司必须遵守的规定,而披露的信息质量也成为了一个公司声誉和信用的关键要素之一。

然而,信息披露质量对于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首先,信息披露质量可以影响投资者的风险认知。

对于风险敏感的投资者,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投资决策。

如果一个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高,那么投资者可以通过完整、透明的信息获取更多的公司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营运情况以及长期发展前景。

反之,如果一个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较低,投资者很难获得完整的信息,就会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认知不确定。

这样就会使得投资者持谨慎态度,甚至会造成股价下跌,影响公司的发展。

其次,信息披露质量可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时间。

在充分披露信息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快速获得有效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快地做出投资决策。

这能够让投资者在市场上获取更多的机会。

反之,如果信息披露质量低,投资者将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信息,导致投资者错失市场机会,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效果。

另外,信息披露质量也可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通常会给投资者一种高度透明性和诚信度的印象,从而提高投资者对于公司的信心。

相反,信息披露质量低的公司可能因涉嫌不透明而导致投资者对其的信心降低,从而导致公司股价下降。

最后,从长远角度来看,信息披露质量也会影响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合作。

如果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过于保守,不愿意透露详细的财务信息或者战略规划,就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反感,导致公司面临资金流失或退出市场的风险。

相反,如果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具有透明度并富有诚信,那么企业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支持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综上所述,信息披露质量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影响非常大。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于公司的风险认知、投资信心、以及投资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研究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研究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研究近年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成为了业界与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上,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投资。

本文将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其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内涵。

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向外界发布与其财务状况、业务运作、发展战略等相关的信息,旨在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和评估上市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信息披露质量则是衡量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即时,并且便于投资者理解和应用的指标。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减少风险以及提升市场透明度。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

首先,信息披露质量是资本市场运作的基础,对于公司和投资者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投资者需要通过信息披露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从而作出投资决策。

一旦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存在不准确、不完整或虚假等问题,将导致投资者误判风险、失去投资机会,甚至可能面临经济损失。

其次,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和公平竞争。

当投资者能够获得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他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市场的风险和回报,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此外,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也能促使上市公司更加规范地运作和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第三,我们需要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

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当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时,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状况,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并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权益。

另一方面,投资者保护措施的完善也能够促使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当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时,上市公司将面临更高的市场竞争压力,不得不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以吸引更多优质的投资者。

企业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影响分析

企业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影响分析

企业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影响分析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了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

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投资标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钱打水漂。

好的投资标的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前景,更需要企业进行规范的信息披露,以确保投资者能够根据真实的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企业信息披露是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1.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意义信息披露是企业各种活动的核心之一,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提高透明度。

首先,信息披露能够加强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互信。

通过披露信息,公司能够让投资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加有信心地投资于该企业。

其次,信息披露能够减少操纵股价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在一些欺诈行为中,企业通过不断地公布信息来牵引投资者的情绪,充当市场角色。

但是,当信息披露透明时,企业的恶意操纵行为就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对于投资者还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2.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影响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信息披露能够提高股价。

由于股市行情是由市场情绪和其他因素决定的,股票的价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投资者对相关信息的反应而受到影响。

那么,一旦企业在关键时刻公布了利好信息,那么股票价格肯定会上涨。

当然,在公布利好信息前需要注意谨慎,避免因为不实信息披露而遭受惨痛的市场惩罚。

其次,信息披露对于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投资者通常需要的是全面和准确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判断公司的实际情况。

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公布信息,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得到了更多的信息支持,就能够慎重考虑自己的投资行为。

同时,这也能够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可。

3.企业信息披露需遵循的原则企业的信息披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是“及时、准确、充分、公开”。

这里的及时原则指企业披露信息时应当以及时为前提,不偏离事实,准确反映企业状况的情况为标准;充分原则指企业要披露全部、完整的信息,不隐瞒重要信息;公开原则是指企业在信息披露时需要公开发布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公开、发布以及同时公布等方式向社会广大投资者披露。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概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规定向投资者提供相关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管理层信息等公开信息的过程。

对投资者来说,通过获取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可以更好地评估和决策,保护自身权益。

因此,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基础和保障。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

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1.1 目的和意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目的在于公开透明,确保投资者获得正确全面的信息,提高市场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信息披露的主要意义包括: - 提供投资者评估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风险的依据; -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减少不对等信息对投资者的不利影响; - 维护市场秩序,减少欺诈操纵行为的发生。

