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钢焊接大全
第6章低合金钢的焊接详解

有Mn、Cr、W、Mo、V、Zr、Nb、Ti等。量少时溶入渗碳体中,形成合金渗
碳体 (Fe,M)3C,一般合金渗碳体都比Fe3C稳定,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和聚集 长大比Fe3C难。当钢中合金元素和碳量都较高时,可形成稳定性更高的合
金碳化物,常见的有Mn3C、Cr7C3、Cr23C6、Fe4W2C、WC、MoC、VC、TiC等,
c、Mn、P会促进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4、 对过冷奥氏体分解 的影响 (1)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分解的影响(图6-2) 淬透性 Co使C曲线左
移,降低钢的淬透性。 其它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 提高淬透性。 马氏体点 除Si、Al外,
这些元素还会使钢的马氏体 点的温度下降。降低钢的马 氏体点,在淬火到室温时的
A
—
—
—
A
—
≤0. 30
≤0. 70
Q420 A
≤0.2 1.00 ≤0.5 ≤0.04 ≤0.04 0.02~ 0.015 0.02~ — 0 ~ 5 5 5 0.20 ~ 0.20 1.70 0.06
≤0.4 ≤0.7 0 0
Q460 C
≤0.2 1.00 ≤0.5 ≤0.03 ≤0.03 0.02~ 0.015 0.02~ ≥0.0 ≤0.7 ≤0.7 0 ~ 5 5 5 0.20 ~ 0.20 15 0 0 1.70 0.06
0.14 1.41 0.30 0.12 1.30 0.15 ~ ~ ~ 0.18 1.80 0.35
0.17 0.13 — —
≤0.0 ≤0.0 — 3 3
≤0.0 1.10 0.15~ ≤0.02 ≤0.03 ≤0.5 ≤0.3 ≤0.3 0.02~ 9 ~ 0.35 0 0 0 0.06 1.50 0.09 0.60 0.15~ ≤0.03 ≤0.03 0.30 0.30 — ~ ~ 0.40 ~ ~ 0.16 1.20 1.00 0.60 0.10 0.60 0.15~ ≤0.01 ≤0.02 — ~ ~ 0.35 5 5 0.16 1.20 —
低合金钢的焊接

低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概述低合金钢是在碳素钢基础上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合金钢。
合金元素的总含量一般不超过5%,以提高钢的强度并保证其具有如耐低温,耐高温或耐腐蚀等。
焊接中常用的低合金钢分为高强钢,低温用钢,耐蚀钢及朱光体耐热钢•1, 高强钢(强度用钢):主要特点是强度高,塑性,任性交好,广泛用于压力容器,桥梁,船舶,飞机等结构。
他按钢材屈服强度级别和热处理状态分为三类:1)热扎,正火钢•屈服强度294--490MPa,在热扎或正火状态下使用,属于非热处理强化钢,使用较广.2)低碳调质钢,屈服强度490--980MPa,是热处理强化钢,有高的硬度和教好的任性和塑性,可以直接在调质状态下焊接,焊接后不要求调质处理。
3)中碳调质钢,这种钢的屈服强度一般在880 —1176Mpa以上,钢中含碳量较高0.25—0.5%,用于强度要求高的产品或部件,如火箭发动机外壳,飞机起落架等。
焊接性差。
2, 低温用钢,这种钢用于空气分离设备,石油分离设备等各种低温容器及寒冷地区的金属结构。
因此,对钢材的低温任性要求高,这种钢大部分视低碳低合金钢,一般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3, 低合金耐蚀钢,这种钢主要用于制造车辆,石油,化工,造船,海上采油,海底电缆等设备,一般在热轧或正火状态下使用,属于非热处理强化钢。
4, 镀层钢,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表面,采用热锓,电镀或其他方法镀上一层耐蚀或耐热金属而成镀层钢。
第二节低合金钢用焊接材料一,焊丝:分为实心和药心焊丝两种.四,低合金钢用焊接材料的选择原则:1, 总的原则是要根据产品对焊缝性能要求选择焊接材料。
高强钢焊接时,一般应选择与母材强度相当的焊接材料,必须综合考虑焊缝金属的任性,塑性和强度。
只要焊缝强度或焊接接头的实际强度不低于产品的要求即可.焊缝金属强度过高,将导致焊缝任性,塑性以至抗裂性能下降,降低焊接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如海洋工程,超高强钢壳体及压力容器。
低温用钢,耐蚀钢及镀钢焊接时,选用焊接材料,还应该保证焊缝金属具有相应的特殊性能(如低温,高温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
15CrMo低合金钢与1Cr18Ni9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15CrMo低合金钢与1Cr18Ni9不锈钢的焊接工艺随着现代石油化工事业的发展,管部件会选用多种材料来满足使用性能。
现代焊接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将不同性能的材料焊接成复合零部件,采用异种金属焊接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优异性能,如耐蚀性、耐高温、耐磨性等,而且还能节省Ti、Cu、Ag等贵重金属,从而降低成本。
因此,采用异种金属焊接,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一、低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的特殊问题1、焊缝的稀释以及熔合比控制焊接低合金钢与奥氏体钢组成的接头时,由于低合金钢母材中一般含合金元素较低,即使采用高合金的Cr-Ni奥氏体钢或基合金作为焊接材料,低合金钢母材也对整个焊接金属的合金成分具有冲淡作用,即所谓的稀释作用。
