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omm控件使用详1
mscomm控件的使用和安装

一、引言目前,在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时,常用的是串行通信方式。
用C++Builder来编写串行通信程序时,可以调用Windows API函数,也可以利用VB中的MSComm控件。
利用API函数编写实际应用程序时,往往要考虑多线程的问题,这样编出来的程序不但十分庞大,而且结构比较复杂,继承性差,维护困难。
但是使用串行通信控件就相对简单一些,而且功能强大,性能安全可靠。
本文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在C++ Builder中利用MSComm 控件进行编程。
二、MSComm控件的常用属性和事件MSComm 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
具体的来说,它提供了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一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方法,一是查询法。
事件驱动方式在使用事件驱动法设计程序时,每当有新字符到达,或端口状态改变,或发生错误时,MSComm控件将解发OnComm事件,而应用程序在捕获该事件后,通过检查MSComm控件的CommEvent属性可以获知所发生的事件或错误,从而采取相应的操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响应及时,可靠性高。
查询方式查询方式实质上还是事件驱动,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方式显得更为便捷。
在程序的每个关键功能之后,可以通过检查CommEvent 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
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
1.MSComm 控件的常用属性CommPort属性:设置或返回通讯端口号,可以设置为1到16之间的任何值,本系统采用缺省值2;Settings属性:以字符串形式设置或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和停止位,本系统采用缺省值"9600,n,8,1";PortOpen属性:设置或返回通讯口的状态以及打开和关闭端口,可通过把该属性设置为true或者false来打开或者关闭端口;InBufferSize和OutBufferSize属性:分别设置接收和发送缓冲区分配的内存数量,单位为字节,缺省值分别为1024byte和512byte;InputLen属性:确定希望从接收缓冲区移出的字符数量,当InputLen=0时,一次把接收缓冲区的字符全部移出;Input属性: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出数据,然后将该数据从缓冲区移走。
Vs2010中MSCOMM串口控件的使用

Vs2010中MSCOMM串口控件的使用Vs2010中MSCOMM串口控件的使用注意:Mscomm控件在VC6.0里面生成的类和VS2010里面生成的类不一样。
准确的说是封装的操作名字和使用方式有点不一样。
以对话框程序为例,下面试着在vs2010下使用该控件(控件在使用之前必须要注册)。
第一步:创建对话框程序,画好编辑框等控件。
第二步:插入MSCOMM控件,添加控件相关的类。
并为控件添加好变量。
第三步:添加消息处理函数,这里要注意的是MSCOMM控件的响应函数要右击控件选择添加事件处理函数,消息类型选择为OnComm类型。
下面是各个函数的实现:[cpp]01. //发送按钮按下响应函数02. void CCommTeatDlg::OnBnClickedButton3()03. {04. UpdateData(TRUE);05. m_mscomm.put_Output(COleVariant(m_EditSend));//向串口下发数据06. m_EditSend.Empty();//将编辑框内容清空07. UpdateData(FALSE);08. }[cpp]01. void CCommTeatDlg::OnBnClickedButton2()02. {03. m_mscomm.put_PortOpen(FALSE);//关闭串口04. AfxMessageBox(_T("串口已关闭"));//显示提示窗口05. }[cpp]01. void CCommTeatDlg::OnBnClickedButton1()02. {03. if(m_mscomm.get_PortOpen())//检测串口是否已经打开04. {05. m_mscomm.put_PortOpen(FALSE);//若串口已经打开,则关闭串口06. }07. m_mscomm.put_CommPort(1);//打开串口108. m_mscomm.put_InBufferSize(1024);//串口接收缓冲区大小09. m_mscomm.put_OutBufferSize(1024);//串口发送缓冲去大小10. m_mscomm.put_InputLen(0);//数据发送长度11. m_mscomm.put_InputMode(1);//数据发送模式12. m_mscomm.put_RThreshold(1);//13. m_mscomm.put_Settings(_T("4800,n,8,1"));//串口设置14. if(!m_mscomm.get_PortOpen())//检测串口是否打开,若关闭则打开串口15. {16. m_mscomm.put_PortOpen(TRUE);17. AfxMessageBox(_T("打开串口成功"));18. }19. else20. {21. m_mscomm.put_OutBufferCount(0);//清空输出缓冲区22. AfxMessageBox(_T("打开串口失败"));//提示串口打开失败23. }24. }特别注意一下这段:[cpp]01. BEGIN_EVENTSINK_MAP(CCommTeatDlg, CDialogEx)02. ON_EVENT(CCommTeatDlg, IDC_MSCOMM1, 