1.2 信息披露的内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公司基本情况,例如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 - 公司股权情况,例如股东及其股权比例、股权冻结情况等;- 公司财务报告,例如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季度报告等; - 公司重大事项,例如股权变动、重大合同、债务情况等; - 公司治理结构,例如董事会、监事会构成,高管人员情况等。

2. 投资者保护措施2.1 法律法规保护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例如,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进行明确规定,为投资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2.2 监管机构监督监管机构作为法规执行者和市场管理者,负责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合规性。

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检查、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2.3 投资者教育和知识普及投资者教育是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和知识普及,提高投资者对于信息披露的理解和能力,增加投资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3.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的意义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具有以下意义: - 提升市场透明度:公司信息披露为投资者提供了了解市场、了解公司的机会,促进市场公开、公平、公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秀芬蓝文永: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关系分析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关系分析陆秀芬1蓝文永2(1、广西财经学院;2、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03)摘要:研究信息披露机制能否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减少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获得平等的交易权和信息权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而投资者保护又影响着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披露机制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我国证券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证券市场之一。

由于证券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如何保证其正常运作,提高其效率,促进这个新兴资本市场走向成熟变得更为重要。

证券市场的灵魂是信息的公开性、完整性和披露及时性,是维系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基石,否则不可能形成透明的市场环境也不可能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必然会受到侵害。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问题是尽快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创造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从制度和市场环境的角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对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关系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Brown(1994)研究发现,通过公司的信息披露而获得信息的使用者众多,但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

自从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以来,大量的会计研究考察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魏明海、陈胜蓝、黎文靖,2007)。

近期关注公司信息披露是否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或由此降低了资本成本,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经验研究分为三个领域:(1)会计准则选择。

国外学者对不同会计准则质量进行争论,如Leuz(2003)研究发现,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信息成本造成影响,使用不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在信息不对称程度上表现出不同差异;Ahearne等(2004)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好的国家能够提供高质量财务会计信息,因此起到降低公司信息成本的作用;Covrig等(2007)研究表明,信息环境较差地区的公司自愿使用IAS,能够显著地降低公司的信息成本,更大程度地吸引境外资本。

(2)会计方法选择。

Bradshaw等(2004)研究发现,依照高质量会计准则选择会计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公司信息成本,并成功吸引更多的资本;Francis等(2004)研究发现,以资本成本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替代变量,考察了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产生主要的影响。

(3)披露政策选择。

公司披露政策选择是否降低了投资者的信息风险是近期学者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如Graham等(2005)的研究发现,经理人具有动机采用自愿性披露以减小信息风险;Heflin等(2005)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披露质量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

Petersen和Plenborg(2006)研究发现,公司自愿性披露变量与信息不对称变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二)国内研究有些学者认为我国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俞乔,1994;吴世农,1996),而多数学者认为达到了弱式有效市场(宋颂兴、金伟根,1995;陈小悦等,1997;杨培雷等,1998;刘俊明,1998;张思奇等,2000),但我国股票市场仍存在“功能锁定”现象(赵宇龙,1999)。

陈晓等(1999)研究表明在我国新兴的证券市场,盈余数字同样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

孟卫东和陆静(2000)的研究发现,年报披露前后盈余反应系数的符号表明市场存在浓厚的投机成分,机构投资者有利用内幕信息操纵市场的空间。

林玲等(2001)研究发现,我国股市对消息的反应十分灵敏。

陈浪南(2001)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对股票交易实施特别处理的公告有高度显著的负反应;盈余信息在中国A股市场上具有信息含量,证明了A股市场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现象,符合股市中存在投机者利用内幕消息炒作的现状。

孙爱军和陈小悦(2002)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会计盈余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十分显著,而且显著性水平不断增强。

随着代理理论的发展,财务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这些研究可以分为:财务会计信息在经理人薪酬契约和经理人变更中的应用;经理人机会主义会计选择行为;财务会计信息与投资者行使法律权利的关系(魏明海、陈胜蓝、黎文靖,2007)。

二、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关系理论基础(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关系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关系主要通过以下理论:(1)信息不对称理论。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的经典理论,它们使投资者承担额外的信息风险以及相应的不公平交易风险,这对市场的正常运作以及经济体制的公平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

(2)契约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

契约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是信息披露行为机制性解释基础,在契约理论中,企业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信息披露行为是管理当局降低代理成本、减少代理冲突的一种手段。

根据信号理论,上市公司管理层选择性信息披露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真实业绩、内在价值、核心能力与预期收益的信号,使投资者根据信号来修正自己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评价与最终决策。

(二)从法理学角度分析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关系Beck等(2000)的研究表明,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是建立发达资本市场的关键因素,投资者保护通过影响金融市场,从而影响实物经济。