焊缝被稀释的结果,使其奥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不足,焊缝中可能形成马氏体组织,于是焊接接头的质量低劣,甚至引起裂纹。
所以,焊接这类异种钢时应设法补充焊缝中的合金元素,适当采用高合金的焊接材料,其中有益的奥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奥氏体侧的母材。
另外,要适当控制熔合比。
2、熔合区的化学不均性(1)过渡区形成硬化层。
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在熔池边缘液态金属温度较低,流动性较差,在液态停留时间较短。
由于低合金钢和奥氏体钢填充金属材料的成分相差悬殊,在熔池边缘上,熔化的母材与填充金属就不能很好的熔合,结果在低合金钢这一部分焊缝金属中。
所以低合金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在紧靠低合金钢一侧熔合线的焊缝金属中,会形成和焊缝金属内部成分不同的过渡层。
离熔合线越近,低合金钢的稀释作用越强烈,过渡层中的含铬、镍量也越少,过渡层将由奥氏体+马氏体区和马氏体区组成。
明显地降低焊接接头的韧性,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脆性破坏。
因此,当工作要求接头的低温冲击韧性较好时,应选用含镍量较高的焊条。
(2)熔合区的碳扩散与脱碳。
当焊件热处理或使用中长时间处于高温工作时,低合金钢和奥氏体钢界面附近反应扩散使碳迁移,结果低合金钢一侧形成脱碳层而软化,在奥氏体一侧形成增碳层而硬化。
低合金钢焊接工艺材料方案

低合金钢焊接工艺材料方案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低合金钢焊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工艺稳定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低合金钢焊接工艺材料方案的选取和应用。
一、低合金钢焊接工艺材料的选择低合金钢是含有少量合金元素(通常小于5%)的钢材。
在进行焊接时,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焊接质量。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低合金钢焊接材料的介绍:1. 焊条焊条是低合金钢焊接常用的材料之一。
通常由焊芯和焊剂两部分组成。
焊芯是用于焊接接头的主体,而焊剂则用于清洁金属表面和促进焊缝形成。
选择合适的焊条可以保证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2. 焊丝焊丝是低合金钢焊接中另一种常用的焊接材料。
它通常由金属丝和药芯组成。
金属丝用于传递电流和熔化,而药芯则用于保护焊接过程中的熔融金属。
不同类型的焊丝适用于不同的焊接工艺和应用需求。
3. 流动性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还可以使用流动性剂。
流动性剂可以提高焊接材料的流动性和润湿性,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
它主要由药芯和外包装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流动性剂。
二、低合金钢焊接工艺方案的应用低合金钢焊接工艺方案的选择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焊接材料的特性来确定。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低合金钢焊接工艺方案的应用介绍:1. 电弧焊电弧焊是低合金钢焊接中常用的一种焊接方法。
通过电弧的热能,将焊条或焊丝与工件熔化,并形成焊缝。
电弧焊可分为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和自动电弧焊等多种类型,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弧焊工艺。
2. 氩弧焊氩弧焊是一种常用的惰性气体保护焊接方法,适用于低合金钢的焊接。
氩弧焊采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可保护焊接过程中的熔融金属免受氧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污染。
氩弧焊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焊接接头,并能适应不同的焊接厚度和焊接位置。
3. 气体保护焊气体保护焊是利用气体保护在焊接接头周围形成保护气氛的一种焊接方法。
高张力钢及低合金高张力钢焊接材料一览表

YGW12
ER70S-6
0.9~2.0
555
431
29
69(-29)
0.080
0.60
1.13
-
-
适合结构物焊接,抗氧化锈皮能力稍强,气孔敏感性较小,可做全位置焊接。
JM-70
ER50-6
YGW12
ER70S-6
0.9~2.0
580
473
29
61(-29)
0.08
0.60
1.10
-
Al:0.006
0.47
1.10
-
-
无镀铜气保焊丝,焊接送丝较稳定,飞溅小,铜烟尘量少,减少铜屑堵塞,其余同JM-53。
JM-54Z
ER50-4
YGW12
ER70S-4
0.8~1.6
549
460
32
84(-29)
0.090
0.70
1.06
-
-
无镀铜气保焊丝,焊接送丝较稳定,飞溅小,铜烟尘量少,减少铜屑堵塞,其余同JM-54。
0.60
1.10
-
Al:0.006
