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的防静电措施(标准版)
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的防范措施

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的防范措施静电是一种积累在物体表面的电荷,它可能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预防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防范措施:1.接地系统:通过接地系统可以将静电释放到地面上。
对于储罐、管道和装卸设备等,在安装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保证设备与地面的良好接触。
接地系统应由导电电缆、金属接头和地线组成,以确保电荷可以安全地放电到地面。
2.绝缘与屏蔽:绝缘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静电,并防止其在装置和设备之间产生。
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可使用绝缘材料覆盖或包裹导电设备和管道,以防止静电产生。
此外,屏蔽也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通过金属屏蔽或屏蔽电缆来阻隔静电的产生和传播。
3.老化和维护:在油品储运过程中,设备和管道可能会产生老化和损坏,从而导致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因此,必须定期进行设备和管道的维护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减少静电的产生。
4.防静电设备: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可以安装一些防静电设备来预防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例如,安装静电导电装置,以便将静电通过导线释放到地面上;安装静电消除器,可以通过电离空气或消除器件的作用来消除静电。
5.安全操作规程: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培训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该规程应包括静电防范的相关内容,例如,禁止在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使用金属工具、防静电服的穿着要求、静电监测和测试等。
6.静电监测和测试: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应进行静电监测和测试,以及时发现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常用的静电监测和测试方法包括使用静电计测量静电电位、使用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系统的阻抗等。
7.人员防护:在油品储运过程中,人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例如,穿戴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使用防静电工具,避免穿带塑料材料的手套等。
此外,在进行装卸作业时,应避免人员与油品直接接触,以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范本

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范本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的防静电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作业场所的防静电要求1.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必须具备防静电设施,包括接地设施、静电导电设备等。
2.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必须具备完善的防爆设备,确保作业期间不会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3.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必须定期进行防静电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静电积聚。
三、作业人员的防静电要求1.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防静电培训,并拥有相应的培训证书。
2.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防静电安全要求的工作服、防静电鞋,确保静电的迅速导向地面。
3. 所有作业人员在进行易燃、可燃液体作业前,必须进行静电防护检查,确保身体不带静电。
4. 所有作业人员在进行易燃、可燃液体作业期间,必须严禁使用易燃材料,如火种、明火、易燃物品等。
四、液体存储和搬运的防静电要求1.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存储和搬运容器必须具备防静电功能,并配备静电地线。
2.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存储和搬运容器必须放置在防爆柜中或易燃物品专用储存区域内,避免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存储和搬运容器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静电积聚。
五、作业现场的防静电要求1.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静电聚集。
2.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现场必须设立明确的警示标识,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防静电措施。
3.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现场必须定期进行静电监测,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4.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现场必须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和防静电应急预案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六、事故应急措施1. 一旦发生易燃、可燃液体事故,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
2. 在事故发生期间,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撤离,并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的防范措施

浅议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的防范措施周雪梅郭勇(兰州石化公司油品储运厂,甘肃兰州730060)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熟悉静电的特性和产生条件,对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产生及发生静电危害因素分析,探究油品储运系统的防静电措施,进而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相应的油品储运静电防范措施及管理制度。
关键词:油品储运静电危害防范措施前言油品储运厂主要承担兰州石化公司原油管输接收和槽车接卸、输转储存和送装置加工;汽、煤、柴油等大宗石油产品的调合、储存、输转;各类成品油的管输、装车以及原油装车出厂。
成品油汽车零装公路分流出厂,液化气、丙烯等气体产品装车出厂和公司民用液化气的充装业务。
同时,还承担着炼油化工原材料进厂部分接卸工作。
目前,我厂现有各类罐区27个,储罐138具,总容量109万立方米,其中原油库容52万立方米,轻质油库容33.5万立方米,酸、碱、醇、液氨库容1.35万立方米。
装卸油栈桥16座,泵房30座。
分厂在各类油品的储存、装卸、输转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容器、运输设备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 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产生静电放电,引起油罐、罐车着火或爆炸,其造成的损失往往很大,严重影响着公司的安全生产。
而由静电积聚引起的放电是造成油品储运过程中爆炸等灾害性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产生的原理及危害1.1静电产生的原理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容的液相之间以及固相和气相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冲刷、喷射、灌注、飞溅、剧烈晃动以及发泡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相互之间摩擦,都会在介质中产生静电。
一旦静电电压足够大,有合适的放电间隙,有一定的电位差,就会产生静电放电。
油品产生的静电类型分为3类:(1)油品与固体之间产生的静电,油品在管道中流动、搅拌、撞击,固体颗粒在油品中的沉降都会产生静电;(2)油品与气体之间产生的静电,油品从管道口或喷嘴喷出、气泡在油品中上升产生的静电;(3)油品与不相容液体之间产生的静电,水滴在油品中沉降、高压水冲击储罐产生的静电。
油品储运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