1, CCommTeatDlg::OnCommMscomm1, VTS_NONE)03. END_EVENTSINK_MAP()[cpp]01. void CCommTeatDlg::OnCommMscomm1()02. {03. static unsigned int cnt = 0;04. VARIANT variant_inp;05. COleSafeArray safearryay_inp;06. long len,k;07. unsigned int data[1024]={0};08. byte rxdata[1024];09. CString stremp;10. if(m_mscomm.get_CommEvent() == 2)11. {12. cnt++;13. variant_inp = m_mscomm.get_Input();14. safearryay_inp = variant_inp;15. len = safearryay_inp.GetOneDimSize();16. for(k=0;k<len;k++)17. {18. safearryay_inp.GetElement(&k,rxdata+k);19. }20. for (k=0;k<len;k++)21. {22. stremp.Format(_T("%c"),*(rxdata+k));23. m_EditReceive += stremp;24. CString temp=_T("\r\n");25. m_EditReceive += temp;26. }27. }28. UpdateData(FALSE);29. }利用MSComm操纵串口数据1.建立项目:打开VC++6.0,建立一个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SCommTest(与我源代码一致,等会你会方便一点);2.在项目中插入MSComm控件选择Project菜单下Add To Project子菜单中的 Components and Controls…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双击Registered ActiveX Controls项(稍等一会,这个过程较慢),则所有注册过的ActiveX控件出现在列表框中。
C#串口通信:MSComm控件使用详解

C#串口通信:MSComm控件使用详解目次MSComm 控件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CommPort 属性RThreshold 属性CTSHolding 属性SThreshold 属性CDHolding 属性DSRHolding 属性Settings 属性InputLen 属性EOFEnable 属性Handshake 常数OnComm 常数InputMode 常数错误消息MSComm 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
MSComm控件在串口编程时非常方便,程序员不必去花时间去了解较为复杂的API函数,而且在VC、VB、Delphi 等语言中均可使用。
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以下简称MSComm)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简化Windows下串行通信编程的ActiveX控件,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通过串行接口收发数据的简便方法。
具体的来说,它提供了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一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方法,一是查询法。
1.MSComm控件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MSComm控件提供下列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事件驱动方式和查询方式。
1.1 事件驱动方式事件驱动通讯是处理串行端口交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得到通知,例如,在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有字符,或者Carrier Detect (CD) 或Request To Send (RTS) 线上一个字符到达或一个变化发生时。
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MSComm 控件的OnComm 事件捕获并处理这些通讯事件。
OnComm 事件还可以检查和处理通讯错误。
所有通讯事件和通讯错误的列表,参阅CommEvent 属性。