无镀铜气保焊丝,焊接送丝较稳定,飞溅小,铜烟尘量少,减少铜屑堵塞,其余同JM-70。
JM-57Z
ER50-7
-
ER70S-7
0.8~1.6
580
480
29
61(-29)
0.060
0.54
1.26
-
-
无镀铜气保焊丝,焊接送丝较稳定,飞溅小,铜烟尘量少,减少铜屑堵塞,其余同JM-57。
JF-B
JW-9
AWS F8A4-EG
2.4~4.8
608
低合金钢的焊接

构钢,但窄间隙气体保护电弧焊有难以完 全消除坡口侧壁的未焊透、未熔合和夹渣 等缺点。
(二)焊接材料的选择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一般按“等强”原 则选择与母材强度相当的焊接材料,并综 合考虑到焊缝金属的韧性、塑性和抗裂性。 只要焊缝金属的强度不低于或高于母材的 下限值即可。 强度级别较高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 接时,应选用韧性、塑性和抗裂性能好的 碱性焊条,考虑到焊缝的塑性和韧性,可 选用比母材低一级强度的焊条。
焊。钨 (2)电渣焊 焊接厚壁压力容器等大型厚板结构采用 电渣焊,电渣焊焊缝和热影响区过热严重, 晶粒粗大,性能较差,焊后需要进行正火 热处理。 (3)窄间隙焊 焊接厚板具有生产率高,焊接材料和能 源消耗低等优点,由于热输入量小,热影 响区窄,更宜用于焊接性较差的低合金结
(三)低合金专用结构钢 低合金专用结构钢是指专门用于在特定条 件下工作的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的钢。按 用途不同分为珠光体耐热钢、低温钢和耐 蚀钢。 (1)珠光体耐热钢 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和高温抗氧化性,其 最高工作温度为500~600℃,可用于在这 一温度下工作的各种电站设备和压力容器 等。它是以Cr、Mo为基础的低中合金钢。
低碳调质钢:屈服点为490~980MPa, 在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状态下供货使用, 属于热处理强化钢。其特点是含碳量较低 (碳的质量分数一般低于0.22%)、合金元 素总量低于5%,既有高的强度,又有良好 的塑性和韧性,可以直接在调质状态下进 行焊接,焊后也不需进行调质处理。 这类钢主要用于大型机械工程、压力容 器及舰船等。
Q295
09MnV、09MnNb 、09Mn2 、12Mn 等。 12MnV、14MnNb 、16Mn2 、 12MnRe、18Nb等。
Q345
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

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1)焊接方法的选择低合金高强度钢可采用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气电立焊、电渣焊等所有常用的熔焊及压焊方法焊接。
具体选用何种焊接方法取决于所焊产品的结构、板厚、堆性能的要求及生产条件等。
其中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实心焊丝及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电弧焊是常用的焊接方法。
对于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强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无论采用那种焊接工艺,都应采取低氢的工艺措施。
厚度大于100mm低合金高强度钢结构的环形和长直线焊缝,常常采用单丝或双丝载间隙埋弧焊。
当采用高热输入的焊接工艺方法,如电渣焊、气电立焊及多丝埋弧焊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时,在使用前应对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韧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2)焊接材料的选择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材料的选择首先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强度、塑性、韧性达到产品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应该考虑抗裂性及焊接生产效率等。
由于低合金高强度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强,因此,选择焊接材料时应优先采用低氢焊条和碱度适中的埋弧焊焊剂。
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制造厂或工艺规程规定进行烘干。
为了保证焊接接头具有与母材相当的冲击韧性,正火钢与控轧控冷钢焊接材料优先选用高韧性焊材,配以正确的焊接工艺以保证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
3)焊接热输入的控制焊接热输入的变化将改变焊接冷却速度,从而影响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组织组成,并最终影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
屈服强度不超过500MPa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焊缝金属,如能获得细小均匀针状铁素体组织,其焊缝金属则具有优良的强韧性。
而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需要控制焊接冷却速度。