油品储运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油品在储存、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静电会带来危害。
静电会引起火灾和爆炸,对人、设备和环境都会造成损害。
因此,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止措施对于确保油品储运安全十分重要。
静电的危害1. 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在油品储运过程中会在液体或气氛中积聚能量,当达到放电阈值时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在加油站或储罐区域内,如果存在静电积聚,一旦出现火花或雷击,就会引发爆炸事故。
2. 对人类的危害静电在储运油品时,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电击,导致组织损伤或者心慌。
在油库区域,由于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可能会对员工和使用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静电在油品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如引发火灾或爆炸,或者导致油品泄漏等情况,对周围环境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
防止措施1. 保持车辆和设备的良好电气接地对于储运油品的车辆和设备,必须确保良好的电气接地,以确保静电能够及时耗散。
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并确保电气接地可靠,并及时清除电气绝缘材料,以保证静电的及时消耗。
2. 使用防静电工具在各种油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使用静电导电物资和防静电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工具和设备应该使用静电保护和导电性能高的物质,以确保静电不会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损害。
3. 完善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在储运油品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应按照规定进行统一的防火、防爆的管理工作,保证油品存储、运输时的防火、防爆安全标准达到最高水平。
4. 按规范地使用防静电涂料在油库区域,涂抹防静电涂料是保证静电不造成伤害的有效方式之一。
使用了具有防静电效果的涂料以及勤于检查和修理,尤其是迅速进行修补和再次作业的处理,可以更好的保证涉及液体和气体存储的安全性。
5. 做好管理规范和培训员工对于储存、运输油品的人员必须做好管理规范和培训。
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静电产生原理和危害,加强安全意识,在处理油品时能够按规范操作,提高油品储存、运输的安全水平。
加油站防静电措施

加油站防静电措施1. 引言在加油站这种特殊环境中,静电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由于油品的流动和人员车辆的活动,静电积累和火花放电的风险大大增加。
因此,加油站必须采取适当的防静电措施来保证加油站的安全运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加油站防静电措施,以帮助加油站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
2. 静电的危害静电在加油站中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当油品从油罐进入油品储罐时,摩擦和流动都会产生静电。
在这个过程中,静电可以在油罐、油管、油品储罐和车辆中积累,并在静电放电时引发火花。
这个火花可能点燃油气混合物,从而引发火灾和爆炸。
3. 防静电措施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防止火花放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油站防静电措施:3.1. 接地系统一个有效的接地系统是防止静电积累和火花放电的关键。
加油站的地面、油罐、油管、泵站和车辆应该都与接地系统连接。
接地系统是通过将所有金属部件连接到地下金属导线或接地棒来实现的。
这样可以确保任何静电能够通过接地系统安全地释放到地下。
3.2. 静电接地线静电接地线是将静电安全地从车辆和人员身上引导到接地系统的关键部件。
加油站应该配备可靠的静电接地线,并在加油区域和加油设备周围设置接地点。
这样可以确保在加油过程中静电能够及时地释放到地下,减少火花放电的风险。
3.3.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消除静电积累的设备。
它可以将静电卸载到地下或通过其他方式消散。
在加油站中,静电消除器通常安装在油罐、油管和泵站等静电积累较多的位置。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累,并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
3.4. 防静电工具和设备为了保护加油站工作人员和顾客的安全,加油站应该配备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例如,加油枪应该具备防静电功能,以减少加油过程中的静电积累和火花放电。
此外,加油站员工应该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子,以进一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输。
3.5. 培训和意识提高加油站的员工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应对。
他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熟悉接地系统以及静电消除器的使用方法。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
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可能会产生严重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
1. 静电火花点燃油品
静电火花可能会点燃油品,并引发火灾或爆炸。
为了防止这种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在油品储存和运输设备上安装防爆装置,例如静电接地装置和防爆电器设备。
- 使用防爆的容器和管道来储存和输送油品。
- 采取静电消除措施,例如通过添加抗静电剂来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2. 静电产生电击人员
静电可以通过触电来伤害人员。
为了防止这种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工作场所的湿度适当,湿度较高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 确保人员在操作油品时佩戴静电接地设备,例如接地链或抗静电鞋。
3. 静电引起设备故障
静电可能会干扰或损坏储存和运输设备的电子器件。
为了防止这种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防静电材料制造设备和容器。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防静电装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总的来说,防止静电危害的关键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安装防爆装置、消除静电、佩戴静电接地设备以及使用防静电材料制造设备和容器。
此外,培训员工关于静电危害和防止措施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加油站防静电措施