在编程过程中,就可以在OnComm事件处理函数中加入自己的处理代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响应及时,可靠性高。
每个MSComm 控件对应着一个串行端口。
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串行端口,必须使用多个MSComm 控件。
MSComm控件使用详解

MSComm控件使用详解2008-04-06 19:15:39| 分类:Windows编程|举报|字号订阅MSComm控件使用详解MSComm控件的常用属性1.MSComm1.Settings:=’9600,n,8,1’; //设置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Settings属性: 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 ’9600,n,8,1’表示波特率为9600,无奇偶校验,数据位为8为,1位停止位MSComm1.InBufferSize:=1024; // 接受缓冲区大小InBufferSize 属性:接收缓冲区的大小,默认值为1024,也可以自己设定,比如, MSComm1.InBufferSize:=2000,则接收缓冲区的大小为2000字节MSComm1.OutBufferSize:=1024; // 发送缓冲区大小OutBufferSize属性:发送缓冲区的大小,默认值为1024,也可以自己设定,比如,MSComm1.OutBufferSize:=2000,则发送缓冲区的大小为2000字节MSComm1.InBufferCount:=0; //清空接受缓冲区InBufferCount属性:当前接收缓冲区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 count:=MSComm1.InBufferCount,则count值就是接收缓冲区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对InBufferCount 赋值MSComm1.InBufferCount:=0,可以清空接受缓冲区MSComm1.OutBufferCount:=0; //清空发送缓冲区OutBufferCount属性:当前发送缓冲区中数据的长度,对OutBufferCount 赋值MSComm1. OutBufferCount:=0,可以清空发送缓冲区MSComm1.InputMode:=comInputModeText;// 以文本方式取回数据MSComm1.InputMode:=comInputModeBinary; //设置接收数据模式为二进制形式InputMode属性:串口接收数据的模式, comInputModeText(0)表示以文本(ASCII)方式取回数据,comInputModeBinary(1)表示以二进制方式取回数据comInputModeText, comInputModeBinary为预定义常量,分别表示0,1 RcvByte:=MSComm1.InputInput属性:通过Input属性可以读取串口中接收到的数据,RcvByte:=MSComm1.Input表示读取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其中RcvByte的数据类型为: array of Byte 或array of Variant.在读取之前先设置RcvByte的长度:SetLength(RcvByte,len),如果一次读取所有数据,则SetLength(RcvByte, MSComm1.InBufferCount)MSComm1.Output:= OutputDatOutput属性:通过Output属性可以发送数据, MSComm1.Output:=OutputDat,则将OutputDat中的数据发送出去,其中OutputDat数据类型为array of Byte,发送前要设置OutputDat的长度, SetLength(OutputDat,len),然后向OutputDat中填入数据,再清空发送缓冲区MSComm1.OutBufferCount:=0,然后再发送MSComm1.Output:=OutputDatMSComm1.InputLen:=0;////////////// 一次读取所有数据/////////InputLen属性:一次从Input属性中读取数据的长度, MSComm1.InputLen:=1,表示一次读取一个字节,如果MSComm1.InputLen:=0,则表示一次读取全部数据MSComm1.SThreshold:=0;//一次发送所有数据,发送数据时不产生OnComm 事件SThreshold属性:通过该属性设置产生OnComm 事件(发送时产生)的阀值,若MSComm1.SThreshold:=0, 则一次发送所有数据,发送数据时不产生OnComm 事件, 若MSComm1.SThreshold:=5,当发送缓冲区的字节数从5字节减少到4字节时, 产生OnComm 事件MSComm1.RThreshold:=1;//////////// 每接收1个字节就产生一个OnComm 事件RThreshold属性: 通过该属性设置产生OnComm 事件(接收时产生)的阀值,若MSComm1.RThreshold:=0,不产生OnComm 事件,若MSComm1.RThreshold:=5,接收缓冲区每收到5字节时,则产生OnComm 事件MSComm1.PortOpen:=True; //打开串口PortOpen属性:设置端口的打开与关闭,打开端口MSComm1.PortOpen:=True,关闭端口MSComm1.PortOpen:=FalsemPort:=CommPort;CommPort属性:设置端口号, mPort:=1, 设置端口号为COM1CommEvent属性: 常用的两个comEvReceive, comEvSendOnComm 常数常数值描述comEvSend 1 发送事件。