因此为了确保焊缝金属的韧性,不宜采用过大的焊接热输入。
焊接操作上尽量不用横向摆动和挑弧焊接,推荐采用多层窄焊道焊接。
热输入对焊接热影响区的抗裂性及韧性也有显著的影响。
低合金高强度热影响区组织的脆化或软化都与焊接冷却速度有关。
由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强度及板厚范围都较宽,合金体系及合金含量差别较大,焊接时钢材的状态各不相同,很难对焊接热输入作出统一的规定。
16Mn钢低合金结构钢焊接参考

16Mn钢低合金结构钢焊接参考16Mn钢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性能非常的好,一般用TIG用是J50焊丝,手弧焊用J506、J507、J422等焊条焊接。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
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
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 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1.3 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布、测温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 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2.2.3 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 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电弧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 →焊缝检查3.2 钢结构电弧焊接:3.2.1 平焊3.2.1.1 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3.2.1.2 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3.2.1.3 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3.2.1.4 焊接电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流。
3.2.1.5 引弧:角焊缝起落弧点应在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不应随便打弧,打火引弧后应立即将焊条从焊缝区拉开,使焊条与构件间保持2~4mm间隙产生电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低合金钢的焊接13.1概述低合金钢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合金化元素而成,其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一般不超过5%,用以提高钢的强度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或使钢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耐低温、耐高温或耐腐蚀等。
常用来制作焊接结构的低合金钢可分为高强度钢、低温用钢、耐腐蚀用钢及珠光体耐热钢四种。
13.2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其中高强度钢应用最广泛,按钢材的屈服强度及使用时的热处理状态又可分以下三种:a. 在热轧、控冷控轧及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下焊接和使用,屈服强度为295~490MPa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b. 在调质状态下焊接和使用的,屈服强度为490~980Mpa的低碳低合金调质钢。
c.w(C)为0.25~0.50%,屈服强度为880~1176Mpa的中碳调质钢。
标准中钢的分类是按照钢的力学性能划分的。
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汉语拼音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三个部分按顺序排序排列。
按照钢的屈服强度,低合金高强度钢分5个强度等级,分别是295MPa、345MPa、390MPa、420MPa及460MPa。
每个强度等级又根据冲击吸收功要求分成A、B、C、D、E、5个质量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的冲击韧性要求。
低合金高强钢中w(C)一般控制在0.20%以下,为了确保钢的强度和韧性,通过添加适量的Mn、Mo等合金元素及V、Nb、Ti、Al、等微合金化元素,配合适当的轧制工艺或热处理工艺来保证钢材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由于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优良的可成形性及较低的制造成本,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压力容器、车辆、桥梁、建筑、机械、海洋结构、船舶等制造中,已成为大型焊接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化机理与碳素钢不同,碳素钢主要通过钢中的碳含量形成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来达到强化;而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化主要是通过晶粒细化、沉淀硬化及亚结构的变化来实现。