加油站防静电措施
1、卸油前连接好静电接地线
输油管线与储油罐都安装有静电接地装置,卸油前必须连接好静电接地线,正常应卡在车体与油槽连接的裸漏金属部位,做到先接地后卸油,否则视为违章作业。
2、检测接地电阻值
加油站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一次其有效性。
油罐、站房和罩棚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欧姆;所有加油机和油枪必须确保良好的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配电箱要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线,金属屏蔽两端要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姆;输油管线的电阻值不超过30欧姆,卸油时静电接地夹电阻值不超过4欧姆。
3、经常检查加油枪胶管上的金属屏蔽线和机体之间的静电连接加油机胶管上的屏蔽线和机体之间的静电连接由于经常移动,有可能发生断裂,从而造成静电事故。
某加油站曾经发生过在加油过程中汽车油箱爆燃事故,经检查是加油枪上的静电接地导线断裂造成的。
所以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加油枪胶管上的静电接地导线的完整性。
4、严禁向塑料桶直接加注汽油向绝缘的塑料桶直接加注汽油时,由于塑料的绝缘会使桶内的油品静电荷大量积聚,静电电压很快升高,当静电电压升
高到静电放电电压时,发生静电放电引燃油蒸汽,发生火灾事故。
正确的操作是将油品加入铁桶内,再将铁桶提到安全区域,通过漏斗将油品注入塑料桶内。
在向铁桶内加注油品是必须保证枪口触到桶底,不能喷溅式加注,而且流速要控制在不大于
1米/秒。
5、严禁向摩托车油箱或汽车汽化器直接加注汽油
5、严禁向摩托车油箱或汽车汽化器直接加注汽油。
油库、加油站防静电安全措施(精)

油库、加油站防静电安全措施一、引言静电是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
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
因此油库加油站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静电危害的原因,采取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和避免静电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静电事故分析1、静电产生根据双电层理论,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及发泡等接触、摩擦、分离的相对运动而产生静电。
按油品的运动形式分为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等。
液体流动带电是油品在储运作业中常见的带电形式。
油品在金属管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油品的流动使原来的双电层发生了变化,油品中的电荷被带走时,原来管壁内侧被束缚的电荷,由于相反电荷的离去而跑到管壁外侧成为自由电荷。
若金属管线接地,则管线上除去界面双电层所束缚的电荷外,管壁外侧多余电荷被导入大地。
喷射带电是油品从喷嘴或管口以束状喷出后,这种束状的油品便与空气连续发生接触与分离现象,使油品带电。
加油站喷溅式卸油时就会产生喷射带电。
冲击带电是油品从管道出口喷出后遇到壁板时,油品与壁板不断地发生接触和分离现象,与壁板分离后的液体向上飞溅,油珠和物体就分别带上了不同符号的静电荷。
如加油站油品的喷溅式卸油,加油枪往汽车油箱加注油品。
沉降带电是油料中不同程度含有杂质,如固体颗粒和水分等,杂质会离解成带电离子,因此在水和油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由于悬浮于液体中的微粒沉降时,会使微粒和液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的电荷。
另外,油库加油站中的操作人员在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人体活动时,衣服与衣服、人体与衣服摩擦、鞋底与地面或地板摩擦而使人体带电造成事故。
再者,静电感应而造成起电、放电过程,在装油作业中并不少见,如用采样器取样,油面为带电体,如果采样器没有接地,成为独立导体,在采样器接近油面时,就会发生静电感应和放电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油品的防静电措施(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油品的防静电措施(标准版)
(一)静电的产生
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跳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
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灌油流速越快。
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2)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散,电压越容易升高。
(3)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电压就越高。
(4)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油品在输转中含有水分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要高几倍到几十倍。
(5)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
(6)管道上安装滤油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绸毡过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高。
(7)大气温度较高(22~40℃),空气的相对湿度在13%~24%时,极易产生静电。
(8)在同等条件下,轻质燃料油比润滑油易产生静电。
(二)防止静电放电的方法
(1)一切用于储存、输转油品的油罐、管线、装卸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把静电导入地下,并应经常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技术状况和测试接地电阻。
油库中油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余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包括静电及安全接地)。
立式油罐的接地极按油罐圆周长计,每18m一组,卧式油罐接地极
不少于二组。
(2)向油罐、油罐汽车、铁路槽车装油时,输油管必须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底,以减小油品的冲击与空气的摩擦。
(3)在空气特别干燥、温度较高的季节,尤应注意检查接地设备,适当放慢灌油速度,必要时可在作业场地和导静电接地极周围浇水。
(4)在输油、装油开始和装油到容器的四分之三至结束时,容易发生静电放电事故,这时应控制流速在1m/s以内。
(5)船舶装油时,要使加油管线出油口与油船的进油口保持金属接触状态。
(6)油库内严禁向塑料桶里灌注轻质燃料油,禁止在影响油库安全的区域内用塑料容器倒装轻质燃料油。
(7)所有登上油罐和从事燃料油灌装作业的人员均不得穿着化纤服装(经鉴定的防静电工作服除外)。
上罐人员登罐前要手扶无漆的油罐扶梯片刻,以导除人体静电。
(三)接地装置的设置
(1)接地线
接地线必须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适当的截面积和足够的强度。
油罐、管线、装卸设备的接地线,常使用厚度不小于4mm、截面积不小于48mm2的扁钢;油罐汽车和油轮可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铜线或铝线;橡胶管一般用直径3~4mm的多股铜线。
(2)接地极
接地极应使用直径50mm、长2.5m、管壁厚度不小于3mm的钢管,清除管子表面的铁锈和污物(不要作防腐处理),挖一个深约0.5m 的坑,将接地极垂直打入坑底土中。
接地极应尽量埋在湿度大、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接地极与接地线间的所有的接点均应栓接或卡接,确保接触良好。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