MSComm控件的用法和函数说明

MSComm控件进行串口编程步骤:1. 在建立的程序工程中插入MSComm控件。
2. 添加MSComm控件ID 的控制变量(或者对象)。
3. 对串口进行初始化,设置MSComm控件的属性。
4. 添加串口事件的消息处理函数OnComm()函数,在函数中根据应用需要,编写数据处理代码5. 编写串口发送等其他代码。
6. 关闭串口。
+MSComm控件常用属性:mPort:设置并返回通信端口号2.Settings: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停止位3.PortOpen:设置并返回通信端口的状态。
也可以打开和关闭端口4.Input:从接收缓冲区返回和删除字符5.Output:向传输缓冲区写一个字符6.InputLen:设置并返回Input属性从接收缓冲区读取的字符数。
7.InBufferSize:设置或返回输入缓冲区的大小。
8.OutBufferSize:设置或返回输入缓冲区的大小。
9.InBufferCount:设置或返回输入缓冲区内等待读取的字节个数。
10.OutBufferCount:设置或返回输入缓冲区内等待读取的字节个数。
对MSComm控件通过Get/Set函数对来获取或设置控件的属性,每个属性均有与之对应的Get/Set函数对。
用法说明mPort:设置并返回通信端口号Void CMSComm::SetCommPort(short n); 设置串口号Short CMSComm::GetCommPort(); 查询当前串口号说明:n可以设置成1到16中的任何数(缺省值为1)。
但是,如果用PortOpen属性打开一个并不存在的端口是,MSComm控件会产生错误68(设备无效);必须在打开端口之前设置CommPort属性。
2.Settings: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停止位Void CMSComm::SetSettings(LPCTSTR lpszNewValue);CString CMSComm::GetSettings();说明:当端口打开时,如果设置值lpszNewValue非法,则MSComm控件产生错误380(非法属性值)。
MSComm控件的应用(串口编程)

MSComm控件的应用(串口编程)MSComm控件通过串行端口发送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串行通讯功能。
在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中加入一个MSComm控件非常简单。
只需打开“Project->AddToProject->Components and Controls->Registered Activex Controls”,然后选择控件:Microsoft Communication Control,version 6.0插入到当前的工程中。
CMS m类的相关文件 mscomm.cpp 和 mscomm.h 就加到工程中了。
从工具箱中把MSComm控件拖到对话框上,给控件关联成员变量m_Comm。
1.初始化串口,一般在OnInitDialog()函数中m_Comm.SetCommPort(1); //选择COM1m_Comm.SetInputMode(1); //设置数据通讯格式为二进制数组格式0.为文本格式//1.为二进制数组格式m_Comm.SetSettings("9600,n,8,1");//设置波特率为9600bps,无奇偶校验位,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m_Comm.SetRThreshold(1); //设置为每次接到一个字节数据就触发OnComm事件m_Comm.SetInputLen(0);//设置当前接收区数据长度为0,表示全部读取波特率:110、300、600、1200、2400、4800、9600、14400、19200、28800、38400、115200 奇偶校验:E偶校验、M标号校验、N无校验、O奇校验、S空格校验数据位:4、5、6、7、8停止位:1、1.5、22.打开串口if(!m_Comm.GetPortOpen()) //如果串口是关闭的,则行打开串口{m_Comm.SetPortOpen(true);m_Comm.GetInput(); //清除串口输入缓冲区中残留数据}else{AfxMessageBox("串口打开失败!");}3.关闭串口if(m_Comm.GetPortOpen()){m_Comm.SetPortOpen(false);}4.接受数据,OnComm()函数中,数据保存在RcvData中VARIANT m_input;char *str;int len,nEvent;CString RcvData;nEvent = m_Comm.GetCommEvent();switch(nEvent){case 2:len=m_Comm.GetInBufferCount(); //接收缓冲区的字符数目if(len>0){m_input=m_Comm.GetInput();str=(char*)(unsigned char*)m_input.parray->pvData;}*(str+len) = '\0’;RcvData.Format("%s", str);}5.发送数据,把str数据发送出去int i,Count;Count=str.GetLength();CByteArray m_Array;m_Array.RemoveAll();m_Array.SetSize(Count);for(i=0;i<Count;i++){m_Array.SetAt(i,str[i]);}m_Comm.SetOutput(COleVariant(m_Array));。