屈服强度为295~390MPa的低合金钢大多属于热轧钢,是靠合金元素锰的固溶强化获得高强度。
如Q345,当Q345钢作为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或厚板结构时,为改善低温韧性,也可在正火处理后使用。
Q345、Q390等微合金化低合金钢是在Q345钢基础上,加入少量可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的Nb(0.015%~0.06%)或V(0.02%~0.20%)。
这些钢在热轧状态下性能不稳定,正火处理使其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均匀弥散析出,从而获得高的塑性和韧性。
所以Q345、Q390钢在正火状态下使用更为合理。
屈服强度大于390MPa的低合金钢一般需要在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下使用,如Q420等。
正火处理后形成的碳、氮化合物以细小质点从固溶体沉淀析出,在提高钢材强度的同时,保证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随着钢材强度的进一步提高,钢中需要加入一定量Mo,Mo不仅可以细化组织、提高强度,而且还可提高钢材的中温性能。
低合金高强度钢按其用途还可分为:锅炉用钢、管线用钢、容器用钢、造船用钢及桥梁用钢等,此外,在正火钢中,还有具有良好的抗层状撕裂性能Z 向钢,主要用于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及潜艇等大型厚板结构。
13.3低合金钢用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1.)根据产品对焊缝性能要求选择焊接材料。
高强钢焊接时,一般应选择与母材强度相当的材料,必须综合考虑焊缝金属的韧性、塑性及强度。
只要焊缝强度或焊接接头的实际强度不低于产品要求即可。
焊缝金属强度过高,将导致焊缝韧性、塑性以致抗裂性能的下降,从而降低焊接结构生产及使用的安全性,这对与焊接接头的韧性要求高,且基材的抗裂性差的低合金钢结构的焊接尤为重要。
海洋工程、超高强钢壳体及压力容器选用的焊接材料,还应保证焊缝金属具有相应的低温、高温及耐蚀等特殊性能。
2.)选择焊接材料时,还要考虑工艺条件的影响a. 坡口和接头形式的影响采用同一焊接材料焊同一钢种时,如过坡口形式不同,则焊缝性能各异。
如用HJ431焊剂进行Q345钢埋弧焊不开坡口直边对接焊时,由于母材溶入焊缝金属较多,此时采用合金成分较低的H08A焊丝配合HJ431,即可满足焊缝力学性能要求;但如焊接Q345钢厚板开坡口对接接头时,如仍用 H08—HJ431组合,则因母材熔合比小,而使焊缝强度偏低,此时应采用合金成分较高的H08MnA、H10Mn2等焊丝与HJ431组合。
角接接头焊接时冷却速度要大于对接接头,因此Q345钢角接时,应采用合金成分较低的H08A焊丝与HJ431焊剂组合,以获得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焊缝金属;如采用合金成分偏高的H08MnA或H10Mn2焊丝,则该角焊缝的塑性偏低。
b. 焊后加工工艺的影响对于焊后经受热卷或热处理的工件,必须考虑焊缝金属经受高温热处理后对其性能的影响。
应保证焊缝热处理后仍具有所要求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如厚壁压力容器筒节需要热卷方法成形,热卷温度一般要求达到或高于正火温度。
这时筒节纵缝将随着经受正火处理,一般正火处理后焊缝强度要比焊态时低,因此对于在焊后要经受正火处理的焊缝,应选用合金成分较高的焊接材料。
如焊件焊后要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一般焊缝的强度要降低,这时也应选用合金成分较高的焊接材料。
对于焊后经受冷卷或冷冲压的焊件,则要求焊缝具有较高的塑性。
3.)对于厚板、拘束度大及冷裂倾向大的焊接结构应选用超低氢焊接材料,以提高抗裂行能,降低预热温度。
厚板、大拘束度焊件,第一层打底焊缝容易产生裂纹,此时可选用强度稍低、塑性、韧性良好的低氢或超低氢焊接材料。
4.)对于重要的焊接产品如海上采油平台、压力容器及船舶等,为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焊缝应具有优良的低温冲击韧性和断裂韧度,应选用高韧性材料,如高碱度焊剂、高韧性焊丝、焊条、高存度的保护气体并采Ar+CO2混合气体保护焊等。
5.)为提高生产率可选用高效铁粉焊条、重力焊条、高熔敷率的药芯焊丝及高速焊剂等,立角焊时可用立向下焊条,大口径管接头可用高速焊剂,小口径管接头可用底层焊条。
6.)改善卫生条件在通风不良的产品中焊接时(如船舱、压力容器等),宜采用低尘低毒焊条。
对于重要的焊接产品,焊接材料初步选定后,应根据相应产品的工艺规程进行评定,检测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耐腐蚀性以及焊条、焊丝和焊剂的焊接工艺性能,经考核所选的焊接材料满足所焊产品的技术要求后,方可用于产品的焊接。
13.4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性低合金高强度钢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及微合金化元素,其焊接性与碳钢有差别,主要是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对焊接热输入较敏感,热影响区淬硬倾向增大,对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大,含有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的低合金高强度钢还存在再热裂纹的危险等。