这也说明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要具备有:一国的法律和制度必须保证投资者得到关于公司价值的真实信息;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不受到损害。

根据政府立法和执法在投资者保护过程作者简介:陆秀芬(1975-),女,广西大化人,广西财经学院讲师蓝文永(1969-),男,广西上林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138·综和债务融资的影响;其它财务合约。

后者指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机制发挥效力的非契约运用的其它直接和间接影响及其影响股价的信息效率,即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更宽泛影响,会计信息作为公司治理有效运作的基础作用,其包括以下方面:法律监管、媒体监督;权益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分析领域;董事会结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市场。

契约设计中通常将高管人员激励与股票价格和会计盈余相联系,但由于会计盈余可以计量并且常被认为比股票价格更能直接地衡量管理人员的业绩(Scott,1999),因此会计盈余在高管人员契约中的应用相当普遍。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公司报酬契约中运用会计指标和股价指标构成的业绩衡量指标组合,且其中现金报酬部分主要决定因素是会计利润(Murphy,1999)。

四、投资者保护对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影响(一)投资者保护对公司治理影响LLSV(1998)的研究表明,法律是决定投资者保护水平的至关重要因素,利用一套指标体系量化在不同法律体系保护下投资者受到的保护程度与证券市场之间变化的联系,法律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抗董事权;一股一票;强制股利;债权人权利。

同时其分析表明普通法系国家的投资者保护水平最高。

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家里,公司往往有持股比例较高的大股东,拥有控制股权成为弥补投资者保护不足的机制。

因为投资者保护差,股东面临着被公司管理层欺骗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为了有效监督控制管理层的自私行为,一个或几个股东发现增加自己的持股比例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对自己利益进行保护,即投资者将寻求成为控制者,这样就可以任命自己信任的管理层,也值得花时间和精力监督公司的日常运作(LLSV,1998)。

投资者在投资时候都要根据企业的风险来索取相应的回报,风险越大,要求的回报就越高。

若投资者认为自己在公司里的投资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不能保障经理层为股东利益服务,那么预期的投资风险就比较高,要求的投资回报也相应提高。

而要求的投资回报越高,公司股票的价格就越低。

所以,在投资者保护差的情况下,除非认购价格相当低,否则投资人不会认购公司的股票。

而当股票认购价格低到这种地步时,公司会发现已经没有必要在这个价格发行股票,结果公司不能够筹集资金,或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姜国华等,2006)。

(二)投资者保护对公司信息披露影响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越好,控制权的私人收益越小,公司所有权越分散。

投资者保护通过影响控制权的私人收益,进而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王俊秋,2005)。

第一,如果法律没能够对投资者实施有效保护,投资者会寻求通过控制权集中来保护自身利益。

此时,由于资本来源比较集中,公司的大股东作为内部人所需的信息随时可以从例行的董事会或内部各管理层获得,外部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披露满足决策的需求往往不被重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被减弱。

第二,如果法律不能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将会产生较大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并激发公司内部人进行盈余管理乃至盈余操纵。

因此,当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发生利益冲突时,为了攫取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公司内部人有强烈的动机隐瞒控制权收益和公司的真实业绩。

与此同时,外部投资者将会很少关注对外报告的会计数字,因为其认为公司内部人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报告财务数据,并且有动机隐瞒对外部投资者不利的信息,以及通过利润操纵来对中小投资者实施掠夺,这样会促使外部投资者加强监督公司的财务信息。

因此,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不足将会削弱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

国外学者的经验研究表明,法律对投资者尤其是小股东的保护将决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Francis等(2002)对31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后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以及审计会存在于对投资者保护较强的国家中,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也较为发达。

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投资者保护影响了会计以及审计的质量并进而影响了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Ball(2000)等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国家,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普通法系国家,如英美等国的投资者对及时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较大,因此在这些国家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较大。

Leuz等(2002)分析了31个国家在盈余管理方面的差异发现,在资本市场发达、所有权结构分散、对股东利益保护较好和法律制度健全的国家中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较少;反之,公司的盈余管理则较为严重。

因此认为对小股东保护不到位和存在控制权的私人收益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内部人尤其是大股东常通过盈余管理来隐瞒控制权的私人收益,盈余管理程度与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呈正相关关系。

Fan和Wong(2002)通过对东亚7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在该地区由于投资者保护较弱,董事会及外部控制机制效用不大,大股东通过“金字塔”式持股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一旦大股东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也就同时控制了公司的对外披露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