在VS(VC)2010中使用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的详细步骤

// TODO: 在¨²此ä?添¬¨ª加¨®控?件t通ª¡§知a处ä|理¤¨ª程¨¬序¨°代䨲码? }
void CCommTestDlg::OnBnClickedButtonOpen() { // TODO: 在¨²此ä?添¬¨ª加¨®控?件t通ª¡§知a处ä|理¤¨ª程¨¬序¨°代䨲码? }
10. 添加关闭串口按钮的消息响应函数 void CCommTestDlg::OnBnClickedButtonClose() { // TODO: 在此添加控件通知处理程序代码 m_mscomm.put_PortOpen(FALSE);//关闭串口 AfxMessageBox(_T("串口 1 已关闭")); } 11. 添加发送按钮消息响应函数 void CCommTestDlg::OnBnClickedButtonSend() { // TODO: 在此添加控件通知处理程序代码 UpdateData(true); //读取编辑框内容 m_mscomm.put_Output(COleVariant(m_EditSend));//发送数据 m_EditSend.Empty(); //发送后清空输入框 UpdateData(false); //更新编辑框内容 } 12. 接收数据 void CCommTestDlg::OnCommMscomm1() { // TODO: 在此处添加消息处理程序代码 static unsigned int cnt=0; VARIANT variant_inp; COleSafeArray safearray_inp; long len,k; unsigned int data[1024]={0}; byte rxdata[1024]; //设置 BYTE 数组 CString strtemp; if(m_mscomm.get_CommEvent()==2) //值为 2 表示接收缓冲区内有字符 {
delphi中使用mscomm控件

delphi中使用mscomm控件Mscomm是微软一个强大的串口通讯的控件,其强大,简单的特点今我们不舍,在delphi 中我们也可以使用它。
下面这些代码是针对发送和接收为16进制处理的。
varsenddata:array[1..10] of char;reData:array of Variant;sendstr:string;restr:string;i:longint;beginmscomm1 mPort := 1; //指定端口ms comm1.Settings := ‘9600,N,8,1‘; //其它参数mscomm1.InBufferSize := 1024; //接收缓冲区mscomm1.OutBufferSize := 1024; //发送缓冲区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Binary; //接收模式mscomm1.InputLen := 0; //一次读取所有数据mscomm1.SThreshold := 0; //一次发送所有数据mscomm1.InBufferCount := 0; //清空读取缓冲区mscomm1.OutBufferCount := 0; //清空发送缓冲区mscomm1.PortOpen:=true; //打开端口MSComm1.RThreshold := 16; //设置接收多少字节开产生oncomm事件senddata[1]:=chr($06); //要发送的数据senddata[2]:=chr($03);senddata[3]:=chr($00);senddata[4]:=chr($03);senddata[5]:=chr($10);sendstr:=‘‘;for i:=1 to 5 dosendstr:=sendstr + senddata[i];mscomm1.output:=sendstr; //发送数据i:=0;bzw:=false;repeatsleep(10);Application.ProcessMessages;i := i + 1;If i > 30000 Thenbeginshowmessage(‘发送超时!‘);break;end;Until bzw = true;redata:=mscomm1.Input; 接收数据restr:=‘‘;for i:=0 to vararrayhighbound(redata,1) dorestr:=restr + inttohex(redata[i],2)+‘ ‘;mscomm1.PortOpen:=false;flatmemo1.Text:=restr;end;//oncomm事件procedure TForm1.MSComm1Comm(Sender: TObject); begincase mscomm1 mEvent ofcomEvReceive: bzw := true;end;end;最后,记事发布软件时要带上Mscomm32.ocx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Comm控件使用详解MSComm 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
MSComm 控件在串口编程时非常方便,程序员不必去花时间去了解较为复杂的API函数,而且在V C、VB、Delphi等语言中均可使用。