只有在掌握各种不同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性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制订正确的焊接工艺,保证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质量。
1)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依据焊接热影响区被加热的峰值温度不同,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1350~1450℃)、粗晶区(1000~1300℃)、细晶区(800~1000℃)、不完全相变区(700~800℃)及回火区(500~700℃)。
不同部位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焊接时加热和冷却的速度。
对于某些低合金高强钢,如果焊接冷却速度控制不当,焊接热影响区局部区域将产生淬硬或脆性组织,导致抗裂性或韧性降低。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热影响区中被加热到1100℃以上的粗晶区及加热温度为700~800℃的不完全相变区是焊接接头的两个薄弱区。
热轧钢焊接时,如果焊接热输入过大,粗晶区将因晶粒严重长大或出现魏氏组织等而降低韧性;如果焊接热输入过小,由于粗晶区组织中马氏体比例增大而降低韧性。
正火钢焊接时,粗晶区组织性能受焊接热输入的影响更为显著。
焊接热影响区的不完全相变区,在焊接加热时,该区域内只有部分富碳组元发生奥氏体转变,在随后的焊接冷却过程中,这部分富碳奥氏体将转变成高碳孪晶马氏体,而且这种高碳马氏体的转变终了温度(Mf)低于室温,相当一部分奥氏体残留在马氏体岛的周围,形成所谓的M-A组元。
M-A组元的形成是该区域的组织脆化的主要原因。
防止不完全相变区组织脆化的措施是控制焊接冷却速度,避免脆硬的马氏体产生。
焊接热影响区软化是控轧控冷钢焊接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当采用埋弧焊、电渣焊及闪光对焊等高热输入焊接工艺方法时,控轧控冷钢焊接热影响区软化问题变得非常突出。
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使焊接接头强度明显低于母材,给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带来损害。
另外,焊接热输入还影响控轧控冷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和韧性,当采用较小的热输入焊接时,由于焊接冷却速度较快,焊接热影响区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具有较优良的韧性,而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接冷却速度降低,焊接热影响区获得上贝氏体或侧板条铁素体组织,韧性显著降低。
2)热应变脆化在自由氮含量较高的C-Mn系低合金钢中,焊接接头熔合区及最高加热温度低于Ac1的亚临界热影响区,常常有热应变脆化现象。
一般认为,这种脆化是由于氮、碳原子聚集在位错周围,对位错造成钉扎作用所造成的。
热应变脆化容易在最高加热温度范围200~400℃的亚临界热影响区产生。
如有缺口效应,则热应变脆化更为严重,熔合区常常存在缺口性质的缺陷,当缺陷周围受到连续的焊接热应变作用后,由于存在应变集中和不利组织,热应变脆化倾向就更大,所以热应变脆化也容易发生在熔合区。
在《国产低合金结构钢Q345和Q420焊接区热应变脆化研究》论文中分析了Q345和Q420钢的热应变脆化,发现Q345钢具有较大的热应变脆化倾向。
分析认为,Q420钢中的V与N形成氮化物,从而降低热应变脆化倾向,而Q345钢中不含有氮化物形成元素。
试验还发现,有热应变脆化的Q345钢经600℃×1h退火处理后,韧性得到很大恢复。
3)冷裂纹敏感性焊接氢致裂纹(通常称焊接冷裂纹或延迟裂纹)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最容易产生,而且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工艺缺陷,它常常是焊接结构失效破坏的主要原因。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产生的氢致裂纹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有时也出现在焊缝金属中。
根据钢种的类型、焊接区氢含量及应力水平的不同,氢致裂纹可能在焊后200℃以下立即产生,或在焊后一段时间内产生。
大量研究表明,当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热影响区中产生淬硬的M或M+B +F组织时,对氢致裂纹敏感;而产生B或B+F组织时,对氢致裂纹不敏感。
热影响区最高硬度可被用来粗略的评定焊接氢致裂纹敏感性。
对一般低合金高强度钢,为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焊接热影响区硬度应控制在350HV以下。
热影响区淬硬倾向可以采用碳当量公式加以评定。
强度级别较低的热扎钢,由于其合金元素含量少,钢的淬硬倾向比低碳钢稍大。
如Q345钢、15MnV钢焊接时,快速冷却可能出现淬硬的马氏体组织,冷裂倾向增大。
但由于热轧钢的碳当量比较低,通常冷裂倾向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