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以下简称MSCo mm)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简化Windows下串行通信编程的ActiveX控件,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通过串行接口收发数据的简便方法。
具体的来说,它提供了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一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方法,一是查询法。
1.MSComm控件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MSComm控件提供下列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事件驱动方式和查询方式。
1.1 事件驱动方式事件驱动通讯是处理串行端口交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得到通知,例如,在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有字符,或者 Carrier Detect (CD) 或 Re quest To Send (RTS) 线上一个字符到达或一个变化发生时。
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 MSC omm 控件的 OnComm 事件捕获并处理这些通讯事件。
OnComm 事件还可以检查和处理通讯错误。
所有通讯事件和通讯错误的列表,参阅 CommEvent 属性。
在编程过程中,就可以在OnComm事件处理函数中加入自己的处理代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响应及时,可靠性高。
每个MSComm 控件对应着一个串行端口。
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串行端口,必须使用多个 MSComm 控件。
1.2 查询方式查询方式实质上还是事件驱动,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方式显得更为便捷。
在程序的每个关键功能之后,可以通过检查 CommEvent 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
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
例如,如果写一个简单的电话拨号程序,则没有必要对每接收一个字符都产生事件,因为唯一等待接收的字符是调制解调器的“确定”响应。
2.MSComm 控件的常用属性MSComm控件有很多重要的属性,但首先必须熟悉几个属性。
CommPort 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号。
Settings 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停止位。
PortOpen 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的状态。
也可以打开和关闭端口。
Input 从接收缓冲区返回和删除字符。
Output 向传输缓冲区写一个字符串。
下面分别描述:CommPort 属性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号。
语法mPort[ = value ]CommPort 属性语法包括下列部分:部分描述object 对象表达式,其值是“应用于”列表中的对象。
value 一整型值,说明端口号。
说明在设计时,value 可以设置成从 1 到 16 的任何数(缺省值为 1)。
但是如果用 PortOpen 属性打开一个并不存在的端口时,MSComm 控件会产生错误 68(设备无效)。
警告必须在打开端口之前设置 CommPort 属性。
数据类型IntegerSettings 属性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停止位参数。
语法object.Settings[ = value]Settings 属性语法包括下列部分:部分描述object 对象表达式,其值是“应用于”列表中的对象。
value 字符串表达式,说明通讯端口的设置值,如下所述。
说明当端口打开时,如果 value 非法,则 MSComm 控件产生错误 380(非法属性值)。
Value 由四个设置值组成,有如下的格式:"BBBB,P,D,S"BBBB 为波特率,P 为奇偶校验,D 为数据位数,S 为停止位数。
value 的缺省值是:"9600,N,8,1"下表列出合法的波特率:设置值110300600120024009600(缺省)1440019200288003840056000128000256000下表说明合法的奇偶校验值。
设置值描述E 偶数 (Even)M 标记 (Mark)N 缺省 (Default)NoneO 奇数 (Odd)S 空格 (Space)下表列出合法的数据位值。
设置值45678 (缺省)下表列出合法的停止位值。
∙2006-7-27 16:38∙回复∙2楼设置值1 (缺省)1.52数据类型StringSettings 示例下面的例子设置控件端口通讯,波特率 9600,无奇偶校验检查,8 个数据位,1 个停止位:MSComm1.Settings = "9600,N,8,1"PortOpen 属性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的状态(开或关)。
在设计时无效。
语法object.PortOpen[ = value]PortOpen 属性语法包括下列部分:部分描述object 对象表达式,其值是“应用于”列表中的对象。
value 布尔表达式,说明通讯端口的状态。
设置值value 设置值是:设置值描述True 端口开False 端口关说明设置 PortOpen 属性为 True 打开端口。
设置为 False 关闭端口并清除接收和传输缓冲区。
当应用程序终止时,MSComm 控件自动关闭串行端口。
在打开端口之前,确定 CommPort 属性设置为一个合法的端口号。
如果 Comm Port 属性设置为一个非法的端口号,则当打开该端口时,MSComm 控件产生错误 68(设备无效)。
另外,串行端口设备必须支持 Settings 属性当前的设置值。
如果 Settings 属性包含硬件不支持的通讯设置值,那么硬件可能不会正常工作。
如果在端口打开之前,DTREnable 或 RTSEnable 属性设置为 True,当关闭端口时,该属性设置为 False。
否则,DTR 和 RTS 线保持其先前的状态。
数据类型BooleanPortOpen 属性示例下例以波特率 9600 打开 1 号通讯端口,没有奇偶检查,8 个数据位,1 个停止位。
MSComm1.Settings = "9600,n,8,1"mPort = 1MSComm1.PortOpen = TrueInput 属性返回并删除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流。
该属性在设计时无效,在运行时为只读。
语法object.InputInput 属性语法包括下列部分:部分描述object 对象表达式,其值是“应用于”列表中的对象。
说明InputLen 属性确定被 Input 属性读取的字符数。
设置 InputLen 为 0,则 Input 属性读取缓冲区中全部的内容。
InputMode 属性确定用 Input 属性读取的数据类型。
如果设置 InputMode 为 co mInputModeText,Input 属性通过一个 Variant 返回文本数据。
如果设置 Input Mode 为 comInputModeBinary,Input 属性通过一个 Variant .返回一二进制数据的数组。
数据类型VariantInput 属性示例该例子说明如何从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nString as String' 读取所有可用数据。
MSComm1.InputLen = 0' 检查数据。
If MSComm1.InBufferCount Then' Read data.InString = MSComm1.InputEnd IfEnd SubOutput 属性往传输缓冲区写数据流。
该属性在设计时无效,在运行时为只读。
语法object.Output [ = value ]Output 属性语法包括下列部分:部分描述object 对象表达式,其值是“应用于”列表中的对象。
value 要写到传输缓冲区中的一个字符串。
说明Output 属性可以传输文本数据或二进制数据。
用 Output 属性传输文本数据,必须定义一个包含一个字符串的 Variant。
发送二进制数据,必须传递一个包含字节数组的 Variant 到 Output 属性。
正常情况下,如果发送一个 ANSI 字符串到应用程序,可以以文本数据的形式发送。
如果发送包含嵌入控制字符、Null 字符等等的数据,要以二进制形式发送。
数据类型VariantOutput 属性示例下面的例子说明如何将用户键入的每一个字符送到串行端口:Private Sub Form_KeyPress (KeyAscii As Integer)Dim Buffer as Variant' 设置并打开窗口mPort = 1MSComm1.PortOpen = TrueBuffer = Chr$(KeyAscii)MSComm1.Output = BufferEnd SubOnComm 事件无论何时当 CommEvent 属性的值变化时,就产生 OnComm 事件,标志发生了一个通讯事件或一个错误。
语法Private Sub object_OnComm ()∙2006-7-27 16:38∙回复∙∙kakaronlei∙3楼OnComm 事件语法包括下列部分:部分描述object 对象表达式,其值是“应用于”列表中的对象。
说明CommEvent 属性包含实际错误或产生 OnComm 事件的数码。
注意,设置 Rthreshold 或 Sthreshold 属性为 0,分别使捕获 comEvReceive 和 comEvSend 事件无效。
OnComm 事件示例下例说明如何处理通讯错误和事件。
可以在相关的 Case 语句之后插入代码来处理特定的错误或事件。
Private Sub MSComm_OnComm ()Select Case mEvent' Handle each event or error by placing' code below each case statement' 错误Case comEventBreak ' 收到 Break。
Case comEventCDTO ' CD (RLSD) 超时。
Case comEventCTSTO ' CTS Timeout。
Case comEventDSRTO ' DSR Timeout。
Case comEventFrame ' Framing ErrorCase comEventOverrun '数据丢失。
Case comEventRxOver '接收缓冲区溢出。
Case comEventRxParity ' Parity 错误。